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

合集下载

弱电系统中综合布线的点位计算和线缆长度计算

弱电系统中综合布线的点位计算和线缆长度计算

弱电系统中综合布线的点位计算和线缆长度计算综合布线常用公式RJ-45头的需求量:m=n*4+n*4*15%m: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n*4*15%:表示留有的富余信息模块的需求量:m=n+n*3%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n*3%:表示富余量每层楼用线量:C=[0。

55*(L+S)+6]*nL: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S: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n:本楼层的信息点总数0.55:备用系数6:端接容差在选择线槽时,线槽的截面积=水平线缆面积×31、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平均值+5米)X点数=总长度总长度/305(标准每箱米数)+2箱=总箱数+的数量也可自己定,第一次的话,宁可多备点,不要事后2、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

5/125微米多模)光缆; 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A:最近信息点距离;B:最远信息点距离;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箱(电子工业出版社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3、C=[0。

55(F+N)+6]Xn(m)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n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简单公式:1.(最长线距+最短的线距)/2*1.1= 平均线长平均线长*信息点=需要的线缆总数线缆总数/305=需要多少箱线2。

线数:(最长+最短)/2x1.1+2x楼高箱数:线数x信息点数/3053。

(最远距离+ 最近距离)/ 2 *1。

1 + 层高)* 节点数)/ 305 = 线缆箱数.算;如果是架空地板可以不计;305是1000英尺换算.4. 最长的网线和最短网线的平均值X总的点数,然后再加10%的冗余RJ—45头的需求量:m=n*4+n*4*15%m: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n*4*15%:表示留有的富余信息模块的需求量:m=n+n*3%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n*3%:表示富余量每层楼用线量:C=[0。

如何计算弱电项目布线工程量?如何做预算?

如何计算弱电项目布线工程量?如何做预算?

如何计算弱电工程布线工程量?如何做预算?在智能化工程之前,做好充足的预算是很重要的。

那么智能化工程怎样做预算?如何算工程量呢?这就需要掌握方法了,这里有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设备材料的计算1、线缆的计算:L=1.1x(LMAX(最大)+LMIN(最小))/2+6其中:L:为平均每个信息点用线量。

LMAX:为最远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LMI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6:为端对容差(主要考虑到施工时线缆的损耗、线缆布设长度误差等因素),其中10%为备用余量。

一箱网线可布置的信息点数量n=305/L(n取整数,省去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本工程使用线缆箱数:线缆箱数=数据点总数量/n*1.1〔考虑到线材布放的损耗及留有一定的余量)当然也可以使用电缆长总和来计算所需电缆箱数。

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1.1(1.1考虑的是留有一定的余量〕注意:总点数=数据+语音还有一点请注意网线的数量一般为300米左右,不到305米,如果这个工程线缆数量比拟大的时候,这个也有考虑。

比方穿线设备端预留的线缆长度,也要综合考虑,这个也会根据您的施工队伍的整体施工工艺来判断。

2、模块的计算:为信息点的数量3、双口面板的数量:总点数/24、48口配线架的计算:总点数/48如果有子配线间应分别计算,即各自覆盖的信息点数/48,然后相加。

5、机柜跳线:从配线架跳接到交换机的跳线+交换机之间的级联线。

6、RJ45头:7、RJ45头护套:为RJ45头的数量8、三类大对数的数量:从弱电井通过桥架到机房的距离+富裕量(大一些,因为大对数不能连接的);9、110DW2-100FT配线架(2U):一个为100对10、110过线槽:与110配线架的数量一致11、110背板(4U):110DW2-100FT配线架数量/212、110C4连接块(每包10个):110DW2-100FT配线架为100对即100部,它由四局部组成,每一局部为25对,即由5个C4连接块和1个C5连接块组成(5x4+1x5=25),也就是说,100对大对数需要20个C4连接块和4个C5连接块。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一、综合布线系统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 =(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弱电工程各系统的线缆数量计算方法,实用!

弱电工程各系统的线缆数量计算方法,实用!

弱电工程各系统的线缆数量计算方法,实用!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根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1综合布线系统1.1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x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假设是多层设置一个IDF那么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x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x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x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假设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那么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完整版)弱电系统工程线缆计算方法

(完整版)弱电系统工程线缆计算方法

上海高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系统工程(各子系统)投标报价中的线缆选型及用量计算方法(试行):1、综合布线系统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 =(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2、有线电视系统2.1 星型布线计算法:此方法定义为:所有的楼层分支分配器集中在弱电间内,从每个用户终端(插座)独立敷设一根射频电缆到相应的弱电间与分支分配器联接。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一、综合布线系统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 =(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 电缆平均长度×+(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弱电工程各系统的线缆数量计算方法,实用!

弱电工程各系统的线缆数量计算方法,实用!

