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心理应激

合集下载

大学生心理危机常见应激源的识别与干预

大学生心理危机常见应激源的识别与干预

大学生心理危机常见应激源的识别与干预摘要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常见应激源的识别与干预可以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加强大学生学习生涯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完善大学生心理应激预警与支持系统、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等途径来进行。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激源识别干预1.相关概念的阐释1.1应激。

应激( stress)的最早的含义是指物理上的张力。

它是由紧张刺激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变化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是对应激源在有机体内产生的频繁适应不良的一种状态。

应激源就是那些来自外界的顺应要求,给人造成紧张的条件和环境又称之为应激情境或状态。

1937年,加拿大学者塞里在其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首先赋予其新的含义。

他认为,应激是各种各样的紧张刺激所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反应,这种生理反应与刺激物的性质无关,被称为“一般性适应综合症”,如应激源,应激状态下的心理、行为反应,应激与身心健康的关系以及应付应激的各种策略等问题。

1.2心理应激。

心理应激( Psychological streSS)是指个体感受或察觉到某种环境的刺激时,由于心理和生理反应所产生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

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心理应激与精神疾病紧密相关,对心理应激的习惯性应对方式失败,会导致当事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水平降低。

1.3应激源。

应激源( stressors)就是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因素或者是来自外界的顺应要求。

其中心理社会因素在应激源中居主导地位。

如出生于现代化、文明、开放的大城市的学生考到了坐落在小城镇的、处于前现代化阶段的大学读书,其在读大学的教育环境与管理氛围就可能成为该大学生的应激源。

应激源是关系到我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2.大学生心理危机常见的应激源一般而言,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心理失衡状态,这就是心理危机状态。

心理学视角下的应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学视角下的应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学视角下的应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大学时期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年轻人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的变迁以及自我认同的探索等诸多问题。

其中,应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应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

应激是指外界环境对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激动。

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应激源都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

例如,学业压力是大学生常常面临的应激源之一。

大学课业的难度和强度往往超出了许多新生的预期,他们需要面对大量的学习任务和考试压力。

同时,人际关系的变迁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应激。

进入大学,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同学和室友,面对不同背景和性格的人们,由此引发的人际关系问题常常导致焦虑和紧张情绪的产生。

此外,自我认同的探索也是大学生面临的应激源之一。

在这个阶段,年轻人经历着从青春期到成年期的过渡,他们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价值观念以及人际关系等问题都在不断思考和调整中。

这种探索过程可能会导致自我身份认同的困惑和心理上的困扰。

应激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过度的应激会破坏大学生的心理平衡。

在面对压力巨大的学业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时,他们的情绪可能变得焦虑不安,甚至出现抑郁和情绪波动等问题。

其次,长期积累的应激源以及未解决的心理问题可能会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加重。

例如,慢性的应激状态可能会降低大学生的免疫力,导致身体上的不适,进而影响到心理健康。

除此之外,过度的应激也可能导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发展。

例如,长期的应激状态可能会引发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为了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对应激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大学生需要学会有效的应对压力的方法。

例如,他们可以选择进行适度的锻炼和运动,这有助于释放压力和调节情绪。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应激和应对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应激和应对
和支持。
高校和社会应加强合作,建立 健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 服务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心理 素质和应对能力。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大学生 对心理应激的认识和理解,鼓 励他们积极面对和解决心理问 题,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消极应对方式
01
02
03
04
逃避现实
沉迷于网络游戏、过度
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将负 面情绪深藏在心里,可能导致
心理问题加剧。
自我否定
对自己失去信心,消极看待自 己的能力和未来,容易陷入自
卑和焦虑。
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过度饮食、熬夜、缺乏运动等 ,影响身体健康,进而影响心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应激和应 对
汇报人: 2023-12-26
目录
• 当代大学生心理应激源分析 • 心理应激对大学生的影响 • 大学生应对心理应激的方式 • 提高大学生应对心理应激的能
力 • 高校在应对大学生心理应激中
的角色 • 结论与展望
01
当代大学生心理应激源分析
学业压力
考试压力
由于大学课程难度较大,考试频 繁,许多大学生感到压力重重。
逃避学习
长期的心理应激可能导致 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和逃 避心理。
人际关系影响
社交障碍
心理应激可能导致大学生 在社交场合出现紧张、害 怕、回避等行为。
人际关系疏离
心理压力可能导致学生与 家人和朋友的关系疏离, 缺乏情感支持和交流。
冲突与摩擦增加
心理应激可能导致学生在 人际交往中更容易产生冲 突和摩擦。
与朋友分享心情和经历,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鼓 励。
3
学校支持
利用学校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学生组织等资源 ,获得专业和情感上的支持。

大学心理应激教案

大学心理应激教案

课时:2课时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应激的概念、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2. 使学生掌握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重点:1. 心理应激的概念和产生原因;2. 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心理应激的识别;2. 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心理测试问卷;3. 心理咨询案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心理应激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心理应激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2. 学生分享自己遇到的心理应激事件及应对方式。

