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应激PPT(修改过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适应综合症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
刺激前 刺激后
三大症状 肾上腺肥大
刺激A 刺激B 刺激C 刺激D
胸腺,淋巴节萎缩
胃溃疡
etc...
2、应激是一种环境事件 导致个体各种心理和生理反应的事件。
某些疾病的发生和事件之间有明显的关系。
3、对应激的综合界定: 应激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 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产生的生理和心理 · 反应的过程。
应激的过程
输入部分 中介机制
应对方式
情绪反应 行为反应 生理反应
应激反应
结果
认知评价
应 激 源
健康、疾病
社会支持
个性特点
(三)应激反应 1、应激的生理反应 2、应激的心理反应 3、应激的行为反应
1、生理反应
应激源(生物、理化、心理社会因素)
大脑皮质
认知评价
下丘脑 腺垂体 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性 儿茶酚胺释放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是精神分析理论的 概念,当本我的欲望与客观实际条件出现矛盾而造成潜意 识心理冲突时,个体会出现焦虑反应,此时潜意识的心理 防御机制就起到减轻焦虑的作用。
应对和心理防御机制的根本区别在于: 应对是指个体对付应激,使自身适应和摆脱某种情境的手 段。 应对属于意识层面,心理防御机制属于潜意识层面。但也 存在着内部联系:两者都是心理的自我保护措施。 弗洛伊德最早提出,后来他的女儿安娜· 弗洛伊德发展了 防御机制理论。至今,已有数十种防御机制被提出。
3、应激的行为反应 应激会引起身心不适,因此人们会采取一些 行为来减轻或消除其影响,出现适应和应对的行 为反应。 (1)依赖与退化: (2)逃避与回避: (3) 躁动:活动增多,坐卧不安,严重者躁狂。 (4)攻击或敌对:释放能量,减轻心理压力 (5)转换性行为(喝酒、吸烟、体力活动)
应激的过程
输入部分 中介机制
第六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应激
第一节心理健康 第二节心理应激 第三节应对和危机干预 第四节护理工作中的应激问题
学习目标: 1.说出应激、应激源的概念。 2.掌握应激过程。 3.熟悉应激源的种类及应激反应的类型。 4.熟悉应激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5.掌握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6.能说出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应激源及护理工作中 应激的应对方式。
个性与应激因素的关系 作为应激作用过程中的诸多因素之一,个性特征与生活事 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应激反应等因素之间均 存在相关性。 个性可以影响个体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 个性特征影响人的应对方式。A型行为特征模式的人对问题的起 因多强调自身因素,采用积极正视问题的应付行为。B型行为特 征的人容易接受现实,默认环境。 个性与社会支持有联系,个性孤僻、不好交往的人很难得到和 充分利用社会支持。 个性在应激研究中的意义 在应激作用过程中,个性与各种应激因素存在广泛联系, 个性通过与各因素间的互相作用,最终影响应激心身反应的性 质和程度,并与个体的健康和疾病相联系。
二、应激过程
输入---中介---反应---结果
中介是最关键的部分
应激的过程
输入部分 中介机制
应对方式
情绪反应 行为反应 生理反应
应激反应
结果
认知评价
应 激 源
健康、疾病
社会支持
个性特点
(一)输入部分---应激源 1.应激源:是指能够引起心理应激反应的 各种内外环境刺激因素。
2.应激源的分类
(1)躯体性应激源
心理诊断: 常用方法是晤谈、心理测验、心理生理学检查、行为观察等。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常用方法有:眼心反射、皮肤划纹征、皮肤温度测定。
几种常见的心身疾病的相关心理社会因素:
(1)冠心病: (2)原发性高血压: (3)消化性溃疡: (4)癌症:
心身疾病的防治
1.心理和社会的干预 (1)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通过心理支持、 认知治疗、松弛训练或催眠疗法等,改变对事 件的认识,减轻焦虑反应,缓解疾病பைடு நூலகம்发作。 (2)消除心理学病因:冠心病危险因素综合行 为矫正,帮助改变认知模式,改变生活环境减 少心理刺激。 (3)消除生物学症状:提高身体素质,促进疾 病的康复。
无效 图4-2 认知、应对与应激过程(自Folkman等)
