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总结.doc
2023年中级经济师重点知识点
2023年中级经济师重点知识点一、宏观经济学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重点知识点之一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学科,包括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宏观经济政策的形成和实施等内容。
2. 国民经济核算在宏观经济学中,国民经济核算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它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统计指标和方法,来描述和衡量国民经济的总体规模、结构和增长速度,从而为宏观经济分析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3. 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也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主要是研究经济增长的动因、规律和影响因素,包括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方面的理论。
4. 产出与价格水平产出与价格水平的关系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
它主要包括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原因和影响、货币政策对价格水平的影响等内容。
5. 政府宏观调控政府宏观调控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
它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和效果评估等内容。
二、微观经济学1. 市场需求与供给市场需求与供给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一。
它主要研究消费者和生产者在市场上的行为和决策,以及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形成过程。
2. 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主要研究市场的竞争程度和产业的组织形态,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等不同市场结构的特点和效果。
3. 企业成本与供给企业成本与供给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
它主要研究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供给决策,包括边际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4.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主要研究市场机制失灵的原因和后果,以及政府如何进行干预和调整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5. 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中的新兴领域。
它主要研究人们的行为和决策方式,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对经济学的影响。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要知识点汇总精华版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要知识点汇总精华版一、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也称为宏观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特征和运行规律。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包括国民经济的整体表现、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货币市场、国际贸易等。
1. 国民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
它包括个人消费、政府支出、企业投资和净出口等四个方面的支出。
GDP的计算方法有三种: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2.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通常会导致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
通货紧缩则是指货币供应量过少导致物价普遍下降,通常会导致经济萧条和失业率上升。
3. 失业率失业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市场上没有工作的人口所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失业率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力和就业水平。
4. 货币市场和利率货币市场是指金融机构之间短期资金融通和短期借贷的市场。
货币市场上的利率反映了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和货币政策的导向。
5. 国际贸易和汇率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汇率是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二、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以及市场机制的运行。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包括供求关系、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和资源配置等。
1. 供求关系供给是指在不同价格下市场上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在不同价格下市场上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2. 消费者行为和效用最大化消费者行为研究个体消费者在有限收入下如何进行消费决策。
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或服务时会根据自己的收入、价格、个人偏好等因素做出决策。
消费者的目标是追求效用的最大化。
3. 生产者行为和利润最大化生产者行为研究个体企业在生产和销售商品或服务时如何进行决策。
中级宏观经济学整理
中宏复习第一章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波动问题;经济增长问题2.度量经济的量化指标:国民收入GNP;物价水平P;就业率N;国际收支状况NX=X(出口)-M(进口)3.政策波动根源:政策变量(货币财政其它),其他变量(消费投资),外生变量(战争气候)4.经济各部门之间变动是相关的5.工业生产,消费和投资是顺周期的,可以同时变动,其中政府购买也是顺周期的(顺周期就是与CNP同方向变动,6.在经济周期的过程中,耐用消费品有强烈的顺周期性,而投资的变动性远远大于消费,投资比消费有更大的易变性7.就业顺周期,失业逆周期8.实际工资与平均劳动生产率顺周期9.货币供给与股票价格是顺周期并超前10.通胀与名义利率顺周期,但滞后11.实际利率非周期12.宏观经济的交易市场13.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14.宏观经济的市场参与者15.消费者;厂商或企业;政府;外国第二章1.GDP:是市场价值概念;测度最终产品价值;是生产而不是售卖的价值;是流量不是存量;是一个地域概念;一般仅涉及市场上经济活动2.GNP:GNP=GDP+本国居民在外国获得的收入-外国居民在本国获得的收入3.NNP:国民生产净值=GDP-折旧4.NI:国民收入=NNP-企业间接税5.PI:个人收入=NI-企业利润+股东红利-社会保障税+政府、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净利息6.DI:个人可支配收入=PI-个人所得税7.收入核算恒等式:8.支出法:GDP=AE=C+I+G+NX9.收入法:YD=S+C;Y=S+C+TA-TR10.GDP缩减指数,假设价格不变,算生产量11.CPI,假设量不变,用新的价格算12.产出水平=劳动报酬+资本报酬+利润第三章1.事后分析:AE(总支出)=Y2.均衡条件:AD(总需求)=AS(总供给);AS=Y=AE;AD=AS=Y=AE3.AD:愿意的指出;AE总支出=C+I+G+NX4.Δinv:非意愿存货5.均衡条件:两部门:AD=AS,AD=C+I0;AS=Y=YD=C+S6.消费函数:C=C0+cYd7.萨缪尔森交叉图(总需求-总供给法AD-AS)8.9.投资-储蓄法I-S法10.Y=AD11.AD=C+I012.Y=Yd=C+S13.I0=S=-C0+(1-c)Yd14.Y*=(C0+I0)/(1-c)15.16.加入政府的模型17.19.20.21.22.乘数的定义:23.乘数=边际量=Δ因变量/Δ自变量24.25.26.传导:27.C0,I,G--✍AD ✍Y28.T,TR✍YD✍C✍AD✍Y29.预算盈余BS=政府收入-政府支出=T-(G+TR)30.平衡预算BS=0 ΔBS=0 政府在考虑预算平衡的条件下,即把增加的政府收入中的全不同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也完全等于政府税收的增加量31.变动税制32.第四章1.投资的决定2.I=I0-bR3.4.传导机制:5.R下降✍I-bRI下降✍I上升✍AD上升✍Y上升6.IS曲线7.8.关于不在IS上的点的分析,要回到收入-支出模型才能看清楚9.特殊情况:10.b✍0 任凭R如何动,I不动;b✍∞则相反。
