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合集下载

(完整版)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总结

(完整版)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总结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层划分为K<L<M<O<P<Q,对应电子层能量增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按照能量较低者低优先排布原则.②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

③ 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8个电子(K 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个电子(K 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个电子注意:多条规律必须同时兼顾。

简单例子的结构特点:(1)离子的电子排布:主族元素阳离子跟上一周期稀有气体的电子层排布相同,如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和氖的核外电子排布是相同的。

阴离子更同一周期稀有气体的电子排布相同:负氧离子,氟离子和氖的核外电子排布是相同的。

(2)等电子粒子(注意主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①10电子粒子:CH 、N 、NH 、NH 、NH 、O、OH 、H O 、H O 、F 、HF 、Ne 、Na 、Mg 、Al 等。

4-3-23+4-2-23+-++2+3 ②18电子粒子:SiH 、P 、PH 、S 、HS 、H S 、Cl 、HCl 、Ar 、K 、Ca 、PH 等。

4-33-2-2-++2+4 特殊情况:F 、H O 、C H 、CH OH222263 ③核外电子总数及质子总数均相同的阳离子有:Na 、NH 、H O 等;阴离子有:++43+F 、OH 、NH ; HS 、Cl 等。

---2--前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性:(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H11(2)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H 、 Li 、Na ;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Be 、Mg 、He(3)最外层电子总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 、Ar(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C ;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O ;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e(5)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一半的元素:Li 、P(6)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 、Be 、Al(7)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Be(8)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 、Si元素周期表的规律:(1)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3而又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或2的元素可能是主族、副族或0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是稀有气体(He 例外)(2)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的ⅡA、ⅢA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别有:①第2、3周期(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都相差1;②第4、5周期相差11;③第6、7周期相差25(3)同主族、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差①位于过渡元素左侧的主族元素,即ⅠA、ⅡA族,同主族、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下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所含元素总数;相差的数分别为2,8,8,18,18,32②位于过渡元素左侧的主族元素,即ⅢA~ⅦA族,同主族、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下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所含元素种数。

高中化学《第五章第一节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原理》课件

高中化学《第五章第一节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原理》课件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5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 元素周期律
9
4.几种重要核素的用途
核素 用途
29325 U 核燃料
164 C 考古断代
21H
31H
制氢弹
188 O 示踪原子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5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 元素周期律
10
三、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5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 元素周期律
第5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 元素周期律
14
(6)核聚变如21H+31H―→42He+10n,因为有新微粒生成,所以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 × )
(7)一种核素只有一种质量数。
(√ )
(8)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
(9)最外层电子数为 8 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原子。 (10)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一定相同。
答案:(1)核素 同位素 (2)168O2 和168O3 (3)30 24 (4)7 5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5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 元素周期律
17
原子结构与同位素的认识误区 (1)原子不一定都有中子,如11H。 (2)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如 F 与 OH-。 (3)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其质子数不一定相同,如 Al3+和 Na+、F-等,NH4+与 OH- 等。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19
()
第5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 元素周期律
20
解析:选 C。40K 的质子数是 19,中子数是 21,40Ca 的质子数是 20,中子数是 20,A 项错误;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 项错误;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变成离 子,变化的是核外电子,但核内质子不变,所以任何原子或离子的组成中都含有质子, C 项正确;同位素的不同核素间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所以化学性质几 乎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同,D 项错误。