对事件的认知评价直接影响个体的应对活动 和心身反应,是生活事件是否会造成个体应激反 应的关键中间因素之一。 针对应激源的认知评价是一种中介机制,有 三个评价阶段: 第一步决定应激源是否有威胁? 第二步确定个体能否应对? 第三步是对第一、二步评价的信息进行认知性再 评价。 举例:失恋 外科手术
应对方式
情绪反应 行为反应 生理反应
应激反应
结果
认知评价
应 激 源
健康、疾病
社会支持
个性特点
(四)应激的结果 适应 适度的应激对健康和功能活动有促进作用 不适应 长期超强度的应激使人难以适应最终损害健康、产 生疾病
三、心理应激与健康 (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1.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维持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功能 3.适当的应激刺激有助于培养机体的防 御力量 增强人的适应能力。
1、认知评价(cognitiveappraisal)
定义:是指个体从自己的角度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 能的危害情况做出估计。应激作用过程的关键性中介因素。
无利害关系 问 题 适 应 有效 初 评 有 利 害 关 系
次 评
可改变
问题关注应对 无效
有效
不可改变
情绪反应 (不适应)
情绪关注应对
第二节 心理应激 一、应激(心理应激)的概念:
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 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 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应激概念的提出:加拿大 塞里
观点:
1、应激是一种生理反应
应激是个体对内外 环境刺激所引起的非特异性的反应。
◆许多处于不同疾病状态下的个体都出现: 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无力、萎靡不振 ◆大量动物实验注意到,处于失血、感染、 中毒等有害刺激作用下以及其他紧急状态 下的个体,都可出现:肾上腺增大和颜色 变深,胸腺及淋巴结缩小、胃肠道溃疡、 出血等现象。(一般适应综合征)
评价的结果是将应激源区分为“积极应激”及 “不良应激”。 前者可以适当提高皮层唤醒水平、集中注意力、 调动积极情绪和理性思维、正确使用应对机制; 后者则过度唤醒大脑而致焦虑、注意力唤散、自 我意识模糊、情绪反应过度(激动)或不足(抑 郁),思维非理性化、应对策略运用不当。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通过改变认知来避免 不良的应激反应。 例如,郑板桥——不公平的社会现实——“难得糊 涂”——保持安宁。相比之下,屈原就不如郑板 桥聪明,没有学会糊涂,结果跳进了汨罗江,再 也没上来。
2.心理应激可以加重已有的精神和躯体疾病,或
使其复发。 3.心理应激可以造成对疾病的易感受状态,在其 他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新的疾病(心身疾病)。
过于强烈或持久的心理应激,会击溃人体的生 物化学保护机制,导致心身疾病。例如消化性溃疡。 长期的、超过人的适应能力的心理应激是躯体与精 神痛苦的根源及就医寻求帮助的原因,且会加重已 有的精神和躯体疾
其他脑 区
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应激原 大脑(认知与 评价) 下 丘 脑 垂体 行为变化 、情绪精 神变化
激素
免疫功 能
心身疾病
图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心身疾病的诊断
心身疾病的诊断:包括躯体诊断和心理诊断及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躯体诊断: 在采集病史时应注意病人的心理社会方面的生活事件、行为方 式、人际关系以及心理、人格发育情况、早年生活经历及遗传 情况等。在体格检查时,应想到某些病人心理问题的躯体化表 现,或者说是“心理、自主神经症候群”或急性心理应激反应。
2.心身同治: 对于急性发病躯体症状严重病人以躯体对症治疗为主。 辅以心理治疗。对于呈慢性经过的心身疾病,则可在实施 常规躯体治疗的同时,重点安排好心理治疗。 3.预防: (1)对于具有明显心理素质弱点的人,通过心理咨询培 养健全人格。 (2)对于有明显行为问题者,用心理行为技术予以指导 纠正。 (3)对工作和生活环境存在明显应激源的人要提高对应 激源的正确认识与评价,及时进行调整,减少和消除心理 刺激。 (4)对 出现情绪危机的人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5)对于有遗传倾向的病人应加强心理预防工作。
2、应对方式 (coping) 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 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
