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古诗两首《墨梅》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墨梅》教案
![《墨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a7e2a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f.png)
《墨梅》教案《墨梅》教案1教学内容:生字教学,预习古诗,学习《墨梅》,悟出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课书要学习三首古诗。
)读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谁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3、明任务: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元代、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诗歌。
诗人分别是王冕、郑燮和于谦。
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指导预习。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千锤万凿焚烧乾坤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三、检查预习。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四、学习《墨梅》1、了解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
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
这是一首题画诗。
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
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2、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
(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
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
泰宁县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古诗两首教案(含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泰宁县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古诗两首教案(含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e6cd704ba0d4a7303763a73.png)
20、古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能够知道古诗的意思。
领悟本课咏物言志的表达方法.3.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的情怀和志向。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能够知道古诗的意思。
2. 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感悟墨梅的冰清玉洁和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难点:背诵古诗,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的情怀和志向。
三、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单。
(见附件)教师:1. 多媒体课件.2.查看学生前置性学习单,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四、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
同学们,古典诗词是我国精神文化的遗产,从开学至今,我们背诵了不少诗词,谁来为大家诵读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或者是一首词。
2. 生自由背诵.3. 教师评价:你把古诗的韵味有声有色的表达了出来。
从一首首古典诗词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位或豪放或婉约的诗人,感受到他们在诗句中表达的情感或者志向.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板书:20《古诗两首》)认识两位诗人.请齐读课题。
(二)出示两首古诗,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1.自己读读两首古诗,注意读的正确流利,读出古诗的节奏.同时,结合预习思考,从两首古诗中你读懂了什么?2。
指名两位学生来读,一生读《石灰吟》,一生读《墨梅》。
3. 说说从两首古诗中读懂了什么?4. 男生读第一首,女生读第二首.5. 师生合读两首古诗。
(三)学习古诗,感知诗人志向,了解咏物言志诗的特点。
过渡:现在我们分别学习两首古诗,看看两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特点,两位诗人有什么共同之处,好吗?先学习第一首《石灰吟》。
A 学习《石灰吟》1. (课件出示《石灰吟》)(1)讲解: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表达形式。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教案.doc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1d73c0026fff705cd170ac3.png)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教案-这篇课文选取了王冕的《墨梅》、郑燮的《竹石》和于谦《石灰吟》作为教学内容。
诗人运用借物言志的方法,表现了自己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ﻭﻪ诗歌中充分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方法来描写竹子、梅花和石灰的外形、颜色,并赋予这些事物以人的精神,从而表达作ﻪﻭﻭ教养目标ﻭﻪﻭﻭ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乾坤两个者的思想感情。