第一章第一节 第2课时 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 课件

第一章第一节 第2课时 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 课件

3.钠、钾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比较 (1)分析预测 钠原子与钾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或都是1),钾原子电子层数比钠多, 钾原子最外层电子离核远,更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钾元素的金属性比 钠强,单质钾与水(或酸)反应比钠更剧烈。
(2)实验探究
①实验现象 相同点:金属浮在水面上;金属熔成闪亮的小球;小球四处游动;发出 嘶嘶的响声;反应后的溶液呈红色。 不同点:钾与水的反应有轻微爆炸声并着火燃烧。 ②化学方程式: _2_N_a_+__2_H_2_O__=_=_=_2_N_a_O__H_+__H_2_↑__;_2_K_+__2_H_2_O_=_=__=_2_K_O__H_+__H_2_↑__。 (3)结论: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钾原子比钠原子容易失去电 子,钾元素的金属性比钠元素强。
第2课时 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结构 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
一、核外电子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征
2、电子层
在多电子原子里,把电子运动的能量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 壳层,称作电子层。
3、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一低四不超”
(1)能量规律——能量最低原理: 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向外,依次 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
6.“10电子微粒”和“18电子微粒”的推导
(1)10电子微粒
(2)18电子微粒
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
(1) 核外电子总数为10个电子的微粒 阳离子:Na+________M_g_2_+__A_l_3+___N__H_4_+__H__3O_ + 阴离子:N3-________O_2_—__F__—___O_H__—___N_H2— 分子:HF________H_2_O___N_H__3_C__H_4___N_e__

原子结构和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结构和核外电子排布

考纲解读1.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和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了解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涵义。

2.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3.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掌握1~36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排布式)。

4.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了解原子“基态”、“激发态”的概念。

知识再现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构成原子中微粒的作用2.原子中有关量的关系:电性关系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质量关系质量数(A)= 质子数(Z) + 中子数(N)二.同位素1.概念2.同位素的特点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自然界中稳定同位素的原子个数百分数不变。

3.与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的比较例题1、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存在,以下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4He的同分异构体B、比4He多一个中子C、是4He的同位素D、比4He少一个质子2、已知自然界氢的同位素16O、17O、18O,氢的同位素有H、D,从水分子的原子组成来看,自然界的水一共有 A、3种 B、6种 C、9种 D、12种3、1999年曾报道合成和分离子含高能量的正离子N5+的化合物N5AsF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N5+共有34个核外电子B、N5+中氮一氮原子间以共有电子对结合C、化合物中N5AsF6中As化合价为-1D、化合物N5A S F6中F化合价为-1三、核外电子的运动1.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核外电子质量,运动速率,运动的空间,确定的轨道。

2.电子云能级(原子轨道)电子云的轮廓图称之为原子轨道.四.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的排布能层(电子层)n 符号K L M N O P Q能级(原子轨道)每一能层的电子的能量也可能不同,又将能层分成相应的能级。

第n能层中,就有个能级,分别为ns 但不一定每一个能级中都有电子。

能级数=序数。

第一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学生版)

第一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学生版)

第3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一、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则1.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的电子应优先排布在 的能级里,然后由里到外,依次排布在 的能级里。

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如构造原理所示(对于1~36号元素来说,应重点掌握和记忆“1s → →4p ”这一顺序)。

2.泡利原理(1)原理内容:在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 个电子,而且它们的自旋状态 ,用方向相反的箭头“↑↓”表示。

(2)电子排布图 ①将每一个原子轨道用一个方框表示,在方框内标明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分布的式子。

②以铝原子为例,电子排布图中各符号、数字的意义为3.洪特规则(1)内容: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状态相同。

(2)特例在等价轨道(同一能级)上的电子排布处于全充满、半充满和全空状态时,具有 的能量和 的稳定性。

相对稳定的状态⎩⎪⎨⎪⎧全充满:p 6、d 10、f 14全空:p 0、d 0、f 0半充满:p 3、d 5、f 7如24Cr 的电子排布式为 ,为半充满状态,易错写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44s 2。

判断正误(1)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可以存在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 )(2)若将15P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写成1s 22s 22p 63s 23p 2x 3p 1y ,它违背了泡利原理( )(3)2p 3x 只违背了洪特规则( ) (4)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 23p 2,其有14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深度思考1.以下列出的是一些原子的2p 能级和3d 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情况,试判断,哪些违反了泡利原理,哪些违反了洪特规则。

