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概论复习知识点

合集下载

儿童发展概论

儿童发展概论

儿童发展概论第一节儿童发展概述1.儿童发展的概念:“发展”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

广义的“发展“实质个体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过程,不仅是数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如躯体各部分比例发生变化,心理方面如智慧结构的变化、情绪的变化。

发展不仅指儿童的生长成熟的过程,也指成人后衰退消亡的过程。

2.发展变化从生命形成到成熟大体表现为以下特点:1.身心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2.身心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发展;3.认知机能从认知客体的直接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发展;4.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5.由一个自然人、生物人向社会人、文化人的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发展的内容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不断完善、螺旋式上升的。

第二章儿童发展的基础遗传素质1.细胞是生命的最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2.人类传播的方式是有性遗传(性别)神经元3.神经组织包括(神经细胞)和(经胶细胞)。

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分树突和轴突。

4.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特化的细胞连接结构,有传递信息和分析整合的作用。

5.一个神经元可通过突触传递影响多个神经元的活动;同时,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也通过突触接受多个神经元传来的信息。

产前发育1.个体产前的发育过程按期发展特点:(1)胚种期——0-2周(2)胚胎期——2-8周{①外胚②中胚③内胚}(3)胎儿期——9-37周2.影响产前发育的因素:⒈药物2.疾病3.辐射4.营养5.年龄6.情绪及状态3.“胎教”意思的提出虽然历史悠久,但科学的胎教研究尚处在萌芽阶段,胎教工作的效果究竟如何,对胎儿具体会产生怎样的作用,目前还缺乏确切具体的研究结论。

大脑的发育1.儿童大脑各区域的成熟顺序是由后往前分别进行的: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儿童发展概论复习重点.doc

儿童发展概论复习重点.doc

总复习思考题Development发展:个体在生命历程中成长和变化的过程。

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

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

不仅是数量的变化, 更重要是质的变化。

age character年龄特征:人类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中大多数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

1 •是指在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2•—定条件下,儿童年龄特征既是相对稳定,同时也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而改变。

3•儿童发展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在年龄特征上也存在不平衡性。

Sensitive Period关键期:各种感觉、知觉和认知能力都在一定时间窗内呈现出高效和高速的发展。

Heritability遗传力:在一定时间、一定群体的某种特质的全部变异中,可以归因于遗传差异的比率。

inheritance or congenital diathesis遗传素质:受精卵形成时,完全山基因所决定的胜利解剖方面的特点,包括机体的形态、构造、功能。

Sensory integration感觉统合,是指人的人脑将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作出正确的应答,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屮和谐有效地运作。

Observed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指向、集中。

具有选择性、集中性infantile amnesia婴儿期健忘:婴儿期的记忆缺失现象,成年人不能回忆出生后的最初几年的经历的现象Memory Recovery记忆回涨即学习后过儿天测得的保持暈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暈要高的记忆现象。

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刚刚记忆材料以后,立即恢复或重现的东西常常不多,而若干天后就能恢复和重现的好一些,在学习有意义材料时表现更为明显。

Autobiographical Memory自传体记忆是一种特殊的情景记忆,指个体在日常生活屮对自身经历事件的记忆,具有不随意的特点。

直观行动思维:儿童最初的思维是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

儿童发展理论考试重点

儿童发展理论考试重点

儿童发展理论考试重点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儿童发展理论(王振宇主编)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发展的定义: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2.发展与结构变化的关系:①发展是一种变化,是一种连续的、稳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应发生在个体内部。

②发展是由决定要素之间联系的基本规则的获得或变化组成的。

3.发展理论发展理论的三大任务:①描述一个或几个心理领域的发展过程。

对心理过程的描述,来源于观察和实验。

观察与实验的资料,是构成发展理论的基础。

格塞尔②描述几个心理领域之间的变化关系。

应该研究心理系统的整体性,研究各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

只有充分研究各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才能全面地把握心理的实质。

③解释发展的因素(动力)和机制。

发展理论必须说明心理发展的规律、趋势和原则,阐述变化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揭示调整发展速率的变量。

发展理论的这三项任务并不是孤立的。

一个具体的发展理论总是在这三项任务中迂回前进,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4.发展理论的作用发展理论具有组织信息和指导研究的作用。

5.发展理论的主题①心理的实质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人的本质,就是心理的实质的真实内涵。

