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合集下载

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试卷1

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试卷1

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试卷1(总分:8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的作者是 ( )(分数:2.00)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茅盾解析:2.台湾新文学运动出现于 ( )(分数:2.00)A.20世纪20年代√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50 F代解析:3.《朝花夕拾》是 ( )(分数:2.00)A.散文诗集B.小说集C.剧本D.回忆性散文集√解析:4.不属于“问题小说”的代表性作品的有 ( )(分数:2.00)A.《斯人独憔悴》B.《两个家庭》C.《海滨故人》D.《红灯》√解析:5.《春风沉醉的晚上》的作者是 ( )(分数:2.00)A.叶绍钧B.郁达夫√C.鲁迅D.林语堂解析:6.下列不属于徐志摩的诗集的是 ( )(分数:2.00)A.《死水》√B.《翡冷翠的一夜》C.《猛虎集》D.《云游集》7.以下不属于郭沫若的散文集的是 ( )(分数:2.00)A.《塔》B.《橄榄》C.《水平线下》D.《谈龙集》√解析:8.朱自清的《看花》属于其散文的哪类? ( ) (分数:2.00)A.社会性政治性强的题材B.描写亲情、友情、人情C.写景抒情D.表现生活情趣√解析:9.田汉公认的现实主义力作是 ( )(分数:2.00)A.《获虎之夜》B.《火之跳舞》C.《第五病室》D.《名优之死》√解析:10.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不包括 ( )(分数:2.00)A.王鲁彦B.许钦文C.台静农D.许地山√解析:11.以下不属于周作人的作品的是 ( )(分数:2.00)A.《自己的园地》B.《雨天的书》C.《谈虎集》D.《赤都心史》√解析:12.不属于《阿Q正传》的艺术风格的是 ( ) (分数:2.00)A.外冷内热B.以讽抒情C.奔放豪迈√D.形喜实悲解析:13.下列属于创造社的一组作家是 ( )(分数:2.00)A.郁达夫、田汉、废名B.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C.成仿吾、庐隐、许地山D.郭沫若、成仿吾、许地山14.下面哪部作品出自郁达夫? ( )(分数:2.00)A.《多收了三五斗》B.《前途》C.《饭》D.《迟桂花》√解析:15.下面是赖和作品的是 ( )(分数:2.00)A.《短裤党》B.《不如意的过年》√C.《火灾》D.《她要何处去》解析:16.1918年《新青年》刊发的外国文学专号是 ( ) (分数:2.00)A.易卜生专号√B.萧伯纳专号C.托尔斯泰专号D.莎士比亚专号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17.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有( )(分数:2.00)A.周作人√B.蒋百里√C.冯至D.沈雁冰√E.叶绍钧√解析:18.以下属于鲁迅《故事新编》中的作品的有 ( ) (分数:2.00)A.《补天》√B.《肥皂》C.《孔乙己》D.《孤独者》E.《铸剑》√解析:19.湖畔诗人包括( )(分数:2.00)A.汪静之√B.应修人√C.潘漠华√D.冯雪峰√E.闻一多√解析:20.下列哪项是闻一多诗歌理论的“三美”? ( )(分数:2.00)A.音乐美√B.绘画美√C.建筑美√D.韵律美E.格律美解析:21.以下属于郭沫若的历史题材戏剧的是( )(分数:2.00)A.《卓文君》√B.《王昭君》√C.《杨贵妃之死》D.《貂蝉》E.《聂莹》√解析:22.赖和的小说题材大致有( )(分数:2.00)A.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人民的悲惨遭遇√B.日本殖民统治者的丑恶本质√C.传统封建思想和旧势力的愚昧√D.台湾知识分子的苦闷√E.表达个人情怀解析:23.下列关于冯至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有诗集《红烛》B.其抒情诗感情深沉含蓄√C.手法上平淡中见奇巧√D.有诗集《昨日之歌》√E.有诗集《北游及其他》√解析:24.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一文,提出要建设的文学有( )(分数:2.00)A.平民文学B.国民文学√C.通俗文学D.写实文学√E.社会文学√解析:三、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8.00)25.“新月诗派”(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新月诗派作为诗歌流派始于1926年,代表作家有徐志摩、闻一多等。

现代文学史笔记

现代文学史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分期:一、1917—1927 文学革命二、1928—1937革命文学三、1937—1947 抗战第一章思想启蒙与文学重建第一节文学革命运动一、思想启蒙与文学革命1、三个人物: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建设性的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文学革命》,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2、1915年9月《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

发起人:陈独秀,胡适,胡提出“八条纲领”,刊载于《新青年》被称为“中国文界之雷声”。

3、文学革命正式发难标志:胡适《文学改良刍议》1917.2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1918.4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宗旨: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二、“人的发现”和“人的文学”1、周作人《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2、是否有人道主义作为区分“人的文学”与“非人的文学”3、人是从动物进化的,人是从动物进化的。

三、新旧文学观念之激战1、响应方:钱玄同(化名王敬轩)、刘半农“双簧会”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周作人《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2、反对方:①林纾:发表《妖梦》和《荆生》痛骂陈、胡、钱玄同辩:钱玄同和刘半农“双簧信”林纾发表《论古文之不宜废》辩:蔡元培《答林秦南书》②学衡派:根据地:南京东南大学(1922)刊物:《学衡》杂志总编辑:吴宓主要撰稿人:胡先骕和梅光迪论战以新青年胜利告终③甲寅派:1925年章士钊号召:读经救国。

