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防的起源

合集下载

独家贺沛:明清时期厦门湾海防体系的演进——从铳城到炮台

独家贺沛:明清时期厦门湾海防体系的演进——从铳城到炮台

独家贺沛:明清时期厦门湾海防体系的演进——从铳城到炮台知史鉴今贺沛///明清时期厦门湾海防体系的演进——从铳城到炮台明清时期厦门湾的海防格局厦门湾海防体系图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此前各民族、地区间彼此隔绝、相对平行的历史状态,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加马、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

在这一过程中,全球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日渐确立,世界从此有了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明朝的海防是在第一次全球化开启前因防御倭寇而渐次形成的,倭寇对中国沿海的侵扰到明初则更为猖獗,明廷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沿海防务,筑城置卫、所、巡检司,以防倭于陆,而于外洋设立水寨,以防倭于海。

《明太祖实录》卷一八八:“洪武二十一年二月,置福建沿海五卫指挥使司,曰福宁、镇东、平海、永宁、镇海,所属千户所十二,曰大金、定海、梅花、万安、莆禧、崇武、福全、金门、高浦、六鳌、铜山、玄钟,以防倭寇。

”这里所说卫指挥使司五个中有位于现在厦门湾湾区内的镇海卫,守御千户所十二所中有六鳌、铜山、玄钟等3 个。

为了御倭寇于海上,明廷令沿海各省修造战船,并于沿海港口设置专供水军使用的水寨。

福建沿海的水寨有五座,据《漳州府志》卷二十三《兵纪》亦载“铜山寨旧在井尾澳,洪武间江夏侯周德兴所置五寨之一”,夹注五寨为“烽火、小埕、南日、浯屿、铜山”。

《厦门各炮台大要全图》此外,明代沿海设司尤多,北起福州府的水澳司,南止漳州府的金石司,共有 40 多个巡检司,其中属厦门湾的有濠门、岛尾、古雷、后葛、井尾、洪淡、金石、东沉赤山等 15 个巡检司。

由此,厦门湾在明代就形成了“卫、所、司、水寨”共同防护、互相应援的防御体系,正如嘉靖年间都御史王询所说:“漳、泉为一路,领以参将驻诏安,自南日山至浯屿、铜山、元(玄)钟、走马溪、安防馆,水陆兵皆听节制。

”明后期防务重心不断南移,沿海的迁户所也不断增多。

厦门湾在前期已有镇海卫的基础上增加漳州卫,在前期已有陆鳌、铜山、玄钟3 所的基础上增加南诏千户所。

从“水上蛟龙”到人民海军——新四军海防部队为新中国海军建设奠基

从“水上蛟龙”到人民海军——新四军海防部队为新中国海军建设奠基

2019.6铁军·“茅家岭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有奖征文TIEJUN ·“MAOJIALINGBEI ”新四军东进黄海边的部队,针对靠海作战的特殊斗争环境,创建和发展了海防部队,同时也为新中国的海军建设奠定了基础。

新四军创建和发展海防部队的实践过程1940年10月,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委派陶勇司令、刘先胜政委率领第三纵队(次年初改为一师三旅)东进(南)通如(东)海(门)启(东)地区。

掘港,海防重镇,东、南、北三面环海,古为倭寇首犯要地。

陈毅视察掘港时说:“掘港这地方很重要,是苏北的钥匙,控制住它,对我军建立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1941年2月,新四军一师东进之后,日军对苏中、苏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并到处建立据点。

日伪军欺我新四军没有海军,妄图以优势兵力、兵器将新四军逼入海边予以歼灭。

当时,整个通如海启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不但有国民党顽固派和杂牌军,有日伪军,还有海匪,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面对严峻形势,陶勇建议建立新四军水兵,让“旱鸭子”变成“水上蛟龙”。

他向粟裕师长作了汇报,粟裕马上回复“积极赞同”。

其实,粟裕在脑海中,也已确立了建立海防部队的战略思想。

他适时提出要创建具有苏中特色的江海平原水网地带与大海进行海陆联防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而要实现这一战略目的,首先必须创建和发展海防部队。

