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乐表演中的“以情带声”和“以形辅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声乐表演中的“以情带声”和“以形辅声”

作者:吴威

来源:《艺术评鉴》2018年第17期

摘要:“以情带声”和“以形辅声”即为通过情感传递以及形体艺术来获得理想的声乐演唱效果。现文章主要针对声乐表演中的“以情带声”和“以形辅声”进行研究。

关键词:声乐表演“以情带声” “以形辅声”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6-0041-03

声乐表演就是表演者运用高超的演唱技巧来演绎歌曲,传递声乐作品所要传递的情感,将优美的歌声作为桥梁来与听众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要达到理想的声乐演唱效果就需要关注情感与形体两个方面,做到“以情带声”和“以形辅声”,即通过情感来升华声音,通过形体来辅助声音,以便使得声乐演唱者可以获得理想的演唱效果。

一、声乐表演中的“声”

声乐表演是利用人的发声歌唱来展现音乐作品、传递声乐作品情感的艺术表演形式。声乐表演是综合型的艺术过程,是舞台表演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声乐艺术的灵魂。如果没有声乐艺术表演,那么声乐作品则失去了向观众展示的重要途径,丧失了传递声乐作品情感的平台,声乐作品将难以成为真正的艺术形式。声乐表演是传递情感、情绪的重要形式,声乐艺术的声音需要融合着艺术的审美。声是歌唱的基础,是歌唱存在的基础条件,没有声音就没有歌唱,就没有声乐表演。在声乐表演中的“声”是具有一定艺术技巧的,是从长时间歌唱训练、歌唱实践中累积的艺术手段,其表现为宽阔的音域、深厚的气息、优美的音色、良好的共鸣等。要想在声乐表演中获得理想的效果就需要从情感与形体两方面入手,通过“以情带声”以及“以形辅声”的方式来开展。

二、声乐表演中的“以情带声”

(一)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声乐表演是一种积极、和谐的审美体验以及审美创作过程,其吸引力在于传递情感、沟通情绪。情感的传递是衡量声乐表演的重要指标,是判断声乐表演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真实流露情感的声乐表演才能够感染观众、吸引观众。因此,在声乐表演中必须要重视情感的流露,挖掘作品中的情绪,通过情感来的传递来提升表演水平,从而实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要在声乐表演中做到以情带声,首先要形成感知与理解的基础,充分熟悉作品,以奠定表达感情的基础。其次需要置身于作品的背景之下进行体验,身在作者所处的年代、感受当时的社会背

景以及风俗文化,并且将不同时代的审美理念加以糅合,通过声乐演唱技巧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演唱作品。然后对作品中特定的情感要进行糅合再现,准确把握每一首声乐作品的情感基调,关注情感细节的处理。在实际表演过程中要做到轻重平衡,浓淡结合,起伏荡漾,变化多端[1]。最后要充分利用艺术想象力,调动自身的想象力来使得声乐表演标的丰满生动又真实。只有这样表演者才能够在进行声乐表演的过程中准确灵活的把握情感的传递,做到挥洒自如。

歌唱是音乐与语言的统一与结合,同时也是歌声与情感高度艺术处理后的统一。优美动人的文字以及朗朗上口的音乐为观众深入描绘了歌曲的情境,并且营造了一个可以被依托的环境,即为声乐作品的“意境”。基于此,声乐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要重视想象力的运用,想象自己身在作品所描绘的意境当中,那么真实的情感就会自动流露出来。歌唱是一种演唱技巧、声乐伴奏、歌词演绎的综合艺术形式,是展露声乐作品创作目的与情感的重要形式。歌唱者在声乐表演中要深刻的理解掌握声乐作品中蕴藏的涵义,从字里行间以及每一小節的旋律中摸索词曲创作者的创作目的与意图,以把握其风格特征以及情感情绪,进而有根有据的来演绎声乐作品,开展二度创作。例如,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彭丽媛在演绎民族歌曲《木兰从军》时,就充分挖掘了《木兰从军》这一作品潜在的情感与涵义,在演绎过程中以饱满的激情来展露情感,将歌曲中的板式与情感节奏融合的恰到好处,使得作品中人物的抒情性与戏剧性融为一体。在演唱过程中咬字,用声重点突出了中原戏曲、民族歌曲的艺术美,塑造了真实而生动的“花木兰”形象,大大吸引了观众,形成了让人意犹未尽的艺术效果。

(二)在声乐表演中如何做到“以情带声”