中级经济师报考知识点总结
中级经济师报考知识点总结一、宏观经济学1.1 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1)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3)总量关系及它们之间的关联(4)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5)宏观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和弱点1.2 经济增长理论(1)经济增长的概念及内涵(2)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3)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4)国际比较及经验研究1.3 经济周期理论(1)经济周期的概念及其周期性(2)经济周期的原因(3)经济周期的研究方法(4)经济周期对现实经济的影响分析1.4 货币与银行理论(1)货币的概念与功能(2)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关系(3)银行与经济发展(4)货币政策与其工具(5)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1.5 国际贸易与国际货币体系理论(1)国际贸易的形式及其特征(2)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3)国际货币体系及其演进(4)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及其特征(5)国际货币体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6 经济全球化理论(1)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及内涵(2)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3)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的影响(4)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影响机制二、微观经济学2.1 市场需求与供给理论(1)市场需求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市场供给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市场均衡的理论分析(4)市场价格与数量的决定过程2.2 市场形态理论(1)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及其理论分析(2)垄断市场的特征及其理论分析(3)寡头市场的特征及其理论分析(4)隐含市场的特征及其理论分析2.3 生产分配理论(1)生产要素的概念及其分类原则(2)产出与要素报酬的关系(3)生产率与要素的支付(4)生产费用和价格2.4 市场失灵理论(1)市场失灵的来源及类型(2)市场失灵的理论分析(3)政府干预的理论基础(4)政府对市场失灵的补救措施2.5 企业理论(1)企业的概念及其性质(2)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3)企业的市场行为及其特点(4)企业的市场策略及其实施方式2.6 产业组织理论(1)产业组织的概念及其内涵(2)产业组织的形成及发展(3)产业组织的机理分析(4)产业组织对市场行为的影响三、经济政策3.1 宏观经济政策(1)内容及目标(2)工具及作用(3)决策制定与实施(4)经济政策弹性制度建设3.2 货币政策(1)内容及目标(2)工具及作用(3)决策制定与实施(4)货币政策弹性制度建设3.3 财政政策(1)内容及目标(2)工具及作用(3)决策制定与实施(4)财政政策弹性制度建设3.4 国际经济政策(1)内容及目标(2)工具及作用(3)决策制定与实施(4)国际经济政策弹性制度建设3.5 生态环境经济政策(1)内容及目标(2)工具及作用(3)决策制定与实施(4)生态环境经济政策弹性制度建设四、经济法4.1 经济法基础(1)经济法的概念及其内容(2)经济法的基本原则(3)经济法的形成与发展4.2 经济法律制度(1)市场经济及其法律体系(2)经济法律体系建设(3)经济法律制度在实践中的作用4.3 经济法律实务(1)经济法律规则的解释与适用(2)经济法律规则的适用与实践(3)经济法律制度的规范及其作用4.4 经济法的完善(1)经济法的法理与制度(2)经济法如何完善(3)经济法完善与经济发展关系五、经济管理5.1 经济管理基础(1)经济管理的概念及内涵(2)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3)经济管理的方法与手段(4)经济管理的目标及控制要点5.2 经济管理思想(1)经济管理思想的内涵及特点(2)经济管理思想的体系及其形成(3)经济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及其实践5.3 经济管理技巧(1)经济管理技巧的内涵及特点(2)经济管理技巧的体系及其形成(3)经济管理技巧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5.4 经济管理体系(1)经济管理体系的内涵及特点(2)经济管理体系的体系及其形成(3)经济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及其完善5.5 经济管理实务(1)经济管理实务的内涵及特点(2)经济管理实务的方法及其应用(3)经济管理实务的实践及其成果六、经济实务6.1 经济运行(1)经济运行目标及任务(2)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3)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办法(4)经济运行的主要政策及其实施6.2 经济政策(1)经济政策的内容及目标(2)经济政策的形成及实施(3)经济政策的监督与调整(4)经济政策的弹性制度建设6.3 经济调控(1)经济调控的内涵及目标(2)经济调控的原则及方法(3)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及其效果(4)经济调控的弹性制度建设以上是中级经济师考试的知识点总结,希。
中级经济师知识点总结
中级经济师知识点总结一、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的一般规律和现象的经济学分支,涉及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水平、就业水平、货币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2. GDP的计算方法: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的计算方法包括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3.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物价上涨;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不足,导致物价下跌。
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原因和影响对于宏观经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4.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的一种宏观调控政策。
了解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和影响是中级经济师必备的知识点之一。
二、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1. 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是指一种产品的生产最后一份产品增加的总成本;边际收益是指一种产品的销售最后一份产品带来的总收益。
了解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概念对于企业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2.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所涉及的买卖双方的数量和属性,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寡占市场等多种形式。
了解不同市场结构的特点和影响对于企业分析和经济政策制定都具有指导意义。