二、讲授新课1. 心理应激的概念:心理应激是指个体在面临压力、挑战或威胁时,心理和生理上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

2. 心理应激的产生原因:a. 个人因素:性格、气质、认知方式等;b. 社会因素:家庭、学校、工作、人际关系等;c. 生理因素:疾病、疲劳、生物节律等。

3. 心理应激的表现形式:a. 情绪反应:焦虑、抑郁、愤怒等;b. 认知反应: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记忆减退等;c. 生理反应: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

三、案例分析1. 教师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心理应激的产生原因和应对策略。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中的心理应激表现和应对方法。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心理应激的识别和应对方法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心理应激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心理应激的概念、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

二、讲授新课1. 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和技巧:a. 改变认知:调整对压力事件的看法,降低压力感;b. 改善情绪:通过运动、音乐、冥想等方式调节情绪;c. 改善人际关系: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寻求支持;d. 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2.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应激与应对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应激与应对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应激与应对
一、 心理应激的概念
• • 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 Stress)是个体
与被个体评价为超过自身资源和可能影 响自身健全的环境之间的一种联结(认 知学派的观点)―――――是个体察知 的需求和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所 表现的心身紧张状态。
包括三层含义:
• 1、应激是机体发生应激反应和刺激 物--------应激源。
曲) • 5、药物控制 • 6、心理治疗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1带来安全感?2度过快乐的时光?3获得与人们和睦相处的生活经验?4使其为人宽厚提高理解能力?5提供了获得有关社会知识的机会?6有批评别人的机会?7提供了求爱的经验?8促进诚实心胸的发展?问题?1交往中的自卑心理使交往受挫产生消极后果?2对自我智力估计过低带来的消极暗示?3生理上的某些不足引起消极因素的自我暗示?4对性格与气质自我评价带来的消极暗示?5屈服于舆论或群体压力所产生的消极暗示三恋爱受挫?1恋爱的原因见表?2困惑?1单恋
• 问题
• 1、交往中的自卑心理,使交往受挫产 生消极后果
• 2、对自我智力估计过低,带来的消极 暗示
• 3、生理上的某些不足引起消极因素的 自我暗示
• 4、对性格与气质自我评价带来的消极 暗示
• 5、屈服于舆论或群体压力所产生的消 极暗示
(三)恋爱受挫
• 1、恋爱的原因(见表) • 2、困惑 • (1)单恋:指以一方对另一方的一厢情
故……
三、应对(Coping Style)
• 1、提高认知评价(evaluation)水平,(关键因素) 个体,从自己的角度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 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的能力。
• 2、消除应激源 • 3、运用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 • ①否认(denial)——暂时减轻心理压力 • ②合理化(rationalization)——文饰、酸葡萄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激反应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激反应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激反应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压力的逐渐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在面对各种应激源时,大学生的心理反应也是不同的。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激反应,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学业压力在大学期间,学业压力往往是大学生最主要的应激源之一。

面对严峻的学习任务和竞争环境,许多大学生感到沮丧、焦虑甚至绝望。

这种情绪往往会导致他们的学习效率下降,产生消极的应激反应。

针对学业压力带来的应激反应,大学生可以尝试以下解决对策:1.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分解任务,逐步完成,避免拖延;2.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制定学习计划、做好总结等;3.积极寻求帮助和支持,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大学时期是一个人际交往频繁的阶段,但与此同时,也会带来各种人际关系问题。

例如,与室友相处不和谐、与同学之间产生矛盾等,这些问题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在面对人际关系问题时,大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积极的态度,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并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2.适当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避免过于强势或退缩,在沟通中保持平和的心态;3.学会倾听和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理性的交流解决问题。

三、情感压力除了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大学生还可能面临情感压力,例如恋爱问题、友情问题、自我认同问题等。

这些问题可能引发大学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

在应对情感压力时,大学生可以考虑以下对策:1.与身边的朋友、家人进行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获得支持和安慰;2.参加一些利于情感调节的活动,例如运动、音乐、读书等,缓解压力;3.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倾诉自己的困扰,并获得专业指导。

四、经济压力大学生往往还面临经济压力,例如学费、生活费等方面的支出。

经济困难可能引发大学生的焦虑和不安,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为了应对经济压力,大学生可以考虑以下解决对策:1.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合理规划自己的开支;2.积极寻找勤工俭学的机会,减轻经济压力;3.与学校相关部门或资助机构沟通,了解和申请相应的奖学金或助学金。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应激和应对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应激和应对

