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 第1课《鲫鱼与青蛙》教案
新版粤教版科学三上6《青蛙与鲫鱼》说课稿
新版粤教版科学三上6《青蛙与鲫鱼》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青蛙与鲫鱼》这一课是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通过观察青蛙和鲫鱼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两栖动物和鱼类的特征,并能够区分它们。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动物的一些基本分类知识,对动物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两栖动物和鱼类的特征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进一步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青蛙和鲫鱼的生活习性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青蛙和鲫鱼的特征,知道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动物。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培养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说出青蛙和鲫鱼的特征,知道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动物。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两栖动物和鱼类的特征,并能够区分它们。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青蛙和鲫鱼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种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青蛙和鲫鱼的特征:学生观察青蛙和鲫鱼的实物模型,了解它们的外部特征。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两种动物的特征差异。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青蛙和鲫鱼的特征,并尝试解释它们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
4.实验环节: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青蛙的皮肤特征,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两栖动物和鱼类的特征。
6.拓展:学生展示自己对青蛙和鲫鱼的研究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粤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鲫鱼与青蛙》教案
粤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鲫鱼与青蛙》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一节,主要内容是介绍鲫鱼和青蛙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鲫鱼和青蛙的生活环境、食物链关系以及它们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鲫鱼和青蛙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鲫鱼和青蛙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自然界的动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对鲫鱼和青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还不够了解。
学生的观察和归纳总结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培养他们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老师出示一张展示鲫鱼和青蛙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老师问学生是否见过这些动物,学生回答。
第二环节:呈现新课1. 老师出示一幅鲫鱼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鲫鱼的特点。
例如,鲫鱼的体形扁平、鳞片覆盖、喜欢生活在淡水中等。
2. 学生观察后,老师引导学生总结鲫鱼的特点,并与学生一起制作鲫鱼的特点海报,将观察到的特点用图片和文字呈现出来。
3. 老师出示一幅青蛙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青蛙的特点。
例如,青蛙的皮肤湿润、后腿强壮、喜欢生活在水边等。
4. 学生观察后,老师引导学生总结青蛙的特点,并与学生一起制作青蛙的特点海报,将观察到的特点用图片和文字呈现出来。
第三环节:探究实验1.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准备一缸水和一些小鱼,观察小鱼在水中的游动情况。
学生可以观察小鱼的游动速度、游动方式等。
2. 学生观察后,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小鱼在水中的游动特点,并与学生一起制作小鱼的游动特点海报。
1.1《鲫鱼与青蛙》( 教案)