第二节创作尝试和社团文学一、文学研究会1、1921年1月,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纯文学社团“文学研究后”在北京诞生。

2、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耕济之3、代用刊物:《小说月报》,又创办了《文学旬刊》(后改为《文学周报》),《诗》等月刊4、三个方面成绩显著:A、提倡“为人生”文学,B、大力介绍外国文学,C、推动写实主义“平民文学”创作5、杰出代表:①朱自清。

A家庭小品《背影》《给亡妇》,B海外游记《欧游杂记》《伦敦杂记》,C写景美文《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特点:诗歌以写实为主,兼用象征。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读后感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读后感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读后感《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是胡适先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的重要文学主张,这一理论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也有了许多思考。

胡适先生在文中明确指出,文学革命的目的不仅仅是推翻旧的文学形式,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新的、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文学。

他强调文学应该反映现实生活,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打破文言文的束缚,推广白话文。

这一观点在当时无疑是具有开创性和革命性的。

在传统的文学观念中,文言文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被视为高雅、正统的文学语言。

然而,文言文的晦涩难懂和形式僵化,使得文学作品与广大民众产生了隔阂。

胡适先生主张以白话文为文学的工具,让文学能够贴近大众,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

这种对语言工具的革新,为文学的普及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通过使用白话文,作家能够更自由、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能够更生动地描绘社会生活的种种现象。

同时,胡适先生提出文学要有“真情感”和“真思想”。

这意味着文学不再是空洞的、形式化的堆砌,而是要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反映社会的真实状况。

只有具备真情实感和深刻思想的文学作品,才能打动读者,引起共鸣。

这让我意识到,好的文学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灵魂的倾诉和思想的碰撞。

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需要这样的文学精神,去揭示生活的真相,传递人性的温暖,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此外,胡适先生强调文学的创新和创造。

他认为文学不能因循守旧,要不断探索新的形式和内容。

这对于文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如果文学一直停留在过去的模式和套路中,就会失去生命力和吸引力。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读者日益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推动文学不断向前发展。

回顾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白话文的推广使得文学作品能够更广泛地传播,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欣赏文学。

许多优秀的作家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创作出了具有时代特色和深刻内涵的作品,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原文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原文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原文建设的文学革命文学革命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它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设的文学革命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通过对文学的理论与实践的革命性创新,推动文学与社会相适应、相促进、相进步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服务。

建设的文学革命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文学的革命性创新。

社会主义文学的核心任务是为人民服务,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人民生活的真实反映,引领人们向前进。

而革命性创新就是要突破传统文学的束缚,传统文学以古为尊、以师为宗,这种尊重传统、守旧思想的束缚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文学的要求。

因此,在建设的文学革命中,要进行理论创新和创作实践创新,推动文学的发展。

首先,建设的文学革命要进行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是推动文学进步的重要动力。

在建设的文学革命中,要对文学的本质、社会功能、审美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摒弃陈旧的观念,吸收新的思想,形成适应时代要求的理论体系。

同时,还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文学的定义和界定,明确社会主义文学的内涵和特点,使之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只有进行理论创新,才能使文学理念与时代精神相契合,推动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建设的文学革命要进行创作实践创新。

创作实践是建设的文学革命的重要内容。

在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于人民之中,通过真实地反映人民的生活、思想、情感,唤起人民的共鸣,引导人民的思考,激发人民的创造力。

同时,要推崇创新精神,鼓励作家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更具时代性与前瞻性。

只有进行创作实践创新,才能使文学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力量。

再次,建设的文学革命要进行艺术创新。

艺术创新是建设的文学革命的重要手段。

在创作实践中,作家要探索新的艺术形式,运用新的表现手法来丰富作品的艺术性。

艺术是人类情感思维的高度呈现,只有通过艺术的创新,才能更好地表现人民的情感与思想,激发人民的共鸣。

通过艺术的创新,作品可以更好地传达理念、反映现实,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五四文学革命的三个阶段

五四文学革命的三个阶段

选择填空题:1、五四文学革命的三个阶段:提出阶段: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响应阶段: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钱玄同与刘半农的"双簧信"扩大阶段: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2、文学研究会时间:1921年1月地点:北京成立发起人: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12人主张:将文艺当做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

刊物:《小说月报》3、创造社时间:1921年7月地点:日本东京发起人: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

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

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4、湖畔诗社时间:1922年3月地点:成立于杭州发起人: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主张:专心致志作情诗5、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新学史上的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6、《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高峰。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

7、20年代小说代表作家代表作品A、庐隐:《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B、王统照:《沉思》《微笑》《湖畔儿语》《山雨》C、许杰:《惨雾》《赌徒吉顺》D、鲁彦:《菊英德出嫁》黄金》E、许钦文:《鼻涕阿二》《疯妇》F、废名:《竹林的故事》《菱荡》《浣衣亩》G、张资平:《梅岭之春》《冲积化石》《飞絮》(转折)H、叶绍钧: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读后感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读后感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读后感最近读了胡适先生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这可真是让我思绪万千,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学新世界的大门。