1941年3月,为了尽快夺取主动权,实现控制和占领沿海海面的目标,粟裕在掘港镇束公馆宣布,准备将三旅独立团留守处改成了三旅海防团,首任团长由朱坚担任。

1941年4月,苏中军区海防大队在何家灶成立,负责保卫军区后方和海上的行动。

之所以选何家灶作为创建海防部队的地点,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何家灶的战略地位重要,这里南起长江口,北至连云港,南来北往的大小船只都要从这里通过。

二是何家灶早就有了革命活动,基础条件好。

这里组建过渔盐民自卫队、苏中军区海防大队,老百姓抗敌自卫情绪高。

海军海防

海军海防

强我海防 固我海疆
许多边境地段巡逻路修通后,边防官兵 以前需翻山越岭几天、十几天时间才能 到达的巡逻点位,带动和促进了边境地 区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十多年前, 我国边境地区有的村屯还处于与世隔绝 的状态,老百姓生病没法外出医治,只 能听天由命;有的村屯资源丰富,但由 于没有路,瓜果、蔬菜、茶叶等农副产 品,没法运出去销售,只有烂在地里。
海防建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加强海军建设 , 加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 仍然 是防御型战略,与周边国家和平相处。坚持海防 与陆防并重。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 和广阔的管辖海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生存和 发展空间。近年来,通过加大海防基础设施建 设和武器装备的高技术含量、加快推进海防建 设有关立法等工作,我国边海防建设逐步向海 防倾斜,南沙、西沙等重点海上岛礁建设显著 加强,海上巡逻密度和管控力度明显加大,有 力地维护了国家的海洋权益,开启了海防建设 的历史新篇章。
目录
海军 海防
中国海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人民解放军中以舰 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为主体,担负海上作 战任务的军种,是海上作战的主力,是在 人民解放军陆军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中 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兵力由舰艇部队、潜艇 部队、航空兵部队、海军陆战队、岸防兵 部队、后勤部队等组成。
他们的训练
海防
• 海防是指在国家领海,为防备和抵抗侵略, 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 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 • 在我国,按照1997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国家 的领海神圣不可侵犯。国家加强海防建设, 采取有效的防卫和管理措施,保卫领海的 安全,维护国家权益。 • 该法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边 防、海防和空防的防卫工作。”

形容海防发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形容海防发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形容海防发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海防作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格局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和海洋利用的增加,海防问题越发突出。

本文将深入探讨海防发展的历史背景、重要性,分析海防发展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海防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各国海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首先概述了海防发展的重要性,说明了这一话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接着介绍了文章的结构,说明了各部分的内容和逻辑关系。

最后阐明了研究海防发展的目的,为读者提供了文章研究的动机和方向。

在正文部分,将探讨海防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首先回顾了海防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探讨了不同时期的海防发展状况。

然后详细分析了海防的重要性,解释了为什么海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与海洋、陆地等其他领域的关系。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海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首先回顾了海防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就,分析了这些成就对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意义。

然后探讨了当前海防面临的挑战,包括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科技发展的影响等方面。

最后提出了未来海防发展的建议和展望,为读者展示了海防领域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海防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过对海防的历史背景和当前形势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海防在国家安全和发展中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将探讨海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从而为未来海防工作的规划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撰写,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海防问题的关注,促进相关部门和机构在海防领域的合作和改进,为保障国家海洋权益和维护海洋安全做出更好的努力。

2.正文2.1 海防的历史背景海防作为一种防御措施,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时期。

在古代,海防主要是指防范敌对国家或部落通过海上进攻自己的领土或港口。

我国古代边海防历史概述

我国古代边海防历史概述

我国古代边海防历史概述作者:姚彬彬何兆祥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8年第12期边海防历史就是中国历代军民保卫、管理、建设边境沿海的历史,本文区分时间段做了说明。

我国古代边海防历史大致分三个时期:先秦时期是我国边海防的产生期;西汉至元代是我国边海防的发展期;明代至清前期是边海防的加强期,边海防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