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1《鲫鱼与青蛙》(教案)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9课《测量温度》教学设计《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9课《测量温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测量温度》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热与温度》单元的第2课。
本课活动突出对科学探究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认识温度计的基础上,通过测量冰融化成水的温度变化,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使用技能。
本课共由3个活动、1个实践活动和1个科学阅读组成。
活动1“认识温度计”,主要是指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不同种类的温度计,并观察常用的温度计有什么特点。
活动2“温度计的使用”是以测量水温为例,学习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和使用方法。
活动3“测量冰融化成水的温度变化”是使用水温计进行操作训练,测量冰融化成水的温度变化。
实践活动“用电子温度计测量温度”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电子温度计进行测量水从室温加热到沸腾的温度变化。
科学阅读的主题是“体温计”,介绍了体温计的各种类型以及使用方法。
二、学情分析经过第1课《感受冷和热》后,学生已经知道可以通过观察大致知道物体是冷还是热,但是不能凭观察到的现象就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因此了解到想要准确了解物体的冷热程度则需要科学的测量工具。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温度计有一定的认识,接触过的温度计可能常常是体温计、气温计等,这些温度计有可能是刻度型的,也有可能是显示数字型的。
同时学生也对温度计的单位也有一定的认识,知道读作摄氏度,但怎么记作就可能不清晰。
其实学生对温度计的认识还是停留在表面上,比较粗糙的认识,而且学生对实验用温度计还是接触比较少,也可能没有正式使用温度计测量过温度的变化。
在读数时,如果是整数的结果,学生会比较容易读出来,由于学生没有学过小数,因此对不是整数的读取还是比较模糊。
三、教学策略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与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
鲫鱼与青蛙+示范教案
鲫鱼与青蛙◆教学目标1.能应用观察和比较的探究技能,区分青蛙和鲫鱼的幼体;2.知道青蛙的幼体长大成体身体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而鲫鱼不会;3.能分别描述与青蛙或鱼相似的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4.初步感知动物的多样性,对研究动物的分类感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探究技能,初步认识鲫鱼和青蛙的一些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和归纳青蛙和大鲵、蝾螈的共同特征。
◆课前准备活动手册,青蛙和鲫鱼的活体,动物彩图资料卡片(青蛙、鲫鱼、金鱼、蝾螈、大鲵、蟾蜍、鳜鱼、鲑鱼等,卡片印有该动物生长发育、运动方式和生活环境等信息),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与讲述:春天的时候,三年级的妍妍和波波在公园的小池里发现了许多黑色的小动物,妍妍认为那是小鱼,可波波认为那是蝌蚪。
课件出示本课情境图片。
提出任务:怎样区分蝌蚪和小鱼?二、讲授新课活动1:观察小鱼和蝌蚪问题:用什么方法找出蝌蚪和小鱼的不同?活动:观看小鱼和蝌蚪的视频或图片。
(建议播放视频:【知识解析】蝌蚪和小鱼)交流:比较小鱼和蝌蚪的区别的观察发现。
小结:小鱼和蝌蚪的身体有很多不同。
小鱼的身体较为扁长、有鱼鳍;蝌蚪的身体较短、圆,没有鱼鳍。
活动2:比较鲫鱼和青蛙的特征媒体:播放小鱼和小蝌蚪生长发育为成体的视频。
(建议播放:【科学博览】蝌蚪到青蛙的发育过程,【知识解析】蝌蚪和鲤鱼)问题:蝌蚪和小鱼长大成为成体后,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交流:蝌蚪长大变成青蛙的身体变化,以及小鱼长大成大鱼的身体变化。
小结:蝌蚪变成青蛙后,身体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生活环境、运动方式也改变了。
而小鱼变成大鱼,它的身体形态和生活环境没什么变化。
问题:青蛙和鲫鱼的外形有哪些不同?除了外形,它们还有哪些不同?活动:观察和比较青蛙和鲫鱼的活体,了解它们在外形、运动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并做记录。
交流:青蛙和鲫鱼在外形、运动方式等方面的不同。
小结:青蛙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三个部分,体表光滑,用跳和游泳的方式运动,可以在岸上生活;鲫鱼的身体包括头、躯干和尾三部分,只能在水中游泳的方式进行运动,体表覆盖着鱼鳞,终身生活在水里。
三年级上册 粤教科技版《科学》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粤教科技版《科学》教学设计第1 课《鲫鱼与青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应用观察和比较的探究技能,区分青蛙和鲫鱼的幼体。
2.知道青蛙从幼体长大到成体过程中身体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而鲫鱼不会。
