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0高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题

教 师 业 务 考 试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共100分 一、(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卡.片/关卡. 宿.仇/星宿. 蹊.跷/另辟蹊.径 差.可告慰/差.强人意 B .落.笔/落.枕 刹.那/古刹. 伺.候/伺.机报复 犯而不校./校.本课程 C .干劲./劲.敌 提.防/提.醒 模.范/大模.大样 安步当.车/当.之无愧 D .称.谓/相称. 哽咽./吞咽. 铜臭./乳臭.未干 擢发难数./数.见不鲜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 A .装潢 职分 舶来品 深孚众望 攻城略地 B .影碟 消赃 挖墙脚 不记前嫌 见风使舵 C .编缉 辍学 节骨眼 以德抱怨 鱼翁得利 D .文身 杂糅 购物券 平心而论 含蓄蕴籍 3.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 目无全牛。
B 、小张在车间的技术比赛中,总是名列第三名,真是首屈一指。
C 、法庭认为,张师傅因正当防卫而致使歹徒丧命,实属情有可原,罪不容诛。
D 、真正的名家学者并不愿他的学生只是亦步亦趋,而希望后辈能超越自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一路“高歌猛进”的房价牵动着每一个购房者的神经,也受到了中央的关注,自今年年初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防范金融风险。
B .健康的主流文化能不能真正占领手机文化市场,能不能真正对公众产生影响,关键在于具有文化创新的思维,紧密结合新技术的特点展开文化创新。
C .《物权法》一出台就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对个人财产的自我保护意识,使个人的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
D .面对当前严峻的国内就业形势,应届大学生应树立科学发展的就业新观念,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破除陈腐落后的就业思维模式。
最新高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五套)

高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一)全卷分语文专业知识和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语文学科专业知识(80分)一、选择题:以下每个小题均给出了字母代号为A、B、C、D 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直接填在题后的括号中。
(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均出自高一语文课改教材,其中加点字读音有错的一项是()A.彳.(chì)亍参乘.(shèng)愀.(qiǎo)然殒身不恤.(xù)B.颓圮.(pǐ)旸.(yáng)谷伶俜.(pīng)渐.(jiān)车帷裳C.青荇.(xìng)訾詈.(lì)猗.(yī)郁相与枕藉.(jiè)D.瞋.(chēn)目脉脉.(mò)裙裾.(jū)虚与委.(wěi)蛇2.下列词语均出自高一语文课改教材,其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A.寥廓风姿蓊蓊郁郁义愤填赝B.苍茫戮力如椽大笔锋芒毕露C.遒劲刀俎流觞曲水汗流夹背D.太息桀傲横槊赋诗沧海一粟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修辞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
修辞格只是众多的修辞方式中的一种。
“语句修辞”主要是为了使语句富于节奏,优美动听,其主要手段有调整音节组合、平仄声调的变化、押韵等。
B.“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C.《孔雀东南飞》正文头两句诗起兴以引起下边的故事。
所谓“起兴”,又叫“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民歌中常用这种写法D.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相对古典诗歌而言,摆脱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
高中语文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本考试时量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题时,请将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及答题卷一并上交。
3、凡答案未写在答题卷上的均不给分。
第一部分: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15分)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1.阅读《红楼梦》时,头脑中呈现出大观园的形象,这是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C.幻想 D.空想2.《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是A.直观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3.“点拨式”教学法的代表人物是A.蔡澄清B.李镇西C.程翔D.洪镇涛4.新《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是A.教学阅读评价B.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着眼未来C.自主合作探究D.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是一首表达爱国与思乡主题的诗歌,一般来说最恰当的教学思路是A.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味诗中的思想感情。
B.让学生在把握诗中人物和情节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
C.让学生在分析字句的基础上,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
D.让学生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结构特点。
第二部分:语文教育的基础知识与技能(135分)二、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晨曦妊娠赈灾海市蜃楼振奋人心B.凋谢惆怅碉堡风流倜傥稠人广众C.飞镖漂白剽窃膘肥体壮虚无缥缈D.湍急瑞雪喘息不揣冒昧惴惴不安7.下面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嘉奖誓死如归奏效越俎代庖B.慰籍历久弥新整饬弱不经风C.真谛既往不咎小憩举步为艰D.体恤提纲挈领端倪磬竹难书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②“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仍在修复当中。
