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

高中部分(14篇)

1.《劝学》(《荀子》)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一句印证了这句话。

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而《劝学》中则用“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3

(荀子《劝学》中,阐述个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省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

的两句是:。)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文中用成功雕刻金石的例子来说明在学习中坚持不懈的句子是)(文中以雕刻为喻,从反面论述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5.文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说明了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的句子是:(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文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的句子是:。)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8..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劝学》中的“”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文中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的句子是:。)

9.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0.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11. 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12.文中蚯蚓的“”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形

13. 荀子《劝学》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连用五个比喻,然后推论道:“”

14.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且认为后天学习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劝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劝勉人们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劝人为“善”,文中“

15.《劝学》中从反面设喻,论述学习要逐步积累的语句是:

16.文中用螃蟹的例子,从反面说明学习只有专心致志,才能获得成功的句子是:

2.《逍遥游》(庄周)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文中表明大鹏如果没有风的强大力量,便无法展翅高飞的句子是:)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事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

6.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文中写看淡世间荣辱,不会因外界的评价而改变的语句是:(文中用来表现宋荣子不因外界的赞誉和非难而动摇的心志或不受外界褒贬影响的精神状态的两句是:(庄子《逍遥游》中用“”两句强调对于自己所认定的就要坚持,不理会世人的称誉或非难。)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10.文中认为”的人才能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而无需有所待。(文中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正真的逍遥游的句子是:)

11.文中写当大鹏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的两句是:

12.庄子《逍遥游》中表明列子虽然能御风而行,可是还有局限的,这两句是:

13.《逍遥游》中指出“”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14.《逍遥游》中庄子指出宋荣子能够将世人的“誉”和“非”置之度外,就已经达到了一种“”的境界,但他仍然未达到逍遥游的真正境界。

3.《师说》(韩愈)

1.文中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的句子

2.本文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的语句是:。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

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或作用)是:;择师的标准是:文中表达从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择师的标准,其中明确择师标准的两句话是:

5.文中体现韩愈平等、民主的师生观的句子是:。(《师说》中,韩愈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老师和弟子才能的句子是:

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是:

7.《荀子·劝学篇》指出:“”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8.韩愈《师说》中,引用孔子的“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从而得出“”这一以能者为师的观点。

9.文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或阐述了师生各有所长,可以互相学习,其原因是):(文中用来论述懂得道理有早晚,学问和技艺各有研究的名句是:(韩愈认为师生的差别仅仅在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在《师说》中认为不必苛求老师一定要比弟子强的原因的句子是:)(在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不过是因为“”的缘故。)

10.韩愈在文中说明自己写作本文的目的的句子是

11.韩愈在《师说》中体现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不良风气的句子是“”

12.在《师说》中,韩愈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的两句慨叹是

13.《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的错误态度。

14.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

4.《阿房宫赋》(杜牧)

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阿房宫赋》中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揭示了秦亡的历史教训,文中说:“”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文中警示后人不要重蹈秦国灭亡覆辙的名句是

4.《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文中描写阿房宫占地之广、宫殿之高的两句是:)(《红楼梦》中俗语“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出自《阿房宫赋》中的“。”两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