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文化
媒介文化
文化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精神产品和精神活动,如语言、知识、科学、艺术、文学等广义: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成果的总和,包括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
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
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媒介文化媒介文化(Media Culture)指因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显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社会文化现象。
媒介文化的形成与大众社会的出现、大众媒介的发展和普及密切相关。
媒介文化以不同的媒介形态分为电影文化、电视文化、网络文化等不同的文化类型,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
媒介文化具有广泛推行社会价值规范与建构社会价值意识的社会功能,是现代社会总体文化系统中由大众媒介所建构的一个亚文化系统,但其发展趋势正在从边缘文化形态进入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体系。
媒介文化是当代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关切的热点。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众媒介的影响力及其文化力量,一直是西方文化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从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尔都塞(L.Althusser)到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威廉姆斯(R.Williams)、霍尔(S.Hall)以及后来的费斯克(J.Fiske)、莫多克(G.Murdock)等著名学者,都曾视大众传媒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创了媒介文化研究的先河。
他们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符号学、现象学等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大众媒介及其所传达的内容与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意义进行分析、解读、阐释与批判,认为大众媒介不仅为人们提供信息与娱乐,而且建构着人们几乎所有的常识。
《文化传播学》第五章媒介文化传播
Page 23
在今年的电影市场上,不仅有《西游降魔篇》、 《十二生肖》等国产“大片”,也涌现出了《北京遇 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一系列 “以小博大”的中等成本影片。持续平稳产生的高票 房不断让中国电影市场释放出巨大的吸引力。
Page 24
业内人士认为,在电影产业化改革第二个10年的开 端,我国电影市场已经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国产影片整体质量的提高是近期电影市场空前繁荣 最主要的原因,“中国电影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电影 市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Page 22
2013年开年以来,国产电影市场不断创造新纪录。来 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 12日,今年全国电影票房超过81亿元,同比增长39%。 其中国产影片市场份额达63%,而去年同期这个数字 仅为34%,国产电影市场份额实现了大逆转。与此同 时,全国单日票房、放映场次、观影人次及国产影片 首日票房等纪录均在今年以来被屡屡刷新。
Page 4
二、报纸文化的历史
从社会发展角度,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报纸 文化都有其鲜明的特点。
在古代,报纸主要 发布皇帝的起居言 行和命令、官吏的 升黜和褒奖贬斥、 大臣和各地官吏的 部分奏章疏表等。
Page 5
中国明清两代的 京报在内容、形 式、发行、读者 对象等方面,是 封建社会最完备 的古代报纸。京 报在相当程度上 已成为一种面向 全社会、以商品 形式存在于社会 的传播媒介。
Page 36
4.信息量大,内容广泛,受众面广。电视节目几乎 无所不包,除新闻、广告、电视剧外,还有各式各 样的栏目,内容涉及教学、文艺、体育、生活服务、 娱乐等等,五花八门,不可胜数。
Page 37
电视传播的劣势:
1.保存性差,稍纵即逝。 2.针对性弱,受众层面差异大。 3.制作成本极高。 4.门槛低,成为娱乐和快餐文化的推助器。
媒介文化概述
媒介文化概述媒介文化是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
媒介文化与传统的口头传播相比具有更大的传播范围和更高的传播速度,其影响力和深度也更为广泛。
媒介文化涵盖了各种传媒形式,包括电视、广播、电影、报纸、杂志、互联网等。
这些媒介能够将信息以多种形式传递给大众,从而影响和塑造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例如,电视节目和电影的受众数量庞大,它们通过故事情节、演员表演等方式传递了各种价值观和文化观念。
同样,互联网的普及也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方式,塑造了一种新的网络文化。
媒介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它具有广泛的传播范围。
媒介的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可以跨越国界和地域限制进行传播,大大拓宽了受众的范围。
其次,媒介文化具有高速度的传播特点。
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递给全球各地的受众,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
再次,媒介文化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媒介通过各种手段和技术,能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和塑造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媒介文化对社会和个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社会层面上,媒介文化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加深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理解。
它还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鼓励公民参与社会事务,并有助于塑造社会价值观和文化认同。
在个体层面上,媒介文化通过传递信息和娱乐内容,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对他们的思想和情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然而,媒介文化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信息过载可能导致人们对信息的选择和理解产生困难。
大量的信息流入人们的生活,过于碎片化和快速的传播速度可能导致人们无法更深入地理解和消化所接收到的信息。
其次,商业化对于媒介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
商业的利益导向使得一些媒体更关注点击率和收益,可能会追求轰动效应,忽视真实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媒介文化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广泛的传播范围、高速度的传播特点和强大的影响力,在社会和个体层面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媒介文化十五讲知识点
媒介文化十五讲知识点
1、媒介文化(Media Culture)是伴随着工业社会出现的,由传媒生产或经由传媒传播的,服务于大众消费的(或由大众参与的)新的文化形态,其特征是通俗、同质和流行。