(1)(2)(3)(4)(5)(6)违反泡利原理的有______,违反洪特规则的有______________。

2.用规范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电子排布情况。

(1)画出硼的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__,核外电子共有____种运动状态。

第一节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第一节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第一节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原子的结构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相对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原子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2、核外电子具有能量。

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电子——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离核远的区域运动用电子层表示电子能量不同和离核远近不同3、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核及核内有8个质子弧线表示电子层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82 64、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1)核外电子总是从离核最近、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逐步趋向离核远、能量高的电子层排布(2)各电子层最大容纳量:第一层2个、第二层8 个------第n层为2n2个(3)最外层不得超过8 个。

5、离子结构示意图: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为10个的有:原子:Ne、离子:O2-、F-、Na+、Mg2+、Al3+、NH4+分子:CH4、NH3、H20、HF二、元素的分类1、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都有8 个电子,He为2 个这样的结构也叫稳定结构(惰性气体元素)注意:离子一定达到稳定结构。

而且与某种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即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原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可能是离子或稀有气体原子。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 个。

(越少越容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越活泼)金属元素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次外层变成最外层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3、非金属元素:除个别元素以外,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 个。

(越多越容易得电子,化学性质越活泼)非金属元素原子易得电子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总结:金属、非金属元素原子都未达到稳定结构,但都有达到稳定结构的趋势,只不过达到稳定结构的方式不同,有的通过失电子,有的通过得电子。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能级交错现象的原因是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这 种相互作用会导致电子的能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排布的 能级。
04 核外电子排布的实例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
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排布在1s轨道上。
2
氢原子是所有原子中最简单的,其核外电子排布 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
3
氢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能量状态由主量子数n决 定,本例中n=1。
轨道表示式
轨道表示式是另一种表示原子核外电 子排布的方法,它通过图形的方式表 示电子云的分布和电子的运动状态。
轨道表示式的优点是可以直观地展示 电子云的分布情况和电子的运动状态, 有助于理解电子的行为和性质。
能级交错现象
能级交错现象是指在实际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中,有些电子 会出现在比其理论能级高的能级上,这种现象称为能级交错 。