胡适先生在文中强调了建设新文学的重要性和方法,让我这个文学爱好者深受启发。

他主张用白话文来创作,摒弃那些繁琐、晦涩的文言文,让文学能够真正走进大众的生活。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学习语文的经历。

那时候,课本里既有文言文,也有白话文。

文言文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山,每一个字都要费劲地去理解,去琢磨。

而白话文呢,就亲切多了,就像身边的小伙伴在跟我聊天,一下子就能明白它的意思。

胡适先生说,要有“活的文学”,要有“人的文学”。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比如说,我们每天都会和家人、朋友交流,那些话语虽然朴实无华,但充满了真情实感。

这就是最真实、最“活”的语言啊!还记得有一次,我去菜市场买菜。

菜市场里人声鼎沸,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我走到一个卖蔬菜的摊位前,摊主是一位大妈,她满脸笑容地对我说:“姑娘,来看看我这青菜,新鲜得能掐出水来!”她的这句话,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但是那种生动、形象,让我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青菜的鲜嫩。

这就是生活中的语言,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

再想想现在的网络文学,有的作品追求新奇、刺激,却忽略了最基本的真情实感。

读起来就像是一堆空洞的文字堆砌,没有灵魂。

而胡适先生所倡导的建设新文学,就是要让文学回归到生活,回归到人的本身。

还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社区的活动。

那是一个关于环保的宣传活动,有一位志愿者上台发言。

他没有拿着事先准备好的稿子,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对环保的理解和感受。

他说:“咱们每天生活的这个地方,就是咱们的家。

家里脏了,咱就得打扫;家里的东西坏了,咱就得修。

保护环境也是这个理儿,不能光说不做。

”他的这番话,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这就是“人的文学”,从人的内心出发,说出大家都能听懂、都能感受得到的话。

回过头来再看《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我越发觉得胡适先生的观点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

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模拟试卷1(

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模拟试卷1(

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的作者是( )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茅盾正确答案:B2.台湾新文学运动出现于( )A.20世纪20年代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50 F代正确答案:A3.《朝花夕拾》是( )A.散文诗集B.小说集C.剧本D.回忆性散文集正确答案:D4.不属于“问题小说”的代表性作品的有( )A.《斯人独憔悴》B.《两个家庭》C.《海滨故人》D.《红灯》正确答案:D5.《春风沉醉的晚上》的作者是( )A.叶绍钧B.郁达夫C.鲁迅D.林语堂正确答案:B6.下列不属于徐志摩的诗集的是( ) A.《死水》B.《翡冷翠的一夜》C.《猛虎集》D.《云游集》正确答案:A7.以下不属于郭沫若的散文集的是( ) A.《塔》B.《橄榄》C.《水平线下》D.《谈龙集》正确答案:D8.朱自清的《看花》属于其散文的哪类? ( ) A.社会性政治性强的题材B.描写亲情、友情、人情C.写景抒情D.表现生活情趣正确答案:D9.田汉公认的现实主义力作是( )A.《获虎之夜》B.《火之跳舞》C.《第五病室》D.《名优之死》正确答案:D10.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不包括( )A.王鲁彦B.许钦文C.台静农D.许地山正确答案:D11.以下不属于周作人的作品的是( )A.《自己的园地》B.《雨天的书》C.《谈虎集》D.《赤都心史》正确答案:D12.不属于《阿Q正传》的艺术风格的是( ) A.外冷内热B.以讽抒情C.奔放豪迈D.形喜实悲正确答案:C13.下列属于创造社的一组作家是( )A.郁达夫、田汉、废名B.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C.成仿吾、庐隐、许地山D.郭沫若、成仿吾、许地山正确答案:B14.下面哪部作品出自郁达夫? ( )A.《多收了三五斗》B.《前途》C.《饭》D.《迟桂花》正确答案:D15.下面是赖和作品的是( )A.《短裤党》B.《不如意的过年》C.《火灾》D.《她要何处去》正确答案:B16.1918年《新青年》刊发的外国文学专号是( ) A.易卜生专号B.萧伯纳专号C.托尔斯泰专号D.莎士比亚专号正确答案:A多项选择题17.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有( )A.周作人B.蒋百里C.冯至D.沈雁冰E.叶绍钧正确答案:A,B,D,E18.以下属于鲁迅《故事新编》中的作品的有( ) A.《补天》B.《肥皂》C.《孔乙己》D.《孤独者》E.《铸剑》正确答案:A,E19.湖畔诗人包括( )A.汪静之B.应修人C.潘漠华D.冯雪峰E.闻一多正确答案:A,B,C,D,E20.下列哪项是闻一多诗歌理论的“三美”? ( ) A.音乐美B.绘画美C.建筑美D.韵律美E.格律美正确答案:A,B,C21.以下属于郭沫若的历史题材戏剧的是( ) A.《卓文君》B.《王昭君》C.《杨贵妃之死》D.《貂蝉》E.《聂莹》正确答案:A,B,E22.赖和的小说题材大致有( )A.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人民的悲惨遭遇B.日本殖民统治者的丑恶本质C.传统封建思想和旧势力的愚昧D.台湾知识分子的苦闷E.表达个人情怀正确答案:A,B,C,D23.下列关于冯至的说法正确的有( )A.有诗集《红烛》B.其抒情诗感情深沉含蓄C.手法上平淡中见奇巧D.有诗集《昨日之歌》E.有诗集《北游及其他》正确答案:B,C,D,E24.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一文,提出要建设的文学有( )A.平民文学B.国民文学C.通俗文学D.写实文学E.社会文学正确答案:B,D,E名词解释25.“新月诗派”正确答案:新月诗派作为诗歌流派始于1926年,代表作家有徐志摩、闻一多等。