第一,我国边海防的产生期(先秦时期)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规模和频繁程度都十分惊人。

各国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不断攻伐与兼并,纷纷在边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关守卡,修筑长城,加大边境管理等等。

各国的关卡是一种点状的防御形式,而这一时期长城的修筑则体现了一种新的防御观念——以线状防御代替了简单的点状防守,各点间的相互照应事实上更进一步巩固了边境的安全。

先秦已经出现了“夷夏之防”,事实上是中原地区的华夏文明与四周民族的其他文明的较量。

以华夷区别政权的性质,强调中原文化的正统性和先进性,增强中原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构成了当时边海防的中心目的。

先秦时期,中国的边海防从无到有,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阶段。

从整体看,这一时期的边海防主要是针对北方的游牧民族,相对而言,南方的各个民族对中原地区的威胁远逊于北方。

这一时期针对北方民族的斗争为以后的边海防奠定了一个雏形。

另外,先秦时期主要利用天然或人工的险要来进行防御,实在是人们对自然认识的深化,也是人们对边海防的初步认识。

第二,我国边海防的发展时期(西汉至元代)西汉王朝是在秦末农民起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的封建王朝,其政治上继承和发展了秦朝中央集权的行政制度和法律制度,先后消灭了异性诸侯王和同姓诸侯王的分裂割据状态,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军事上主要是反击匈奴贵族对北部边境地区的骚扰,维护中原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西汉建立了比秦朝更加守备的武装力量,在广大的边境地区,汉王朝设立有庞大的军队。

汉代的边海防军分为边郡兵、屯四兵与属国兵三大体系。

边郡兵是正规军,戍卒的服役期是1年,由边郡太守、郡都尉管辖。

近现代的中国海防

近现代的中国海防

近现代的中国海防作者:赵蕾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版》2009年第03期[热点点击]近期日益猖獗的索马里海盗行为引起了全球的忧虑。

在亚丁湾和索马里附近海域,无法无天的海盗肆无忌惮地劫持过往船只、扣押人质、索要赎金,严重威胁了航经此处的船舶和人员安全。

2008年12月26日,由“武汉”号和“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两架舰载直升机和部分特战队员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任务是保护中国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船舶和人员安全,保护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的安全,必要时与有关国家的护航舰艇开展合作参与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这是我国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是我军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也是我海军首次在远海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

此次我国依据国际法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派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与各国一起维护海上国际通道的航运安全,是保卫中国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发展的正义合法之举,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又一重要贡献,意义重大。

这表明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和地区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海军的建设发展,经过60年量的累积,终于实现了质的飞跃。

此行动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英国《泰晤士报》在以《北京派出海军打击海盗,结束500年传统》为题的文章中说:“这是中国政策一次重大、历史性突破!这是世界海军史上的新纪元!”[知识链接]一、近代中国海防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他们于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2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舰艇冲锋向前,壮烈牺牲。

新四军海防部队与新中国海军的诞生

新四军海防部队与新中国海军的诞生

2019.11每当我看到在世界盛事典礼上,祖国的五星红旗在全球各地频频升起,我们的国歌唱响五洲四海;每当我听到海外的中国人在遇到战争和灾难时,就有一种声音响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当你在海外遇到危险,请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此时此刻,我便情不自禁的热泪盈眶,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的自豪,为能够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争、没有硝烟的国家而感到庆幸。

我陶醉于今日之中国。

70年的人生沉淀,一个真理深深的印刻在我的心中,那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一切。

”对一个国家来讲,70年还是一个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青年”,而我的70岁,已是垂暮之年,“我爱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我多么想向上天再借500年,永远追随着祖国走向复兴强盛之路,去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责任编辑姚定范)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新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

为弘扬铁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现将新四军海防部队与新中国海军成立的历史写下来,与大家探讨。

收编国民党实业保安队及海匪创建新四军海防部队1940年11月7日,刘少奇与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黄克诚一道来到海安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会见陈毅、粟裕,商讨如何建立华中根据地问题。