05 核外电子排布的意义
对元素性质的影响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核外电子排布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因为元素的化学反应主要涉及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性质
同一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核外电子数增多,电子填充到更高能级,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
对周期律的解释
周期表的形成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形成元素周期表的基础,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顺序是根据核外电子排布来确定的 。
最低。
当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 会释放出能量,这个能量可以通
过发射光子的方式释放出去。
洪特规则
洪特规则指出,在任何一个原子中,对于同一 能级上的电子,总是优先以等价的方式占据不 同的轨道。
这个规则的原因是,当电子以等价的方式占据 不同的轨道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最小的, 从而使得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一、能量最低原理所谓能量最低原理是,原子核外的电子,总是尽先占有能量最低的原子轨道,只有当能量较低的原子轨道被占满后,电子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以使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的稳定状态; 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为:1.当n 相同,l 不同时,轨道的能量次序为s<p<d<f;例如,E 3S <E 3P <E 3d ; 2.当n 不同,l 相同时,n 愈大,各相应的轨道能量愈高;例如,E 2S <E 3S <E 4S ;3.当n 和l 都不相同时,轨道能量有交错现象;即n-1d 轨道能量大于ns 轨道的能量,n-1f 轨道的能量大于np 轨道的能量;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递增核外电子的填充次序为ns,n-2f,n-1d,np; 核外电子填充次序如图1所示;图1电子填充的次序图2多电子原子电子所处的能级示意图最外层最多能容纳8电子,次外层最多能容纳18电子;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 2个n 为电子层数的数值如:各个电子层中电子的最大容纳量电子层n K1 L2 M3N4电子亚层 s s p s p d s p d f 亚层中的轨道数 1 1 3 1 3 5 1 3 5 7 亚层中的电子数 2 2626 102610 14每个电子层中电子的最大容纳量2n 2281832从表可以看出,每个电子层可能有的最多轨道数为n 2,而每个轨道又只能容纳2个电子,因此,各电子层可能容纳的电子总数就是2n 2;二、鲍利Pauli 不相容原理鲍利不相容原理的内容是:在同一原子中没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或者说在同一原子中没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例如,氦原子的1s 轨道中有两个电子,描述其中一个原子中没有运动状态的一组量子数n,l,m,ms 为1,0,0,+1/2,另一个电子的一组量子数必然是1,0,0,-1/2,即两个电子的其他状态相同但自旋方向相反;根据鲍利不相容原理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每一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自旋方向相反的两个电子;于是,不难推算出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 2个;例如,n=2时,电子可以处于四个量子数不同组合的8种状态,即n=2时,最多可容纳8个电子,见下表;n 2 2 2 2 2 2 2 2 l 0 0 1 1 1 1 1 1 m 00 0+1+1-1 -1 ms+1/2 -1/2 +1/2-1/2 +1/2 -1/2+1/2-1/2在等价轨道中,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这就叫洪特规则;洪特规则实际上是最低能量原理的补充;因为两个电子同占一个轨道时,电子间的排斥作用会使体系能量升高,只有分占等价轨道,才有利于降低体系的能量;例如,碳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除了有2个电子分布在1s 轨道,2个电子分布在2s 轨道外,另外2个电子不是占1个2p 轨道,而是以自旋相同的方向分占能量相同,但伸展方向不同的两个2p 轨道;碳原子核外6个电子的排布情况如下:作为洪特规则的特例,等价轨道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的状态是比较稳定的;全充满、半充满和全空的结构分别表示如下:全充满:;半充满:;全空:;用洪特规则可以解释为什么Cr 原子的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d 54s 1而不是3d 44s 2,Cu 原子的外层电子排布为3d 104s 1而不是3d 94s 2;应该指出,核外电子排布的原理是从大量事实中概括出来的一般规律,绝大多数原子核外电子的实际排布与这些原理是一致的;但是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核外电子排布变得复杂,用核外电子排布的原理不能满意地解释某些实验的事实;在学习中,我们首先应该尊重事实,不要拿原理去适应事实;也不能因为原理不完善而全盘否定原理;科学的任务是承认矛盾,不断地发展这些原理,使之更加趋于完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什么不超过8个次外层电子数为什么不超过18个;由于能级交错的原因,E nd >E n+1s ;当ns 和np 充满时共4个轨道,最多容纳8个电子,多余电子不是填入nd,而是首先形成新电子层,填入n +1s 轨道中,因此最外层电子数不可能超过8个.;同理可以解释为什么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若最外层是第n 层,次外层就是第n-1层;由于E n-1f >E n+1s>E np ,在第n +1层出现前,次外层只有n-1s、n-1p、n-1d 上有电子,这三个亚层共有9个轨道,最多可容纳18个电子,因此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例如,原子最外层是第五层,次外层就是第四层,由于E 4f >E 6s >E 5p ,当第六层出现之前,次外层第四层只有在4s、4p 和4d 轨道上有电子,这三个亚层共有9个轨道,最多可容纳18个电子,也就是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原子电子层结构及与元素基本性质的关系1、 随元素核电荷数递增,元素原子外层电子结构呈周期性变化,导致元素性质呈周期性的变化;这就是元素周期律;周期与能级组的关系周期 能级组 能级组内各原子轨道 能级组内轨道所能容纳的电子数 各周期中元素 1一1s222 二 2s2p8 83 三 3s3p8 84 四 4s3d4p18 185 五 5s4d5p18 186 六 6s4f5d6p32 327 七 7s5f6d7p32 321周期数==电子层数==最外电子层的主量子数=相应能级组数n;2各周期元素的数目==相应能级组中原子轨道所能容纳的电子总数;3主族元素所在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ns+np电子数=最高正价数;副族ⅢB~ⅦB族数=n-1d+ns电子数;Ⅷ族n-1d+ns电子数为8,9,10;ⅠB、ⅡB族为n-1d10ns1和n-1d10ns2;零族的最外电子数为2或8;4根据原子电子层结构特点,将周期表分为S区,P区主族元素;d区和ds区过渡元素;f区内过渡元素;元素的分区①s区元素,最外电子层结构是ns1和ns2,包括IA、IIA族元素;②p区元素,最外电子层结构是ns2np1-6,从第ⅢA族到第0族元素;③d区元素,电子层结构是n-1d1-9ns1-2,从第ⅢB族到第Ⅷ类元素;④ds区元素,电子层结构是n-1d10ns1和n-1d10ns2,包括第IB、IIB族;⑤f区元素,电子层结构是n-2f0-14n-1d0-2ns2,包括镧系和锕系元素;2.元素基本性质变化的规律性元素原子半径r电离能I及电负性X随原子结构呈周期性递变;1同一周期从左至右,Z逐渐增大r逐渐减小,I、χ逐渐增大,因而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长周期的过渡元素,其次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Z依次增加不大,性质递变较缓慢;2同一族从上至下,主族元素Z变化不大,电子层依次增多,r逐渐增大,I、和χ逐渐减小,因而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副族元素从上到下,r增加不大,而Z增大起了主导作用,除ⅢB族外,其它副族从上到下I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减弱;练习1、画出锂、氧、钠原子的轨道表示式;2、写出碳、氟、硫、钙、铜原子,镁离子、铁离子、Br-的电子排布式;3、写出下列金属的元素符号、说明在表中位置、写出价电子层排布式: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银、金、锌、汞;铁1s22s22p63s23p63d64s2;4.39号元素钇的电子排布应是下列各组中的哪一组A.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5s2B.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5s25p1C.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f15s2D.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5s25d1A.外围电子构型为4d15s25.某元素位于周期表中36号元素之前,失去3个电子后,在角量子数为2的轨道上刚好半充满,该元素是什么A.铬B.钌C.砷D.铁D.铁;Fe3+外围电子构型是3s23p63d56.下列元素中,哪一个元素外围电子构型中3d全满,4s半充满A.汞B.银C.铜D.镍族铜;C.3d全满为3d10,4s半满为4s1,具有外电子构型为3d104s1的元素是IB7.外围电子构型为4f75d16s2的元素在周期表中应在什么位置A.第四周期ⅦB族B.第五周期ⅢB族C.第六周期ⅦB族D.第六周期ⅢB族D.第六周期ⅢB族,由于内层4f未填满,该元素必然是镧系元素钆;8.下列四种元素的电子构型中,其电子构型的离子状态在水溶液中呈无色的是哪一种A.2,8,18,1 B.2,8,14,2C.2,8,16,2 D.2,8,18,2D.最外层具有2s2,8s2p6,18s2p6d10和18+2等稳定结构类型离子一般都没有颜色,因为在这些结构中,电子所处的状态比较稳定,一般可见光难以激发它们,因而不显颜色;9.如果发现114号元素,该元素应属下列的哪一周期哪一族A.第八周期ⅢA 族B.第六周期ⅤA族C.第七周期ⅣB 族D.第七周期ⅣA族D.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其电子层结构可能为Rn7s25f146d107p2,它属于第七周期第四主族;10.第二周期各对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次序如下,其错误的是哪一组A.Li<Be B.B<C C.N<O D.F<NeC.应N>O;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电离能有些曲折变化;按照洪特规则,等价轨道全满p6,d10,半满p3,d5和全空p0,d0是相对稳定的;在第二周期中,N有较高的第一电离能是因为N原子为p3半充满之故;11.外层电子构型为3d54s1的元素是,T1+离子的价电子构型是____;铬半满、T1+铊的价电子构型是6s2;12.周期表中所有元素按原子结构的特征,可分为五大区,它们是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A.s电子区;B.p电子区;C.d电子区;D.f电子区;Eds区;13.如果第七周期是完全周期,其最终的稀有气体的电子层结构为____,其原子序数应为____;第七周期稀有气体的电子层结构为:Rn7s26d107p6,原子序数为118;。

