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奥数 第三十五讲 巧求周长(一)

合集下载

巧求周长奥数题三年级

巧求周长奥数题三年级

巧求周长奥数题三年级摘要:一、巧求周长奥数题背景介绍1.奥数题的概念和作用2.巧求周长题目的特点二、三年级巧求周长奥数题解析1.题目描述2.解题思路分析3.解题步骤详解三、巧求周长奥数题训练方法1.理解题意,分析题目类型2.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3.多做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四、对学生的启示和建议1.培养数学兴趣和自信心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3.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正文:一、巧求周长奥数题背景介绍奥数,即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一种针对中小学生的数学竞赛。

它旨在选拔和培养具有数学天赋和兴趣的学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奥数题目涵盖了丰富的数学知识,包括几何、代数、组合、数论等多个领域。

巧求周长题是奥数题中的一种,主要考察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二、三年级巧求周长奥数题解析题目描述: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 厘米,请问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解题思路分析: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等于4 个边长之和,而正方形的面积等于一个边长的平方。

因此,要求正方形的面积,只需要将周长除以4,然后求平方即可。

解题步骤详解:1.计算正方形的边长:周长24 厘米÷ 4 = 6 厘米2.计算正方形的面积:边长6 厘米× 6 厘米= 36 平方厘米所以,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36 平方厘米。

三、巧求周长奥数题训练方法1.理解题意,分析题目类型:首先要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后分析题目类型,找出解题的关键点。

2.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要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应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如,对于巧求周长题,要让学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常见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3.多做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四、对学生的启示和建议1.培养数学兴趣和自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发现数学的魅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一起学奥数--巧算周长(三年级)

一起学奥数--巧算周长(三年级)

形的方法,按边长进行分类计数:
D
C
只有一个基本单元组成的正方形个数:4×4个,所以2、
3、4个基本单元组成的正方形个数分别为3×3、2×2、1×1个。 因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所以基本单元的正方形边长为1cm,
周长为4cm。 由此,先进行分类计算各类正方形周长: 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周长和为:4×4×4×1=64cm 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周长和为:3×3×4×2=72cm 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周长和为:2×2×4×3=48cm 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周长和为:1×1×4×4=16cm 所以,所有正方形周长的和是64+72+48+16=200cm
例2:下图是由若干个相等的正方形组成的“土山”两个字,已知每个正方形 的边长是3厘米,这两个字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分析】“土山”这两个由小正方形组成的字,即有内部 的线,又有边线,而字的周长应该仅是边长。所以,首先 可以对这两个字画边。
因为组成这两个字的正方形都是相同的,所以只要数出 所描边线上有多少个正方形的边就可算出每个字的周长了。
通过动画演示,原先不规则的图形就变成了 一个规则的长方形。
动动手: p.93随堂4
例5:求下图的周长。(单位:厘米)
【分析】这是一个不规则图形。先演示下, 注意下面图形的变化过程。
20
变化后的图形是规则的长方形,就比较容易
算出周长。
周长=(20+25)×2=90厘米
25
小结:再回头看下例4与例5的原图,从图的左下角开始顺时针沿图 走,可以发现,由往上走时一旦开始向下转,就不会再往上,往右 走后一旦开始转为向左转,就不会再往右走。这样的图形,是可以 变为规则图形的。
巧算周长

