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村级光伏电站电气设计与分析
光伏电站的电气拓扑结构设计与优化
![光伏电站的电气拓扑结构设计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d00336a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c.png)
光伏电站的电气拓扑结构设计与优化光伏电站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清洁能源发电方式。
其核心部分就是光伏组件,通过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实现电力的产生。
为了保证光伏电站的高效运行和稳定发电,电气拓扑结构设计和优化成为了一个关键环节。
电气拓扑结构是指光伏电站中的电缆、控制柜、变压器等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不同的电气拓扑结构对电能的损耗、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影响。
因此,设计合理的电气拓扑结构能够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在设计光伏电站的电气拓扑结构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电能传输的效率。
一般情况下,光伏电站的发电产能较大,需要通过电缆将电能输送至变电所再进行输电。
为了减少电能的损耗,可以采用较大的导线截面,以降低电阻带来的损失。
此外,合理的电缆布局和电缆长度的控制也可以减少能量的损耗。
其次,安全性是设计光伏电站电气拓扑结构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首先,应保证系统的过载和短路保护装置的设置,以防止发生电气火灾。
同时,还需设计电站的接地系统,确保人身安全。
此外,在选择电气设备时,应关注其安全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除了以上两点,光伏电站的电气拓扑结构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
一般来说,光伏电站的运行周期较长,需要保证系统的可持续运行。
因此,在设计电气拓扑结构时,应合理配置备用电源和备用设备,以应对突发故障和设备损坏等情况。
此外,在光伏电站的电气拓扑结构设计中,还有一项重要的优化工作,即功率因数的优化。
功率因数是指电路中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是衡量电能转化效率的重要指标。
光伏电站的功率因数优化能够提高系统的电能利用率,降低电能的损失。
常用的功率因数优化方法包括并联无功补偿装置、采用谐波过滤器和功率因数控制器等。
总之,光伏电站的电气拓扑结构设计和优化对于光伏发电系统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选择电气设备、优化电缆布局和导线截面等措施,可以提高光伏电站的电能利用率和稳定性。
此外,功率因数的优化也是光伏电站电气拓扑结构优化的一个关键环节。
大型光伏电站电气设计分析
![大型光伏电站电气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35e5a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0.png)
大型光伏电站电气设计分析发布时间:2022-04-15T08:22:07.875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6期作者:陈维祥[导读] 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环境友好型战略发展的提出使可再生能源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光伏电站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扩大建设规模,因此在进行电站的电气方案设计时要符合大型光伏电站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情况,对于光伏系统配备和光伏电站电气设计进行方案设计。
江西晶科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摘要: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环境友好型战略发展的提出使可再生能源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光伏电站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扩大建设规模,因此在进行电站的电气方案设计时要符合大型光伏电站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情况,对于光伏系统配备和光伏电站电气设计进行方案设计。
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型光伏电站电器设计要点,希望对于大型光伏电站的建设能够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大型光伏电站;电气设计;逆变器1.光伏电站概述1.1光伏电站简述光伏电站所运用的材料通常是有逆变器、晶硅板等多种特殊材料进行电站组成,光伏电站和电网之间需要进行连接,用电能对于电网进行传输组成一个完整的光伏发电体系。
光伏电站主要以并网发电系统和独立发电系统两个部分,两者之间主要是是否带蓄电池作为主要的区别,光伏发电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应用在没有电能的地方对于电能进行供给,同时对于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也会用到一些光伏电站的应用在日常产品生活过程中可以会使到太阳能电灯,太阳能充电器等多种日常生活用品。
光伏电站主要是由太阳能电池列阵进行太阳能光伏材料,光伏电站是由汇集箱将电流汇集到直流柜通往逆变器进行电压变幅,由温度计、辐照仪等多种采集仪器对于数据信息进行采集,由计算机通过网络信号传输由远程计算机实施实时监控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由逆变器进行处理,最后经过升压系统传输到高压电网中。
光伏电站主要是太阳能进行发电,在光伏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其具有的节能环保优势使光伏电站能在我国未来发展过程中得到大力支持和广泛推广。
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气设计与布置
![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气设计与布置](https://img.taocdn.com/s3/m/2522fc9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0.png)
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气设计与布置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系统。
它由多个组件组成,包括光伏阵列、逆变器、电池组和连接装置等。
电气设计和布置是光伏发电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涉及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
1. 光伏阵列的电气设计与布置光伏阵列是光伏发电系统中最核心的组件,它由多个光伏电池组成。
在进行电气设计和布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1 光伏阵列的摆放角度和朝向光伏阵列的摆放角度和朝向是影响光能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
