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同济文远楼详细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远楼浅析1
关键词:文远楼平面立面功能结构节点节能
文远楼简介:
静静地横卧在同济大学东北部
葱茏草木间的文远楼,可以说是同济
最具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的建筑之
一。虽然外表朴实无华,但这座建筑
已经近花甲年岁,却又是中国现代建
筑上的一座丰碑。文远楼总建筑面积
5050平方米,属于混凝土框架结构,
这在50年代的中国可谓稀有。建筑
属包豪斯风格,平面布局自由流畅、
功能分布于流线安排合理、立面设计
简洁有力,可以说是“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第一栋”,是“同济建筑规划设计的一座精神财富”。
走进文远楼,无论是进厅、房间、楼梯还是细部设计,都显示了设计者对于现代建筑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它不仅娴熟而恰当地运用了现代建筑的手法,更主要的是它真正从建筑理念到空间、功能的布局、处理,以至构件、细部的设计都贯穿了现代建筑思想。尽管我们以现代的眼光去看,它仍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学习!
“当初,文远楼在设计时很注重结构和材料的节省,巧妙运用了工程学和力学原理。”有位老师曾经告诉我们,“虽然用料节省了,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反而,经过岁月的考验,事实证明它更具牢固性和耐久性。”
作为09级的一名建筑学学生,文远楼对我也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初入高等学府,文远楼便成为我学习专业课的基地,每天在这里听课、做模型、赶图,可以说对这座声名在外而又久经风雨的建筑有了亲身的体会。虽然已经离开文远楼,但这里仍旧是我在同济最为熟悉的建筑,对它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与归属感,因而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远楼作为分析对象。建筑结构
文远楼是典型的三层不对称的错层式、钢筋混凝土框架
结构建筑。
框架结构的承重部分是由钢筋混凝土或钢材制作的梁、
板、柱形成的骨架结构承担,墙体只是起围护和分割作用。
由于墙体无需承重,这种结构防震性能好,比砖混结构更坚
固,保温隔热隔音,使用寿命长,且可以灵活布置房间,不
受楼板跨度的限制,随意分割内部空间。因此文远楼平面和
空间布局自由,空间相互穿插,内外彼此联系。
文远楼大胆而成功地运用了现代建筑的观念和手法,它
的形象很自然地令人想到“包豪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现代主义风格深入影响中国,五十年代初诞生了一批非常优
秀的本土现代建筑,文远楼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我国最早的
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的建筑,是包豪斯飘到远东中国的第一粒
种子。”
建筑平面
文远楼的建筑布局可以分为三部分:中间展厅和教师部分、300人报告厅和4个160人阶梯教室,总建筑面积5050平方米。三个部分对应着建筑的三个大小高低不同的体块,功能分布与建筑外形设计相对应。教室的设计通风开敞而明亮,且充分考虑到了专业性质,有利于不同班级甚至不同专业的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平面按功能需要灵活布置,在最接近入口的部位布置阶梯教室,以利于疏散。
在各阶梯教室均设有楼梯,也便于紧急情况的疏散,体现了对人性的考虑。而这些楼梯的设计是值得我们细细推敲的。“第一跑楼梯靠外墙设置使得挨着门厅的第二跑楼梯下方空间作为卫生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西北门厅楼梯第一步和第二步靠墙设置,有利于减少人流的干扰,但踏上后需要进行一次转折才能从真正的第一跑楼梯继续上楼.此时第二跑楼梯下的空间就可以作为储藏问为隔墙的l 20座阶梯教室服务。零碎的消极空间被设计师不断整合,顾及了方案的经济性与合理性。西南门厅的楼梯为三跑楼梯,既解决了高差.又形成了一处通高空间。3部主要楼梯各不相同,通过巧妙的设计灵活设置,成为了文远楼内部空间塑造的主角(右图)。”
建筑立面
文远楼的立面设计可以说充分考虑了现代建筑的气息,理性的横向长窗,自由的立面,从各个方向看去均会得到不同的感受。
建筑立面阶梯教室的部位,其开窗位置直接反映了内
部阶梯形的地面。
文远楼各个立面窗的布置可以说是自由而又理性的,
如教室一面为了提供学习者充足的采光,采用了大面积的
横向长窗,;而办公室的窗则形成竖向的重复,在重复中
又改变着窗的高度和上下两窗之间的高差。
在绘制文远楼详图时,我发现此楼立面上有一条条水平向的线条,奇怪的是,线条间距并非相等,在不同体块相交线处的线条,有些也未能交上。有人认为,这些水平向分缝线划分窗扇,将立面纳入了一套严谨的几何尺寸中,。这让我对设计师是以怎样的逻辑控制建筑外观与内部空间的关系产生了疑问。“而对I 60人阶梯教室疏散楼梯问的审视则向我们打开了这扇窗户。这里楼梯间一层与楼板尚有一定距离的窗,
到了二层则与楼板距离所剩无几。这种非对位关系
产生了立面与剖面、外与内两套相互独立的逻辑。
产生这种情况的客观原因是两层阶梯教室的起坡和
层高的细微差别。但两扇窗户从立面上看(右图),其
尺寸不仅相同.两扇窗户之间的距离以及上层窗户
与女儿墙上沿的距离保持基本相等,窗扇在立面中
位置的确定是以整体立面的效果为参照的。中部小
教室和办公室部分的立面设计印证了这一意图,结
构开间和房间使用开间并非相互对应。这在技术上
得益于框架结构带来的平面自由布局特性。
而在立面上,设计者在两个
房问之间设置了宽厚的、带有柱
头纹样的‘壁柱’,似乎表明这就
是结构柱。但真正起到支撑作用
的是处于两个壁柱之间、分隔了
窗户的柱子,从而“迷惑”了观
察者。这样避免了在整个立面的
中线出现柱子的情况,与传统建
筑开间划分的原则相似”。
虽然因为校园整体规划的
变动,使得文远楼的主入口正
对ABC广场,但经过改进的入
口依然颇具特色。改造后的正
面加建了一排圆柱支撑的门
廊,圆形断面的廊柱毫无装饰,
反而有简洁的美,突出的阳台
将入口面完型.暗含了入口面
的对称性,台阶的设立也使入
口得以突出。背面入口上卷的
弧形雨棚,造型新颖别致,混
凝土的厚重感使雨棚与整幢建筑浑然一体,与次入口的玻璃雨棚形成对比。几个入口的灵活设计体现了设计师的匠心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