在心理学中,关于心理的实质的分歧集中在把人当作机械,还是当作有机体以及把人当作是单独的个体还是当作社会的一员两点上。

②量变与质变量变涉及变化的熟练频率或程度,质变典型地包含结构或组织的变化。

发展理论更重视质的变化,也就是结构的变化。

阶段式质变。

③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

④理论自身的建设发展理论所关注的主题,实际上也是心理科学面临的主题。

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支柱,在学习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时最核心的任务是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培养理性思维的能力,提高辨别良莠、识别真假的能力。

第二章成熟势力学说的发展理论1.格塞尔成熟势力学说的基本观点格塞尔成熟势力学说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

儿童发展概论复习知识点

儿童发展概论复习知识点

儿童发展概论复习知识点一、儿童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1.个体差异: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

2.渐进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包括身体发育、认知能力、社会行为等方面的逐步发展。

3.系统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各个方面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4.多因素性:儿童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环境、文化等因素。

二、儿童发展的阶段:1.孕期发展:从受孕到出生期间,胚胎在身体结构和器官发育方面经历重要的变化。

2.婴幼儿期发展:从出生到2岁左右,婴儿在身体、感知、认知和社会情感等方面有了显著的发展。

3.幼儿期发展:从2岁到6岁左右,幼儿的身体和认知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开始表现出更多的自主性和社会化能力。

4.儿童期发展:从6岁到12岁左右,儿童在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继续发展。

5.青春期发展:从10岁到18岁左右,青春期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身体发生明显的变化,认知和社会行为也有很大的改变。

三、儿童发展的重要领域:1.身体发展:儿童的身体发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包括生长、发育和运动等方面。

2.认知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方面。

3.社会情感发展:儿童在社交关系和情绪管理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发展,包括自我概念、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

4.道德发展:儿童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发展在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正确认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等方面。

5.性别发展:儿童在性别认知、性别角色和性别定位等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发展,受到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四、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1.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

2.儿童教育与发展:教育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等方面。

3.儿童发展的风险与保护:儿童发展受到不同的风险和保护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环境、社区支持和个体韧性等。

儿童发展概论期末总结

儿童发展概论期末总结

儿童发展概论期末总结一、引言儿童发展是人类成长的关键阶段,对儿童而言,这意味着突破自我的机会、挑战困难的机会以及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为了更好地理解儿童发展的过程、因素和特征,本文将对儿童发展的相关重要概念、理论和研究进行综述,并总结儿童发展与个体差异以及社会环境的关系。

二、儿童发展的重要概念1.发展:指的是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取得新的能力和技能的过程。

2.连续性与阶段性:儿童发展既存在持续、渐进的连续性变化,也存在突然、离散的阶段性变化。

3.个体差异:儿童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4.社会文化影响:儿童的发展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塑造儿童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三、儿童发展的重要理论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通过适应和认知冲突的过程来建构知识和思维能力。

2.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社会交往的结果。

3.爱滋克的附着理论:指出儿童的附着关系对其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4.巴尔斯比的情绪发展理论:强调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情绪与情感的重要作用。

四、儿童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1.生理发展:研究儿童在生理上的成长和变化,包括体格发展、运动发展和脑发展等。

2.认知发展:研究儿童的思维和知觉能力的发展,包括语言发展、记忆力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等。

3.社会情感发展:研究儿童的情感、人际关系和道德发展,包括依恋关系、同伴关系和道德判断等。

4.性别和身份发展:研究儿童在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方面的发展,包括性别认同、性别角色表现以及性别问题的认知等。

5.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背景等。

五、儿童发展与个体差异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社会经济地位和性别等。

不同的个体在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发展进程和速度可能会存在差异。

儿童发展概论复习重点

儿童发展概论复习重点

总复习思考题Development 发展:个体在生命历程中成长和变化的过程。

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

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

不仅是数量的变化,更重要是质的变化。

age character年龄特征:人类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中大多数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

1.是指在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2.一定条件下,儿童年龄特征既是相对稳定,同时也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而改变。

3.儿童发展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在年龄特征上也存在不平衡性。

Sensitive Period关键期:各种感觉、知觉和认知能力都在一定时间窗内呈现出高效和高速的发展。

Heritability遗传力:在一定时间、一定群体的某种特质的全部变异中,可以归因于遗传差异的比率。

inheritance or congenital diathesis遗传素质:受精卵形成时,完全由基因所决定的胜利解剖方面的特点,包括机体的形态、构造、功能。

Sensory integration感觉统合,是指人的大脑将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作出正确的应答,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有效地运作。

Observed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指向、集中。

具有选择性、集中性infantile amnesia 婴儿期健忘:婴儿期的记忆缺失现象,成年人不能回忆出生后的最初几年的经历的现象Memory Recovery记忆回涨即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的记忆现象。

