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轮结构强度分析
汽车轮毂有限元分析及优化
汽车轮毂有限元分析及优化摘要:轮毂是汽车轮胎内用于支撑轮胎和固定轮胎内缘的圆柱形金属部件,与轮胎一起受到汽车载荷的作用。
本文针对某工厂生产的轮毂进行研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强度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最终实现轻量化设计。
关键词:汽车轮毂;有限元分析;优化前言:为了提高汽车的行驶速度,节省油耗,就要在确保有足够强度的前提下,最大地降低轮毂自身的质量。
这是本文主要的研究的目的和方向。
在研究轮毂轻量化设计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轮毂的刚度,要满足这个性能则应适当地降低轮毂的变形量,以确保其轮辋圆度,确保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其安全系数。
一、轮毂结构分析设计在汽车轮毂的结构优化方面,运用CAE软件ANSYS,将轮辐和轮毂的厚度分别用参数来表示;根据弯曲疲劳试验将轮毂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值作为约束条件,将汽车轮毂的总质量作为优化函数,对轮毂的尺寸进行优化,满足轮毂轻量化的要求。
对低速行驶的载重汽车车轮在超负荷工况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出,当其高速行驶时,受到较小的载荷作用,轮毂的失效形式为高周疲劳破坏;当汽车在低速行驶时,受到较大的载荷,可按低周疲劳计算不同车速下的极限载荷。
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轮毂进行结构强度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为了避免出现裂痕,所采取的措施是在螺栓孔和通风孔周围进行加厚。
然后将采取措施前后的结果进行强度比较,发现在增加轮辐螺栓孔和通风孔周围厚度后,轮辐的强度比优化前要高,实现轻量化要求。
基于有限元法综合考虑了汽车轮毂模态、轮毂刚度以及轮毂弯曲疲劳寿命的影响,建立了汽车轮毂优化设计模型,进行模态分析。
通过对汽车轮毂的优化计算,得出了符合轮毂参数要求的结构尺寸。
利用PATRAN软件建立以轮辐、轮毂的厚度为设计参数,汽车轮毂的质最小为最终结果的函数模型,根据软件的计算结果,轮毂质量大大减轻。
以辐板式车轮的优化数学模型建立了轮辐上各段圆弧的曲面半径以及弧面所对应的圆心角作为设计变量,轮辐的整个曲面弧长最小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设计,对其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轮毂的质量明显减轻且发现优化后轮毂所受到的应力强度较小。
工程车轮结构强度分析与结构优化
疲 劳试 验 和 径 向疲 劳 试验 ,但 国 内还 没 有适 用 的试
验设备。本文参照S E 2 7 A J6 标准的规定 ,借助有限
元分 析 软件 分 别对 目标车 轮 在 弯矩 载 荷 和径 向载 荷 作用 下 的受 力 进行 分 析 ,对 各 设 计方 案 的车 轮 结 构 强度 进行 评 估 ,实 现车 轮 结构 的 优化 设 计 。
量 为2 5 P ,泊松 比 为03 0G a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 0
参 磊
棚工
式 中 ,F为 额 定 负 荷 ; R为 滚 动 半 径 ; 偏 距 ; 为
为 摩 擦 系 数
( = .5 ; 为试 验 载 02 )
荷 系数 ( I 3 K= . )。 4 弯 曲加载 : — F M K【 R 车 轮 的径 向疲 劳 试 验 试 验 负 荷 按 下 面 公 式 计 算
A
应 用
拦持 . 旦 挎蜂 主
工程车轮结构强度分析与结构优化
湖 南大学 ( 长沙 4 0 0 ) 宋 千千 1 0 0
赵 思翔
济宁世纪 车轮制造有 限公司 ( 山东
2 2 O ) 宋志俭 7 1 0
新 设计 开 发 的车 轮 必 须通 过 一 系 列 的 台架 试 验
方能 批 量生 产 , 目前 车轮 的台 架试 验 主 要包 括 弯 曲
2 车轮结构设计方案 .
图3 出 了 两 种 车 轮 设 计 方 案 的 二 维 结 构 示 意 给 图。 方 案 1 中轮 辋 是 三 件 式 结 构 ( 3 、5 焊 件 、4 、6 接 成 1 轮 辋 体 ) ;方 案 2 轮 辋 则 是 五 件 式 结 构 件 中 ( 、5 、7 件4 、6 焊接 成 1 轮辋 体 )。 件
车辆结构强度设计与分析
2、弹簧刚度误差引起的垂向斜对称载荷
3、垂向斜对称载荷的实际算法
七、制动时的载荷
第四节 车辆强度分析
一、车辆按有限元法计算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一)合理的确定计算模型 (二)正确选用或编制合适的结构分析软件 (三)计算结果的处理
二、计算实例
三、车辆上常用材料及许用应力
轨道车辆零部件强度设计
UIC 510—5/2003《整体车轮技术条件》 EN 13979—l/2003《铁路应用轮对和转向架车轮技术验收 程序》第一部分:锻制和轧制车轮
2、车轮强度分析载荷 工况
根据UIC 510-5:2003(整体车轮技 术)标准进行车轮设计,对于安装到动 轴上的车轮,考虑车轮通过直线、曲线 和道岔时的载荷。
横向力 Fy1=0 Fy2=0.7Q Fy3=0.42Q
除了上述UIC 510-5规定的垂向和横向载荷外,还应 考虑下表所示的载荷条件。
切向载荷(粘着系数=0.33)
27.5 kN
最大速度情况下(200公里/小时)转速 车轴与车轮压装的最大过盈量 踏面上热处理偏差而产生的应力
1310 rpm 0.30 mm
(2)在正常维修和保养条件下,具有足够的 运用耐久性。
(3)在偶然事件(如脱轨、撞击等)发生时, 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工作适用性、使用耐久性、事故安全性。
轨道车辆结构强度问题反映在以下 几个方面:
(1)结构静力破坏。如零部件破坏,碰撞破 坏。
(2)疲劳失效。耐久性差造成的。 (3)结构动态特性设计不良引起的共振。轻
则导致动力性能恶化,重则引起结构因剧烈振 动而遭损伤甚至毁坏。 (4)难以预测的意外事故引起的结构失效。
四种分析类型:静强度(刚度)分析;疲劳强度 分析;模态分析;耐撞击安全防护设计与分析。
上海地铁车辆统型车轮强度及热力学计算分析