陈独秀三大主义的内容是什么

陈独秀三大主义的内容是什么

陈独秀三大主义的内容是什么陈独秀,我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那么陈独秀三大主义是什么?下面是为你搜集陈独秀三大主义是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陈独秀的三大主义是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这是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的三大主义。

陈独秀三大主义中主张的是推翻夸张的、不实用的贵族文学,建立平淡的、能够表达情感的国民文学;推翻腐败的、陈旧的古典文学,建立新鲜的、实用的写实文学;推翻曲折晦涩的山林文学,建立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三大主义是陈独秀在1916年《文学革命论》一文中提出的。

全文的思想也就是陈独秀的三大主义,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对封建旧文学的否定和批判,它也从启蒙思想的角度抨击了旧文学的阿谀奉承,陈独秀三大主义主张要以革新的文学作为我们改造社会、革新政治的主要途径。

陈独秀三大主义的来源和背景是陈独秀在1915年从日本留学回来返回上海,不久,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出版,在经过二次革命以后,陈独秀觉得要救中国,必须先进行思想改革。

之后在朋友的介绍下进入北京大学担任文学学长。

在陈独秀的推荐下,他的朋友李大钊也来到北京大学,于是他们几人一起主编《青年杂志》,之后改为《新青年》。

陈独秀在面对守旧派的诬蔑和被威胁时,毫不畏惧,最后将陈独秀等人逐出北大。

这一消息一出,于是马上就爆发了一场新旧思想的战争。

陈独秀是哪里人陈独秀是哪里人?他就是享有“千年古城、文化之邦、百年省会、戏剧之乡”安徽安庆人。

1879年,也就是清光绪五年己卯八月二十四日乙丑,一颗巨星降落在安徽省怀宁县的一个小家庭内,这颗巨星就是陈独秀。

陈独秀是哪里人?他就是安徽怀宁人。

陈独秀的父亲陈衍中因为瘟疫死在了江苏怀宁会馆,那时候陈独秀才刚刚满2岁,从此他就失去了父亲,感受不到父爱。

之后陈独秀先后由他的祖父陈章旭和他的大哥陈庆元将他抚养成人。

陈独秀在家中独自学习《四书》、《五经》,有人称赞他说,陈独秀长大后要不成龙。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读后感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读后感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读后感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篇文艺论文,发表于1935年6月。

这篇文章从文学与人民的关系问题出发,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一系列主张:要使文学作品成为群众的教科书而不是作家的“自我表现”,文学应当为人生的普遍的写实主义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强调文学批评的重要性和它对创作的意义,反对资产阶级的“文以载道”和封建社会的“诗言志”;论述了文学与社会生活、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等。

这篇文章标志着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在理论上的成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全面系统地阐释文学革命理论的论文。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指出了中国文学存在的种种弊端,认为这些弊病都是由于旧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导致的。

他提出要以“普罗列塔利亚”式的文学为目标,让文学为人民大众服务,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少数知识分子或贵族阶级。

他认为,只有这样的文学才能真正反映人民的疾苦和呼声,才能够真正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此外,鲁迅还强调了文学批评的重要性。

他认为,文学批评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指导创作方向。

同时,他也提倡作家们积极参与文学批评活动,通过互相交流和讨论来促进文学的发展。

总的来说,《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是一篇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章。

鲁迅在其中阐述了他的文学理念和追求,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

他的思想深刻而有力地批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引导着当时的文化思潮走向正确的道路。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摘要】本文介绍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在文学发展中的重要性。

首先从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的理论基础入手,阐述了其深厚的理论基础。

从实践指导的角度探讨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如何指导文学实践。

接着,介绍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的方法论以及具体措施,加深了对其实现路径的理解。

分析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对文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展望了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不仅在理论上有深厚的基础,更在实践中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其具体措施和方法论也为文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对文学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对未来的文学创作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设的文学革命论、重要性、理论基础、实践指导、方法论、具体措施、影响力、文学发展、促进、前景展望1. 引言1.1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的重要性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是当今文学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理论。

它强调文学作品应当与时俱进,积极反映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生活,传递正能量。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创作理念,更是对文学发展方向的重要引导。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中,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通过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我们可以推动文学作品更加深入地挖掘社会问题,展现人性的复杂多样性,激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只有积极倡导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才能让文学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变人们思想观念的力量。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对于激发文学创作激情,推动文学发展,提高文学影响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的理论基础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强调文学的社会性和时代性。

文学是一种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其实践必然受到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的影响。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认为,文学创作不应该脱离现实,而是要紧密结合社会实践,深入探讨社会矛盾和问题,反映人民的呼声和心声,为社会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强调文学的群众性和普及性。

文学是人民的文学,应该服务于人民、接地气、贴近生活。

“立”于形式――解读胡适的文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word精品文档4页

“立”于形式――解读胡适的文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word精品文档4页

“立”于形式――解读胡适的文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以“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肇始,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打破旧传统的白话文运动。

