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一)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倾听和欣赏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提升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文学作品:《小猪佩奇》系列故事、《白雪公主》等。
2. 准备与文学作品相关的图片、道具等辅助材料。
3. 准备活动场地和环境布置。
三、活动过程:1. 开场导入:教师以一首儿歌或简短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进入活动状态。
3. 文学作品解析: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角色和寓意,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幼儿的思考。
4. 文学作品创作: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文学创作,如角色扮演、故事接龙等,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在家中鼓励幼儿阅读和创作文学作品,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创作能力。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活动室中布置文学作品展示区,展示幼儿的创作作品,激发其他幼儿的学习和创作热情。
3. 学科融合:教师结合其他学科,如美术、音乐等,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表演,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收集和分析幼儿的创作作品,评价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调查家长对活动的反馈意见,评价活动的效果和影响。
4. 综合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六、活动内容与安排:1. 第一周:学习《小猪佩奇》系列故事,通过朗读和观看视频,让幼儿熟悉故事情节和角色。
2. 第二周:学习《白雪公主》等经典童话故事,通过朗读和图片展示,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
3. 第三周:学习寓言故事,如《乌鸦和狐狸》等,通过朗读和角色扮演,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4. 第四周:学习诗歌和儿歌,通过朗读和演唱,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韵律和美感。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教育活动的类型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教育活动的类型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教育活动类型:
1.阅读故事书:通过朗读或共读优秀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培养
儿童对文字的兴趣,提升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2.创意绘画:鼓励儿童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绘画,表达对故事情节
和角色的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3.手工制作:利用故事情节中的元素,组织手工制作活动,让儿
童动手动脑,培养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4.角色扮演:通过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帮助
儿童理解情节、加深对故事的印象,并培养社交技能。
5.语言游戏:利用故事中的语言元素,组织语言游戏,如谜语、
对话游戏,帮助儿童提高语言敏感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6.音乐活动:结合故事中的情感和氛围,进行音乐活动,唱歌、
跳舞,激发儿童的情感共鸣,促进音乐和身体协调发展。
7.户外探索:利用故事中的场景或主题,组织户外活动,让儿童
亲身体验、探索,拓展他们的认知领域。
8.绘本分享会:鼓励儿童分享他们喜欢的绘本,提高对多样化文
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9.情感教育:通过故事情节中的情感表达,进行情感教育活动,
培养儿童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10.团队合作:通过合作游戏或小组活动,培养儿童团队协作精神,
提高社交能力。
这些教育活动类型旨在通过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在认知、情感、社交和实践等多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欣赏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欣赏活动的内容 (一)确定文学作品欣赏活动的内容
学前儿童散文以写人、叙事、 写景、状物、抒情或言志为主要内 容,真实地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和 生命体验。
吹泡泡
小时候,我玩儿过很多游戏,其中最爱玩儿的是吹泡泡。 阴雨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儿,母亲就教我们在廊子上吹 肥皂泡。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意破裂。 我们把用剩的肥皂头儿,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 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根细竹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 慢慢地吹起来,吹成一个又轻又圆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 轻圆的球儿,便从竹管上落了下来,慢悠悠地在空中飘游……
2.儿童诗
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
1.读者群体不同 儿歌的读者主要是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的儿童;儿童诗的读者则主要是学龄中后期的 儿童。 2.表现方式不同 儿歌的主题思想往往是以单纯浅易的方式表现,比较直观、明了;儿童诗的主题思想 则以间接方式表现出来,比较深刻、含蓄。 3.语言要求不同 儿歌注重合口押韵,语言的节奏性和音乐性较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儿童诗则注重旋 律的优美,语言节奏舒缓与急促相伴,是音乐美与意境美的结合。
4.故事
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欣赏活动的内容 (一)确定文学作品欣赏活动的内容
谜语是一种采用寓意的手法,抓住谜底与谜面之间的某种联系,以歌谣形式叙说现象或事 物的特征,请对方说出谜底的语言形式。它具有文学趣味性和游戏娱乐性,不仅能丰富学前儿 童的知识,还能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分析、理解、推断等能力。
“胡子不多两边翘,开口总说妙妙妙, 黑夜巡逻眼似灯,日里白天睡大觉(打一 动物)”中, “猫”是谜底。
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欣赏活动的内容 (二)选择文学作品欣赏活动的内容
1.作品的题材要以学前 儿童熟悉的生活为主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一) 学前儿 童文学作品学 习活动设计方 案的结构要求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三、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设计方案的结构与要求
(一)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设计方案的结构要求 (1)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内容的选择 (2) 作品中的形象鲜明生动 (3) 作品结构简单,情节单纯有趣 (4) 作品的语言浅显易懂、具体生动 (5) 作品的题材以儿童熟悉的生活为主