3.能分别描述与青蛙或鱼相似的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探究技能,初步认识鲫鱼和青蛙的一些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和归纳青蛙和大鲵、蝾螈的共同特征。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示与讲述:妍妍和波波在公园的小池里发现了许多黑色的小动物,妍妍认为那是小鱼,可波波认为那是蝌蚪。
媒体:本课情境图片。
提出任务:怎样区分蝌蚪和小鱼?(二)活动探究1.活动1:观察小鱼和蝌蚪问题:用什么方法找出蝌蚪和小鱼的不同?活动:观看播放小鱼和蝌蚪的视频和图片。
交流:比较小鱼和蝌蚪的区别的观察发现。
小结:小鱼和蝌蚪的身体有很多不同。
小鱼的身体较为扁长、有鱼鳍;蝌蚪的身体较短、圆,没有鳍。
2.活动2:比较鲫鱼和青蛙的特征媒体:播放小鱼和小蝌蚪生长发育为成体的视频。
问题:蝌蚪和小鱼长大后,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交流:蝌蚪长大变成青蛙的身体变化,以及小鱼长大成大鱼的身体变化。
小结:蝌蚪变成青蛙后,身体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生活环境、运动方式也改变了。
而小鱼变成大鱼,它的身体形态和生活环境没什么变化。
问题:青蛙和鲫鱼的外形有哪些不同?除了外形,它们还有哪些不同?活动:观察和比较青蛙和鲫鱼的活体,了解它们在外形、运动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并做记录。
交流:青蛙和鲫鱼在外形、运动方式等方面的不同。
小结:青蛙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三个部分,体表光滑,用跳和游泳的方式运动,可以在岸上生活。
鲫鱼的身体包括头、躯干和尾三部分,只能在水中以游泳的方式进行运动,体表覆盖着鱼鳞,终身生活在水里。
3.活动3:把它们分类问题:在自然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有些与鲫鱼相似,有些与青蛙相似。
你能找到它们吗?活动:利用动物资料卡片,观察各种动物的外形等特征,找出与鲫鱼或青蛙相似的动物。
《青蛙与鲫鱼》 学历案
《青蛙与鲫鱼》学历案在一片宁静的水域中,生活着青蛙和鲫鱼。
它们虽同处一水,但各自有着独特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青蛙,那圆鼓鼓的眼睛,总是充满着好奇与警惕。
它拥有强壮的后腿,使它能够轻松地在水陆之间跳跃穿梭。
青蛙的皮肤湿润而光滑,上面的绿色斑纹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这是它出色的保护色。
当危险临近,青蛙会迅速跳进水中,或者躲进附近的草丛,让敌人难以寻觅其踪迹。
鲫鱼呢,身形如梭,鳞片在水中闪烁着银色的光芒。
它的鳍摆动灵活,帮助它在水中自由地游动。
鲫鱼的嘴巴小巧而灵活,不断地吞吐着水,过滤其中的微小生物作为食物。
青蛙是两栖动物,大部分时间在水边活动。
白天,它可能会躲在阴凉的地方休息,到了夜晚,便活跃起来,捕捉各种昆虫。
它那长长的舌头,如同闪电一般迅速伸出,将猎物卷入嘴中。
青蛙的叫声在夜晚格外响亮,“呱呱呱”的声音此起彼伏,仿佛在演奏着一场独特的音乐会。
鲫鱼则是纯粹的水生动物,一生都在水中度过。
它们常常成群结队地游动,寻找着丰富的食物资源。
鲫鱼对于水质的变化较为敏感,一旦水质受到污染或者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它们的生存就会面临威胁。
青蛙和鲫鱼在这片水域中,虽然生活方式有所不同,但也并非毫无交集。
在繁殖季节,青蛙会来到水边产卵,而鲫鱼也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合适的地方繁殖后代。
然而,它们也面临着共同的生存挑战。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水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工厂排放的废水、农业使用的化肥和农药,都流入了这片曾经清澈的水域。
水质的恶化,让青蛙和鲫鱼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艰难。
还有人类的过度捕捞,也给它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大量的鲫鱼被捕捞上岸,导致其种群数量逐渐减少。
而青蛙,因为其在农田中能捕食害虫,被一些人过度捕捉,数量也在不断下降。
为了保护青蛙和鲫鱼,以及它们所生存的水域环境,我们应当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水域的保护,减少污水排放,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其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禁止过度捕捞青蛙和鲫鱼,加强执法力度,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教案《鲫鱼与青蛙》
教案《鲫鱼与青蛙》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鲫鱼和青蛙的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鲫鱼和青蛙的主要特征差异。
难点:理解鲫鱼和青蛙适应各自生活环境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鲫鱼和青蛙的图片、相关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认识两种小动物,鲫鱼和青蛙,大家见过它们吗?
生:见过鲫鱼,也见过青蛙。
师:那谁来说说鲫鱼长什么样子呀?
生:有鱼鳞,尾巴摆来摆去的。
师:对,鲫鱼有鱼鳞,还有什么特点呢?
生:还有鱼鳍。
师:很棒!那青蛙呢,青蛙有什么特点?
生:青蛙能跳,还有绿色的皮肤。
师:对,青蛙的皮肤颜色比较多样。
那它们生活的环境一样吗?
生:不一样,鲫鱼在水里,青蛙既能在水里也能在陆地上。
师:非常正确。
那它们的呼吸方式呢?
生:鲫鱼用鳃呼吸,青蛙小时候用鳃,长大了用肺和皮肤。
师:真不错。
那它们吃的东西一样吗?