3. 生产成本的结构和影响因素: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了解生产成本的结构和影响因素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4. 竞争策略:了解不同的竞争策略,如成本领先策略、差异化策略等,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际经济学基础知识1. 贸易理论:了解贸易理论的基本原理,如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等,对于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规律和自由贸易的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2. 汇率和汇兑:了解汇率和汇兑的基本概念,以及国际货币市场的运作规律,对于国际经济的理解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3. 国际贸易政策:了解国际贸易政策的分类和影响,以及关税、非关税壁垒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作用,对于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总结与解析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总结与解析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宏观经济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与解析,帮助读者复习和理解这一学科。
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1 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的指标。
它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四个部分。
1.2 通货膨胀:指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
通常受供需关系、货币供应量和价格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1.3 失业率:指劳动力中失业人口所占的比例。
失业率是衡量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
2. 供给和需求2.1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供给曲线表示厂商根据不同价格提供的产品数量,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数量。
市场均衡在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的点上。
2.2 需求决定供给:需求增加会导致价格上涨,进而刺激厂商提高产量;需求减少会导致价格下跌,进而厂商减少产量。
2.3 供给决定价格:供给增加会导致价格下跌,供给减少会导致价格上涨。
3.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3.1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控制经济活动。
提高利率会抑制投资和消费,降低通货膨胀;降低利率则会刺激经济增长。
3.2 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调整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
增加支出和/或降低税收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减少支出和/或增加税收可以抑制通货膨胀。
4. 经济增长与循环4.1 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内总体经济规模扩大的情况。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资本投资和技术进步来实现。
4.2 经济循环:通常包括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和复苏期。
这些循环是经济活动波动的自然结果,受供需关系、政策变化和市场预期等因素影响。
5. 国际贸易与全球化5.1 商品贸易: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物品交流。
国际贸易可以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和资源优化配置。
5.2 跨国投资:指企业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进行的资本投资活动。
跨国投资可以促进产业升级、技术转移和就业机会。
中级宏观经济学重点
1总供给曲线与菲利普斯曲线的联系总供给曲线和菲利普斯曲线描述非常相似的关系,两条曲线可以用来分析同样的现象。
在AS -曲线显示之间的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显示之间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关系,因为某些通胀预期。
例如,沿着AS 运动曲线描述了一个价格水平是与一个产出水平的增加相应增加。
随着产量的增加,失业率下降率(见奥肯定律)。
因此,在价格水平较大的升幅(较高通胀水平),将有减少失业,创造一个向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
这向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变化时,通胀预期。
如果我们假设,工人会改变他们的工资要求时,他们的通货膨胀预期的变化,人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菲利普斯曲线对应的转变,在转变向上倾斜的AS -曲线,因为更高的工资,意味着更高的生产成本。
2,短期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有何不同从短期来说,当工资和价格认为是固定的,不可能有通货膨胀,从而使菲利普斯曲线在这个很短的时间内没有任何意义。
但在中期内(在通常也被称为短期内这一章),菲利普斯曲线是向下的通货膨胀预期倾斜的假定不变。
长远而言,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自然失业率,它对应于垂直长期运行,在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曲线。
3,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当汇率是固定的,资本完全流动时,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会更为成功。
在蒙代尔一弗莱明固定汇率和资本流动的模式完善,财政政策是有效得多的货币政策。
由于事实上,货币政策是完全无效,在这种情况下。
货币政策影响利率,从而导致资本流动的影响汇率。
为了保持固定汇率,货币政策必须立即扭转。
4摩擦性失业是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存在的失业,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而造成的——即由于经济中各种工作的性质和社会习惯以及劳动市场制度(如失业救济金)对工人和企业行为的影响所造成的。
5,自动稳定器是经济中的一种机制,它会自动减少为适应自主性需求变动所需要的产出变动量,而不需要政府一步步的加以干预。
比例所得税和失业救济金就是例子。
6,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失业率和工资增长率之间的一种反向关系。
中级宏观经济学考试资料整理.doc
3、从理论演化的角度,比较两个不同现代主流的宏观经济学流派(三大主流:新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
新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诞生于一个学派林立,经济学家们寻求共识而乂无法达成共识的年代,新凯恩斯主义不是对凯恩斯主义的简单因袭,而是对它进行批评、继承和发展,新凯恩斯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在一下命题是一致的:劳动市场上京城存在着超额劳动供给;经济中存在着显著的周期性波动;经济决策在大多数年份是重要的。
新凯恩斯主义在分析屮引入了凯恩斯主义所忽视厂商利润最大化和家庭效用最大化的假设。
吸纳了理性预期学派所强调的理性预期假设,试图给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奠定微观经济基础。
凯恩斯主义理论的缺陷是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经济基础,新凯尔斯主义者以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代替凯恩斯主义工资刚醒和价格刚性的概念,以工资粘性、价格粘性和非市场出清的假设取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工资、价格弹性和市场出清的假设,并与宏观层次上的产量和就业量等问题相结合,建立起有微观基础的新凯恩斯主义。
货币主义:自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衰退日益加重,经济中存在着高通胀和高失业并存的“滞涨”现象,凯恩斯主义对此一筹莫展,对“滞涨”既不能在理论上做出清楚的解释,也提不出有效的治理方法,因此受到各方责难,严重动摇了其在经济学的主流地位。