胡适以先驱的身份引领着中国现代文学朝科学、民主的方向发展。

他分别于1917年1月、1918年4月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从改革旧文学的“八事”入手去实现文学的变革,且更明确地标示出要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文学革命的宗旨。

如果说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是“破”旧传统、旧文学的内容的话,那么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就是“立”新文学的科学、民主的思想。

有研究者认为,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风云人物,胡适充当的并不仅仅是一个旧文化的破坏者,他在文学革命中提出的“八不主义”里,就包含着要求运用新的语言形式(白话)的主张。

事实上,胡适的“破”一开始即伴随着“立”,文学革命还在方兴未艾之际,胡适即把“建设”提到了突出的地位,1918年7月,他便开始倡导“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并力图通过创作实践的尝试为新文学提供范例。

胡适以个人独特的视角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为我们诠释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真正内涵,并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探讨了白话文运动中的思想之“立”、方法之“立”,从而让中国语言从僵化的发展到了全新的、充满活力的“活的文学”。

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一个主张:“话怎么说,就怎么说”,通过改革,“替中国创造出一派新中国的文学。

” 他个人解释为是“八事”中(二)(三)(四)(五)(六)诸条的变相,也就是:不做“无病呻吟”的文字、不用典、不用套语滥调、不重对偶、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

这是从内容上来说,胡适自己也说,“是单从消极的,破坏的一方面着想的”。

而在“立”的方面来看,胡适认为,“我们要创造新文学,也须先预备下创造新文学的‘工具’。

我们的工具就是白话。

我们有志造国语文学的人,应该赶紧筹备这个万不可少的工具。

”怎么预备呢?1,多读模范的白话文学;2,用白话作各种文学。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读后感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读后感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读后感《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是胡适先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发表的一篇重要文章,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也有了许多思考。

胡适在文中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进行文学创作,强调文学要反映现实生活,要有真情实感。

这一观点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打破了旧有的文学传统和观念的束缚。

在那个时代,文言文被视为正统的文学语言,而白话文则被认为是粗俗、低等的。

然而,胡适先生勇敢地站出来,指出文言文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无法准确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情感。

他认为白话文更贴近大众生活,更能为广大民众所理解和接受,从而能够推动文学的普及和发展。

这让我想到,语言是文学的载体,而文学是时代的反映。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

如果文学语言仍然停留在旧有的模式中,就会与时代脱节,无法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的心声。

白话文的推广,使得文学能够更好地走进大众,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文学创作中来,这无疑为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胡适先生还提出了“八不主义”,即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不做“无病呻吟”的文字,不用典,不用套语烂调,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这些主张在当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在过去的文学创作中,存在着大量的陈词滥调、空洞无物的内容,严重束缚了文学的发展。

而“八不主义”的提出,为文学创作指明了方向,鼓励作家们摆脱旧有的束缚,以创新的精神和真实的情感进行创作。

这让我认识到,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是有内容、有思想、有情感的,而不是空洞的形式堆砌。

在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中,仍然要警惕那些形式大于内容、为了追求华丽而失去真实的作品。

我们应该秉持着真诚和务实的态度,用文字去表达我们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感悟。

同时,胡适先生强调文学要有建设性。

他认为文学革命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创新和建设。

这就要求作家们要有广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思想,能够关注社会问题,反映时代精神。

浅谈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浅谈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浅谈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作者:于薇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是五四新文化时期一本重要的学术著作,胡适提倡白话文学观,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唯一宗旨,我们要看到其对新文学革命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要看到他的局限性。

关键词: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白话国语“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伟大的革命,重要内容就是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胡适作为文学革命的领军人物之一,1917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吹响了文学革命的第一声号角,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他的另外一篇重要文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发表于1918年《新青年》。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概括了文学建设的明确目标,并具体介绍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程序。

跟《文学改良刍议》相比,它重在的具体的“建设”方面,这是新文化运动从“破”到“立”的一个开始。

[1]《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的目标宗旨就是“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2],而真正的“国语”就是白话文。

胡适认为文言文是不能表现淋漓尽致地表现真实感情的,与佶屈聱牙的文言文相比,白话文更浅进易懂,便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胡适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若要有活文学,必须要用白话文创作。

胡适彻底动摇了两千年来文言文作为文学正宗的地位,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在当时,胡适的这一呼声无疑是振聋发聩的。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发表之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也遭到了保守派的猛烈攻击。

当时社会落后、民族危难,文言八股等传统的文学语言形式,由于被上层士大夫所垄断,广大劳动人民长期与书面文学相隔绝,已不能担当传播新文化、启蒙思想的重任,阻碍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而白话因其自身的优点,更适于表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的心境,使文学与群众的关系更近了一步接近广大民众,为群众所接受,它是有资格成为我们的“国语”的,所以白话文,便成了新文学最强有力的载体和工具。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胡适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胡适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一我的《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以来,已有一年多了。

这十几个月之中,这个问题引起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讨论,居然受了许多很可使人乐观的响应。