生:不一样,鲫鱼吃水草什么的,青蛙吃害虫。
师:同学们都很厉害呀,了解得真不少。
那这就是鲫鱼和青蛙的一些主要区别啦。
五、教学反思
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较好地掌握了鲫鱼和青蛙的特征等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
今后要更加注重提问的技巧和引导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华东师范大学弋阳实验学校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课《鲫鱼与青蛙》教学课件
蝌蚪先慢慢长出1对后肢, 再长出1对前肢,尾部慢慢
变短,最后消失,变成可以 生活在陆地的青蛙
小鲫鱼身体慢慢变大,
这个过程主要是身体大小发 生变化,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3.观察鲫鱼和青蛙的外形有哪些不同, 把发现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4.说说青蛙和鲫鱼的外形有哪些不同。
头
头 躯干 尾
躯干
四肢
1.青蛙的身体有头、躯 干、四肢三个部分 2.四肢 3.体表光滑
鲑鱼
大鲵
绿蟾蜍
鳜鱼
与鲫鱼相似的动物
鲑鱼
鳜鱼
它们的共同特点: 体表覆盖着鳞片 身体由头、躯干、尾三部分组成,有鱼鳍 终身生活在水中
鱼类 动物ຫໍສະໝຸດ 与青蛙相似的动物绿蟾蜍
大鲵
它们的共同特点: 体表无鳞片 身体都有四肢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可以生活在陆地
两栖类 动物
7.哪些动物属于鱼类,哪些属于两栖类? 思考并完成活动手册 。
鱼鳍
1.鲫鱼的身体有头、躯 干、尾三个部分 2.有鱼鳍 3.体表覆盖鳞片
5.除了外形,青蛙和鲫鱼还有哪些不同?
生活环境:可以生活在陆地
运动方式:用四肢运动,在 陆地可以跳,在水里可以游
生活环境:终身只能生活在 水里 运动方式: 用鱼鳍在水中游
6.哪些动物与鲫鱼相似,哪些与青蛙相似? 说说你的判断依据。
1246
357
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观察动物
第1课 鲫鱼与青蛙
华东师范大学弋阳实验学校 汪水根教师
小鱼与蝌蚪
好多小鱼啊!
是蝌蚪吧?
1.观察小鱼和蝌蚪,说说怎样区分它们?
蝌蚪
身体较短、圆, 嘴有吸盘, 没有鱼鳍
小鱼
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鲫鱼与青蛙》教学课件(2022)
第1单元 观察动物
第1课 鲫鱼与青蛙
小鱼与蝌蚪
好多小鱼啊!
是蝌蚪吧?
1.观察小鱼和蝌蚪,说说怎样区分它们?
蝌蚪
身体较短、圆, 嘴有吸盘, 没有鱼鳍
小鱼
身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扁长, 有鱼鳍
2.小鱼和蝌蚪长大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蝌蚪的生长变化
鲫鱼的生长变化
蝌蚪先慢慢长出1对后肢, 再长出1对前肢,尾部慢慢
鱼鳍
1.鲫鱼的身体有头、躯 干、尾三个部分 2.有鱼鳍 3.体表覆盖鳞片
5.除了外形,青蛙和鲫鱼还有哪些不同?
生活环境:可以生活在陆地
运动方式:用四肢运动,在 陆地可以跳,在水里可以游
生活环境:终身只能生活在 水里 运动方式: 用鱼鳍在水中游
6.哪些动物与鲫鱼相似,哪些与青蛙相似? 说说你的判断依据。
1246
357
鲑鱼
大鲵
绿蟾蜍
鳜鱼
与鲫鱼相似的动物
鲑鱼
鳜鱼
它们的共同特点: 体表覆盖着鳞片 身体由头、躯干、尾三部分组成,有鱼鳍 终身生活在水中
鱼类 动物
与青蛙相似的动物
绿蟾蜍
大鲵
它们的共同特点: 体表无鳞片 身体都有四肢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可以生活在陆地
两栖类 动物
7.哪些动物属于鱼类,哪些属于两栖类? 思考并完成活动手册 。
变短,最后消失,变成可以 生活在陆地的青蛙
小鲫鱼身体慢慢变大,
这个过程主要是身体大小发 生变化,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3.观察鲫鱼和青蛙的外形有哪些不同, 把发现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4.说说青蛙和鲫鱼的外形有哪些不同。
头
头 躯干 尾
科学鲫鱼与青蛙教学设计
科学《鲫鱼与青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真观看,熟悉两栖类和鱼类的一起特点。
2.让学生把握观看生物外形的大体方式。
3.培育观看、记录、归纳,判定的能力。
4.培育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发联想,想象;了解鲫鱼与青蛙变态发育进程的不同。
5.培育学生从小酷爱小动物,酷爱自然的高贵情操。
6.在学习观看中熟悉两栖类和鱼类的生长、发育,变态进程方面的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熟悉两栖类和鱼类的一起特点和它们的变态的区别。
教学难点:熟悉什么是两栖类,什么是鱼类如何区别它们。
教具预备:1.十个白色的玻璃瓶子。
(并别离编上编号,五个为1号,五个为2号)2.把蝌蚪和小鱼分养在玻璃瓶子里。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同窗们,咱们生活在农村,对小鱼,小虾,蝌蚪这些小动物是超级熟悉的,是常常看到的,它们的生活环境咱们也很清楚,它们都生活在水池里或是水沟里。
但它们和长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你们有没对它们进行饲养过或是观看过呢?从中你们熟悉到了什么?等一下请你们来谈谈自己的观点好吗?今天咱们一路来学习有关“小鱼和蝌蚪”这些小动物的相关知识,希望同窗们和我一路来认真学习。
(板书课题:9.鲫鱼与青蛙)二、教学新课: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同窗们,考虑到你们的人身平安,课前教师没有要求你们去捕捉蝌蚪和小鱼进行观看并作好记录。
此刻请同窗们看看教师饲养在这些编号不同的瓶子里的小动物,看看它们是什么?是如何游动的?它们有什么一起的地址和不同的地址?2.引导学生进行观看:(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1)让学生先观看1号瓶子里的动物,教师提出问题。
