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八年级科学下册 氧化与燃烧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3.2氧化和燃烧1课件
是否自燃,取决于_缓__慢__氧__化__产__生__的__热__量__能__否__及__时__ _散__失__和__该__物__质__的__着__火__点__的__高__低__;
总结:
剧烈氧化
氧化反应 (放热)
缓慢氧化
达到着火点
燃烧
有限空间
爆炸
自燃
灭火与火灾自救
火
当你一看到或听到“火”这
个字时,你会想到什么呢?
说一说
你认为“火”对于人类是有 利还是有害?为什么?
想一想
若要灭火,可怎么做?理由是什么?
灭火的原理:至少消除燃烧的三个必要 条件中的任何一个
灭火与火灾自救
你知道吗?水能灭火的原因是什么?油锅着 火,能不能用水浇?为什么?油 锅着火怎么办?
铁、硫、木炭、磷等等,如果不是在 身处火场,你会怎么做?
家庭防火措施和灭火方法 物质着火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 厨房里锅着火用盖子灭火
氧气(空气)中,还会燃烧吗? 家庭防火措施和灭火方法
此时应立即跑到窗口,如居住在二楼,可向下抛出所有棉被、棉垫、再对准方向往下跳。 人们可利用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这一现象来做什么?
灭火与火灾自救
如住在高层,火势又猛: 马上把阳台上的可燃物全部搬进屋里,同时往 阳台上泼水。接着,紧闭门窗,拿来被褥、毯 子、棉衣、棉裤等,用水浸湿后把门窗蒙住。 然后再往地上、床上、桌子等所有可燃物上泼 水。
应注意,高层逃生不要利用电梯,更不要盲 目跳楼;躲避烟火不能往床底下、衣橱内以及 阁楼上钻。卫生间是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可用 毛巾蒙住门缝,用水泼在门上降温,浴缸里放 满水,当情况紧急时,人也能躲在浴缸中避火。
3.2氧化和燃烧(讲义)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2节氧化和燃烧【知识点分析】一.氧化反应1.定义: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2.缓慢氧化:如塑料和橡胶品的老化、苹果变色、铜和铁等金属表面生锈等的氧化反应,氧化的速度非常慢,甚至短期内不易察觉。
3.剧烈氧化:如硫、铁等物质的燃烧等氧化反应,反应剧烈,可称为剧烈氧化。
二.燃烧的条件1.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
2.着火点:物质燃烧所需到达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
不同的物质着火点不同。
3.常见物质的着火点:4.燃烧的条件:(1)有可燃物(2)有助燃剂(3)温度达到着火点5.物质的自燃:物质在缓慢氧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向外散失,就会使温度逐渐升高,达到着火点时,不经点火物质也会自发的燃烧现象。
6.爆炸现象:燃烧过程中短时间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瞬间积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的膨胀,就会引起爆炸。
三.灭火与火灾自救1.隔绝可燃物:让可燃物与助燃剂隔绝开2.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降温让可燃物温度下降至不足以燃烧。
四.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1.人类利用燃烧反应放出热量来取暖、煮熟食物、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2.化学反应一样也可以吸收热量:比如氢氧化钡和氯化铵反应3.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伴有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吸收或放出热量。
4.化学能可以和热能相互转化,还可以转化为光能、电能、和机械能。
【例题分析】一、选择题1.火折子被称为古代附打火机(如图)。
火折子的主要材料为经过处理的土纸加棉花等,晒十卷成长杆状,点燃后将明火吹灭,但内部仍有红色亮点,装入竹简内,需要时取出一吹就能复燃。
下列关于火折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竹筒必须是完全密闭的B.装入竹筒后火折子没有完全熄灭C.土纸、棉花等都是可燃物D.取出一吹即可复燃是因为提供了充足的氧气【答案】A【解析】A.竹筒内的材料虽然没有明火,但是仍然在缓慢燃烧,需要氧气,因此不能完全密封,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装入竹筒后火折子没有完全熄灭,仍然有火星存在,说法正确,不合题意;C.土纸和棉花都是可燃物,说法正确,不合题意;D.取出一吹即可复燃是因为提供了充足的氧气,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浙教版-科学-八下-3.2 氧化和燃烧 参考教案
实验现象:(略)实验结论: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一、要有氧气参与;
二、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着火点:每种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如白磷的着火点是40℃。
5、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地自发燃烧叫自燃。
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产生得热量如不能及时散失,会使温度逐渐升高,达到着火点时,不经点火,物质会自发地
【解释】燃烧的三个特点:1)发光、发热;2)剧烈;3)氧化反应
3、爆炸:燃烧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瞬间内累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地膨胀,就引起爆炸。
【讨论】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人类对爆炸的利用你认识多少?