从应对的指向性看 应对策略是针对事件或问题: 问题关注应对(problem-focused coping), 针对个体的情绪反应: 情绪关注应对(emotion-focusedcoping)。
(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性
免 疫 系 统
盐皮质激素
心肌收缩 心率 血压 胃肠蠕动 胃液分泌 糖原分解 血糖 代谢耗氧 脂肪分解
糖皮质激素
汗腺分泌
保钠、排钾
调节糖代谢 蛋白质分解 氨平衡失调 血小板生成增加等
2、应激心理反应
(1)积极的心理反应(适度应激) 提高认知能力,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等 (2)消极的心理反应(过度应激) 1)不良情绪反应 焦虑、恐惧、愤怒、敌意、失望、悲哀等 2)认知能力降低:感知、记忆、思维能 力下降
四、心理应激的处理
(一)消除致病应激源(针对应激源的反应) (二)提高病人应激的认识水平。 (三)进行心理和社会支持。 (四)努力矫正由应激引起的病理生理的反应。 (五)自我防御反应:借助于自我防御机制以减轻应激引 起的紧张和内心的痛苦。 (六)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应对的方式
情绪集中性应对 1、采用心理防御机制(合理化、曲解、外射作用) 2、改变认知评价(一位哲学家说:“扰乱人精神的, 与其说是事件,不如说是人对事件的判断” ) 3、学会放松技术,减轻紧张(药物、锻炼等) 问题集中应对 1、事先应对 2、寻求社会支持(家庭、亲友、社会;精神、物质)
应 对 活 动
问题关注应对
计划 回避 面对 分散注 意 升华 再评价 否认 祈祷 自评 幻想 合理化
情绪关注应对
转移
求助 退化 倾诉
屈服
幽默 淡化 自控 自责 忍受 发泄
放松 烟酒
药物
生 活 事 件
认 知 评 价
社 会 支 持
(应激过程)
情 绪 反 应
生 理 反 应
图4-3 应对与应激过程的关系
合理地运用应对方式 有利于缓冲应激反应的作用。
3、社会支持 定义:指个体可利用的具有减轻应激作用的外部资源 (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援助)
社会支持的种类 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它人支持 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个人利用等 社会支持对健康具有保护性作用,可以降低心身疾病 的发生和促进疾病的康复。 举例:老人有密切的朋友交往,减少抑郁症状。
4、个性特征
四、心身疾病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是指其发病、发展、转归都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的一类躯体性疾病。 (或)心身疾病: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持久的生理功能紊乱 及其所致的器质性疾病。
(二)心身疾病的范围: (1)内科: (2)外科: (3)妇科: (4)儿科: (5)其他: (三)几种常见的心身疾病的相关心理社会因素:
(2)心理性应激源 (3)社会性应激源 (4)文化性应激源
应激源 stressor
(1)躯体性应激源
生物性(病毒、细菌) 物理性(高温、噪音、湿度等) 化学性(空气、水源的污染等) 疾病或健康问题(感染、外伤、睡眠障碍等
(2)心理性应激源
是指各种心理冲突和挫折导致的焦虑、 恐惧和抑郁等各种消极情绪。 其原因有:
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
一、自恋型:精神病性防御机制 1.否认: 2.外射(投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3.曲解:“自我感觉良好” 二、不成熟型:多发生在幼儿期,但也被成人 使用。 1.退化: 2.幻想: 3.内射:(摄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挫折感 动机冲突 人际紧张
(3)社会性应激源
战争、社会变革、就业等
(4)文化性应激源
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
应激的过程
输入部分 中介机制
应对方式
情绪反应 行为反应 生理反应
应激反应
结果
认知评价
应 激 源
健康、疾病
社会支持
个性特点
(二)中介机制 指应激情景转变为应激反应的中间过程。
1、认知评价 2、应对方式 3、社会支持 4、个性特征
例如,运动员起跑时,精力集中,能量重新分配,以适应 比赛的环境。
(二)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1.心理应激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可以成为人们身 体不适、虚弱和精神痛苦的根源。 (1)急性心理应激反应 A、急性焦虑反应 B、血管迷走反应(血压下降、心率下降) C、过度换气综合征 (2)慢性心理应激反应(血压升高、心率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