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刚刚记忆材料以后,立即恢复或重现的东西常常不多,而若干天后就能恢复和重现的好一些,在学习有意义材料时表现更为明显。

Autobiographical Memory自传体记忆是一种特殊的情景记忆,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经历事件的记忆,具有不随意的特点。

直观行动思维:儿童最初的思维是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

儿童发展概论

儿童发展概论

兒童發展概論(一)壹、發展的概念1何謂發展?1.1發展是指個人在生命期間身心特質所產生的系統係、持續性的變化過程。

1.2系統的改變是只有規律、有一定的形式以及長久的改變。

持續的改變而非一時的改變。

2決定發展的因素?2.1成熟2.2學習3發展的基本特質3.1發展是連續性及累積性的過程3.2展展示整體性而非片面。

3.3發展具有可塑性3.4發展有歷史和文化的背景二、發展的理論觀點1發展的基本論點1.1先天V.S.教養1.2主動V.S.被動1.3連續V.S.非連續2心理分析觀點2.1代表人物:佛洛伊德2.2基本論點:2.2.1人類發展是一個充滿衝突的過程2.2.2基本的性和攻擊本能的滿足,社會控制的壓抑2.3人格的三個成份:本我、自我、超我2.4心理發展階段論3心理社會發展觀點3.1代表人物:艾瑞克森3.2基本論點:3.2.1強調兒童是主動、好奇的探索者,他們會主動的適應環境,發展出良好的自我(因此也稱為自我心理學)3.2.2強調文化的影響。

4學習論的觀點4.1行為主義4.2操作性學習論4.3認知社會學習論4.4交互學習論5認知發展的觀點5.1皮亞傑的致力發展觀點5.2訊息處理的觀點6進化論的觀點7生態系統的觀點三、遺傳對發展的影響1基因的影響1.1單存的顯性、隱性遺傳1.2共顯性遺傳1.3性聯遺傳1.4遺傳印記1.5受多基因影響的遺傳2染色體異常2.1性染色體異常2.2體染色體異常(唐氏症)3遺傳對人的影響3.1行為、致力成就、人格3.2影響力多大?3.3影響哪些層面?四、產前、出生的影響1環境對產前發展的影響1.1前三個月胎兒的發展1.2疾病影響1.3藥物的影響1.4環境的危害2母親的因素2.1媽媽的飲食2.2媽媽的情緒2.3媽媽的年齡3新生兒本生的能力3.1新生兒的反射能力3.1.1本能反應:健康的象徵、生存的方式4嬰兒的狀況4.1睡眠的改變(嬰兒猝死症)4.2哭泣的功能4.3寶寶的撫慰方法4.4。

儿童发展概论复习重点

儿童发展概论复习重点

总复习思考题Development 发展:个体在生命历程中成长和变化的过程。

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

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

不仅是数量的变化,更重要是质的变化。

age character年龄特征:人类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中大多数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

1.是指在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2.一定条件下,儿童年龄特征既是相对稳定,同时也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而改变。

3.儿童发展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在年龄特征上也存在不平衡性。

Sensitive Period关键期:各种感觉、知觉和认知能力都在一定时间窗内呈现出高效和高速的发展。

Heritability遗传力:在一定时间、一定群体的某种特质的全部变异中,可以归因于遗传差异的比率。

inheritance or congenital diathesis遗传素质:受精卵形成时,完全由基因所决定的胜利解剖方面的特点,包括机体的形态、构造、功能。

Sensory integration感觉统合,是指人的大脑将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作出正确的应答,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有效地运作。

Observed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指向、集中。

具有选择性、集中性infantile amnesia 婴儿期健忘:婴儿期的记忆缺失现象,成年人不能回忆出生后的最初几年的经历的现象Memory Recovery记忆回涨即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的记忆现象。

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刚刚记忆材料以后,立即恢复或重现的东西常常不多,而若干天后就能恢复和重现的好一些,在学习有意义材料时表现更为明显。

Autobiographical Memory自传体记忆是一种特殊的情景记忆,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经历事件的记忆,具有不随意的特点。

直观行动思维:儿童最初的思维是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

心理学中的儿童发展理论知识点

心理学中的儿童发展理论知识点

心理学中的儿童发展理论知识点儿童发展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关注儿童在身体、认知、社交和情感等方面的成长过程。

儿童发展理论是对儿童发展规律的科学解释和描述,为教育、家庭和社会提供了指导。

本文将介绍几个经典的儿童发展理论知识点,包括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培根社会发展理论和弗洛伊德心理性格发展理论。