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 共33页PPT资料

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 共33页PPT资料

9、把边长是9厘米的正方形剪成三个同 样大小的长方形,算一算每个长方形的 周长是多少厘米?
宽:9÷3=3(厘米)长:9厘米 周长:(9+3)×2=24(厘米) 答: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
答对加2分,答错不扣分
10、一个正方形,边长是5厘米,将9个这样的正方 形如下图一样拼成一个大正方形,问拼成的这个大正 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规则:每一题都有对应的分值(1、2、3),共13题
(1)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 (2)答对加分,答错扣分
1、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 原来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减少了6厘米。原来一个正方 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答对加2分,答错不扣分
6÷2=3(厘米) 3×4=12(厘米) 答: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
的地毯呢?
谢谢!
2米
记住了,这叫做平移法!
3米
我教你一种 方法吧,看
仔细了!
2+3=5(米)
一个三年级的同学每天锻炼身 体,坚持从家跑到学校,他想 找最长的路线锻炼,那么他应 该选择哪条路线?
先回答我几 个问题吧!
3
你可以告诉我怎么在 图形王国找到魔法地
毯吗?
2 1
1路线和线是一样的,都是最长的
还是平移法,不就 多移几次吗?
疯狂操练2
1、下图是由5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组成的图 形,求此图形的周长。
家庭作业
下图是由6个边长为2厘米 的正方形组成的,求此图 形的周长?
马车来了!
小丫头, 还挺厉

这个应该也难 不倒你
(8+4)×2+2×2=28(厘米)
谢谢您!
就送到这里了,你 去云朵上去找剪刀 姐姐,她会带你去 的。

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

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1、已知长方形的长和宽可以求出它的周长,那么已知长方形的周长与宽,也可以求出
长方形的长,我们可以进行逆向思维:
❖长方形的长=(周长-宽×2)÷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2、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求它的边长: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3、如果四边形的周长没有直接告诉,必须依据题目的条件先求出周长,再解答。

例1如图13—1所示,求这个多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例2把长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一层、两层、三层地摆下去,摆完第十五层,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例3把长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摆成如图13—4的形状,求该图形的周长。

例4图13—6共有8条边,分别用a、b、c、d、e、f、g、h表示,要测量它的周长,至少要测量哪几条线段的长度?
例5求图13—8的周长.单位为厘米。

2.比较图13—14中哪个图形的周长长?
3.求图13—15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正方形被分成了五个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30厘米,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图13—6)?
1.一张长5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纸板,从四个角上各裁去一个边长为1分米
的正方形,所剩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2.如图13—10所示的多边形,它的
周长是多少厘米?
3.用15个边长2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如图13—11的形状,求它的周长。

4.求图13—12所示图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恰在另一个正方形的中心,且边相
互平行)的周长。

5.用边长为10厘米的五个小正方形拼成如图13—13的形状,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小学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知识点与习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知识点与习题

巧求周长我们知道:这两个计算公式看起来十分简单,但用途却十分广泛。

用它们可以解决许多直角多边形(所有的角都是直角的多边形)的周长问题。

这是因为直角多边形总可以分割成若干个正方形或长方形。

例如,下面的图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正方形或长方形,当然分割的方法不是唯一的。

由此,可以演变出许多只涉及正方形、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题目。

例1一个苗圃园(如左下图),周边和中间有一些路供人行走(图中线段表示“路”),几个小朋友在里面观赏时发现:从A处出发,在速度一样的情况下,只要是按“向右”、“向上”方向走,几个人分头走不同的路线,总会同时达到B处。

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分析与解:如右上图所示,将各个交点标上字母。

由A处到B处,按“向右”、“向上”方向走,只有下面六条路线:(1)A→C→D→E→B;(2)A→C→O→E→B;(3)A→C→O→F→B;(4)A→H→G→F→B;(5)A→H→O→E→B;(6)A→H→O→F→B。

因为A→C与H→O,G→F的路程一样长,所以可以把它们都换成A→C;同理,将O→E,F→B都换成C→D;将A→H,C→O都换成D→E;将H→G,O→F都换成E→B。

这样换过之后,就得到六条路线的长度都与第(1)条路线相同,而第(1)条路线的长“AD+DB”就是长方形的“长+宽”,也就是说,每条路线的长度都是“长+宽”。

路程、速度都相同,当然到达B处的时间就相同了。

例2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解:(1)将图中右上缺角处的线段分别向上、向右平行移动到虚线处(见左下图),这样正好移补成一个正方形,所以它的周长为25×4=100(厘米)。