A.那个1号瓶里养的是什么?咱们一路来观看,看看它们的外形有什么特点?B.它们是什么样子呢?(板书:蝌蚪脑袋圆圆的,尾巴长长的,眼睛黑黑的)2)引导学生观看讲义中的插图,提问:A.图中画的是什么?和教师养在那个1号瓶子里的蝌蚪是不是一模一样呢?B.蝌蚪和小鱼长相有什么不一样,请同窗们观看讲义第二幅插图。
《鲫鱼与青蛙》教学设计
《鲫鱼与青蛙》教学设计教学分析《鲫鱼与青蛙》是粤教科技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 1 单元“观察动物”的第 1 课。
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但由于本课需要的主要探究技能是“观察”,因此将本课安排在《探究技能:观察》一课之后,让学生掌握了观察的基本技能后再开始本课的学习。
本课包括情境导入、“活动1观察小鱼和蝌蚪”、“活动2比较鲫鱼和青蛙的特征”、“活动3把它们分类”等四个教学环节。
本课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应用观察和比较的探究方法,发现鲫鱼和青蛙在生长发育、身体外形和运动等方面的特征,并通过分类活动,初步归纳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小动物非常感兴趣。
在课外,不少学生已经观察甚至养过蝌蚪和小鱼,也看过和听说过一些关于蝌蚪会长大变成青蛙的资料。
可以说,不少学生已经积累了关于小鱼和蝌蚪的知识。
但是由于蝌蚪和小鱼个体很小,外形也相似,加上学生未必对两者进行过认真、细致的对比观察,所以他们不一定能很好地、细致地描述两者之间外形特征的区别。
三年的学生经过两年的科学学习经历,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学习能力,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在认知上比较依赖具体的事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标本、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素材作为思考的支撑。
教学目标1.能应用观察和比较的探究技能,区分青蛙和鲫鱼的幼体。
2.知道青蛙从幼体长大到成体过程中身体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而鲫鱼不会。
3.能分别描述与青蛙或鱼相似的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4.初步感知动物的多样性,对研究动物的分类感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探究技能,初步认识鲫鱼和青蛙的一些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和归纳青蛙和大鲵、蝾螈的共同特征。
课前准备学生:蛙发育史标本14个、活鲫鱼14只、水槽14个。
教师:课件、青蛙和鲫鱼生长发育的视频、科学记录单14份。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鲫鱼和青蛙鱼类两栖类。
《青蛙与鲫鱼》 说课稿
《青蛙与鲫鱼》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蛙与鲫鱼》。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青蛙与鲫鱼》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涵盖了动物学中的多个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本节课所选用的教材对青蛙和鲫鱼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殖发育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
通过对青蛙和鲫鱼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其他脊椎动物的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此外,教材中的图片、图表和实验设计等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具体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一些简单的动物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青蛙和鲫鱼这类脊椎动物的系统知识还比较欠缺。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和探索新鲜事物。
然而,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相对较弱,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和具体的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较为复杂的生物学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青蛙和鲫鱼的外部形态特征,包括身体分部、体表覆盖物等。
(2)了解青蛙和鲫鱼的内部结构,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
(3)掌握青蛙和鲫鱼的生活习性和生殖发育特点。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青蛙和鲫鱼的实物或标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青蛙和鲫鱼的形态结构特点。
(2)青蛙和鲫鱼的生活习性和生殖发育过程。
2、教学难点(1)理解青蛙和鲫鱼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比较青蛙和鲫鱼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异同,总结脊椎动物的进化趋势。
《青蛙与鲫鱼》 说课稿