③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病。
语文教师考试试卷答案高中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气喘吁吁吟咏B. 突兀森郁摧枯拉朽C. 脍炙人口拈轻怕重D. 风驰电掣惊心动魄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工作勤奋,成绩优秀,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B. 我国科学家在空间技术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C.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D.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答案:B3. 下列词语中,与“黄粱美梦”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梦寐以求B. 指日可待C. 一枕黄粱D. 梦想成真答案:C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B. 他的心像铁一样坚硬。
C. 这座城市的夜景如同一幅画。
D.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答案:A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古代汉语常用词的一项是()A. 君子B. 大夫C. 贤者D. 王者答案:D6. 下列句子中,正确运用了“然而”的一项是()A. 他努力学习,然而成绩还是不理想。
B. 他努力学习,成绩却很理想。
C. 他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很理想。
D. 他努力学习,然而成绩却一直很理想。
答案:A7. 下列句子中,正确运用了“虽然……但是……”的一项是()A. 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他还是坚持去跑步。
B. 虽然他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不理想。
C. 虽然他很聪明,但是成绩却一直不理想。
D. 虽然他成绩很好,但是他的努力却不足。
答案:B8. 下列句子中,正确运用了“与其……不如……”的一项是()A.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力一搏。
B. 与其忍辱负重,不如放手一搏。
C. 与其屈居人下,不如自食其力。
D. 与其自暴自弃,不如奋发向前。
答案:A9. 下列句子中,正确运用了“不仅……而且……”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体育成绩也很优秀。
B. 他不仅学习刻苦,而且性格开朗。
高中语文教师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高中语文教师证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什么?A. 疑是地上霜B. 举头望明月C. 对影成三人D. 低头思故乡答案:A2.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哪四个字?A. 金玉满堂B. 红楼一梦C. 莫失莫忘D. 通灵宝玉答案:D3.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B二、多选题1. 下列哪些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呐喊》D. 《彷徨》答案:A, B, C, D2.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答案:正确2.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答案:正确3.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变法被称为“王安石变法”。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述《论语》中的“仁”思想。
答案:《论语》中的“仁”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主张爱人、宽恕、尊重他人。
孔子认为,仁是个人品德的最高境界,也是社会秩序和谐的基础。
2.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特点。
答案: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以“及时雨”著称,具有极高的智慧和领导能力。
宋江性格复杂,既有忠义之心,又有妥协的一面。
他最终被朝廷招安,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矛盾的深刻认识。
五、论述题1. 请论述《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答案:《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之一。
贾宝玉与林黛玉自幼青梅竹马,情感深厚。
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家族利益的冲突,他们的爱情最终未能开花结果。
林黛玉的早逝,贾宝玉的出家,都深刻体现了封建社会对个人命运的无情摧残。
六、案例分析题1. 请分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智谋及其对蜀汉的影响。
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以下教学活动中,不属于“引导发现法”的是:A.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修辞手法B.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主题的思考C. 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总结出中心思想D. 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让学生按照字义推断词义2、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景教学”,其目的是:A.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B.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C. 强化学生的语法知识D. 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3、在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悲壮(bēi zhuàng)、振兴(zhēng xīng)、琢磨(zhuó mó)B. 稳健(wěn jiàn)、纷扰(fēn rǎo)、翱翔(áo xiáng)C. 贞观(zhēn guān)、绮丽(qǐ lì)、翱翔(áo xiáng)D. 坚韧(jiān rèn)、琢磨(zhuó mó)、颤栗(zhàn lì)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还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提供了有力支持。
