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恶性程度关系的研究

合集下载

中性粒细胞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中性粒细胞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氧 化物 酶来 杀死 肿 瘤 细 胞 。也 有 报道 P N分 泌 的 M
占外周血白细胞 比例 的 5% 一 0 ,由于具有分 0 7%
叶细胞 核 ,所 以 也 常 被称 为 多 形 核 白细胞 ( o - Pl y
m rhn c a l kct,P N) M o oul re oy p e u e M 。P N首先 由骨髓
横 穿 骨髓 内皮细 胞 间孔 到达 外周 血 ,粒 细胞 集落 刺
激 因 子 ( rn lct— arp ae cln t uaig G auoyem coh g ooy sm lt i n
弹性蛋 白酶在 P N抗肿瘤过程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M 弹 性蛋 白酶参 与抑 制 血 管 内皮 生 长 因子 ( acl V sua r
[ hmoie( — — t )l ad X L]1 ,通 C e kn C x C mo f i n ,C C i g 2
长因子 2 ( i ol t r t f t ,F F )对 内 F r a o h a o 2 G 2 b b s g w cr 皮细胞 的增殖作用 , 抑制肿瘤进展 。 J
造 血 干细胞 分化 为骨髓 祖 细胞 ,随后进 一 步形成 粒
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然后在骨髓微环境相应 因子 的 调节下分化形成原始粒细胞 、早幼粒细胞、中幼粒 细胞及 晚幼 粒 细胞 ,这时 细胞增 殖基本 停 止 ,细胞 核 内出现 颗粒 。随着 P MN在 骨 髓 中 的成 熟 ,其 可
P MN 的数 量与 预后成 负 相 关 ,浸 润 的 P MN数 量 越 多患 者预 后 越 差 J 日本 一 项 关 于 胃癌 外 周 血 中 。
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 比值 的研究表明,比值大于 4 的患者预后较差 ,提示机体免疫细胞对肿瘤的反应 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 了患者 的预后‘ 。目前仍未 4 J 明确浸润到肿瘤微环境 中的 P N如何促进肿瘤进 M 展 ,其可 能机 制有 以下几 种 。

恶性肿瘤研究的重要性与意义

恶性肿瘤研究的重要性与意义

恶性肿瘤研究的重要性与意义恶性肿瘤,也被称为癌症,是一种导致许多人不幸丧生的严重疾病。

对于全球范围内的许多人来说,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生命的一大隐患。

针对恶性肿瘤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的本质,还因为它为探索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提供了支持。

首先,恶性肿瘤研究的重要性在于我们能够深入了解这一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进展规律。

只有通过对肿瘤细胞的研究,我们才能揭示癌症的根源和关键变化。

通过研究恶性肿瘤的遗传因子、细胞信号通路和免疫逃逸机制等,我们能够获得更全面的认识并在临床上采取相关措施。

其次,恶性肿瘤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了解不同类型癌症的发展过程和侵袭性程度,有助于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通过揭示癌症的分子标志物和潜在的靶向治疗,我们能够选择更适合的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此外,恶性肿瘤研究对于预防控制恶性肿瘤的策略制定也至关重要。

通过对癌症流行病学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能够识别出某些癌症的风险因素和危险行为,如吸烟、饮食习惯、环境污染和遗传因素等。

通过解析这些因素,我们可以采取预防措施和教育公众,从而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此外,恶性肿瘤研究也在推动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和进步。

临床试验和研究为新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发现提供了平台和验证机会。

通过发掘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和靶向性,我们可以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如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基因治疗等。

同时,研究可以揭示抗药性的机制,并促进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和优化。

在国家层面上,恶性肿瘤研究对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和资源分配也有积极影响。

通过了解癌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风险因素,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促进健康教育、筛查和示范项目。

此外,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研究还可以帮助政府优化投入,提高诊疗效率,实现健康资源的合理配置。

总之,恶性肿瘤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它为我们揭示了癌症的发病机制和进展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了支持,并推动了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和进步。

中国主要恶性肿瘤统计分布研究

中国主要恶性肿瘤统计分布研究

索。
资料 与方法
1 资料
s0 n
∑口 =1 0 1 i , , , . <口 < , =1 2 … m
其 中 If n 为第 i 成分 P( = . ) 混 合 P i 个 X 在 o— s 分 布概 率 函数中的 比重 ;Z 为阶数或 成分 数 。 3: " / 这 是 m 个 P [o os n分布 的加权 平均 . m 阶混 合 s 为 P io o sn分布 。 当 m =1时, 合 P io s 混 os n分布 退 化 为 s
P io osn分布 的有 男 性 肺 癌 、 s 胃癌和 女 性 食 管 癌, 性 男 食管 癌服 从混 合 六 阶 P io os n分布 。对女 性 肺癌 进 行 s
负二项 分 布拟 合 , 果 显 示 也 不 服 负 二 项 分 布 ( 结 P= 0 0 2 ) 其统 计分布 不 明 。 .0 5 ,
方差
1 7 6 0 9 3 5 0
4 2 2

阶 数
3 5 2 3 5
口1




^ 3
^4

05 7 03 6
0 1 9 0. 3 1 0. 25
0 6 2 0 41
0 ) 1 9
2 8 5 7 3 4
2 男女 别 主 要 恶性 肿 瘤 调 整死 亡 率 统 计 分 布 拟 .

示 , 女性 肺癌外 , 、 别其他 恶性 肿瘤 的混 合 P i 除 男 女 os . sn分布 拟合效 果都 较好 ( 。 P>00 ) .5 。其 中, 服从 棍 合 三 阶 P io 布的 有男 、 os n分 s 女性 鼻 咽癌 , 合四 阶 P i 混 o— s

肿瘤细胞分化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研究

肿瘤细胞分化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研究

肿瘤细胞分化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研究肿瘤是一门研究领域很广泛的学科。

无论是从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应用,肿瘤对人类的健康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在肿瘤研究的过程中,了解肿瘤细胞的分化状态和肿瘤发生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肿瘤细胞分化是指原始未分化细胞通过向特定方向分化产生特定的功能性和特性的细胞类型的过程。

与健康细胞相比,肿瘤细胞在分化程度上更低。

一般来说,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

因此,对肿瘤细胞分化状态的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指导。

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分化有可能与肿瘤的发生有关系。

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细胞发生了分化的失控,某些细胞分化失常,或者细胞分化被抑制导致无法分化。

且这种分化失常可能伴随其他遗传或环境因素作用导致肿瘤的发生。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尝试从分子和细胞水平研究肿瘤细胞分化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他们发现某些细胞因子在调节肿瘤细胞分化和肿瘤发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肝癌中,研究者发现一种叫做FZD7的受体与Wnt通路有关,可能导致肝癌细胞的分化途径受到干扰而进一步促进肝癌的发生。

同时在肝癌治疗中使用抑制FZD7的药物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这种研究结果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尤其是针对早期肿瘤干预和治疗。

还有一些肿瘤治疗药物可以促使肿瘤细胞重新分化,这种药物被称为分化疗法。

分化疗法主要是通过给肿瘤细胞送入某些诱导剂如维生素D3,使得细胞回到分化状态,从而恢复正常的细胞功能,加快肿瘤细胞的死亡,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比如Ara-C就是一种有效的分化疗法,它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和其他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总的来说,肿瘤细胞分化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暂未完全被解析,但是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分化可能与肿瘤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肿瘤细胞的分化机制,为预防和治疗肿瘤提供更好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人类新干线SLC1A5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

人类新干线SLC1A5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

人类新干线SLC1A5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高速公路上有时会出现车流密集的情况,车辆快速驶过,但也会因为拥堵而缓慢前行。

而人体细胞内的基因调控也如同车流,有时会快速进行,有时则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缓慢进行。

近来,关于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引起了不少科学家们的兴趣和研究。

其中,人类新干线SLC1A5基因启动子区就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1. 基因启动子区简介基因启动子区是基因调控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位于基因上游区域,是基因表达的关键。

一般来说,基因表达的过程中,先由启动子区调节基因表达的开关,再由转录因子等蛋白质介导的基因核糖体的结合以及翻译而得出蛋白质。

因此,基因启动子区的调控对于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的正常发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DNA甲基化过程DNA甲基化是DNA分子上甲基基团(-CH3)与胸腺嘧啶(Cytosine)的5 位碳上形成共价结合的化学修饰。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可影响基因表达以及染色体稳定性。

甲基化作为一种关键的表观修饰,因为影响基因表达而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3. SLC1A5基因简介SLC1A5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9号,是一种编码为神经递质上清运体的膜蛋白。