文化研究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认为,“媒介文化"这一概念既可方便表示文工业的产品所具有的性质和形式(即文化)也能表明它们的生产和发行模式(即媒介技术和产业)。
它避开了诸如“大众文化”(massculture)和通俗文化。
(popularculture)之类的意识形态用语,同时也让人们关注到媒介文化得以制作、流布和消费的那种生产、发行与接受的循环。
此概念也消除了介于文化、媒介和传播等研究领域间的人为阻碍,使得人们注意到媒介文化体制中文化与传播媒介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打破了“文化"与“传播”间的具体界限。
2、视地文化是一种视觉因素或者说形象(影像)占据了我们文化主导地位的大众文化现象。
视觉文化既包括视觉所及的图像,也包括视觉中看与被看的关系。
而正是这种关系,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视觉文化是大众文化的一个突出现象,不同干自古有之的通常意义上的视逆艺术。
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
视觉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媒介文化,而且最具后现代特征。
媒介文化与媒介理论课件
公众舆论的监督
媒介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机制
01
文化传承与交流
02
价值观念的碰撞与融合
03
社会变迁与文化适应
CATALOGUE
媒介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媒介文化的全球化趋势
全球信息传播பைடு நூலகம்加速
跨国传媒集团的影响
全球范围内文化交流的加深
本土化媒介文化的坚守与创新
坚守传统文化价值观 创新发展本土化的媒介文化 本土化媒介文化的国际传播
文化研究媒介理 论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研究方法
后现代主义媒介理论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研究方法
CATALOGUE
媒介文化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媒介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媒介文化对价值观的影响
媒介文化对行为模式的影响
媒介文化对消费习惯的影响
社会对媒介文化的制约与引导
01
02
03
法律制度的制约
道德伦理的约束
代表人物
1
主要观点
2
研究方法
3
批判主义媒介理论
代表人物
J. Habermas、 P. Bourdieu、 N. Postman
主要观点
认为媒介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媒 介内容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关注 媒介内容的意识形态意义和媒介 的社会责任。
研究方法
以文本分析和批判性分析为主, 注重对媒介内容的解读和社会影 响的评估。
媒介文化与媒介理 论课件
目 录
• 媒介文化概述 • 媒介理论发展历程 • 媒介理论的主要流派与观点 • 媒介文化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 媒介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 媒介理论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与实践
contents
CATALOGUE
媒介文化与社会变迁
媒介文化与社会变迁一、媒介文化的概念媒介文化指的是任何可以传递信息的媒介,如图书、报纸、电视、互联网等。
它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媒介文化人们可以获取信息、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和改变社会。
二、媒介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媒介文化与社会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媒介文化是社会变迁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传媒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1.媒介文化对思想观念的影响媒介文化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加速推进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人们不再只局限于在狭小的社区或家庭内获取信息,相反,现代化的传媒技术极为方便、快捷,让人们可以获取远超个人经历范畴、多元化的信息,不断拓宽了人们的视野。
这样的影响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
例如,随着电视机的广泛普及,大众体育运动的观赏和参与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然而,这种看似有益的变化,也造成了社会上一些不良文化的泛滥,需要引起重视。
2.媒介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媒介文化的影响不仅限于个人,同时对社会整体也产生重要影响。
它有助于构建社会舆论,影响和规范公民行为,并对社会运行产生较深刻的影响。
例如,电视剧在通过娱乐效果影响人们的同时,也有着决定性的凝聚力。
当电视剧成为一种可以贴近大众生活的娱乐形式时,它也有助于引导人们的观念,对社会生活与文化有所影响。
3.媒介文化对文化交流的影响媒介文化的兴起使得广大人民可以获取和掌握更广泛、更多样化、更实时的文化资源。
比如,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让人们可以接触到各国不同的传统艺术和文化产品,并促进了文化交流,有助于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
同时,这也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面临慢慢淡忘的危险,需要通过扶持和支持以保持其长青。
4.媒介文化对人类未来的影响媒介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标志和推动者,它已经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式和沟通方式,不断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未来继续推动媒介文化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媒介文化名词解释
媒介文化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媒介文化不?媒介文化呀,就好比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超级大舞台!你想想看,电视、广播、互联网,这些不都是这个大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嘛!
比如说电视吧,那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节目,就像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表演。
有让人捧腹大笑的喜剧,哇,那可真是能让人笑得肚子疼!就像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个超级有趣的朋友,能给你带来无尽的欢乐。
还有那些感人至深的情感剧,能让你哭得稀里哗啦的,这不就跟你自己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情感一样嘛!
广播呢,就像是一个随时随地都能陪在你身边的伙伴。
你在开车的时候,它给你播报路况和新闻;你在做家务的时候,它给你播放动听的音乐。
这不就像有个朋友一直在你耳边叽叽喳喳地说着各种有趣的事儿嘛!
再看看互联网,那简直就是一个无边无际的信息海洋啊!你可以在上面找到任何你想知道的东西,这多神奇呀!就好比你有一个魔法口袋,想要什么就能掏出什么来。
媒介文化可不单单是这些媒介本身哦,它还包含了通过这些媒介所传播出来的各种思想、价值观和文化现象。
它就像是一阵风,无形却又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媒介文化,它塑造了我们的观念,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它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世界各个角落发生的事情,也可以让我们沉浸在各种虚构的故事里。
它是如此的重要,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去了解它、感受它吗?