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

他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经历着从感知到操作再到具象和抽象思维的不断演变。

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象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这些阶段代表着儿童在认知能力上的不同水平和特点。

2. 培根社会发展理论培根的社会发展理论强调了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的发展和学习。

他认为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至关重要,儿童通过模仿、观察和参与社区活动来学习和发展。

培根提出了“近发展区”这一概念,指出儿童在适当的引导下能够完成他们现有能力范围内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

这个理论强调了教育和社会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3. 弗洛伊德心理性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格发展理论关注儿童的个性和童年经验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他提出了人格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童年时期形成了各种心理防御机制,这些机制会对个体的个性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论强调了童年对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本文介绍了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培根社会发展理论和弗洛伊德心理性格发展理论这几个心理学中的经典儿童发展理论知识点。

这些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和指导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了解儿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教育者、家庭和社会可以更好地满足儿童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儿童发展是一个复杂而精彩的过程,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儿童发展与儿童观知识点

儿童发展与儿童观知识点

儿童发展与儿童观知识点儿童发展与儿童观知识点第一节儿童发展一、儿童发展概述(一)儿童发展的涵义与特征学前儿童发展是指0-6岁、7岁儿童的身心发生的质的变化。

身体的发展是指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心理的发展是指儿童的认识过程、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

1.儿童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整体2.儿童发展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3.儿童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4.儿童发展具有个别差异5.儿童发展的“关键期”问题(二)制约儿童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与环境:遗传侧重先天生物遗传因素,环境侧重后天教育等环境因素,二者互相作用和影响,共同决定着个体的发展。

2.学前教育:能提供最最简捷、最有效的环境。

3.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儿童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融化的主动反映能力。

总之,遗传、环境、教育和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四个主要因素。

这四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合力,共同制约着儿童的身心发展。

二、儿童发展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1. 弗洛伊德心理性欲理论(1)认为心理发展阶段分为:第一,口唇期(0-1.5岁);第二,肛门期(1.5-3岁);第三,前生殖器期(3-6岁);第四,潜伏期(6-11、12岁);第五,生殖期(青春期)。

(2)认为人格有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

2.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化发展理论埃里克森把发展看作是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

人的心理发展分为8个阶段:第一,婴儿期(0-1.5岁),信任对怀疑;第二,儿童期(1.5-3岁),自主对羞怯;第三,学前期或游戏期(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第四,学龄期(6、7岁-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第五,青年期(12-18岁),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第六,成年早期(18-30岁),友爱亲密对孤独;第七,成年中期(30-60岁),繁殖对停滞;第八,老年期(成年晚期,60岁以后),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

(二)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已述,略)(三)社会文化理论1.文化-历史发展观:人有两种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

北京市儿童发展概论考点归纳:第一章 绪论

北京市儿童发展概论考点归纳: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儿童发展概论发展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里、行为发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

发展不仅指儿童的生长成熟的过程,也指成人后衰退消亡的过程。

儿童发展是指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这一成长阶段,它是个体生命全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生命形成到成熟大体表现为以下特点:一是身心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二是身心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发展三是认知机能从认识客体的直接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发展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五是由一个自然人、生物人向社会人、文化人的发展儿童发展在个体的发展中有独特的地位,具有如下特点:(一)发展的基础性儿童发展有快有慢,发展中既有量变,又有质变;发展中既有普遍性,又有个体性(二)发展的递进性儿童发展是各个发展领域整体的、内在关联的、互相促进的递进性发展(三)发展的易感性儿童发展一方面容易朝着积极地方向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容易朝着消极的方向发展儿童发展分为四个领域:生理发展认知发展——认知过程与智力的变化包括主义、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变化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情感、情绪的发展,人际认知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控制与调节的发展,同伴友谊关系的发展,社会行为的发展,道德能力的发展等文化性发展――文化感知、文化记忆、文化认同、文化思维、文化自觉能力的发展,文化沟通、文化融合能力的发展,文化熏染、文化调适、文化适应能力的发展等个体发展是指人的出生到死亡的发展,因而儿童发展是个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分支科学。