4、燃烧的条件:
【实验】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
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硫+氧气--二氧化硫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碳+氧气--二氧化碳--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有些进行得非常剧烈,如硫的燃烧,铁在纯氧中的燃烧。有些进行得缓慢,如呼吸作用、生锈过程、塑料和橡胶制品得老化。
氧化性: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氧化性。
二、缓慢氧化与燃烧
1、氧化反应进行得非常缓慢,甚至不易觉察,就是缓慢氧化。如呼吸作用、铁生锈等。
课题
氧化和燃烧
日期
教学
目标
1、认识“氧化”这一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了解氧化反应及其概念。
2、了解燃烧的条件,了解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并具有安全意识。了解灭火和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
3、初步懂得用实验来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重点
难点
燃烧
一、氧化反应
【讨论】怎样预防自燃?
三、灭火与火灾自救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2氧化和燃烧
白磷保存在冷水中
自燃条件 (1)氧化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 (2)进行缓慢氧化的物质的着火点低
化学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 剧烈的燃烧现象。 现象:发热、发光、巨响。
爆炸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吗? 轮胎爆胎、高压锅爆炸
(物理变化)
爆炸虽然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但它也能为人类服务。
当发生下列火灾时,应如何灭火? 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变化缓慢、短期内不易觉察 (4)所有物质着火后,都可用水来灭火。 清除可燃物或将可燃物和其他物品隔离 化学反应涉及构成物质的微粒的重新排列,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3)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火柴梗在上方,燃烧产生的火焰给火柴梗加热,使火柴梗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使火柴继续燃烧。 容易被损坏的物体,如图书、精密仪器。 (2)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有助燃剂(与氧气充分接触) 在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水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来灭火? 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剧烈的燃烧 (1)任何发光、发热的变化都可以叫燃烧。 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通常表现为热、光、电等。 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4.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任何发光、发热的变化都可以叫燃烧。( ×) (2)能发生缓慢氧化的物质,都能发生自燃。(×) (3)爆炸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 ) (4)所有物质着火后,都可用水来灭火。(× )
5. 下列现象中化学能转化成了什么能? (1)生石灰(CaO)放入水中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熟石
3. 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C )
浙教版初二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氧化和燃烧》PPT课件
氧化剂。
呼吸和金属的锈蚀
缓慢氧化 氧
自燃
化
从缓慢的氧化转变为剧烈氧化
反
应
剧烈的氧化 通常的燃烧
急速的燃烧
燃烧:可燃物质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 剧烈的氧化反应。
凡是发光发热的现象都是燃烧吗?