总之啊,媒介文化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独特的产物,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你说是不是呢?。
媒介文化概述
媒介文化概述媒介文化是指媒体与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媒介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媒介,信息和思想得以传播、世界观得以形塑、价值观得以传递。
在媒介文化中,人们与各种媒介和技术进行互动,从而形成自己的文化身份和认同。
媒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众传媒,如电视、电影、广播、报纸和互联网等。
这些媒介向人们提供了获取信息、娱乐、社交互动和自我表达的平台。
媒介文化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世界各地的文化、价值观和政治观点,促进了跨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媒介文化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语境的创造。
媒体的内容和形式对于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电视节目和电影所呈现的角色、故事情节、场景和象征意义,都会对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思维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音乐、时尚和艺术等流行文化也通过媒介传播,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品味。
媒介文化还在塑造着我们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
广告业的发展使消费文化成为主导,人们视觉上和心理上的需求被不断激发。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模式和互动方式。
媒介文化为个人和群体提供了表达自我和塑造社会身份的机会。
然而,媒介文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新闻传媒的媒体集中化和商业化可能导致信息获取的局限性和偏见。
网络世界的虚假信息和谣言也引发了公众的担忧。
此外,媒介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使人们需要具备媒体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应对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的问题。
总之,媒介文化在如今的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传递信息和观点,也塑造着个体和社会的身份认同。
媒介文化的发展和运用需要公众保持思辨和批判的态度,以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媒介文化是一个复杂且多面的概念,与媒体、技术、社会和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密不可分。
媒介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并在不同方面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媒介文化在塑造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媒介文化第1讲 媒介文化的提出及其意义
b, 协调与使用的态度 这一研究立场是文化研究者斯图亚特 霍尔 等继承葛兰西的文化霸权(领导权)理论 而来,认为文化霸权不是单方面形成的, 而是统治和被统治双方“调停”的结果 雷蒙德 威廉斯提出文化是社会的“整个生 活方式”的观念,被人们接受(对比梁漱 溟的观点),他认为“一个文化的范围, 似乎常常是与一个语言的范围相对称,而 不是与一个阶级的范围相对称”,因此将 文化划为阶级的和阶层的只有极其相对的 意义
以福斯特的故事观为例,故事是高于具体 的表现形式,同一个故事可以改变成戏剧 电影、歌剧,甚至芭蕾舞,但是从媒介文 化的立场来看,或许并不存在着这样的一 个故事,这高度抽象意义上的故事其实是 以语言叙事文本为基础的 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心目中的文化 是观念形态的文化,似乎与媒介无关,它 与具体媒介的联系只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是内容寻找适合自己的外衣
Hale Waihona Puke 这一观念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大众传媒 是所有权力机制中的核心机制,大众传媒 将决定什么是中心是主流,什么是边缘 加拿大学者克劳克和库克的生动说法:凡 是没有经由电视处理的现象与人事,在当 代文化的主流趋势里都成了边缘,电视是 “绝对卓越”的权利关系的科技器物,在 后现代社会里,电视并不是社会的反映, 恰恰相反,社会是电视的反映 将此观点延伸,那么说电视节目的制作权 和播放权将集中了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之 争(电影列宁在1918)
a, 批判和怀疑的态度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中叶以来,所有 对大众文化抱有警惕和批判态度的学说和 思潮,其最初的思想和精神来源均与法兰 克福学派有密切的关系,霍克海默和阿多 诺首先剔除大众文化产品那层文化艺术的 面纱,指出在资本主义的市场法则中,文 化产品只不过是市场上的消费品而已,因 此作为一种商品,它是资本主义赚取利润 的工具,而文化的商品化所带来的严重后 果是社会上再也没有真正的精神产品而言
媒介文化笔记总结范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介文化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以下是对媒介文化的一次深入思考和总结。
一、媒介文化的定义与特点媒介文化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通过各种媒介形式传播的文化现象。
它具有以下特点:1. 传播速度快: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
2. 互动性强:媒介文化强调受众参与,使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更加紧密。
3. 多样化:媒介文化涵盖了文学、艺术、影视、音乐等多个领域,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4. 商业化:媒介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商业运作的一部分,追求经济效益。
二、媒介文化对生活的影响1. 改变生活方式:媒介文化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如网上购物、在线支付等,提高了生活质量。
2. 影响价值观念:媒介文化传递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如追求个性、强调平等、关注环保等。
3. 增强文化自信:我国媒介文化的发展,增强了国民的文化自信,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
三、媒介文化的挑战与应对1. 信息过载: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加,人们面临信息过载的困境。
为此,我们需要学会筛选信息,关注有价值的内容。
2. 虚假信息:网络谣言、虚假新闻等给媒介文化带来负面影响。
为此,我们需要提高媒介素养,辨别真伪。
3. 文化冲突: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愈发激烈。
