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鉴别诊断
(一)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鉴别内容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病史
病程长,逐渐增大
病程短,迅速增大
体征 一般情况
单侧多,活动,囊性,表面光 滑;通常无腹水 良好
双侧多,固定,实性或半实 半囊,表面结节状不平;常 伴腹水,多为血性,可能查 到癌细胞
逐渐出现恶病质
B型超声 为液性暗区,可有间隔光带, 液性暗区内有杂乱光区、光
边缘清晰
点,肿块界限不清
a
(二)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 卵巢瘤样病变:<5cm,2-3m可自行消失 ▪ 输卵管卵巢囊肿 ▪ 子宫肌瘤 ▪ 妊娠子宫 ▪ 腹水
a
(三)恶性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CA125可轻度增高 ▪盆腔结缔组织炎 ▪结核性腹膜炎 ▪生殖道以外的肿瘤 ▪转移性卵巢肿瘤
a
aபைடு நூலகம்
(四)转移性肿瘤
▪ 库肯勃瘤
a
恶性肿瘤转移途径
▪转移特点:外观局限的肿瘤,却在腹膜、大网 膜、腹膜后淋巴结、横膈等部位已有亚临床转 移。
a
恶性肿瘤转移途径
▪ 直接蔓延及腹腔种植 ▪ 淋巴转移 ✓沿卵巢血管的淋巴管-腹主动脉淋巴结 ✓卵巢门淋巴管-髂内、髂外淋巴结-腹主动脉淋巴结 ✓圆韧带-髂外、腹股沟淋巴结 横膈易转移,右膈下淋巴丛密集最易受侵犯 ▪ 血行转移
▪ 组织学分级:对预后的影响较组织学类型更重要,组 织分化越差,预后越差。
a
临床表现
▪良性肿瘤 发展缓慢,早期多无症状 ▪恶性肿瘤 腹胀、腹部肿块及腹水
恶性肿瘤症状的轻重决定于: (1)肿瘤的大小,位置,侵犯邻近器官的程度 (2)肿瘤的组织学类型 (3)有无并发症
a
并发症
▪ 蒂扭转 ▪ 破裂 ▪ 感染 ▪ 恶变
恶性细胞 Ⅰc Ⅰa或Ⅰb肿瘤伴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包膜破裂,卵巢表面有肿瘤,腹水或
腹腔冲洗液中含恶性细胞 Ⅱ期: 一侧或双侧卵巢肿瘤,伴盆腔内扩散
Ⅱa 蔓延和(或)转移到子宫和(或)输卵管 Ⅱb 蔓延到其他盆腔组织 Ⅱc Ⅱ a或 Ⅱ b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含恶性细胞 Ⅲ 期: 一侧或双侧卵巢肿瘤,伴显微镜下证实的盆腔外的腹腔转移和(或)区域
a
恶性肿瘤临床分期
▪手术—病理分期 ▪用以估计预后和比较疗效
a
表32-2 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FIGO,2000 ) Ⅰ 期: 肿瘤局限于卵巢 Ⅰa 肿瘤局限于一侧卵巢,包膜完整,表面无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不含
恶性细胞 Ⅰb 肿瘤局限于两侧卵巢,包膜完整,表面无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不含
卵巢肿瘤(Ovarian tumor)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临床医院妇科 张岩
一、概论
a
概论
▪ 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之一 ▪ 组织学类型为全身各脏器肿瘤中最多 ▪ 良性、交界性、恶性均可发生 ▪ 不易早期发现
a
组织学分类
▪ 上皮性肿瘤:50-70%,占卵巢恶性肿瘤8590%
▪ 生殖细胞肿瘤:20-40% ▪ 性索间质肿瘤:5% ▪ 转移性肿瘤:5-10%
随访
随访时间 术后1年内 第二年 5年以上
1 次/3月 1 次/4-6月 1 次/年
a
监测
监测内容: - 症状、体征 - 全身及盆腔检查 - 各种辅助检查(影像学、肿瘤标志物测定)