它在胶质细胞、肺组织和胃黏膜等多个组织中表达,它的功能是调控细胞内谷氨酸水平,以满足细胞的生长和增殖需要。

4. SLC1A5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与恶性肿瘤的关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SLC1A5基因启动子区的DNA甲基化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在肺癌、结肠癌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SLC1A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显著增加。

而通过DNA甲基化抑制剂的作用,可以减少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从而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的作用。

此外,SLC1A5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也与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有关,因此可以作为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指标。

5. DNA甲基化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现今的治疗手段中,越来越多的专家将目光放在了DNA甲基化的治疗上。

恶性肿瘤研究靶向治疗的新药发现与开发

恶性肿瘤研究靶向治疗的新药发现与开发

恶性肿瘤研究靶向治疗的新药发现与开发恶性肿瘤是指种类复杂、恶性程度高的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等针对肿瘤细胞的非特异性杀伤作用,往往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的损害,且易发生耐药性。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关注靶向治疗,寻找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新药物。

靶向治疗是一种基于肿瘤细胞的分子特异性,通过针对特定的致癌基因、信号传导途径或肿瘤相关细胞靶标,以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的治疗策略。

这种治疗方式具有高效性、低毒性、低副作用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研究和治疗。

新药发现与开发是实现靶向治疗的基础。

一个成功的靶向药物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来确认其致癌基因或肿瘤相关靶标,发现有效的抑制剂,并开发出合适的剂型和给药方式。

首先,研究人员需要选取合适的靶标。

这些靶标应具有与肿瘤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分子特性,如过度表达、突变或特定信号通路的激活等。

通过分析肿瘤组织样本或体液标本中的基因、蛋白质或代谢物的差异,可以筛选出潜在的靶标。

其次,为了发现合适的抑制剂,研究人员可以采用多种策略,如高通量筛选、先导化合物优化等。

高通量筛选通过快速测试大量化合物,以寻找能够特异性结合并抑制靶标的候选药物。

而先导化合物优化则通过对已有化合物的结构、活性和性质进行调整,以提高其靶向性和药物样性,并减少不良反应。

在药物剂型和给药方式的开发过程中,研究人员需要考虑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物稳定性、给药途径的选择等因素。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这些因素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活性和毒性。

药物稳定性则关系到药物在存储和使用中的稳定性,以及其在体内的降解速率。

给药途径的选择则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的性质、患者的接受能力和治疗效果等方面的因素。

恶性肿瘤研究靶向治疗的新药发现与开发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寻找恶性肿瘤靶向治疗的合适靶标,发现有效的抑制剂,并开发出合适的剂型和给药方式,可以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肿瘤评估数据总结报告

肿瘤评估数据总结报告

肿瘤评估数据总结报告
根据肿瘤评估数据,我得出以下总结报告:
肿瘤评估数据显示,患者目前患有一种恶性肿瘤,具体类型为XX。

该肿瘤的病理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分化较差,具有浸润性生长特点,表明该肿瘤属于高度恶性。

从肿瘤分期结果来看,该患者的肿瘤已经发展到了XX期,这意味着肿瘤已经扩散到患者的XX部位(如淋巴结、远处器官等)。

肿瘤分期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并指导临床治疗决策。

在遗传学评估方面,我们发现该患者存在XX基因突变,这是一种与遗传性肿瘤相关的突变。

这一结果表明该患者可能存在家族遗传风险,需要进一步进行家族史调查,以便筛查其他有患病风险的亲属。

患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XX指标的异常升高,说明肿瘤细胞产生了XX标志物,这有助于我们追踪肿瘤的生长和治疗效果。

此外,由于该指标存在于某些正常细胞中,因此高水平的XX可能提示存在其他疾病。

此外,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和MRI扫描,我们确定了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这些结果对于确定治疗方案、手术可行性以及预测肿瘤扩散的风险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根据肿瘤评估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该患者患有一种高度恶性的XX肿瘤,已经发展到了XX期。

此外,存在XX基因突变和XX指标的升高。

这些评估结果将对患者的治疗策略、预后判断和家族遗传风险评估产生重要影响。

基于这些数据,我们建议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包括XX治疗、手术切除等。

tnm和分级的关系

tnm和分级的关系

tnm和分级的关系TNM是指肿瘤、淋巴结和转移的缩写,是用于描述肿瘤的病理分期系统。

这个系统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因素,包括肿瘤的大小、侵袭范围、淋巴结的状况以及有无转移等等。

而分级则是将肿瘤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容易比较它们的严重程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TNM和分级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肿瘤的病理分期。

TNM系统将肿瘤分为T、N和M三个部分:T代表原发肿瘤的大小和侵袭范围,N代表淋巴结的受累情况,M代表有无远处转移。

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级别,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

比如,T级别涉及原发肿瘤的大小和侵袭深度,分为TX、T0、T1、T2、T3、T4等级。

同样地,N级别涉及淋巴结的受累情况,分为NX、N0、N1、N2、N3等级;M级别涉及肿瘤的转移情况,分为MX、M0和M1等级。

通过这些级别的组合,可以得到完整的TNM分期。

然而,单独的TNM分期并不能直接反映肿瘤的严重程度。

为了更好地评估肿瘤的预后和治疗方案,医生们通常还要将肿瘤分为不同的等级。

这就是分级。

分级是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组织结构和生长方式等因素来判断其恶性程度的过程。

肿瘤的分级通常使用G级(Grade)来表示,分为G1、G2、G3等级。

每个等级都表明了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恶性程度有多高。

通常来说,G1级别的肿瘤比G3级别的肿瘤更容易治疗,并且预后更好。

那么,TNM和分级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事实上,它们是相互关联的。

在进行肿瘤的分级时,医生们经常使用原发肿瘤T级别和淋巴结受累程度N级别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

比如,一个T1N0M0的肿瘤通常会被分为G1级别,因为它比较小、没有淋巴结受累和远处转移。

相比之下,一个T3或T4级别的大肿瘤通常会被分为G3级别,因为它的恶性程度更高。

在临床实践中,TNM和分级的组合通常被用来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它们对于制定肿瘤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对于直肠癌的治疗方案制定,医生需要考虑到肿瘤的TNM分期和分级。

肿瘤细胞的分化与治疗研究

肿瘤细胞的分化与治疗研究

肿瘤细胞的分化与治疗研究一、背景介绍肿瘤是身体细胞的恶性增生。

恶性肿瘤的细胞具有不受限制的增殖能力、不受正常细胞生长调控的影响、易扩散转移、易产生血管生成和逃避免疫等特点。

因此,治疗恶性肿瘤始终是医学难题之一。

恶性肿瘤的治疗研究涉及无数领域,包括肿瘤细胞增殖、分化、转移及相关信号途径等分类治疗策略。

其中,细胞分化研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因为大多数癌细胞都存在分化不良的现象,从而增加了恶性肿瘤恶性程度。

本文将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系统阐述恶性肿瘤细胞分化与恶性肿瘤治疗研究的相关内容。

二、肿瘤细胞的分化与治疗研究2.1 肿瘤细胞分化肿瘤细胞分化是指肿瘤细胞向成熟的功能性细胞转化的过程,亦可称为肿瘤细胞恢复分化。

在正常机体中,细胞分化是个复杂过程,包括减数分裂、细胞增殖和细胞功能获得等重要环节。

而肿瘤细胞的分化通常是发生缺陷和逆转的,该现象往往可导致癌细胞的增殖、转移及抗药性对治疗的响应等方面问题。

具体而言,在恶性肿瘤中,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往往决定了不同的临床表现。

分化程度越高,肿瘤细胞越成熟,相对化疗、放疗、免疫等治疗效果更佳。

然而,较低分化的恶性肿瘤细胞往往结构混乱,异型性强,且易于侵袭周边组织和转移至其他组织和器官。

因此在治疗恶性肿瘤时,肿瘤细胞分化的调控是尤为重要的。

2.2 肿瘤细胞分化调控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于肿瘤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也逐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目前发现,多种诱导因子、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外基质等均可影响肿瘤细胞分化。

2.2.1 诱导因子调控诱导因子是通过外源性介质作用于肿瘤细胞,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恢复分化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其作用方式常见有通路激活和基因表达调控。

常见的诱导因子有生长因子、细胞负责素、糖皮质激素等。

而生长因子是最常见的一种诱导因子,其可通过激活上游通路及下游基因表达等方式,调控恶性肿瘤细胞的分化过程。

例如,表皮生长因子(EGF)由肿瘤细胞和其周边的基质细胞产生,可直接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并引起受体受体自溶,从而通过激活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分化与生长抑制等现象。