我们要尊重多元文化,倡导文化交流与融合。
四、媒介文化的发展趋势1. 个性化:媒介文化将更加注重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内容。
2. 互动化:媒介文化将更加注重受众参与,实现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
3. 融合化:媒介文化将与其他领域(如科技、艺术等)融合发展,形成跨界创新。
总之,媒介文化在当今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们要积极应对挑战,推动媒介文化的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关注媒介文化的传播效果,又要关注其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努力使媒介文化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媒介文化的研究范畴
媒介文化研究范畴媒介文化作为当今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和议题。
本文将就媒介文化的定义与特征、与传播学的关系、主要表现形式、对社会的影响、未来发展趋势、跨学科研究、全球化与本土化、批评研究、伦理与法律问题,以及与人类文明史的关联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媒介文化的定义与特征媒介文化是指通过各种媒介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
它以媒介为载体,通过符号、形象、文字等形式传达着人类的思想、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媒介文化的特征包括全球化、多元化、互动性、消费性和技术性等。
二、媒介文化与传播学的关系媒介文化与传播学密切相关。
传播学是研究信息传播规律和传播现象的学科,而媒介文化则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关注媒介如何塑造和反映文化。
媒介文化的研究涉及到传播学的多个领域,如媒介效果、受众分析、内容分析等。
三、媒介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媒介文化的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包括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等。
这些媒介通过符号、形象和文字等手段,传递着各种信息和文化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
四、媒介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媒介文化对社会具有重要影响。
它塑造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影响社会舆论和公共议题。
同时,媒介文化也在商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着消费主义和全球化进程。
五、媒介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媒介文化的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未来,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社交媒体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将为媒介文化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随着全球化和本土化的交融,媒介文化也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点。
六、媒介文化的跨学科研究媒介文化的研究需要跨学科的视野和方法。
除了传播学外,还需要涉及社会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方法。
只有跨学科的研究才能深入理解媒介文化的内涵和影响。
七、媒介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媒介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但也面临着本土化的问题。
《媒介文化教程》课件
媒介文化的重要性
01
02
03
社会影响力
媒介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 重要影响,能够塑造和引 导社会舆论,影响人们的 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经济价值
媒介文化作为一种产业, 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对 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贡 献。
文化传承
媒介文化是传承和弘扬民 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能够 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 明的发展。
社交化与社区化
媒介文化将更加注重社交化与社区化,通过社交媒体、社区论坛等 方式,加强用户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智能化与数据化
媒介文化将更加注重智能化与数据化,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 等技术,提高媒介文化的质量和效率。
未来媒介文化的展望
多元化与包容性
未来媒介文化将更加注重多元化与包容性, 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的用户需求 。
02
媒介的发展历程
传统媒介
传统媒介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 播和电视等。
传统媒介的特点是内容制作周期较长 ,传播方式单向,与受众互动较少。
这些媒介形式在20世纪占据主导地位 ,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娱乐内 容。
现代媒介
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代媒介开始崭露头角。
2
现代媒介包括在线新闻、博客、社交媒体和搜索 引擎等。
媒介文化通过信息传播和娱乐形式,影响 个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可能造成个体对 某些事物的认知偏差。
媒介文化中的广告和消费主义思潮,可能 影响个人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导致过度消 费或盲目追求品牌。
心理健康问题
自我认同危机
过度接触媒介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焦虑 、抑郁、社交障碍等,影响个体的心理健 康。
在媒介文化的影响下,个体可能面临自我 认同的危机,对自我价值和身份产生困惑 。
媒介文化专题知识点总结
媒介文化专题知识点总结一、媒介的类型1.印刷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图书等,采用文字、图片等方式传播信息。
2.电子媒介:包括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利用电子技术传播信息。
3.传统媒介:包括戏剧、音乐、绘画等,传统文化媒介形式。
二、传播理论1.传播模式:包括单向传播、双向传播等传播模式,对信息传播过程有着不同的影响。
2.媒介效应:包括第三人效应、媒介框架等,研究不同媒介对受众的影响。
3.认知理论:包括认知加工理论、符号互动论等,研究受众对信息的认知过程。
三、受众研究1.受众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不同受众对媒介的接受和反应有所不同。