依据一定标准划分人生发展阶段的典型理论,可归为如下几类:1.单纯以生物的变化或种系的演化规律来分柏曼以内分泌腺的发育优势为年龄阶段的划分标准,将发展阶段划分为:①胸腺时期(幼年)②松果腺时期(童年)③性腺时期(青年)佛洛依德以性本能的发展为划分标准,将发展阶段划分为:①口唇期(0~1岁)②肛门期(1~3岁)③前生殖器期(3~6岁)④潜伏期(6~11岁)⑤青春期(11~20岁)施太伦根据复演论的思想,把人类个体的发展的等同于种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幼儿期(6岁以前)是从哺乳动物到原始人类阶段;②意识的学习期(从入学到13岁)是人类古老文化阶段;③青年成熟期(从14岁到18岁)是近代文化阶段2.以心理特质的变化为依据来分皮亚杰以智慧或认知结构的变化为依据来划分发展阶段:①感知运动智慧阶段(0~1.5、2岁)②前运算智慧阶段(1.5、2~6、7岁)③具体运算智慧阶段(6、7~11、12岁)④形式运算智慧阶段(11、12~14、15岁)艾里克森将生物、文化和社会这三种因素相结合来划分个体儿童发展的阶段:①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②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耻感和怀疑(1.5~3岁)③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3~5、6岁)④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6~11、12岁)⑤基本的同一性感对基本的同一性感混乱(11、12~17岁)⑥基本的亲密感对基本的孤独感(成年早期)⑦基本的繁殖感对基本的停滞感(成年中期)⑧基本的自我整合感对基本的绝望感(成年晚期)苏联心理学家达维多夫以儿童活动形式的转变作为划分的标准:①直接情绪性交往活动(0~1岁)②摆弄实物活动(1~3岁)③游戏活动(3~7岁)④基本的学习活动(7~11岁)⑤社会有益活动(11~15岁)⑥专业的学习活动(15~17岁)我国儿童发展阶段划分标准:①新生儿期(出生到一个月)②乳儿期(1岁以内)③婴儿期(1~3岁)④幼儿期(3~6岁)⑤儿童期(6~12岁)⑥少年期(12、13~14、15岁)⑦青年期(14、15~17、18岁)⑧成年期(18岁以后)我国的学制,个体的发展阶段可分为:①先学前期,即婴儿期(3岁以前,托儿所)②学前期,即幼儿期(3~5、6岁,幼儿园)③学龄初期,即学龄儿童期(6、7~11、12岁,小学)④学龄中期,即少年期(12、13~14、15岁,初中阶段)⑤学龄晚期,即青年期(14、15岁~17、18岁,高中阶段)儿童发展学界普遍认为划分个体发展阶段的基本准则应该是: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下,个体发展在各个不同时期,表现在身体、生理、认知、情感、个性、文化性、社会性等方面发展水平上的特殊矛盾或本质特点总和。

(完整版)儿童发展概论试题总结

(完整版)儿童发展概论试题总结

儿童发展概论试题总结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发展:“发展”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

不仅是数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它与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有关,但不是由年龄决定的。

二、填空1、婴儿的学习分三个层次:习惯化、工具性条件反射、言语的掌握。

2、儿童发展研究设计包括:横向设计、纵向设计、交叉设计、跨文化研究设计。

3、儿童发展研究的具体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量法、实验法、文化比较法。

三、简答1、儿童发展特点?(一)发展的基础性(二)发展的递进性(三)发展的易感性2、儿童发展分为几个发展领域?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文化性发展3、皮亚杰以智慧或认知结构的变化为依据来划分发展阶段:感知运动智慧阶段、前运算智慧阶段、具体运算智慧阶段、形式运算智慧阶段。

4、发展的年龄特征?答:(一)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它与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有关,但不是由年龄决定的。

(二)既稳定又可变(三)儿童发展由于存在个体差异,使其在年龄特征上也存在不平衡性。

答:遗传、发育和环境的影响,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遗传决定了儿童发展可能达到的程度,环境决定了儿童发展实际能达到的水平。

第二章儿童发展的基础1、遗传素质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

2、神经元: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4、婴儿脑重的增加并不是神经细胞大量增加,而主要在于神经细胞结构的复杂化和神经纤维的延伸。

(√)5、儿童大脑各区域的成熟顺序是由后往前分别进行的: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6、个体产前的发育过程按其发展特点可分为三个时期:胚种期、胚胎期和胎儿期。

7、影响产前发育的因素?药物、疾病、辐射、营养、年龄、情绪及状态。

儿童发展概论复习知识点

儿童发展概论复习知识点

儿童发展概论复习知识点考核目标:—了解发展的系列概念,了解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发展特点,了解儿童发展研究的研究方法、—理解儿童发展阶段及其划分标准,理解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儿童发展概述1.(名词解释)发展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不仅是数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体现为分阶段)的变化。