3
制定问卷
根据相关文献及专家意见,制定包含心理应激 状况及应对策略的问卷。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数据收集
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发放问卷,收集数据并整理。
数据筛选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排除无效问卷,确保数据质量。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软件对筛选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等,以 揭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应激状况及应对策略的特点和规律。
开展心理健康活动
通过举办讲座、工作坊、心理情景剧等形式,提高大学生参与心理健
康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心理应激应对能力。
03
建设心理辅导中心
高校应设立心理辅导中心,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
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应激能力。
完善心理咨询和干预体系,及时解决心理问题
1 2 3
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通过心理测评、心理健康调查等方式,及时发 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和帮助 ,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2023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应激和 应对
目录
• 引言 • 文献回顾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与建议
01
引言
引言
背景与意义
• 当代大学生处于社会变革和发展时期,面临多种应激源, 如学业、人际关系、就业等。
• 心理应激是一种个体面对外界压力和威胁时的心理反应, 可能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
更容易受到学业和人际关系的压力。
应对策略的使用情况及效果评价
积极应对策略
多数大学生在面对心理应激时,能够采取积极应对策略,如寻求帮助、参加心理咨询、调 整心态等,这些策略有助于缓解压力和改善心理健康。
消极应对策略
部分学生则可能采取消极应对方式,如逃避现实、过度沉迷网络等,这些方式不仅无法有 效缓解压力,反而可能加重心理问题。

学生心理应激反应的探讨

学生心理应激反应的探讨

学生心理应激反应的探讨在现代社会中,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这些压力和挑战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学生心理应激反应是指学生在面对这些压力和挑战时所产生的身心反应。

本文将探讨学生心理应激反应的原因、表现以及应对方法。

首先,学生心理应激反应的原因可以分为内外因素。

外部因素包括学业压力、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等。

学业压力是学生最主要的应激源之一,例如考试、作业、竞争等都会给学生带来压力。

家庭环境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不良的家庭关系、缺乏关爱和支持等都可能导致学生出现应激反应。

另外,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也是学生心理应激反应的原因之一,例如同学间的欺凌、排斥等行为会给受害者带来心理压力。

其次,学生心理应激反应的表现多种多样。

常见的表现包括情绪波动、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下降等。

情绪波动表现为情绪的快速转变,学生可能一会儿开心欢笑,一会儿又突然变得愤怒或悲伤。

焦虑和抑郁常常是学生面对压力和挑战时会出现的情绪反应,他们可能感到紧张、不安和沮丧。

注意力不集中是指学生在学习或者其他活动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分心。

最后,学习兴趣的下降可能意味着学生开始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可能变得对学校和课程感到厌倦。

针对学生心理应激反应,有一些应对方法是可以采取的。

首先,学生可以寻求帮助和支持。

他们可以向家长、老师或者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倾诉自己的困扰和压力。

他们会给予学生建议和支持,帮助他们化解压力。

其次,学生可以学会放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通过运动、艺术创作、写作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饮食、睡眠和作息时间,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

另外,学校和社会也承担着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

学校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教授他们一些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

社会可以提供广泛的支持,例如心理咨询服务的普及、心理健康法律的保障等,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心理健康服务。

大学生心理应激的类型、影响及应对策略-文档资料

大学生心理应激的类型、影响及应对策略-文档资料

大学生心理应激的类型、影响及应对策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长期的或过于强烈的心理应激或压力既是妨碍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个主要障碍,也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1]黄希庭、郑涌等人对大学生进行的SCL——90测试的结果表明,22. 4%的大学生在测试的9个指标中,至少有一项呈现出心理障碍状况,在这些存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中,因心理应激而引起的案例不少,并呈上升的趋势。

[2]正如张华(2008)所言:心理应激的产生在短时期内可以提高人的觉醒水平,应付各种环境变化的挑战,但长时间的应激状态则会损害人的心身健康。

[3]可见,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正常学习、交往、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

如果大学生心理应激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出现过于频繁,将会对大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紧张与交流,严重损害身心健康,阻碍其成长与成才。

本文旨在通过阐述大学生心理应激种类及原因、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等两个方面,探究积极有效的策略应对心理应激,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1、大学生心理应激的类型与原因心理应激,是指个体觉察或认识到自己正面对着至关重要的环境要求时,所产生的一种通过各式各样心理和生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身心紧张状态,它是人情绪、情感的一种状态。

张华认为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应激主要体现在大学环境的适应、人际交往的敏感、网络游戏成瘾、恋爱感情失控以及求职就业压力这5个方面。

[3]董凌波(2009)认为,在大学生中存在如对环境的适应问题、学习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和学生之间差异的压力等心理应激;[4]本文认为,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也面临着不同的心理应激种类。

例如,大一新生的心理应激主要体现在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及方法的适应两个方面;大二学生的心理应激主要是沉迷网络游戏、人际交往障碍、情感问题凸显三个方面;大三和大四学生的心理应激则体现在求职就业、自我定位和生涯发展三个方面。

根据教育实践分析和研究,造成大学生心理应激的原因主要是社会性应激与心理性应激。

心理应激案例

心理应激案例

心理应激案例小明是一名大学生,最近面临着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导致心理状态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小明面临着来自学业方面的应激。