在声乐表演中要做到“以情带声”,第一,就需要准确把握声乐作品的艺术特点。声乐艺术是音乐与文字语言相融合的艺术形式,与文学语言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声乐作品演唱的过程中需要演唱者深入的对歌曲进行分析与理解,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歌曲的演唱中,使得自己形成的情感与作者在歌曲中倾入的情感形成共鸣,进而实现声音与情感的融合。在对歌曲的艺术特点与中心思想有了相关认识后就需要对歌曲的情感进行整体的把握,将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所要传递的情感统一起来,进而创造出属于风格与情感相融合的意境。我国著名的古典唱论《顾误录》中所收录的《度曲八法》中有提到,要做到“曲有曲情,即曲中之情结也……设身处地,体会神情而发于声”。即为在进行声乐表演的过程中要钻研歌谱,从歌词的字里行间来感受创作者的目的,探究歌曲的特点与风格,判断歌曲创作者的创作目的。声乐表演者要善于编排,根据歌曲的曲调、歌词进行歌唱时的起承转合。同时,要兼顾情与声的关系,以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第二,就是要掌握声乐艺术展露情感的途径。声乐艺术是通过演绎的歌声来展现歌曲的表演艺术形式。人声的歌词是一种心理学、生理学以及物理学统一的艺术行为,这一艺术行为连接了声音与情感、艺术与展现。声乐表演者要通过演唱技巧与发声方法来对声乐作品进行演绎,进而展现出歌曲创作者的创作目的,获得理想的听觉效果。真实贴切的表现作品的情感,让观众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情感的交流,这就是声乐表演中情感传递的方法[2]。例如,要传递表现出强烈悲痛的情感,则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完成。第一,运用少量

的气息,憋住潜在的力量,加大对声音的控制来营造压抑与强忍的听觉感受;第二,运用高音量来增加流出的气息,使得气息在演唱过程中涌出,在演唱中甚至可以进行特殊的漏气处理,或者进行破音处理,力求达到一种情感无法控制的听觉效果。又例如,要传递愉快欢乐的情绪则要强化声音的亮彩度,使得演唱的声音更加流畅愉悦,在演唱过程中需要将声音的位置放置在相对更高的地方,降低气息的使用量,避免过多的气息对声音的灵敏度造成影响。歌唱中声音要尽量轻巧,不能过于粗重。虽然粗重可以展现出气势,但是不适用于表现出愉快欢乐的情绪,进而导致声音不够清脆灵巧。在音量的控制上也要适中,以使欢快愉悦的声音更加真实。在演绎爱情缠绵的声乐作品中要注意声音的柔软程度,利用大量流动的气息来表达热情,轻柔的半声传递缠绵悱恻的情境。例如,在演绎民族歌曲《草原之夜》的时候就不需要利用较高的音量与强烈的情绪气息来演绎,而是选择平静的演唱中将声音置于较高的位置,运用灵动轻巧的方式来实现,更多的使用前部共鸣的位置来发声,使得语言吐字更加清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演绎民族音乐作品时不能忽视空间状态与气息运动,而是要根据民族音乐作品的不同艺术特征来选择合适的空间状态与气息运动,选择合适的演出技巧。例如,著名声乐作品《小夜曲》就是一首广受听众欢迎的爱情歌曲,在温柔缠绵的夜晚中流露一丝丝忧伤。这首作品不能够使用较强烈力度以及音量较大的声音来进行演绎,情感的展露也较为单纯,不适宜运用比较戏剧强烈情感来表现,只需要使用到中弱到中强的音量即可。歌曲演唱过程中情绪、音色、速度等方面不需要进行特别的处理,只需要根据歌谱进行严谨的演唱即可。在演唱过程中音色的控制要尽可能的温柔,线条的塑造要优雅简约,在演唱高音部分时要注意调节音量,避免造成用力过度的现象。整体来说,在声乐表演中情感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声乐表演中离不开歌唱技术,也离不开情感传递,声音是传递情感的媒介,是与观众进行灵魂互动的桥梁。所以,在声乐表演中要充分关注情感的展露,力求做到“以情带声”,通过选择合适的歌唱手法、歌唱技巧来展露声乐作品的情感。

三、声乐表演中的“以形辅声”

(一)形体在声乐表演中的重要性

声乐表演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娴熟的演唱技巧,还需要优美的形体姿态。其中,肢体、手势、面部表情都是声乐表演中形体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为了使得声乐表演具有更强的表现力,更加吸引观众,声乐表演者要做到“以情辅声”,通过形体艺术来升华声乐表演,使得声乐表演更加生动吸引。形体艺术在声乐表演中十分关键,仅仅依赖娴熟的演出技巧难以全面的保证演出的情感内涵,而是需要在演唱的过程中表演者在歌曲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形体艺术来构成形体语言,在演唱的过程中与声乐融为一体,以保证声乐演唱更加生动[3]。要实现“以形辅声”需要满足形体语言在声乐表演中的要求:第一,一般来说声乐表演所演绎的是一段能够吸引听众的故事,重点突出情感与情绪,声乐演唱的魅力在于可以通过演唱来让人们对情感有着更加直观的了解,进而感同身受。因此,声乐表演者的形体语言要根据作品的具体内容以及情感传递目的来选择合适的形体语言,始终保持形体语言与作品的基调一致,辅助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