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的主力虽然在黄桥决战中被打败,但苏北沿海地区仍被国民党地方实业保安队所控制,近海则被海匪霸占,成为建立沿海根据地的最大障碍。

为把黄海之滨的港汊地区建成根据地后方,刘少奇与陈毅作出收编沿海实业保安队及海匪的决策,指派老共产党员、大丰盐垦公司法律顾问黄亚成任团长,到大中集收编盐垦实业保安队。

当时国民党苏北实业保安总指挥部驻大中集,总指挥张镇及儿子海警团团长张勃听到消息后,在新四军到大中集前逃跑了。

群龙无首,给收编工作带来有利条件。

11月中旬,苏北海安临时参议会一结束,黄亚成带着吕铮、吴度等人来到大中集,对大丰公司、裕华公司和东台县泰源公司盐垦实业保安队进行了收编,建立了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实业保安挺进团。

明清时期的海防建设与管理

明清时期的海防建设与管理

明清时期的海防建设与管理作者:高荣伟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2019年第06期海防管理和建设,与沿海的安全与稳定息息相关,与国家的统一和长治久安紧密相连。

海防管理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和环节,其所面临的情况错综复杂,随着国力的变化和军队武器装备的改善而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在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海防建设是从明代开始的。

明代以前,如春秋战国时代,以及三国时期,一些依江傍海的诸侯国,虽建有水师,并进行水战和海上攻防作战,但还没有明确的海防设施和固定的编制。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

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社会经济得以迅速恢复,生产力逐步提高。

这些政策和措施为大明王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明朝初年,日本海盗形成了庞大的队伍,历史上称为“倭寇”,他们在中国东南沿海进行武装掠夺和骚扰,给沿海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为了抵御倭寇,保护沿海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朱元璋开始加强海防建设,“度地要害,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在沿海各地遍设卫所城池、水寨、堡垒。

因防设卫是卫所制的主要原则。

具体说来,在交通枢纽和地位重要的城镇设卫,在小岛和孤立的要点如狭隘路口等设千户所,关口险隘但又不能多容兵处则设百户所。

海上舟师巡哨,各守其责,逐步在全国沿海地区形成了防范于海上,且海陆结合,有层次的防御体系。

在沿海地区的防御设施中,卫所城池具有重要的军事防御功能,成为沿海防御的重要枢纽,在战争期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军事作用,其军事重要地位也凸现出来。

为了稳固自身的防御体系,明朝廷在今深圳属地实行了一系列的海防措施,加强海上防御体系的建设。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在今深圳境内设立了东莞守御千户所及大鹏守御千户所。

中国海军历史简介

中国海军历史简介

中国海军历史简介一、古代中国海军的雏形(先秦明清前期)(一)先秦时期中国海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早在春秋时期,随着诸侯争霸战争的发展,各诸侯国开始重视水军建设。

例如,吴国和越国地处江南水乡,水军成为其重要的军事力量。

吴国的战船种类多样,有大翼、中翼、小翼等不同类型的战舰,这些战船在水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越国也不甘示弱,积极发展水军力量,两国之间的水战频繁,如著名的吴、越笠泽之战,水军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二)秦汉时期1. 秦朝秦朝统一六国后,水军规模得到进一步发展。

秦始皇统一岭南的战争中,水军发挥了重要的运输和作战作用。

秦军通过长江水系等水路,将兵力和物资运往岭南地区,为最终统一岭南奠定了基础。

2. 汉朝汉朝时期,水军的建设更为系统。

汉武帝时期,为了开拓疆域,与南越、东越等沿海地区的政权作战,大力发展水军。

汉朝水军战船装备精良,楼船是当时水军的主力战舰,这种战舰高大雄伟,设有多层甲板,可搭载众多士兵和武器装备,在海战和内河作战中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例如,在汉武帝平定南越国的战争中,楼船将军杨仆率领水军,沿着珠江水系南下,与陆军协同作战,成功征服南越。

(三)唐宋时期1. 唐朝唐朝国力强盛,海军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唐朝的海军不仅在国内沿海地区进行防御和作战,还积极开展对外海上交往和军事行动。

