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教案
粤教版初中地理初一地理上册《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案及教学反思
粤教版初中地理初一地理上册《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 了解海洋和陆地的变迁过程; - 掌握海洋和陆地的基本概念; - 掌握海洋和陆地变迁的影响因素。
2. 教学重点•海洋和陆地的基本概念;•海洋和陆地的变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思考海洋和陆地变迁的深层次原因;•完成综合性作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PPT、教学书籍、活动题等;•学生准备:学生教材、笔记等。
5.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PPT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海洋和陆地变迁的原因。
(2)知识讲解•分别讲解海洋和陆地的基本概念及变迁过程;•分析海洋和陆地的变迁原因,引导学生思考。
(3)案例分析•讲解海洋和陆地变迁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海洋和陆地变迁的因素。
(4)小组合作•分组提出影响海洋和陆地变迁的因素;•通过小组讨论发现共性和差异;•分享小组讨论结果,互相学习。
(5)总结•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总结课程要点并布置作业。
6.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合作能力;•完成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思考能力。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使学生在不同层次上都能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获得更丰富的体验和收获。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教学准备在教学准备中,应该准备充分且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料,如PPT、教学书籍、活动题等。
在教学过程中,因为较难讲解和学习,要将思路清晰。
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教师在教学准备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2. 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要注意多样性和灵活性。
在例子分析和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可以自由分享和交流,激发出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发现了不同的思考角度和不同的解决方案。
3. 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上,应该从多个层面上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说课稿3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节主要向学生介绍了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以及海陆变迁的现象。
教材通过大量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界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科学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球的基本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海陆变迁的认识还较为模糊,对于地球表面形态的运动和变化缺乏直观的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海陆变迁的原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知道海陆变迁的实例,认识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界限不是一成不变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提高学生珍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表面形态的运动与变化,海陆变迁的实例。
2.教学难点:海陆变迁的原理,学生对于地球表面形态的运动和变化的直观感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模型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表面形态的运动和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表面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海陆变迁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界限不是一成不变的。
3.教学互动: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找出海陆变迁的实例,分析海陆变迁的原因。
4.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的海陆变迁现象,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节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案 粤教版
第三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一、学习目标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课标解读: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变化。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地图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和范围。
3、在图上记住世界著名山脉和火山—地震带的名称和位置。
4、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和成因。
重点:(1)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2)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一些现象。
难点: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学习主题一:沧海桑田(一)读以上资料,思考回答:1.“沧海桑田”原意是指变迁,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的变动和海平面的,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此外,人类的活动,例如等,也会引起的变化。
世界上著名的低地国家,有一半以上的土地就是人造陆地。
2.由此可见,“沧海桑田”的变化有自然原因引起的,也有人工改造而形成的。
请分别举出一个例子加以说明:①自然原因形成:②人工改造形成:(二)时光倒流:请猜想下面地理事物的过去是怎样的,并写出变化过程和原因。
1. 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这里过去是。
过程:由变,原因:。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一些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这里过去是。
过程:由变,原因:。
3.广州市郊七星岗发现海蚀地貌,说明这里过去是。
过程:由变,原因:。
4.日本面积狭小,为了解决争地矛盾,工业大多分布在沿海,日本也成为填海造陆最多的国家。
过程:由变,原因:。
学习主题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1.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是国的科学家,他认为地球上各大洲曾经是相互连接的一块。
2.魏格纳偶然发现了什么,让他有了大陆漂移的猜想?3.只是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能不能直接说明它们原先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4.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来推断,大西洋将,太平洋将。
学习主题三:板块的运动1.读课本第37页图2.19“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回答下题:⑴读图2—6写出板块的名称。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陆地与海洋海陆的变迁
《海陆的变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了解世界上主要山系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世界海陆分布格局,解释世界主要山系、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海陆不断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海陆变迁的原因。
2、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2.难点:
1、对板块构造学的理解和应用其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地理现
象。
2、板块分布的记忆。
三.教学方法:启发式的谈话法、读图发现法、讲解法
四.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3.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案 粤教版
3.2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一、教学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3、了解海底地形概况和大陆架的经济意义。
2、知道版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版块运动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
2.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
后人以沧海桑田这种海陆的变更,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二、讲授新课1、海洋变迁(1)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
也称为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
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岛弧、海沟等。