以弗里徳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以反对凯恩斯主义革命的姿态出发,指出正是长期以来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主义和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才导致了经济社会出现“滞涨”现象,因而货币主义反对国家干预主义,主张经济自曲主义,极力抨击了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重点强调了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主张执行“单一规则”的货币供给政策来达到一致通胀和经济增长的目的。
理性预期:货币主义的稳定货币增长率的策略未能使经济迅速摆脱困境,一些新保守主义者试图在理论上和政策上另谋出路,他们虽然接受弗里德曼关于自然失业率的假说,但并不满意他的适应性货币预期分析,把前后两者结合并不能充分说明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是无效的,只有把口然失业率假说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思想(人是冇理性的)结合起来才能做出恰当的解释。
中级经济师知识点总结
中级经济师知识点总结中级经济师知识点总结(1000字)一、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1. 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经济增长、就业、物价、货币供应和流动性、国际收支等宏观经济现象。
2. GDP: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指一国内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和非居民单位在境内生产活动所创造的最终价值的总和。
3. 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物价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商品和劳务的平均价格水平;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通常由货币供给增加、需求增加或供给减少引起。
4. 政府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调节政府支出和税收,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提供公共服务等目标的政策手段。
5.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等手段,以调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指标的政策手段。
6. 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国际间货币交换的市场,主要包括外汇交易、外汇储备和汇率形成等内容。
7.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期内波动的起伏,通常包括繁荣期、衰退期和复苏期。
8. 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是研究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的理论体系,包括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等。
9.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是研究国际贸易的成因和规律的理论体系,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产业集聚理论等。
二、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1. 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上的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和数量是由市场上买方和卖方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
2. 市场效率:市场效率是指市场能够最大化社会福利的程度,通常包括 Pareto 改进、资源配置有效和市场竞争等。
3.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市场上生产者和消费者数量、产品差异性、成本结构和进入退出条件等方面的特征,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垄断、寡头垄断和完全竞争等。
4. 生产与成本: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包括边际产出、边际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等。
中级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总结
综合2.2 你如何看待古典理论中的“两分法”,如何理解“货币中性”假设?2.4 萨伊定律的主要内容2.7 何谓“费雪效应”?3.1 核心概念:货币幻觉、边际消费倾向、流动性偏好、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陷阱、挤出效应、凯恩斯定律4.1 核心概念:适应性预期、自然率假说4.2 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有何不同?请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予以说明(此题结合第五章)。
5.1 核心概念:理性预期、理性预期假说、卢卡斯批判、政策无效论、货币经济周期理论、李嘉图- 巴罗等价定理、动态时间不一致性5.2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从哪几个方面对凯恩斯主义进行评判的?5.3 什么是“卢卡斯总供给函数”?了解其推导过程。
以此为基础说明理性预期对于宏观经济学的意义。
5.5请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方面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I的“政策无效”主张。
5.6 你能另外举出政府经济政策动态时间不一致性的一个或者几个例子吗?5.8 简述李嘉图- 巴罗等价定理。
6.1 核心概念:真实冲击与技术冲击、跨期替代效应、索洛剩余、乘数- 加速数模型、货币经济周期理论、政治经济周期理论6.5 给出真实冲击与名义冲击的定义。
经济学家认为何种真实冲击是引起经济周期波动的最主要原因?6.8 简述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并以图加以说明。
6.11从传统的凯恩斯理论(1S-LM模型),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实际经济周期(RBC理论,再到新凯恩斯主义理论(AS-AD模型),它们如何解释经济周期波动原因?7.1 核心概念:非市场出清、工资粘性与价格粘性、菜单成本、效率工资7.2 论述新凯恩斯主义兴起的理论背景。
7.4 新凯恩斯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在“非市场出清”假设问题上有何差别?7.7 简述效率工资理论的主要内容。
7.10 、新凯恩斯主义理论是如何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其有些什么政策主张?综合2.2 你如何看待古典理论中的“两分法” ,如何理解“货币中性”假设?两分法:两分法的基本观点是货币经济与实际经济是两分的,认为货币等名义变量与产出等实际变量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当经济系统的实际变量达到均衡之后,如果所有名义变量发生相同尺度的变化,此时并不能影响经济系统所有实际变量的原有均衡状态。
宏观经济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宏观经济学常考知识点总结1.GDP(国内生产总值)和GDP增长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几个方面。
GDP增长率反映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趋势。
2.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常见的失业率包括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
3.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总量超过物价总水平所需的情况。
通货膨胀可以分为供给性通胀和需求性通胀。
4.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常见的货币政策包括紧缩政策和扩张政策。
5.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一个国家经济活动在相对长时期内的涨落循环。
一般可以分为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和复苏期。
6.政府财政政策:政府财政政策是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
常见的财政政策措施包括减税和增加政府支出等。
7.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国际收支包括贸易收支和资本收支。
8.汇率:汇率是一种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汇率的变动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有重要影响。
