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ppt
5.2 生活中的透镜 课件(共31张PPT)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在较暗的室内,把凸透镜对着明亮 的室外,拉动纸筒,改变凸透镜和薄膜 间的距离,就可以在薄膜上看到室外景 物清晰的像.如果把薄膜换成感光胶片, 就可以得到照相底片了.
点击播放视频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成像特点
1. 照相机成__缩__小__、_倒__立__的像;
2. 物距u_大__于__像距v; 3. 像与物位于凸透镜__两__侧.
来自物体(人或景物)上每一点的光经过胶片照相机的镜头后都在胶片上会 聚成一点,所有会聚的点就形成了被照物体的像.
胶片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思考 照相时,在胶片上成的像是什么样的?
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像是缩小、倒立的.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 像就是缩小、倒立的.现在的照相机利用光 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 便于观察.
电荷耦合器件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
例 用手机拍照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凸__透___镜.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 的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 __物__距___(选填“物距”或“像距”).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生活中还有哪些仪器也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二、投影仪
演 示 观察投影仪成像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 镜)取下,将投影片放到载物台 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 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清晰的像. 观察像的大小、正倒.
点击播放视频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投影仪成像特点
1. 投影仪成_放__大___、_倒__立__的像;
2. 物距u_小__于__像距v; 3. 像与物位于凸透镜_两___侧.
透镜成像规律应用PPT课件

讨论题
引导学生就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和展望,
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
THANKS.
虚像)。
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02
如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等光学仪器的原理和应用。
透镜成像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03
通过公式和图表等方式,深入理解透镜成像的数学模型。
学生提问及讨论环节
针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 用,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 惑,老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学生之间就透镜成像规律的应 用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彼此 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透镜 成像规律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 作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 创新思维。
课堂小测验或思考题
小测验
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一 些选择题、填空题或简答题,检 验学生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
掌握程度。
进行分 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
能够减小像差、提高成像清晰度、增大视场角等。
3
非球面透镜的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摄影、显微镜、望远镜等高端光学仪 器中。
现代光学技术发展趋势
微型化、轻量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光学系统不断向微 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便携 式设备的需求。
智能化、自动化
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 现光学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设计、 优化和调控。
显微镜是生物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透镜则是显微镜的核心元件之一。
通过使用高倍率的透镜,显微镜能够实现对细胞、组织等微小结构的放大和观测, 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透镜成像规律拓展知
05
识
复杂光学系统简介
复杂光学系统的构成
由多个透镜、反射镜、滤光片等光学元件组成,实现对光线的复 杂调控。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课件 第五章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重点 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教学难点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温故知新
1、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A.凸透镜对光起_会__聚__作用;
B、凹透镜对光起_发__散__作用。
温故知新 2、三条特殊光线
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 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对着凹 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
你知道透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么? 投影仪
照相机
放大镜 显微镜
近视镜
望远镜
照相机的发展
立 便携相机 体 照 相 机
双镜头照相机
单镜头反光相机
数码相机
照相机的构造
主要构造 1.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①取景 窗:观察所拍景物;②光圈 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 少;③调焦环:调节镜头到 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④ 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投影仪成像特点
像是缩小/放大?像是正立/倒立? 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成像特点:1.投影仪成放大、倒立的像。
2.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3.像距大于物距。
投影仪的使用
在屏幕上要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怎么放? 投影片要倒放
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及特点 投影仪的成像特点是什么? 要得到正立的像需要怎么做?
投影仪
幻灯机
投影仪
投影仪的原理 改变光路
投影仪原理图
幻灯机原理图
投影仪成像特点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 )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 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 图案清晰的像。观察像的正倒。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课件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共18张PPT)

2、照相机成像的特点:倒立 缩小的实像
投影片离镜头较_近___,屏幕离镜头较 _远___,所成的 4、若想使投影出的像变大,应使幻灯片____凸
而且物像位于凸透镜的____侧。
像是:倒_立_____、放_大_____、实__像____。物和像位于凸透 投影片离镜头较____,屏幕离镜头较 ____,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
信号,再变成数字信号,由相机内的存储器保存. 3、景物到镜头的距离______像到镜头的距离。
2.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像到镜头的距离_____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 ②镜头后,照相机底部安放有_____,它的作用:记录_________。
数码相机用图象传感器替代胶片,把光信号变成电信号,再变成数字信号,由相机内的存储器保存. 2.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的_屏__幕__上__。 ②镜头后,照相机底部安放有_____,它的作用:记录_________。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屏幕相当于光屏 透镜,同时使幻灯机____光屏。
(2)成像的特点: 一、照相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例如:
小孔成像.
A
B
A’
B
’
照相机的像
B
‘
A AB
‘
投影仪的像
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
形成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例如:
平面镜成像
“眼睛受骗” 放大镜的像
实像和虚像
(1)实像:实像是由 _实_际__光__线__ 会聚而成的像。_能___ 用光屏承接,眼睛_能___观察得到。而且物像位于凸透 镜的_两___侧。
八年级物理上册《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教案、教学设计