(2)与(1)类似,可以移补成一个长方形,周长为(10+15)×2=50(厘米)。

例3求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解:(1)与例2类似,可以移补成一个长(15+10+15)厘米、宽(12+20)厘米的长方形,所以周长为(15+10+15)×2+(12+20)×2=144(厘米)。

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 (一)

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 (一)

36×(2×2)= 144 (厘米)
笨羊!你 拐来拐去 多绕远啊!
羊村 B
小样!我这走 的都是短路, 哪有你走的那 么长!
A
你们都 说错了!
孔家庄 200米
110米
两条路一样长,都是 110+200=310(米)
平移法
下面是一个“凹”字形的花 圃,你能算出花圃的周长吗? (单位:米)
先回答我几 个问题吧!
5×3×4=60(厘米)
答:拼成的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
【精讲5】将一边长为36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剪成4个完成一 样的小正方形纸片,问这4个小正方形周长的和比原来的正 方形周长增加了多少厘米?
【思路导航】将边长36厘米的正方形, 沿竖直方向剪一刀,周长的和就比原来 大正方形周长增加2个边长;再沿水平 方向剪一刀,周长的和又增加2个边长 ,一共增加(2×2)个边长。
(8+4)×2=24(厘米) 答:这个图形的周长是24厘米。
还是平移法,不就 多移几次吗?
【精讲4】一个正方形,边长是5厘米,将9个这样的 正方形如图所示拼成一个大正方形,问拼成的这个大 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思路导航】从图可以看出,9个小正方 形共有3排,每排由3个小正方形组成。 已知小正方的边长是5厘米,所以大正方 形的边长就为5×3=15厘米
巧求周长
什么布切不断?
一只蚂蚁居然从四川爬到了上海,可能吗?
什么牛不会吃草?
周长公式:
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我想在台阶上铺层红地 毯,可是我应该买多长 的地毯呢?
记住了,这叫做平移法!
4米
2米
4+2=6(米)
我教你一种 方法吧,看 仔细了!
【精讲2】下图是由6个边长是2 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这个图 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巧求周长奥数题三年级

巧求周长奥数题三年级

巧求周长奥数题三年级
【最新版】
目录
1.题目概述
2.巧求周长的方法
3.例题解析
4.练习建议
正文
【1.题目概述】
巧求周长奥数题是针对三年级学生的一道经典数学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在这类题目中,通常会给定一些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到一种巧妙的方法来求解周长。

【2.巧求周长的方法】
在解决这类题目时,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例如: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长 + 宽)×2,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是边长×4,圆形的周长公式是 2πr(其中 r 为半径)。

此外,还可以利用平移、切割等方法,将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3.例题解析】
例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8 厘米,宽是 6 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解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周长=(长 + 宽)×2=(8+6)×2=28 厘米。

【4.练习建议】
对于这类题目,学生需要多做练习,提高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可以从简单的图形入手,逐步增加难度,例如:组合图形、多边形等。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重方法的灵活运用,善于总结和归纳,形成自己的解题技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巧求周长奥数题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掌握了基本的周长公式和解题技巧,就能够轻松应对。

三年级数学奥数讲义-巧求周长(PDF,通用版,无答案)

三年级数学奥数讲义-巧求周长(PDF,通用版,无答案)

一、周长的概念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例1】(★★)
求图形的周长?(单位:分米)
学而思对喷水池进行重新改建,你能求出改建后喷水池的周长吗?(单位:米)最近北京植物园举行花展,其中一个正方形的花圃被分成了四个相等的长方形花圃,种植不同颜色不同品种的郁金香。

已知每个长方形花圃的周长都是40米,求正方形花圃的周长是多少米?
下图是由四个一样大的长方形和一个周长是4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边长是11分米的大正方形,每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周长是多少?如图,长方形ABCD中有一个正方形EFGH,且AF=16厘米,HC=13厘米,长方形ABCD的周长为____厘米。

正方形ABCD边长为4cm,每边被四等分,你们能找出图中所有正方形并求出周长的和吗?。

巧求周长奥数题三年级

巧求周长奥数题三年级

巧求周长奥数题三年级
摘要:
一、问题引入
二、解题思路
三、具体步骤
四、结论与反思
正文:
一、问题引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计算周长是一个常见的数学问题。