2.受众行为:包括信息获取行为、信息处理行为等,研究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行为特征。
3.受众需求:包括信息需求、文化需求等,研究受众对媒介的需求和满足程度。
四、文化产业1.文化产品:包括影视作品、音乐作品、出版物等,文化产品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
2.文化市场:包括文化消费市场、文化创意市场等,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文化政策:包括文化产业扶持政策、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政府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政策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媒介法律法规1.版权法律:保护文化产品的版权,规范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2.媒介监管:包括广播电视管理法、互联网管理法等,规范媒介的内容和传播行为。
这些知识点涉及了媒介文化的方方面面,从不同角度解读了媒介文化对我们的生活、观念、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媒介文化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入和发展。
我们应该关注媒介文化的发展动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媒介知识,以更好地适应媒介文化的发展。
媒介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媒介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一、媒介文化的概念
媒介文化是一种由信息媒介所引起的文化变化,包括电影、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在内的文化形式,它是一种文化内容的传播形式,旨在传
播文化信息,促使文化趋同和变革。
媒介文化影响着社会上的不同群体,改变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扩
展了公共舆论,影响了思想、行为和社会风气。
二、媒介文化的根源
(1)文化元素的传统,来自普遍的文化,如宗教,文学,音乐,画,戏剧等。
(2)文化权力结构,媒介文化是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力结构的结果。
(3)文化技术,媒介文化受技术发展所驱动,如电影,电视,网络
等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传播形式。
(4)文化互动,媒介文化的传播是一种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互动,它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化,促进了观念的共享与流动。
三、媒介文化的特征
1、多样性,媒介文化文本类型繁多,细分程度较高,内容具有多样
性和丰富性,各种形式的信息都可以通过媒介传播出去;
2、全球性,媒介信息流动在全球范围内,它不仅影响本国的社会,
还影响到世界各国的社会;
3、强大性,媒介信息有较强的感染力。
媒介文化资料
媒介文化1. 概述媒介文化是指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进行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过程,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媒介文化对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媒介文化的影响2.1 媒介的多样化随着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的普及使用,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广泛多样,媒介之间的交互性也变得更加频繁。
这种多元化的媒介环境丰富了人们的文化体验,但也带来了信息过载和碎片化的问题。
2.2 媒介与文化传播媒介不仅仅是传播信息的工具,更是塑造文化的重要力量。
通过媒介,人们接触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信息和观点,促进了文化的多元融合和交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文化同质化的趋势。
3. 媒介文化的挑战3.1 信息过载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信息量巨大,人们往往难以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造成信息过载的困扰。
同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也面临挑战,容易引发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传播。
3.2 文化同质化随着全球化的影响,媒介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化同质化的趋势,部分传统文化面临边缘化和消失的危机。
城市化、商业化的发展也让某些地方的文化特色受到冲击。
4. 媒介文化的应对策略4.1 提高媒介素养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具备辨识和利用媒介的能力,提高媒介素养,主动选择和参与不同媒介的文化体验,注重媒介的价值引导和评估。
4.2 保护本土文化在媒介文化交流中,要重视和保护本土文化的独特性,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鼓励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传播,使其在媒介文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 结语媒介文化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现象,对社会、个人以及文化传承都产生着深远影响。
在媒介时代,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媒介文化的发展趋势和影响,积极适应媒介环境的变化,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来对待媒介文化的挑战与机遇。
传媒艺术与媒介文化
传媒艺术与媒介文化媒介文化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虽然它的定义可能因人而异,但大多数人或许会同意,媒介文化是广泛的、动态的、全球性的,并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媒介文化的发展出现在媒介的发展包括“口头传统、文字、印刷、电影和电视、广播、互联网”,而媒体艺术则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传媒艺术是关于媒体技术、媒介语言和视觉文化的交叉领域。
它所指的媒体技术是一种可以创造和增强艺术程序和产物的技术,这种技术涉及到了诸如:计算机程序、虚拟现实、智能系统、数字进化等方面。
它所指的媒介语言是指在不同的媒体形式上进行的艺术创作,从传统的绘画、摄影到数字随机成像、虚拟现实作品。
传媒艺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融合媒介语言和技术来突出人们面对当今世界不断变化的身份、文化和社会问题。
与传统艺术相比,传媒艺术对媒介的设备、形式和语言有严格的要求。
传媒艺术家必须通过计算机技术、掌握数字和电子力学、懂得数字信号处理和数据编程方面等专业技巧和工具来创作。