我想我们提倡文学革命的人,固然不能不从破坏一方面下手。

但是我们仔细看来,现在的旧派文学实在不值得一驳。

甚么桐城派的古文哪,文选派的文学哪,江西派的诗哪,梦窗派的词哪,聊斋志异派的小说哪,──都没有破坏的价值。

他们所以还能存在国中,正因为现在还没有一种真有价值,真有生气,真可算作文学的新文学起来代他们的位置。

有了这种「真文学」和「活文学」,那些「假文学」和「死文学」,自然会消灭了。

所以我望我们提倡文学革命的人,对于那些腐败文学,个个都该存一个「彼可取而代也」的心理,个个都该从建设一方面用力,要在三五十年内替中国创造出一派新中国的活文学。

我现在做这篇文章的宗旨,在于贡献我对于建设新文学的意见。

我且先把我从前所主张破坏的八事引来做参考的数据:一,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

二,不做「无病呻吟」的文字。

三,不用典。

四,不用套语烂调。

五,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

六,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

七,不摹仿古人。

八,不避俗话俗字。

这是我的「八不主义」,是单从消极的,破坏的一方面着想的。

自从去年归国以后,我在各处演说文学革命,便把这「八不主义」都改作了肯定的口气,又总括作四条,如下:一,要有话说,方才说话。

这是「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一条的变相。

二,有甚么话,说甚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

这是二、三、四、五、六诸条的变相。

三,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

这是「不摹仿古人」一条的变相。

四,是甚么时代的人,说甚么时代的话。

这是「不避俗话俗字」的变相。

这是一半消极,一半积极的主张。

一笔表过,且说正文。

二我的「建设新文学论」的唯一宗旨只有十个大字:「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

有了国语的文学,方才可有文学的国语。

有了文学的国语,我们的国语才可算得真正国语。

从《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思考汉语的纯洁性建设问题

从《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思考汉语的纯洁性建设问题

从《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思考汉语的纯洁性建设问题关于汉语的纯洁性问题的争论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目前,《大量使用WiFi、iPad等词伤害汉语纯洁性》一文再度掀起了新一轮的热烈探讨。

本文站在历时的角度,从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的三条具有启发意义的主张入手,分别从语言的经济原则、语言的时代发展和借词方式的变更三个方面做出了一些关于汉语的纯洁性建设问题的思考,试图从历史的经验中寻找突破口。

标签:汉语纯洁性外来词回望历史,从五四时期的文白之争,到30年代的大众语论争,再到延安整风期间关于语言问题的讨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进行的语言方面的改革,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对于语言问题的重视。

1951《人民日报》年发表了著名的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奋斗》,时隔六十多年,2014年4月25日该报发表《大量使用WiFi、iPad等词伤害汉语纯洁性》一文再度掀起了新一轮关于汉语纯洁性的热烈讨论。

文章见报后,网友们的评论铺天盖地而来,支持声、反对声都有,从微博和贴吧的评论中我们大致可以将网友的态度以表格的形式简要地归纳为以下几点:总体上,网友持反对的声音和理由相对较多,仔细分析这些理由,有一定道理但也存在问题,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笔者以为,不妨从历史中去寻找出口。

白话文的普及要归功于五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文白之争的语言论战是运动的聚焦点,而这场战绩赫赫的论战中,一大收获还在于理论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胡适的论文《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该文对文章的表达方式提出了四条主张,其中的三条主张对我们当前关于语言纯洁性的论争具有启发意义。

一、“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经济至上原则这条主张所表达的意思在于语言的表达应符合经济原则,即用最简洁的话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尽可能完整地表达出来。

就这一点而言,支持者举例说“厕所”和“wc”相比是一样的简洁,但“wc”可能会造成部分群体的不理解。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读后感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读后感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读后感《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是胡适先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的重要文学主张,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也对文学的发展和变革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胡适先生在文中明确指出,文学革命的目标不仅是破坏旧文学,更在于建设新文学。

这一观点让我深刻认识到,任何变革都不能仅仅停留在否定和推翻的层面,而应当有积极的构建和创新。

文学的发展也是如此,如果只是一味地批判传统文学的弊端,而不努力去创造适应时代需求的新文学,那么文学的进步将无从谈起。

文中提到“要有话说,方才说话”,强调了文学创作应当源于真实的感受和表达。

这让我反思当下的文学创作环境,有时为了追求华丽的辞藻、复杂的结构,反而忽略了内心真实的声音。

真正能够打动读者的,往往是那些质朴而真诚的文字,是作者源自生活、源自内心深处的感悟。

胡适先生主张用白话文进行文学创作,认为“死文字决不能产生活文学”。

这一观点在当时无疑是具有突破性和前瞻性的。

白话文的推广,使得文学能够更贴近大众,让更多的人能够读懂、理解和参与到文学创作中来。

这不仅扩大了文学的受众群体,也为文学的普及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不禁联想到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从古代的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变,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每一次文学形式和语言的变革,都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密切相关。

而胡适先生所倡导的文学革命,正是顺应了当时社会变革的需求,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开辟了道路。

同时,我也思考了建设新文学所面临的挑战。

新文学的建设需要打破传统的束缚,但又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文化的精华。

如何在继承和创新之间找到平衡,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而且,新文学的发展还需要有良好的创作环境和评价体系,鼓励作者大胆创新,同时也能够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评价。

此外,胡适先生强调文学要反映社会现实,要有思想内涵。

这使我认识到,好的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应当具有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和洞察。