三阴性乳腺癌研究进展

三阴性乳腺癌研究进展

三阴性乳腺癌研究进展一、综述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作为其中的一个亚型,因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缺乏靶向治疗方法,一直以来都是乳腺癌研究和治疗领域的难点和热点。

随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深入研究,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三阴性乳腺癌的特点是缺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的表达,这使得其治疗选择相对局限,传统的内分泌治疗和抗HER2治疗对其效果不佳。

三阴性乳腺癌通常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和较差的预后,对病人的生存产生严重影响。

深入探讨其发病机制、研究新的治疗策略和提高早期识别率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已经从单纯的病理学研究转向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许多与三阴性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相关的基因变异和信号通路异常。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三阴性乳腺癌的复杂性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也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虽然面临挑战,但在全球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要想真正改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状况,我们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多的临床试验。

我们期待在发病机制、早期诊断、治疗策略等方面取得更多的突破。

1. 乳腺癌的概述及发病率。

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乳腺癌是一种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中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生活方式、环境等。

在乳腺癌的分类中,三阴性乳腺癌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由于其特定的生物学特性和治疗方式,一直备受关注。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晚婚晚育、长期压力过大、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渐增高。

恶性肿瘤研究中的肿瘤免疫细胞浸润与预后评估方法

恶性肿瘤研究中的肿瘤免疫细胞浸润与预后评估方法

恶性肿瘤研究中的肿瘤免疫细胞浸润与预后评估方法恶性肿瘤是当今世界上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免疫细胞浸润是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具有预测恶性肿瘤患者预后以及指导免疫治疗的重要价值。

本文将重点探讨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意义以及常用的预后评估方法。

一、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意义肿瘤免疫细胞浸润是指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在肿瘤区域的沉积和富集。

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程度对患者的预后起着重要的影响。

过去的研究表明,具有充分的免疫细胞浸润的肿瘤患者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而免疫细胞稀少的肿瘤患者则常常面临较差的预后。

研究发现,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程度与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免疫应答密切相关。

肿瘤免疫细胞浸润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并可能对抗肿瘤的进展。

因此,深入理解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意义和机制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预后评估方法1.免疫组化染色法免疫组化染色法是目前最常用的评估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使用特异性的抗体来标记免疫细胞,从而能够观察和计算免疫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和密度。

免疫组化染色法可以分别检测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并在病理学分析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高效且精确的评估免疫细胞浸润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细胞表面标记物的特异性抗体和流式细胞术仪器,可以直接分析肿瘤组织中各种免疫细胞的比例和数量。

流式细胞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细胞类型,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3.蛋白质芯片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肿瘤免疫细胞浸润评估方法。

该技术通过将相关蛋白质标记在芯片上,结合自动化读取技术,可以快速、高通量地分析样本中特定免疫细胞的水平和分布情况。

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应用为大规模免疫细胞浸润研究提供了便利,并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4.基因表达分析基因表达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前沿技术。

通过分析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间接反映免疫细胞的密度和活性。

常见妇科三大恶性肿瘤的流行及疾病负担研究现状

常见妇科三大恶性肿瘤的流行及疾病负担研究现状

常见妇科三大恶性肿瘤的流行及疾病负担研究现状一、本文概述妇科恶性肿瘤是全球女性健康的重大威胁,其中乳腺癌、宫颈癌和卵巢癌更是妇科领域最为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

这些疾病不仅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

本文旨在综述乳腺癌、宫颈癌和卵巢癌的流行病学特征、疾病负担以及当前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为全球女性健康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本文首先将对三大妇科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发病率、死亡率、年龄分布、地理分布等方面的数据,以揭示这些疾病的流行趋势和影响因素。

接着,文章将探讨这些疾病给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心理负担以及对患者家庭的影响,全面分析妇科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

本文还将综述当前针对这三大妇科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包括病因学研究、诊断技术进步、治疗策略更新等方面,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妇科三大恶性肿瘤概述妇科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女性健康的重要威胁。

其中,乳腺癌、宫颈癌和卵巢癌被誉为妇科三大恶性肿瘤,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死亡率。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增病例约200万,死亡病例约60万。

乳腺癌的发病率与年龄、遗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且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面临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全球新增病例约50万,死亡病例约30万。

宫颈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通过早期筛查和HPV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然而,由于部分地区医疗资源有限,宫颈癌的筛查和防治工作仍面临挑战。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中较为少见的恶性肿瘤,但其死亡率却相对较高。

每年全球新增病例约20万,死亡病例约15万。

卵巢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难以发现,因此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治疗难度较大。

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机理及分子阻遏

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机理及分子阻遏

项目编号:2002CB513100项目名称: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机理及分子阻遏起止年月:2002年12月-2007年8月项目首席科学家:马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詹启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依托部门:教育部、卫生部经费预算:3000万元一、研究内容恶性肿瘤正在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癌症病人300多万人,每年死于恶性肿瘤的患者约为130万人,每年有160万到200万新发的恶性肿瘤病例,并以3%的速度递增,给我国人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确切证据表明,90%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最终死于肿瘤转移或复发。

侵袭性生长和转移潜能是恶性肿瘤的顽固性和难治性的根本原因。

就目前人类对肿瘤的认识水平和常规治疗手段尚无法从根本上清除恶性肿瘤,因此,阐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发生的关键机制,建立相应的阻断途径,尤其是在临床上去除原发肿瘤后到转移复发前的有限时限内,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对性阻断遏制手段尤为重要,也是根治肿瘤的希望所在。

既往肿瘤项目研究多侧重于肿瘤的发病学和病因学,这些探索固然重要,但忽略了恶性肿瘤危害人体健康的具体表现。

因此,通过研究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的恶性行为,特别是侵袭和转移的基本生物特征,建立有效的阻遏手段或许更有实用价值。

本项目的研究思路是:依据国家控制重大疾病对人类危害的基本国策,选择研究恶性肿瘤恶性表型的生物学特征,探索恶性肿瘤侵袭性生长和转移潜能的分子机理,着重确定肿瘤侵袭、转移的关键调节靶点,从相关基因、功能蛋白及活化因子等层次建立行之有效的分子阻遏手段,在遏制肿瘤危害性方面有所突破。

本项目将注重研究恶性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决定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键要素,并设计针对性阻断手段加以遏制。

主要研究内容阐述如下:1.细胞周期调控与肿瘤恶性增殖的关系及机理研究肿瘤侵袭性生长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是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破坏。

癌症肿瘤的分化和转移机制研究

癌症肿瘤的分化和转移机制研究

癌症肿瘤的分化和转移机制研究癌症是一类具有恶性特点的疾病,癌细胞无限制地增殖、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并可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向周围及远处扩散,从而导致身体的器官系统功能异常,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肿瘤是生物体内恶性细胞异常增生的结果,因此,癌症和肿瘤意义上存在一定的联系。

肿瘤的分化和转移机制是影响癌症发生和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目前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之一。

一. 癌症肿瘤的分化与分级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细胞特征是诊断肿瘤的主要标准。

肿瘤的分化程度通常从高到低分为四级,其中分化程度高的肿瘤细胞与正常组织相似,细胞结构和组织结构良好且功能正常。

而分化程度低的肿瘤细胞组织结构紊乱,细胞形态和功能失常,易于侵袭周围组织和器官,并可能发生转移。

因此,肿瘤的分化程度越低,其危险性越高,患者的预后也越不良。

二. 癌症的分化过程癌症分化是指细胞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特异功能,进而出现恶性生长和分化。

在正常的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逐渐发生非可逆性的转变,最终形成成熟的细胞。

癌细胞则是因为某些原因出现了分化的异常,细胞无限增殖,从而导致癌症的产生。

癌症肿瘤中的癌细胞常常表现出不同的分化状态,有的分化良好,有的分化差,这也决定了该癌症的侵袭性和预后。

三. 癌症转移的生物学特征癌症的转移是指癌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进入到多个器官和组织中进行扩散和生长。

癌症的转移过程涉及到癌细胞形态和分化状态的改变,基因变异和转录本的异质性,蛋白质的变化和代谢紊乱。

实验表明,癌症细胞中某些蛋白质突变和异常表达是促进肿瘤转移的重要因素,如动态蛋白、转录因子和信号通路中的相关分子。

四. 癌症转移的机制目前,关于癌症转移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已经确定的是,癌细胞的转移和身体的免疫系统、附近细胞间信号传导、血管生成、细胞移动及肿瘤微环境等多个因素有关。