P3页2.(选择、判断)分化:主要指动作(如:婴儿时牵一发而动全身,逐渐分化为肢体可以独立动作)、情绪(如:婴儿只会哭这一种表达方式,随着年纪增长,分化出喜怒哀乐的情绪)等方面。

3.儿童发展主要是指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一成长阶段。

P4页4.(填空、选择)儿童发展的特点:基础性(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递进性(循序渐进)、易感性(受环境影响)P4页5.(填空)儿童发展领域:生理、认知、个性与社会性、文化性(重要!)P5页6.以心理特质的变化依据来分:P9页皮亚杰提出:a.感知运动智慧阶段(0-1.5、2岁);b.前运算智慧阶段(1.5、2-6、7岁);c.具体运算智慧阶段(6、7-11、12岁);d.形式运算智慧阶段(11、12-14、15岁)。

7.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名词解释、填空)a.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它与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有关,但不是由年龄决定的。

若出简答题:除上述1点外还要加答:b.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特征普遍稳定,长期观察可变(如身高特征,某一年龄段的普遍身高基本相同,但随着时代发展有所变化)。

c.儿童发展由于存在个体差异,使其在年龄特征上存在不平衡性(如姚明的孩子可能会比较高)。

P11页8.婴儿学习分三个层次:习惯化、工具性条件反射、言语的掌握。

P12页9.了解儿童发展各阶段的主要特点:p12-13页10.影响儿童发展因素:先天的遗传、后天的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先天的遗传决定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后天的环境决定了儿童发展实际能够达到的水平。

儿童发展概论复习提纲

儿童发展概论复习提纲

儿童发展概论复习提纲总复习思考题了解掌握关于儿童发展的基础知识,关注学前儿童的心理发生发展问题。

发展Development指个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广义)指个体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的过程,不仅是数量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

年龄特征age character1.是指在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2.一定条件下,儿童年龄特征既是相对稳定,同时也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而改变。

3.儿童发展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在年龄特征上也存在不平衡性。

关键期Sensitive Period人或动物的某些能力和行为发展有一定时间,如果在此时给予适量性刺激会促进起行为与能力的更好发展,反之则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能力缺失遗传Heritability遗传或先天因素inheritance or congenital diathesis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机体在环境内有效的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信息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的过程观察法Observed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方法婴儿期健忘,早期经验失忆症infantile amnesia记忆恢复Memory Recovery即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的记忆现象。

自传体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是一种特殊的情景记忆,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经历事件的记忆,具有不随意的特点。

直观行动思维指直接与物质活动相联系的思维,又叫感知运动思维或动作思维,是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作用是协调感知和动作具体形象思维以表象为材料的思维,是一般形象思维的初级形态,具备思维的概括性、间接性、逻辑性的特点,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抽象逻辑思维在实践活动和感性经验的基础上以抽象概念为形式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主要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表现出来,分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两种形式前科学概念(前概念)指个体在没有接受正式的科学概念教育之前.对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现象,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辨别式学习而形成的对事物的非本质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发展概论复习知识点考核目标:—了解发展的系列概念,了解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发展特点,了解儿童发展研究的研究方法、—理解儿童发展阶段及其划分标准,理解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儿童发展概述1.(名词解释)发展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不仅是数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体现为分阶段)的变化。

P3页2.(选择、判断)分化:主要指动作(如:婴儿时牵一发而动全身,逐渐分化为肢体可以独立动作)、情绪(如:婴儿只会哭这一种表达方式,随着年纪增长,分化出喜怒哀乐的情绪)等方面。

3.儿童发展主要是指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一成长阶段。

P4页4.(填空、选择)儿童发展的特点:基础性(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递进性(循序渐进)、易感性(受环境影响)P4页5.(填空)儿童发展领域:生理、认知、个性与社会性、文化性(重要!)P5页6.以心理特质的变化依据来分:P9页皮亚杰提出:a.感知运动智慧阶段(0-1.5、2岁);b.前运算智慧阶段(1.5、2-6、7岁);c.具体运算智慧阶段(6、7-11、12岁);d.形式运算智慧阶段(11、12-14、15岁)。

7.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名词解释、填空)a.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它与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有关,但不是由年龄决定的。

若出简答题:除上述1点外还要加答:b.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特征普遍稳定,长期观察可变(如身高特征,某一年龄段的普遍身高基本相同,但随着时代发展有所变化)。

c.儿童发展由于存在个体差异,使其在年龄特征上存在不平衡性(如姚明的孩子可能会比较高)。

P11页8.婴儿学习分三个层次:习惯化、工具性条件反射、言语的掌握。

P12页9.了解儿童发展各阶段的主要特点:p12-13页10.影响儿童发展因素:先天的遗传、后天的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先天的遗传决定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后天的环境决定了儿童发展实际能够达到的水平。