根据所在地的纬度和经度,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最佳的摆放角度和朝向,以最大限度地捕捉太阳能。
1.2 光伏阵列的串并联方式光伏阵列中的光伏电池可以采用串联或并联方式连接。
串联可以提高系统的电压,适用于远距离输电,而并联可以提高系统的电流,适用于低电压负载。
1.3 光伏阵列的布置光伏阵列的布置需要考虑光照的遮挡、面积利用率和系统维护等因素。
可以采用平面式、斜面式或跟踪式布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式。
2. 逆变器的电气设计与布置逆变器是将光伏阵列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设备,电气设计和布置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2.1 逆变器的额定功率和效率根据光伏阵列的总功率和预期的电能需求,选择适当的逆变器额定功率。
同时,考虑其转换效率,以确保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地工作。
2.2 逆变器的安装位置逆变器应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过高温度对其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安装位置需要便于维护。
2.3 逆变器的保护措施逆变器应配备过压、过流和短路等保护装置,以确保系统在异常情况下能及时切断电流或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
3. 电池组的电气设计与布置电池组是光伏发电系统的能量存储设备,电气设计和布置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1 电池组的额定容量和电压根据系统的负载需求和断电时间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电池组额定容量和电压,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3.2 电池组与逆变器的连接方式电池组与逆变器之间的连接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常见的方法包括串联和并联。
光伏发电系统电气设计与分析
![光伏发电系统电气设计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96d30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7.png)
光伏发电系统电气设计与分析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能源的要求不断增加。
太阳能是可再生资源,光伏发电是光子照射到金属板上被金属板中的电子进行吸收,成为光电子,形成电能。
关键词:光伏发电系统;电气设计;光伏电池引言1光伏发电系统概述光伏发电系统是指能根据需要在指定场地建设一个自行的发电装置,不需对其进行专门操作,能够因地制宜进行分散的布局,采用就近原则采集太阳能作为发电的资源,节省化石能源。
光伏发电系统一般采用光伏组件直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是一种新型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发电方式,能够就近发电,避免在电力运输途中产生的不必要浪费。
能够高效、环保的进行自主发电,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向建筑物提供电力。
太阳能是可再生资源,太阳能能够照射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使光伏发电系统摆脱了对于地理位置上的束缚,能够和建筑物进行有机结合,不会占据建筑物以外土地面积,提高利用率。
浮光发电系统安装方式简单易操作,且运行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由于其安装位置距离建筑物非常接近,所以不需安装变电站和配电站,节约投入成本。
2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应考虑因素2.1时间季节在理想情况下,光伏发电系统的产能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而逐渐提高,正午时达到最高,随后随着太阳辐射的减弱产能便逐渐下降。
另外,对于国内而言,夏季的太阳辐射明显强于冬季,因此光伏发电系统夏天的产能同样高于冬季。
2.2天气状况天气状况也是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的一大因素,每当阴天或下雨时,太阳辐射显著降低,光伏发电系统的产能自然下降。
因此,天气情况给光伏发电系统造成了不确定性。
2.3系统效率系统效率是影响光伏发电系统产能的关键因素。
太阳能电池组件、逆变器、变压器等组成部分的效率直接影响系统的发电效率,因此设计系统时,必须全面考虑可能影响系统效率的所有因素,以便设计出高效率的光伏发电系统。
2.4防雷设计防雷接地设计是光伏发电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太阳能电池阵列由大面积金属构成,其极易形成雷电感应,因此对发电系统进行防雷设计必不可少。
大型光伏电站的电气设计与研究
![大型光伏电站的电气设计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59686f267ec102de3bd8997.png)
大型光伏电站的电气设计与研究摘要:大型光伏电站主要依靠可再生能源的太阳能来提供电量,进而对周边用户进行电力发送。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科技、技术等方面不断的发展,我国电站也有了较大的转变,大型光伏电站发电相比于传统煤炭变电站电力发电而言,能够有效节约资源使用率,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企业投入资金,是具有商业化前景的产业之一。
本文主要研究大型光伏电站的电气设计,通过主要设备的选择与光伏系统配置,继而对光伏电站电气设计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关键词:大型光伏电站;光伏发电;电气设计;引言太阳能资源是目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中使用技术发展最快、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而大型光伏电站就是依靠太阳能来发电的发电站。
光伏发电能够有效提高了我国的资源利用率,解决了煤炭发电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
2015年,我国相关部门明确规定了太阳能发展的总体方略以及行动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大型光伏电站的发展。
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型光伏电站中所需要的成本较高,我国部分中小型企业无法支撑高额的成本,需要通过我国光伏电站的设计来降低企业投入成本,因此,完善我国光伏电站设计水平,是目前光伏电站发展的一大趋势。
1主要设备选择1.1光伏逆变器光伏逆变器与系统的连接方式可分分为集中型逆变器、微型逆变器三种以及组串型逆变器,集中型逆变器单机功率大于100KW,微型逆变器单机功率小于350W,组串型逆变器单机功率小于30KW,组串型逆变器分为单项和三项输出两种,而微型逆变器需要与单件组件配合使用。
光伏逆变器是大型光伏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并网发电系统的技术核心,光伏逆变器决定着大型光伏电站系统整体的设计方案,并直接影响着大型光伏电站电气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故障处理率,良好的光伏逆变器能够有效的增长大型光伏电站电气系统的寿命,同时,光伏逆变器也决定着系统智能化的高低。