垂直运动,又称为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断块山及拗陷、盆地和平原,还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陆变迁。
地壳运动控制着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影响各种地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形成各种构造形态,改变岩层的原始状态,所以有人也把地壳运动称构造运动。
按运动规律来讲,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有些升降运动是水平运动派生出来的一种现象。
(2)地壳运动按运动的速度可分为两类:<1>长期缓慢的构造运动。
例如大陆和海洋的形成,古大陆的分裂和漂移,它们经历的时间尺度以百万年计。
<2>较快速的运动。
这种运动以年或小时为计算单位,如地极的张德勒摆动,能引起地壳的微小变形;日、月引潮力不但造成海水涨落,也使固体地球部分形成固体潮,一昼夜地面最大可有几十厘米的起伏;较大的地震可引起地球自由振荡,它既有径向的振动,也有切向的扭转振动。
2、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1)20世纪初,魏格纳首先对大陆漂移假说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他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教案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化,包括各种不同的作用;正确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并能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与“世界地形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解释世界闻名山系、海洋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读图、活动、实验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注重观察、发现分析判断、实例检验的这一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海陆变迁的实例,树立海陆是不断变化的唯物主义科学观点,并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利用“大陆漂移假说”的创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专研问题的主动学习精神和为探索真理而百折不挠、勇于献身的精神,体会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二、教学重点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三、教学难点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四、课时:一节时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展示在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的图片,提出问题:海洋生物怎么会出现在山上,它不是应该在海洋里吗?很可能这里以前是一块海洋,由于各种原因,现在变成了陆地,那么在这里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就不足为奇了。
也就是说海洋是可以变为陆地的,那陆地有没有可能变成海洋呢?那这种海洋变为陆地,陆地变为海洋现象,我们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沧海桑田,后来人们用沧海桑田这种海陆的变更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其原来的意思就是海陆的变迁,这也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引入课题。
第三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讲授】沧桑之变的例子:1、(展示图片)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上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提问]: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上会出现海洋生物的化石?(阅读P40知识之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其自学能力。
2、(展示图片)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设计意图: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化,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3_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海陆变化和对火山、地震的理解。
教材以阅读材料引出海陆变迁现象和板块运。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水平:(1)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化,包括各种不同的作用。
(2)准确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并能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与“世界地形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解释世界闻名山系、海洋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3)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感知、实验、分析、归纳、表达等水平。
2、过程与方法:(1)注重观察、发现、分析、判断、实例检验这个学习方法的培养,实现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2)培养学生灵活使用读图、活动、实验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实现从单一认知方式向多元认知方式转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海陆变迁的实例,树立海陆是持续变化的唯物主义科学观点,并准确理解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
(2)利用“大陆漂移假说”的创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主动学习精神和为探索真理而百折不挠、勇于献身的精神,感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体会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在实践中持续深化。
(3)利用板块运动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
四、教学难点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持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五、教法建议1、建议教师最好用一系列令人信服的事实证明海陆在变迁。
2、在理解地震时可通过学生角色扮演来体验地震发生时应如何自救与互救(教师能够提供多种选择),让学生真正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六、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七、教学案例:导入新课: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为什么能够在高山之颠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都各抒己见,哪些同学的观点比较准确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会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学设计4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主要介绍了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以及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海陆变迁的概念,掌握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以及了解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形、气候等基本地理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
但对学生来说,海陆变迁的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来帮助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地球科学的知识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海陆变迁的概念,掌握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了解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例,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海陆变迁的概念,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
2.难点:理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2.利用多媒体演示和实例观察,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海陆变迁的概念。
3.采用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海陆变迁的实例和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
2.实例材料:收集相关的海陆变迁实例,用于教学演示和学生的观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图,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表面形态为何会发生变化,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2.呈现(10分钟)呈现海陆变迁的实例,如海底煤矿、沙漠中的湖泊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实例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它们与海陆变迁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海陆变迁实例,并尝试解释它们发生的原因。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学设计2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主要介绍了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的分布及其变迁现象。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板块构造、地壳运动等地质现象,以及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球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海洋与陆地的变迁现象,以及板块构造等专业知识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拓展知识面。