在支 承车体质量 的情况下 , 承受大 量 由闸瓦摩擦 、 钢轨接
头等带来 的冲击 ,来 自车上 和轮 轨间持续不断 的作用力
引起 的很高 的热应力 和机械应力 产生机 械损 伤等【 为 了 l 1 。
解决 上海地 铁车辆车轮多 种类 的问题 ,我们研制 了适用 于多种车 型的统 型车轮 。
收稿 日 : 0 8 0 — 6 期 20—6 1
2 统 型车轮强度计算
为 了分 析统 型 车 轮 的强 度 和制 动摩 擦 对车 轮 的影
作者简介 : 朱小娟 , 高级工程师 , 8 年获上海铁道学院机车 电传动专业硕士学位 , 1 7 9 目前从事地铁车辆运用维护技术工作 。
维普资讯
了统型车轮具有 良好 的静强度 、 疲劳强度及热力学性 能 , 满足强度及热力学 的要求 。 关键词 : 地铁 车辆 ; 统型 车轮 ; 强度 ; 热应力 中图分类号:U 6 . 1. 2 03 + 3 1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6 2 18 (0 8 0 - 0 10 1 7 — 7 2 0 )4 0 0 - 3 1 -
J 12 t 2 0 u . 0 h,0 8
・专题 研 究 ・
上海地铁车辆统型车轮强度及热力学计算分析
朱小娟 , 高伟 民, 王生华
( 上海轨道 交通维护保障 中心, 上海 207 ) 0 0 0
摘
要 : 出了上海 地铁 车辆用统 型车轮 的毛坯结 构 , 提 通过与上海 轨道交通 3号线 、 4号线现役 车轮对 比计算 , 证实
车轮作 为地 铁列车 的重要承载部 件 ,其可 靠性 与列 车的安全运行 密切相关 。由于地铁 列车频繁启动 、 制动 ,
作用 于车轮 上的摩擦力产生 的热量不能迅速散发 。车轮
汽车半轴与轮毂的连接强度可靠设计
汽车半轴与轮毂的连接强度可靠设计
汽车半轴与轮毂的连接强度可靠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扭矩:车轮在行驶时会受到扭矩的作用,而扭矩又会直接作用于半轴和轮毂结合的部位,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车辆的最大扭矩。
2. 材料:选择适合的材料可以保证连接结构的强度和可靠性,通常选择高强度钢材或者铝合金。
3. 摩擦和热膨胀:车辆行驶时,由于制动作用和路面摩擦,车轮和轮毂之间会产生热量,导致轮毂和半轴结合部位发生热膨胀,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热膨胀对连接强度的影响。
4. 螺栓和螺母:连接部位通常采用螺栓和螺母的形式进行连接,螺纹的尺寸和数量需要确保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
为了保证连接结构的强度和可靠性,通常对连接部位进行强度计算和模拟分析,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和装配。
同时,在车辆运行过程中需要坚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连接结构的安全可靠。
矿车车轮结构设计,强度校核
矿车车轮结构设计,强度校核一、引言矿车作为矿山运输的主要工具,其轮子的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对于提高矿车的运输效率、延长矿车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矿车车轮的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方面入手,探究如何设计出更加稳定、坚固的矿车。
二、矿车车轮结构设计矿车车轮一般由轮辋和车轮轮缘两部分组成,轮辋负责承受车轮轮缘的载荷,轮缘则负责与轨道接触,传递车轮的力和扭矩。
矿车车轮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轮辋的设计轮辋是矿车车轮结构的关键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承受车轮轮缘的载荷并传递给车轮轴。
轮辋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承载能力、强度和刚度等因素。
一般采用钢板冲压成型的方式来制造轮辋,其设计参数需要考虑车轮负载和工作条件等因素。
2. 车轮轮缘的设计车轮轮缘是矿车车轮的另一个关键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与轨道接触,传递车轮的力和扭矩。
车轮轮缘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磨损、强度和刚度等因素。
在磨损方面,车轮轮缘需要使用高强度的材料来提高其耐磨性。
在强度和刚度方面,设计参数需要考虑车轮负载和工作条件等因素。
3. 配合设计的优化车轮轮缘与轮辋之间的配合是矿车车轮设计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过松或过紧的配合都会对矿车的安全以及轮子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需要通过优化设计轮辋和轮缘的尺寸和间隙,实现最佳的配合。
三、矿车车轮强度校核矿车车轮在工作中承受的荷载方式比较复杂,其强度校核需要考虑到静态荷载、动态荷载、冲击荷载、转矩荷载等多种荷载方式。
下面从轮辋和车轮轮缘两个方面介绍矿车车轮的强度校核。
1. 轮辋的强度校核轮辋的强度校核需要考虑到轮辋在轮轴上的弯曲应力、剪切应力和挤压应力等。
计算时还需要考虑轮辋的变形和塑性应变等因素。
一般采用有限元分析法进行轮辋的强度校核,通过对轮辋进行模拟荷载的分析,确定其结构是否合理、强度是否足够。
还需要进行现场测试和检验,确保轮辋的强度和刚度等参数符合要求。
2. 车轮轮缘的强度校核车轮轮缘的强度校核需要考虑到轴向力、径向力、剪切力、扭矩等荷载形式对轮缘的影响。
汽车车架的静态强度分析
汽车车架的静态强度分析汽车车架静态强度分析的目的是确定车架在不同负载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从而判断车架是否能够承受正常工作条件下所受到的力和压力,并且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这需要进行力学计算和数值模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来模拟和预测车架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情况。