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一个关于巧求周长的奥数题,适合三年级的学生挑战。

希望通过这个题目,大家能够巩固周长的计算方法,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解题思路
要解决这道题,我们需要灵活运用周长的计算公式,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如观察、分析、归纳等。

三、具体步骤
假设有一个正方形,边长为a,我们需要求解它的周长。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我们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长相等,所以周长C=4a。

现在,假设我们有一个长方形,长为a,宽为b。

我们同样需要求解它的周长。

根据长方形的性质,我们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所以周长
C=2a+2b。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规则的图形,如一个边长为
a 的正方形和一个边长为
b 的长方形组成的图形。

对于这类图形,我们可以先将它们分割成若干个规则图形,如正方形和长方形,然后分别计算这些规则图形的周长,最后将它们相加得到整个图形的周长。

四、结论与反思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巧求周长的奥数题三年级主要考察了我们对周长计算公式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数学思维方法的运用。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观察题目的特点,分析图形的性质,归纳总结规律,并灵活运用周长公式。

小学数学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

小学数学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一)
同学们都知道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我们把长方形的周长用C表示,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长方形的周长用字母表示。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用C表示正方形的周长,a表示
边长,正方形的周长用字母表示。

运用上面两个公式可以求出标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学习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巧求周长,培养同学们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一)典型例题
例1. 下图是一块近似长方形的麦地,这块麦地的周长是多少?
例2. 下图是一个楼梯的侧剖图面,已知每步台阶宽3分米,高2分米,问这个楼梯侧面周长是多少米?
例3. 王爷爷用篱笆在一面靠墙的地方围一个长方形的菜园,这些篱笆长30米,如果这个长方形菜园长18米,宽应该是多少?
例4. 用两个长和宽分别是9分米、7分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拼成后的长方形周长最长是()分米,最短是()米。

例5. 街心花园有一块草坪(如下图),在草坪四周从某顶点开始每2米种一棵月季花,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月季花?
(二)试一试,独立完成
1. 一个长方形边长6分米,把它平均分成3个小长方形,求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 下图是一个餐厅室的平面图,准备重新装修。

每一米长的墙壁需用50元壁纸,10元钱的胶。

请你预算一下,装修墙壁约需材料费多少元?
3. 用9个边长2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下图形状,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厘米。

4. 下图正方形被分割成4个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20厘米,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三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343536周之简单推理二巧求周长一二

三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343536周之简单推理二巧求周长一二

三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343536周之简单推理二巧求周长一二第三十四周简单推理(二)专题简析:小文比小林高,小林比小佳高,那我们可以推断,小文一定比小佳长得高,这也是一种推理。

与前面推理题不同的是,这种推理解答时不需要或很少用到计算,而要求我们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通过分析和判断,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

做推理题时,要根据已知条件认真分析,为了找到突破口,有时先假设一个结论是正确的,然后验证它是不是符合所给的一切条件,若没有矛盾,说明推理正确,否则再换个结论来验证。

例题1 红红、聪聪和颖颖都戴着太阳帽去参加野炊活动,她们戴的帽子一个是红的,一个是黄的,一个蓝的。

只知道红红没有戴黄帽子,聪聪既不载黄帽子,也不戴蓝帽子。

请你判断红红、聪聪和颖颖分别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思路导航:从已知条件中可知,“聪聪既不戴黄帽子,也不载蓝帽子”是个关键条件,因为3个人戴的帽子只有红、黄、蓝三种颜色,因此排除黄、蓝两种颜色,聪聪只能戴红帽子;又根据“红红没戴黄帽子”可知红红戴蓝帽子,因此颖颖只能戴黄帽子。

练习一1,爸爸买回3双袜子,其中2双是花袜子,1双是红袜子,爸爸塞了一双花袜子给妹妹,又塞了一双红袜子给哥哥,把剩下的1双藏在自己手中,让兄妹俩猜是什么颜色的,谁猜对就把袜子给谁。