4.教学拓展:
-引导学生关注照相机、投影仪等设备在科技领域的发展,了解其最新应用;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光学仪器展览、制作简易光学设备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始时,我将以学生熟悉的照相机为切入点,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照相机是如何将我们看到的景象拍摄下来的吗?”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照相机成像的原理。接着,我会简要介绍凸透镜的基本概念,为学生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奠定基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敢于质疑的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照相机、投影仪等设备在科技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
4.通过学习凸透镜成像原理,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现象背后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随后,我会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投影仪、放大镜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设备是如何工作的。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感受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正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识阶段,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凸透镜的基本性质:回顾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2.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习题,巩固凸透镜成像规律、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知识点。
3.设计一个简单的凸透镜成像实验,要求能够清晰地展示出实像、虚像和等大像的成像过程。实验报告需包括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凸透镜成像规律-完整版PPT课件

凸透镜成像过程
U<f时成正立 放大的虚像
2F
F
F
2F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U>2f U=2f f<U<2f U=f U<f
像的性质 倒立缩小实像 倒立等大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
像距V
f<V<2f V=2f V>2f
正立放大虚像 像物同侧
思考:
照相机的镜头就是凸透镜, 想一想它用到了凸透镜成像 的哪一部分知识?
正立等大虚像 像物同侧 放大镜
概念:
物距U: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像距V:像(光屏)到透镜的
距离
总结:
凸透镜在物距怎样时成倒立缩 小的实像?此时像距怎样?
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 的实像,像距f<V<2f
总结:
凸透镜物距怎样时成倒立等大 的实像?此时像距怎样?
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 的实像,像距V=2f
总结:
凸透镜在物距怎样时成倒立放 大的实像?此时像距怎样?
思考:
放大镜也是凸透镜,想一想 它用到了凸透镜成像的哪一 部分知识?
结论:
放大镜原理: U<f时凸 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的性质 像距V 应用
U>2f 倒立缩小实像 f<V<2f 照相机
U=2f f<U<2f
U=f U<f
倒立等大实像 V=2f 倒立放大实像 V>2f 幻灯机
f<U<2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 实像,像距V>2f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的性质 像距V U>2f 倒立缩小实像 f<V<2f U=2f 倒立等大实像 V=2f f<U<2f 倒立放大实像 V>2f
第3节_凸透镜成像的规律_课件(共26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pt

物距/cm
虚实
像高/cm
正倒
像距/cm
参照距离,描述物距和像距以 32 30
实像 实像
2.1 2.3
倒立
13.5
倒立
14.2
及相应的成像特点。
u>282f
26
实实实像像像
缩2.小5
2.6
倒倒倒立立立
2f>14υ.5>f
15
24
实像
3
倒立
15.3
22
实像
3.4
倒立
16
一倍焦距分虚实,
u=202f
18
实实像像
物距
u>2f u=2f 2f>u>f u=f u<f
虚实 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像的性质 大小 缩小 等大 放大 不成像 放大
正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像距
2f>υ>f υ=2f υ>2f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所成的像离凸透镜越远, 像越大。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 近,所成的像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
倒立
27
倒立
35.3
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正立的 10
像和倒立的像的分界点在哪里?
8
虚像
放大
正立
6
虚像
放大
正立
4
虚像
放大
正立
分析数据,归纳结论
发光物体高度 h=4.5 cm,凸透镜的焦距 f=10 cm。
根据记录的数据,思考下列问题:
物距/cm
虚实
像高/cm
正倒
像距/cm
32
实像
2.1
倒立
此时可能成的是虚像。
《生活中的透镜》透镜及其应用PPT教学课件