9.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产出在一段时间内的增加。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资本投资等手段实现。
10.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水平的持续改善。
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
11.投资:投资是指将资金或资源投入到生产或经营活动中的行为。
投资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有重要影响。
12.经济效率:经济效率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产出组合使得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
13.经济不平等:经济不平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经济资源和收入的分配不均。
14.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到的公共福利和基本生活保障。
15.经济循环问题:经济循环问题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可能陷入反复循环,如需求不足引发的衰退。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必背知识点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必背知识点导论:中级经济师是经济领域中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才,掌握经济基础知识是成为一名合格中级经济师的重要前提。
本文将为您梳理中级经济师考试中必备的经济基础知识点,帮助您提高备考效率和通过考试的几率。
一、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1.2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分析方法2. 国民经济核算2.1 GDP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意义2.2 国民收入的构成和测算方法2.3 国民收入分配的问题3.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3.1 经济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2 经济增长率的计算方法3.3 经济波动的原因和周期性特征4. 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4.1 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4.2 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4.3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与应对策略二、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1. 市场供求关系1.1 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的含义与作用1.2 市场均衡和价格形成机制2. 价格弹性与消费者行为2.1 价格弹性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意义2.2 收入弹性、交叉弹性等其他弹性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3 消费者最优选择的边际分析原理3. 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3.1 生产要素的分类和边际生产力理论3.2 生产函数的概念和性质4. 市场结构与市场失灵4.1 市场结构的分类及其特点4.2 市场竞争的条件和效果4.3 市场失灵的类型和原因三、货币银行学基础知识点1. 货币的概念与功能1.1 货币的本质和功能1.2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1.3 中央银行的职责和作用2. 商业银行与货币创造2.1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业务特点 2.2 货币乘数和货币创造过程2.3 利率与货币政策3. 货币市场与利率3.1 货币市场的参与者和工具3.2 利率的概念、分类和形成机制4. 货币供应与控制4.1 货币供应量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4.2 货币政策工具和实施方式4.3 货币政策的目标和调控效果结语:以上所列的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必备知识点,是备考中级经济师考试的重要参考依据。
中级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总结
1.1核心概念:古典革命、边际革命、凯恩斯革命、理性预期革命、穆勒综合、马歇尔综合、新古典综合2.2你如何看待古典理论中的“两分法”,如何理解“货币中性”假设?2.4萨伊定律的主要内容2.7何谓“费雪效应”?3.1核心概念:货币幻觉、边际消费倾向、流动性偏好、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陷阱、挤出效应、凯恩斯定律4.1核心概念:适应性预期、自然率假说4.2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有何不同?请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予以说明(此题结合第五章)。
5.1核心概念:理性预期、理性预期假说、卢卡斯批判、政策无效论、货币经济周期理论、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动态时间不一致性5.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从哪几个方面对凯恩斯主义进行评判的?5.3什么是“卢卡斯总供给函数”?了解其推导过程。
以此为基础说明理性预期对于宏观经济学的意义。
5.5请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方面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Ⅰ的“政策无效”主张。
5.6你能另外举出政府经济政策动态时间不一致性的一个或者几个例子吗?5.8简述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
页脚内容16.1核心概念:真实冲击与技术冲击、跨期替代效应、索洛剩余、乘数-加速数模型、货币经济周期理论、政治经济周期理论6.5给出真实冲击与名义冲击的定义。
经济学家认为何种真实冲击是引起经济周期波动的最主要原因?6.8简述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并以图加以说明。
6.11从传统的凯恩斯理论(1S-LM模型),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实际经济周期(RBC)理论,再到新凯恩斯主义理论(AS-AD模型),它们如何解释经济周期波动原因?7.1核心概念:非市场出清、工资粘性与价格粘性、菜单成本、效率工资7.2论述新凯恩斯主义兴起的理论背景。
7.4新凯恩斯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在“非市场出清”假设问题上有何差别?7.7简述效率工资理论的主要内容。
7.10、新凯恩斯主义理论是如何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其有些什么政策主张?页脚内容21.1核心概念:古典革命、边际革命、凯恩斯革命、理性预期革命、穆勒综合、马歇尔综合、新古典综合2.2 你如何看待古典理论中的“两分法”,如何理解“货币中性”假设?两分法:两分法的基本观点是货币经济与实际经济是两分的,认为货币等名义变量与产出等实际变量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当经济系统的实际变量达到均衡之后,如果所有名义变量发生相同尺度的变化,此时并不能影响经济系统所有实际变量的原有均衡状态。
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
宏观一、名词解释1、GDP: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物品或劳务)的市场价值2、非意愿存货:(非计划存货)指厂商想卖却没有卖掉的存货。
(企业自愿不出售的产品为计划存货)而实际存货超过计划存货的部分是非计划存货,是非自愿保留,属于供给过剩。
3、凯恩斯陷阱: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利率不可能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在上升而只会跌落,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存在手中,亦称“流动性陷阱”、“流动偏好陷阱”4、货币创造乘数: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和(货币供给量)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1/rd倍,1/rd即为货币创造乘数,用K表示,rd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5、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比率。