a
预防
▪ 高危因素的预防 ▪ 开展普查普治 ▪ 早期发现及处理:实性肿块;囊肿直径>8cm; 青春期前、绝经后期;口服避孕药妇女;囊肿 持续存在>2m---腹腔镜探查
恶性上皮性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90%
a
发病的高危因素
▪ 持续排卵:未产、未孕、初潮早、绝经晚(排卵、 HRT-促排卵)
▪ 遗传和家族因素
遗传性乳癌-卵巢癌综合征(BRCA1、BRCA2基因突 变)
部位特异性卵巢癌综合征
Ⅱ型Lynch综合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环境因素(有机粉尘、芳香胺、滑石粉、吸烟、高动 a物蛋白饮食)
a
(一)上皮性肿瘤
▪ 浆液性肿瘤 ▪ 粘液性肿瘤 ▪ 子宫内膜样肿瘤 ▪ 透明细胞瘤(中肾样瘤) 良性、交界性、恶性 ▪ 勃勒纳瘤 ▪ 混合性上皮瘤 ▪ 未分化癌
a
(二)生殖细胞肿瘤
▪ 无性细胞瘤 ▪ 内胚窦瘤 ▪ 胚胎癌 ▪ 多胎瘤 ▪ 绒毛膜癌 ▪ 畸胎瘤 ▪ 混合型
a
(三)性索间质肿瘤
▪ 颗粒细胞-间质细胞肿瘤 ▪ 支持细胞-间质细胞肿瘤(睾丸母细胞瘤) ▪ 两性母细胞瘤
a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
▪肿瘤对妊娠的影响:流产、胎位异常、难产 ▪妊娠对肿瘤的影响:蒂扭转、破裂、迅速增大、 恶性肿瘤扩散 ▪手术时机:妊早期,待妊娠3个月后
妊晚期,可待足月,剖宫产同时 疑恶性者,尽早手术
a
二、卵巢上皮性肿瘤 (epithelial ovaian tumor )
a
概述
▪最常见 ▪好发年龄:30-60岁 ▪良性、交界性、恶性
发病的抑制因素
▪ 口服避孕药 ▪ 生育、哺乳 ▪ 非甾体抗炎药 ▪ VitA,胡萝卜素 ▪ 低脂饮食 ▪ 子宫切除及输卵管结扎 ▪ 预防性卵巢切除
a
(一) 浆液性囊腺瘤
1)良性: ▪ 常见,占良性卵巢瘤25%。 ▪ 单侧、光滑、囊性、壁薄、内为淡黄色液体 ▪ 分型:单纯性、乳头性 ▪ 镜下: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
a
(三)感染
▪多发生于:扭转后、破裂后 ▪临床表现: ▪治疗:先抗生素、后手术
a
(四)恶变
▪早期不易发现 ▪良性卵瘤可恶变
因此,确诊的卵巢肿瘤应尽快手术。
a
诊断
▪影像学:超声、X-ray、CT、MRI、PET ▪肿瘤标志物:CA125-上皮性肿瘤
AFP-卵黄囊瘤 HCG-卵巢绒癌 ▪腹腔镜检查 ▪细胞学检查
a
(一)蒂扭转
▪好发:蒂长、中等大、活动良、重心偏 ▪蒂组成:骨盆漏斗韧带、卵巢固有韧带、 输卵 管
▪诱因:突然改变体位、妊娠、分娩 ▪诊断: ▪治疗:确诊后尽快手术。不回复扭转,于蒂下 方钳夹切除患侧附件。
a
a
(二)破裂
▪原因:外伤性(重击、性交)、自发性 ▪症状:破口大小、囊液流出性质及数量 ▪治疗原则:立即手术
淋巴结转移。肝表面转移 Ⅲa 显微镜下证实的盆腔外的腹腔转移 Ⅲ b 腹腔转移灶直径 ≤2cm Ⅲc 腹腔转移灶直径 >2cm,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 Ⅳ 期: 远处转移(胸水有癌细胞,肝实质)
a
组织学分级
▪ WHO分级标准主要依据组织结构,并参照细胞分化 程度而分为3级 分化1级-高分化 分化2级-中分化 分化3级-低分化
鉴别诊断
(一)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鉴别内容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病史
病程长,逐渐增大
病程短,迅速增大
体征 一般情况
单侧多,活动,囊性,表面光 滑;通常无腹水 良好
双侧多,固定,实性或半实 半囊,表面结节状不平;常 伴腹水,多为血性,可能查 到癌细胞
逐渐出现恶病质
B型超声 为液性暗区,可有间隔光带, 液性暗区内有杂乱光区、光
边缘清晰
点,肿块界限不清
a