(补充内容:绪论首页空白处)第二节儿童发展的研究方法1.(填空)研究设计方式:横向设计、纵向设计、交叉设计、跨文化研究设计。

P24页2.(填空)研究的具体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量法、实验法、文化比较法。

P26页考核目标:—了解遗传素质、神经元、突触等概念—理解神经的可塑性、动作发展—掌握影响产前发育的因素,影响神经可塑性的因素、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

第二章儿童发展的基础第一节遗传1.(名词解释)遗传素质: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

P36页2.人类遗传的方式:有性遗传(性别)3.(填空)产前发育的阶段:P41页a.胚种期(0-2周)b.胚胎期(2-8周):外胚、中胚、内胚c.胎儿期(9-37周)4.(低概率填空)影响产前发育的因素:药物、疾病、辐射、营养、年龄、情绪及状态。

P42页5.胎教:是间接影响,主要是母亲的情绪影响孩子。

第二节大脑的发育1.大脑结构: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周边神经系统。

2.神经组织: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

P47页3.(名词解释):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P47页4.神经胶质细胞不参与神经冲动的传导,但对神经元起支撑保护作用,并参与髓鞘的形成。

P47页5.(名词解释)突触: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特化的细胞连接结构,有传递信息和分析整合的作用。

P48页6.大脑发育顺序:枕叶(最早)—颞叶(语言)—顶叶(认知)—额叶(思维)P51页7.(了解,可能出判断)婴儿脑重增加原因:并不是神经细胞大量增加,而主要在于神经细胞结构的复杂化和神经纤维的延伸。

P49页8.(选择、判断)神经可塑性的表现:脑结构的功能重组、细胞层次的神经可塑性、神经可塑性的基因与分子机制。

P52-54页9.可塑性的影响因素—早期经验P54页a. 神经突触的倒U形变化与心理发展关键期理解即可b. 神经可塑性与环境刺激的丰富性第三节儿童动作发展(浏览,P56-58页)1.(简答)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一定的先后次序:头部—颈部—躯干—四肢P58页a.从上到下:即先抬头,后坐、站立、走路。

b.由近及远:先从靠近躯干动作开始,然后出现离躯干远的动作。

c.由粗到细:先会躯体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后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d.有整体到分化:从全身性、笼统的、弥散性的动作,逐渐分化为局部的、精细的、专门化的动作。

e.从无意到有意(重点):先出现无意动作,后出现有意动作。

2.区别:有意动作:主动控制的,有意识的;无意动作:不主动控制、无意识的。

3.(简答)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P59页a.生物学因素:基因、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度(如脑瘫儿童)、感觉经验的统和(经过感统训练改变儿童部分行为习惯,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

)b.非生物学因素:生活环境(气候、文化背景、家庭环境)、养育观念和方式。

考核目标:—了解视觉适应、视敏度、注意、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注意的稳定性、分配能力、转移能力和广度等概念—理解幼儿形状知觉的发展趋势,抚摸对婴儿发展的作用,婴儿面孔偏好的意义—(重点)掌握培养儿童注意力的原则第三章感知觉、注意的发展(重点)第一节感觉发展(视觉的发展是最重要,小考点多)1.(判断)视觉适应:明适应和暗适应。

P68页明适应:从低亮度到高亮度环境,眼睛的适应过程。

暗适应:对低亮度环境的感受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2.(名词解释)视敏度:衡量视觉发展优劣的指标,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是人眼正确分辨物体的最小维度。

P69页3.了解:视敏度在2岁时接近成人水平。

4.婴儿阶段会出现试探性啃咬现象。

5.(简答)抚摸对婴儿发展的作用:P74页a.刺激感官和兴奋神经中枢感受点,逐渐促进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智能的成熟。

b.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运动技能的发展。

c.有助于婴儿产生安全感,为成年后形成独立个性做准备。

d.促进消化,增加体重。

.第二节知觉的发展1.(选择、简答、辨析)儿童图形知觉的发展:a.图案>单色刺激b.复杂>简单c.清晰>不清晰d.对比明显>缺乏对比e.从关注图案的单元特征到从整体上把握图案。

2.对幼儿园教育的启示:P77页a.小班:辨别圆形、方形、三角形b.中班:拼合三角形、拼合圆形c.大班:椭圆形、菱形、五角形、六角形、圆柱形3.深度知觉:对远近、深浅的知觉。