在汽车车架的静态强度分析中,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车架材料的选取:合理选择车架材料对保证车架的强度和轻量化具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车架材料包括高强度钢、铝合金和碳纤维等。
根据车架的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分析和计算。
2.车架的边界条件:在进行车架强度分析时,需要确定车架的边界条件,包括支撑结构、连接方式和外部负载等。
这些边界条件将直接影响到车架的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
3.车架的结构设计:车架的结构设计是保证车架强度和刚度的关键。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减小车架的重量,提高其强度和刚度。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各个部件的布局、横截面形状和连接方式等因素,以满足设计要求。
4.车架的强度计算和模拟分析:在进行车架强度计算时,需要采用适当的力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例如有限元分析等。
通过对车架进行力学计算和数值模拟,可以得到车架的应力和变形情况,从而评估车架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进行汽车车架的静态强度分析时,还需要考虑不同工况下的负载情况。
例如,正常行驶时车辆的自重负载、车辆悬挂系统的负载和车轮悬挂加载等。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得到车架在不同工况下的强度和稳定性,并对设计进行优化。
总之,汽车车架的静态强度分析是保证车辆运行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车架材料、边界条件、结构设计和负载情况等方面的分析和计算,可以评估车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为车架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某轨道车辆车轮疲劳强度分析
2.1加载与约束车轴模型的两端施加径向和周向约束,一端施加轴向有限元模型与约束施加位置见图3。
2.2计算工况依据EN13979-1:2003《铁路应用-轮对和转向架-技术认证程序第1部分:锻造和轧制车轮》和OR 《整体车轮的技术认证-标准EN13979-1第的应用文件》中所给的载荷组合和载荷施加点进行强度计载荷计算与工况选取如下:P=mtot×g/2=73575N 每个轮对作用于轨道的垂向力工况1(车辆直线运行):=1.25×P =91968.75N 轮轨垂向力———————————————————————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E0201400)。
作者简介:王宗正(1989-),男,山东临朐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疲劳耐久性。
图1某车轮与轮对三维模型图2车轮踏面的载荷施加点1057038F z3F z1F y2F z2F y3σ11方向的循环σ12方向的循环方向的循环σ22方向的循环σ33方向的循环σ11max σ21max σ22max σ33max σ11minσ21minσ22minσ33minσ11max +σ11min2σ12max σ21max +σ21minσ22max +σ22minσ33max +σ33minσ11max -σ11min2σ12max 车轮应力循环轮轨横向力(车辆曲线运行):=1.25×P=91968.75N 轮轨垂向力=0.7×P=51502.5N 轮轨横向力(车辆过道岔):=1.25×P=91968.75N 轮轨垂向力=0.42×P=30901.5N 轮轨横向力ω=2*1000000*Vmax/d/3600=6.14rad/s 直径d=840mm为了重现车轮疲劳循环,按图4所示,将不同的载荷评定方法最大主应力投影准则首先根据计算结果选出三种工况中给定节点的最大(主应力编号i=1,2,3)值,作为σimax ,计算出σ最小应力的计算:其中i=1,2,3,对应不同的工况。
基于AAR标准的某型机车车轮强度评估
基于AAR标准的某型机车车轮强度评估摘要:按照AAR S-669和AAR S-660标准对对某型出口机车新设计车轮进行了机械负荷、热负荷、热处理、过盈配合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并按标准要求进行了强度评估,验证了车轮结构设计及热处理载荷参数合理可行,车轮可满足机车运用要求。
关键词:AAR;车轮;强度;1 前言本文按照AAR S-669及AAR S-660标准的规定,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某型出口机车的整体车轮分别进行机械负荷、踏面制动热负荷、热处理残余应力、过盈配合计算分析,并按标准要求静强度评估、组合各工况对车轮辐板疲劳强度进行评估。
2 计算载荷与参数根据AAR S-660标准确定用于机械负荷计算的垂直载荷V1、V2、横向载荷L1及热载荷Th的大小及施加位置,以及热载荷作用下的应力计算所需的初始温度、密度、比热、导热系数、对流系数、弹性模量、泊松比、热膨胀系数等参数。
用于热处理模拟计算所需的材料特性参数根据AAR S-669确定,主要有密度、车轮和空气之间的对流系数、车轮和水之间的对流系数、Stefan-Boltzmann常数、辐射率、角系数等常量,以及与温度相关的比热、热传导率、弹性模量、硬化模量和屈服强度、泊松比、热膨胀系数。
车轮热处理残余应力的有限元计算先使用热单元计算车轮从离开奥氏体化炉到淬火、回火间隔、回火、空冷的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里程,然后将温度加到结构单元计算得到残余应力。
可以说热处理工艺参数是残余应力计算的载荷,用于本计算的车轮热处理工艺参数见表1。
表1 车轮热处理工艺参数用于过盈配合计算过盈量根据车轮毂孔与车轴轮座的配合关系确定,取最大有效过盈量。
3 计算模型与边界条件计算模型包括车轮及包含轮座的一段空心车轴,如图1所示。
由于车轮车轴为对称结构,因此计算模型仅取一半, 对称面施加对称约束,计算载荷相应减半。
图1 车轮计算有限元模型机械载荷与踏面制动热负荷计算时车轮与车轴之间绑定,无过盈量,车轴空心孔表面施加固定约束;热处理计算时的模型仅包含车轮;过盈计算时在车轮毂孔与车轴轮座之间创建接触单元,施加最大有效过盈量,车轴空心孔表面施加固定约束。