(3) 大班:编完整故事。由于大班已 经比较普遍地掌握了故事编构的情节开展方 式,所以大班幼儿可以编构完整故事,只要 幼儿编构的故事基本具有语言、情节、人物 和主题等构成要素即可。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三、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设计方案的结构与要求
(二) 学前 儿童文学作品 学习活动设计 的基本结构
1.导入:创设情境,引出故事 2.教师生动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3.理解故事 4.围绕故事开展系列创设性活动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二、 如何帮助学前儿童理解儿童文学作品
1.导入:创设情境,引出故事
教师运用一定手段,设置一定的情景,引起幼 儿想急于了解故事的浓厚兴趣。教师常见的导入手 段有直观教具引入、猜谜引入、表演引入和提问引 入等。例如,童话《会飞的猪》,教师首先可提问 “猪会飞吗”,引起幼儿兴趣,导入故事。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二、 如何帮助学前儿童理解儿童文学作品
2.教师生动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教师要表现出对故事极大的兴趣,并辅以适当 的直观教具,用生动有感情的语言完整讲述故事。 语言要熟悉而准确,几遍讲述的语言要一致,便于 幼儿完整记忆。教师几遍讲述故事的方式不应雷同, 以免让孩子觉得枯燥而不感兴趣。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欣赏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文学作品欣赏活动常见的几种导入方式
3.观察图片导入 教师出示有关故事、诗歌等的图片或幻灯片,让学前儿童分析对比不同的画 面,感知和理解画面中的内容,激发其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例如,大班故事 活动“快乐的植树节”的导入:教师出示一幅森林背景图,图上有蓝天、青草、 小溪等,让学前儿童观察森林中少了什么,再进一步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 使其更完美。
(3)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描述春天的变化。
(1)一段“春天来了”的自制视频,一幅“春天 活动 的变化” 的背景图。 准备 (2)与《春天的秘密》内容相关的背景音乐、小
图片和头饰。
活动过程详见教材P167-168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诗歌的改写与创编
3.组合法 教师引导学前儿童把通俗易懂的词语与句式组合起来,尤其是把结构相似的句 子组合在一起进行诗歌创编。在组合时,尾韵或头韵可以使新组成的诗歌诵唱起来 更加 朗朗上口。 4.形象法 教师引导学前儿童通过对人或事物的具体描绘来创编诗歌,如模仿声音、刻画 动作、勾勒色彩等。
在这一活动环节,教师既可以 让学前儿童围绕作品内容进行想象 性讲述,又可组织学前儿童进行诗 歌创编、散文仿编或故事续编等。
学前儿童诗歌的改写与创编
1.部分替代法 教师引导学前儿童对原有诗歌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替换,其余内容保持不变。在替 代时,教师一般选择结构相似和字数相同的词句进行替换。 2.换词法 教师引导学前儿童用符合原有诗歌韵律的词语对原诗歌中的个别词语进行更换。 在换词时,教师需选择具有相同词性(如都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和相似结构 (如都为偏正结构、动宾结构等)的词语进行替换,注重押韵。
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欣赏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
(一)引导学前儿童通过多种途径感知作品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倾听和欣赏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二、活动准备1. 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文学作品。
2. 准备文学作品的相关图片或道具。
3. 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环境。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b. 教师与幼儿互动,询问幼儿的身体状况,确保幼儿的身体舒适。
2. 文学作品欣赏(10分钟)a. 教师向幼儿介绍文学作品的基本情节和角色。
b.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朗读文学作品,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c.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和角色,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3. 活动延伸(5分钟)a. 教师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设计相关的游戏或手工活动,让幼儿参与其中。
b. 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他们的语言、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情况。
2.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和分享方面的表现,评价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情况。
五、教学建议1. 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注重文学作品的质量和内容。
2.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
3. 活动延伸部分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4.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六、活动内容1. 文学作品:《小猪快跑》2. 活动目标:通过欣赏和表演文学作品,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活动准备:准备《小猪快跑》的故事课件、小猪手偶等。
七、活动过程4. 文学作品欣赏(10分钟)a. 教师向幼儿介绍《小猪快跑》的故事情节和角色。
b.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朗读文学作品,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故事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故事活动教案教案标题: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故事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前儿童培养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2. 通过文学作品的故事活动,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和创造力。
3. 培养学前儿童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选择适合学前儿童的文学作品,如绘本、童话故事等。
2. 准备相关的教具和素材,如图片、道具等。
3. 设计适合学前儿童的故事活动,如角色扮演、创作续写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前儿童介绍本次故事活动的主题和目的,激发他们的兴趣。
2. 使用图片或道具展示故事的关键场景或角色,引发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阅读文学作品:1. 选择一本适合的文学作品,以适合学前儿童的语言和情节进行阅读。
2. 在阅读过程中,适时暂停,与学前儿童互动,鼓励他们提问、讨论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故事活动:1. 角色扮演:选取故事中的几个角色,让学前儿童扮演并演绎故事情节。
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达角色的情感和行为。
2. 创作续写:让学前儿童根据故事的结局,自由发挥并创作故事的续篇。