他所在的专业学习难度较大,课程内容繁杂,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

而他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有限,经常感到无法应付,面临着学业上的压力。

每天面对大量的学习任务和期末考试的压力,他经常感到焦虑和紧张,甚至出现失眠和食欲不振等身体上的反应。

其次,小明还遇到了来自人际关系方面的应激。

他在大学期间交到了一些朋友,但由于性格内向和社交能力较差,他面对新的人际交往时常常感到不安和紧张。

在与同学和室友相处的过程中,他也经常出现沟通困难、人际冲突甚至是被排挤的问题,使得他的情绪变得更加低落和沮丧。

面对这些应激因素,小明表现出了一些心理上的问题。

首先,他的情绪容易起伏,常常感到焦虑、沮丧和无助。

他对于学业和人际关系的困扰导致他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恐惧,产生了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否定。

其次,他的身体健康也受到了影响,经常出现的失眠和食欲不振对他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造成了负面影响。

同时,他的学习效果也受到了影响,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心理应激,小明需要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

首先,他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心理疏导和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其次,他可以参加一些减压活动,例如运动、听音乐或者与朋友交流等,来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此外,他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时间规划,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减轻学业压力。

最重要的是,他需要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树立信心,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通过积极的个人努力和适当的支持,相信小明能够渡过这段心理应激期,重拾心情,迎接未来的挑战。

大学生早期应激的特点及对情绪工作记忆的影响

大学生早期应激的特点及对情绪工作记忆的影响

大学生早期应激的特点及对情绪工作记忆的影响大学生早期应激的特点及对情绪工作记忆的影响引言:在大学生的早期阶段,面对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他们经历了许多的压力和应激。

应激作为一种对外部或内部刺激的身体和心理的反应,可能对大学生的情绪和工作记忆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早期应激的特点以及其对情绪工作记忆的影响。

一、大学生早期应激的特点1. 新环境适应压力: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新的同学,这些变化可能导致大学生感到孤独、无助和不安,从而造成应激。

2. 学业压力增加:大学生面临的学习任务相对于高中阶段更加困难和繁重,学业压力的增加也是早期应激的一种表现。

3. 社交压力:在大学生活的初期,他们需要与新同学建立关系、融入新的社交圈子,这对一些内向的大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4. 家庭角色的转变:离开父母独自面对生活和学业的责任,以及家庭的期望和对未来的担忧,可能给大学生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

二、大学生早期应激对情绪的影响1. 焦虑情绪增加:应激可能导致大学生的焦虑情绪增加,表现为焦虑、紧张、不安等。

焦虑情绪的增加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情绪稳定性和心理健康。

2. 抑郁情绪增加:一些大学生可能在面对诸多应激时,感到困惑和无助,从而产生抑郁情绪。

抑郁情绪的增加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

3. 自信心下降:大学生在面对早期应激时,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自信心下降。

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习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三、大学生早期应激对工作记忆的影响1. 工作记忆能力下降:工作记忆是指短期内储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大学生早期应激可能会导致他们的工作记忆能力下降。

这可能对他们的学习和思维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2. 集中力下降:大学生在早期面临诸多应激时,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增加可能会导致他们的集中力下降。

这会影响他们在学习和考试中的表现。

3. 健忘加重:大学生在早期应激时,焦虑和压力的增加可能会导致他们更加容易忘记事物,记忆力下降。

大学生心理应激的识别与干预

大学生心理应激的识别与干预

大学生心理应激的识别与干预摘要:大学生常见心理应激源包括学习压力、个人发展、社交能力、感情交流、家庭经济和适应能力。

对大学生心理应激的识别与干预可以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加强大学生学习生涯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完善大学生心理应激预警与支持系统、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等途径来进行。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应激;应激源;识别;干预一、心理应激的含义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 stress)是指个体感受或察觉到某种环境的刺激时,由于心理和生理反应所产生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

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心理应激与精神疾病紧密相关,对心理应激的习惯性应对方式失败,会导致当事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水平降低。

很多临床工作者发现,这类人群更容易患精神疾病。

二、大学生心理应激源的识别与分析1.大学生心理应激源的识别为了准确地掌握大学生心理应激源的类型,笔者对东北林业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的900名大学生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

共收回有效问卷780份,问卷有效率为86.67%;其中男生332人,女生448人;生源地为农村、小城镇、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大学生比例分别为27.69%、24.23%、24.62%和23.46%。