ﻭ字。
能正确讲写:焚烧、千磨万击、千锤万凿ﻭﻪﻭﻪ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课文。
ﻭﻭ体会作者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ﻭﻪﻭ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继续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继续发展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ﻭﻭ重难点ﻪ在了解诗的大意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
ﻭ课前准备ﻪ投影图,练习用的文字投影片,配古乐的课文朗诵录音。
ﻭﻭ课时:ﻪﻭ三课时ﻭﻪﻭﻪ教学过程:ﻪﻭﻪ第一课时:ﻭﻭ导入新课板书新课并指名读。
ﻭﻪﻪ请学生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说说古诗的特点。
ﻭﻪ检查预习。
ﻭﻪﻭ分别指名读三首诗,检查字音是否准确以及读得是否熟练。
ﻭﻭﻪﻭ请学生为生字注音,并书写。
ﻪﻭ展示预习资料。
ﻪ(1)、作者的生活年代、生平故事。
ﻭ(2)、其他的诗。
ﻭ讲读《墨梅》ﻭﻭ听配乐课文朗读。
ﻪﻪﻭ指名读注释,理解诗句。
ﻭ重点讨论学生预习时提出的问题:ﻪ(1)、淡墨痕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梅花开了,和淡墨痕的关系?ﻭﻪﻭ(2)、颜色是指什么的颜色?一般会有什么颜色?ﻪﻭ(3)、清气是什么?ﻪﻭ(4)、为什么作者说只留清气满乾坤?ﻭﻭﻪ指导朗读ﻭﻭﻪ(1)、学生自练。
ﻪﻭﻭﻪ(2)、教师指导练习。
ﻭﻭ(3)、当堂背诵。
ﻪﻪﻭ检查背诵,练习反馈。
ﻭﻪﻭﻪ作者用梅花赞美注重_______,而不注重_________ﻭﻭ第二课时:ﻭ的人。
ﻭﻭﻪﻭ背诵《墨梅》。
ﻭ课前复习。
ﻭ背诵《墨梅》。
ﻭﻪﻪ作者用梅花比喻什么样的人?ﻭﻭ回忆方法。
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
![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https://img.taocdn.com/s3/m/8d4f4dd5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f.png)
【教师简介】陈宏斌,性别男,1974年1月出生,任教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运西小学,当前担任教导主任,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秘书,荣获邗江区优秀班主任、邗江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多年来在陈萍等老师指导下,尝试形成“幽默大气、重视语言文字训练”的语文教学风格、十余篇论文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参考》《小学时代》等刊物。
曾获2013年第十四届江苏省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扬州市第十届二分明月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等,多次在省内外学校实行公开教学和讲座。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篇课文由两首七言绝句组成。
两首古诗均是咏物诗。
《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作品。
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
诗人托物言志,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诗的前两行写石头面对各种磨难,毫不畏惧;后两行写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
《墨梅》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的作品。
作者善画梅,也喜咏梅,这是他的一首题画诗。
诗人借墨梅为喻,在苏姐的梅花身上给予了他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诗的前两行写实,强调“吾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诗的后两行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为了让人夸赞颜色好,仅仅要让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
二、教学目标1.理解石灰的形象和特点,体会诗人的崇高品质,并自学《墨梅》。
3.理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
3.学会以准确的节奏地诵读这两首古诗,并能根据自己的感悟读出诗歌的韵味。
4.创作诗歌书法作品。
三、教学准备因为S版小学语文教材与苏教版的区别,学生对于石灰以及诗人王冕无理解,需要桂林老师提前让学生理解石灰的制作过程,以及阅读苏教版《少年王冕》课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
六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教案-20、古诗两首《墨梅》-
![六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教案-20、古诗两首《墨梅》-](https://img.taocdn.com/s3/m/4cedaf363c1ec5da51e2704d.png)
板书
设计
课堂
小结
课堂
检测
检查古诗背诵情况。
布置
作业
搜集有关梅花的诗句,办一期以“咏梅”为主题的小报。
③ 这首是写的是哪里的梅花?从哪里可以看出?
④诗中讲的是什么颜色的梅花?世上有墨梅吗?
⑤这画上的墨梅有什么特点?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⑥理解诗句的意思。
⑧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3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2、学生汇报有关王冕的故事。
3.听了这几个故事后,你发现王冕和梅花有什么的联系?