1.2光伏组件大型光伏电站电气设计中使用的光伏组件主要为晶硅组件,而太阳能电池技术性能主要从成熟性、转换效率、价格以及环境适用性四个方面观察。
农光互补20MW农业大棚光伏电站项目电气一次部分设计方案
![农光互补20MW农业大棚光伏电站项目电气一次部分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5740c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5.png)
农光互补20MW农业大棚光伏电站项目电气一次部分设计方案1.1电气主接线1.1.1系统装机容量“农光互补20MW农业大棚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在省市便仓镇金陈村三组。
此次农光互补项目装机容量20MWp,占地约400亩。
安装伯乐达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生产的250Wp多晶硅组件80000块,总装机容量20MWp。
项目采用分散逆变、集中并网设计。
光伏组件所发电全部上网。
1.1.2并网方案设计项目组件串并联方式为22块1串,每5串接入一台逆变器。
采用组串式逆变器,光伏组件通过组串式逆变器逆变为交流,然后经交流汇流箱接入升压箱变。
组串式逆变器设计为5路输入1路输出,交流汇流箱设计为8路输入1路输出,每路最大输入电流按照400A进行设计。
本项目升压采用1级升压方式,每个1MWp单元输出由480V直接升压至35KV,然后35KV线路输送至配电室。
每5台交流汇流箱匹配一台1MW双绕组变压器进行升压。
光伏发电系统采用分散逆变、集中并网的布置形式,逆变后的交流电,经过升压后,一回线路送至上级220KV 配电所。
本方案并网点为光伏电站是升压站高压侧。
根据系统一次推荐接入方案,光伏电站拟建一座35KV升压站,以1.2主要设备选择初步确定项目相关配电设施(含接入电缆)按35KV 标准设计。
为满足可靠性和经济型要求,2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一个35KV升压站(包括集控室、高压配电室、户外SVG成套设备)。
施工图合计阶段,接入系统方案最终以电网公司接入系统批复意见确定。
工程为20MWp发电系统,采用分块发电、分块逆变、集中升压并网方案,各屋面光伏组件产生直流电在就地经过逆变汇流后,通过电缆将电能集中送至35KV开关站,升压为35KV电压并入电网。
本工程利用闲置的土地布置太阳能电池组件采用串并联的方式组成多个太阳能电池阵列。
太阳能电池阵列输入组串式逆变器,经交流汇流箱汇流后接入35KV升压变。
本工程电池组件采用多晶硅250Wp组件,逆变器采用25KW组串式逆变器。
光伏电站电气设计浅析
![光伏电站电气设计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884af3856a561252d36fcf.png)
电力科技・Electric Technology188 大陆桥视野·2016年第20期光伏电站电气设计浅析刘德元 / 国华(榆林)新能源有限公司【摘 要】光伏发电工程在煤矿塌陷区,不占用耕地。
发电能源全部是利用太阳能资源,对当地的环境影响较小,国华神木大柳塔一期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属榆林市长城沿线400公里规划光伏产业带的一部分,规划容量为100MW,本期规模为50MW。
本文通过对这一项目的电气设计进行简要介绍、分析和总结,提出一些设计体会,供并网光伏电站设计同行和建设单位的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光伏电站;电气设计;可行性研究1.项目背景国华神木大柳塔一期光伏并网发电项目站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大柳塔镇, 位于陕西电网330kV 麟州变电站供电区。
该处为煤矿塌陷区,是沙漠丘陵地带。
330kV 麟州变电站是陕西电网西北方向的末端站点,主供9 座110kV 系统及用户变电站。
2.方案设计2.1 工程接入电力系统方案 本工程总体规划建设光伏发电容量100MWp,本期装机容量50MWp。
光伏电站本期新建一座110kV升压站,以110kV电压等级并入电网。
本期工程以一回110kV线路接入110kV大柳塔变电站,线路总长度4.06km。
2.2 电气接线方案 2.2.1 光伏场内电气主接线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光伏组件、并网逆变器、箱式变压器等设备组成。
太阳能通过光伏组件转化为直流电,再通过并网型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与电网同频率、同相位的交流电,升压后并入电网。
2.2.2 110kV 升压站电气主接线 本工程新建一座110kV 升压站,规划建设2 台50MVA 主变压器,本期建设一台。
110kV 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110kV 配电装置采用户外敞开式布置。
2.3 主要设备选型和布置 2.3.1 光伏场 (1)汇流箱布置在电池板方阵中,采取户外安装方式,固定在光伏组件支架上。
电池板与汇流箱、汇流箱与逆变器内直流汇流端之间的电缆通过直埋方式相连。
基于光伏发电的农村电气化方案设计
![基于光伏发电的农村电气化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9ebb44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d.png)
基于光伏发电的农村电气化方案设计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乡村电气化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传统的电源无法满足农村的需求,而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以基于光伏发电的农村电气化方案设计为主题,分析光伏发电的优势、相关技术以及在农村电气化方案中的应用。
一、光伏发电的优势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光的能量直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它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清洁环保:光伏发电不会产生废气、废水或噪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 可再生: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能源,光伏发电可以通过利用太阳光的能量不断地生成电能,不会耗尽。
3. 维护成本低:光伏系统一旦安装完成,基本上不需要人工维护,仅需定期清洁并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即可。
4. 金融回报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成本虽然较高,但通过长期的运行,可以得到可观的经济回报。
二、光伏发电技术1.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光伏发电系统由光伏组件、逆变器、电源控制器、电池组成。
光伏组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核心部分,逆变器则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电源控制器负责对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电池则用于储存多余的电能。
2. 光伏组件的选择在选择光伏组件时,需要考虑其发电效率、可靠性和耐用性。