汽车车轮实验报告
汽车车轮实验报告引言车轮作为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对车辆的性能、安全以及驾驶舒适度都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验证车轮的性能指标以及对其进行进一步改进,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测试。
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实验的目的与重要性,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与方法,提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并基于实验结果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评估汽车车轮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包括承载能力、抗滑性、磨损等指标。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优化车轮设计并提升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水平。
实验方法与步骤1. 材料准备本次实验中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标准轮胎、试验车辆、试验台、传感器装置等。
2. 承载能力测试首先进行承载能力测试。
在试验台上固定车辆,然后逐渐增加车轮上施加的荷载,并记录荷载与车轮滑动之间的关系。
3. 抗滑性测试在实验平台上设置不同的路面摩擦系数,然后通过传感器装置记录并分析车轮在不同摩擦系数下的滑动情况。
4. 磨损测试通过长时间运行车辆,观察车轮的磨损情况。
记录磨损程度,并与事先设定的指标进行比较。
5. 数据分析与结果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结果总结。
对车轮的承载能力、抗滑性以及磨损情况进行评估。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1. 承载能力测试经过承载能力测试,我们得到了车轮承载能力与施加荷载之间的关系曲线。
曲线显示在荷载增加过程中,车轮的滑动速度逐渐增加,并在一定阈值处开始滑动。
通过分析得到的曲线,我们可以得出车轮的最大承载能力以及其载荷下滑动的情况。
2. 抗滑性测试在抗滑性测试中,我们设置了不同的路面摩擦系数,并记录了车轮在不同摩擦系数下的滑动情况。
通过分析记录的数据,我们得出了不同摩擦系数下车轮的抗滑性能。
结果表明车轮在较高的摩擦系数下具有更好的抗滑性能。
3. 磨损测试通过长时间运行车辆,并观察车轮的磨损情况,我们记录了车轮的磨损程度。
结果显示,在不同路况下,车轮的磨损情况有所差异。
通过进一步分析磨损情况与不同因素的关系,可以找到最优的车轮设计以减少磨损。
含螺栓预紧力的汽车钢图强度分析
万方数据220郑战光等:含螺栓预紧力的汽车钢圈强度分析第8期上所有节点的3个自由度全部约束;但对于螺栓、钢圈与加载轴间的约束条件,既要实现螺栓预紧的作用,又要实现轮毂的作用力和螺栓预紧力的传递,是—个重要而复杂问题。
采用了预紧力单元与节点耦合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螺栓预紧力的目的。
也就是有限元软件提供了模拟螺栓预紧模块,以预紧单元为手段,能够自动生成预紧网格,并进行多个螺栓预紧序列的载荷控制。
同时,在螺栓预紧的过程中联接件之间的接触是存在的,这里采用了将面面接触的两个接触面通过节点耦合约束其表面各个节点的自由度,即约束各节点间的相对位置,使接触面在分析过程中不分离,不发生移动,从而取代面面接触副的设置。
这样就把分析过程中面面接触副的非线性转化为节点耦合的线性分析,加快了复杂结构考虑螺栓预紧力的应力计算速度。
图2钢圈的有限元模型1.4施加载荷加载轴长0.5m,在轴端作用3400N的径向集中力;螺栓的数量及分布与试验一致,并施加预紧力。
预紧力的获得都是通过扭紧力矩实现的。
扭紧力矩丁为螺纹摩擦力矩五和支承面摩擦力矩乃之和,计算扭紧力矩的计算公式如下:T:兀+疋=孚堍(A十风)+导师如:oF___(d2tg(A+以)喇z)(1)式中:卜预紧力;如—螺纹中径;A—螺纹升角;仇—螺纹当量摩擦角;dm—螺母支承而平均直径;^—螺母支承面摩擦系数。
取扭矩系数:皓丁1(争tg(A协)+和),式中:d—螺栓大径。
式(1)可简化如下:豇水Fd(2)施加在M12球面螺栓上的预紧力矩为110N/m,扭矩系数K--0.28,代入式(2)可得螺栓预紧力为32738N。
1.5强度分析由于汽车钢圈的结构几何形状复杂,在试验载荷作用下结构处于复杂应力状态,所以用VonMises应力作为计算应力。
将以上参数提交给有限元软件并使用VonMises公式进行计算。
Mises应力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
计算结果显示,厚度为4mm的SAPH440热轧钢板制成的钢圈在静载荷作用下整体应力水平不大,最大应力部位出现在轮辐通风孔鼓包的根部,但应力均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说明该钢圈在静载情况下是安全的。
浅析当代车轮轮辐结构强度
擦 , 长 轮 胎 的使 用 寿 命  ̄ a间 , 加 保 证行 车 的 安 全 。 良好 的设 计 延 a1 更 , - 了解 车 轮 的 基 本 结 构 和 基 本 作 用 ,知道 车 轮 对 整 个 汽 车 总体 来 加上较高的技术含量 , 以减轻车轮轮辐结构 自身 的重量 , 可 这样可 以 说 的影 响 和 作 用 ,切 实 重 视 汽 车 车 轮 的 轮 辐 结 构 的 强 度 的 不 断 提 高 更 加 节 省 能 源 消 耗 , 证 有 效 利 用 能源 。 好 的美 观 的外 表 , 车 轮 为 保 让 和 增 强 。 服 务 于 现 实 生 活 , 现 实生 活 中 不 断 改进 , 原 有 基 础 上 不 在 在 汽 车 的整 体 提 升 一 个 档 次 ,这 就 是 当 代 汽 车 车 轮 轮辐 结构 对 汽 车 的 断改 进 提 高 , 断 提 高 技 术含 量 和 科 技含 量 , 车 轮 轮 辐 结 构 达 到 最 不 使 重要作用和意义。 优化 , 用最 先 进 的 设计 , 务 于 现 实 需 要 。 