1诀:逃生预演,临危不乱。 2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3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4诀: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5诀: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6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7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8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9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10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11诀: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12诀: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呼吸作用与氧化
• 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之间由什么区别? ✓人在呼吸时,呼出气体中氧气比吸进空气中的氧气减少了许多,二氧化碳的含量则
增加了许多。 • 人通过呼吸作用为什么会消耗氧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呢? • 因为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发生了反应。
酶
如:C葡6H萄12糖O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氧气 O2
→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课堂练习一
2、用水可以熄灭着火的木材,这是因为 ( D )
A、水蒸发吸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B、水的密度比木材大 C、水蒸发吸热,提高了木材的着火点 D、大量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 而且水蒸气又起着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的作用
课堂练习一
3、将下列灭火措施的标号填在各小题后的括
号内:(A)隔绝空气
小结
CO2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氧化与燃烧
3.2氧化与燃烧(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氧化与燃烧》是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该内容在前面已学习的氧气的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生活现象概括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如苹果变色、钢铁生锈、物质燃烧等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反应,许多氧化反应与氧气的参与有关,因此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观点来了解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多种多样的氧化现象。
但教材对氧化反应的定义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并不是物质跟氧气的反应,这里势必给学生一个困扰。
如果这里定义为物质跟氧气发生反应,就会给以后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让学生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本节课的一大重点内容就是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与应用。
教材通过两个探究活动让学生自行归纳出物质燃烧的条件,但是学生在小学的时候已学习过燃烧所需的条件,如果再让学生从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获得证据、得出结论等一系列探究过程来探究燃烧的条件,显得太流于形式,且深度不够,因此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与生活实例概括得出燃烧的条件,再从已知的燃烧条件入手分析教材中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从而得出实验结论,提升实验的解读与分析能力。
运用已知的燃烧条件去尝试解释一些实验实例或科学知识,突显科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认识。
本节教材中介绍了各种不同的氧化现象,如缓慢氧化、剧烈氧化、燃烧、爆炸、自燃等,几种氧化现象既有一定的相关性,又有一定的区别性,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几个相似概念的理解与辨析。
二、学情分析学生由于之前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对自然界中的一些氧化反应是具有一定的认识的,但学生熟悉的是一些氧化反应的实例现象,如苹果变色、钢铁生锈等现象,而对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的认识并不全面深刻。
同样的,学生在小学时已学过燃烧的现象及所需的条件,对生活在各种氧化现象也有初步的认识,但缺乏科学的认识与辨析。
鉴于以上认识,在教学在可采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实验与教师点拨提升的方法进行教学,该课例比较适合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教学。
3.2氧化和燃烧(1)-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课件(15张)
达到着火点
如1、果燃燃烧烧:以可极燃快物的质速跟率氧在气有发限生的的空一间种里发发光生、,瞬间内累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地膨胀就会引起爆炸。
①有可燃物; 如3、果促燃进烧燃以烧极的快主的要速方率法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瞬间内累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地膨胀就会引起爆炸。
①本质一样,都是与氧气发生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氧化性。 暴露在空气中的很多物质会与氧气发生反应。 (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比较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原因。 (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请你比较下列两个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思考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4、爆炸: 如果燃烧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
(放热) 缓慢 比(接较触可面燃积物越在大空燃气烧中越燃剧烧烈和) 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原因。
(不接同触点面:积①越的大反燃应烧剧越烈剧,烈有) 明显的发光、放热现象; 1观、察燃下烧面:两可幅燃图物片质,跟思氧考气两发种生现的象一产种生发的光原、因?