这样的过程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人的创意和技术能力的结合,更包括了创作过程中技术、媒介和艺术形式的融合变化。
在新的媒介文化中,传媒艺术的发展不仅提供了新的艺术经验、娱乐方式,更是重要的社会实践。
它承载了日新月异媒体技术的文化、政治、社会历史和时代痕迹。
它是媒介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是在视觉意义上的,也兼备着音乐、电影、电视、网络等不同语言和形式。
通过庞大有效的创作实践,传媒艺术家们成功地创造了全新的媒体类型,重新定义了新的文化思维,在这些新媒体艺术作品的探索过程中, 页面交互、物理装置、 3D印刷、创“智能”软体等就是决定作品呈现方式的关键部分。
总而言之,传媒艺术是一个广泛的领域,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媒体文化,还可以激发我们对这种现代文化的重新思考和探索。
在媒介形式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所带来的挑战下,传媒艺术家们不断地探索创新并提供媒体文化的新议题。
媒介文化研究知识梳理
媒介文化研究知识梳理在当今信息时代,媒介文化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电视、电影、互联网到社交媒体,媒介以各种形式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媒介文化研究作为一门跨学科的领域,旨在深入探讨媒介与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其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
一、媒介文化的概念媒介文化并非简单地指媒介所传播的内容,而是指媒介本身以及通过媒介所塑造的文化形态。
它是一种由媒介技术、媒介内容和受众互动共同构建的文化现象。
媒介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文化的创造者和塑造者。
例如,电视节目不仅提供娱乐,还传递着特定的社会观念和价值取向;社交媒体不仅是交流平台,也形成了独特的社交文化和语言。
二、媒介文化研究的主要理论1、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是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产物,是一种文化工业,通过标准化、商业化的生产方式,控制和操纵着大众的思想和行为,剥夺了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2、文化研究学派强调文化是一种日常生活的实践,关注受众对媒介文化的解读和使用。
认为受众并非被动接受媒介信息,而是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根据自己的社会背景和经验对媒介内容进行解读和重构。
3、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著名观点,他认为媒介本身的形式和特点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比媒介所传递的内容更为重要。
例如,电视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感知方式和生活方式。
4、鲍德里亚的仿真与拟像理论鲍德里亚认为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仿真的时代,媒介所创造的图像和符号已经超越了现实,人们生活在一个由虚拟和仿真构建的世界中。
三、媒介文化的特点1、全球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文化突破了地域和国家的限制,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交流。
例如,好莱坞电影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观众,流行音乐也能够迅速传遍全球。
2、商业化媒介文化往往与商业利益紧密结合,追求收视率、点击率和票房收入。
商业逻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媒介内容的生产和传播。
媒介文化概述
媒介文化概述文化是指一种特定社会或群体所共有的思想观念、价值观、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
它是社会的精神财富,是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媒介文化是指媒体在现代社会中产生的文化形态,它与传统的口头和书面传播方式不同,利用了视觉、听觉和传媒等技术手段,将信息、知识和观念传递给大众。
媒介文化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媒体的发展,媒介文化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途径。
现代媒体包括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它们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还对社会文化产生着深远影响。
媒介文化具有多种特征。
首先,媒介文化具有大众性。
媒体的覆盖范围广泛,可以迅速传播信息到全球,大大拓宽了人们的知识和视野。
其次,媒介文化具有多样性。
不同类型的媒体满足了人们对不同内容和形式的需求,使得文化多元化成为可能。
再次,媒介文化具有互动性。
与传统的单向传播方式相比,现代媒体可以实现用户与内容之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大大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最后,媒介文化具有商业化趋势。
媒体作为一种产业,通过广告收入和赞助等形式,实现了商业化运作,这也为媒体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媒介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它是传达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通过各种媒体,人们可以接触到来自不同地方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信息和观念,在交流中形成共识,促进文化多元化和交流。
其次,媒介文化是培养个人和社会认同感的重要方式。
人们通过与特定媒体内容的互动,形成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念,从而认同特定的媒介文化。
再次,媒介文化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媒体作为舆论阵地,可以传递新思想、推动社会进步,并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然而,媒介文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虚假信息和低俗内容的泛滥给社会带来了困扰。
媒体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变得容易,但也导致了信息的真实性和质量的下降。
其次,媒介文化的商业化可能会影响媒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媒介文化与现代市场
媒介文化与现代市场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传媒行业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传统媒体不再是唯一掌握信息传播的渠道,而社交媒体和在线阅读等新媒体正在崛起。
在这个背景下,媒介文化和现代市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媒介文化的特点1、多元化在数字化时代,传媒行业已不再是单一的信息传递工具,而演变成了媒介文化。
媒介文化是指通过不同媒介形式而产生的文化现象。