服 轮辐 结构 强度 , 当代 汽 车 对 3 增 强改 进 当代 汽 车 车 轮 轮 辐 结 构 的 途 径 方 法 的车 轮 寿 命 和 车 轮 质 量 具 有 重 要 的作 用 和 意 义 ,重 视 车 轮 轮 辐 结 构 增 强 汽 车 车 轮 轮 辐 结 构 的 途 径 和 方 法 有 很 多 , 而且 还 有很 多不 强度 的提 高 , 重视 车 轮 的作 用和 结 构 设计 , 保 证 汽 车 行 驶 的安 全 和 对 是 很 成 熟 , 主 要 常 用 的 方 法和 途 径 加 以 介绍 , 用 的 方 法 和途 径 效 最 常 稳定 具 有 很 重 要 的意 义 。 I 较 为 理 想 , 以在 实 际生 产 生 活 中具 有 重 要 的意 义 和 作 用 。 证其 杲 所 保 1 汽 车 车 轮 轮 辐 结 构 认真按计划按程序执行 ,可 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 果和较 为良好 的状 车 轮 是 汽 车 的重 要 部 件 ,汽 车 与 地 面 之 间 的 所 有 相 互 作 用 力 和 态 , 断地 寻 求 轮辐 结 构 强度 优 化 增 强 的最 佳 方案 和 最 优 措 施 , 以 不 可 力矩 ( 如 驱 动 力 、 动 力 、 向 力 、 直 力 、 正 力 矩 等 )都 通 过 车 例 制 侧 垂 回 钻 研 设 计 出更 加 符 合 客 观 实 际 需 要 的 结 构 强 度 。 这样 就 可 以达 到 更 轮 传 递 , 以车 轮 对 汽 车 的 多 种 性 能 有 重 要 影 响 , 别 是 安 全 性 和 可 所 特 理 想 中 的效 果 , 有 不 断地 探 索 总 结 , 能 有 所 进 步 和 提 高 , 术 越 只 才 技 靠 性 。除 此 之 外 , 轮 还 是 汽 车 外 观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普 通 意 义 上 的 车 来 越 硬 , 准 不 断 提升 , 制 和 设 计 创 造 能 力 不 断 提 升 , 些 途 径 方 标 研 这 车轮 包 括 橡 胶 轮 胎 和 金 属 轮 辋 一 轮 辐 总 成 两 大 部 分 。 下 面 所 提 到 的 法 对 现 实 需 要 意 义 重 大 。 以 总 结 汇 总 , 现 实 生 活 生 产 生 活提 供 好 所 为 和 研 究 的车 轮 只 是 其 中 的金 属 轮 辋 一 轮 辐 总 成 。 车 轮 的 技 术 发 展 方 的借 鉴 和 好 的理 论 支 持 。 向是 在保 证 足 够 强度 和 可 靠 性 的 前 提 下 ,尽 可 能 减 轻 其 质 量 和 美 化 31 螺 栓 孔 之 间 的 径 向加 强 筋 可 以保 证 轮 辐 有 足 够 的抗 弯 刚度 . 其 外 观 。 某 车 轮 制 造 厂 生 产 钢 制 车 轮 , 改 善 其 外 观 , 原 有 产 品 的 和 强 度 , 制 轮辐 过 大 的 弯 曲 变形 , 加 强 筋 与 轮 毂 的接 触 , 替 螺 为 对 限 且 代 结 构 进 行 了改 变, 结 构 车 轮 的 结 构 , 老 它们 都 是 用 钢 板 压 、 接 而 中 焊 栓 孔 承 受 了部 分力 , 此优 化 后 的 轮 辐具 有 较 高 的 强度 , 而 能 提 高 因 从 成 的 轿车 车轮 。 果 发 现 , 结 构 车 轮 达 不 到动 态 弯 曲疲 劳 试 验 的标 结 新 轮辐 的使 用寿 命 。 隹。 对 该 新 结 构 车 轮 的 结 构 改 进 问 题 进 行 研 究 的 。 当代 汽 车车 轮 针 对 32 边 缘部 分 虽然 是 低应 力 区 , 由于 弯 曲 变形 较 大 , 以在 通风 - 但 所 的 改 进和 提 高具 有 重要 的 意 义和 作 用 。 孔周 围 压鼓 包 以 引起 固 有应 力 , 提高 疲 劳 强度 。建 模 时 为 了简化 , 在通 目前 在 用 的 汽 车 轮 辐 在 螺 栓 孔 和 通 风 孔 周 围 容 易 出 现 疲 劳 断 风孔 周 围没 有压 鼓 包 。 实际 生产 时 , 包 能 提 高轮辐 的疲 劳强 度 。 压鼓 裂 , 此 , 在 用 的 轮辐 进 行 优 化 设计 , 在 螺 栓 孔 之 间 增 设 径 向 加 为 对 即 33 对 优 化 后 的轮 辐 , 算 不 同厚 度 时 的应 力 。在 厚 度 等 于 25 . 计 . 强 筋 , 通 风 孔周 围压 鼓 包 。 用 A Y 有 限 元 分 析 软 件 对 优 化 设 在 利 NS S 毫 米 时 , 力 最 大 值 仍 小 于 优 化 前 轮辐 的 应 力 ( 度 为 6毫 米 ) 因 应 厚 。 计 前 后 的 轮 辐 进 行 强度 校 核 ,验 证 了优 化 后 的 轮辐 比优 化前 的 轮 辐 此 ,可 以 采 用优 化 后厚 度 为 25毫 米 的轮 辐 代 替 在 用 的厚 度 为 6毫 . 具有较高的强度 , 从而提高轮辐 的使用寿命。 同时也说 明, 两种轮 在 米的轮辐。这可 以满足车轮 的轻量化要求。可 以促进能耗 的降低 , 减 辐 强 度 基 本 相 同 的 情 况 下 , 化 后 的轮 辐 可 采 用 较 薄 的厚 度 , 实 现 优 以 少 材 料 的 消 耗 , 到 节 约 资源 , 省 能 源 的 目的 。 达 节 轻量化要求。 优 化 后 的轮 辐 结 构 较 优 化 前 的 轮 辐 结 构 能 承 受 更 高 的 应 力 , 为 2 汽 车 车 轮 轮 辐 结 构 的 影 响 实 际 生 产 提 供 理 论 依 据 。 当 代 汽 车 车 轮 轮 辐结 构 强 度 的不 断 优 化 和 汽 车 车 轮 轮 辐 结 构 对 汽 车 具 有 重 大 的 影 响 和 作 用 ,是 汽 车 的 重 增 强 , 以前 老式 的汽 车 车 轮 轮 辐 结 构 强 度 相 比 , 有 更 多先 进 的 优 与 具 要 组 成 部 分 和 不 可 或 缺 的 机 制 。 更 好 的 了解 汽 车 轮 辐 结 构 的 作 用 和 势 , 有 更 多 的作 用和 影 响 力 。 具 当地 汽 车 车 轮 轮 辐 结 构 强度 的不 断 增 影 响 ,对 更 好 地 改 进 和 改 善 汽 车 车 轮 轮 辐 结 构 的 功 能 和 作 用 具 有 重 强, 包含 了 更 多 的 知识 技 术 含 量 。 设计 也 更 加 实 用 , 加 美 观 , 加 而 更 更 大 的意 义 和 作 用 。 下 面 把 汽 车 车 轮 轮 辐 结 构 的 作 用 和 影 0 ) 以汇 总 rj  ̄u 轻 便 , 加 得体 。 化 后 的轮 辐 结 构 具 有 无 可 比拟 的 强度 和 无 可 比拟 更 优 概 括 , 现 实 生 活和 工 作 中学 习 交流 经验 之用 , 现 实 学 习和 生 活 中 供 供 的优 越 性 。 为 现 实 生 产 的需 要 提 供 更 高 的理 论 知识 支持 。 