4.后人对王冕的评价:“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就是由于王冕这种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才有了这净白无暇、冰清玉洁的墨梅。
5.墨梅寄托着王冕的情怀,诉说着王冕的志向,表面写某一事物,其实是在寄托自己的志向,这种手法叫——托物言志。
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课担者
学校
第几课时
第二课时
时间
主备人
备课组成员
使用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重点
难点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四、拓展延伸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墨梅-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墨梅-](https://img.taocdn.com/s3/m/e52806535a8102d276a22faa.png)
一、课题名称:二、设计思路:诗词在我国文学体裁中是最美丽的。
诗、词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是语文教学中最美的课堂。
新课标提出:“阅读诗词,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词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这是我们教学时必须牢牢把握的。
因此,本课意图以梅花为切入口,通过“四读”,让学生品味语言,想象意境,体会感情。
由王冕的水墨梅花一诗,品赏梅花幽韵,知王冕,在学生感悟到诗中梅香的充盈激荡和诗人不流于世俗、傲骨铮铮的气节后,让学生的情感继续升华,触摸到中国正直知识分子高洁的人格理想和人生情怀,解梅花情结,当学生的情自然流泻时,再赞一赞梅花。
这样,“诗格”“画格”和“人格”的巧妙融合将似春雨,潜移默化着学生的优美人格。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工具书自己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自悟,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拓展学生知识面,了解其他描写梅花的古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2.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四、教学重点:能借助工具书自己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五、教学难点: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六、教学准备:1.课前搜集有关《墨梅》及王冕的资料。
2.搜集有关描写梅花的诗词。
3.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一、赏梅激趣1.电脑出示《墨梅图》:画面上横出一枝梅花,枝干挺秀,穿插有致;枝干与花蕊的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层次清晰;花用淡墨点染,花瓣和花蕊用浓墨勾点,显得格外清新秀丽。
画上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诗画相配。
2.谈话: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
苏教版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精选6篇)
![苏教版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8482f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5.png)
六下《墨梅》教学设计苏教版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六下《墨梅》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砚、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地意思,感受诗人鄙薄流俗地情怀和他不向世俗献媚地高尚情操。
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体味那绝美的诗篇。
二、初步感知。
引导学生回忆《王冕学画》的内容;朗诵诗歌,熟读成诵。
三、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
(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c.理解诗句的意思。
(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
)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3、朗读全诗。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古诗两首墨梅-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古诗两首墨梅-](https://img.taocdn.com/s3/m/ec9d42aba216147916112859.png)
六年级语文(学科)下册第六单元第6课时总第50课时主备人:曾兆林课题:20古诗两首教学内容:墨梅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教学难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具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1、“岁寒三友”是哪“三友”?(松、竹、梅)2、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二、读诗三、解诗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屏幕上的注释,自学这首诗。
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A①结合注释能理解的重点词有:理解字词:吾:我。
洗砚池:书画家洗毛笔砚台的水池。
池头:池边。
树:这里指梅树。
夸:夸赞。
清气:清香之气。
乾坤:天地。
痕:痕迹清气:清香之气乾坤:指天地②交流每句诗的意思。
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③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④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B师引导: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
读懂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师小结:这些问题提得好,可见同学们读诗时动了脑筋,有“大疑”必有“大进”,这就是会读书。
当然,同学们不用着急,通过下面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③看图想像:作者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他在梅花身上寄寓了怎样的情操?④朗读体会。
四、品诗1.品“淡墨”①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老师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赏?(课件:几幅盛开的梅花照片)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样子?你能用上一、两个词描述一下吗?②王冕笔下的梅花从外表上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默读前两句诗,思考一下。
《墨梅》导学案
![《墨梅》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0e6238647d27284b735190.png)
《墨梅》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能背诵。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并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梅花清香、淡雅的特点以及诗人借此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梅花清香、淡雅的特点以及诗人借此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体会梅花清香、淡雅的特点以及诗人借此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解诗题:墨梅(谈谈你的理解)
2、知诗人:王冕(搜集资料简要介绍)
3、文中词语:
吾家砚.池墨痕
..
..乾坤
(1)会读以上词语
(2)注意加点字的写法
4、初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
5、再读古诗,读出节奏
6、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二、合作交流
(一)理解诗意
1、抓字眼(理解以下词语)
吾家洗砚墨痕只留清气满乾坤
2、明诗意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再想一想:这两句写出了梅花的什么特点?)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两句又写出了梅花的什么特点?)
(二)想想意境,体会感情
1、读了第一、二两句,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株怎样的梅树?如果你站在这株
梅树下,你会怎样夸赞这株梅树呢?