第一节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考点(二)核外电子排布课件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节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考点(二)核外电子排布课件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为200 mL,则可知所加c(NH4F)=0.02 mol·L-1+2×2.3×10-2 mol·L-1=6.6×
解析: B 项,Cu 价电子排布式为 3d ,全充满、稳定,错误;D 项,没 (2)某粒子的盐溶液能使溴水褪色,并出现浑浊,这种+粒子的符号是_____。
10
是平面三角形;SO3(或BF3)与其互为等电子体,它们的价电子总数和原子总数均
2.构造原理——确定电子填充能级顺序
铁、氢氧化铝的沉淀,所以“废渣”的主要成分为Al(OH)3、Fe(OH)3;(3)当溶液 【解析】滴定终点时草酸根将高锰酸根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会显无色,滴定终点 共价键是1.5个,该晶体中n(N)与n(N—N)之比为2∶3;这种高聚氮N—N键的键 (4)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X和Y,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Y的原子序数比X大2,则Y的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______,X在参与化学反应时,1个原子失 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 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VO+转化为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阳极,尿素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氮气和水,电极反应式为 ②若控制温度80 ℃、pH=2,可得到黄铁矾钠 +11H2O;(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通入空气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并形成氢氧化 (2)工业合成氨的正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放热反应。提高平衡体系中NH3的质量分数需要使平衡正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加入合适的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 移动,故a、d项不符合题意;将平衡体系中的氨分离出来,开始时反应物的浓度不变,瞬时反应速率不变,之后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b项不符合题意;增大压强,反 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平衡正向移动,平衡体系中氨的质量分数增大,c项符合题意。 C.利用CO2制成全降解塑料以缓解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