此外,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兴趣较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联系实际,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认识板块构造,理解地壳运动等海洋与陆地变迁的现象,以及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从地理现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板块构造,地壳运动等海洋与陆地变迁的现象。
2.难点:板块构造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以及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直观教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案例教学法:联系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4.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地图、视频等直观教具。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案例资料,用于案例教学。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海洋与陆地的变迁现象。
提问:“你们知道海洋和陆地是如何变迁的吗?”2.呈现(10分钟)介绍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壳运动导致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学设计3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的教学内容。
这一节课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变迁现象。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让学生了解到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以及海陆变迁的原因和过程。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球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海洋与陆地的变迁现象,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和过程。
同时,学生对于生动、直观的图片和图表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图表等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掌握海陆变迁的原因和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教材中的图片、图表,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海陆变迁的原因和过程。
2.难点:海陆变迁的实例分析,学生对于海陆变迁现象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直观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海陆变迁的现象。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地理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2.图片、图表等教学资源:用于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图片、图表,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特点。
粤人版初中地理七上第三章第2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说课稿
粤人版初中地理七上第三章第2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说课稿安远镇初级中学周晓萍一、设计理念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关键是改动天文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经过联络生活设计不同方式的活动,比如读图探求、发扬想象、角色扮演等,调动先生学习的自主性,充沛训练先生的读图才干、剖析地图的才干、从地图上获取天文信息的才干,培育先生自主学习的才干和探求创新的才干,以图忆文,改动天文学习方式。
二、说教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与作用:海陆的变迁〞一节是七年级天文上册第二章〝陆地和陆地〞的重要组成局部,主要讲述了地球外表海陆散布的缘由,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海陆相貌看法的进一步深化。
让先生看法到地球外表是处在不时的运动变化进程中,对先生逐渐树立海陆变迁的辨证唯心主义观念,未来的学习与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学情剖析先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知道了地球外表海陆散布大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
但初一先生依据其年龄、心思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本钱节课的学习目的仍需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降低难度。
四、说学法:1.读图观察法:让先生〝看、画〞地图,然后大胆猜想从地图中悟出许多天文现象前面的深入道理。
教给先生阅读、观察、剖析、归结的方法,培育先生观察、想象、综合剖析归结的才干。
2.教给先生协作学习的方法,培育先生的探求才干和协作才干。
五、说教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那么强调:先生的学习活动必需与义务或效果相结合,以探求义务或效果来维持先生的学习兴味和动机。
本节教材实际性强又有可探求的效果,在教学中运用启示探求式教学、多媒体辅佐教学、小组协作讨论、等方法来落实重点,打破难点。
把创设效果情境——协作探求学习——动画演示等贯串在整个教学进程中。
六、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艺目的:〔1〕能举出实例说明海陆变迁,让先生树立起海陆不时运动变化的迷信观念。
〔2〕了解大陆漂移学说发生的背景,知道海陆散布格式的构成进程。
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2《陆地与海洋的变迁》
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2《陆地与海洋的变迁》们生活的地球。
【教学重点】理解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基本观点,能够说出主要的六大板块。
1、各种类型的地图,包括行政区划图,地形图,经济区分布图等;2、准备一些典型的图片;3、多媒体课件。
板书:第二节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讲授新课】学习新知师:地球表面的形态千差万别,陆地上有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高原、河流、湖泊等等,这些地表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山上怎么会有海◆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洋生物的化石呢?知识之窗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知识之窗。
师: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学习新知19世纪以前,人们尚未开始系统地研究地球整体的地质构造,对海洋与大陆是否变动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认识。
1620年英国人培根提出了西半球的陆地曾经与欧洲、非洲连接的可能性。
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1880-1930)结合他的考察经历形成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并在1915年发表的《海陆的起源》一书中作了论证。
由于不能更好地解释漂移的机制问题﹐当时曾受到地球物理学家的反对。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随着古地磁与地震学﹑宇航观测的发展﹐一度沉寂的大陆漂移假说获得了新生﹐并为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更加深入。
活动探究师:(课件展示)海牛、鸵鸟都不会飞,但在非洲和南美洲相同的地层中都发现了它们的化石,这说明了什么呢?生:学会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各自探讨一下对“沧海桑田”的理解。
生: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师:教师总结。
“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
这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短期内不易被察觉。
学习新知师: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的演示前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多个板块拼合而成的。
这些板块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中,造成海陆位置和地表形态不断变化。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学设计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一课,主要向学生介绍了地球表面海洋与陆地的分布及其变迁现象。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实例,使学生了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大陆和海洋不断发生变迁。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对地球地表形态变化的基础认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球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海洋与陆地的变迁现象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地图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需要在本节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地球表面海洋与陆地的分布及其变迁现象,理解板块构造学说,能运用地图和实例分析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实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的变迁现象,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表面海洋与陆地的变迁现象,板块构造学说。