氧化 在发氧热化 、反剧应烈中的,氧氧化气反具应有。氧化性。
第2节 氧化和燃烧
第一课时 氧化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思考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发生了氧化
一、氧化反应
暴露在空气中的很多物质会与氧气发生反应。 1、燃烧:可燃物质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
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氧化性。 (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第一课时 氧化 暴露在空气中的很多物质会与氧气发生反应。 不同点:①的反应剧烈,有明显的发光、放热现象;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思考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不同点:①的反应剧烈,有明显的发光、放热现象; 比较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原因。 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 ②铁丝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暴露在空气中的很多物质会与氧气发生反应。 ①本质一样,都是与氧气发生反应 物质和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1、燃烧:可燃物质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 1、燃烧:可燃物质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 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氧化性。 1、燃烧:可燃物质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 不同点:①的反应剧烈,有明显的发光、放热现象; 物质和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氧化和燃烧+课件
04
氧化和燃烧的应用
氧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食品保存
通过除氧或降低氧气浓度的方法 (如真空包装、充氮包装)来延 缓食品的氧化,从而延长食品的
保质期。
金属防锈
通过在金属表面涂油、喷漆或电镀 等手段隔绝空气,防止金属被氧化 。
皮肤保护
涂抹防晒霜可以防止皮肤被紫外线 氧化,从而减少皮肤损伤和老化。
燃烧在能源利用中的应用
安全操作规程和预防措施
熟悉操作流程
01
在进行氧化和燃烧实验前,应熟悉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
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遵守实验室规定
02
在实验过程中,应遵守实验室规定,如不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不随意混合化学药品等。
配备灭火器材
03
实验室应配备灭火器材,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以便在发生
火灾时能够及时扑灭。
THANKS
能量释放
燃烧释放大量能量,可用 于加热、发电或推动机械 等。
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形成
在燃烧过程中,可燃物与 助燃物混合,形成火焰。
燃烧的产物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烟尘和灰烬
大部分可燃物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和 水蒸气。
不完全燃烧会产生烟尘和灰烬,可能 含有有害物质。
其它物质
某些可燃物燃烧后会产生其它物质, 如硫燃烧产生二氧化硫。
生锈的铁钉
铁与氧气和水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铁 锈。
03
燃烧的原理和过程
燃烧的条件
01
02
03
可燃物
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如 木材、煤、油等。
助燃物
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或其 它氧化剂,即助燃物。
点火源
达到一定的温度或遇到明 火等点火源,可燃物开始 燃烧。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氧化和燃烧》PPT教学课件
(3)天 然 气 — — 主要成分是甲烷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甲烷具有可燃性:产生明亮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点燃 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2. 可再生能源:
➢乙醇(俗称:酒精) ➢氢气(最清洁的燃料) ➢太阳能、风能 ➢地热能 、潮汐能
1.左图几种常见的灭火器分别主要用于哪种类型的火灾? 2.你知道哪些有效的火灾自救方法?
易燃易爆物
(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①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 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2)燃烧引发的爆炸 ①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②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如面粉、煤粉等)遇到明火都可能发生爆炸。
(3)燃烧和爆炸相关的的图标
04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下面两幅图中都有燃烧这一化学反应,你能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吗?
天然气燃烧喷出的火焰
窑工烧窑
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如图①,将一段镁条(Mg)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稀HCl),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2.用研钵将约 20 克氢氧化钡[Ba(OH)2]晶体 磨成粉末,倒入一小烧杯中。在一玻璃片上洒上少 量水,并将小烧杯放在玻璃片上。再向小烧杯中加 入约10 克氯化铵(NH4Cl) 晶体,用玻璃棒迅速 搅拌后静止片刻,提起小烧杯,如图②所示。你看 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一根火柴折断,分成火柴头和火柴梗两部分, 如图②所示放在铜片上,用酒精灯加热铜片,火柴头 和火柴梗分别要加热多久后才能开始燃烧?通过这个 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