《青蛙与鲫鱼》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青蛙与鲫鱼》。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青蛙与鲫鱼》是生物学中关于动物分类和形态结构的重要内容。
这一课题在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它既是对之前学习的无脊椎动物知识的延伸,也为后续学习其他脊椎动物奠定了基础。
教材通过对青蛙和鲫鱼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的详细介绍,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脊椎动物的特点,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归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观察能力,但对于脊椎动物的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理解还相对薄弱。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青蛙和鲫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点。
(2)理解青蛙和鲫鱼在呼吸、运动、生殖等方面的差异。
(3)掌握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青蛙和鲫鱼的标本或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比较,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青蛙和鲫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点。
(2)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2、教学难点(1)青蛙和鲫鱼在呼吸、运动、生殖等方面的生理功能差异。
(2)引导学生理解脊椎动物的进化关系。
五、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青蛙和鲫鱼的标本、图片、视频等直观材料,让学生能够直接观察到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对青蛙和鲫鱼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加深对脊椎动物特征的理解。
《鲫鱼与青蛙》教学设计_1
《鲫鱼与青蛙》教学设计《鲫鱼与青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学问目标(1)熟悉小蝌蚪和小鱼,运用对比的方法了解它们的不同。
了解青蛙的变态发育与鲫鱼的发育区分。
2、力量培育目标(1)了解观看生物形状的基本方法,培育观看、记录、归纳、推断的力量。
(2)对青蛙和鲫鱼的生长过程作出猜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与人合作;(2)培育爱惜小动物的情操。
教学重点:观看比较蝌蚪和小鱼幼体形状的异同以及青蛙的变态发育与鲫鱼的发育的区分。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述观看结果。
教学预备:课件。
蝌蚪、小鱼、青蛙、鲫鱼的放大图片及其发育过程的动画。
教学过程:一、观看启趣揭示课题课件出示鲫鱼和青蛙的图片,问:看到鲫鱼和青蛙(板书:鲫鱼与青蛙)你想到了什么?想讨论它们的哪些方面?师:今日我们就从它们的幼体入手,对比一下它们幼体的异同,了解它们生长发育的过程好吗?二、手脑并用探求新知1、出示课件:蝌蚪和小鱼在水中游问:熟悉它们吗?为什么有人说它们是小鱼,有人说它们是小蝌蚪?(长像相像)面对这群可爱的小东西,你对它们哪些方面感到饶有兴趣?(板书:相像、怎样长大)师:下面看图片以小组为单位对小蝌蚪和小鱼进行观看比较,共同来探究两个问题:(它们的身体的哪些相像的地方?它们用什么来游泳?)各小组要指定人员记好观看记录。
2、看图片,分组观看,做好记录。
我的观看结果:3、小组汇报,师板书:流线型、光滑、尾能摇摆(游泳)过渡:这群可爱的小东西是怎样长大的呢?依据你们的阅历猜度揣测一下好吗?4、用简洁的图画把你们的猜想画出来,大家比比谁猜的对,谁画得好。
5、汇报。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讲解并贴图展现。
6、你们画得不错,不过你们猜的对不对呢?你们想不想弄个毕竟啊?7、看课件:青蛙、鲫鱼生长过程(老师配乐讲故事)验证同学的猜度揣测。
8、你们还知道小蝌蚪和小鱼生长变化的其它状况吗?小组争论后汇报。
板书:陆地、水里三、回顾整理拓展延长9、现在我们整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学问。
《青蛙与鲫鱼》 说课稿
《青蛙与鲫鱼》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青蛙与鲫鱼》。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青蛙与鲫鱼》是教材版本年级学科中的一篇重要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青蛙和鲫鱼这两种常见水生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通过对这两种动物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生物学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在编写上注重图文并茂,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描述,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青蛙和鲫鱼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
同时,教材还设置了一些探究活动和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青蛙和鲫鱼这两种具体的水生动物的认识还比较有限。