它应当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激发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读后感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读后感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读后感《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是胡适先生的一篇重要文章,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后,我深受启发,也有了许多的思考。

胡适在文中主张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为建设新文学的目标,强调了文学语言的重要性。

他认为,文学应该用通俗易懂、能够被广大民众所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来表达,而不是局限于陈旧的文言文或者晦涩难懂的书面语。

这一观点在当时无疑具有极大的开创性和前瞻性。

过去,文言文作为主要的文学语言,虽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韵味,但它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相脱节,使得文学作品只能在少数知识分子之间流传。

而胡适提倡的用白话进行文学创作,则打破了这种语言的隔阂,让文学能够真正走进大众,反映大众的生活和情感。

这使得文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精英文化,而是成为了广大人民都能够参与和欣赏的艺术形式。

从文学的功能角度来看,胡适的主张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学不仅仅是为了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更应该具有教育、启发和引导社会的作用。

如果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难以理解,那么它就无法有效地发挥这些功能。

白话文学的推广,使得文学能够更直接、更有力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胡适对于文学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新文学应该摆脱旧有的束缚,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要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尝试。

这为作家们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内容上,新文学应该关注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的问题和人民的疾苦;在形式上,则可以不拘一格,灵活多样。

然而,胡适的观点在当时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些人认为,白话文学过于粗俗,缺乏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但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的。

白话文学并不是要摒弃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精华,而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优秀的白话文学作品的出现,证明了白话文学同样能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水准。

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能够从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获得启示。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读后感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读后感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读后感在阅读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之后,心中涌起诸多感触。

这一论著在文学发展的历程中,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这篇论著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主张,让我深刻认识到其对于传统文学观念的冲击和对新文学发展的推动。

它犹如一声惊雷,打破了旧有的文学藩篱,为文学的新生开辟了道路。

文中强调的“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这一观点,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前瞻性。

它让我明白,文学不应仅仅是少数文人墨客的专属,而应成为大众能够理解和参与的领域。

语言作为文学的载体,其通俗化、大众化是文学走向更广泛受众的关键。

只有当文学使用的语言贴近大众,能够被大众所理解和运用,文学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才能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传递思想、启迪智慧、激发情感。

作者对于文学内容的重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再是空洞无物的辞藻堆砌,而是强调文学要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要表达人民的心声和诉求。

这让我反思我们当下的文学创作,是否真正做到了扎根于生活,是否真正倾听了大众的声音。

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与生活紧密相连,才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同时,《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也让我思考文学形式创新的重要性。

传统的文学形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和突破。

新的文学形式能够为文学表达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节奏和读者的需求。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一论著所引发的文学革命,不仅仅是文学领域的变革,更是对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的一次深刻触动。

它激发了人们对于传统观念的重新审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那个时代,文学成为了思想启蒙的重要工具,唤醒了民众的觉醒,为社会的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然而,在现实中推行这样的文学革命并非一帆风顺。

传统观念的束缚、既得利益者的抵制以及社会大众接受新观念的过程都充满了挑战。

但正是这种艰难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才使得文学革命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为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我的《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以来,已有一年多了。

这十几个月之中,这个问题引起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讨论,居然受了许多很可使人乐观的响应。

我想我们提倡文学革命的人,固然不能不从破坏一方面下手。

但是我们仔细看来,现在的旧派文学实在不值得一驳。

甚么桐城派的古文哪,文选派的文学哪,江西派的诗哪,梦窗派的词哪,聊斋志异派的小说哪,??都没有破坏的价值。

他们所以还能存在国中,正因为现在还没有一种真有价值,真有生气,真可算作文学的新文学起来代他们的位置。

有了这种「真文学」和「活文学」,那些「假文学」和「死文学」,自然会消灭了。

所以我望我们提倡文学革命的人,对于那些****文学,个个都该存一个「彼可取而代也」的心理,个个都该从建设一方面用力,要在三五十年内替中国创造出一派新中国的活文学。

我现在做这篇文章的宗旨,在于贡献我对于建设新文学的意见。

我且先把我从前所主张破坏的八事引来做参考的数据: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以来,已有一年多了。

这十几个月之中,这个问题引起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讨论,居然受了许多很可使人乐观的响应。

我想我们提倡文学革命的人,固然不能不从破坏一方面下手。

但是我们仔细看来,现在的旧派文学实在不值得一驳。

甚么桐城派的古文哪,文选派的文学哪,江西派的诗哪,梦窗派的词哪,聊斋志异派的小说哪,??都没有破坏的价值。

他们所以还能存在国中,正因为现在还没有一种真有价值,真有生气,真可算作文学的新文学起来代他们的位置。

有了这种「真文学」和「活文学」,那些「假文学」和「死文学」,自然会消灭了。

所以我望我们提倡文学革命的人,对于那些****文学,个个都该存一个「彼可取而代也」的心理,个个都该从建设一方面用力,要在三五十年内替中国创造出一派新中国的活文学。

我现在做这篇文章的宗旨,在于贡献我对于建设新文学的意见。

我且先把我从前所主张破坏的八事引来做参考的数据》和《孔雀东南飞》呢,因为这两首诗是用白话做的。

为甚么爱读陶渊明的诗和李后主的词呢,因为他们的诗词是用白话做的。

文学革命论

文学革命论

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作者陈独秀,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 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全文如下:今日庄严灿烂之欧洲,何自而来乎?曰,革命之赐也。