可以提供一些关键词或图片作为启发,激发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绘画表达:让学前儿童根据故事中的场景或角色,进行绘画表达。
鼓励他们用画笔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法。
总结活动:1. 回顾故事活动的内容和学习收获,与学前儿童进行简单的讨论和分享。
2. 鼓励学前儿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喜爱之处,以及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
教学延伸:1. 鼓励学前儿童在家中与家长一起阅读和讨论其他文学作品。
2. 组织学前儿童参观图书馆或书店,培养他们对图书的兴趣和热爱。
评估方法:1. 观察学前儿童在故事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前儿童的绘画作品和创作作品,评估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1. 根据学前儿童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
2. 鼓励学前儿童提出问题和建议,以进一步改进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的教案指导,希望能够帮助您在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故事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听力技能。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情感发展。
1.2 适用对象适用于3-6岁学前儿童。
1.3 教学资源教学书籍、故事cd、图片、手工材料等。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文学作品选择选择适合幼儿年龄段的文学作品,包括童话、寓言、诗歌等。
选择具有教育意义和丰富情节的文学作品。
2.2 教学活动设计以故事讲述为主线,结合朗读、讨论、手工制作等多种教学方式。
设计问题讨论和思考,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结合手工制作和绘画,让幼儿通过触觉和视觉感受文学作品。
2.3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和角色。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技能。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情感发展。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故事讲述法通过朗读和讲述文学作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使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让幼儿更加投入故事情节。
3.2 互动讨论法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3 手工制作法通过手工制作和绘画,让幼儿动手参与,提高他们的触觉和视觉感知能力。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法。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观察记录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记录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听力技能的发展情况。
4.2 作品展示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工制作和绘画作品。
评价幼儿的作品质量和创造力发展。
4.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反馈。
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周:童话故事《狼与七只小羊》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道德观念。
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制作小羊手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2 第二周:诗歌《春天的故事》朗读诗歌,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2、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想法,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主要情节和角色特点。
引导幼儿体会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2、教学难点如何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较为复杂的文学语言。
怎样激发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方法1、讲述法:教师生动形象地讲述文学作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理解作品内容。
3、讨论法:组织幼儿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表演法: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深入体验文学作品。
四、教学准备1、选择适合学前儿童的文学作品,如经典的童话故事、儿歌等。
2、准备相关的图片、道具、音频或视频资料,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作品。
3、布置一个温馨、舒适的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展示与文学作品相关的图片或播放一段有趣的音频,引起幼儿的兴趣,导入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述《小红帽》的故事时,可以先展示小红帽的图片,问幼儿:“你们知道这个小女孩是谁吗?”2、讲述作品教师用生动、富有感情的语言讲述文学作品,在讲述过程中,适当运用表情、动作增强故事的趣味性。
注意语速适中,声音抑扬顿挫,根据幼儿的反应和理解程度,适时停顿或重复重点内容。
3、提问与讨论讲述完作品后,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比如,“小红帽为什么要去看望奶奶?”“大灰狼是怎么骗小红帽的?”“如果是你,会怎么做?”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肯定。
4、再次欣赏播放相关的音频或视频资料,让幼儿再次欣赏文学作品,加深他们的理解和印象。
5、角色扮演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第三章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
小班:换词,画面局部变化的理解。
如诗歌《春风》: 春风一刮,芽儿萌发, 吹绿了柳树,吹红了山茶, 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 吹得小雨轻轻地下, 孩子们河边去种瓜。
小班仿编
春风一刮,芽儿萌发, 吹绿了小草,吹红了桃花, 吹来了蝴蝶,吹醒了乌龟, 吹得小雨轻轻地下, 孩子们河边去种瓜。
中班:换系列词,画面变化的想象与表现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
第一节 文学作品活动概述
一、儿童文学作品的基本认识
(一)什么是 学前儿童文学 作品
是指那些与0-6岁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及接受能力
和阅读能力想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它包括寓
言、童话、儿童故事、儿歌、儿童诗、儿童散文、儿 童小说、儿童科学文艺等多种体裁。
(二)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 看见红的花呀,看见绿的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嘀哩嘀哩嘀哩哩,
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大班仿编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小朋友的耳朵里, 听见鸽子叫呀,听见蝴蝶飞, 还有那会采蜜的小蜜蜂, 嘀哩嘀哩嘀哩哩, 春天在小朋友的耳朵里!