弱电工程各系统的线缆数量计算方法,实用!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1 综合布线系统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综合布线预算工程量和价格的方法【最新版】

综合布线预算工程量和价格的方法【最新版】

综合布线预算工程量和价格的方法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一、综合布线系统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 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常识】弱电工程线缆设计及配置计算方法

【常识】弱电工程线缆设计及配置计算方法

【常识】弱电工程线缆设计及配置计算方法一、综合布线系统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 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 =(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二、有线电视系统2.1 星型布线计算法:此方法定义为:所有的楼层分支分配器集中在弱电间内,从每个用户终端(插座)独立敷设一根射频电缆到相应的弱电间与分支分配器联接。

弱电工程项目各个系统的线缆估算方法和公式

弱电工程项目各个系统的线缆估算方法和公式

弱电工程项目各个系统的线缆估算方法和公式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一、综合布线系统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 -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如何计算弱电工程各系统的线缆数量

如何计算弱电工程各系统的线缆数量

如何计算弱电工程各系统的线缆数量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1综合布线系统1.1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近来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近来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近来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近来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重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依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近来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近来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重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如何计算综合布线系统线缆

如何计算综合布线系统线缆

如何计算综合布线系统线缆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一、综合布线系统1.1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近来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近来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近来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近来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重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依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近来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近来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重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弱电系统中综合布线的点位计算和线缆长度计算

弱电系统中综合布线的点位计算和线缆长度计算

弱电系统中综合布线的点位计算和线缆长度计算综合布线常用公式RJ-45头的需求量:m=n*4+n*4*15%m: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n*4*15%:表示留有的富余信息模块的需求量:m=n+n*3%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n*3%:表示富余量每层楼用线量:C=[0.55*(L+S)+6]*nL: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S: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n:本楼层的信息点总数0.55:备用系数6:端接容差在选择线槽时,线槽的截面积=水平线缆面积×31、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平均值+5米)X点数=总长度总长度/305(标准每箱米数)+2箱=总箱数+的数量也可自己定,第一次的话,宁可多备点,不要事后2、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5/125微米多模)光缆;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A:最近信息点距离;B:最远信息点距离;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箱(电子工业出版社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3、C=[0。

55(F+N)+6]Xn(m)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n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简单公式:1。

(最长线距+最短的线距)/2*1.1= 平均线长平均线长*信息点=需要的线缆总数线缆总数/305=需要多少箱线2. 线数:(最长+最短)/2x1。

1+2x楼高箱数:线数x信息点数/3053。

(最远距离+ 最近距离)/ 2 *1。

1 + 层高)* 节点数)/ 305 = 线缆箱数.其中:1。

1系数是损耗;层高是楼层高度,如果水平线槽走天花板,则必须计算;如果是架空地板可以不计;305是1000英尺换算。

弱电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弱电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平线平均距离=(最远点距离+最近点距离)/2*1.1+7(每层楼高度余量)+7(米余量)想问一下,+7(每层楼高度余量)应该是按楼高3.5米计算的吧,+7(米余量) 是端接预留吧,有的公式是按6来算的。

综合布线常用公式RJ-45头的需求量:m=n*4+n*4*15%m: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n*4*15%:表示留有的富余信息模块的需求量:m=n+n*3%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n*3%:表示富余量每层楼用线量:C=[0.55*(L+S)+6]*nL: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S: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n:本楼层的信息点总数0.55:备用系数6:端接容差在选择线槽时,线槽的截面积=水平线缆面积×31、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平均值+5米)X点数=总长度总长度/305(标准每箱米数)+2箱=总箱数+的数量也可自己定,第一次的话,宁可多备点,不要事后2、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5/125微米多模)光缆;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A:最近信息点距离;B:最远信息点距离;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箱(电子工业出版社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3、C=[0。

55(F+N)+6]Xn(m)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n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简单公式:1.(最长线距+最短的线距)/2*1.1= 平均线长平均线长*信息点=需要的线缆总数线缆总数/305=需要多少箱线2. 线数:(最长+最短)/2x1.1+2x楼高箱数:线数x信息点数/3053. (最远距离+ 最近距离)/ 2 *1.1 + 层高)* 节点数)/ 305 = 线缆箱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

一、综合布线系统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二、有线电视系统2.1 星型布线计算法:此方法定义为:所有的楼层分支分配器集中在弱电间内,从每个用户终端(插座)独立敷设一根射频电缆到相应的弱电间与分支分配器联接。

水平部分电缆(通常为RG6),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3)•电缆需要总数=用户终端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注:最远、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是从楼层分配箱到最远、最近终端用户插座的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楼层分配箱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主干电缆(通常为RG11/RG9),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楼层分配箱距离+最近楼层分配箱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电缆需要总数=楼层分配间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注:最远、最近楼层分配箱距离是从楼层分配箱到卫星或有线电视中心机房(或延续放大器)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有线电视中心机房的水平距离。

2.2 分支器串接布线计算法:分支器串接法布线通常分为进户线缆、水平线缆、主干(垂直)线缆三部分。

A、进户部分电缆:(通常为RG6规格),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用户终端距离+最近用户终端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3)•电缆需要总数=用户终端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注:最远、最近用户终端距离是从分支器到最近的一个终端用户插座、最远的一个用户终端的实际距离。