根据对问卷的统计结果,我们发现大学生心理应激源主要有6种类型,分别是学习压力、家庭经济、个人发展(主要是工作与升学,下同)、感情交流、社交能力以及适应能力。

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来自学习压力、家庭经济、个人发展和感情交流的心理应激比来自社交能力与适应能力的心理应激要产生更大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分析上述应激源影响大学生心理应激的效果,我们运用Eviews6.0进行了多元选择模型的构建,对上述5种应激效果分别赋值,分值从低到高分别为1、2、3、4、5,将6种应激源作为自变量,将大学生自我整体的心理应激感受作为因变量,构建模型,通过剔除不显著变量,最终得到如下的结果:从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1单位学习压力的应激效果将对大学生自身整体心理应激感受产生0.372978单位的效果,1单位个人发展的应激效果将会对大学生自身整体心理应激感受产生0.514086单位的效果,而这两部分的效果作为更主要的心理应激源对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应激效果。

大学生心理应激状态下的自我救助

大学生心理应激状态下的自我救助

大学生心理应激状态下的自我救助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着诸多压力,包括学业、就业、社交和经济等方面的挑战。

这些压力常常会导致心理应激状态,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深入探讨大学生如何在心理应激状态下进行自我救助,帮助他们有效应对压力,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一、了解心理应激状态心理应激状态是指个体在面临外部环境压力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

大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时间管理不善、生活适应问题等因素,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

常见的表现包括焦虑、抑郁、失眠、易怒等。

这些情绪不仅会影响学习效率,还会对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进行有效的自我救助,就显得尤为重要。

1.1 心理应激的成因大学生心理应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学业压力:竞争激烈的学业环境使得学生感受到巨大的学习压力。

人际关系:新环境中的人际交往可能带来孤独感和焦虑感。

未来的不确定性:即将进入职场的不安与迷茫也会加大学生的心理负担。

家庭因素:家庭关系紧张或经济压力同样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

二、自我评估与认知重建当察觉自己处于心理应激状态时,首先要进行自我评估,了解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2.1 日记记录法写日记是一种有效的情感表达方式。

通过记录每天的感受、情绪和事件,可以帮助学生更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

同时,也可以回顾自己的成长与变化,为后续的调整提供依据。

2.2 情绪监测建立每天情绪监测表,对不同时段的情绪变化进行记录,这样可以识别出情绪波动的规律。

通过分析负面情绪出现的频率和原因,有助于寻找合适的自我调节方法。

三、积极调整心态在应对心理应激时,积极调整心态至关重要。

试着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有助于减轻负担。

3.1 接受不完美大学生活难免会遭遇挫折,接受这一事实,而不是一味追求完美。

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通过调整期望值来减少焦虑。

3.2 设置合理目标明确个人目标并将其细化为可实现的小目标,每达成一个小目标都能够提升自信心,降低压力。

大学生应激教育心得体会

大学生应激教育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如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我国高校普遍开展了应激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应对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在参加应激教育的过程中,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认识应激教育的重要性应激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核心的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压力。

在参加应激教育之前,我对压力的认识较为片面,认为压力只是阻碍我们前进的障碍。

然而,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压力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促使我们不断进步;而过度压力则会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因此,学会应对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二、掌握应激应对技巧在应激教育中,我们学习了多种应对压力的技巧,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点:1. 正确认识压力:我们要认识到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学会接受压力,并将其转化为动力。

2. 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压力。

同时,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

3. 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避免拖延,将压力分散到日常生活中。

4. 放松训练:学会放松身心,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有助于缓解压力。

5.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老师等交流,分享自己的压力,寻求他们的帮助。

6. 学会自我调节:通过运动、兴趣爱好等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身心健康。

三、提高心理承受能力1. 增强自信心: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自信心。

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生活中的压力。

2. 学会调整情绪:学会将负面情绪转化为正面情绪,如将愤怒转化为动力,将焦虑转化为耐心。

3.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4. 学会自我反思:定期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四、总结通过参加应激教育,我深刻认识到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学会应对压力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心理应激对大学生学习成就的影响

心理应激对大学生学习成就的影响

心理应激对大学生学习成就的影响大学生时代是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不仅需要承担学习的压力,还要应对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挑战。

这一阶段的大量心理应激对大学生的学习成就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心理应激对大学生学习成就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一些缓解压力的建议。

心理应激是人们在应对环境变化或难题时出现的一种身心反应。

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应激源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经济困难等。

首先,学业压力是大学生最常面对的应激源之一。

大学课程更加深入和复杂,学业负担加重,使得学生感到压力倍增。

加之,家庭和社会对学习成绩的期望也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其次,人际关系也是大学生所面临的重要应激源。

从高中毕业走向大学,学生们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并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与此同时,他们还要与同学、室友和教授等各种人群进行良好的相处。

这些新的人际关系可能给大学生带来焦虑和紧张情绪。

最后,经济困难也是大学生所经历的重要应激源。

不少大学生需要通过勤工俭学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这样的双重身份使得他们在学业和生活之间疲于奔命。

心理应激对大学生学习成就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心理应激可能导致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下降。

当大量应激源同时发生时,学生们的焦虑和压力会增加,影响他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进而影响学业表现。

此外,心理应激还会降低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使他们丧失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学习被看作是一种压力而不是一种乐趣,可能导致积极学习的态度消失。