导入新知
如图所示的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照相机,通过它我们可以 捕捉到生活中许多美好的瞬间,给我们留下许多难忘的回忆。
你知道照相机是怎样成像的吗?
素养目标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所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能区分实像和虚像。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区分照相机、投 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经过制作简易模型照相机 的过程,初步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新知梳理
一 照相机
1.照相机的原理:如图5-2-1所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 一个_凸_透______镜,照相机的胶片相当于光_屏_______。
图5-2-1
2.成像特点:照相机工作时,被拍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较 ___远_____,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较___近_____,在胶片上得 到的是__倒__立_、__缩_小____的像。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3. 图甲、乙是相同焦距拍摄的同一小孩的照片,则拍摄时,物距、 像距的比较情况是 ( C ) A.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大 B.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小 C.甲的物距比乙大,甲的像距比乙小 D.甲的物距比乙小,甲的像距比乙大
课堂检测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2 如图所示是一个自制的模型照相机。纸筒A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 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一个照相机模型。应
当如何使用这架照相机来“拍摄”景物?( C )
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晰 B.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端朝着较暗的室内,
否则看不清楚 C.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D.眼睛可以对着A端也可以向着B端向筒内观察景物成的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优秀课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焦距判断
例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 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镜后2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
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时,则( D )
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
凸透镜成像动态分析:
凸透镜成像动态规律:
(1)像与物移动方向一致 (2)像越远越大(像距增大,像增大)
凸透镜成像规律典例解析
一、动态分析:
左移
例1.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
4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B ) 左移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 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倍焦距以内
C: 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
所成的像也变小
D: 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凸透镜成像规律 - 典型例题剖析2
u>f 时成实像,u<f 时成虚像。
一倍焦距分虚实
5.分析与论证
(2)像的大小: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像? 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像?
u>2f 时成缩小像,u<2f 时放大像。
二倍焦距分大小
5.分析与论证
(3)像的正倒: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 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
u>f 时成实像,是倒立的;
C.像变大,像距变小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二章2.6.2放大镜和照相机 凸透镜的应用

对调,光屏上将不 (2)把一个凸透镜放在水滴的上方,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保持凸透镜是水平放置的,并调整到水滴的距离,且
眼睛不要离太近,边观察、边微微调节凸透镜的位置,即可看到箭头被放大的虚像。
会出现清晰的像 A.教学中使用的投影仪就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
夯实基础·巩固练
9.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其横截面如图所示 ,它的正面呈圆弧形,这样设计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 作用相当于_放__大_____镜,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的 ____虚____(填“实”或“虚”)像。
夯实基础·巩固练
10.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 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__凸__透镜,它的成像与__照__相__机__(填“ 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所成的是________(填 “放缩大小”“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已知镜头焦距为f,人脸 到镜头的距离
夯实基础·巩固练
6.【中考·温州】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 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
质是( D ) A.缩小的虚像 C.缩小的实像
B.放大的虚像 D.放大的实像
【点拨】烧瓶相当于凸透镜,蜡烛是物体,墙壁相当于光屏,物 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夯实基础·巩固练
12.如图所示,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 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凸透镜可以成正立的实像 C.摄像头发光照亮了二维码 D.平行光通过摄像头会发生折射
整合方法·提升练
【点拨】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摄像头相当于 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摄像头不是光源,不能 发光照亮二维码。扫描二维码获取信息,是二维码反射 的平行光通过摄像头对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像。
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48张)

屏幕 像
投影仪
投影片能成倒立
的、缩小的实像。
镜
(
头
投影片上的图案
凸 透
通过凸透镜形成一个
)
镜 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放大镜就是凸 透镜,能成放大的、正 立的虚像。
想一想:
▪ 通过对刚才现象的视察和对照相机、投影 仪、放大镜成像情况的了解,我们知道物 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倒立缩小的 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倒 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体要离放大镜比较近。可见,像的虚实、 大小、正倒跟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物距) 有关系。那么同学们针对凸透镜的成像情 况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于2倍焦距)的界限。 二、一个重要结论:
(1)物体在焦距之外,移动物体,越靠近透镜,所成实 像越大,像就越远离透镜。 (2)物体在焦距之内,移动物体,越靠近透镜,所成虚 像越小,像越靠近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分界点:一倍焦距 分虚实,二倍焦距 分大小; 实像的位置:物在外(二倍焦距以外)、像在间
18
实像 放大 倒立
15
实像 放大 倒立
9
虚像 放大 正立
5
虚像 放大 正立
像距 v/cm
13 14 22 24
探究实验记录表
凸透镜焦距f= 9.5 cm
物体与焦 距的关系
物距u/cm 实虚
像的性质 大小 正倒
u>2f u>2f
2f>u>f 2f>u>f u<f u<f
30
实像 缩小 倒立
36
实像 缩小 倒立
不
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成
缩小 等大 放大 放大
5.2生活中的透镜ppt+flash

成 倒立的、 放大的、 实 像
物体与实像大小比较 实像大于物体 (像大) 物距与像距大小比较 像距大于物距 (像距大)
.
物体位于焦点以内即( u<1f ) 时,成 正立的、 放大的、虚 像
.
. .
. .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 2倍焦点处 ) 即(u= 2f ) 时,成 倒立的、
等大的、 实像。 实像位于凸透镜另一侧的2 倍焦处, V=2f 物体与实像之间的距离是 4f
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目标
1、了解照相机工作原理及成像特点。 2、了解投影仪工作原理及成像特点。 3、了解放大镜工作原理及成像特点。
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情况:
焦点
主轴
光心 焦点
·
·· · · ·
物距:U 像距:v
物体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U>2f ),成 倒立的、 缩小的、 实 像。 像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f<v<2f) 物体与 实 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幻灯机的工作原理
幻灯机成像的光路示意图
平面镜 镜头 投影片
投影仪 (projector)
一、投影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反光镜 镜头(凸透镜)
投影片
光源
投影仪的原理
B‘
A‘
A
B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屏幕相 当于光屏 投影仪成像的原理: f<u<2f 时成倒立.放 大的实像 平面镜的作用: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凹透镜成像规律 同侧、正立、缩小、虚像。
照相机的构造 看一看
闪光灯 快 门
光圈环 调焦环
镜
头
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胶卷----光屏 A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共25张PPT)