唐朝海军的战船制造技术先进,如采用了榫卯结构等先进工艺,使战船更加坚固耐用。

在唐与新罗、日本的海上交往中,海军起到了护航和威慑的作用。

同时,在对高句丽的战争中,海军也参与作战,从海上对高句丽进行封锁和攻击。

2. 宋朝宋朝面临着北方政权的强大压力,更加重视海军的建设。

由于北方陆路被辽、金等政权阻隔,宋朝的对外贸易和对外联系更多地依赖于海上通道。

宋朝的水军在沿海地区广泛布防,以抵御来自海上的威胁,如防范倭寇的侵扰和辽、金的海上进攻。

宋朝的战船种类丰富,有车船等新型战船。

车船以人力踩踏为动力,速度较快,在水战中具有机动性强的特点。

明清时期连云港的海防

明清时期连云港的海防

连云港古称郁洲、朐县、海州,位于中国东部海岸线的“脐部”,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向北可达胶东半岛、渤海湾,向南可抵沪、浙、闽、粤及南海,自古就有海港的存在,也是古代战争重要的战场之一。

清代学者蔡方炳在《海防篇》中言:“海之有防,历代不见于典册,有之自明代始,而海之严于防,自明之嘉靖始。

”为加强沿海戒备,明清两朝在沿海设立卫所,充实陆军、水军,筑有“烟墩”“城池”“炮台”等海防设施,形成完善的海防体系。

文 图/张勇明清时期连云港的海防明代海防明代初年,张士诚残部逃亡海岛,与日本浪人、武士组相勾结,对沿海地区进行抢劫、骚扰。

15世纪开始,随着日本进入“战国时代”,我国沿海一带全面遭受倭寇的骚扰。

东海所与西海所为了加强沿海防御,明初朝廷在海州设海州守御千户所与东海守御千户所。

海州守御千户所,又称西海所,治所在海州城内,洪武二十三年(1390)创建,规模宏大。

设正千户二员、副千户三员、镇抚一员、百户十员。

弘治六年(1493),千户王铠于千户所西创建军器局,有军器库12处。

西海所主要负责海州城的防御,同时也是军火制造及存放基地。

东海守御千户所,又称东海所,治所在废扰,杜绝岛民与张士诚残部的联系,明廷开始实行森严的“海禁”,下令“片帆不许入海,如敢有私下与诸蕃互市者,必寞之以法”,致使海路断绝。

明中叶,倭寇在海州沿海活动日趋频繁。

嘉靖元年(1522),备倭指挥张柱在海州城西北明代海州总图八年(1464)三月,“命总督扬州等处备倭都督佥事董良会巡抚都御史王竑等修筑江北一带沿海墩台,自山阳县庙湾巡检司下滩墩至海州惠泽巡检司新坝墩,凡二十二座,每墩起窝铺,拨守瞭人夫以备倭寇”。

至嘉靖年间(1522—1566),海州沿海的倭寇侵扰事件逐渐增多。

“(嘉靖三十二年,1553)江北倭掠海州,杀二百余人。

”“(嘉靖三十四年,1555)赣榆倭流劫海州、沭阳、桃源等处,至清河阻雨,徐邳官兵分道蹙之,歼于马头镇民家,斩首四十一级。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近代中国海军海防事业的主要经办人李鸿章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近代中国海军海防事业的主要经办人李鸿章

一、海上军事斗争在近代中国的重要地位1840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发动鸦片战争,从海上敲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国门,由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二十年之后英法联军的侵华舰队卷土重来,再次用坚船利炮突破中国的海上藩篱,然后驱兵北京城,点火焚烧了圆明园。

188 4年,法国远东舰队在侵华战争中肆行于中国东南沿海,在马尾全歼了中国的福建水师。

十年之后的甲午战争,更是上演了一幕兰色的历史大悲剧,日本海军全歼中国海军北洋舰队,区区岛国将泱泱大清帝国彻底打跨。

几年过后,八国联军的舰队又不费吹灰之力,迫使清朝政府接受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将中华民族彻底推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黑暗深渊。