第二节 幼儿故事活动设计与组织指导
5.综合式提问;放羊娃为什么说谎?你会说谎吗? 6.评价式提问;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你喜欢散文中的哪一
句?
4.围绕故事开展系列创设性活动
为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故事,教师可以在理解或延伸环 节安排活动,如故事表演游戏、复述故事、创编故事、续
编故事。
由于幼儿编故事需要一定的生活知识经验 作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需要幼儿充分的艺 术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以及故事图示结构的理解 ,不同年龄的幼儿编构故事能力差异导致幼儿 故事续编具有年龄班特点。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精讲教学课件
•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基本认识 •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认识 •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
一、 对幼儿文学作品的基本认识 (一)含义: • 幼儿文学作品是指与0-6岁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及接受能
力和阅读能力相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活动的总称。 • 它包括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幼儿散文、幼儿生活
故事、幼儿图画故事等。 ( 二)幼儿文学作品的特点
1.教育性——可进行真善美的启迪 2.文学性——感受文学语言的魅力 3.浅显性——符合幼儿的理解水平 4.趣味性——符合幼儿的审美情趣
二、对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认识 (一)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概念 • 是以学前儿童文学作品为基本教育内容而
设计组织地系列语言教育活动。 (二)对0-3岁婴幼儿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
的认识 1. 0-3岁婴幼儿文学作品活动的特点
0-3岁婴幼儿文学作 品活动的特点
多展开“平行的”亲子阅
读,培养婴幼儿对书面语 言的浓厚兴趣
初步养成倾听文学作 品的良好习惯
讲述自编故事或Leabharlann 歌听专家讲经典故事儿 歌或童谣
大声给孩子朗读 文学作品
利用各种途径让婴幼儿感 受文学作品,多观看儿童 美术片或动画片
• 儿歌内容: • 大象的鼻子长管子, • 老鼠鼻子红豆子, • 小猪鼻子圆插座, • 鲸鱼鼻子喷水孔, • 我的鼻子, • 一个蒜头两个洞。
语言文学网络活动设计展示:中班儿歌《鼻子》
• 活动目标: • 1、理解诗歌内容,掌握诗歌语言形式,并记
住各种动物鼻子特征。 • 2、让幼儿表演诗歌,从而培养幼儿对语言理
学前 儿童 文学 作品 活动 设计 的基 本结 构
学习文学作品 理解体验作品
创设情景,引出文学作品, 学习、欣赏、理解文学作品.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案例
1.第一课时 (1) 检查自学情况,教生字。(多媒体与字卡辅导 教学。) (2) 排演情景剧《小蝌蚪找妈妈》,分角色扮演三 到四只小蝌蚪、小鸭子、小乌龟、小金鱼等,完成小蝌 蚪找妈妈的故事。 (3) 故事反思。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案例
案例一 《小蝌蚪找妈妈》学习活动(大班) 活动过程
2.第二课时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案例
案例一 《小蝌蚪找妈妈》学习活动(大班) 活动安排
第一课时:激发学习兴趣。自学课文,结合检查 自学情况教幼儿字词。试读课文,厘清层次,分 段。泛读课文,教学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朗读全文,简要复述。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案例
案例一 《小蝌蚪找妈妈》学习活动(大班)
案例二 《小红帽的故事》学习活动(中班)
活动过程
(1) 教师头戴小红帽出场,引出故事。 (2) 欣赏故事,播放课件,音画结合,充分调动多种感官。
(3) 幼儿大胆讲述故事,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 分角色进行表演。 (4) 结合实际讨论:如果面对陌生人,你应该怎么做?引 导幼儿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案例
案例四 《吃得欢》学习活动(小班) 设计意图
刚进入幼儿园小班的孩子都有一个明 显的特点,即“以自我为中心”,也都有 各自在家养成的饮食习惯,有好的,也有 不好的,进餐情况完全视当时的心情而定。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案例
案例四 《吃得欢》学习活动(小班) 活动目标
(1) 学习并初步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所表现的 童趣。 (2) 尝试用适当的词语替换儿歌中的饭菜名,能仿编儿歌。 (3) 体验用餐的乐趣,初步形成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案例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基本知识简介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基本知识简介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类别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是指那些与0-6岁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及接受能力和阅读能力想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类别它包括寓言、童话、儿童故事、儿歌、儿童诗、儿童散文、儿童小说、儿童科学文艺等多种体裁。
3、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教育性文学性浅易性趣味性二、对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认识(一)对0-3岁婴幼儿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认识1、0-3岁婴幼儿文学作品活动的特点婴幼儿文学作品活动的开展具有随机性、日常性、反复性等特点。
可以如下展开:(1)多开展“平行”的亲子阅读(2)初步养成倾听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大声朗读、专家讲、讲述自编的作品)(3)利用各种途径让婴幼儿感受文学作品,多观看儿童美术片或动画片(4)让婴幼儿多重复感受文学作品,多种途径帮助婴幼儿理解作品内容(复述)2、0-3岁婴幼儿文学作品活动的目标0-1岁半:(1)能安静地听成人念儿歌,讲简短的故事或念最浅显的儿歌,喜欢听唱歌等好听的声音;(2)对图书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喜欢听成人讲述图书上的故事或儿歌等;(3)对动画片表示出极大的关注。
