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教师用书各课附文翻译(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选读教师用书各课附文翻译(上)《论语》选读教师用书各课附文翻译(上)

十全注:当翻开《论语》选读教师用书各课附文时,他的第一篇附文,竟是2011年浙江省高考论语的对比阅读的原题,我觉得有必要把这些附文重视一下

一、圣人务法

原文: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夫必恃自直之箭,百世无矢;恃自圜之木,千世无轮矣。自直之箭、自圜之木,百世无有一,然而世皆乘车射禽者何也?隐栝之道用也。虽有不恃隐栝而有自直之箭、自圜之木,良工弗贵也,何则?乘者非一人,射者非一发也。不恃赏罚而恃自善之民,明主弗贵也,何则?国法不可失,而所治非一人也。故有术之君,不随适然之善,而行必然之道。

译文:圣人治理国家,不是依赖人们自觉为自己办事的善行,要的是那种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要是靠人们自觉地为自己办事的善行,国内找不出十几、几十个;要是形成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就可以使全国整齐一致。治理国家的人需要采用多数人都得遵守的措施,不能用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的办法,因此不应该推崇德治,而应该实行法治。定要依靠自然挺直的箭杆。几千年也造不出箭来;定要依靠自然长成的圆木,几万年也造不成车轮。自然长成的直杆和圆木,既然千年万载也没有一个,那为什么大家还都能有车坐、还都能射箭打猎呢?因为应用了加上木材的工具和方法。虽然也有不经过加工就自然合用的直杆和圆木,但好工匠是不看重的。为什么呢?因为要坐车的不是一个人,射箭打猎也不是只发一箭。虽然也有不靠赏罚就能自行去做好事的人,但明君是不看重的。为什么呢?因为国法不可丧失,而所要统治的也不是一个人。所以有办法的君主,不随和偶然的天生善行,而推行必然的政治措施。

二、今日知为皇帝之贵

叔孙通者,薛人也。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徙长沙,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候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习之月馀,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

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帜。传言“趋”。殿下郎中夹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取材于《史记叔孙通传》)

译文

叔孙通,是鲁国薛县人。等项梁攻打到薛地,叔孙通就追随了项梁。项梁战败死在定陶,叔孙通便投奔了楚怀王。楚怀王称号义帝,被迫迁往长沙,叔孙通又留下来投了项王。汉二年(前205),汉王刘邦随五诸侯攻入彭城,叔孙通又投降了汉王。汉王被击败向西撤退,叔孙通就竟然跟随了汉王(而没有像以前那样另投新主)。

汉五年,天下已经平定,诸侯共同尊奉汉王在定陶做了皇帝。汉高帝全部废除了秦国繁苛的礼仪法规,务使简单易行。结果群臣(在宫殿上)饮酒争论功名高低,喝醉了就妄言狂呼,拨出宝剑击刺殿柱,汉高帝非常担忧他们(会闹出事情)。叔孙通了解到皇上越来越厌烦这些人,就劝说皇上说:“那些儒生无法和他们一起进攻取胜,但可以和他们保守大业。我希望征召鲁国的儒生,和我的弟子们共同拟定朝廷礼仪。”皇上问:“那会不会很繁难呢?”叔孙通说:“我会稍稍采择古礼和秦礼相互参杂来制定新式礼仪。”皇上说:“可以尝试做此事,但务必明白易懂,并估量我所能做到的来制定。”

于是叔孙通就充当使者前往鲁国征召儒生。鲁地有两位儒生不愿前往,并且说:“先生您所侍奉过的人主将近十位了,都是凭借当面谄谀得到了信任和富贵,我不忍心做您所做的那些事,我不会去的。您走吧,不要污辱我。”叔孙通嘲笑道:“你真是个不达事理的儒生,不懂得随时变通。”于是和征召到的三十人西行(入关到了长安),与皇上亲信中素有学术的人以及叔孙通的弟子一百多人,(在长安郊外拉着绳子排演队列插着茅草标识位置),编排演习礼仪一个多月。叔孙通说:“可以请皇上观摩礼仪了。”皇上来观礼,就让儒生们演习,观看完毕后说:“我能够做到这些仪式。”于是命令大臣们学习。

汉七年,长乐宫建成,诸侯王、朝廷大臣都来朝贺。礼仪规定:在天亮以前,谒者主持礼仪,引导众人按次序进入宫殿大门。殿廷中排列着战车、骑兵与步兵环卫殿堂,排列兵器且竖起各色旗帜。然后(谒者)传言“趋——”。殿下两边长廊间殿阶上,每阶都排列着几百人。功臣、列侯、诸位将军与下级军官按次序排列在西面,面朝东方;文官自丞相以下排列在东面,面向西方。于是皇帝乘坐辇车从宫中出来,文武百官手执旗帜传声唱警,引导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等官员依次恭奉敬贺,从诸侯王以下莫不震动惊惧肃穆庄敬。到行礼完毕,又设置“法酒”。诸位官员侍坐在宫殿上都伏下身子低着脑袋,按官位尊卑的次序起身向皇上行贺礼。举杯饮酒九遍后,谒者宣告:“罢酒——”(酒宴到此结束)。御史严格执行仪法,纠察出没有按规范行礼的官员立即斥退出去。直到整个上午酒宴结束,也没有胆敢喧哗失礼的人。于是汉高帝说:“我今天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贵了。”就升任叔孙通为太常官,赏赐给他五百斤钱币。叔孙通出宫后,将五百斤钱币都分赏给了那些儒生。儒生们这才惊喜地说:“叔孙先生的确是圣人啊,通晓当今世上的主要事务。”

舍我其谁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路上问(他)说:“看样子您好象有些不痛快。以前我曾经听到您讲过,‘君子不该抱怨天,不该责怪人。’”(孟子)说:“当时是当时,现在是现在。(历史上)每过五百年,必定有圣君兴起,其中还必定有声望很高的辅佐者。从周(武王)至今,已有七百多年了。算年头,已经超过(五百年了);按时势(需要)而论,也该是可以有作为之时。(只是)老天还不想让天下太平,如果要使天下太平,面临今天这样的形势,除开我以外,还会有谁?我为什么不痛快呢?”

四哲人其萎(孔子之死)

孔子蚤(zao3声)作,负手曳(ye4声)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tui2声)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