改进 工 作 之用 。 参考文献 : 21 汽 车 车 轮 轮 辐 结 构 强 度 较 大 ,利 于 增 强其 自身 的 强 度 和 寿 . … 崔青玲 , 民, 赵 刘相 华, 王国栋. 两种 车轮轮辐强度 的结构 比较 【] J 机械 命 , 于 保 证 汽 车 在 行 驶 的 过 程 中 , 至 于 因 为 车 轮 而 出~ 些 问 题 , 设 计 与 制造 2 0 利 不 04 而且 汽车 车 轮 强度 较 大 , 后 就 避 免 了轮 胎 的 问题 , 止 了 因 为轮 胎 以 防 [J 2t霄峰 , 王波 , 赵震伟, 管迪华. 汽车车轮结构强度分析[ 机械程度.0 2 J 1 20 . 而 出 现 的状 况 , 免 了一 系 列 的 麻 烦 和 一 些 不 必 要 的 损 失 。 避 [】 文 风 , 国 君 , 宝 闲 复 合 材 料 汽 车 车 轮 的 强 度 分 析 与 铺 层 设 计 3边 刘 贾 J. 机 08 22 好 的 汽 车车 轮 轮 辐结 构 , _ 有利 于增 强汽 车 行 驶 过 程 中 的稳 定 『1 械 强 度 2 0 ( 接 第 3 1页 ) 上 1 前可利 用该模型 对本单位 承建某工 程 的造 价进行预 测 , 能快速 、 简 便、隹确 的提供数据 , ; 能�
车轮踏面疲劳强度计算
车轮踏面疲劳强度计算
1.确定载荷谱:根据车辆运行情况和轮胎设计需求,确定车轮踏面在
使用过程中所受到的载荷谱。
载荷谱包括垂向载荷、侧向载荷和制动力等,这些载荷会直接影响车轮踏面的疲劳强度。
2.确定应力集中位置:根据轮胎结构和载荷作用位置等因素,确定车
轮踏面上可能出现的应力集中位置。
应力集中位置是指车轮踏面上的一些
位置,其应力值较其他位置更大,容易导致疲劳开裂。
3.应力分析:对于确定的应力集中位置,进行应力分析计算。
应力分
析可以根据轮胎结构和载荷作用等因素,计算出该位置处的应力大小和分
布情况。
4.疲劳寿命预测:根据应力分析结果,预测车轮踏面在循环载荷下的
疲劳寿命。
疲劳寿命是指车轮踏面在循环载荷下能够使用的次数或时间。
5.疲劳强度评估:根据疲劳寿命预测结果,评估车轮踏面的疲劳强度。
疲劳强度常用疲劳裂纹起始寿命指标来表示,这是指车轮踏面在承受循环
载荷后产生裂纹的寿命。
需要注意的是,车轮踏面疲劳强度计算仅是对车轮踏面进行疲劳强度
评估的一种方法,实际的车轮踏面寿命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路面状况、使用环境等。
因此,在进行疲劳强度计算时,也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车轮踏面疲劳强度计算是车轮踏面设计和使用的重要工作,在
车辆制造和运营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评估,可以预测车轮
踏面的寿命,并为轮胎设计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汽车零部件强度分析
汽车零部件强度试验和评价关键词:汽车零部件汽车零部件的强度试验和评价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必须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载荷的复杂性、零件强度的离散性、以及影响这些参数外部和内部因素。
本文从所涉及的力学和统计学的概念和理论入手,介绍了在强度分析中所用到的基础知识。
随后对载荷分析和测量、零部件强度试验、强度评价等一些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的方法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进一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概述汽车的结构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从时间上讲,它几乎贯穿整个产品开发阶段;从开发的对象来分,可以大致分成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器部件;而从所涉及的专业上讲,又包括造型、振动和噪声、结构强度、整车性能等方面。
在这些专业领域中,强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一方面,为了满足在整个使用寿命内可靠性和耐久性要求,所有零部件、乃至整车需要有足够的强度;而另一方面,由于产品成本的要求,又要将零部件的材料用得最省。
强度设计的目标就是要在这两个相矛盾的要求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得零部件达到轻量化的同时,满足可靠性的要求。
与此同时,为了缩短整个产品开发过程的周期和降低开发费用,往往在样车还没有制成的开发初期阶段就需要强度设计的介入。
因此,强度设计要回答的问题就是:设计的零部件是否能够在使用寿命内不发生破坏?进行汽车零部件强度设计主要的手段包括:载荷测量,零部件试验和模拟计算。
本文结合作者的工作实际,重点从试验的角度出发,对汽车零部件的强度设计和评价进行阐述。
2.概念和理论载荷和强度金属的疲劳理论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已自成体系,对实际工作具体较好的指导意义。
我们在进行强度设计时,实际上只需要关注两个参数:一是所研究的零部件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将会受到的各种各样的载荷,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零部件上所受的力,也可以是某处的应变,也可以是某个物体的振动加速度,等等;二是零部件本身能够承受这些载荷的能力有多强,也即俗称的“强度”,它是由零部件的结构、材料、加工工艺等因素决定的,是零部件本身的特性。
基于ANSYS的汽车轮毂的强度分析和轻量化分析
基于ANSYS的汽车轮毂的强度分析和轻量化分析1. 概论轮毂是汽车轮胎内用于支撑轮胎和固定轮胎内缘的圆柱形金属部件,与轮胎一起受到汽车载荷的作用。
汽车在运动过程中,车轮与地面接触的相互作用力,以及使汽车运动的力矩都是通过轮毂来实现的。
因此轮毂的强度大小是汽车稳定、可靠运行的重要因素,需要借助有限元软件对轮毂进行强度和刚度分析。
同时在研究轮毂轻量化设计时,也需要考虑到轮毂的刚度,适当地降低轮毂的变形量,以确保其轮辋圆度,确保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其安全系数。