B.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
C.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学设施等。
D.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题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文言文中的实词理解存在困难,教师应该采取以下哪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A. 直接讲解,详细解释每个实词的含义B.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实词在文中的含义C. 让学生自主查阅字典,查找实词的释义D. 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实词的用法和语境6、题干:在组织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时,教师要求学生关注诗歌的哪些方面?A.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B.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C. 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D. 以上都是7、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红楼梦》中的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汉高祖刘邦8、在古汉语中,“之”字最常见的用法是?A. 表示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B. 表示动词后接宾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C.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 上述所有选项9、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演示法D. 练习法 10、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以下哪种阅读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A. 预测策略B. 理解策略C. 推理策略D. 筛选策略11、在《红楼梦》中,“冷月葬花魂”这一诗句暗示了哪位人物的命运?A. 林黛玉B. 薛宝钗C. 史湘云D. 妙玉12、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先生所著?A. 《呐喊》B. 《狂人日记》C. 《茶馆》D. 《阿Q正传》13、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曹雪芹。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对《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情节的描述,错误的是:A. 林黛玉是首次进入荣国府,心中充满了好奇与不安B. 她在此情节中见到了贾母、王熙凤、贾宝玉等关键人物C. 她的外貌被描述为“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D. 林黛玉进贾府时,正值贾府家道兴盛,一片繁荣景象答案:D解析:在《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是小说开篇的重要情节,描述了林黛玉初到荣国府的情景。
A项描述的是林黛玉初到陌生环境时的心理状态,符合原著描述;B项列出了她在此情节中见到的主要人物,这些人物在后续情节中均有重要作用;C项引用了原著中对林黛玉外貌的描写,准确无误;D项错误,因为《红楼梦》开篇即暗示了贾府的衰败趋势,林黛玉进贾府时,贾府已显露出衰败的端倪,而非“家道兴盛,一片繁荣景象”。
2.下列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描述不准确的是:A.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B. 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效率C. 使学生掌握所有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D. 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答案:C解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涉及多个方面,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A 项提到的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是阅读教学的基础目标;B项关于提升阅读速度和效率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D项强调了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这是阅读教学的高级目标。
然而,C项中的“使学生掌握所有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过于绝对,因为文学作品种类繁多,鉴赏方法也因人而异,不可能有一种通用的方法适用于所有文学作品。
3.下列诗句中,不属于李白所作的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古代文学作品的作者识别能力。
中学语文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作品是鲁迅先生的小说?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野草》答案:A2.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A. 逍遥自得B. 逍遥法外C. 逍遥游D. 逍遥其事答案:C3. 《红楼梦》的作者是?A. 罗贯中B. 施耐庵C. 曹雪芹D. 蒲松龄答案:C4. 以下哪个诗人被称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答案:C5. 《离骚》是哪位诗人创作的?A. 屈原B. 杜甫C. 白居易D. 李白答案:A6. 以下哪个作品是元曲?A. 《西厢记》B. 《长生殿》C. 《桃花扇》D. 《汉宫秋》答案:A7. 以下哪个字是文言文中的助词?A. 之B. 也C. 者D. 焉答案:D8. 《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故事发生在哪个战役?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合肥之战D. 长坂坡之战答案:B9. 以下哪个诗人是唐代边塞诗人?A. 王之涣B. 王昌龄C. 李商隐D. 杜牧答案:B10. 以下哪个成语与《西游记》有关?A. 火眼金睛B. 铁杵成针C. 指鹿为马D. 狐假虎威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水浒传》中的“智多星”是______。