加之,大学生可能在面对学业困难时选择逃避,而不是积极地寻求帮助和解决问题。

这样的消极应对方式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学习困境。

为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应激,提升他们的学习成就,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可以组织心理咨询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压力。

其次,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和支持学生来树立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信心。

还可以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指导,协助学生解决困难,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任务。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四个阶段冲击期防御期解决期无望期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四个阶段冲击期防御期解决期无望期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四个阶段冲击期防御期解决期无望

1、冲击期:发生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不久或当时,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

如突然听到湖北爆发疫情,或邻近区域有人患病,或口罩等物资短缺,或患者骤增等消息后,大多数人会表现出恐惧和焦虑。

2、防御期:表现为想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受到损害的认识功能。

但不知如何做,会出现否认、合理化等。

例如很多人每天都在不停地关注疫情信息,通过详尽信息的掌握来帮助稳定情绪。

3、解决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接受现实,寻求各种资源努力设法解决问题。

焦虑减轻,自信增加,社会功能恢复。

随着信息披露的逐步完全,社会、家庭和朋友给予的支持越来越多,我们将慢慢地趋于稳定。

4、无望期:经历了危机变得更成熟,获得应对危机的技巧。

但也有人消极应对而出现种种心理不健康的行为。

《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的编制

《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的编制

未来研究方向和建议:
尽管《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已经展现出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但仍 有许多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以下是几个建议的研究方向:
1、继续优化量表:随着社会环境和大学生群体的变化,可能需要更新和调 整现有的量表内容。未来研究可以新的压力源和应对方式,以保持量表的时效性 和针对性。
2、深入研究影响因素:心理应激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 影响。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些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为制定更有效的心理健 康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四、结果与讨论
经过一系列的预测和修订,我们最终确立了包含18个项目的《中国大学生心 理应激量表》。通过可靠性分析和有效性检验,我们发现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 和效度。此外,量表的实际应用价值也得到了初步的验证,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和干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五、结论
通过本次演示的编制,《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评估大学生的心理应激状况。此外, 该量表的编制不仅推动了国内对于大学生心理应激的深入研究,也为国际相关领 域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谢谢观看
《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的编 制
目录
01 一、心理应激的概念 及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02 二、文献综述
03 三、研究方法
04 四、结果与讨论
05 五、结论
06 参考内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当今社会,心理应激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了 解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状况,本次演示将介绍《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的编 制过程。
4、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该量表的编制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大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的度,还能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大学生心理应激状态下的自我救助

大学生心理应激状态下的自我救助

大学生心理应激状态下的自我救助1. 引言大学生是社会最为关注的群体之一,他们面临着诸多的压力和挑战。

在面对种种困难和挫折时,他们可能经历心理应激状态,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大学生需要掌握一些自我救助的方法,以应对心理应激状态。

本文将就大学生心理应激状态的表现、原因及相应的自我救助方法进行探讨。

2. 大学生心理应激状态的表现大学生在面临各种挑战和困扰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具体表现如下:2.1 焦虑和压力大学生常常面临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各种压力来源,这些压力会导致他们感到紧张、烦躁和焦虑。

无法妥善处理这些压力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2.2 抑郁和消沉长期处于心理应激状态下,大学生可能会感到无助、失落和消沉。

他们可能会经历低落情绪、失眠或多梦等身心问题,并且对生活失去兴趣。

2.3 自卑和自我贬低受到各种压力的冲击,大学生可能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并产生自卑情绪。

他们对自己进行过度挑剔和批评,进而导致情绪更加低落。

3. 大学生心理应激状态产生的原因要想真正解决大学生心理应激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其产生原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3.1 学业负担重大学教育具有相当高的竞争性,对于学习能力较弱或者是缺乏充足时间管理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学习压力巨大。

这种高度竞争性可能导致他们感到沮丧和焦虑。

3.2 就业压力大学毕业后面临的就业问题是一个让大部分大学生感到焦虑和担忧的问题。

他们担心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并对未来感到迷茫。

3.3 家庭变动家庭变动如离婚、搬迁等也可能导致大学生面临心理应激。

这些变动可能打破稳定性和安全感,进而影响个人心理健康。

4. 大学生心理应激状态下的自我救助方法针对大学生心理应激状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自我救助:4.1 调整思维方式改变对事物的态度非常重要。

当面对困难时,我们可以尝试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并制定合适的目标和计划,分解问题并逐步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的心理应激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应激与心理应激的概念,进而认识心理应激对于个体生活特别是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文章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应激问题,简单说明了现象与产生原因,并在文末给出了本研学小组对于解决大学生心理应激问题的一些合理建议。

关键字:应激心理应激健康心理应激问题人格特质认知方式应对方式正文:随着时代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我们这些80、90后的大学生群体,因为我们代表着社会的未来。