此后的中国,更是国门洞开,有海无防;外国侵略者的军舰在中国的领海和内河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地。

据不完全统计,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百余年间,英、法、日、俄、美、德等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4次,入侵舰艇达1860多艘,入侵兵力达47万人。

百余年里,中国由一个完全独立的封建主权国家亦步亦趋地沦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黑暗深渊,中华民族在此历史过程中虽不断奋起抗争,但更多的则是历尽劫难,饱尝屈辱。

回顾这一段不幸的民族历史,我们不难看到:外敌的不断入侵、特别是来自海上的外敌不断的入侵,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大劫难的直接根源。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如果说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是构成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演变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在海洋方向入侵与反入侵的军事斗争,则关系着侵略与反侵略战争的胜负成败,从而也就决定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命运。

二、中华民族在海洋方向的奋力抗争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对国家所面临的海洋方向的严重危机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并陆续提出了一些应对之策。

以30余艘舰船和不足万人组成的英国远征军,远涉重洋侵犯中国,使拥有近百万常备军的中国军队一触即溃。

中国近代海防思想的萌芽与发展

中国近代海防思想的萌芽与发展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中国近代海防思想的萌芽与发展兰岚【关键词】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师夷长技”【摘要】中国近代海防思想产生于边疆危机当中,是对当时国家安全威胁的一种反应和反思,它源于中国近代特殊的历史背景尤其是当时的国防形势,也与中国源远流长的人文思想有关。

它的发展不仅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国防重心的转移,而且也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开启。

文史哲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防形势面临着“千古未有之变局”的开端。

与中国古代史上的所谓“夷狄”之患相比,西方殖民主义势力选择的进攻方向在于东南海疆,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且以更高的科技实力和更加现代化的社会制度为后盾,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形成了更大的威胁。

这使海防成为当时有识之士着重考虑的严峻问题,由此产生了海防思想。

中国近代海防思想的萌芽中国现代海防思想的早期代表人物是林则徐和魏源。

林则徐从战争中认识到,“洋面水战,系英夷长技”,必须“另制坚厚战船,以资制胜”,并主张建立一支“船炮水军”,“以为海疆久远之谋”。

林则徐创建“船炮水军”的计划虽在生前未能实现,却使他成为晚清倡议建立近代海军之第一人。

魏源继承了林则徐的海防思想,而又有所发展。

他提出以守为战要与走精兵之路相结合;主张实行内守与外攻相结合的海防战略,“内守既固,乃御外攻”;并建议设厂造船,先在广东训练新式水师。

在他们的倡议下,“师夷长技”说逐渐得到广泛的认同,成为晚清海防思想得以重兴的思想基础和前提。

近代海防论的中心问题是制造轮船。

这样,创建海军的问题也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丁日昌是晚清创设海军的最早设计者。

他于1867年草拟了《创建轮船水师条款》,建议制造轮船30艘,分为北洋、中洋、南洋三路,派提督一员统之。

翌年,又在《条款》的基础上重拟了《海洋水师章程》六条。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创设外洋水师的具体方案。