在能力水平方面,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于生动有趣的动物世界充满好奇心,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动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青蛙和鲫鱼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
(2)学生能够比较青蛙和鲫鱼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的异同。
(3)学生能够理解青蛙和鲫鱼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青蛙和鲫鱼的标本、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通过比较和归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树立保护环境、珍惜生命的意识。
青蛙与鲫鱼教学设计
《鲫鱼与青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两栖类和鱼类,归纳两栖类和鱼类的共同特征。
2、运用对比的方法,了解鲫鱼与青蛙的区别。
3、观察多媒体软件,指认两栖类、鱼类的主要器官。
能力培养目标;1、了解观察生物外形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记录、归纳、判断的能力。
2、学习通过研究代表动物而归纳出该类动物一般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
2、感受动物世界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认识两栖类和鱼类,归纳两栖类和鱼类的共同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通过研究代表动物而归纳出该类动物一般特征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软件。
教学环境多媒体室.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了小蝌蚪四次变态发育最终长成了青蛙,而小鲫鱼在长成大鱼的过程中,只有体重和身长的变化,而没有外形变化。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观察比较一下青蛙和鲫鱼。
看它们有哪些不同,各有什么特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9、鲫鱼和青蛙二、观察比较归纳特征1、出示课件:鲫鱼和青蛙问:你们打算怎样观察比较它们呢?师:正确的方法是:先观察整体的特征,再从头部开始往下观察。
2、小组观察并记录,师巡视参与指导。
我的发现:3、各小组汇报。
师结合汇报情况以课件形式板书。
鲫鱼:纺锤形、有鳞、鳃、鳍青蛙:皮肤裸露有斑纹、头大、眼鼓、四肢前短后长4、小结:像青蛙这样既能在水里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动物是两栖动物(板书:两栖类);像鲫鱼这样一生都生活在水中的动物是鱼类(板书:鱼类)。
5、两栖类和鱼类各有什么明显的特征呢?小组再次观察做好记录。
6、生汇报。
师用课件演示板书。
两栖类:皮肤裸露,个体发育有变态,生活于水中的幼体以鳃呼吸,陆地生活的成体以肺呼吸。
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辅助平衡与运动。
过渡:了解了两栖类和鱼类的特征后,我们来认识下这些动物:7、出示课件:图片(带编号及名字)各小组仔细观察,认真研究一下,它们应该怎样分类。
8、小组汇报分类情况,并说明理由。
3年级科学学案-鲫鱼与青蛙-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鲫鱼与青蛙【学习目标】1.认识两栖类和鱼类,归纳两栖类和鱼类的共同特征。
2.运用对比的方法,了解鲫鱼与青蛙的区别。
3.观察多媒体软件,指认两栖类、鱼类的主要器官。
4.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
【学习重点】认识两栖类和鱼类,归纳两栖类和鱼类的共同特点。
【学习难点】学习通过研究代表动物而归纳出该类动物一般特征的方法。
【学习准备】材料准备:蝌蚪、小鱼、青蛙等图片。
【学习过程】一、问题探究(二)活动探究活动1:观察小鱼和蝌蚪活动2:比较鲫鱼和青蛙的特征1.记录动物生长发育过程鲫鱼:卵→鲫鱼幼体→__________→__________青蛙:卵→蝌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3:把它们分类把以下几种动物进行分类。
金鱼鳜鱼鲑鱼蟾蜍蝾螈大鲵鱼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栖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理解与应用1.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2.青蛙长大后外形有什么变化呢3.鲫鱼长大后外形有什么变化呢4.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鱼类或是两栖类【学习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像青蛙这样既能在水里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像鲫鱼这样一生都生活在水中的动物是鱼类。
【精炼反馈】一、填空题1.像青蛙这样既能在水里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动物是(),像鲫鱼这样一生都生活在水中的动物是()。
2.动物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逐渐长大为()。
3.青蛙身体分为()、()、()三部分;表面皮肤();幼体生活在(),长大后生活在()。
二、选择题(把字母编号填在括号里)1.鲫鱼属于()A.鱼类B.两栖类2.青蛙属于()。
A.鱼类B.两栖类3.鱼用()呼吸。
A.肺B.鳃三、判断题(打的打√,错的打×)1.青蛙的幼体是蝌蚪,看上去和鱼的幼体很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1课《蜻蜓与麻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察动物”的第1课。