欧语所谓革命者,为革故更新之义,与中土所谓朝代鼎革,绝不相类;故自文艺复兴以来,政治界有革命,宗教界亦有革命,伦理道德亦有革命,文学艺术,亦莫不有革命,莫不因革命而新兴而进化。

近代欧洲文明史,宜可谓之革命史。

故曰,今日庄严灿烂之欧洲,乃革命之赐也。

吾苟偷庸懦之国民,畏革命如蛇蝎,故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

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而未有焉。

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

推其总因,乃在吾人疾视革命,不知其为开发文明之利器故。

孔教问题,方喧呶于国中,此伦理道德革命之先声也。

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

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化革命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

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国风》多里巷猥辞,《楚辞》盛用土语方物,非不斐然可观。

承其流者,两汉赋家,颂声大作,雕琢阿谀,词多而意寡,此贵族之文古典之文之始作俑也。

魏、晋以下之五言,抒情写事,一变前代板滞堆砌之风,在当时可谓为文学一大革命,即文学一大进化;然希托高古,言简意晦,社会现象,非所取材,是犹贵族之风,未足以语通俗的国民文学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我的《文学改良议》发表以来,已有一年多了。

这十几个月之中,这个引起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讨论,居然受了许多很可使人乐观的响应。

我想我们提倡文学革命的人,固然不能不从破坏一方面下手。

但是我们仔细看来,现在的旧派文学实在不值得一驳。

甚么桐城派的古文哪,文选派的文学哪,江西派的诗哪,梦窗派的词哪,聊斋志异派的小说哪,──都
没有破坏的价值。

他们所以还能存在国中,正因为现在还没有一种真有价值,真有生气,真可算作文学的新文学起来代他们的位置。

有了这种「真文学」和「活文学」,那些「假文学」和「死文学」,会消灭了。

所以我望我们提倡文学革命的人,对于那些腐败文学,个个都该存一个「彼可取而代也」的心理,个个都该从建设一方面用力,要在三五十年内替创造出一派新中国的活文学。

我现在做这篇文章的宗旨,在于贡献我对于建设新
文学的意见。

我且先把我从前所主张破坏的八事引来做的数据:一,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

二,不做「无病呻吟」的文字。

三,不用典。

四,不用套语
烂调。

五,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

六,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

七,不摹仿古人。

八,不避俗话俗字。

这是我的「八不主义」,是单从消极的,破
坏的一方面着想的。

自从去年归国以后,我在各处演说文学革命,便把这「八不主义」都改作了肯定的口气,又总括作四条,如下:一,要有话说,方才说话。

这是「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一条的变相。

二,有甚么话,说甚么话;话怎么说,就怎
么说。

这是二、三、四、五、六诸条的变相。

三,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

这是「不摹仿古人」一条的变相。

四,是甚么的人,说甚么时代的话。

这是「不避
俗话俗字」的变相。

这是一半消极,一半积极的主张。

一笔表过,且说正文。

二我的
「建设新文学论」的唯一宗旨只有十个大字:「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

有了国语的文学,方才可有文学的国语。

有了文学的国语,我们的国语才可算得真正国语。

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便不能发达。

这是我这一篇文字的大旨。

我曾仔细:中国这二千
年何以没有真有价值真有生命的「文言的文学」?我自己回答道:「这都因为这二年的文人所做的文学都是死的,都是用己经了的语言文字做的。

死文字决不能产出活文学。

所以中国这二千年只有些死文学,只有些没有价值的死文学。

」我们为什么爱读《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呢?因为这两首诗是用白话做的。

为甚么爱读陶渊明的诗和李后主的词呢?因为他们的诗词是用白话做的。

为甚么爱杜甫的《石壕吏》、《兵车行》诸诗呢?因为他们都是用白话做的。

为甚么不爱韩愈的《南山》呢?因为他用的是死字死话。

……
简单说来,自从《三百篇》到于今,中国的文学凡是有一些价值有一些儿生命的,都是白话的,或是近于白话的。

其余的都是没有生气的古董,都是博物院的陈列品!再看
近世的文学:何以《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可以称为「活文学」呢?因为他们都是用一种活文字做的。

若是施耐庵、邱长春、吴敬梓、曹雪芹,都用了文言做书,他们的小说一定不会有这样生命,一定不会有这样价值。

读者不要
误会,我并不曾说凡是用白话做的书都是有价值有生命的。

我说的是,用死了的文言决不能做出有生命有价值的文学来。

这一千多年的文学,凡是有真正文学价值的,没有一种不带有白话的性质,没有一种不靠这个「白话性质」的帮助。

换言之,白话能产出有价值的文学,也能产出没有价值的文学;可以产出《儒林外史》,也可以产出《肉蒲团》。

但是那已死的文言只能产出没有价值没有生命的文学,决不能产出有价值有生命的文学;只能做几篇《拟韩退之〈原道〉》或《拟陆士衡〈拟古〉》,决不能做出一部《儒林外史》。

若有人不信这话,可先读明朝古文大家宋濂的《王冕传》,再读《儒林外史》第一回的《王冕传》,便可知道死文学和活文学的分别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