其主要内容包括:购置兵轮,特别是大兵轮,以创设外洋海军;在中国沿海择要改筑西式炮台;创立三洋海军,分区设防;精设机器局,不但制造轮船、枪炮,还要发展民用工业。

镇海海防前史——宁波饮食——情·史·诗

镇海海防前史——宁波饮食——情·史·诗

奈良馒头在僧侣和公家贵族之间获得好评 ,后来又被人推荐给了当时的后村上天皇 。后村上天皇品尝后大喜过望,对林净因 宠爱有加,甚至将自己身边的宫女赐给林 净因为妻。为感谢后村上天皇的恩宠,林 净因在大婚之日,特意制作红白双色馒头 款待各方。至今,日本人在迎娶新娘或是 有什么喜庆活动时,都仍保持着的赠送红 白馒头的习俗,便由此而来。
从“防在北虏”到“防在东夷” ——镇海海防前史探究
张如安(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明代茅元仪提出:“海之有防,自本朝始也。”这一说 法涉及到我国传统海防的起源问题,茅的观点有进一步商 榷的必要。仅就镇海一隅来说,虽然东晋孙恩曾从舟山发 兵多次从浃口(今镇海口)登陆,但当时的海防意识还十 分薄弱,政府军的镇压、防御大抵发生在叛军登陆之后, 算不上真正的海上防御。揆诸史实,镇海真正主动的、有 意识的海防活动,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这就是笔者所说 的“海防前史”。清代高宇泰撰《敬止录》,第十九卷《 海防考》,正是以南宋为浙东海防的源头。
二、宁波饮食诗歌的自然书写
对自然生态的描写、对自然物及其特征的 的观察书写,都可称之为自然书写。读这 类作品,给人以自然知识,知识传递的作 用。研读古代的自然书写作品,甚至可以 引发“知识考古”。例子:唐人岑参《太 白东溪张老舍即事寄舍弟侄等》:“中庭 井栏上,一架猕猴桃。” 这也是我对饮食中的自然书写特别重视的 一大原因。
当代倡导的“自然书写”,要求作者亲临 现场,进行知识性的观察。其实这在古人 作品中亦不乏其例。E.N.Anderson观察 宋代饮食时,就发现宋代文人对食物“做 了了不起的科学观察”。宋代诗人往往着 眼于对食材食料的外在观感的形式把握, 观察入微,描摹工细,起到了传递饮食知 识的作用。
2008年10月宋代著名诗人林逋的第41代、日本馒头始祖林净因34代后人川岛英 子来到了黄贤村,为“林逋故里”揭牌,进入东祀庙祭祖,并认为自己是黄贤村 林姓后人,说自己走亲戚来了。

中国近代海防工业建立与发展的历史教训

中国近代海防工业建立与发展的历史教训

作者: 陈明端;张毅东
作者机构: 福建省军区;福建省军区司令部 副司令员;秘书
出版物刊名: 军事历史
页码: 34-37页
主题词: 海防建设 军事工业建设 中日甲午战争 辛亥革命爆发 两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革命北洋水师 历史教训 福州船政局 金陵制造局
摘要: 中国近代海防工业的建立与发展,是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建设的主旋律。

它酝酿、起步于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时期。

在1864年开始的长达30多年之久的“洋务运动”中,近代海防工业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建立起一系列军事工业,组建了一支近代海军。

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和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使中国近代海防工业遭受沉重打击,陷入停顿、萎缩的困境。

直到辛亥革命爆发后,海防工业及其。

中国海防建设始于哪个朝代

中国海防建设始于哪个朝代

中国海防建设始于哪个朝代
中国古代海防建设是从明代开始的。

海防是指在国家领海,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

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

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

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1421年朱棣迁都至北京,以南京为陪都。

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1449年经土木堡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

晚明因政治腐败、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

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

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了多个政权,史称南明。

清兵入关后,陆续击败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

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

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明代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至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到达缅甸和暹罗北境,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

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
和巩固。

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

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古代海防建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古代海防建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本文由量子速写生成
古代海防建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国古代海防建设始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

沿海地区也被划分为若干郡。

秦始皇在全国设三十六郡。

但由于当时没有先进的造船技术,于是把沿海地区划分为五个防区:"一曰上郡,二曰东海郡,三曰南海郡,四曰闽国,五曰百越之地”。

秦朝在沿海各地设守御设施(包括烽燧)十余处,另设有专门管理海上运输的机构“航”和管理船舶的机构"泊岸”、"验船”等;同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以来,存在一种偏见,即认为中华古老文明基本是农耕经济的产物,传统上认为中国古代“有海无防”。

对待军事历史研究,美国《海权论》作者马汉指出:“现在有一种轻视过去的错误看法,认为那些都是陈旧过时的东西,加之人们生来的惰性,甚至视而不见海军历史中蕴藏着那些长期有效的战略教训。

”中国海防起源于何时呢?这一问题影响到学术界对中国整个海防史的认识。

澄清人们对海防起源问题的认识,应该是海防史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我国筹划沿海防务可以追溯到很久,从人类有了军事实践活动那天起,海就与战争联系在一起。