进入大学,我们接触到了更为专业的知识,接触到了多彩多样的生活元素,认识到了五湖四海的同学,那么我们的心理状态在怎么发展呢?日常生活中,大学生遇到了哪些心理问题,又是如何反应的呢?通过对于心理应激的学习与研究,我们能够更加了解和认识大学生的心理应激。

一、应激与心理应激所谓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

引发应激的因素我们则称作应激原。

应激原是指能引起全身性适应综合症或局限性适应综合症的各种因素的总称。

根据来源不同,将其分为三类:(1)外部物质环境:包括自然的和人为的两类因素。

属于自然环境变化的有寒冷、酷热、潮湿、强光、雷电、气压等,可以引起冻伤、中暑等反应。

属于人为因素的有大气、水、食物及射线、噪声等方面的污染等,严重时可引起疾病甚至残废。

(2)个体的内环境:内、外环境的区分是人为的。

内环境的许多问题常来自于外环境,如营养缺乏、感觉剥夺、刺激过量等。

机体内部各种必要物质的产生和平衡失调,如内分泌激素增加,酶和血液成分的改变,既可以是应激源,也可以是应激反应的一部分。

(3)心理社会环境:大量证据表明,心理社会因素可以引起全身性适应综合症,具有应激性。

尤其,亲人的病故或意外事故常常是重大的应激源,因为在悲伤过程中往往会伴有明显的躯体症状。

研究表明,在配偶死亡的这一年中,丧偶者的死亡率比同年龄其他人要高出很多。

心理应激(mental stress)是指个体因认知水平、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造成的心理冲突和情绪反应。

心理应激又包括情绪应激(emotion stress)和精神应激(spirit stress)。

情绪应激源是引起恐惧、喜悦、焦虑、生气等感觉。

例如,跳降落伞、演讲应激、考试应激。

精神应激源则需要更多合理的认知过程而缺乏强烈的情绪成分。

例如,Stroop颜色—词汇冲突测验、心算等。

二、心理应激的影响适当的心理应激可以提高个体生活中的应对和适应能力,可提高注意力和工作效率,从而促使心身成长、发展和身心健康。

近期研究发现,持久、过强的紧张、焦虑、愤怒情绪,可使交感-肾上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垂体-甲状腺系统活化而产生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等;而持久、过强的失助、失望、压抑、孤独、抑郁则使副交感神经、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障碍而产生哮喘、溃疡病、皮肤病、肿瘤等。

如果没有应激,人们就会产生一种无聊的厌倦感,导致不健康的状态。

在一般情况下,心理应激状态对个体的健康具有双重影响。

面对外来的威胁,个体只能通过躯体反应加以克服和防御。

当应激的紧张程度适中,持续时间较短时,对人的健康和功能活动有促进作用,它引起轻微的心身兴奋效应,有助于机体参与到创造性活动中去。

心理学研究表明,早年的心理应激经历可以提高个体健康生活中的应对和适应能力,有助于抵挡各种紧张性刺激的袭击,同时适当的刺激和应激状态也有助于维持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

但是如果心理应激的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则会使人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甚至会严重损害个体的身体健康。

研究表明:诸多病症,如冠心病、高血压、低血糖等等,往往与人长期处于心理应激状态有关。

三、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应激问题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难题,在困难面前会感到压力,这就是心理应激,应激能调动体内的能量,对生命活动有积极意义。

但强烈而持久的应激反应,往往使人心力交瘁,对心身健康起干扰破坏作用。

因此,了解应激反应进而控制应激反应,对大学生更好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主要的几个心理应激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适应性问题大学生远离家乡,到高等学府求学。

由于地区的差别,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上都有所改变,如气候、饮食、语言和居民的性格差异等,都对大学生提出一定程度的适应问题,特别是大学新生。

同时,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不同,远离家庭,又少了老师的督促,家长的管教,事事都需要大学生个人自己面对和处理,这需要大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具有更高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这对他们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压力。

2、考试、考研以及就业压力进入学校学习总是避免不了要经历考试的,虽然大学里不像高中那么强调分数的重要性。

然而考试还是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有相当重的分量的,特别是学分制的实施,不能通过考试就要重修、甚至会威胁到能否获得学位证和毕业证。

因此考试还是大学生应激事件之一。

1988年的一个关于考试应激的实验评估了健康男生参加3小时书面和口头考试以后的应激反应。

在参加书面考试的男生中,考试(应激)造成尿液儿茶酚胺水平的显著增高;血清、尿液的CORT水平不受影响。

儿茶酚胺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增强机体在任何应变因素影响下的适应能力。

而在口头考试的研究中,考试诱发血浆ACTH水平显著增高,考试结束7分钟后降至考试前水平;CORT增长较慢,直到考试开始20分钟后才达到显著性差异,考试结束7分钟后水平依然较高,22分钟后恢复至基线水平。