1岁半-3岁:(1)喜欢听故事,欣赏儿歌,看动画片,能简单复述故事或儿歌的部分或者一句话;(2)能大方朗读儿歌,学唱儿歌;(3)能主动自觉地翻阅图书,对故事或儿歌朗诵、动画片等文学作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4)能用情景表演或角色游戏来表演部分故事内容。
(二)对3-6岁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认识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室围绕文学作品开展的一个系列活动。
(1)围绕文学作品教学开展活动。
(2)整合相关内容,开展一个主题、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网络)。
2、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发展的是学前儿童的完整语言。
3、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整合、渗透于其他教育(四领域)活动中。
(三)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目标1、文学作品的认知目标(1)丰富作品相关的社会知识。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欣赏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欣赏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和意义。
2. 掌握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3.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口语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1. 学前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和意义。
2.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教师出示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图片,并请学生猜测这些作品是关于什么的。
2.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学前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Step 2:讲解1. 学前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简单生动、形象明了、语言优美、内容丰富,适合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
2.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和技巧:(1)注意细节。
(2)品味作品。
(3)读懂语言。
(4)体验情感。
Step 3:实践1. 教师发放学前儿童文学作品,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篇进行阅读。
2. 学生完成阅读后,可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欣赏:(1)朗读。
(2)画画。
(3)表演。
(4)课堂展示。
3. 学生可以依照上述欣赏方法进行指导,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Step 4:总结教师请学生总结学习到的知识点,并归纳操作方法和技巧。
Step 5:作业请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在家中进行欣赏和阅读,并完成作品的书写或手工制作。
Step 6:反思教师与学生一起反思教学过程,了解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教学拓展:请学生收集和整理自己喜欢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并在下一堂课上进行课堂展示和分享。
英才学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案05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与指导
第五章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与指导教学目的:理解各类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种类、功能及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教学重点:各类文学作品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模拟练习法§5-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概述一、文学作品活动概述(一)学前儿童文学概念:学前儿童文学是指与0-6岁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及接受能力和阅读能力相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包括童话、寓言、神话故事、儿童生活经验故事、儿童小说、成语故事、笑话、儿歌、儿童诗、散文、绕口令、谜语、儿童科学文艺等。
(-)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L教育性《小马过河》2.文学性《金色的房子》《摇篮》《一二三四五》3.浅易性《排排坐,吃果果》4.趣味性《小白兔》二、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目标:(一)认知目标1.丰富作品相关的社会知识,初步学会一些简单的做人处事的道理;2.知道文学作品有童话、诗歌、散文等体裁,了解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对书面语言有初步的认知,懂得文学作品中运用的是规范而成熟的语言;3.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学会标准发音,扩展词汇,了解各种语言句式的表达,明白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