本文针对某工厂生产的钢制轮毂进行研究,利用ANSYS 软件对其进行强度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最终实现轻量化设计。
本文分析软件采用ansys Workbench,优化部分采用Workbench中自带的优化模块DesignExploration。
自ANSYS 7.0开始,ANSYS公司推出了ANSYS经典版(Mechanical APDL)和ANSYS Workbench版两个版本,并且目前均已开发至18版本。
Workbench是ANSYS公司提出的协同仿真环境,解决企业产品研发过程中CAE软件的异构问题。
ANSYS公司长期以来为用户提供成熟的CAE产品,现在决定把自己的CAE产品拆散形成组件。
公司不只提供整合的、成熟的软件,而且提供软件的组件(API)。
用户可以根据本企业产品研发流程将这些拆散的技术重新组合,并集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形成既能够充分满足自身的分析需求,又充分融入产品研发流程的仿真体系。
Workbench则是专门为重新组合这些组件而设计的专用平台。
它提供了一个加载和管理API的基本框架。
在此框架中,各组件(API)通过Jscript、VBscript和HTML脚本语言组织,并编制适合自己的使用界面(GUI)。
另外,第三方CAE技术和用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也可以像ANSYS的技术一样编制成API溶入这个程序中。
2. 有限元模型建立首先在ansys workbench的前处理软件中导入已经建好的轮毂几何模型,在前处理软件中除去了部分细小倒角和孔特征,不影响整体的有限元分析。
非公路用自卸车车轮总成的结构强度分析
非公路用自卸车车轮总成的结构强度分析自卸车是一种常见的运输工具,用于运输各种散装物料,如石头、土壤、矿石等。
对于非公路用自卸车车轮总成的结构强度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非公路用自卸车车轮总成的结构强度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车轮总成的组成结构、材料选取、载荷分析、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车轮总成的组成结构。
车轮总成由轮毂、轮胎、轴承和制动器等部件组成。
轮毂是车轮与车辆之间的连接部件,承受着车轮的荷载,并通过轮胎与地面进行接触。
轮胎是车轮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受着车辆的重量和外部载荷。
轴承负责支撑车轮的旋转,同时也需要承受车轮的荷载。
制动器则用于控制车轮的转动和停止。
其次,针对非公路使用环境和工况,选取适合的材料对于车轮总成的结构强度至关重要。
常用的材料有铸铁、钢材和铝合金等。
对于车轮总成来说,材料的强度和韧性非常重要,应选择具有较高强度和耐磨性的材料,以承受较大的荷载和恶劣的工况。
在进行载荷分析时,需要考虑到非公路用自卸车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面对的不同工况和道路条件。
载荷分析包括静载荷和动载荷两方面。
静载荷是指车辆停止时的重力荷载,动载荷则是指车辆在加速、制动、行驶过程中的荷载变化。
准确的载荷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车轮总成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的最大荷载,为后续的结构强度计算提供依据。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工程分析方法,可以在计算机上对车轮总成进行结构强度分析。
有限元分析将车轮总成离散成许多小的有限单元,对每个单元进行力学计算,最后根据边界条件和载荷条件,得出车轮总成在各个部位的应力和变形情况。
借助有限元分析,可以评估车轮总成在不同载荷下的结构强度,识别潜在的弱点和疲劳问题。
最后,通过优化设计可以改进车轮总成的结构强度。
优化设计根据结构分析的结果,对车轮总成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以提升其强度和稳定性。
例如,增加材料的厚度、改变材料的分布、调整零件的连接方式等,都可以有效地提高车轮总成的结构强度。
大型机动客车车轮总成的静态与动态载荷分析
大型机动客车车轮总成的静态与动态载荷分析车轮总成是大型机动客车中关键的部件之一,它承载着车辆的整个重量并传递动力,因此对于车轮总成的静态与动态载荷分析十分关键。
本文将对大型机动客车车轮总成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静态和动态载荷,探讨其对车辆性能和安全性的影响。
1. 静态载荷分析静态载荷是指车辆静止状态下作用在车轮上的载荷,主要包括车辆整体重量、静止载荷分布、轮胎气压等因素。
静态载荷分析的目的是确定车轮总成所能承受的最大静载荷,确保其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发生变形或失效。
首先,需要对车辆整体重量进行准确测量,并确定每个车轮所承受的静止载荷分布情况。
这可以通过称重装置和压力传感器等工具来实现。
然后,根据车辆设计和制造标准,计算出每个车轮所受到的载荷。
最后,结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安全系数,进行有限元分析或其他计算方法,确定车轮总成的静态载荷承受能力。
2. 动态载荷分析动态载荷是指车辆运行过程中作用在车轮上的载荷,主要受到路面不平度、车辆行驶速度、刹车、加速等因素的影响。
动态载荷分析的目的是确定车轮总成所能承受的最大动态载荷,以保证车轮总成在各种复杂路况下的正常工作。
动态载荷分析需要考虑以下因素:2.1 路面不平度路面不平度是指路面的凹凸不平程度,采用动力学方法通过车轮与路面间的相对运动来模拟载荷作用。
可以利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振动传感器来记录路面特征,然后通过数学模型计算车轮所受到的动态载荷。
2.2 刹车和加速刹车和加速会使车轮总成承受额外的载荷,需要考虑车辆在不同刹车和加速工况下的动态载荷变化情况。
可以通过在实际车辆上进行测试,记录刹车和加速时的力和加速度,然后分析其对车轮总成的影响。
2.3 轮胎特性轮胎是连接车辆与路面的重要部件,其特性对动态载荷分析至关重要。
轮胎的弹性变形和刚性变形会直接影响车轮总成所受到的动态载荷。
因此,在动态载荷分析中需要考虑轮胎的刚性与弹性特性,并结合路面特征进行计算。