它包括了各种媒介形式,如电影、电视、新闻媒体、音乐、文学、网络视频、社交媒体和数字游戏等。
2、交互性当前媒介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交互性。
互联网、移动设备、社交媒体等让消费者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还能广泛参与内容的生产与共创。
由此,媒介文化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成为媒介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个性化随着媒介文化的发展,对群体的观念趋向于模糊化,注重的是个体的需求和体验。
媒介文化在不断扩大消费者的选择范围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利,让他们从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文化认同。
二、1、媒介文化对市场的影响传媒行业与商业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至十八世纪的报纸广告。
时至今日,媒介文化对现代市场的影响已经超乎寻常。
媒介文化作为传播媒介,可以让产品和广告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从而实现了全球性的市场营销。
同时,媒介文化也给市场营销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日益普及,让消费者更容易接触和了解到产品和服务,但市场上的竞争也更加激烈。
传统的推销策略和广告方式在数字时代不再有效,而个性化的市场营销和感性化的品牌传播则更受消费者的欢迎。
2、市场对媒介文化的影响媒介文化与现代市场的互动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市场对媒介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市场对媒介文化的资金支持和形式要求影响着媒介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内容的呈现方式。
媒介文化机构需要获得市场的资金支持,同时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通过不断创新和变革来适应市场变化,从而保持市场竞争力。
其次,市场对于媒介文化产品的接受程度也影响着媒介文化的生产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和大众传播》《认识媒介文化》对当代社会理论试图探讨媒介在文化生产和文化再生产中的地位的种种方法做了批评性的审视,阐述了一般社会理论与一系列有关媒介和信息的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并重新评价了意识形态、结构和行动者以及媒介等等在道德准则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的作用。
日益全球化的大众传播已经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内容。
不同的传播媒介已怎样改变了时间的和空间的关系?媒介文化是否再生产了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而电子传播又培育着什么样的身份认同?按照史蒂文森的看法,现代文化是依靠大众传播媒介来传达的。
而许多理论家是在对一般的现代文化的分析过程中建立起各自的媒介文化观的。
因此,对媒介文化理论的理解,需要放在一般的学术思想史的语境中理解。
史蒂文森把大众传播研究中的社会理论划分为3种范式。
第一种范式是批判研究,主要是英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
这些研究认为,大众传播是社会权力的重要资源。
研究主要围绕大众媒介、民主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关注焦点是大众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意识形态以及公共领域等。
第二种范式是受众研究。
研究从受众和媒介文化的关系角度,阐释受众参与的日常实践。
关注焦点有无意识自我认同过程、家庭内部的权力关系以及符号意义的产生过程等。
第三种范式是媒介研究。
研究集中在传播媒介本身。
加拿大的麦克卢汉是这一范式的典型代表。
其他的理论家还有英国的杰克〃古蒂、安东尼〃吉登斯和法国的博德里亚、美国的杰姆逊等等。
而在全书的最后一章,史蒂文森试图阐明这3种范式之间的区别。
并对这3种范式所忽视的公民权利、义务和身份等方面进行了补充。
史蒂文森认为,这些范式各自强调了媒介文化的一个方面,而由于媒介文化的多元性,这3种范式不可偏废。
试图建立一种统一的宏大理论,对于媒介文化并无实质意义。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与大众传播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媒介理论对阶级社会中所谓“思想的自由交流”进行了批判。
史蒂文森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优点,在于它指出了所有制和媒介生产的文化内容之间的联系,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滋长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形象和表达。
而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劣势,在史蒂文森看来,在于忽视了阶级统治以外的其他统治关系,比如性别和种族。
史蒂文森探讨了英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媒介理论方面的3种研究成果。
分别是雷蒙德〃威廉斯对传播制度的研究,斯图尔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格拉斯哥大学媒介小组对电视新闻中的阶级偏见的研究。
首先是雷蒙德〃威廉斯的研究成果。
威廉斯最重要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作品《文化与社会》(1961),他指出了文化的双重含义:一是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二是作为批判标准的文化,即人类最优秀的思想和艺术经典。
显然,是前一种定义使媒介文化研究成为可能。
威廉斯的第二部著作是《漫长的革命》(1965)。
漫长的革命指的是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发生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的彼此联系的变化进程。
这一进程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解放出来的生产力和人类的交流本性之间的矛盾。
劳资关系的再生产阻碍了民众学习和创造文化的机会。
而在威廉斯看来,解放文化的主要力量——工人阶级,已经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容纳了。
资本主义的主导价值观,是竭力提倡一种肤浅的虚假的通俗文化。
通俗文化要么把严肃艺术边缘化,要么就使之成为仅仅属于上层阶级的精英文化。
在《传播学》(1965)一书里,威廉斯继续发挥他在《漫长的革命》里的思想。
威廉斯提出要对社会的传播体制进行改革,为言论的自由、开放、真实创造条件。
为此,威廉斯简要概括了4种传播体制:(1)专制式体制简单地传达统治集团的各种指令;(2)家长式体制意在保护和引导,而不是为了维护统治;(3)商业式体制提供了相当程度的自由,但混淆了对民主的需求和对商品的需求,并排斥了不能快速销售的文化商品。
(4)威廉斯理想中的民主模式要求大众传播媒介摆脱商业式体制和家长式体制,只有从政府和市场中分离出来的大众传播媒介才能为文化做出贡献。