所以,有政权就有海防,自从阶级和国家产生以后,濒临海洋的国家便有了海防,这时候的海防活动主要是对付本国的敌对势力、海盗或其他少数民族。

先秦海防说。

明史专家范中义认为:“我国在沿海设防可追溯到很早。

”国家海洋局的杨金森在《中国海防史》“概述海防前史”部分,论及海防起源时,认为“齐国无疑是有了海上的设防,而从进攻是最好的防御而言,吴国也有了海上的防御。

所以这一战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海防建立的标志。

”另外,现代学者黄鸣奋著《厦门海防文化》和驻闽海军军事编撰室编《福建海防史》等著作都是从先秦海防开始写起的。

《中国海防史》中说:“这些事务虽然不是典型意义的海防,但与明代以后的海防事务有联系,把这些历史事务作为前史研究,应该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


“中国海防的实践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以前,唐代海防说。

《边防论》的作者毛振发认为:
但是‘海防’的文字概念则出现较晚。

”由于连绵的对外战争,朝廷担心来自北部沿海国家的威胁,早在公元7世纪,唐朝就在山东的莱州(今山东掖县)设立东莱守捉(唐代戍边部队的基层单位),在登州(今山东蓬莱)设立平海军,以加强对山东半岛沿海的控制。

宋代海防说。

从史料来看,清代儒者惠士奇在其《防海》文中说:“防海之法,莫详于宋:有海军,有海船,有海道。

”青年学者卢建一在其专著《闽台海防研究》中说:“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来看,宋以前未见有海防的记载。

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后,开始有了海盗,也就有了海防水寨的最初记载。

”年轻学者王青松博士致力于研究南宋海防,他在文章中说,为了应对来自海上的军事威胁,南宋政府加强了对海防的统一领导,设立了沿海制置司。

在防御上,实行了以海上防御为主的海防战略,在沿海建立了多支水军,并建立了相应的警戒和通信系统,同时又依靠巡检、县尉等其他政府武装以及民间武装,在千里海岸建立起了严密的防御体系。

当然,也有学者虽然承认宋代海防说,但宋代海防与明代海防相比却差得很远。

台湾学者王家俭在《清季的海防论》中提出了“我国……历代对于海防经营大都不如塞防经营那么锐意而积极。

……至于防海之法,虽有宋代渐趋整备之说,可是,宋代的海防究不如明代海防严密”。

明代海防说。

清代学者蔡方炳在其《海防篇》中说:“海之有防,历代不见于典册,有之自明代始,而海之严于防自明之嘉靖始。

”《广东通志》就有“古边防而无海防,海之有防自明始”的记载。

清代学者在考据方面的学术研究影响到以后的认识,根据这些文献记载,人们得出明朝中国有海防并且被学术界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海之有防”并不是海防的起源,“历代不见于典册”,只是从海防一词来说的,不能因此而否定海防物质的存在。

明朝开始有海防,这种观点代表了学术界的普遍看法,不仅因为明代出现“海防”一词,而且明代抵御外敌从海上入侵,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防御体系。

卢建一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说,海防思想与海防体系的建立都应从明代开始。

”范中义认为:“明以前,除元朝有抵御外敌从海上入侵的作用外,其余多是对付本国的敌对势力或其他民族,而且仅限于个别地域,没有完整的防御体系。

因此这些不过是海防的萌芽,真正形成防御体系,则在明代。

”另外,由于明代为我们研究古代海防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海防资料,所以,中国海防研究的大多数成果也都集中于明代,在海防制度、海防基础建设、海防思想等方面都有相对杰出的成果出现。

总而言之,人们分歧的产生在于学者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有的从防御对象为外国入侵者的角度出发,有的把防御对象扩大到包括国内的各种海上敌对势力。

中国海防发展具有与其他国家所不同的特点,研究中国海防不应以海防概念的出现为标志,也不能以今天的海防概念套用古代海防。

海防力量的出现、海防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海防思想的萌芽都应该是我们考察中国海防起点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