3. 载荷分析对车辆性能和安全性的影响大型机动客车车轮总成的静态与动态载荷分析不仅可以确保车辆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安全性,还对车辆的性能和驾驶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汽车轮毂造型设计与结构分析
汽车轮毂造型设计与结构分析摘要:立足当下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实际问题,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归纳轮毂造型设计要素及其方法,从轮毂造型的基本特征入手,运用设计美学,对汽车轮毂进行再设计。
利用UG软件建立汽车轮毂模型,并完成轮毂径向及弯曲疲劳试验的有限元仿真。
结合铝合金的材料特性,通过UG的结构分析模块研究径向载荷和试验弯矩对车轮结构强度的影响及车轮结构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找出应力集中区域,验证所设计的轮毂结构的安全性。
改变以往造型与结构独立完成的设计模式,以期设计出造型与结构一体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轮毂,为设计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轮毂造型;中国传统文化;uG;径向及弯曲疲劳试验仿真;有限元轮毂作为汽车行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起着承载、转向、驱动和制动等作用,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行驶安全性、操纵的稳定性、乘坐的舒适性等[1]。
随着私人购车市场的膨胀及对个性化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开始注重选择轮毂的款式,因此,集款式多样、美观大方、安全舒适等诸多特点于一身的铝合金轮毂正成为汽车轮毂最主要的发展方向。
国际上对于车轮造型的设计已趋于成熟,每个国家在设计过程中都融入了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
这也是西方国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的一大筹码。
而我国在这一领域仍沿袭着传统的设计模式,造型设计与结构分析脱节,造型设计师与结构分析师之间缺乏沟通,导致所设计的产品不仅设计周期长,难以实现优化,同时设计出的轮毂造型缺乏特色,具有中国特色的轮毂设计几乎没有,即使是国产汽车也大多延用国外的造型。
1轮毂造型与结构一体化方法构思造型设计需要突出产品的创意,更注重的是外观形貌,感官视觉效果,属于外在设计。
结构轻量化设计是在实现其功能并保证产品的安全性(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改变外观造型,使其质量最轻,属于内在设计。
为突出某些细节,外观造型设计难免会有小的圆角或圆孔出现,包括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线条需要保证,不可随意增减材料。
但从强度角度出发,又不希望出现较高的应力集中,或希望在强度薄弱部位增加一些材料。
车架强度、刚度仿真分析方法
车架强度、刚度仿真分析方法1.概述1.1汽车前舱盖也称大梁。
汽车的基体,一般由两根纵梁和几根横梁组成,经由悬挂装置﹑前桥﹑后桥支承在车轮上。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汽车的载荷和从车轮传来的冲击。
车架的功用是支撑、连接汽车的各总成,使各总成保持相对正确的位置,并承受汽车内外的各种载荷。
1.2使用软件说明ANSYS软件是美国ANSYS公司研制的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FEA)软件,是世界范围内增长最快的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能与多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软件接口,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如NASTRAN, I-DEAS, AutoCAD等。
是融结构、流体、电场、磁场、声场分析于一体的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在核工业、铁道、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机械制造、能源、汽车交通、国防军工、电子、土木工程、造船、生物医学、轻工、地矿、水利、日用家电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ANSYS功能强大,操作简单方便,现在已成为国际最流行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在历年的FEA评比中都名列第一。
目前,中国100多所理工院校采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或者作为标准教学软件。
ANSYS Mechanical是利用ANSYS的求解器进行结构和热分析的。
其可进行结构、动态特性、热传递、磁场及形状优化的有限元分析。
1.3相关力学理论刚度是指材料或结构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是材料或结构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表征。
材料的刚度通常用弹性模量E来衡量。
在宏观弹性范围内,刚度是零件荷载与位移成正比的比例系数,即引起单位位移所需的力。
它的倒数称为柔度,即单位力引起的位移。
刚度可分为静刚度和动刚度。
刚度是使物体产生单位变形所需的外力值。
刚度与物体的材料性质、几何形状、边界支持情况以及外力作用形式有关。
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见材料的力学性能)越大,则刚度越大。
2.前处理2.1定义材料建立几何模型后,进入Engineering Data界面,选择钢材料作为车架分析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