威廉斯的后期作品提出了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改写了传统马克思主义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威廉斯拒绝把上层建筑看作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从而转向了葛兰西的“霸权”(hegemony)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和文学》一书中,威廉斯把霸权定义为统治阶级制造“共识”的连续文化过程,是3种文化过程的结合体:传统、体制(教育和大众传播等)、各种对抗形态。
其中,各种对抗形态虽然表现为具有对抗性,但却再次肯定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威廉斯将他的文化唯物主义运用于电视的分析。
电视之所以占据了文化生活的中心,是因为私人资本的利益支配了传播技术的发展。
电视成为消遣的途径,而不是批判的论坛。
因此,在威廉斯看来,离开了决定电视发展的社会物质关系而单独研究传播“效果”的“科学”探索是注定要失败的!(1)威廉斯忽视了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
史蒂文森对威廉斯的观点进行了4个方面的商榷。
(2)威廉斯高估了霸权的凝聚力,忽视了现代社会中价值观的离散。
(3)威廉斯没有注意到现代文化的多元性,他的“民主现实主义”脱离了现代社会的语境,过于理想化。
一方面,威廉斯更多地把言论自由看作权利而不是义务,错误地以为只要强调撰稿人的权利就可以实现民主的媒介。
另一方面,威廉斯希望用激进的民族文化反抗美国的全球文化,没有看到两者都必须在跨国资本主义的体系下运作。
(4)威廉斯的文化理论过分关心艺术,以文学研究的方式研究文化,但电视观众看电视的方式并不同于学者解读文学作品的方式。
其次是霍尔的研究。
在阿尔杜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霍尔指出:大众传媒是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意识形态机器。
但是在分析媒介讯息的阐释实践的时候,霍尔更强调意义的多样性。
他提出了著名的3种解码模式:(1)以霸权为主导的解码,受众(解码者)以编码者预设的意义来解读讯息;(2)协商式的解读,解码者和讯息编码进行微妙的讨价还价;(3)对抗式的解读,与文本(编码者)的愿望格格不入。
史蒂文森对霍尔的解码模式也提出了4点商榷意见。
(1)霍尔太强调受众和文本的关系,而没有认真评价经济和国家对文化生产的影响。
(2)霍尔沉湎于符号学的研究,不可能展开媒介民主化方式的分析。
(3)霍尔太注重话语在建立霸权方面的有效性,表现出一种“能指的狂妄自大”而忽视了其他因素。
(4)霍尔把主导性话语形式和“意识形态”概念混为一谈。
当然,史蒂文森还是肯定了霍尔理论的建设性,话语和意义之间终于出现了张力。
最后是格拉斯哥大学媒介小组在1970年代和80年代初对电视新闻中的偏见问题所进行的了研究。
小组认为,1975年前22个星期的产业电视新闻在3方面存在着偏见:(1)罢工报道和实际罢工的情况不一致,汽车工人的罢工报道得就比煤矿工人的罢工多;(2)罢工从来就得不到正确的解释,工人永远是错的;(3)工人阶级的意见被排斥在大众传媒之外。
而1982年福克兰群岛战争的报道集中于士兵妻子的感受,抑制了反对国家政策的意见。
史蒂文森认为,格拉斯哥大学媒介小组对客观性、公正性的要求,是和受众多义性的阐释实践不相干的。
所谓“偏见”,应该是受众的理解,而不是研究小组的判断。
然而,格拉斯哥大学媒介小组的结论依然值得重视:电视被中产阶级出身的媒介工作人员把持,所以重演着中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第二章哈贝马斯、大众文化和公共领域在第二章,史蒂文森讨论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于尔根〃哈贝马斯的理论。
而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诺、本雅明的理论仅仅作为背景介绍,并且没有提到马尔库塞。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不过,还是让我们跟着史蒂文森的叙述,来浏览一下哈贝马斯的媒介理论。
哈贝马斯唯一一部关于大众媒介的完整著作是1962年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换》。
公共领域是在国家这个公共权威的领域与市民社会这个私人领域之间的一个批判领域。
公共领域的目的,是让民众有能力对各种公共问题和国家政策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封建社会是不承认公共领域的。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17、18世纪欧洲的咖啡馆和沙龙里产生了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
后来,报纸成为政治交流的主要社会空间。
但是,19世纪70年代,垄断资本主义的崛起使报刊彻底商业化。
原来寻求理性、揭露政治统治的报刊,已经沦为利用经济和政治的各种机制的操纵来加强意识形态的一致性。
而电影、广播电视等新媒介更不可能让人参与。
现代的文化是一种漠视公共领域的非政治化的文化——用哈贝马斯的话说,公共领域被重新封建化了。
当代媒介文化的特征是:公民不断的个体化、公众关注的各种问题的平庸化和魅力化,垄断集团控制的媒介把公民转变为消费者、把政治家变为免于媒介质询的超级明星。
总之,一种肤浅的符号文化支配着公共领域,而不是公开的民主决策程序支配着它。
哈贝马斯的后期著述较少谈及公共领域的重新封建化,而更多谈及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金钱和权力等“系统”已经把以理解为导向的交往行动变为以“成功”为导向的工具行为,国家和经济摧残了文化领域。
日常生活的交往行为受到排斥,生活世界的意义丧失了。
史蒂文森认为哈贝马斯的观点摆脱了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悲观主义。
哈贝马斯更接近于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中有关“韵味”消失、文化距离改变的看法,而比霍克海默、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更保守。
尽管如此,他和本雅明仍有重要的区别。
史蒂文森认为哈贝马斯的观点有4个不足:(1)哈贝马斯过分强调文化的生产和文化形式的内容,而没有区分文化的生产和接受,忽视了受众的阐释视野,就忽视了文化的解放性。
(2)哈贝马斯所说的“非政治化的大众文化”是一种“整合文化”的观点,仍旧保留了有关“主导意识形态”的论点,不能解释现代文化的多样性和离散性。
(3)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重新封建化”的观点是非历史的,过于武断。
(4)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局限于民族国家的层面,而没有谈到全球性的公共领域和地方性的公共领域。
史蒂文森总结道: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资源,尽管存在若干盲点,对于公共广播事业和公民的权利等方面的研究,哈贝马斯的思想仍然是批判范式的指导思想。
第三章受众研究中的各种批判视点受众研究本来是指各种传播机构为了吸引广告商而了解受众习惯、趣味的调查活动。
但这种活动一直受到受众的日常实践的破坏。
于是,对受众的收看、收听和阅读行为及其愉悦的阐释性研究方法,就构成了受众研究的第二范式,也是媒介理论的第二范式——批判的受众研究。
这一范式是对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思想的反拨,它受到了“使用和满足”的研究取向和人类学家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的作者)的影响。
史蒂文森主要讨论了受众研究的3个方面:(1)戴维〃莫利对电视观众的研究;(2)约翰〃费斯克的受众游击活动的理论;(3)女性主义理论对妇女阅读言情小说和观看肥皂剧的解读。
1975年至1979年,和霍尔同属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戴维〃莫利试图将霍尔的解码模式运用到时事谈话节目《举国关注》(Nationwide)上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