答案:吴用2.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吴敬梓3. “天凉好个秋”出自______的《山行》。
答案:杜牧4. 《庐山谣》是______的作品。
答案:李白5.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分别对应“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通灵宝玉、绛珠仙子、金玉良缘6.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______。
答案:诗歌总集7.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答案:王勃8. 《桃花源记》是______的作品。
答案:陶渊明9.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______的《鹊桥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教师业务理论测试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本测试时量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题时,请将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测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及答题卷一并上交。
3、凡答案未写在答题卷上的均不给分。
第一部分: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15分)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1.阅读《红楼梦》时,头脑中呈现出大观园的形象,这是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C.幻想 D.空想2.《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是A.直观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3.“点拨式”教学法的代表人物是A.蔡澄清B.李镇西C.程翔D.洪镇涛4.新《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是A.教学阅读评价B.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着眼未来C.自主合作探究D.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是一首表达爱国和思乡主题的诗歌,一般来说最恰当的教学思路是A.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味诗中的思想感情。
B.让学生在把握诗中人物和情节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
C.让学生在分析字句的基础上,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
D.让学生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结构特点。
第二部分:语文教育的基础知识和技能(135分)二、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晨曦妊娠赈灾海市蜃楼振奋人心B.凋谢惆怅碉堡风流倜傥稠人广众C.飞镖漂白剽窃膘肥体壮虚无缥缈D.湍急瑞雪喘息不揣冒昧惴惴不安7.下面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嘉奖誓死如归奏效越俎代庖B.慰籍历久弥新整饬弱不经风C.真谛既往不咎小憩举步为艰D.体恤提纲挈领端倪磬竹难书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②“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仍在修复当中。
③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病。
A.馈赠日前该B.捐赠目前该C.馈赠目前本D.捐赠日前本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各类配套完善的高新园区的建成使用,不仅带动了房地产开发,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聚集着人气,改善着人居环境。
B.“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及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奥林匹克运动原则。
C.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积极作好预防,以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D.显然,打造“信用政府”和发展“民营经济”这两大热点,在民众的关注下不期而遇了。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是连接西藏和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
B.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
C.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D.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
内有忧思感奋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①,少以荫补②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
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
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
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
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
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昔王文康公③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