亦称凯恩斯乘数,发挥总用的前提是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投资和储蓄的决定相互对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6、货币幻觉:只看到货币的面值而不注意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所以他们抵抗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的货币工资的下降,但不会抵抗货币工资不变下价格水平的提高7、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的比率,即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的比率8、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增加与收入增加的比率9、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会引起私人投资的减少10、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想要持有的现金和活期存款之和交易需求:(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日常交易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预防需求:(预防性需求)为了应付日后未曾料到的支出或未曾料到的收入延误,持有货币以备不时之需(人们为了应付意外事故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投机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是人们为了能够利用市场上可能出现的获利机会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
(是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了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货币需求)11、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它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M1),加上定期存款便是广义的货币供给M2,再加上个人和企业所持有的政府债券和流动资产或货币近似物便是意义更广泛的货币供给M3.12、菜单成本:企业调整价格的成本被称为菜单成本13、固定汇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基本固定的汇率14、浮动汇率:是固定汇率的对称,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而自由涨跌,货币当局不进行干涉的汇率15、失业自愿失业:工人不愿意在现行工资率下工作而出现的失业非自愿失业:工人愿意在现行工资率下工作却找不到工作而形成的的失业摩擦性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形成的短期的局部性的失业结构性失业: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中的衰退和萧条时期,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1.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GNP是经济社会(一国或地区)成员在一定时期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3.名义GDP是用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4.实际GDP是选定某一时期作为基期,然后以基期价格核算出的某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
5.国民收入(简称NI)是指一国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的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6.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是对城市消费者购买一组固定的消费性产品与服务所支付平均价格的度量指标。
7.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正常的劳动力周转所造成的失业。
8.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技术或经济结构变化导致工作所需技能或工作地域变化所带来的失业。
9.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失业。
10.周期性失业又称需求不足性失业,是指一个经济周期内随经济衰退而上升,随经济扩张而下降的波动性失业。
11.均衡产出是指与总支出或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12.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指任意一个收入水平的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13.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每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率。
14.资本边际效率(记作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15.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政府支出同时以相等的数量增加和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16.IS曲线代表产品和服务市场共同达到均衡时投资与储蓄相等时的一条曲线。
17.货币需求就是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而愿意持有一定数量货币的需求。
18.交易动机。
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19.预防动机(谨慎动机),指人们需要货币是为了预防经济生活中预料之外的支出。
中级经济师考点总结
中级经济师考点总结一、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整体和总体经济现象。
掌握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对于中级经济师考试非常关键。
1. 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核心问题等。
2. GDP与经济增长GDP的计算方法、GDP的作用及其限制、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等。
3.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的原因、影响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和应对策略;通货紧缩的原因、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等。
4. 失业与就业失业的类型和原因、失业与经济繁荣之间的关系、就业政策等。
5. 货币与货币供给货币的职能、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货币政策工具等。
6. 国际贸易与汇率国际贸易的原理、汇率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外汇市场和汇率形成机制等。
二、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帮助理解经济主体的决策过程和市场运行机制,对于中级经济师考试也具有重要意义。
1. 市场经济与垄断竞争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市场的分类、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和效果等。
2. 市场需求与供给需求的影响因素、需求与价格的关系、供给的影响因素、供给与价格的关系等。
3. 市场均衡与价格决定理解市场均衡的概念、如何确定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外部干预对市场均衡的影响等。
4. 生产理论与成本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的关系、生产过程的规律、成本的分类与计算方法等。
5. 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市场效率的概念和条件、市场失灵的原因和类型、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等。