2.难点:理解板块构造学说,运用地图和实例分析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和理解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实例为载体,分析海洋与陆地的变迁原因和过程。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地球仪、地图、图片、实例资料等。
2.教学设施: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表面的海洋与陆地分布,引发学生对海洋与陆地变迁现象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具体实例和地图,展示海洋与陆地的变迁现象。
以板块构造学说为理论依据,分析海洋与陆地的变迁原因和过程。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和陆地的起源和演变。
2.掌握地球的构造和海洋的分布情况。
3.了解地表的地貌变化与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
二、教学内容1.海洋和陆地的起源和演变–地球形成的历程–海洋的形成与演变–陆地的形成与演变–海洋和陆地的相互作用2.地球的构造和海洋的分布情况–地球的内部构造–大洋与洲际板块的运动–海洋的分布与特征3.地表的地貌变化与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地表的地貌与地形–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三、教学过程3.1 学情调查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进行一次学情调查,了解学生对地球起源和演变、海洋和陆地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3.2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地球的全球地图,提出地球既有陆地,又有海洋,它们之间、它们各自内部是如何相互作用的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学习内容3.3.1 海洋和陆地的起源和演变教师从地球形成的历程出发,结合图表资料,向学生介绍海洋和陆地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3.2 地球的构造和海洋的分布情况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然后介绍大洋和洲际板块的运动,最后介绍海洋的分布与特征。
3.3.3 地表的地貌变化与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教师介绍地表的地貌与地形,及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例如:地震、火山活动、台风、海啸等,结合图片或视频进行讲解和演示。
3.4 学习任务学生根据教师提示,配合教师提供的图表、资料等进行自主学习,完成以下任务:1.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2.探索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性质、起源和演变等方面的知识。
3.研究地球的构造和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等自然环境问题。
4.组织调查,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现状和特点,提出改善环境的有效途径。
3.5 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并指导学生合理、高效地使用课本和其他资源进行学习。
3.6 讲评与小结教师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讲解和小结,既强化学生的记忆,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素质。
七年级地理上册3.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案2(新版)粤教版
每节课后,我都会花时间反思教学过程,思考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在教授《七年级地理上册3.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这节课时,我发现学生对海洋与陆地的基本概念和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比较顺利,但在分析具体案例时,部分学生对变迁的原因和过程理解不够深入。
我意识到,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我需要提供更具体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结合起来。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6.网络资源:提前准备好可能需要用到的网络资源,如相关视频、学术文章等,以便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7.教学工具:准备白板、记号笔等教学工具,以便在课堂上进行重点知识的标注和解释。
8.学习单:设计一份学习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表等资源,分析海洋与陆地的变迁原因和实例。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分布图,引发学生对海洋与陆地变迁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讲解:详细讲解海洋与陆地的定义、特征,以及板块构造学说,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3.案例分析:分析世界上的海洋与陆地变迁实例,让学生了解变迁的实际过程和影响。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图和图表,培养学生解读地图和图表的能力。
此外,我还计划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和动画,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海洋与陆地的变迁过程。我相信,通过这些改进措施,学生对海洋与陆地的变迁会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并回答其他学生的提问。他们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对海洋与陆地的变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上册《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案、教学设计
2.搜集有关海洋与陆地变迁的新闻报道或案例,分析其背后的地理知识和环保意义,制作一份手抄报,要求图文并茂,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
3.利用GIS软件,选取一个地区,观察并分析其海洋与陆地变迁过程,将分析结果以PPT形式呈现,内容包括:地区简介、变迁过程、成因分析、影响评估等。
2.新课内容:
(1)讲解世界上的大陆和大洋,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地理位置、特点和相互关系。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海洋与陆地的变迁过程,掌握地理事物变化的基本规律。
(3)介绍GIS在研究海洋与陆地变迁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处理地理信息。
3.课堂实践: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海洋与陆地的变迁原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海洋与陆地变迁案例进行分析。
2.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分析案例的成因、影响及应对措施,形成小组观点。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例如:
2.作业内容要结合实际,注重观察和思考,体现学生的地理素养。
3.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4.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给予积极反馈。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上册《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上海洋与陆地的分布特点,认识世界上的大陆和大洋,了解它们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化,包括各种不同的作用;正确理解“大陆漂移假
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并能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与“世界地形图”
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解释世界闻名山系、海洋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读图、活动、实验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注重观察、
发现分析判断、实例检验的这一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海陆变迁的实例,树立海陆是不断变化的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并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利用“大陆漂移假说”的创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专研问题的主动学习精神和为探索真理而百折不挠、勇于献身的精神,体会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二、教学重点
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
三、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
四、课时:一节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展示在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的图片,提出问题:海洋生物怎么会出现在山上,它不是应该在海洋里吗?