(二)情感目标:L对书面语言有浓厚的兴趣,喜欢文学作品,积极参加文学作品的学习活动,乐意聆听和阅读文学作品;2.体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真善美,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脉络和语言美,发展学前儿童的艺术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三)技能目标L学会倾听和表达,提高语言的感受力;3.会说、说好普通话;4.感知文学作品艺术性建构语言的表现特点,能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扩展个人经验和想象,尝试艺术型结构语言,能用动作、语言、美术、音乐等不同的表现方式表达个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 5-2儿童故事活动一、儿童故事概述二、儿童故事的特征1、题材广泛,主题单一2、情节简单生动,结构完整3、以叙事为主,语言口语化三、如何讲好故事(一)选择故事要明确教育的目的和要求,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二)分析故事要准确地掌握故事的中心思想。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第一章:了解儿童文学作品1.1 讲解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1.2 介绍不同类型的儿童文学作品,如童话、寓言、诗歌等1.3 分析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标准1.4 引导学习者选择适合儿童的文学作品第二章: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2.1 教授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2.2 引导学习者理解儿童文学作品的寓意和情感2.3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如何帮助儿童深入理解文学作品2.4 讨论如何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三章:儿童文学作品的演绎与表达3.1 教授如何演绎儿童文学作品,包括语言、表情、动作等3.2 引导学习者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讲述、表演、绘画等3.3 通过实践演练,讲解如何生动有趣地演绎儿童文学作品3.4 讨论如何培养儿童的表达能力第四章: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与评价4.1 教授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4.2 引导学习者创作适合儿童的文学作品4.3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如何评价儿童文学作品的优劣4.4 讨论如何鼓励儿童参与文学创作和评价活动第五章:儿童文学作品的应用与拓展5.1 讲解如何将儿童文学作品应用到教学中5.2 引导学习者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和游戏5.3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如何拓展儿童文学作品的应用领域5.4 讨论如何培养儿童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第六章:文学作品与儿童心理发展6.1 分析文学作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6.2 讲解如何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6.3 引导学习者了解文学作品在儿童情感教育中的作用第七章:文学作品的多样性与文化教育7.1 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文学作品7.2 讲解如何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儿童的文化意识7.3 引导学习者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7.4 讨论如何利用文学作品促进儿童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第八章:文学作品的表演与戏剧化8.1 教授如何将文学作品进行戏剧化演绎8.2 引导学习者运用戏剧化手法提升文学作品的感染力8.3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如何指导儿童参与戏剧化表演8.4 讨论如何培养儿童的戏剧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第九章:文学作品的亲子共读与互动9.1 讲解亲子共读的重要性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9.2 引导学习者如何选择适合亲子共读的文学作品9.3 教授亲子共读的技巧与方法9.4 讨论如何通过亲子共读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第十章:课程总结与教学反思10.1 总结整个课程的重点内容和教学目标10.2 引导学习者反思自身在儿童文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10.3 讨论如何不断提升儿童文学教学质量和效果10.4 提出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的建议与展望重点解析本教案编辑专员编写的教案,涵盖了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各个方面。
第3章儿童文学作品活动
( 四)故事创编活动《鼻子的来历》
表达
—— 第四层次:创造性想象和语言
• 1、教师选择一动物编出鼻子的来历。如 《大象的鼻子》 • 2、将幼儿分小组,要求幼儿一起发挥想象,说说其他小动物的鼻子的来历。
• 3、教师小结
思考与练习
2.教师生动讲述故事,不需要太多辅助手段。 3.教师通过多种手段第二遍生动讲述故事 4.多种方式理解故事--通过挂图、教具、故事表演和描述性、 思考性、假设性的三层次提问理解故事。 5.迁移故事经验,并围绕故事主题开展系列创造性语言活动-故事表演游戏、复述故事、创编故事、续编故事、画故事 6.延伸活动
• 故事要利于训练学前儿童创新思维,留给学前儿童发挥想 象的空间
• 故事选择要体现学前儿童的年龄班特征
“如果你追上我,”小兔子说,“我就变成一条鱼儿,跳进凉凉的 小溪,从你身边游开。” “如果你变成一条凉凉小溪中的鱼儿,”他的妈妈说,“我就变成 一个渔夫,我会抛下鱼饵等着你。”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目标和指导要点,重点掌握学前儿童文学作品
教育活动设计的网络结构,为文学作品活动设计和组织奠定宏观的理论 框架结构。
• 教学内容
•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基本认识 •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认识
•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
一、 对幼儿文学作品的基本认识
(一)含义: • 幼儿文学作品是指与0-6岁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及接受能力 和阅读能力相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活动的总称。 • 它包括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幼儿散文、幼儿生活故 事、幼儿图画故事等。
第三章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
• 本章学习要点 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内涵、类别、教育价 值、特点 二、学前儿童故事活动设计与组织要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文学作品设计与组织
(四)诗歌、散文活动的组织方法与指导要点
1.积累相关的知识、生活经验。 2.与各种活动相结合,重在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 前儿童理解诗文。 3.把握不同年龄学前儿童的活动特点,有针对性 地进行仿编活动。 4.留给学前儿童艺术性建构语言的尝试空间。