2、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三、当堂检测
1、背诵这首古诗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梅花的诗句?。
六年级语文下20.《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写梅花的诗补充(精选17篇)
![六年级语文下20.《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写梅花的诗补充(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d4c3e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a.png)
六年级语文下20.《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写梅花的诗补充(精选17篇)六年级语文下20.《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写梅花的诗补充篇11、《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早梅》【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3、《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4、《忆梅》【唐】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5、《白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6、《梅》【宋】王淇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7、《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宋】王安石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8、《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9、《梅花绝句》【宋】陆游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10、《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
11、《杨柳枝词》【唐】刘禹锡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凑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12、《新栽梅》【唐】白居易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13、《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宋】蔡襄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来。
14、《次韵中玉早梅》【宋】黄庭坚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15、《梅花绝句》【宋】陆游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16《红梅》【宋】苏轼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17、《岭上红梅》【宋】范大成雾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风一枝足。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6.20古诗两首 石灰吟 墨梅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6.20古诗两首 石灰吟 墨梅](https://img.taocdn.com/s3/m/2550bdb7c1c708a1284a4492.png)
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
3.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1.能自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3. 能体会两首诗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并能适当运用。
课前小研究: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会背诵。
2.查查资料,了解诗人于谦和王冕,要注意对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与整理。
3.根据注解,理解诗歌的含义,并想一想诗人借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对比阅读这两首诗,你发现了什么?5.搜集与本课类似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根据注释能理解这两首诗的意思,学习板块一:解决课前小研究11.同学们,我们来学习两首古诗——《石灰吟》和《墨梅》。
石灰,是一种矿物,清洁的白色、纯洁的白色;梅花,是一种植物,淡淡的香气、暗暗浮动的香气。
诗人于谦根据石灰的白、王冕根据梅花的香获得灵感,写下来这两首古诗。
课文都预习过了,两首诗已经会背了的请举手?一首的?2.指名读《石灰吟》。
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学生读错了“粉骨碎身”。
师:我在练的时候也容易出错,“粉骨碎身”实际上就是粉身碎骨的意思,表示牺牲了。
但是作者写诗要讲究这个平仄的规律,于是就把两个字调了个个。
)谁愿意再来读?(评:嗯,来点掌声!不仅做到了字字清晰、声音响亮,字正腔圆!而且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情!)3.再找个同学读下面一首诗,谁来?(《墨梅》)(评:恩,有诗的节奏,诗的停顿,读得不错!)4.我们一起来读两首诗——师:老师有发现!你们在读《墨梅》的时候好多同学笑眯眯的,读得比较柔和;而朗读《石灰吟》的时候你们传递出一种气势!为什么就不由得读出了那种气势呢?(读古诗多了,语感好;师:靠平常的练习,很自然地就读出了那种感觉。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两首 墨梅-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两首 墨梅-](https://img.taocdn.com/s3/m/eac32049f90f76c661371ad5.png)
《古诗两首--墨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诗歌的大意,领悟本课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3、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身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领悟本课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身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诗:同学们,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诵读过许多古诗,大家可以随意的吟出一两句吗?生吟诵古诗。
在刚才同学们吟诵的古诗中,诗人或是借物抒怀,或是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感情、远大的志向、高尚的节操。
古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诗言志,歌咏怀”。
在古诗中就有不少以诗言志的名篇佳句,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墨梅》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
板书:墨梅元王冕(课件出示20 《古诗两首━━墨梅》)同学们,对诗人王冕你了解哪些?生交流汇报,师补充。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二、读诗:1、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指名读,齐读。
(课件出示《墨梅》)2、《墨梅》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课件出示《墨梅》范读录音)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
自由练习。
分组读,齐读。
三、解诗: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