本单元包括7节课,第1-3课主要引导学生分别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归纳鱼类和两栖类、昆虫和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初步学会辨别动物的类别。
第5-6课是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相同生活环境的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知道动物的身体和运动方式等特征能适应相应的环境。
第7课网络课堂以及本单元的《探究技能:观察》是属于本单元的探究技能和学习方式的学习课型。
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但由于本课需要的主要探究技能是“观察”,因此本课安排在《探究技能:观察》一课之后,让学生在掌握了观察的探究技能后再开始本课的学习。
本课包括情景导入、“活动1 观察小鱼和蝌蚪”、“活动2 比较鲫鱼和青蛙的特征”、“活动3 把它们分类”等四个教学环节。
本课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应用观察和比较的探究方法,发现鲫鱼和青蛙的生长发育、身体和运动等方面的共同特征,并通过分类活动,初步归纳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小动物非常感兴趣。
在课外,他们不少已经观察甚至养过蝌蚪和小鱼,也看过和听说过一些关于蝌蚪会长大变成青蛙的资料。
可以说,他们已经积累了不少关于小鱼和蝌蚪的知识。
由于蝌蚪和小鱼个体很小,外形也相似,加上学生未必对了两者进行过认真、细致的对比观察,所以他们不一定能很好地、细致地描述两者之间外形特征的区别。
三年的学生经过两年的科学学习经历,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学习能力,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在认知上比较依赖具体的事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标本、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素材作为思考的支架。
三、教学目标
1.能应用观察和比较的探究技能,区分青蛙和鲫鱼的幼体;
2.知道青蛙的幼体长大成体身体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而鲫鱼不会;
3.能分别描述与青蛙或鱼相似的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4.初步感知动物的多样性,对研究动物的分类感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探究技能,初步认识鲫鱼和青蛙的一些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和归纳青蛙和大鲵、蝾螈的共同特征。
五、教学准备
活动手册,青蛙和鲫鱼的活体,动物彩图资料卡片(青蛙、鲫鱼、金鱼、蝾螈、大鲵、蟾蜍、鳜鱼、鲑鱼等,卡片印有该动物生长发育、运动方式和生活环境等信息),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与讲述:春天的时候,三年级的妍妍和波波在公园的小池里发现了许多黑色的小动物,妍妍认为那是小鱼,可波波认为那是蝌蚪。
媒体:本课情境图片。
提出任务:怎样区分蝌蚪和小鱼?
(二)活动探究
活动1:观察小鱼和蝌蚪
问题:用什么方法找出蝌蚪和小鱼的不同?
活动:观看播放小鱼和蝌蚪的视频和图片。
交流:比较小鱼和蝌蚪的区别的观察发现。
小结:小鱼和蝌蚪的身体有很多不同。
小鱼的身体较为扁长、有鱼鳍;蝌蚪的身体较短、圆,没有鱼鳍。
活动2:比较鲫鱼和青蛙的特征
媒体:播放小鱼和小蝌蚪生长发育为成体的视频。
问题:蝌蚪和小鱼长大成为成体后,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交流:蝌蚪长达变成青蛙的身体变化,以及小鱼长大成大鱼的身体变化。
小结:蝌蚪变成青蛙后,身体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生活环境、运动方式也改变了。
而小鱼变成大鱼,它的身体形态和生活环境没什么变化。
问题:青蛙和鲫鱼的外形有哪些不同?除了外形,它们还有哪些不同?
活动:观察和比较青蛙和鲫鱼的活体,了解它们在外形、运动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并做记录。
交流:青蛙和鲫鱼在外形、运动方式等方面的不同。
小结:青蛙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三个部分,体表光滑,用跳和游泳的方式运动,可以在岸上生活;
鲫鱼的身体包括头、躯干和尾三部分,只能在水中游泳的方式进行运动,体表覆盖着鱼鳞,终身生活在水里。
活动2:把它们分类
问题:在自然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有些与鲫鱼相似,有些与青蛙相似。
你能找到它们吗?
活动:利用动物资料卡片将各种动物分成与鲫鱼相似的动物,或者分成与青蛙相似的动物,并说出分类的依据。
交流:分类结果和分类依据。
小结:与鲫鱼相似的动物有金鱼、鲑鱼、鳜鱼等,它们的身体都是流线型的,体表有鱼鳞,这一类动物我们称为鱼类;与青蛙相似;与青蛙相似的动物有蝾螈、蟾蜍、大鲵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体表光滑、身体具有头、躯干、四肢等结构,幼体为蝌蚪形状,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可以离开水在陆地生活。
这一类动物我们称为两栖动物。
(三)总结与拓展
提问: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交流:学生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和收获。
拓展:课后,让我们了解和认识更多鱼类和两栖类的动物。
七、板书设计
1.鲫鱼与青蛙
鱼类两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