ACTH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肾上腺激素的分泌,也对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有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通过生理上的激素调节,心理应激对学生参与考试这项活动起到影响,有的学生可以把自己调整的很好,发挥良好的考试状态,有的学生却过度紧张对考试产生负面影响,可见,心理应激对于大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不断扩招,现在的大学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化的教育。

大学毕业生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了,就业的压力时时刻刻充斥在大学生的生活中。

就业岗位要求和标准日益提高,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缺乏足够而必要的就业心理准备,甚至未毕业时就出现了严重的就业心理压力,表现为无法有序地进行大学后期的学习,整日忧心忡忡、情绪低落,出现严重的心理焦虑和躯体不适与障碍,心理承受能力愈发脆弱。

如不及时排解、调适,往往会发生心理崩溃,导致消极、负面的后果。

考研成为大学生毕业的重要方向,而研究生考试的严格给大学生带来的更大的心理压力。

就业与考研都成为现今大学生生活的压力源之一。

3、恋爱问题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中期,生理上趋于成熟,心智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对爱情生活有所追求和向往。

大学生谈恋爱是一种普遍现象。

但是有很多大学生在恋爱中存在情感困惑,在恋爱过程中会出现单相思、感情纠葛和失恋等心理挫折。

特别是失恋,如果处理不好,会在心理上受到极大伤害,造成心理失调,甚至精神崩溃,在短时期内会出现极端行为如自杀或报复等。

4、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有长期心理障碍或者精神疾病的学生也很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尤其是心理障碍或者精神疾病本身就给学生带来巨大困扰的情况。

这些疾病在短期内又无法消除,再遇到外在的一些诱因,比如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不良等问题,就更容易产生心理危机了。

5、人际关系的处理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面临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

在中学时代人际关系相对单纯,或许成绩好就会赢得大家的青睐。

但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和广泛。

获得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一定的技巧,这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的。

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生各种问题,一旦在这一过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或因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6、家庭因素的不同对于从小在顺境中长大的大学生来说,一旦遭遇重大变故,如父母去世、家庭破裂、经济困难、犯罪或者其他重大家庭问题,极易产生失落感和悲观情绪,从而以极端行为对抗现实。

另一类就是家庭贫困的大学生,他们都面临学费和生活费不能支付或者支付很困难的情况。

虽然他们独立性强、勤劳简朴、学习刻苦,但是都存在或多或少精神上的困惑,心理上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无论在生活水平还是消费观念上都与富裕家庭的学生有较大落差。

经济因素限制了他们的人际交往,经济压力也让他们不得不去勤工俭学,造成他们学业压力大,在长期的自卑和压抑中容易出现心理偏激行为。

四、如何控制心理应激在面对上面这些问题的时候,大学生常见的应对方式主要有:逃避与回避、退化与依赖、敌对与攻击、无助与自怜、物质滥用、积极面对,通过团体获得支持等。

在大二的一次英语小组研究调查中,我们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到大部分参与过心理辅导或者是学习过心理应激方面知识的同学都认为自己的应对方式有所改变,同时也肯定了心理学学习对他们自身的应对方式促进作用。

我们从本校的心理辅导中心采访到一个大三的女生,她表示,本来她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了心理辅导中心,本身对心理辅导的期望值不大,但是在通过多次与老师的交流和自身的学习之后,她明显感觉到现在的她比起刚进入东大的她,更能选择合适的应对方式来处理突发事件。

我们小组在seminar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也认识到了一些大学生合理控制心理应激的方式,可以小结如下:充分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运用正确的认知方式和应对方式处理事情再加以社会的支持与帮助。

人格包含气质和性格两个部分。

气质有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胆汁质和抑郁质的人易感心理危机。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格特质,因此了解自己属于哪一种人格特质,更有益于解决不良的心理冲突和情绪反应。

认知方式是个体对自我以及周围环境的认识。

对外在事件的认知在个体应对危机事件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比如归因风格,有的人习惯把失败归结为自己的原因,而把成功归因为运气,这类人就比较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还有的人习惯负性思维模式,看问题总看到消极的一面,在遇到问题和挫折的时候也易感心理危机。

应对方式又称应对策略,是个体在应激期间处理应激情境、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

有的人遇到问题会积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有的人会回避问题,有的人会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去解决问题,而有的人宁愿自己一个人去解决问题。

选择恰当的应对策略毫无疑问地对大学生的发展有着更良好的推动作用。

社会支持系统是个人可用于整合以充实应对资源的社会联系。

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通常包括:家人、同学、朋友、室友、老师和学校各级组织等。

个体如果没有一个质量较高的社会支持系统,就容易陷入危机。

除此之外,适当运动、心理治疗等等都是大学生可以应用的合理的解决负面心理应激问题的方式。

小结:大学生正处在心智快速形成与发展的阶段,而心理应激对大学生的现在和未来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针对目前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应激问题,充分认识心理应激,掌握恰当的处理方法,才能使心理应激起到正确的促进作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