此外,一些结束性蛋白和内质网压力等细胞信号通路也参与了癌症转移的过程。

通过对上述多个因素和信号通路的研究,科学家们已经开始探索癌症转移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治疗癌症的相关研究。

肿瘤的组织学分级

肿瘤的组织学分级

肿瘤的组织学分级
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是一个评估肿瘤恶性程度的重要手段,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形态:组织形态是肿瘤分级的基础,通过观察肿瘤组织的排列、
细胞形态和细胞间排列关系,可以初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2.核分裂像:核分裂像是指肿瘤细胞核分裂的程度,核分裂像越多,
说明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越快,恶性程度越高。

3.细胞分化程度:细胞分化程度是指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相似程度,
分化程度越高,说明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越低,反之则越高。

4.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肿瘤组织的排列和构造,结构越复杂,说
明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

5.细胞异型性:细胞异型性是指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在形态、大小、
染色深浅等方面的差异,异型性越大,说明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

6.肿瘤浸润和转移:肿瘤浸润和转移是评估肿瘤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如果肿瘤已经浸润到周围组织或已经发生转移,说明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估,可以对肿瘤进行组织学分级,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211167179_核孔蛋白210_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211167179_核孔蛋白210_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atricrefractoryMycoplasmapneumoniaepneumoniacomplicatedwithatelectasis:aprospectivecase⁃controlstudy[J].MinervaPediatr(Torino),2021,73(4):340-347.[35]MengF,ChengJ,SangP,etal.Effectsofbronchoalveolarlavagewithambroxolhydrochlorideontreatingpulmonaryinfectioninpatientswithcerebralinfarctionandonserumproinflammatorycytokines,MDAandSOD[J].ComputMathMethodsMed,2020,2020:7984565.[36]赵文鹏,杨新娟,水文雅,等.黄芪注射液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ICU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症状改善及预后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8,30(10):187-188.[收稿日期㊀2022-06-13][本文编辑㊀韦㊀颖]本文引用格式唐正能,王东坤,阮持义,等.纤支镜肺泡灌洗在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诊治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23,16(4):408-412.㊀㊀[摘要]㊀核孔蛋白210(NUP210)是一种跨膜核孔糖蛋白,参与构成核孔复合物㊂以往研究认为NUP210只是参与核孔复合物的组装及核膜的分解,但近年来研究发现NUP210与其他生物学功能相关联,且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上调,与恶性肿瘤的发生㊁发展密切相关㊂该文就近年来NUP210与恶性肿瘤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㊂㊀㊀[关键词]㊀核孔蛋白210;㊀核孔复合物;㊀核孔蛋白;㊀肿瘤㊀㊀[中图分类号]㊀R730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文章编号]㊀1674-3806(2023)04-0412-05㊀㊀doi:10.3969/j.issn.1674-3806.2023.04.22Researchprogressintherelationshipbetweennucleoporin210andmalignanttumors㊀WUWei⁃quan,YEShi⁃cai.DepartmentofGastroenterology,theAffiliatedHospitalofGuangdongMedicalUniversity,Zhanjiang524000,China㊀㊀[Abstract]㊀Nucleoporin210(NUP210)isatransmembranenucleoporinglycoproteininvolvinginconstitutingthenuclearporecomplex.NUP210istraditionallyconsideredtobeinvolvedonlyintheassemblyofnuclearporecom⁃plexesandthebreakdownofthenuclearmembranes.However,recentstudieshavefoundthatNUP210isassociatedwithsomeotherbiologicalfunctions,anditsexpressionisup⁃regulatedinavarietyofmalignanttumors,whichiscloselyrelatedtotheoccurrenceanddevelopmentofmalignanttumors.Thispaperreviewstheresearchprogressintherela⁃tionshipbetweenNUP210andmalignanttumorsinrecentyears.㊀㊀[Keywords]㊀Nucleoporin210(NUP210);㊀Nuclearporecomplex(NPC);㊀Nuclearporecomplexprotein;Tumor㊀㊀核孔蛋白210(nucleoporin210,NUP210)是一种跨膜核孔糖蛋白,与其他31种结构核孔蛋白和外围元件核孔蛋白共同构成核孔复合物(nuclearporecomplex,NPC)㊂NPC是一种巨大的核膜包埋蛋白复合物,是细胞核与细胞质的连接通道㊂由于其结构的重要性,成为近年来医学研究热点㊂研究发现NPC与核孔蛋白不仅负责核质转移,还参与细胞增殖㊁细胞分化㊁基因表达㊁表观遗传调控等过程㊂其中NUP210在基因表达调控㊁组织的发育与分化㊁细胞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㊂NUP210的异常表达及功能失调与多种恶性肿瘤有关㊂现对NUP210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㊂1㊀NUP210的结构和功能NUP210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蛋白质编码基因,由42个外显子构成,定位于3号染色体3p25 1,编码一种跨膜核孔糖蛋白,相对分子量为210kDa,故称NUP210㊂NUP210由一个大的糖基化腔结构域㊁一个单一的疏水跨膜片段和一个短的细胞质尾部构成[1]㊂糖基化腔结构域具有5个钙结合位点,可能在核膜中充当Ca2+传感器并介导核膜通透性[2]㊂以往研究认为NUP210的功能主要为参与NPC和核膜的活动,但随着近年来对NUP210的深入研究,发现NUP210在基因表达调控㊁组织的发育与分化㊁细胞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㊂因被发现在肌细胞和神经元分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NUP210被称为组织特异性NPC㊂NUP210对成肌细胞和神经元细胞的分化至关重要,可以调节关键分化基因的表达[3],主要由其腔结构域介导[4]㊂NUP210与肌细胞增强因子2C和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并诱导一系列生肌基因表达来调节肌肉生长㊁肌纤维成熟[5],并且在维持骨骼肌完整性和适当的肌肉功能起重要作用[6]㊂此外,NUP210可以调节细胞信号转导㊂NUP210的缺失会导致小鼠幼稚CD4+T细胞显著减少,原因是其缺失导致T细胞受体信号传递缺乏和细胞凋亡信号分子Fas表达增加,引发外周CD4+T细胞对细胞凋亡敏感[7⁃8]㊂也有研究表明,NUP210是细胞外基质刚度和成分传感器的一部分,具有机械敏感性,可调节不依赖于核质转运的机械信号转导,影响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9]㊂2㊀NUP210与肿瘤疾病的关系2 1㊀与生殖系统肿瘤的关系㊀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女性最致命的妇科肿瘤之一㊂Fas在癌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介导的凋亡受到抑制,导致增殖和凋亡平衡失调,是癌细胞异常增殖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㊂Rajkumar等[10]利用微阵列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qPCR)对宫颈癌㊁不同程度的宫颈癌前病变及正常宫颈样本进行研究,结果发现NUP210在宫颈癌和宫颈重度上皮内瘤变/原位癌较正常宫颈样本和宫颈轻度上皮内瘤变/中度上皮内瘤变呈过表达,表明NUP210可能在肿瘤发生早期发挥重要作用㊂Gu等[11]研究发现,宫颈癌组织中NUP210mRNA及蛋白水平均表现过表达㊂在细胞水平上,通过用慢病毒转染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敲除NUP210表达,结果显示HeLa细胞周期停滞,细胞凋亡增加㊂进一步研究发现,miR⁃22可直接与NUP210蛋白质编码区域结合并抑制其表达,并且Fas表达受miR⁃22⁃NUP210信号通路的调控㊂在宫颈癌发展过程中,miR⁃22表达下调,导致NUP210过表达并抑制Fas诱导的细胞凋亡,导致细胞增殖异常,促进癌症发展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治疗肿瘤的一条有效途径,miR⁃22⁃NUP210可干预Fas介导的凋亡,有可能成为宫颈癌的治疗靶点㊂NUP210也与子宫内膜癌有关㊂在对子宫内膜癌及前哨淋巴结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研究中,发现前哨淋巴结蛋白质的变化与子宫内膜癌等级相关,NUP210只在Ⅱ期子宫内膜癌及前哨淋巴结中表达,结合其他的特异性标志物,可以用于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个体分层及诊断[12]㊂2 