04
05
学前儿童诗歌、散文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一)学前儿童诗歌、散文作品的选材要点
1 一般要点:
(1)题材广泛,有意义。 (2)构思巧妙,富有想象力,充满童趣。
(3)符合学前儿童已有经验水平。
2 各年龄班选材要点:
(1)小班:选材应以儿歌为主;要篇幅短小,主题集中,含一个画面; 语言形象要生动活泼,构思巧妙。 (2)中班:选材应以儿歌、儿童诗为主;画面一个以上,篇幅稍长; 语言要丰富多彩,多用重复结构。 (3)大班:选材题材广泛;篇幅较长,画面丰富;表现方式多样。
3、理解故事。
(三)学前儿童故事活动的组织方法及指导要点
利用多种形式积累学前儿童相关的知识、生活经验。
01
02
教师讲述故事语言要规范、完整、生动形象。
03
教学形式应丰富多样。 学前儿童故事教学教师重在引导儿童理解、体验作品,所以 描述性、思考性、假设性的三层次提问引导应准确、恰当。 以发展学前儿童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为主。
(二)学前儿童诗歌、散文活动过程的设计
(1)教师通过音乐、挂图、幻灯片、多媒 体课件等教具,帮助学前儿童理解诗歌。 (2)通过三层次的提问,帮助学前儿童理 解诗歌。 (3)理解难懂的字、词、句。 (4)理解诗文的情绪情感。 (5)解诗文的表现形式。
学前儿童文学作业1
学前儿童文学作业1一、填空1、学前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一样,都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和真挚丰富的情感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家的审美理想并打动读者的。
2、学前儿童文学的接收对象可放宽到七八岁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还包括陪伴婴幼儿阅读、听赏的家长、教师等成人。
3、儿童喜爱的最早读物一般认为是《五卷书》,儿童最喜爱、最早的一部长篇动物诗是《列那狐的故事》。
4、世界上第一个改写民间童话的作家是法国的贝洛,丹麦(国籍)儿童文学巨匠安徒生被誉为“世界童话大王”。
5、中国儿童文学产生于五四时期,赵景深是这一时期最早从事童话创作的作家。
6、明代吕坤编著的《《演小儿语序》》,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儿歌专集。
7、儿歌这一名称,始用于二十世纪初新文化以后歌谣运动大发展时期。
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征集处,把征集来的儿童歌谣,冠以“儿歌”的名称在《歌谣》周刊上发表。
从此,“儿歌” 作为儿童文学的体裁名称沿用至今。
8、、有的研究者根据婴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将儿歌分为民间流传的儿歌和作家创作的儿歌两类。
前者指婴儿还不会说话时听母亲等长者吟唱的摇篮曲,后者指渐渐学会说话的幼儿边嬉戏边念唱的歌谣。
9、一般来讲,文学作品都有三个层面,即语言层面、意象层面和意蕴层面,幼儿诗鉴赏也可以从这三个层面入手。
其中,幼儿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想象丰富。
10、幼儿诗的写法可选择借代法、比喻法、排比法、拟人法、假设法、夸张法、疑问法、对比法、对话法等。
二、名词解释1、学前儿童文学是为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而创作的适合婴幼儿审美需要的文学。
2、文学作品的教育作用是指作家对生活的讨厌、认识、评价,乃至他的人生观、世界观所形成的某种倾向,经过左丕的表达而给予读者的影响。
这种影响多是通过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体现出来的,最容易在可塑性极强的小读者心目中发生良好作用。
3、儿歌儿歌是适合婴幼儿听赏念唱、形体短小的歌谣。
它是婴幼儿最早接触、最易接触的一种文学样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会把太阳帽当成了飞盘、⑵思考性提问:理解主题。
秋千和摇篮呢?
⑶假设性提问:引导编构,培
养想象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4.利用绘本请幼儿讲述故事。 1.复述故事(全文复述,细节复
幼儿边操作图片,边讲述故事。 述)
推选代表在集体面前讲述。
2.表演故事
5.幼儿续编故事。
1.用假设性提问引导编构,培
老师:小朋友的故事都讲得很好 养想象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听,不过我还想让小朋友动动脑 筋,想想还有谁会捡到小姑娘的 帽子?它又会把它当作什么呢?
2.注重幼儿故事创编,发展创 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
也编到故事里去,行吗?(请幼儿
自由结伴讲述)
6. 主要活动:参观太阳帽超市
活动延伸:(各领域渗透 ) 1. 手工活动------“我的太阳帽” 2.谈话活动:“我的太阳帽”
性的表达体验创造的快乐和 在第二位,能力目标放在最后,
自豪。
特殊性的领域目标放在前面,
3.通过制作太阳帽,培养学 前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般性的全面发展目标放在后 面;五是几条目标的主语要一 致,建议以孩子为主语来描述,
如“懂得、感受、体验、学会、
理解”等词汇来放在句首进行
描述。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夏天的时候太阳特别热, 创编情节导入法、问题讨论导入 我们出门的时候要用什么遮 法 、猜谜导入、音乐导入等。
太阳光呢?你的太阳帽有什
么有趣的故事吗?”
2.讲述故事,请幼儿安静
地欣赏、倾听故事。
1.教师口述或教玩具辅助讲述 2.利用图书或图片 3.录音,录象和情景表演 4.多媒体等
3.根据故事内容提问: 1.多种方法帮助理解:提问法、
五、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设计步骤
第一层次:学习文学作品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出作品 提问法:《会动的房子》 音乐渲染法:《梨子小提琴》 故事表演法:《逗蚂蚁》 直观法:《魔法气球》
(二)理解欣赏作品:讲故事(朗读)、朗诵、三层次提问、 讨论
1.描述性提问: 2.思考性提问: 3.假设性提问: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 (一)
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类别 二、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 三、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 四、活动方案的设计步骤 五、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设计步骤 六、学前儿童故事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指导 七、学前儿童诗歌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指导
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类别(教
赏析:中班故事《太阳帽的故事》
同一个内容,可以有不 同的设计形式!