1 第16讲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 第16讲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第16讲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高考评价要求]1.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原子结构,知道元素、核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能画出1~20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高低顺序,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构造原理,能结合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书写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

4.能说明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与宏观物体运动特点的差异。

考点一 原子结构 核素、同位素1.原子的构成(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作用原子(A Z X )⎩⎪⎨⎪⎧原子核⎩⎨⎧质子(Z 个)——决定元素种类中子[(A -Z )个]在质子数确定后决定原子种类同位素核外电子(Z 个)——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2)微粒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3)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①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③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④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2.元素、核素、同位素(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关系(2)同位素的特征①相同存在形态的同位素,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②天然存在的同一元素的各核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一般不变。

①由于同位素的存在,核素的种数远大于元素的种数。

②不同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如21H和31H;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如14 6C和16 8O;还可能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如14 6C和14 7N。

(3)常见的重要核素及其用途核素235U 14 6C 21H 31H 18 8O92用途核燃料考古断代制氢弹示踪原子题组一同位素、核素的概念辨析1.2020年4月,我国自主设计的、被称为“人造太阳”的“东方超环”核聚变实验装置取得重大突破,该核聚变的基础原料是从海水中提取的氘和氚。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氘原子的质量数为2B.氚原子内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1C.氘原子和氚原子互为同位素D.海水中的H2O与D2O互为同素异形体解析:选D。

初中化学《核外电子排布》教案

初中化学《核外电子排布》教案

初中化学《核外电子排布》教案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一.教材分析(一)知识脉络通过初中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本节教材,就是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地探讨原子核的结构以及核外电子的排布的规律,并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的部分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得失电子能力、化合价等)的关系。

同时,通过原子结构知识的学习,为后阶段学习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分子结构打下基础。

(二)知识框架(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新教材(必修)与旧教材相比,删掉了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的电子云;降低了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要求;增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部分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的关系;调整了核素、同位素在教材中出现的位置。