2022-2022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讲义第3章-第2节-氧化与燃烧
2022-2022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讲义第3章-第2节-氧化与燃烧第第22节〖要点整理〗1.氧化反响: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响,分为缓慢氧化和剧烈氧化,在氧化反响中,氧气具有氧化性。
2.燃烧⑴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响。
⑵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到达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3.灭火的原理和方法⑴原理:①移走可燃物;②隔绝氧气;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实质就是破坏物质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即可灭火。
⑵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①移走可燃物: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管道煤气着火先关掉阀门,釜底抽薪等;②隔绝氧气:酒精灯用灯冒盖灭,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向着火的木柴上覆盖沙子等;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用水等大量的冷却剂灭火,用嘴将灯吹熄。
⑶几种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灭火器灭火原理适用范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到达灭火的目的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干粉灭火器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氢钠)来灭火具有流动性、喷射率高、不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优良性能,除可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在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使用时,手一定要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否那么,会把手冻伤4.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之间的关系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例题解析〗例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下图(1)由该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①;②;(2)实验中使用了铜片,主要是利用铜的性。
分析与解答:图中铜片上的白磷在热水的温度下到达着火点,能够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与空气接触,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助燃剂;红磷由于着火点高,热水不能使其到达着火点,所以不能燃烧,与铜片上的白磷比较得知燃烧需要到达着火点,综上,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①与氧气接触②温度到达着火点。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2-氧化和燃烧-课件1(14张PPT)
三是温度达到该可燃物的着火点。
反应 发热、 现象 发光
发热、 发光
发热
由不明显 到发热发光
联系
本质都是氧化反应,都会放出热量。
Hale Waihona Puke 小结:1、氧化反应 2、分类:
剧烈氧化 缓慢氧化
燃烧 爆炸 自燃 呼吸作用
3、着火点:
金属生锈
物质燃烧所需到达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
4、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三要素):
一是有可燃物;
二是要有助燃剂,常用的助燃剂为氧气;
氧化和燃烧(一)
如果说这两个现象产生的原因相同,你信吗? 都是空气中的氧气(O2)惹得祸!
一、氧化反应 1、定义: 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氧气提供氧,氧气具有氧化性。
思考:比较硫和铁分别在氧 气中燃烧与苹果变色、 铁生锈这两组氧化反 应的异同点。 都是氧化反应
硫在氧气里燃烧
反应剧烈
反应缓慢
2、分类:
剧烈氧化:
变化剧烈、容易觉察 既发热、又发光
如:燃烧、爆炸……
缓慢氧化:
变化缓慢、不易觉察 只发少量热、不发光
如:呼吸作用、食物变质、金属生锈……
二、燃 烧
1、定义: 燃烧是可燃 物跟氧气发 生的一种发 光、发热、 剧烈的氧化 反应
2、燃烧的条件
(1).有可燃物;
(2).有氧气(空气)助燃; (3).温度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着火燃烧 时的最低温度。
蜡烛燃烧
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木炭 无烟煤
着火点 (℃)
40
240
250~ 320~ 330 370
700~ 750
着火点越低的物质,越容易着火燃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氧化与燃烧(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氧化与燃烧》是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该内容在前面已学习的氧气的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生活现象概括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如苹果变色、钢铁生锈、物质燃烧等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反应,许多氧化反应与氧气的参与有关,因此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观点来了解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多种多样的氧化现象。
但教材对氧化反应的定义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并不是物质跟氧气的反应,这里势必给学生一个困扰。