B、水平部分分支电缆(通常为RG11),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分支器/终端电阻距离+最近分支器/终端电阻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电缆需要总数=水平电缆总根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注:最远、最近分支器距离是从楼层分配间的分配器箱到最远、最近分支器的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共享一个楼层分配器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C、主干电缆(通常为RG12或RG11),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楼层分配箱距离+最近楼层分配箱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电缆需要总数=楼层分配箱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注:最远、最近楼层分配箱距离是从楼层分配箱到卫星或有线电视机房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卫星或有线电视机房的水平距离。

三、安全防范系统3.1视频监控系统3.1.1视频电缆计算方法:通常选用SYV75-5规格,•电缆平均长度=(最远摄像机距离+最近摄像机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电缆需要总数=摄像机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注:最远、最近摄像机距离是指从安防监控中心机房到离安防机房最远、最近摄像机的实际距离,(注意楼层高度)。

当有群楼的长、宽、与主楼(标准层)的长、宽有较大差距时,要求按照群楼、主楼分别计算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3.1.2 电源线缆计算方法:RVV2*1.0规格。

•方式一:由于摄像机的分布较为分散(尤其是群楼)。

因此建议按视频电缆长度的1/2~1/3计算。

•方式二:按每8只摄像机敷设一根电源线缆:电源线需要总数=(摄像机总数/8)*视频电缆计算中的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3.1.3 控制电缆计算方法:(云台+变焦摄像机),RVS2*1.0规格。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摄像机距离+最近摄像机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电缆需要总数=摄像机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注:最远、最近摄像机距离是指从监控中心机房到离机房最远摄像机、最近摄像机的实际距离,(注意楼层高度)。

当有群楼的长、宽、与主楼的长、宽有较大差距时,要求分别计算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网络摄像机网线的计算和综合布线系统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3.2 防盗报警系统3.2.1 二芯报警线缆计算方法:RVV2*0.5规格。

•线缆平均长度=(最远报警前端设备距离+最近报警前端设备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线缆需要总数=前报警端设备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注:最远、最近报警前端距离是指从安防中心机房(或报警键盘、扩展模块)或到离机房(或报警键盘、扩展模块)最远、最近报警前端设备的实际距离,(注意楼层高度)。

当有群楼的长、宽、与主楼的长、宽有较大差距时,要求分别计算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四芯报警线缆计算方法同上。

RVV4*0.5规格3.2.2 报警联网总线计算方法:由于报警联网总线多数为一根(或一路),少数为两根(路)或多根(路),因此要求按实际的总线路由计算。

线缆需要总数=实际总线路由长度×1.1+ 端接容限(米)注:端接容限=总线上需要联接的设备(通常是报警键盘、扩展模块)数量* 6四、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4.1 水平线缆计算方法:水平部分线缆(通常为ZR-RVS 2*1.0):•电缆平均长度=(最长水平距离+最短水平距离)/2+H (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扬声器端接容限)•电缆需要总数=水平电缆总根数(即广播分区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注1:最长、最短楼层水平距离是从楼层弱电间到最长楼层、最短楼层的实际距离。

注2:若在一个楼层(即一个广播分区)需要有两个扬声器回路,如酒店的客房(或办公楼的办公间)与公共走廊需分为两个回路,则上述的“电缆平均长度”应分别计算,然后再计算出“实际电缆平均长度”,并要注意此时的“水平电缆总根数(即广播分区数)”需“加倍”。

注3:扬声器端接容限=所测量水平距离楼层的扬声器数量*(客房或办公室取9,走廊取6);4.2 主干电缆计算方法:广播主干线缆(通常为ZR-RVS 4*1.0),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楼层分配箱距离+最近楼层分配箱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电缆需要总数=楼层分配箱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注:最远、最近楼层分配箱(广播分区)距离是从楼层分配箱到广播中心机房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广播中心机房的水平距离。

五、多媒体数字会议及扩声系统由于本系统设备种类繁多,连接线的类型也多,但数量(长度)并不长,因此本系统的线缆计算方式,建议按照辅材的方式进行报价,并按系统设备总价的1.5~2%计算。

数字会议系统专用联接电缆应另行报价,计算数量为数字会议控制主机到放置主席机或代表机的实际距离*1.1+(端接容限,通常取3)。

六、楼宇设备监控系统监控点到DDC箱的各类线缆计算方法:通常有RVV2*1.0、RVS2*1.0、BVS2*2.5、RVVP2*1.0、RVV8*1.0(用于DDC箱到设备配电箱)等规格。

•线缆平均长度=(最远监控点距离+最近监控点距离)/2 +H(H—楼层高度)•实际线缆平均长度=线缆平均长度×本DDC监控总点数×1.1+(端接容限,通常取3)•线缆需要总数=监控点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注:最远、最近监控点距离是从DDC箱到监控点或监控设备的实际距离。

各种类别的线缆应分别计算。

若DDC箱安装在被控设备间内,如冷热源机房、空调机组、新风机组等设备间,则冷热源机房内的“实际线缆平均长度”可按15米计算(但要注意监控冷却塔的DDC安装位置);空调机组、新风机组等设备间内的“实际线缆平均长度”可按10米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