一般而言,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具有高效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但价格较高;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则具有较低的价格和一定的效率,是较为常用的选择。
三、基于光伏发电的农村电气化方案基于光伏发电的农村电气化方案应当考虑到农村地区的特点和需求,下面将从系统规模、电源稳定性和供电方式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1. 系统规模的确定农村地区的电气化需求相对较小,可以根据村庄规模和用电需求的大小决定系统的规模。
一般而言,小规模的光伏发电系统可以满足村庄的基本用电需求,中大规模的系统可以扩大供电范围并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2. 电源稳定性的保障由于太阳能的不稳定性,光伏发电系统在阴天或夜晚无法正常发电,因此需要一个稳定的电源来保障供电。
光伏电站电气系统设计
![光伏电站电气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0b2f536453610661ed9f4ac.png)
光伏电站电气系统设计摘要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开发及利用,以太阳能利用为基础的光伏电站开始大量出现。
光伏电站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媒介,所以加强对光伏电站电气系统设计研究,对于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笔者从主接线、防雷及电缆铺设等三方面,探讨了地面并网光伏电站电气系统设计要点,希望能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目前,地面并网光伏电站发展速度较快,在本文中,笔者即探讨电气系统在光伏电站的设计要点,以及其对于在光伏电站安全中的作用。
一、光伏电站主接线设计的分析在对光伏电站主接线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电站的装机大小、接入系统的主要方式以及场站布置和电气设备的主要特点等诸多因素。
主接线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供电可靠、运行灵活、节省资金、方便操作"。
如果光伏电站以35kV或者更高的等级进行升压,这个时候,光伏电站内部接线主要有1级或者2级升压的情况,因此,应该从技术以及经济两个方面对主接线形式进行分析。
光伏电站光站的用电系统主要使用的是0.38kV等级,所用的接地系统是照明和和动力网络所共同拥有的中性点。
只要使用得当的技术,就能够实现从外网引入电量。
备用电源的引接主要由光伏电站发电母线完成的,在两个电源之间应该增设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如果光伏电站能用的规模不是很大,那么其所占用土地的面积也就小很多。
在逆变区区域内,其负荷用电,使用低压配电装置进行接引;如果光伏电站的规模较大,同时所占的面积也比较大,此时电缆压降比较大,同时选取的电缆截面也比较大,这个时候,逆变区区域内的用电应该从箱变低压侧进行接引,与此同时,相邻的两个箱变可以相互作为备用装置。
二、对光伏电站防雷设计的分析(一)光伏电站的防雷防雷工程在光伏电站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对光伏电站进行防雷设计的时候,应该依据相关的规定,同时遵守"整体防御、综合治理、多层保护、层层设防"的主要原则,最大程度上防止雷击对电站造成损害。
6100KW光伏扶贫电站电气系统设计
![6100KW光伏扶贫电站电气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a1e12da32d7375a417809e.png)
第一章 绪论1.1 光伏发电系统分类光伏发电系统是通过光伏电池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系统,可分为离网光伏发电系统与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离网光伏发电系统其主要组成结构由光伏组件(或方阵)、蓄电池(离网光伏发电系统需要蓄电池)、光伏控制器、逆变器(在有需要输出交流电的情况下使用)等设施构成,典型离网光伏发电系统如图1-1所示。
图1-1 光伏发电系统结构图光伏组件将太阳光的辐射能量转换为电能,并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也可以直接用于推动负载工作;蓄电池用来存储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能,并可随时向负载供电;光伏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光伏组件对蓄电池充电以及蓄电池对负载的放电,防止蓄电池过充、过放;交流逆变器是把光伏组件或者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供应给电网或者交流负载。
图1-2 光伏并网电站结构图并网型光伏电站结构如图1-2所示,一般由光伏阵列、直流配电柜、逆变器、交流配电柜、监控系统等组成,高压侧光伏并网系统还包括升压变压器;对于光伏扶贫项目而言,均为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1.2 完成本设计方案的整体思路本项目设计主要分为项目勘察、直流侧设计、交流侧设计、二次系统设计;具体内容如下:1.项目勘察勘察项目所在地现场,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光照资源、气候条件、光伏产业资助政策,与并网点距离,道路是否通畅等情况。
2.直流侧设计从电气设计的角度出发,根据项目勘察情况,完成基础设施、支架系统、光伏组件、组件倾斜角与方位角、组件串并联等相关直流侧系统的设计。
3.交流侧设计根据直流侧设计相关参数,完成交流侧及高压侧系统设计,主要包括逆变器、配电柜、升压系统等。
4.二次电气系统设计在项目勘察、直流侧与交流侧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二次电气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
1.3 项目概况本工程100KW光伏扶贫项目安装地点位于邮亭圩镇新街村闲置荒地,位于东经东经E111°48′至E111°39′和北纬N26°21′至N26°39′之间。
光伏电站电气设计技术分析
![光伏电站电气设计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9c976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ee.png)
2023.10/143光伏电站电气设计技术分析刘勇平(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延安供电公司)摘 要: 电气设计是光伏电站设计关注重点内容, 强调通过合理设计的方式, 保证电气系统以及逆变器等部分设计合理性, 确保光伏电站整体运行能够达到理想状态, 以便更好的完成对相关清洁能源的生产。
文章将通过对光伏并网系统相关内容的介绍, 对光伏电站电气设计技术相关内容展开深度探讨, 旨在提高光伏电站电气设计水平, 实现理想化电气设计及其应用模式。
关键词: 逆变器设计; 太阳电池组件设计; 电气设计; 光伏电站0 引言为有效解决传统能源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 各种清洁能源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关注重点, 关于清洁能源的生产以及使用等, 也成为了各领域研究重点内容。
在此环境下, 光伏电源开始逐渐进入到社会视野, 光伏电站建设也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为确保整体电站使用能够达到理想状态, 保证电站电气设置合理性, 需要做好光伏电站电气设计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