你们说,谁肯定会猜对?2,黄颖、李红和马娜都穿着新衣服,她们穿的衣服一个是花的,一个是粉红的,一个是蓝的。

已知黄颖穿的不是花衣服,李红既不穿蓝衣服,也不穿花衣服。

她们分别穿什么颜色的衣服?3,某班学生中,如果有红色铅笔的人就没有黄色铅笔,没有红色铅笔的人有蓝色铅笔,那有黄色铅笔的人,一定有蓝铅笔吗?例题2 一个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分别涂有红、绿、黄、白、蓝、黑六种颜色,你能根据这个正方体的三种不同的摆法,判断出这个正方体每一种颜色对面各是什么颜色吗?黄红绿蓝黄白白红黑思路导航:如果直接思考某种颜色对面是什么颜色比较困难,可以换一种思维方式,想想某种颜色对面不应该是哪种颜色。

小学三年级奥数第35讲 巧求周长(一)(含答案分析)

小学三年级奥数第35讲 巧求周长(一)(含答案分析)
答:这6个小长方形周长的和与原来的正方形相比增加了120厘米.
故答案为:
120厘米.
3,将一个长为8分米,宽为6分米的长方形如下图剪成6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这6个小长方形周长之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多少分米?解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本题题考查的是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将大长方形的周长求出来为2×(8+6)=48(厘米),一个小长方形的长为8÷2=4(厘米),宽为6÷3=2(厘米),那么小长方形的周长为2×(4+3)=14(厘米),6个小长方形的周长之和比原来的增加了14×6-48=36(厘米).
第三十五讲巧求周长(一)答案
专题简析:
一个图形的周长是指围成它的所有线段的长度和。我们已经学会了求长方形、正方形这些标准图形的周长,那么怎样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巧妙地求一些复杂图形的周长呢?
对于一些不规则的比较复杂的几何图形,要求它们的周长,我们可以运用平移的方法,把它转化为标准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然后再利用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解:大长方形的长:3×3=9厘米,宽是2×2=4厘米,它的周长是:(9+4)×2=26(厘米);它的面积是:9×4=36(平方厘米).
答: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是:26厘米;它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
26厘米;36平方厘米.
例题5将一张边长为36厘米的正方形纸,剪成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纸片,这4个小正方形周长的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多少厘米?
故答案为:
同时到达;因为B路线通过平移后能正好与A路线重合,也就是说A路线的路程等于B路线的路程,然后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路程一样,速度一样,那么时间就会一样.
3,下图是一个“凹”字形的花园,求花园的周长。(单位:米)

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教案

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教案

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利用图形性质解决一些剑桥小学三年级的求周长问题;2. 掌握相关的求周长知识;3. 理解与积极参与求周长过程。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了解周长:周长是指一个图形四个顶点组成的边。

给定一个图形,按照一定的顺序遍历它的边,我们就能把它拆成一段段的小线段,把小线段的长度加起来就是它的周长了。

2. 学习运用求周长公式:周长常使用公式 p = a + b + c+d 求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图形的周长公式正方形: p = 4a;矩形: p = 2a + 2b;圆形:p = 2πR;三角形:p = a + b + c;3. 练习应用下面给出一些图示,请学生应用周长公式求出这些图形的周长:(1)此图为矩形,则周长公式为:p = 2a + 2b,矩形的边长为a = 3 cm, b = 5 cm,则此矩形的周长为:p = 2 × 3cm + 2 × 5 cm = 16 cm三、课堂活动1. 老师呈现出一些图形,教学将图形的基础概念,比如正方形的定义,以及它的周长求法,矩形的定义和求周长公式,以及圆形的定义和求周长公式,都用图片和文字结合来加深学生对图形基础概念学习;2. 教师分组活动,学生贴图出示一些已给定的图形,请学生用粉笔圈出周长,然后根据公式计算求出其周长的长度,对比自己判断是否得出正确答案;3. 教师出题,让学生独立解答,比如以下两个问题:问题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请求出它的周长是多少?答案:周长为:p = 4 × 12 cm = 48 cm4. 用纸、原子笔、钢笔将问题和答案写上来,教师统一验证学生答案。