2㊀与泌尿系统肿瘤的关系㊀前列腺癌(prostatecancer,PCa)是男性泌尿系统最常见肿瘤之一,中晚期患者主要疗法是雄激素剥夺法(androgendepriva⁃tion,ADT)㊂但长时间治疗后,PCa对ADT产生抗性并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pros⁃tatecancer,CRPC)[13]㊂Marzec等[14]综合分析不同平台的公开可用基因表达数据集,发现在PCa中NUP210表达上调㊂另一项研究发现,与良性病变对比,NUP210在PCa表达上调,在CRPC中则明显上调㊂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androgenreceptorvariant7,AR⁃V7)可以在无激素的情况下独立于雄激素受体(androgenreceptor,AR)进行转录并转移到细胞核,敲低AR⁃V7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证明AR⁃V7是CRPC的驱动因素㊂研究还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了敲低AR⁃V7后人PCa细胞系LNCaP95中的基因表达变化,发现NUP210表达明显下降,表明NUP210是AR⁃V7下游靶基因㊂siRNA敲低NUP210可显著抑制PCa细胞的生长和迁移,并诱导PCa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NUP210下调后,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㊂提示NUP210可能和AR⁃V7参与PCa进展为CRPC[15]㊂细胞核中的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mTOR)可以在无AR的情况下驱动代谢基因程序,促进CRPC细胞系PC3和DU145的增殖和迁移,Dufour等[16]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NUP210与mTOR相互作用㊂而在LNCaP细胞中敲低NUP210减弱了mTOR基础核水平并消除了雄激素诱导的核mTOR积累㊂NUP210的敲低还降低了LNCaP和PC3细胞中mTOR抑制剂刺激的核mTOR水平,揭示了NUP210可能起着控制mTOR核运输的作用,影响PCa的进展㊂在另一项利用公开基因表达数据集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研究中,发现NUP210是潜在的PCa转移诊断标志物,但尚未有研究进一步验证[17]㊂以上研究证明,NUP210在PCa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明确NUP210在PCa的分子机制,可能为探寻治疗PCa新的药物靶点提供参考㊂2 3㊀与消化道肿瘤的关系㊀一项研究表明,整合酶相互作用子1(chromatinsubfamilyBmember1,SMARCB1)在肝癌中起促癌作用,NUP210的增强子区域与高表达的染色质重塑剂SMARCB1结合,导致NUP210过表达㊂在肝癌细胞系中敲低NUP210和SMARCB1后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与胆固醇稳态和外源代谢密切相关,提示SMARCB1⁃NUP210可能通过激活胆固醇稳态和外源代谢来致癌㊂进一步的研究发现NUP210可作为SMARCB1和腺病毒E1A相关300kDa蛋白(P300)的染色质支架,表达上调的NUP210促进SMARCB1和P300与染色质的结合,最终加剧了SMARCB1的致癌作用[18]㊂Kondo等[19]对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的研究发现,在敲低NUP210的HCT116细胞的短期和长期增殖试验中,均观察到癌细胞生长能力受损㊂通过核染色来识别细胞核,并测量核大小,发现NUP210的敲低导致癌细胞的细胞核减小㊂研究还发现NUP210过表达由溴结构域蛋白质4(bromodomain⁃containingprotein4,BRD4)驱动,氨基环丙烯酮1n(aminocyclo⁃propenone1n,ACP⁃1n)能够抑制BRD4,进而减少癌细胞生长和减小癌细胞核大小㊂另外,有一项研究利用微阵列研究Ⅱ/Ⅲ期结肠癌的基因表达图谱,发现NUP210在Ⅱ/Ⅲ期结肠癌复发患者中表达下调,联合其他多个基因可用于预测Ⅱ/Ⅲ期结肠癌的预后[20]㊂以上结果表明,NUP210在肝癌及结肠癌中起促进作用,并与结肠癌预后有关㊂2 4㊀与肺癌的关系㊀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表观遗传会导致肺癌的发病和进展[21]㊂表观遗传修饰通常可分为DNA和RNA甲基化㊁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㊂NUP210与表观遗传密切相关,有研究发现NUP210中的甲基化位点与哮喘有关[22]㊂而在肺腺癌中,Kikutake等[23]分析了包括26个肺腺癌细胞系和1个正常肺上皮细胞系在内的多组学数据,确定启动子区域中组蛋白H3K27ac和H3K4me3双重修饰与肺腺癌有关,发现NUP210在所有肺腺癌细胞系中均表达上调,并且NUP210基因在肺腺癌细胞的启动子区域中呈现H3K27ac和H3K4me3组蛋白双重修饰,在正常细胞系中则不存在㊂NUP210可能是肺腺癌的一种有前景的表观遗传生物标志物㊂表观遗传改变在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中都具有生理功能,因此,可能影响表观遗传诊断的准确性或产生表观遗传治疗的潜在副作用,精确有效的表观遗传疗法尤为重要[24]㊂NUP210在正常细胞系中无组蛋白修饰,却在肺腺癌细胞的启动子区域中呈现H3K27ac和H3K4me3组蛋白双重修饰,这项研究为肺腺癌高度特异性的表观遗传生物标志物提供了基础㊂2 5㊀与乳腺癌的关系㊀在乳腺癌中,NUP210基因被鉴定为人类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阳性[ER(+)]乳腺癌的转移易感基因和细胞机械传感器㊂研究人员基于2个独立的人类乳腺癌基因表达数据集,发现在ER(+)乳腺癌患者中,NUP210mRNA表达升高,并与总生存期相关㊂而ER(+)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灶中NUP21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ER(-)患者,内脏转移灶(肺㊁肝)的NUP210表达水平亦显著高于非内脏转移灶(淋巴结),表明其在乳腺癌转移中的潜在作用㊂通过构建3种不同细胞系乳腺癌小鼠模型发现,敲除NUP210均引起3种不同类型的乳腺癌小鼠的肺转移减少㊂进一步研究发现,其机制主要是NUP210通过与SUN1㊁SUN2㊁短亚型BRD4㊁组蛋白H3 1/3 2相互作用,调节机械敏感性基因表达程序,进而激活黏着斑㊁细胞迁移和转移所必需的下游信号通路㊂NUP210敲除后,这些机械敏感基因由于异染色质化而被抑制,从而减少了转移[9]㊂此外,NUP210可根据乳腺癌对化疗药物反应来区分肿瘤样本,并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25]㊂这些研究结果提示,NUP210是乳腺癌潜在的治疗靶点,阻断NUP210与相关分子相互作用也许可以用于预防肿瘤转移㊂2 6㊀与脑膜瘤的关系㊀竞争性内源性RNA(compe⁃tingendogenousRNA,ceRNA)包括非编码RNA(长链非编码RNA㊁环状RNA和转录的假基因)和蛋白质编码RNA㊂含有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反应元件的ceRNA可以通过反应元件与microRNA竞争性相互作用㊂ceRNA调控网络中的功能相互作用在许多生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干扰时会导致癌症的发展[26]㊂有研究发现NUP210在脑膜瘤中升高,但在脑膜瘤中肿瘤生物学中的作用尚不清楚[27]㊂而近年来ceRNA假说得到越来越多研究的支持,Song等[28]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断NUP210可能在恶性脑膜瘤中作为一种ceRNA,增强脂肪酸合酶(fattyacidsyn⁃thase,FASN)的促癌作用㊂在恶性脑膜瘤中,FASN增强了细胞增殖㊁迁移和侵袭,miR⁃195可直接靶向结合FASN并降低人脑膜瘤细胞中FASN的表达㊂NUP210可作为一种ceRNA来吸附miR⁃195,上调FASN的表达,增强其促癌作用,提示NUP210对肿瘤的影响是多样的,也可通过ceRNA网络影响肿瘤的进展㊂2 7㊀与白血病的关系㊀NUP210不仅参与实体瘤的发展,也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有关㊂Fu等[29]通过单细胞RNA测序发现在造血和白血病发生过程中单等位基因表达是普遍存在的,并且是重要的基因调控机制㊂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T细胞中,NUP210显示出单等位基因表达,并且与免疫相关㊂Li等[30]研究发现,与健康对照组对比,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ocyte,AML)患者骨髓中NUP210的表达显著增加㊂NUP210低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高于高表达患者,并通过多变量分析证实了NUP210表达的预后价值,但仅在女性患者中表现出预后价值㊂该研究结果提示NUP210可作为AML患者预后的一种生物标志物㊂3 结语NUP210不仅参与NPC和核膜的活动,还在基因表达调控㊁组织的发育与分化㊁细胞信号转导起重要作用,在不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和突变等变异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㊁发展㊂NUP210在许多肿瘤中均表达上调,可能通过调控基因表达㊁抑制细胞凋亡㊁调控核转运㊁结合染色质㊁促进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等作用机制参与肿瘤的发生㊁发展,也许可成为评估肿瘤转移潜能㊁预后判断时的一个新的指标㊂未来研究应深入了解NUP210具体分子机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手段㊂参考文献[1]李秀兰,赵云峰,姜日水.核孔蛋白gp210研究进展[J].生物学教学,2009,34(3):7-9.[2]StrasserC,GroteP,SchäubleK,etal.Regulationofnuclearenve⁃lopepermeabilityincelldeathandsurvival[J].Nucleus,2012,3(6):540-551.[3]DᶄAngeloMA,Gomez⁃CavazosJS,MeiA,etal.Achangeinnuclearporecomplexcompositionregulatescelldifferentiation[J].DevCell,2012,22(2):446-458.[4]Gomez⁃CavazosJS,HetzerMW.ThenucleoporinGP210/Nup210con⁃trolsmuscledifferentiationbyregulatingnuclearenvelope/ERhome⁃ostasis[J].JCellBiol,2015,208(6):671-681.[5]RaicesM,BukataL,SakumaS,etal.NuclearporesregulatemuscledevelopmentandmaintenancebyassemblingalocalizedMef2Ccom⁃plex[J].DevCell,2017,41(5):540-554.e7.