1 光伏并网系统介绍在进行光伏电站电气设计过程中, 需要明确光伏并网系统具体组成和实际需求, 以便根据光伏电站具体要求, 合理进行电气设计, 保证电气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光伏并网系统具体组成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光伏并网系统组成在光伏并网系统之中, 光伏组件是整体系统重要组成, 会通过对光伏特点的运用, 完成太阳能到电能的直接转化, 将太阳能转变为可用能源。
较为常见的光伏组件, 主要包括多晶硅光伏组件、 单晶硅光伏组件以及薄膜光伏组件等, 目前我国生产晶硅太阳能组件技术相对较为成熟, 也是光伏电站的主要选择对象。
逆变系统主要包括逆变器和保护控制电路两部分内容, 其中光伏并网逆变器属于光伏系统核心设备, 会将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 是影响光伏系统整体运作效率的重要部分。
在进行逆变器选择时, 需要根据电站大小以及具体应用地点等内容, 合理进行挑选, 以便达到降低系统成本, 提高发电量的目标。
大型光伏电站的电气设计研究
![大型光伏电站的电气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58b0ad9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9.png)
大型光伏电站的电气设计研究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大型光伏电站成为了新的发展热点。
大型光伏电站的建设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电气设计,这不仅对于电站的正常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更能保证电站的安全稳定。
本文就关于大型光伏电站的电气设计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大型光伏电站的概述大型光伏电站的建设是以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为主的,建设前期需要选址、招标、技术分析等步骤。
其中选址是最为重要的一步,由于电站的发电量受到当地的光照强度以及温度条件的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地理条件对于电站的建设非常重要。
在选址成功后,需要进行详细的电气设计工作。
电气设计主要包括架构设计、电力设计、自动化设计等模块,在整个电站建设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大型光伏电站电气设计的目标大型光伏电站电气设计的目标是确保电站各项设备在正常运转条件下实现最大的效益,在保证安全、稳定的情况下保存电站的设备以及最大限度的减小运行成本。
三、大型光伏电站电气设计的工作内容1.架构设计大型光伏电站的架构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电站的大小、布局、变电站的位置、设备放置区域、接地与绝缘等设计要素。
选择合适的变压器站点,确保符合电站的主要架构设计,同时还需要保证电站的运行具有稳定性,同时要保证设备的安全性,以便应对各种故障。
二、电力设计在大型光伏电站的电力设计方面,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为电站的输出功率、电流稳定性、交流电和直流电之间的转换、过载保护、以及故障处理等问题。
大型光伏电站的电力设计需要保证电站的底部蓄电池与电池之间的大量的能量之间的传输,相应的需要选择针对性强的设备,如广义相位变压器、并对这些设备保证电力传输的稳定性。
三、自动化设计在大型光伏电站之后,当电力传输稳定性得到保证之后,自动化方面的工作也是毫不让落的。
大型光伏电站的自动化系统需要满足电网及各控制系统所需的数据需求,同时能够实现灵活控制,确保电网的负责平衡以及电站的输出电量及电压稳定性。
四、实现电气设计方案的优化在大型光伏电站的电气设计方案实施过程中,如何进行优化是非常关键的。
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176f82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1d.png)
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分析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推广和新能源政策的不断出台,光伏发电系统成为了当前最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
光伏发电系统作为一种环保、可再生的新型发电方式,其设计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主要介绍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流程和分析方法。
一、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流程1. 需求分析首先,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明确光伏发电系统的使用目的、电量需求、发电效率等相关因素。
2. 布局设计按照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电气布局的设计。
与传统火电厂不同,太阳能发电需要大面积的光照来获得足够的能量,因此光伏电池板的摆放和姿态就显得至关重要。
3. 组件选择光伏发电系统主要有光伏电池组成、变流器、智能控制器等部件。
其中光伏电池是光伏发电系统最为核心的部分,其效率和寿命关系到整个系统的使用效果和成本。
在选购光伏电池组时,需要参照组件的技术指标,比如转换效率、峰值功率、温度系数等,同时也要考虑其品牌和生产厂家等关键因素。
4. 地理位置确定在布局设计好之后,需要确立光伏发电系统的地理位置,这涉及到系统的光照条件和环境因素等影响因素。
依据当地的气象数据、地形和周边环境等综合因素进行评估,确定系统的常规和应变方案。
5. 设计验证设计验证是确认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健壮性的重要环节。
在该阶段,需要进行性能和质量分析,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果。
二、光伏发电系统的分析方法1. 组件效率评估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是整个系统性能的重要参考指标。
通过对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功率进行长周期的实时测试,可以评估出组件的效率和质量。
2. 发电量监测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电量和发电效率随着天气、时间等变量的影响而变化。
因此,需要通过实时监测系统的发电量和其他参数,来掌握和分析系统的发电性能。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进行发电效率统计、发电能力分析、性能比较等分析。
3. 成本效益分析因为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能源利用方式,在经济效益上和传统的发电方式相比,尚不一定明显优于后者。
光伏发电站电气设计
![光伏发电站电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7f0d1f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f.png)
光伏发电站电气设计光伏发电站电气设计是指对光伏发电站的电力系统进行设计,包括光伏组件、逆变器、电缆、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选型和布局,以及电气系统的连接方式和保护措施等。