四、教学拓展让学生看图判断其周长是多少,可以让学生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增强周长作业的学习,比如:(1)此图形为三角形,它的边长为a = 4cm,b = 6cm,c = 8cm,则三角形的周长:p = 4cm + 6cm + 8cm = 18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奥数
年级三年级授课教师
课题巧求周长(一)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
专题简析:
一个图形的周长是指围成它的所有线段的长度和。

我们已经学会了求长方形、正方形这些标准图形的周长,那么怎样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巧妙地求一些复杂图形的周长呢?
对于一些不规则的比较复杂的几何图形,要求它们的周长,我们可以运用平移的方法,把它转化为标准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然后再利用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将一个大长方形或正方形分割成若干个长方形和正方形,那么图形周长就会增加几个长或宽;反之,将若干个小长方形或正方形合成一个大长方形或正方形,图形周长就会减少几个长或宽。

例题1 下图是一个楼梯的侧面图,求此图形的周长。

2米
3米
思路导航:如果把每层台阶的宽度向上移到和最上层台阶同样高的地方,把每层台阶的高度向右移到和最下层的台阶长度一致的地方(如下图),这样楼梯侧面图就转化为一个长方形,然后我们利用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求出此图形的周长。

2米
3米
(2+3)×2=10米。

1,下图是一个楼梯的侧面,如果在阶梯上铺地毯,要计算地毯的长度,可以怎样测量?
2,如下图所示,小明和小玲同时从学校到少儿书店,小明沿A路线行走,小玲沿B路线行走。

如果两人速度一样,谁先到少儿书店?为什么?
A B
学校
3,下图是一个“凹”字形的花园,求花园的周长。

(单位:米)
12
12
30
60
例题2 下图是由6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思路导航:这题我们可以用平移的方法将它转化为一个长方形,如下图:
这个长方形的长含有4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长为2×4=8厘米;宽含有2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宽为2×2=4厘米。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为:(2×4+2×2)×2=24厘米。

练习二
2,下图是由6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组成的,求此图形的周长。

3,用24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例题3 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减少了6厘米。

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下图。

当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时,组成两个正方形的8条边就减少了2条,而已知两条边的和是6厘米,那么一条边长就是6÷2=3厘米。

所以,原来正方形的周长是:3×4=12厘米。

练习三
1,把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和减少10厘米。

原来一个
2,把一个正方形剪成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比原来正方形的周长增加28分米。

原来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3,把边长是48厘米的正方形剪成三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算一算,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例题4 一个正方形,边长是5厘为,将9个这样的正方形如下图一样拼成一个大正方形,问:拼成的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思路导航:从图上可以看出,9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共有3排,每排由3个小正方形组成。

已知小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所以大正方形的边长就是5×3=15厘米,大正方形的周长就是15×4=60厘米。

练习四
1,把16个边长为3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把6个边长为4厘米的小正方形如下图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为多少厘米?
3,把6个长为3厘米、宽为2厘米的小长方形如下图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例题5 将一张边长为36厘米的正方形纸,剪成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纸片,这4个小正方形周长的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多少厘米?
思路导航:将边长36厘米的正方形,沿竖直方向剪一刀,周长的和就比原来大正方形周长增加2个边长;再沿水平方向剪一刀,又增加2个边长,一共增加2×2个边长。

所以这4个小正方形周长的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36×4=144厘米。

练习五
1,将一张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纸,剪成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那么这4个小正方形周长之和比原来的大正方形的周长增加了多少厘米?
2,把一个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如下图剪成6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这6个小长方形周长的和与原来的正方形相比,增加了多少厘米?
3,将一个长为8分米,宽为6分米的长方形如下图剪成6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这6个小长方形周长之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多少分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