使得它更符合知识的逻辑关系,符合学生认识规律。

同时,新教材更注重了让学生参与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和A Z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涵义;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引导学生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使他们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和化合价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氢元素核素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质量、电性的认识,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通过原子中存在电性不同的两种微粒的关系,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2.通过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高考化学复习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高考化学复习

能层(n)




能层符号
能级符号
各能级原子轨道数
各能层原子轨道数
最多容纳电子数
答案
能层(n)

能层符号
K
能级符号
1s
各能级原子轨道数 1
各能层原子轨道数 1
最多容纳电子数
2



L
M
N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1 3 1 3 5 135 7
4
9
16
8
18
32
(2)常用电子云轮廓图的形状和取向来表示原子轨道的形状和取向。s电子云轮廓图呈 __球__形、p电子云轮廓图呈_哑__铃___形。p电子云有__3__种伸展方向。 (3)预测第五电子层上原子轨道总数是多少?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是多少? 答案 25,50
2.下列Li原子轨道表示式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低和最高的分别为____D____、 ___C_____(填字母)。 A. B. C. D.
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L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1,则D中能 量最低; 选项C中有2个电子处于2p能级上,能量最高。
3.钾发生焰色试验的原因是_电__子__由__较__高__能__量__的__激__发__态__跃__迁__到__较__低__能__量__的__激__发__态__或__基___ _态__时__,__以__光__的__形__式__释__放__能__量____。
质子数
质子
质子 中子
中子
(2)同位素的特征 ①同一元素的各种核素的 中子数 不同, 质子数 相同,化学性质 几乎完全相同 , 物理性质 差异较大 数(丰度)不变。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核外电子排布一、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列的,从里到外为1,2,3,4,5,6,7。

常表示为K,L,M,N,O,P,Q。

2,能量较低的电子离核近,能量较高的电子离核远。

排布时电子先尽量排在离核近的区域。

3,第一层最多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8个电子,第三层最多18个电子……,依此类推,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4,当电子层有多个时,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倒数第二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电子数最多不超过32个。

5,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结构叫做稳定结构(氦最外层是2个电子),主要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带电荷的离子(原子团除外)。

6,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个,常易失去电子。

化学性质不稳定,具还原性。

7,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个,常容易得到电子,化学性质不稳定,具氧化性。

8,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数是8个( He为2个),电子不得不失,达到了稳定状态,所以稀有气体性质较稳定)。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常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表示1,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形式。

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

以Na和Na+为例:2,由圆圈内的数值确定原子或离子的名称。

由圆圈内的数值(用A表示)和圆圈外的数值的和(用B表示)的关系,确定微粒的种类。

即:当A﹦B 时,是原子; 当A﹥B时,是阳离子; 当A﹤B时,是阴离子。

3,数量关系:原子结构时,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时,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阴离子时,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三、核外电子排布的应用1,确定元素的种类2,判断元素的化学性质3,完成简单的计算朱汉修2012-12-15。

1.1.4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则

1.1.4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则

学以致用
3.写出基态原子15P、25Mn的轨道表示式,并按要求填空。 15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个电子对,有______个单电子 25M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空间运动状态,有____个单电子,属于半充 满。
一、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则
1.电子自旋 1925年,乌伦贝克和哥德斯密根据实验事实提出假设:电子除了空间运动状 态外,还存在一种运动状态叫自旋。 (1)电子自旋的取向:
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取向(简称自旋相反) (2)符号表示: ↑和↓表示自旋相反的电子
注: ①自旋是微观粒子普遍存在的一种如同电荷、质量一样的内在属性。 ②电子能量与能层、能级有关,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与原子轨道有关,能层、能级、原 子轨道和自旋状态四个方面共同决定电子的运动状态。 ③一个原子中不可能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2个电子
第二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图(即轨道表示式)
1s Li ↑↓
1s Be ↑↓
1s B ↑↓
1s C ↑↓
2s