下面将从电气设备选型和布局、电气系统连接方式以及电气系统保护措施等方面对光伏发电站电气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于光伏发电站电气系统的设备选型和布局,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发电功率、逆变器类型、光伏组件类型以及电缆和变压器的容量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确保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
例如,对于发电功率较大的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的选型应考虑其输出功率和效率,以及逆变器的并网能力等。
对于电缆的选型,要考虑其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等参数,以保证电缆的安全运行。
变压器的选型应考虑发电站的容量和线路电压等因素,确保变压器具有足够的容量。
其次,对于光伏发电站电气系统的连接方式,常见的方式有串联和并联两种。
串联方式是将光伏组件依次连接起来,电流相同,电压相加。
并联方式是将光伏组件并联在一起,电流相加,电压相同。
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发电站的具体情况和要求来确定。
例如,对于需要较高电压输出的发电站,可以选择串联方式,以提高输出电压。
而对于需要较高电流输出的发电站,则选择并联方式,以提高输出电流。
最后,对于光伏发电站的电气系统保护措施,主要包括过电流保护、接地保护和避雷保护等。
过电流保护是通过安装过电流保护装置,对电气系统中可能出现的短路、过载等故障进行及时切断,以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接地保护是通过对电气系统进行接地,确保电气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避雷保护是通过安装避雷装置,对电气系统进行保护,防止雷击等自然灾害对设备造成损坏。
总之,光伏发电站电气设计是光伏发电站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选型和布局电气设备,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以及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可以确保光伏发电站的电气系统稳定运行,提高发电效率,减少故障发生,并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大型光伏电站电气设计与分析①
![大型光伏电站电气设计与分析①](https://img.taocdn.com/s3/m/a974a2f8e2bd960591c6776b.png)
大型光伏电站电气设计与分析①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绿色、环保发展理念也愈发的受到重视。
传统火力发电厂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同时还会排放大量的碳化物和硫化物等,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成。
在此情形下,我国发电厂结构也开始调整,清洁、可再生能源逐渐占据重要地位。
光伏主要依靠可再生太阳能发电,与传统的煤炭发电行业相比,大规模的光伏发电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减少污染气体排放,有利于社会健康、绿色发展。
本文主要对某大型光伏电站的电气设计进行了研究,对主要设备和光伏配置进行了选型分析,通过这些以期对相关人员有所启发。
标签:大型光伏电站;光伏发电;电气设计;能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新能源产业集中体现了现代能源产业“高新、低碳、安全”的技术特点,是未来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技术制高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家能源产业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2016年国家就提出了控制能源消费中煤炭能源消费量的比重,消费比重将从66%降低到60%,积极发展煤炭的替代能源,在“十三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如风电、光伏产业获得了大发展的机遇,国家对新能源产业政策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增大。
太阳能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厂是以太阳能为基础的发电厂。
但由于光伏组件价格、陆上集控中心用地以及光伏送出路径等因素的制约,集中连片开发大型光伏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型光伏能整合地区资源优势,集中送出,减少征地,降低企业成本,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也是光伏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1基本设备选择1.1光伏逆变器目前逆变器主要分为组串式逆变器和集中式逆变器。
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组串式逆变器容量一般在120~180kW级,采用多路MPPT进行跟踪,比较适合于大型地面、山地、丘陵和屋顶分布式光伏场址;集中式逆变器容量一般在1000kW~3500kW,采用1~4路MPPT进行跟踪,比较适合于平坦的一般农田、戈壁、水上等地形起伏较小的站址。
光伏发电系统电气设计要点及影响对策分析
![光伏发电系统电气设计要点及影响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7b3ef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9.png)
光伏发电系统电气设计要点及影响对策分析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随着企业建设和工业生产整体规模水平的快速扩大,资源能源的巨大消耗难以避免,尤其是电力能源的大量消耗更甚。
但目前,我国光伏发电系统还不成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需要不断完善。
而光伏发电是一种环保清洁能源,在新发电项目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本文首先对光伏发电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光伏发电系统电气的设计要点,并对光伏发电系统电气设计方案等相关内容和影响对策展开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光伏;发电系统;电气设计引言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
由于这些能源是不可再生的,不符合能源应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同时也增加了生态环境的负担和压力。
在此背景下,加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成为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中,光伏发电系统电气适合于现场使用,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得到了积极的发展和推广。
1光伏发电系统概述光伏发电系统是通过光伏组件的合理应用,将清洁、可再生的光伏转化为可用能源的分散式能源系统。