(B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F F
15、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光屏移到离凸透 镜16CM处,使在光屏上出现烛焰的倒立、放大、清晰的像, 则该同学的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 A、6CM B、8CM C、12CM D、18CM
16、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 屏上始终得不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 A、30 cm B、15 cm C、10 cm D、5 cm
10、归纳结论:1:焦点是成实象和虚象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以
外成实象,焦点以内成虚象。即一倍焦距内外分虚实。
2: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和缩小象的分界点。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缩小 像,在二倍焦距以内成放大象。二倍焦距内外分大小。
3:实象必异侧倒立,虚象必同侧正立。
4:u>v, 像是缩小的, u<v,像是放大的。
17、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 b、c、d、e各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
(1)、把烛焰放在 c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把烛焰放在 a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a bc
de
F
F
f
2f
a bc
de
F
F
f
2f
(2)、把烛焰放在 透镜最远。 (3)、把烛焰放在
c 点,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 屏距凸 d e 点,屏上不会出现像。
课堂练习
1、用放大镜观察小蚂蚁的形体时,蚂蚁到放大镜的距离应 __小__于__放大镜的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透过放大镜看到的蚂蚁是正立、放大的_虚__像。 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焦距为5cm,则物体通过凸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缩小的、实像 利用照相机能成 倒立的、
被照的物体位于镜头(凸透镜)的 二倍焦点以外(u>2f ) 物体与实像大小比较 实像小于物体 (像小) 物距与像距大小比较 像距小于物距 (像距大)
照相机主要构造 镜头、胶卷、调焦环、光圈、快门、暗箱
镜头一般由几个透镜组成,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胶卷相当于光屏,用来接收像。 机壳相当于暗室,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 调焦环可以调节镜头到胶卷的距离,在胶卷上形成清 晰地像。 光圈可以控制从镜头射入的光线的多少,光圈上的数 字越小,光圈就越大,进入镜头的光就越多。 快门可以控制曝光时间,数字表示秒的倒数。
答案:AD
)
投影仪的螺纹透镜的作用是( ) A使光线会聚 B相当于一个焦距比较短的透镜 C使射向投影片的光的亮度增强 D减小机体的尺寸 E扩大投影片的尺寸,便于手工书 写制作投影片 答案:ABCDE
从酒瓶侧面观察酒中浸泡的人参,看 到的人参是( ) A放大、正立的虚像 B放大、正立的实像 C放大、倒立的虚像 D放大、倒立的实像
投影仪成像特点
(1)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小于镜头到像的 距离 (2)投影片离镜头越近,屏幕上所成的像 越大,像到镜头的距离越大 (3)投影仪在屏幕上所成的像一定比图案 (物体)大。
放大镜的 原理
.
物体位于焦点以内即( u<1f ) 时,成 正立的、 放大的、虚 像
.
放大镜成像特点
(1)物体被放大了 (2)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同侧
投影仪的原理
· ·
·
· ·
·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 2f>u>f )
成 倒立的、 放大的、 实 像
物体与实像大小比较 实像大于物体 (像大) 物距与像距大小比较 像距大于物距 (像距大)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重难点大总结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重难点大总结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规律列表2.成像原理图三、显微镜和望远镜四、提醒强调1.凸透镜成实像知识要点①物距大,物体比像大,υ物>υ像②像距大,像比物体大,υ像>υ物③物距小,物体比像小,υ物<υ像④像距小,像比物体小,υ像<υ物2.凸透镜物像间移动规律——物像同侧移动(物体向左移动,像距着向左移动;物体向右移动,像跟着向右移动)物像之间的距离和:u +υ≥4f3.凸透镜焦距越小,会聚能力越强;焦距越大,会聚能力越弱。
4.同一次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像距变大像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五、重难点突破题型1.利用物距、相距判断成像原理,确定焦距范围例1.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可以是7cmB.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将光屏向右移动再次出现清晰的像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例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固定位置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6cmB.将凸透镜向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仍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C.将蜡烛和光屏分别远离凸透镜适当距离,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D.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镜,仍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需将蜡烛向右移动例3.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υ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当u=5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题型2.变换焦距后,为了成清晰像,如何移动物体、透镜、光屏例1.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未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