2s
↑↓
2s
2p
↑↓ ↑
2s
2p
↑↓ ↑ ↑
1s 2s N ↑↓ ↑↓
1s 2s O ↑↓ ↑↓
1s 2s F ↑↓ ↑↓
1s 2s Ne ↑↓ ↑↓
2p ↑↑ ↑
2p ↑↓ ↑ ↑
2p ↑↓ ↑↓ ↑
学以致用
2.按要求填空 (1)17Cl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7Cl的价层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7Cl-的电子式:__________ (4)17Cl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_______________ (5)17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6)第四周期中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所有基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的原理和规则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的原理和规则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的原理和规则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和规则:
一、原子层次原理
1、原子周期:化学元素按其原子结构的稳定性遵循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2、原子 cano 量:原子核外电子能量随电子层数增加而增加,电子结构越稳定电子能量越接近原子核,在元素周期表中按顺序增加。

二、修正的 Aufbau 原理
1、Hund-Mulliken 多电子定律:原子核外的电子从最低能量排布开始,每个电子层赋给相同的自旋状态,以尽可能利用自旋回忆力,可使元素电子结构更加稳定。

2、coulom 势调节原理:由于质子和电子之间的结合作用,原子核外电子受外界电场影响,且能量分布得到调节。

三、Pauli 排斥原理
1、不同同子异极子效应:由于质子和电子不具有相同电荷,所以当两个质子靠近时,它们吸引的电子形成己经存在的双轨,从而使第三个与双轨不同的电荷的质子无法结合,这称为不同同子异极子效应。

2、电子冲突原理:原子核外电子会出现重复的电子态,由于重复的态会出现争夺的情况,即涉及的原子的电荷最低,它不能在合适的空间中拥有两个原子,从而导致电子冲突,这称为电子冲突原理。

四、离子半径。

1、负离子半径:气态分子中硬面离子半径大于软面离子半径,其阳离子半径显著小于其化合物中所引起的负离子半径。

2、正离子半径:正离子半径是物质结构及其配位模式决定因素,配位数增加时,正离子半径也随之增加;温度增加时,正离子半径也增加。

总之,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的原理和规则是:原子层次原理、修正的Aufbau原理、Pauli排斥原理以及离子半径,这些原理和规则对于化学元素的原子结构和电子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电子分层排布
3、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规律
【课时】:第2课时
【导入】:原子结构
【讲授新课】
一、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1、核外电子排布:(1)分层排布(2)能量低的电子离核近的区域运动(3)能量高的电子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2、电子层:n = 1,2,3,4,5 ……
K L M N O ……
3、He 2
Ne 2 8
Ar 2 8 8
Kr 2 8 8 8
二、核外电子分布规律
1、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
2、除K层外,其它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电子数:8
3、次外层最多容纳电子数:18
4、第n层最多容纳电子数:2N2
三、习题巩固
四、核外电子分布排布的一般规律
五、习题巩固 1、在
中;
(1)互为同位数的是 和 。

(2)质量数相等,但不为同位素的是 和 (3)中子数相等,质子数不相等的是 和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按核电荷数从1~18的顺序将元素如下表排列:
从核外电子层和最外层电子数分析:
(1)核电荷为6和14的一组原子,它们的 相同, 不相同:核电荷数为15和16的一组原子,它们的 相同, 不相同;核电荷数为10和18的一组原子,它们的最
Li N Na Mg
Li
C
3
6
7
11
2312
241437
611
外层电子数均为 个,它们分别是 元素的原子,一般情况下化学性质 。

(2)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1/6,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二、选择题
1、某元素的原子,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 )
A 、14
B 、15
C 、16
D 、17 2、下列分子中,有3个原子核和10个电子的是 ( ) A 、NH 3 B 、SO 2 C 、HF D 、H 2O 3、有一种粒子,其核外电子排布为2,8,8,这种粒子可能是 ( ) A 、氩原子 B 、硫原子 C 、钙离子 D 、难以确定 三、问答题
1、
这些符号都代表氢,它们有什么区
别?
2H
2H +
H 2
H 2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