光伏发电主要建在场地附近,一部分发电量提供给用户使用,剩余能量连接到具有分散系统平衡特性的电网。
作为一种模式,光伏系统在发电的应用中强调“严格发电、紧并网、紧转换、紧使用”的基本原则,其中隐藏着广泛的发展潜力。
另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同等规模光伏电站发电量的增加,同时也有效解决长距离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光伏发电系统的有效应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光伏发电使用的是太阳能,因此不会消耗其他不可再生能源,经济效益非常高。
第二,污染少,环保效益大,在发电过程中,几乎没有明显的空气噪声污染。
第三,有利于改善该地区土地短缺问题。
第四,实现发电与用电并存。
人们现在描述的光伏发电实际上是在用户周围积累分布式电力,并以相对环保和安全的方式将光伏转化为电能。
然而,近年来,分布式能源的产生有了新的意义,这通常是指利用光伏、风能等新能源在尽可能靠近能源负荷中心的地方发电。
大型光伏电站电气设计与分析
![大型光伏电站电气设计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0a6c1a08a1284ac95043bf.png)
大型光伏电站电气设计与分析发表时间:2020-12-31T08:11:25.417Z 来源:《福光技术》2020年21期作者:刘慧众[导读] 明确光伏电站的年整体发电量,通过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来对其进行处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国家电投集团能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2000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能源紧缺的问题日益凸显。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加大了科技研发力度,大力开发新型能源。
其中,光伏电站就是最具开发价值的可再生的、新型能源。
本文以光伏电站为基本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光伏电站电气一次设计,并提出了合理的光伏电站电气一次主要接线设计。
关键词:大型光伏发电;电力系统;电气设计一、光伏电站电气系统简介(一)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所有的系统设备中,太阳能电池是最关键的核心器件。
因为太阳能电池的种类比较多,不同种类电池的优势和劣势不同,但是单晶硅与多晶硅太阳能坚持制造技术最为成熟,且产品性能也相对稳定,使用年限比较长,并凭借其转化效率高等特点,深受相关工作人员认同,且被广泛的应用到许多大型并网光伏电站中。
将电站所在位置周围环境以及电站所在位置的光资源等作为基础,综合不同的项目施工条件与交通运输情况,明确光伏电站的年整体发电量,通过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来对其进行处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光伏组件运行方阵光伏组件的运行模式,会影响到系统太阳能辐射接收总量,同时,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光伏供电系统实际发电能力。
从近年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光伏组件运行方式主要包含固定安装与自动跟踪这两种形式。
对自动跟踪系统进行研究,发现自动跟踪系统倾斜面可以接收到大量的太阳辐射,从根本上提升了整体的发电量,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该系统构建所要使用到的电池组件数量比较多,需要占用较大的场地,场地的占有面积要明显超过固定式安装模式所占有的场地面积。
自动跟踪系统运行需要消耗电量,且内部逆变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并联分布的形式进行布置,很难对其进行全面、集中控制,所以固定式逆变器方面的资金投入量比较大。
大型光伏电站的电气设计与分析 张文斐
![大型光伏电站的电气设计与分析 张文斐](https://img.taocdn.com/s3/m/e980da032cc58bd63086bdb5.png)
大型光伏电站的电气设计与分析张文斐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也正在不断的增加,而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我国积极地进行新能源发电的研究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光伏发电是我国现阶段着重开发的电力生产方式,所以光伏电站在现阶段的电力系统当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目前,我国的大型光伏电站在运行上已经保持在了平稳的状态,但是一些电气设备问题却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目前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本文对大型光伏电站设计中有关太阳能资源、主要设备选择、系统配置以及电气设计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光伏电站;电气设计;发展现状;主要设备1光伏电站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光伏电站对于我国的电力供应有着重要的作用,积极地强化光伏电站的发展,实现其运行效率的提升,可以进一步地缓解我国面对的能源压力。
从目前的大型光伏电站运行来看,其基本状态已经趋于稳定,但是电气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诸多的问题,所以积极进行电气设备的问题分析有着积极的意义。
有资料表明到2050年,美国电力供给的80%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其中光伏总装机将达到300GW,占总电力装机的27%。
预计到2030年美国国内50%的居民用电来自太阳能,相当于l00GW装机容量。
我国光伏产业在近几年发展得非常迅猛,组件产量全球份额过半,光伏发电工程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
2015年我国明确了今后能源发展的总体方略、行动纲领和行动计划。
计划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
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势在必行,有资料表明,我国计划到2020年光伏装机累计达到150GW,其中地面电站70GW,分布式80GW。
在这种情况下,完善和提高我国光伏电站的设计水平,己成为光伏电站要进一步发展的大形势下的一个迫切的需求。
2光伏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维护存在的问题2.1故障检测不到位故障检测不到位是目前光伏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维护中出现的一个主要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村级光伏电站电气设计与分析
当前,我国的光伏行业发展十分的明显,很多光伏电站建设的规模都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光伏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具有非常强的系统性,每个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所以要想更好的保证光伏电站运行的质量,就必须要对系统的设计予以高度的重视。