很可能这里以前是一块海洋,由于各种原因,现在变成了陆地,那么在这里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就不足为奇了。
也就是说海洋是可以变为陆地的,那陆地有没有可能变成海洋呢?那这种海洋变为陆地,陆地变为海洋现象,我们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沧海桑田,后来人们用沧海桑田这种海陆的变更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其原来的意思就是海陆的变迁,这也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引入课题。
第三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讲授】沧桑之变的例子:
1、(展示图片)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上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提问]: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上会出现海洋生物的化石?(阅读P40知识之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其自学能力。
2、(展示图片)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化,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3、(展示图片)澳门进行围海造陆使面积不断的扩大,说明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设计意图: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化,培养读图析图能力,扩展知识面。
【小结】一、海陆变迁的原因:1、地壳的变动;2、海平面的升降运动;3人类活动设计意图:通过实例说明海陆的变化,包括各种不同的成因,树立海陆是不断变化的唯物主义科学观点,并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过渡】海洋与陆地是处在一个不断的变化中,那我们前面学过的七大洲、四大洋它们的地理位置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呢?带着这个问题阅读P41魏格纳与大陆飘移假说。
【讲授】(展示图片)介绍“大陆漂移假说”的创立过程。
设计意图:利用“大陆漂移假说”的创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专研问题的主动学习精神和为探索真理而百折不挠、勇于献身的精神,体会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播放动画)阐明大陆漂移假说的观点。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大陆漂移的动画,将漫长的历史浓缩于短暂的动画过程,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海陆变迁的事实与过程。
【思考】那究竟是说明力量在作用,使大陆漂移呢?
设计意图:设疑过渡,引出“板块构造学说”。
在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顺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多个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可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哪六大板块呢?
(展示六大板块的划分及运动示意图)读图找出来,完成P42活动第一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由于这些板块处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之中,使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背向运动(播放板块张裂动画);相向运动
完成活动第2、3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读图、活动、实验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注重观察、发现分析判断、实例检验的这一学习方法。
板块处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之中,使得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通常表现为张裂拉伸、俯冲碰撞、断裂错动等,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展示图片)
全球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球上95﹪的火山地震都发生在这两带内。
如汶川大地震。
设计意图:了解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由于地震预报的难度很大,目前还难以进行短期和临震预报,因此掌握基本的防震、避震知识是极为必要的。
完成P44活动题
地震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保持镇定
2、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3、发生砸伤和挤压伤时,应及时止血、保持创面清洁
4、防止火灾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总结】回忆本节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并鼓励大家发奋学习,去发现探索地球的奥秘。
六、作业
❖课堂作业:地图册P65
❖课外拓展:收集著名火山或地震(如印尼西亚坦博拉火山、智力大地震、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等)及其所造成损失的数据资料或图片,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制作成手抄报。
七、板书设计
一、海陆变迁的原因
1、地壳运动
2、海平面的升降
3、人类活动
二、板块的运动
1、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组成
2、板块的运动形式
3、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4、防震、避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