如果这里定义为物质跟氧气发生反应,就会给以后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让学生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本节课的一大重点内容就是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与应用。
教材通过两个探究活动让学生自行归纳出物质燃烧的条件,但是学生在小学的时候已学习过燃烧所需的条件,如果再让学生从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获得证据、得出结论等一系列探究过程来探究燃烧的条件,显得太流于形式,且深度不够,因此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与生活实例概括得出燃烧的条件,再从已知的燃烧条件入手分析教材中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从而得出实验结论,提升实验的解读与分析能力。
运用已知的燃烧条件去尝试解释一些实验实例或科学知识,突显科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认识。
本节教材中介绍了各种不同的氧化现象,如缓慢氧化、剧烈氧化、燃烧、爆炸、自燃等,几种氧化现象既有一定的相关性,又有一定的区别性,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几个相似概念的理解与辨析。
二、学情分析学生由于之前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对自然界中的一些氧化反应是具有一定的认识的,但学生熟悉的是一些氧化反应的实例现象,如苹果变色、钢铁生锈等现象,而对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的认识并不全面深刻。
同样的,学生在小学时已学过燃烧的现象及所需的条件,对生活在各种氧化现象也有初步的认识,但缺乏科学的认识与辨析。
鉴于以上认识,在教学在可采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实验与教师点拨提升的方法进行教学,该课例比较适合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教学。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化”这一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2、了解氧化反应及其概念,知道剧烈氧化与缓慢氧化的过程。
3、知道燃烧的条件,并具有安全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对比、归纳、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2、通过合作与实验,提升学生对实验的归纳与再思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安全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科学、理性地认识及应对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1、氧化反应的概念、类型及区别。
2、燃烧的条件探究及运用。
五、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1)出示图1,提出问题:铁暴露在空气中长久之后会出现什么现象?铁生锈所发生的是什么变化?由此引出氧化反应概念。
(2)再出示图2,由教师逐步引导提出苹果肉在空气中变色的问题。
◆苹果肉暴露在空气中会出现什么现象?——颜色变为褐色。
◆苹果肉变色发生的是什么变化?首先看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该是化学变化,因为化学变化通常出现的特征是:温度变化、颜色变化、气味变化、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等。
◆有不同的看法吗?——也有可能是物理变化。
因为有的物理变化也会使颜色发生变化。
例如,灯丝温度升高颜色会变红,或变白,但它却是物理变化。
◆但灯丝颜色变化是有条件的,即灯丝的温度发生变化。
但苹果肉颜色为什么会好端端发生变化呢?——铁生锈颜色会变为褐色,而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苹果肉在空气中也变为褐色,也许是苹果肉中的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的结果。
◆这只是一种猜想。
因为自然界中褐色的物质有许多许多,不能认为褐色的物质就是氧化铁。
通过铁生锈的事实得出苹果变褐色是生成了氧化铁,这是一种类比,但这种类比不大靠谱,风险很大。
◆到目前为止,根据所拥有的证据,我们还是无法肯定苹果肉变色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但根据以上的分析,你更倾向于苹果肉发生的是什么变化?——化学变化最后教师告知学生:科学家通过研究,作出了正确的回答:当苹果削皮后,植物细胞中的酚类物质便在酚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化合,产生大量的醌类物质。
新生的醌类物质能使植物细胞迅速地变成褐色。
这就是说,苹果变化也属于氧化反应。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氧化现象提升到科学的“氧化”概念,对苹果在空气中变色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启发式的告知方式,更有利于科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2、关于氧化反应的教学(1)学生列举更多氧化的实例: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铁生锈、苹果变色都是与氧气的反应,氧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生活中还有哪些氧化反应的实例?学生可能回答出碳、硫、磷等在氧气中燃烧、铜生锈等,教师可结合图片补充一些学生未知的氧化,如塑料、橡胶的老化、铝的变色、人的衰老等等。
如下图所示:(2)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氧化反应,得出氧化反应的两种类型。
思考与讨论:比较碳和硫在氧气中燃烧与苹果变色、铁生锈这两组氧化反应的异同点。
学生从反应的剧烈程度及反应的条件等角度进行比较异同点,从而得出,苹果变色、钢图1图1 图2 图3:橡胶老化 图4:铝锅变色 图5:人的衰老铁生锈等氧化反应不需要反应条件,反应比较缓慢,短时间内有的还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硫、铁的燃烧需要一定的条件,且反应十分剧烈,持续时间也短,属于剧烈氧化。
两者都是由于氧气的作用而引起的氧化反应。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同中比异,在比较中寻找差异。
同时也体会看似完全不同的现象可能其本质是一样的。
3、研究燃烧及燃烧的条件(1)引出燃烧的话题: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燃烧是化学家感兴趣的问题,很多化学家都研究燃烧,因为火对人类进化的意义重大。