本文主要分析了光伏电站电气设计技术,以供参考和借鉴。
标签:光伏系统;逆变系统;光伏组件;监控系统
1太阳电池组件和逆变器的设计
1.1太阳电池组件的选型
第一是晶体硅太阳电池,优点是成熟稳定、安全可靠,而且应用的范围较为广泛。
晶体硅电池包括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价格合理,效率较高。
而晶体硅的缺点是,在光照和大气环境下,电池会出现能量衰竭的情况。
第二是薄膜太阳电池,优点是高效低廉,性能稳定,缺点是原料稀缺,对大规模生产产生制约。
第三是非晶硅太阳电池,优点是在弱光下,性能仍然较好,缺点是电池转换的效率较低。
综合上述三种电池类型,我国选择较多的是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
1.2逆变器的选型
第一是集中式逆变器,其优点是效率较高,成本较低,大型的集中逆变器可以联网,减少输电损耗,提高发电效率。
第二是组串式逆变器,其优点是增加了发电量,减少阳光阴影带来的损失。
第三是组件式逆变器,优点是应用范围比较大,缺点是铭牌容量较小。
综合上述三种逆变器类型,我国市场上应用最多的集中型逆变器。
2光伏阵列布置方案设计
2.1逆变器布置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采用1MW逆变器单元,与两个500kWp太阳电池方阵相连,形成一个1MWp的光伏子方阵。
两个500kWp的太阳电池方阵经过汇流箱,与2×500kW的逆变器相连,可以实现对光伏阵列的布置。
第二种方案是采用500kW 的逆变器,与一个500kWp的太阳电池组件相连,输出35kV的交流电。
500kW 的太阳电池方阵经过汇流箱,和500kW的逆变器相连接,最终可以构成0.5MWp 光伏的光伏子方阵。
将两种方案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二者具有不同的优缺点:第一种方案便于安装和管理,发生故障的几率较小,经济效益较好,但是线损比较高。
第二种方案便于布置,线损比较低,但是故障发生的几率较大,经济效益较低。
因此,在光伏电站电气设计的应用中,一般采用第一种方案。
2.2光伏阵列分层结构
首先,光伏阵列的分层结构包括光伏发电单元系统。
将一定容量的太阳电池方阵,和一台匹配太阳电池方阵容量的逆变器连接,二者所构成的发电系统,可以称为光伏发电的单元系统。
其次,光伏阵列的分层结构包括光伏发电分系统。
将一台箱式的升压变压器和另一台逆变器相连接,二者所构成的发电
系统被称为光伏发电的分系统。
再次,光伏阵列的分层结构包括光伏电站。
将许多台箱式变压器相互连接,在接入电网之后所形成的发电系统被称为光伏电站。
在光伏电站中,一般采用500kW的逆变器和315V/35kV的箱式升压变压器,以满足光伏电站的发电需要。
2.3光伏阵列电气系统
首先,光伏阵列电气系统包括直流发电系统。
光伏阵列直流发电系统中,有太阳电池组件、汇流箱、逆变器和配电柜等等,在发电的过程中,太阳电池组件经过光伏作用,把太阳能转化成为电能。
在转换电能时,一般采用多晶硅太阳电池组件构成的太阳电池阵列。
其次,光伏阵列电气系统包括交流输出系统。
光伏阵列交流输出系统中,有电缆、开关柜等等,逆变器采用了最大功率跟踪的技术,可以实现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效率最大化,使输出的电能符合电网的需求。
在转换电能的过程中,控制器和外部的传感器连接,动态监测外部的日常环境和光伏阵列的运行情况,保證光伏阵列的正常运行。
光伏阵列和发电分系统之间没有直接的电气联系,这样一来,当光伏发电的分系统出现问题,光伏阵列并不会出现运行停止的状况,方便检修人员对光伏发电分系统进行维护的检查。
在光伏组件的选择上,可以减少光伏组件的块数,进而减少光伏电缆的数量,将工程投入成本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提高分系统的发电效率。
3电气系统设计
3.1集电线路一次系统设计
3.1.1确定集电线路的初步方案
首先,应该确定集电线路的初步方案。
在光伏阵列的选件上,可以选用容量为1000kV A的变压器,将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升到35kV,然后将电流汇流到开关站的母线。
200MWp光伏阵列的每个分阵,都可以采用首尾串接的方式并入电线路。
在箱变高压测,应该设置高压负荷开关,避免一个方阵的分合对其他方阵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3.1.2对35kV的开关站进行电器计算
其次,应该对35kV的开关站进行电器计算。
开关站一般布置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地段,如光线较少遮挡的山顶,这样可以减少土方量,便于线路的接入。
在选择电气主接线时,应该分为低压站用电压和高压站用电压两级电压,经过两回集电线路汇集电能之后,将电能发送到35kV的开关站,然后再通过35kV的单
回架空出线接入变电站。
在35kV系统中,主要采用单母线主接线方式,母线是由一次性建成的,在母线上面设有六面柜,分别是架空出线柜、电缆进线柜、无功补偿馈线柜、变压器出线柜和母线PT柜,这六个柜分别步骤在母线的六面。
在计算35kV侧电容电流计算时,已经集电线路电缆总长度,按照集电线路侧电网单相接地的电容电流计算公式,可以得到Ic=0.1×UexL,带入数字计算,可以求出Ic的值。
在选择35kV的测消弧线圈和接地站用变容量时,需要计算消弧线圈的容量,和接地兼站用变压器的容量。
按照设计的手册,在计算容量之后应该采用站用接地变成套装置,布置在接地变及消弧线圈的间隔内。
3.2电气一次设备选型
3.2.135kV配电装置选择
在进行35kV配电装置选择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开关站的海拔高度,和场地的污秽等级。
在评估地理位置的要素时,要选用固定式的开关柜,固定式的开关柜和移动式的开关柜具有各自的优点。
以固定式的开关柜为例,它的造价较低,修正方便,而且维护空间较大,但是更换频率较低。
以移动式的开关柜为例,它的体积较小,重量很轻,而且外表美观,但是容易发生失灵等问题,增加维护人员的工作量[3]。
3.2.2其他设备技术参数
开关柜的技术参数包括以下几个指标:额定电压、频率、电流、短路开断电流、短路关合电流、动稳定电流、热稳定电流和外壳防护等级。
断路器的技术参数要综合考量如下指标:耐受电压、短路开断电流、短时耐受电流、峰值耐受电流等等。
隔离开关要考量的技术参数包括:短时工频耐受电压、雷电冲击耐受电压、短时耐受电流、接地开关额定短路关合电流、峰值耐受电流等等。
3.3电气二次系统设计
3.3.1NCS
首先,在电气二次系统设计时,应当设置一个监控系统NCS,对光伏系统发电的运行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和在线分析,对光伏电站的发电能力进行科学评估。
NCS包括站控层和间隔层,在站控层失去效用时,间隔曾仍然能进行独立工作。
光伏电站的NCS监控范围包括太阳电池方阵、逆变器和开关站配电装置等系统,具体功能有监视、控制、报警和保护等。
3.3.2安全自动装置和UPS系统
其次,在电气二次系统设计时,应该采用安全自动装置和UPS系统。
安全自动装置要对35kV架空送出线路、电缆集电线路进行保护,UPS系统指的是交流不停电系统,可以为蓄电池浮充电等不停电负荷提供不间断的供电。
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电网建设水平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我国电力部门对光伏工程也十分的重视,很多光伏工程设计的规范和要求在工程中都得到了应用,这也使得我国的光伏系统设计的质量和水平都得到了十分显著的提升,电气设计水平提高的非常的明显,相信在以后的发展中,这一技术一定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慧玲.浅谈独立光伏电站防雷与接地装置[J].青海科技,2015(03).
[2]赵伟伟,安文.光伏电站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分析[J].电子测试.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