[6]SakumaS,ZhuEY,RaicesM,etal.LossofNup210resultsinmusclerepairdelaysandage⁃associatedalterationsinmuscleintegrity[J].LifeSciAlliance,2021,5(3):e202101216.[7]vanNieuwenhuijzeA,BurtonO,LemaitreP,etal.MicedeficientinnucleoporinNup210developperipheralTcellalterations[J].FrontImmunol,2018,9:2234.[8]BorlidoJ,SakumaS,RaicesM,etal.Nuclearporecomplex⁃mediatedmodulationofTCRsignalingisrequiredfornaïveCD4+Tcellhome⁃ostasis[J].NatImmunol,2018,19(6):594-605.[9]AminR,ShuklaA,ZhuJJ,etal.NuclearporeproteinNUP210deple⁃tionsuppressesmetastasisthroughheterochromatin⁃mediateddisruptionoftumorcellmechanicalresponse[J].NatCommun,2021,12(1):7216.[10]RajkumarT,SabithaK,VijayalakshmiN,etal.Identificationandvalidationofgenesinvolvedincervicaltumourigenesis[J].BMCCancer,2011,11:80.[11]GuQ,HouW,LiuH,etal.NUP210andmicroRNA⁃22modulatefastoelicithelacellcyclearrest[J].YonseiMedJ,2020,61(5):371-381.[12]AboulouardS,WisztorskiM,DuhamelM,etal.In⁃depthproteomicsanalysisofsentinellymphnodesfromindividualswithendometrialcancer[J].CellRepMed,2021,2(6):100318.[13]徐凌凡,WilliamButler,黄教悌.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的治疗新策略[J].中国临床新医学,2021,14(7):642-646.[14]MarzecJ,Ross⁃AdamsH,PirròS,etal.Thetranscriptomicland⁃scapeofprostatecancerdevelopmentandprogression:anintegrativeanalysis[J].Cancers(Basel),2021,13(2):345.[15]SugiuraM,SatoH,OkabeA,etal.IdentificationofAR⁃V7down⁃streamgenescommonlytargetedbyAR/AR⁃V7andspecificallytar⁃getedbyAR⁃V7incastrationresistantprostatecancer[J].TranslOncol,2021,14(1):100915.[16]DufourCR,ScholtesC,YanM,etal.ThemTORchromatin⁃boundinteractomeinprostatecancer[J].CellRep,2022,38(12):110534.[17]BacolodMD,BaranyF.Aunifiedtranscriptional,pharmacogenomic,andgenedependencyapproachtodecipherthebiology,diagnosticmarkers,andtherapeutictargetsassociatedwithprostatecancermetas⁃tasis[J].Cancers(Basel),2021,13(20):5158.[18]HongSH,SonKH,HaSY,etal.Nucleoporin210servesakeyscaf⁃foldforSMARCB1inlivercancer[J].CancerRes,2021,81(2):356-370.[19]KondoH,MishiroK,IwashimaY,etal.Discoveryofanovelami⁃nocyclopropenonecompoundthatinhibitsBRD4⁃drivennucleoporinNUP210expressionandattenuatescolorectalcancergrowth[J].Cells,2022,11(3):317.[20]WangL,ShenX,WangZ,etal.Amolecularsignatureforthepre⁃dictionofrecurrenceincolorectalcancer[J].MolCancer,2015,14(1):22.[21]JhaG,AzharS,RashidU,etal.Epigenetics:thekeytofuturediag⁃nosticsandtherapeuticsoflungcancer[J].Cureus,2021,13(11):e19770.[22]EversonTM.Geneticandepigeneticvariationsinasthmaandwheezeillnesses[D].AnnArbor:Univ.ofSouthCarolina,2015.[23]KikutakeC,YaharaK.IdentificationofepigeneticbiomarkersoflungadenocarcinomathroughMulti⁃Omicsdataanalysis[J].PLoSOne,2016,11(4):e0152918.[24]SgroA,BlancafortP.Epigenomeengineering:newtechnologiesforprecisionmedicine[J].NucleicAcidsRes,2020,48(22):12453-12482.[25]BarrosFilhoMC,KatayamaML,BrentaniH,etal.Genetriosigna⁃turesasmolecularmarkerstopredictresponsetodoxorubicincyclo⁃phosphamideneoadjuvantchemotherapyinbreastcancerpatients[J].BrazJMedBiolRes,2010,43(12):1225-1231.[26]张㊀静,黄守国,夏㊀鹰.CeRNA网络介导恶性肿瘤表型调控的机制研究[J].国际肿瘤学杂志,2021,48(9):544-548.[27]MukherjeeS,BiswasD,EpariS,etal.Comprehensiveproteomicanalysisrevealsdistinctfunctionalmodulesassociatedwithskullbaseandsupratentorialmeningiomasandperturbationsincollagenpathwaycomponents[J].JProteomics,2021,246:104303.[28]SongLR,LiD,WengJC,etal.MicroRNA⁃195functionsasatumorsuppressorbydirectlytargetingfattyacidsynthaseinmalignantmen⁃ingioma[J].WorldNeurosurg,2020,136:e355-e364.[29]FuR,QinP,ZouX,etal.Acomprehensivecharacterizationofmonoal⁃lelicexpressionduringhematopoiesisandleukemogenesisviasingle⁃cellRNA⁃sequencing[J].FrontCellDevBiol,2021,9:702897.[30]LiM,ZhaoH.BioinformaticsanalysisoftheexpressionandclinicalsignificanceoftheNUP210geneinacutemyeloidleukaemia[J].Hematology,2022,27(1):456-462.[收稿日期㊀2022-05-12][本文编辑㊀韦㊀颖]本文引用格式吴维全,叶石才.核孔蛋白210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23,16(4):412-416.㊀㊀[摘要]㊀microRNAs(miRNAs)是一组小的非编码RNA,在恶性肿瘤的生物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㊂miR⁃4516是其主要成员之一,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与肿瘤的侵袭㊁转移㊁预后及对化学药物敏感性等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㊂该文对miR⁃4516在消化系统肿瘤㊁胶质母细胞瘤㊁乳腺癌㊁视网膜母细胞瘤㊁甲状腺癌等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㊂㊀㊀[关键词]㊀miRNAs;㊀miR⁃4516;㊀恶性肿瘤㊀㊀[中图分类号]㊀R36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文章编号]㊀1674-3806(2023)04-0416-05㊀㊀doi:10.3969/j.issn.1674-3806.2023.04.23ResearchprogressofmiR⁃4516inmalignanttumors㊀YINWu,ZHONGXiao⁃gang.DepartmentofPathology,thePeopleᶄsHospitalofGuangxiZhuangAutonomousRegion,Nanning530021,China㊀㊀[Abstract]㊀MicroRNAs(miRNAs)areagroupofsmallnon⁃codingRNAs,whichplaythekeyrolesinthebio⁃logicalprocessofmalignanttumors.MiR⁃4516,oneofthemainmembersofmiRNAs,isabnormallyexpressedinavarietyoftumorsandiscloselyrelatedtotumorinvasion,metastasisandprognosis,andissensitivetochemicaldrugs,whichhasimportantclinicalresearchvalue.ThispaperreviewstheresearchprogressofmiR⁃4516indigestivesystemneo⁃plasm,glioblastoma,breastcancer,retinoblastomaandthyroidcancer.㊀㊀[Keywords]㊀MicroRNAs(miRNAs);㊀MicroRNA⁃4516(miR⁃4516);㊀Malignanttumors㊀㊀microRNAs(miRNAs)是一组进化保守的内源性小分子非编码RNA(noncodingRNAs,ncRNAs),长度为19 25个核苷酸[1],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与靶mRNA的3ᶄ⁃UTR结合,最终导致靶基因转录后抑制㊁降解或沉默[2],其在肿瘤的发生㊁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充当肿瘤抑制因子或癌基因[3⁃4]㊂microRNA⁃4516(miR⁃4516)是miRNAs家族中一员,位于16p13 3上,广泛参与细胞的增殖㊁凋亡过程,在多种肿瘤中都有异常表达[5⁃10],可通过对不同靶基因的调节,影响肿瘤细胞增殖㊁侵袭㊁迁移㊁凋亡以及对化学药物的敏感。