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
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选自《四部丛刊》)【注】①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
少年举进士不第,仁宗时赐进士出身,多任小吏,仕途上不得志。
②荫yìn补:子孙因前辈功勋而得官为“荫”,官吏或缺被选充职为“补”。
梅尧臣26岁时因叔父梅询荫补为太庙斋郎。
③王文康公:王曙,宋仁宗时宰相。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穷人:困顿的人B. 犹从辟书辟书:招聘的文书C. 作为雅、颂作为:当做D. 不自收拾收拾:整理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B. 少以荫补为吏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久之,能以足音辨人C. 辄抑于有司D. 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13.下列有关“诗穷而后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是说诗人在受到困厄环境磨砺,幽愤郁积时,方能写出内容精美的诗歌作品。
B.序中“达”“穷”皆限指政治仕途。
为此,作者对梅尧臣仕途困顿表示了痛惜,同时他还高度评价了梅尧臣的诗作。
C.在欧阳修之前,孔子有“诗可以怨”、司马迁有“发愤著书”、韩愈有“不平则鸣”的说法,“穷而后工”的观点,是对前人思想的发展。
D.作者提出“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的观点,深刻地概括了古代作家生活境遇和诗歌创作的关系。
1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为已故挚友梅尧臣的诗集写此序言,重点不在评梅诗,而在对梅一生怀才不遇表示同情和不平。
B.《梅圣俞诗集序》从议入手,提出“穷而后工”的论点,然后择要介绍梅尧臣的生平,进而引发作者感慨。
行文先议后叙,转换自然。
C.第二段写“长老”“世人”都惊异于梅尧臣的诗才,这些并非闲笔,从正面肯定了梅尧臣诗文所取得的很高成就。
D.作者怜友惜才,将梅尧臣设计为“御用诗人”,固然有情感深厚地为友人鸣不平的意思,但多少显露了他的思想局限。
四、文言文翻译、古诗词赏析和古诗文默写(24分)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⑴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
(3分)⑵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3分)⑶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
(3分)1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5分)山中问答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①,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释]①碧山,在今湖北省安乐县。
山下有桃花岩,相传为李白读书处。
(1)诗人为什么对问者“笑而不答”?(2分)(2)后两句写景,有何深意?(3分)17.古诗文默写。
(10分,任选五小题,每空1分)(1)日月忽其不淹兮,。
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2)云销雨霁,。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3)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4)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不绝如缕。
(苏轼《赤壁赋》)(5)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6)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三国演义》卷首词)(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林则徐)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凤凰女子彭荆风山峦、树林,村庄全被白茫茫的浓雾遮没了,我们的汽车穿行于雾中,只隐约听见鸡的啼声、河水搅动水车的吱嘎响声,还有洗衣少妇时缓时急的捣衣声和轻柔的笑语声,她们笑得那样甜而开朗,我仿佛见到了一群“白脸长身见人善作媚笑的女子”,赤着脚站在清澈冰凉的溪水中……“山高水急,地苦雾多”,这是沈从文先生对凤凰的描述,他还告诉我们,这地处湘、黔、川三省边境的小城,人民一向崇尚武侠,好勇善斗,从前“地方居民不过五六千,驻防各地的士兵却有七千”,再加上“五百左右的碉堡,二百左右的营汛”,也就终年鼓角烽烟、战乱频仍了。
那样多的男子从军、修碉堡、守营汛去了,家事农作只能依靠妇女来撑持,这山高水急的地方,怎能不“地苦雾多”!凤凰女子生活的艰难也就可想而知了!时过多年,那历史的创伤还在么?凤凰人是怎样在男丁减少、土地贫瘠的条件下奋发劳作的?浓雾逐渐稀薄,我却怕大雾消散后,看到的是一个贫穷颓败的小城,那是多么不愉快!小城很安静。
不是假日又不是四乡群集的赶街天,街上的人也就不怎样拥挤,像许多既经历了岁月和沧桑又进入了新的时代的边远小县城一样,城区也是由老街和新街组成,宽敞的新街表达了这地方的发展,老街弯曲的小巷、古旧的房屋、光滑的石板路,则纪念着那过往的辛酸岁月。
听说,凤凰人很珍惜这些老屋,舍不得拆去,特别是那些妇女对旧居更是充满依恋,一砖一柱令她们回味的事太多了。
我住了几天,穿城走巷几次之后,也觉得为了扩建,拆去了有过多少神秘故事的天王庙、充满商业竞争意味的万寿宫,以及那诞生了一代文学大师沈从文的宅院,非常可惜,那还有什么特色呢?凤凰女人的怀旧,实际是深含对历史和美的审视。
凤凰人珍惜旧城,还珍惜那傍城而过,河水清澈,多鳜鱼、鲫鱼、鲤鱼的沱江。
春季水浅,江底大石块凹凸可见,浮游的小鱼也清晰可数,江上有小船,渔人在默默撒网,矫健又从容;听说,沈从文先生在1982年以八十高龄最后一次返回凤凰时,就是乘着一只水木船漂游于沱江,深情眺望他眷恋着的故乡山水,对江水的洁净深感欣慰;他去世后,凤凰人远去北京把他的骨灰迁回葬在沱江边上,他们知道沈先生爱水,他生前说过:“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轻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
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都不能和水分离。
”但我却觉得明丽的沱江给凤凰女子的影响更多,她们的温柔、柔弱中的强韧,和这长河是多么相似。
凤凰的朋友们同意我这看法,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万千苦难都能承受的凤凰女子,有什么不能包容呢!人们还记得在日寇入侵、国家危难的时刻,这个当时人家不过六千户、人口不到两万的凤凰城,却出动了一个师的兵力,仅在1937年的“八·一三”淞沪战役,凤凰籍士兵就付出了伤亡两千八百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