生活中的燃烧有利也有弊,所以,研究燃烧是富有现实意义的。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对于燃烧,你们有什么问题呢?综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改述、增删、排序,得出如下问题:●燃烧有什么特征?●燃烧需要什么条件?●燃烧的本质是什么?●燃烧与爆炸有什么关系?(3)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下面这几幅图片表现出燃烧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燃烧现象的基本特征:发光、放热。
(4)教师提问:燃烧需要怎样的条件呢?然后给出实例:下列哪些物质会燃烧:水和酒精?为什么湿木头不会燃烧?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可以得出燃烧需要可燃物,需要氧气,还需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等条件。
(5)实验验证。
学生分组做实验并讲解实验过程、现象及结论。
用杯子罩住点燃的蜡烛和用酒精灯加热金属片上的火柴头和火柴杆两个实验。
现象与结论如下:实验一:蜡烛很快熄灭,说明燃烧需要助燃剂,氧气是最常见的助燃剂。
实验二:金属片上的火柴头先火柴杆燃烧起来,说明不同的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不同。
学生活动,汇报讲解。
教师结合第二个实验指出:物质着火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
结合教材给出图表“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会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如物质的密度、熔沸点类似。
着火点越低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越容易燃烧。
师生一起归纳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助燃剂,温度达到着火点。
指出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设计意图:设计学生来汇报实验过程,其中包括实验器材、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四个部分,训练学生对实验的归纳与再思考,提高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着火点的概念通过与密度、熔沸点的类比会更容易理解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6)教师再给出一些生活实例题,引导学生运用燃烧的条件去解释生活现象:①“人要实,火要虚”说明了什么道理?②蜡烛用力一吹就灭了,为什么野外生火的时候要用力吹,火就旺起来了?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例加深学生对燃烧条件的理解与运用,突出科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认识;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生活实际的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7)教师提问:燃烧一定要点燃吗?教师这时可以假糊涂,让学生小组讨论并发表各自的观点。
然后教师再补充演示实验:水能“点燃”白磷。
4、研究自燃与爆炸等氧化现象(1)教师提问:森林中的枯枝落叶长期堆积后,虽然未经点燃,有时也会自己燃烧起来。
你能用燃烧的条件来分析这种现象吗?(2)学生回答后,追问: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类型的氧化?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概括得出自燃的概念: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叫自燃。
(3)呈现青岛输油管道爆炸后的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输油管道会爆炸?为什么有的燃烧不会爆炸,有的燃烧会引起爆炸?分析燃烧引起爆炸的原理。
教师介绍:燃烧也可以再分平静和剧烈的,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燃烧,瞬间内累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地膨胀,就会引起爆炸。
播放视频:面粉的爆炸。
(4)演示:呈现图片,这也是一个爆炸后的情景,这个爆炸跟前面的爆炸有什么不同?引出物理爆炸。
(5)比较两种气球爆炸,区分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6)教师提问:爆炸能服务于人类吗?然后出示图片,介绍“定向爆破”。
设计意图:通过改变燃烧时的一些外部条件而产生不同的现象来介绍自燃与爆炸,突出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视频的播放加深学生对爆炸这一概念的理解。
5、教师出示任务进行课堂小结教师出示任务:本节课涉及较多的相关的、类似的概念,对新概念的疏理、比较与归类是我们高效学习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请对下列概念进行合理的整理与说明:① 氧化反应 ②剧烈氧化 ③缓慢氧化 ④燃烧 ⑤自燃 ⑥爆炸提示:可列表进行比较归纳,也可列提纲式,还可图文结合进行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比较,在学生回答展示的基础上,教师给出以下几种小结形式供学生参考。
形式一:缓慢氧化:如呼吸作用、金属锈蚀、塑料老化等。
氧化反应 自燃(从缓慢氧化转变为剧烈氧化)燃烧(平静燃烧)剧烈氧化化学爆炸(剧烈燃烧)图11:吹气球,气球爆炸 图12:压力锅爆炸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习惯和能力,促进反思性学习。
6、练习巩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是缓慢氧化; ②燃烧不一定发光、发热; 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④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 ⑤白磷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 ⑥燃烧、自然、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都属于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④⑥D.②③⑤(2)如图,预测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
解释这一现象: 。
设计意图:整理所学知识并清晰学生的思维,锻炼并提升其灵活运用概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