6. 政府与市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和职能、政府的干预手段和目标、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比较等。
三、会计学会计学是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的重点科目,需要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规范。
1. 会计基本概念会计的定义和目的、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等。
2. 会计核算与账务处理会计的核算对象和周期、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的基本规则、会计凭证等。
3. 会计准则与会计政策会计准则的基本内容和作用、会计政策的制定和选择等。
(完整word版)期末复习中级宏观经济学重点各种题型知识点整理
期末复习中级宏宏观经济学重点各种题型知识点整理重点涉及到的名词解释(黑体为主白体为辅)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把经济当成一个整体进行的研究通货紧缩: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们货币收入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下降,形成通货紧缩。
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外生变量:是一个模型视为给定的变量内生变量:是一个模型所要研究的变量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是给定时期的经济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名义GDP:现期价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实际GDP:用一组不变的价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GNP: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个人可支配收入:指国家所有个人(包括私人非盈利性机构)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实际获得的可用于个人开支和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第三章生产要素:是用于生产产品与服务的投入生产函数: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要素价格:是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数量劳动的边际产量:是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多雇佣一单位的劳动所增加的产量资本的边际产量:是在劳动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从一单额外的资本所得到的额外产出量可支配收入:支付了所有税收后的收入欧拉定理:如果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且厂商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那么在市场均衡条件下,所有生产要素实际所取得的报酬总量会等于社会所生产的产品总和第四章通货膨胀: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的从而引起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所有者与市场关于购买权的契约货币的职能:价值储藏手段,计价单位,交换媒介古典二分法(重点):是古典经济学家把经济分为两个互不相关部分的研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古典综合2.2你如何看待古典理论中的“两分法”,如何理解“货币中性”假设?2.4萨伊定律的主要内容2.7何谓“费雪效应”?3.1核心概念:货币幻觉、边际消费倾向、流动性偏好、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陷阱、挤出效应、凯恩斯定律4.1核心概念:适应性预期、自然率假说4.2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有何不同?请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予以说明(此题结合第五章)。
5.1核心概念:理性预期、理性预期假说、卢卡斯批判、政策无效论、货币经济周期理论、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动态时间不一致性5.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从哪几个方面对凯恩斯主义进行评判的?5.3什么是“卢卡斯总供给函数”?了解其推导过程。
以此为基础说明理性预期对于宏观经济学的意义。
5.5请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方面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Ⅰ的“政策无效”主张。
5.6你能另外举出政府经济政策动态时间不一致性的一个或者几个例子吗?5.8简述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
6.1核心概念:真实冲击与技术冲击、跨期替代效应、索洛剩余、乘数-加速数模型、货币经济周期理论、政治经济周期理论6.5给出真实冲击与名义冲击的定义。
经济学家认为何种真实冲击是引起经济周期波动的最主要原因?6.8简述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并以图加以说明。
6.11从传统的凯恩斯理论(1S-LM模型),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实际经济周期(RBC)理论,再到新凯恩斯主义理论(AS-AD模型),它们如何解释经济周期波动原因?7.1核心概念:非市场出清、工资粘性与价格粘性、菜单成本、效率工资7.2论述新凯恩斯主义兴起的理论背景。
7.4新凯恩斯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在“非市场出清”假设问题上有何差别?7.7简述效率工资理论的主要内容。
7.10、新凯恩斯主义理论是如何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其有些什么政策主张?新古典综合2.2 你如何看待古典理论中的“两分法”,如何理解“货币中性”假设?两分法:两分法的基本观点是货币经济与实际经济是两分的,认为货币等名义变量与产出等实际变量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当经济系统的实际变量达到均衡之后,如果所有名义变量发生相同尺度的变化,此时并不能影响经济系统所有实际变量的原有均衡状态。
认为产量是由制度、资源、技术等实际因素决定,与货币无关;货币的供给则决定着物价水平。
货币中性:是指货币供给的增长将导致价格水平的相同比例增长,对于实际产出水平没有产生影响,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量的增减只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化,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量的增减只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化,而不会带动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即货币是中性的。
2.4萨伊定律的主要内容:即供给创造需求。
任何产品的生产,除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求外,其余部门总是用来交易其他产品,从而形成了该产品对其他产品的需求。
如果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那么任何参与生产活动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除去自身的消费外,其剩余部分都会用于储蓄,并且任何储蓄的数量都会由人们对自己生产产品的需求而将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
2.7何谓“费雪效应”?费雪效应:是指货币扩张会使名义利率提高,解释了通货膨胀率预期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费雪效应表明,物价水平上升,利率一般具有增高的倾向;物价水平下降时,利率一般具有下降的倾向。
货币幻觉: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
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货币,也不愿持有其他虽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的心理。
其实质就是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我们可以把流动性偏好理解为对货币的一种心理偏好。
人们流动性偏好的动机有三种: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资本。