活动设计步骤
知识点
活动名称:中班故事《太阳 1.写清年龄段、活动类
帽的故事》
型、主题。
幼儿情况分析:(略)
2.为设计出适当的活动 目标打下基础。分析中 针对幼儿语言实际水平, 结合相应年龄段应达到 的目标。
活动目标:
3. 应根据一定的原则:一是以
(1)故事中小姑娘戴着太阳 讨论法、游戏法、 图示法、
帽去干什么?她的帽子怎么 角色扮演 、操作法等。
会不见了?
(2)小姑娘的太阳帽被谁捡 到过?他们都把太阳帽当成 什么了?
2.要巧妙地利用提问帮助幼儿
理解故事;提问要适宜,应该 有层次、有目的的,语言简单 明确,问题不宜过多。
(3)小姑娘丢了太阳帽会怎 ⑴描述性提问:了解人物、情 么样?丁丁、小猴和蜗牛为 节
发现门开着,房子里空空的:既没有果酱桶,也没有罐子。果酱在哪里呢?他刚想把
脚伸进门,忽然发现一只手掌粘在墙上了。好不容易把手掌从墙上挣脱下来,只觉得
粘糊糊的,用舌头一舔,咦,甜甜的,原来墙上涂着的都是香甜的果酱。熊。舔完了果酱,他又不安起来:我把人家辛辛苦
苦涂上的果
练习:
为下面的故事设计导入方法和三层次提问。
果酱小房子
熊哥哥要给熊弟弟送一桶蜂蜜,他知道熊弟弟爱吃蜂蜜。
在路过树林的时候,熊哥哥看到一座红色的小房子,这座小房子散发出很好闻的果
酱香味。
“这房子里一定装着好多果酱。”
熊哥哥猜想着,一边用力嗅着鼻子,一边朝房子走去。
他用力吸着鼻子,“多谗人啊,让我进小房子好好闻一闻。”熊哥哥走进小房子,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情节。
2.培养幼儿爱动脑的习惯,尝试运用语言,想像和创造。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表演,大胆在全班幼儿前表述。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重点学习词语:红 红的、圆圆的。 2、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 法 体验活动的乐趣。
“太阳帽的故事”手绘本, 太阳帽。
知识准备:
1.教具形式:图片、贴绒或磁 铁教具、桌面立体教具、木偶、 幻灯、画册等等。
2.教具制作注意事项:根据故 事内容制作教具; 注意故事角 色形象、背景图大小;教具要 实用。
活动过程与方法
4. 导入方法:
1.设置疑问,激发幼儿兴趣。 故事表演导入法、直接导入法、
酱吃了,这下怎么办呢? 熊哥哥看到自己带来的那桶蜂蜜,
他笑了:
“我可以把这桶蜂蜜涂在墙上。”于是,熊哥哥就把 小房
子涂成漂
亮的黄色, 散发出蜂蜜的香味,
第二天,熊弟弟来看熊哥哥。熊弟弟说:“树林里有座涂
着果酱的房子。”
熊哥哥笑了:“我知道,不过现在这座房子是黄色的了。”
第二层次: 理解体验作品经验 第三层次:迁移作品经验 第四层次: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
材) 二、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
1.童趣 2.健康性 3.浅易性
三、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
1.围绕儿童文学作品展开的系列活动 2.发展完整语言
四、活动方案的设计步骤
1.活动名称:大班故事活动《
》
2.幼儿情况分析
3.活动目标:认知、情感、技能——听、说、读、 写
4.活动准备:知识准备、语言准备、物质准备 5.活动过程: 6.活动延伸: 7.活动评价:(教材)
1.帮助学前儿童理解作品,
人物,主题,丰富学前儿童 对帽子的认知。
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依据,以本 班孩子的实际特点为依据;二 是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可 操作,可检验;三是目标既要
2.鼓励学前儿童大胆想象和创 指向结果又要指向过程;四是
造,能完整的讲述故事,并 目标的描述需要归纳,一般认
用流畅连贯的语言进行创造 知目标放在首位,情感目标放
网络活动中的第一层、第二 层、第四层是本方案的重点, 第三层可以放在活动延伸环 节或者主题活动中。
设计一则文学活动方案:
《小兔子找太阳》
活动目标
1、能用完全的语言来描写太阳的特点,加深对红色、及圆形的认识。 2、通过小兔找太阳,引发幼儿积极思考,体验创造的骄傲感和欢乐。 3、知道晒太阳也是冬天的一种取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