看自身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身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墨梅》重点词)(1)本课需理解的重点词有:洗砚池、淡墨、清气、乾坤(课件出示词语注释)(2)交流每句诗的意思。
(3)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4、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生汇报交流,师总结。
(课件出示代表诗人品格的相关词句)四、品诗:1、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老师收集了几幅梅花的图片,想不想欣赏?(课件出示几幅盛开的梅花图片)2、王冕笔下的梅花从外表上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默读前两句诗,思考一下。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石灰吟、墨梅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石灰吟、墨梅](https://img.taocdn.com/s3/m/66f2d7489e31433238689347.png)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石灰吟、墨梅The teaching plan of "two ancient poems" in the second volume of the sixth grade of Jiangsu Education Press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石灰吟、墨梅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材分析:体会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以及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2个生字。
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同时,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体会两首诗在写作上的特点。
教学构想:品读古诗,指导学生朗读古诗,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石灰吟》、《墨梅》。
学生学习过程:一、谈话引入,接题解题1、你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一听。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两首新的古诗。
明代诗人于谦写的《石灰吟》和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写的《墨梅》。
2、老师布置你们搜集了于谦和王冕的资料,我们一齐来交流一下。
3、解题《石灰吟》题中“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
相传有一天,于谦在石灰窑前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烈火焚烧后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那年于谦才12岁。
墨 梅
![墨 梅](https://img.taocdn.com/s3/m/6c23564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e.png)
《墨梅》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墨梅》,通过反复诵读达到准确背诵的程度,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
2、深入理解诗中重点字词如“洗砚池”“痕”“清气”“乾坤”等的准确含义,能够精准、流畅地翻译全诗,把握诗歌的基本意思。
3、领会诗人借墨梅所表达的淡泊名利、高洁自守的深刻思想感情,感受诗人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的高尚情操。
4、学会欣赏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对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
5、理解诗人托物言志的独特表现手法,体会墨梅形象与诗人内在品质的紧密关联,感悟诗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1、熟练掌握诗中的生字新词,通过查阅工具书、结合注释以及分析诗词语境等方式,全方位、准确地理解诗句含义。
2、反复诵读诗歌,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在脑海中构建生动的画面,用心感受诗歌所营造的优美意境,通过联系诗人的生平背景、创作风格等要素,深入体会诗人借墨梅所抒发的真挚情感。
难点1、深刻理解诗人托物言志的精妙表现手法,明确墨梅不慕虚荣、孤芳自赏的形象与诗人高洁、正直、坚守初心的高尚品质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和象征意义。
2、深入体会诗人在当时社会环境下不媚世俗、坚守内心纯洁与正直的高尚品质,将这种精神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思考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启示,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三、学习方法诵读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想象描绘法、比较分析法四、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作者简介王冕(1287 年~1359 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
王冕自幼聪慧好学,勤奋刻苦,却因家境贫困而无法接受正规教育。
然而,他凭借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坚定的毅力,通过自学掌握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艺术技能。
王冕性格孤傲,鄙视权贵,他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统治阶级腐朽的批判。
同时,他也善于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墨梅》教学设计(优秀4篇)
![《墨梅》教学设计(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083b9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8.png)
《墨梅》教学设计(优秀4篇)《墨梅》篇一之一备课人:钱敏高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自读自悟,能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是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1 课前请学生搜集王冕的资料2 制作好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请一学生介绍一下本首诗的作者——王冕一、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冕写的《墨梅》(电脑出示全文),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
二、1、你们也试着读读,看看能否读通,开始。
2、好,能读通吗?那钱老师来考考大家(电脑出示词语)。
吾家洗砚淡墨痕乾坤谁来读一下,读对了其余同学跟读两遍。
3、齐读古诗。
三、看来通过第一遍读大家已经把这首古诗读通了,收获挺大的。
下面,钱老师再让大家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这首诗,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当然有问题也可提出来,好不好?开始四、大家读得很认真,有收获吗?也有问题吧?这样,钱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把你的收获(当然也包括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交流、讨论讨论,你们说好不好?畅所欲言吧!……五、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有几个小组特别的投入,钱老师要表扬他们。