流动性陷阱: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挤出效应: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从而导致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
凯恩斯定律:凯恩斯认为,仅靠自由机制是无法保证经济稳定增长,达到充分就业的,必须加强国家干预。
据此他提出,在需求出现不足(有效需求不足)时,应当由政府采取措施来刺激需求,而总需求随着投资的增加,可使收入增加,消费也将增加,经济就可以稳定地增长,以至达到充分就业,使生产(供给)增加。
这一论点被凯恩斯的追随者们奉为定律,因此叫凯恩斯定律。
适应性预期:适应性预期假说的基本思想是:预期一个变量所需的信息都包含在这个变量过去的历史变化中(历史上的实际值),行为人从过去预期的错误(以前的预期在多大程度上被证明是不正确的)中吸取教训,并对未来的预期进行适应性调整。
自然率假说:自然失业率是指“根据包含了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之实际特征的瓦尔拉斯均衡方程所获得的(失业)水平”。
Friedman认为,行为人错误地把名义工资的变化当作实际工资的变化是导致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下倾斜的主要原因。
但是,行为人的错误必然是暂时的,他们不可能长期受愚弄。
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以后,行为人最终将准确地预期到未来的价格水平,向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也会相应地变成一条垂线。
自然失业率假说的一个推论是长期的产出水平与通货膨胀率或价格水平无关,即长期的准菲利普斯曲线或总供给曲线也是一条垂线。
自然失业率假说及其推论通常被统称为自然率假说。
理性预期:是指对某个经济变量(如市场价格)进行预期的时候,如果经济行为人是理性的,那么他们会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所得到的信息来作出行动而不会犯系统性错误。
因此,平均地来说人们的预期应该是准确的。
理性预期假说:依据Muth的描述,理性预期假说是指,经济行为人对经济变量的主观预期将同这些变量的真正或客观数学条件期望相一致。
根据英国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代表人物明福特(Minford,1993)的定义,理性预期假说是指“在可获得信息的条件下行为人对于未来结果的主观概率分布与实际概率分布是一致的”。
卢卡斯批判:Lucas(1976)认为,经济行为人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其预期和行为,所以当经济政策变化时,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参数可能不会保持不变。
因此,利用已有计量模型无法准确地预测政策变化的经济效果。
政策无效论:如果一个国家以往的价格水平比较稳定,政府利用突然地出人意料的通货膨胀政策是可以比较容易地制造经济繁荣。
但是,政府持续利用这种政策的时间越长(价格水平波动就会比较频繁),经济行为人对政策的反应就越小,当政策的效果被人们实现完全预期到,政策就变得无效了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该理论将产量和就业偏离其自然率水平归因于没有观察到的货币供给量变化(或者说政府出人意料地调整货币供给量),因为经济行为人无法获得完全信息,其对价格的预期会出现误差,即经济行为人会把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错误地当作相对价格的上涨,因而增加劳动的雇佣和产量的供给,从而引起产量和就业的周期波动。
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是以发行公债还是以税收来筹资,其效果是等价的。
政府无论是以税收形式,还是以公债形式来取得公共收入,对于人们经济选择的影响是一样的。
同时,财政支出无论是通过目前征税还是通过发行公债筹资,没有任何区别,即公债无非是延迟的税收,在具有完全理性的消费者眼中,公债和税收的效果是等价的。
动态时间不一致性:所谓政策的动态时间一致性是指,一项政策不仅在制定阶段应该是最优的(从政府的角度看),而且在制定之后的执行阶段也应该是最优的,并假定没有任何新的信息出现。
如果一项政策只是在制定阶段最优的,而在执行阶段并不是最优的,该政策就是动态不一致的,这表明政府并没有积极性真正实施这项政策,人们也不会相信这项政策。
4.2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有何不同?请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予以说明(此题结合第五章)。
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关系,即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反之,通货膨胀率提高。
但菲利普斯曲线没有考虑到预期的因素。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和费尔普斯根据适应性预期对这条曲线作了新的解释。
他们认为,在短期内,当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以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时,存在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
但在长期中人们要根据适应性预期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即人们可以根据过去预期的失误来修改对未来的预期。
这样,当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一致时,失业与通货膨胀就不存在这种交替关系,从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理性预期学派进一步以理性预期为依据解释了菲利普斯曲线。
他们认为,由于人们的预期是理性的,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以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一致的,不会出现短期内实际通货膨胀率大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情况,所以,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都不存在。
5.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从哪几个方面对凯恩斯主义进行评判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要从经验检验和理论一致性两个方面展开对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批判。
(1)从经验检验方面。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技术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进行了充分的检验,以便否定凯恩斯理论。
由于滞胀现象的存在,检验结果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有利。
(2)从理论方面。
首先,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指出了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三大错误: ①不合理性的预期。
在凯恩斯理论中,经济当事人的预期通常被假定为不变,它主要取决于过去该变量的数值。
这就意味着人们并不利用有关将来的信息来谋取最大的利益,从而违背了西方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基本假设。
②在一个理论体系中个人行为不一致。
比如,微观经济学中分析劳动供给时,假定人们就收入和闲暇进行选择,但在宏观消费理论中又假定人们储蓄的目的是为了将来的消费,即劳动者要在现在和将来之间进行选择。
但并没有一种理论说明二者的一致性。
③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评价政策的标准不能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
其次,在批判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全盘否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根据基于理性预期假设和货币主义的自然率假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凯恩斯主义政策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欺骗公众基础上的。
经济中存在着一个由资源、制度、习惯、市场结果等因素决定的自然就业率水平,同时人们会以理性的方式形成预期,在自然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持续的政策效果是不可能的。
不仅如此,由于政府不能预测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因而政策的后果可能是加剧经济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