癌细胞细胞间相互作用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研究

癌细胞细胞间相互作用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研究

癌细胞细胞间相互作用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研究癌症作为一种致命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在不断上升,成为困扰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之一。

近年来,细胞间相互作用逐渐成为癌症研究领域的热点,其中癌细胞的细胞间相互作用是影响肿瘤恶性程度和转移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本文将探讨癌细胞细胞间相互作用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研究。

一、细胞间相互作用细胞间相互作用是指细胞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过程。

细胞在身体中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细胞间的相互作用非常重要,可以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等过程产生影响。

具体的细胞间相互作用机制包括细胞-细胞相互作用、细胞-基质相互作用和细胞-血管相互作用等。

二、癌症的细胞间相互作用癌细胞的细胞间相互作用与正常细胞的不同,癌细胞经常通过细胞膜上的一些蛋白质与周围的细胞进行联系,这样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来促进肿瘤的生长、扩散及血管形成等。

三、癌细胞细胞间相互作用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癌细胞细胞间相互作用是癌症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之一,癌症的细胞间相互作用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紧密相关。

早期癌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多表现为相对松散的细胞群集,不会对正常细胞产生影响,但是随着癌症的发展,细胞间相互作用逐渐趋紧密,出现相互连接聚集的现象,导致癌细胞的体积逐渐增大,从而发生细胞坏死和炎症反应,同时还会产生一些癌细胞外分泌基质,使癌细胞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导致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从而增加癌症的恶性程度。

四、细胞间相互作用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意义癌细胞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于肿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癌症的研究和治疗方法都是基于对癌细胞生长和分裂机理的研究,细胞间相互作用而成为治疗方案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癌症治疗中,如果能够破坏癌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则可以阻断癌症的生长和转移,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和生存率。

五、结论癌细胞细胞间相互作用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这种联系基于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学等许多学科交叉的理论。

基因突变和表达谱变异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研究

基因突变和表达谱变异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研究

基因突变和表达谱变异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研究恶性肿瘤是人类健康的最大敌人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对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

如今,一些新兴的研究领域,如基因突变和表达谱变异,也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研究,以期能够更好的解决肿瘤治疗和防治问题。

一、基因突变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基因变异是欲了解肿瘤形成的关键。

肿瘤的形成往往是由于细胞的基因出现了突变,使得肿瘤细胞失去了正常细胞的限制,导致细胞增殖失控。

基因突变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致癌基因的突变,这种突变往往会导致致癌基因的表达增强或功能异常;另一类是抑癌基因的突变,这种突变一般会导致抑癌基因的表达下降或失去功能,从而促进细胞增殖。

可以说所有的恶性肿瘤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不同类型的癌症也蕴含着不同的基因突变,其中一些已经被科学家们相对准确的确定了。

例如结肠癌的形成往往是由于APC、KRAS、TP53、BRAF、SMAD4、PIK3CA等基因的突变造成的;而肝癌则是由于TP53、CTNNB1、ARID1A、AXIN1、AXIN2等基因的突变所致。

不同肿瘤的基因突变是相互独立的,但它们共同构成了癌症的基因谱系,为研究肿瘤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方法。

二、表达谱变异与恶性肿瘤的关系除了基因突变,肿瘤的形成和发展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基因的表达。

基因的表达谱在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中存在着广泛的变异,往往与基因的突变状况密切相关。

表达谱变异是指某些基因在不同细胞、不同个体或不同环境条件下发生的表达异质性。

肿瘤细胞由于遭受了各种各样的突变和表达谱的变异,表达的基因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例如,某些基因的表达下降导致DNA修复机制的削弱,进而诱发了细胞的突变和增殖;某些基因的过度表达则可能导致肿瘤细胞的调节机制失调,从而加速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表达谱变异研究对于谱系分析和分类鉴别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根据表达谱变异,肿瘤可以分为慢性进展型肿瘤和侵袭型肿瘤;毒性逐渐增加的高分化肿瘤和恶性程度不断提高的低分化肿瘤;对于同一种癌症,它的表达谱具备很好的分类鉴别能力,从而为治疗策略的制定和预测疗效提供了依据。

肿瘤患者IL10升高与免疫逃逸及肿瘤恶性程度的关联

肿瘤患者IL10升高与免疫逃逸及肿瘤恶性程度的关联

肿瘤患者IL10升高与免疫逃逸及肿瘤恶性程度的关联在肿瘤免疫学研究领域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患者体内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升高水平与肿瘤免疫逃逸及肿瘤恶性程度的关联。

白细胞介素10是一种细胞因子,在调节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当其水平过高时,它可能会对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肿瘤免疫逃逸的发生,并进一步影响肿瘤的恶性程度。

首先,研究表明,IL10升高水平是肿瘤细胞逃逸免疫监视的重要机制之一。

正常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来抑制肿瘤的发展。

然而,肿瘤细胞能够产生和释放大量的IL10,从而抑制免疫反应,降低身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IL10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例如抑制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杀伤能力,减少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等。

因此,当肿瘤细胞释放过量的IL10时,它能够抑制免疫细胞的杀伤作用,使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监视。

其次,IL10的升高还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

研究发现,肿瘤患者IL10水平的升高通常与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相关。

IL10被认为是一种促进肿瘤生长和侵袭的因子。

它可以促使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同时还能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

因此,当肿瘤患者体内IL10水平升高时,会加速肿瘤的生长和侵袭,导致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

此外,IL10升高还与肿瘤微环境的改变密切相关。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周围的细胞和分子环境。

IL10的升高可以改变肿瘤微环境,包括增加肿瘤相关炎症因子的分泌和免疫抑制细胞的数量。

这些改变会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侵袭,并减弱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

因此,IL10升高对于肿瘤微环境的改变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加剧了肿瘤的恶性程度。

总的来说,肿瘤患者体内IL10水平的升高与肿瘤免疫逃逸及肿瘤恶性程度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

IL10的升高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使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监视,同时还能促进肿瘤生长和侵袭,并改变肿瘤微环境。

因此,研究和干预IL10的水平可能有助于开发新的免疫治疗策略,并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

恶性肿瘤的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的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的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恶性肿瘤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致死率最高的一类疾病之一。

虽然环境因素在恶性肿瘤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遗传易感性在肿瘤的发展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从基因和遗传易感性的角度,介绍恶性肿瘤的遗传研究进展。

一、恶性肿瘤遗传易感性的基因研究基因是构成人体的基本遗传单位,它携带着人类遗传信息的编码,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重要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

在恶性肿瘤的遗传研究中,肿瘤抑制基因和癌基因是研究的重点。

1. 肿瘤抑制基因肿瘤抑制基因是一类能够抑制正常细胞转化成恶性肿瘤细胞的基因,它们在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负调控作用。

例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和卵巢癌等家族遗传性肿瘤密切相关。

2. 癌基因癌基因是一类促进细胞增殖和抑制凋亡的基因,它们的突变会导致细胞失去正常的生长调控机制,从而形成恶性肿瘤。

诸如EGFR、KRAS和TP53等基因变异已被证实与多种恶性肿瘤的易感性密切相关。

二、恶性肿瘤遗传易感性的遗传学研究遗传易感性是指一个个体对恶性肿瘤发生的易感程度。

遗传学研究揭示了恶性肿瘤易感性的遗传规律,这对于发现患病风险的人群以及制定个性化预防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 家系研究家系研究是一种通过调查家族中肿瘤患者和健康成员的关系,探讨恶性肿瘤的遗传规律的方法。

通过家系研究,可以确定遗传易感性较高的家族,并进一步开展与遗传性肿瘤相关的基因突变研究。

2. 遗传关联研究遗传关联研究是一种通过分析人群中的基因变异与恶性肿瘤发生的关联性,来研究肿瘤的遗传易感性的研究方法。

这种研究方法能够发现一些与恶性肿瘤发生相关的常见遗传变异。

三、恶性肿瘤遗传易感性的临床应用随着对恶性肿瘤遗传易感性研究的深入,其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1. 遗传咨询和遗传测试基于恶性肿瘤遗传易感性的研究结果,医生可以对有相关家族史的患者进行遗传咨询和遗传测试,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患病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质瘤GFAP、S-100、Vimentin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关系的研究文章来源:2005-12-19 16:31:50张锟王雅杰刘晓谦张新庆2005-12-13 13:28:48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3年12月第1卷第11期【摘要】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瘤中GFAP、S-100、Vimentin的表达情况及这三种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