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讨论的结果。
……还有没有什么疑问?钱老师有一些问题,不知大家愿不愿意回答?六、1、请同学们仔细看图(电脑出示《墨梅》图),这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2、看着这朴实的梅花,想想梅花有哪些品性。
3、王冕擅长绘画,他为什么尤其喜欢画梅花呢?4、王冕自学成才,鄙视权贵,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操?5、对啊,这素洁的梅花不正是诗人鄙视俗流,贞洁自守高尚情操的写照吗?七、同学们,再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从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八、说说本首诗与《石灰吟》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九、欣赏课外的两首托物言志的古诗,学生进行自读自悟(电脑出示两首古诗)。
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墨梅》导学案
![《墨梅》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1ecf4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10.png)
《墨梅》导学案一、诗歌背景介绍《墨梅》是中国现代诗人海子创作的一首诗歌,于20世纪80年代问世。
海子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歌以清新、深邃、含蓄而著称,体现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
《墨梅》是海子的代表作之一,深受读者喜爱。
二、诗歌内容赏析1. 首先,通过诗歌的标题《墨梅》,可以看出诗人写下这首诗歌时所处的情境和心境。
墨梅象征着笔墨和文学创作,是诗人灵感迸发的源泉。
诗人用“墨梅”这个形象化的意象,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向往。
2. 诗歌中“我家就在黄土地”的开头,展示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黄土地是中国北方的一种常见土壤类型,富含养分,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农民。
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3. “北风越来越大,雪花越来越大”这句描写了诗人笔下的冬日景象。
北风和大雪象征着寒冷和荒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
4. “等到落花飘满北国”的结尾,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命运的无奈。
落花飘满北国,暗示着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诗人用“等到”这个词语,无声地诉说着他对未来的期待和留恋。
三、诗歌主题探讨《墨梅》通过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对生命、对创作的热爱和向往。
诗中融入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体现了对人生意义和存在感的探寻。
同时,诗歌中的“墨梅”也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诗人的文学追求和人生信仰。
四、诗歌表达技巧分析1. 意象丰富:诗歌中充满了丰富而富有感染力的意象,如“墨梅”、“黄土地”、“北风”等,这些意象不仅让诗歌更加生动生动,也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2. 押韵手法:诗歌运用了押韵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使整首诗更加流畅和动听。
3. 比喻叠加:诗歌中巧妙运用了比喻手法,如“等到落花飘满北国”,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迷茫和无奈,使诗歌意境更加丰富。
五、诗歌鉴赏与思考《墨梅》是一首典型的海子风格的诗歌作品,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含反思)第六单元20.古诗两首《墨梅》导学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含反思)第六单元20.古诗两首《墨梅》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bf5591960590c69ec376ba.png)
《墨梅》导学案
课题:古诗两首墨梅
课型:新知探究
课时: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学会生字“砚”,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我能通过诗句说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诗句的意思,能通过诗句说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堂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
1.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
搜集诗人王冕的相关资料。
2.听课文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3.放声读文,读准字音,并标出停顿(节奏),努力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4.扫除“拦路虎”(解释下列词语)
洗砚池:
淡墨痕:
流:
清气:
乾坤:
合作探究
1.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2.前两句诗的意思是:
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3.从作者描写梅花的诗句中,你感悟到梅花的哪些品质精神?从梅的品格精神联
想到哪些人呢?
4.古往今来,还有不少写梅花的诗,你知道多少?找出一两首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
展示提升
温馨提示:各学习小组成员要做到全员、全程参与,积极互动,及时补充。
达标检测
1.默写《墨梅》,并写上作者及朝代。
2.《墨梅》中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怎样的高尚情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梅》导学案
课题:古诗两首墨梅
课型:新知探究
课时: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学会生字“砚”,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我能通过诗句说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诗句的意思,能通过诗句说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堂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
1.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
搜集诗人王冕的相关资料。
2.听课文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3.放声读文,读准字音,并标出停顿(节奏),努力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4.扫除“拦路虎”(解释下列词语)
洗砚池:
淡墨痕:
流:
清气:
乾坤:
合作探究
1.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2.前两句诗的意思是:
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3.从作者描写梅花的诗句中,你感悟到梅花的哪些品质精神?从梅的品格精神联想到哪些人呢?
4.古往今来,还有不少写梅花的诗,你知道多少?找出一两首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
展示提升
温馨提示:各学习小组成员要做到全员、全程参与,积极互动,及时补充。
达标检测
1.默写《墨梅》,并写上作者及朝代。
2.《墨梅》中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怎样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