6、7个月左右是界点。

—“视觉悬崖”P77页4.婴儿面孔偏好—社会化意义(社会适应)第三节注意的发展1.(了解)注意的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分类: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区分:有无目的,是否需要意志主动控制。

3.(填空、简答)注意发展的意义:P82页a.积极维护心理活动,是高质量认知活动的捍卫者b.(重点)对心理活动发展有功能性意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如:选择性注意实验:目标词的关联性,从3个词中选出与已给词相关的1个)4.(重点)有意注意的品质特征:P84-85页a.集中性与持久性b.(名词解释)稳定性:指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的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c.(名词解释)分配能力(“一心二用”的能力):指在同一时间里,注意指向多个不同对象的能力。

d.(名词解释)转移能力:有意识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能力。

e.(名词解释)注意的广度:就是注意的范围,在同一时间里能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5.(简答)如何维持儿童的注意稳定性?P84页a.注意的对象要具体形象、生动鲜明b.学习活动游戏化,避免枯燥单调的方式c.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鼓励幼儿参与d.保持幼儿良好的身心状态e.注意对象,任务不要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f.减少无关刺激的干扰6.(填空、简答、论述)培养儿童注意力的原则:P87页a.刺激丰富化原则:多提供机会培养注意力b.注意训练与注意发展匹配原则:关注儿童发展的规律和水平(不能“拔苗助长”)c.形式立体化原则,以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培养(“火车往哪开?”游戏:三人围坐一圈,每人报上一个火车站站名,之后通过几句对话来开动“火车”。

游戏开始爸爸报“北京站”,妈妈报“上海站”,孩子报“广州站”。

妈妈拍手喊:“上海的火车就要开了!”父子二人齐声拍手喊:“往哪开?”妈妈拍手喊:“往北京开!”于是,北京站的爸爸马上接口:“北京的火车就要开了!”妈妈和儿子齐拍手喊:“往哪开?爸爸拍手喊:“往广州开!”然后以此类推。

”)d.空间渗透式原则: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给孩子以空间(不要总是在孩子学习或做事情的时候频繁询问)。

考核目标:—了解记忆(核心),(再认、回忆),(定向反射、习惯化、条件反射),自传体记忆,元记忆等概念—理解婴儿记忆的特征、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儿童记忆的准确性、儿童记忆的容量、儿童记忆保持过程中的记忆恢复现象、记忆的遗忘规律—掌握如何促进儿童有效地学习的方法第四章记忆的发展第一节婴儿记忆的发生1.(核心概念)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

P92页2.恢复再认:注意到当前刺激是过去曾经历的刺激。

(如:开卷考试)P94页提取信息的形式回忆:对已消失的刺激产生一个心理表征的过程。

(如:闭卷考试)3.记忆发生的指标:定向反射和习惯化、条件反射。

4.(了解,不考名词解释)定向反射:对新异刺激做出反应的倾向;习惯化:刺激多次出现,定向反射就减少了。

条件反射:对条件刺激做出的反应。

5.(了解)婴儿记忆的特征:a.无意识记为主,不能为特定的目的而记忆b.2岁以后,有意识记开始萌芽,无意识记进一步发展c.存在记忆缺失情况—“婴儿失忆症”—(辨析)非病态,属正常现象,只有婴儿时期出现。

第二节儿童记忆的发展1.(名词解释)自传体记忆:是一种特殊的情景记忆,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经历事件的记忆,具有不随意的特点。

(3岁左右出现)P95页2.儿童的记忆策略(并非天生就会,后天习得)P97-99页a.复述策略:由不会到会,由作用小到作用大b.组织策略(归类):随年龄增长、不断实践而不断增强c.精细加工策略(建立人为联系):对于不容易进行分类的信息,个体确认或建构记忆项目之间某种意义上的联系。

—发展较迟,11岁才出现(如: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儿童记忆图片)3.儿童记忆的准确性:不够准确,细节不足,容易受到引导。

P100页4.(非重点记忆)元记忆:分为关于记忆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自我监控和元认知自我调节。

(是儿童对于自我记忆的认识和监控。

如:不断询问自己是否记住所看知识。

)P100页5.元认知知识的分类:对人、任务、策略三个方面的内容。

6.记忆容量:在记忆过程中,可供心理过程使用的总的心理工作空间。

(7-9岁为迅速发展阶段)P101页第三节记忆规律与儿童学习1.(名词解释)记忆恢复现象: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的记忆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