方法采用HE染色和S-P法对276例星形细胞瘤中GFAP、S-100、Vimentin的表达情况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结果GFAP在星形细胞瘤中,S-100多显全细胞型阳性;GFAP、Vimentin主要呈胞浆胞突型阳性;纤维型和原浆型星形细胞瘤中GFAP、S-100明显阳性,Vimentin反应较弱;在毛细胞型和肥胖型星形细胞瘤中三种肿瘤标志物染色呈强阳性,且随着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增高,GFAP、S-100强度减弱,而Vimentin反应强度增强,GFAP、S-100、Vimentin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有显著相关性。

结论GFAP、S-100、Vimentin可以作为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标志物。

关键词胶质瘤GFAP S-100 Vimentin 免疫组化The relevance of GFAP,S-100and Vimentin tohistological grade in human gliomaZhang Kun,Wang Yajie,Liu Xiaoqian,et al.Neurosurgery Department,Beijing Chui Yangliu Hospital,Beijing100022.【Abstract】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expression of GFAP,S-100and Vimentin in glioma,to discuss the value of GFAP,S-100and Vimentin in histological grade.Methods HE and SP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techˉnique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GFAP,S-100and Vimentin in276human glioma.Results S-100proˉtein presents whole cell staining;GFAP and Vimentin protein present intense perikaryo-staining and cell processes staining in the astrocytomas.GFAP and S-100protein present strong positive,while Vimentin protein presents weak positive in the fibrillary and protoplasmic astrocytomas.In the pilocytic and gemistocytic astroytomas,the three markers all present strong positive,and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astrocytomas degree,the intensity of GFAP and S-100proˉtein decreases,while the intensity of Vimentin protein increases.There is definit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quantity of the markers and the malignancy degree in the astrocytomas.Conclusion GFAP,S-100Vimentin can be the markers for the malignancy degree in the astrocytomas.Key words glioma GFAP S-100 vimentin immunohistochemistry星形胶质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多呈复发和逐渐恶性进展的趋势,预后不良,故其一直是神经外科治疗的重点和难点,在治疗过程中,正确的诊断和判断其分化程度往往是治疗的关键。

经研究发现,某些特定蛋白的表达可能与肿瘤良恶程度及预后有相关性,通过对其免疫组化染色的结果分析,可以更准确地反映送检肿瘤的性质[1]。

本研究通过对276例人脑星形胶质瘤中GFAP、S-100和Vimentin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对其表达情况与肿瘤的恶性程度进行了对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1990~2000年手术切除星形胶质瘤石蜡包埋标本276例,男153例,女123例,年龄5~76岁,平均年龄(45.94±17.98)岁。

按1993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法[2],Ⅰ级星形细胞瘤76例,Ⅱ级星形细胞瘤108例,Ⅲ级星形细胞瘤52例,Ⅳ级星细胞瘤40例。

1.2 方法组织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5μm连续切片,切片脱蜡至水,常规HE 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按S-P试剂盒说明书严格操作,苏木素复染,脱水透明,DAB-H 2 O 2 显微镜控制下显色。

阴性对照以磷酸盐缓冲液替代一抗。

以肿瘤细胞胞浆胞核染色强度高于背景非特异染色为阳性。

染色强度根据染色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分为4级:随机计数10个高倍视野的瘤细胞,细胞不着色,与背景一致为(-),阳性细胞占1%~25%为(+),阳性细胞占25%~50%为(++),阳性细胞占50%以上为(+++)。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χ 2 检验。

2 结果在星形细胞瘤中,S-100多显全细胞型阳性;GFAP、Vimentin主要呈胞浆胞突型阳性;纤维型和原浆型星形细胞瘤中GFAP、S-100明显阳性,Vimentin反应较弱;在毛细胞型和肥胖型星形细胞瘤中三种肿瘤标志物染色呈强阳性。

2.1 GFAP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的关系276例星形细胞瘤中,GFAP阳性240例,占86.96%,且GFAP免疫组化染色强度随着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减少。

见表1。

表1 GFAP在276例星形细胞瘤中的染色结果略2.2 S-100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的关系276例星形细胞瘤中,S-100阳性253例,占91.67%,且S-100免疫组化染色强度随着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减少。

见表2。

表2 S-100在276例星形细胞瘤中的染色结果略2.3 Vimentin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的关系276 例星形细胞瘤中,Vimentin阳性196例,占71.01%,且GFAP免疫组化染色强度随着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减少。

见表3。

表3 Vimentin在276例星形细胞瘤中的染色结果略3 讨论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免疫组化标记物较多,本文以GFAP、S-100和Vimentin作为标记物,对276例星形胶质瘤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染色结果与多数文献一致。

GFAP是星形胶质细胞浆中8~10nm的中间丝,分子量为50kD,是构成胶质细胞的重要骨架成分,常常出现在核周和胞浆中。

它首先由英国人在1971年从多发性硬化病患者的白质硬化斑块(plaques)中分离获得,是中间纤维丝蛋白家族中的重要成员[3],它作为胶质纤维的特异标记物,可用于颅内肿瘤中胶质起源肿瘤的确定。

Fiks [4]等通过对56例毛发型星形细胞瘤和11例神经节神经胶质瘤的免疫组化分析证实GFAP与该类型肿瘤的预后有显著相关性。

改变GFAP基因及其表达状态对星形细胞及其来源的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有重要影响。

当把白鼠的GFAP基因敲除后,GFAP阳性的星形细胞会表达nestin蛋白(祖细胞标志物),使细胞生长密度增加,提示GFAP表达的丧失能使细胞呈现恶性表型,上调GFAP基因的表达可以促进胶质瘤的分化,诱导瘤细胞凋亡[5]。

Lawrence [6]等总结了GFAP 在诊断星形细胞瘤时的价值,强调原发与转移性颅内肿瘤鉴别诊断有困难时,GFAP阳性有重要参考意义。

本研究显示,星形胶质细胞瘤中,在瘤细胞分化较差的区域,核分裂相多见,细胞密度大,GFAP呈弱阳性或不着色,GFAP染色程度与细胞分化程度一致。

S-100蛋白主要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星形胶质细胞及相应的肿瘤细胞内,S-100蛋白分子由α亚基和β亚基组成,其分子量为21000,生物半衰期22h,因能100%溶解于pH值为7的饱和硫酸铵溶液中而得名。

Wiesma [7]等认为,脑脊液中的S-100蛋白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可能跟胶质细胞的凋亡、髓鞘的脱失以及脑脊液代谢变化有关,但血浆中的S-100蛋白浓度与年龄、性别无确切关系。

目前,临床已经使用S-100蛋白单克隆抗体对临床标本进行检测,鉴别肿瘤起源,提高了胶质瘤诊断正确性。

S-100蛋白的分布较为广泛,特异性不强,目前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鉴别诊断。

Camby [8]对95例星形细胞瘤中S-100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100蛋白各亚型在星形细胞瘤均有表达,且其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呈负相关,本文的研究结果支持这一观点。

波形蛋白(Vimentin)是所有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种中间丝蛋白,但在成熟过程中被其它一些特异中间丝蛋白所替代。

在星形细胞瘤中,Vimentin蛋白的分布与GFAP类似。

一般认为,Vimentin的出现表示该细胞尚处于未成熟阶段,细胞分化程度低[9]。

一般情况下,GFAP与Vimentin共同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瘤中,但Vimentin作为标志物仅出现于神经管成熟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而GFAP则是星形胶质细胞瘤特异性标志物。

本研究结果显示,GFAP作为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它有助于星形胶质来源肿瘤的诊断、分级和恶性程度的评分,S-100和Vimentin可作为研究神经系统肿瘤的有用标记物。

GFAP、S-100、Vimentin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病理级别相关,随着星形细胞瘤恶性度的增加,GFAP、S-100表达减弱,而Vimentin表达增强,本研究结果与文献所报一致,提示这三种蛋白的表达均可作为判别肿瘤恶性程度的有意义的指标。

在临床治疗颅内肿瘤过程中,判断恶性程度是治疗的关键之一,对于一些组织学判断较为困难的肿瘤更为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