(二)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 卵巢瘤样病变:<5cm,2-3m可自行消失 ▪ 输卵管卵巢囊肿 ▪ 子宫肌瘤 ▪ 妊娠子宫 ▪ 腹水
a
(三)恶性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CA125可轻度增高 ▪盆腔结缔组织炎 ▪结核性腹膜炎 ▪生殖道以外的肿瘤 ▪转移性卵巢肿瘤
a
aபைடு நூலகம்
(四)转移性肿瘤
▪ 库肯勃瘤
a
恶性肿瘤转移途径
▪转移特点:外观局限的肿瘤,却在腹膜、大网 膜、腹膜后淋巴结、横膈等部位已有亚临床转 移。
a
恶性肿瘤转移途径
▪ 直接蔓延及腹腔种植 ▪ 淋巴转移 ✓沿卵巢血管的淋巴管-腹主动脉淋巴结 ✓卵巢门淋巴管-髂内、髂外淋巴结-腹主动脉淋巴结 ✓圆韧带-髂外、腹股沟淋巴结 横膈易转移,右膈下淋巴丛密集最易受侵犯 ▪ 血行转移
▪ 组织学分级:对预后的影响较组织学类型更重要,组 织分化越差,预后越差。
a
临床表现
▪良性肿瘤 发展缓慢,早期多无症状 ▪恶性肿瘤 腹胀、腹部肿块及腹水
恶性肿瘤症状的轻重决定于: (1)肿瘤的大小,位置,侵犯邻近器官的程度 (2)肿瘤的组织学类型 (3)有无并发症
a
并发症
▪ 蒂扭转 ▪ 破裂 ▪ 感染 ▪ 恶变
恶性细胞 Ⅰc Ⅰa或Ⅰb肿瘤伴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包膜破裂,卵巢表面有肿瘤,腹水或
腹腔冲洗液中含恶性细胞 Ⅱ期: 一侧或双侧卵巢肿瘤,伴盆腔内扩散
Ⅱa 蔓延和(或)转移到子宫和(或)输卵管 Ⅱb 蔓延到其他盆腔组织 Ⅱc Ⅱ a或 Ⅱ b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含恶性细胞 Ⅲ 期: 一侧或双侧卵巢肿瘤,伴显微镜下证实的盆腔外的腹腔转移和(或)区域
a
恶性肿瘤临床分期
▪手术—病理分期 ▪用以估计预后和比较疗效
a
表32-2 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FIGO,2000 ) Ⅰ 期: 肿瘤局限于卵巢 Ⅰa 肿瘤局限于一侧卵巢,包膜完整,表面无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不含
恶性细胞 Ⅰb 肿瘤局限于两侧卵巢,包膜完整,表面无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不含
卵巢肿瘤(Ovarian tumor)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临床医院妇科 张岩
一、概论
a
概论
▪ 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之一 ▪ 组织学类型为全身各脏器肿瘤中最多 ▪ 良性、交界性、恶性均可发生 ▪ 不易早期发现
a
组织学分类
▪ 上皮性肿瘤:50-70%,占卵巢恶性肿瘤8590%
▪ 生殖细胞肿瘤:20-40% ▪ 性索间质肿瘤:5% ▪ 转移性肿瘤:5-10%
随访
随访时间 术后1年内 第二年 5年以上
1 次/3月 1 次/4-6月 1 次/年
a
监测
监测内容: - 症状、体征 - 全身及盆腔检查 - 各种辅助检查(影像学、肿瘤标志物测定)
a
预防
▪ 高危因素的预防 ▪ 开展普查普治 ▪ 早期发现及处理:实性肿块;囊肿直径>8cm; 青春期前、绝经后期;口服避孕药妇女;囊肿 持续存在>2m---腹腔镜探查
恶性上皮性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90%
a
发病的高危因素
▪ 持续排卵:未产、未孕、初潮早、绝经晚(排卵、 HRT-促排卵)
▪ 遗传和家族因素
遗传性乳癌-卵巢癌综合征(BRCA1、BRCA2基因突 变)
部位特异性卵巢癌综合征
Ⅱ型Lynch综合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环境因素(有机粉尘、芳香胺、滑石粉、吸烟、高动 a物蛋白饮食)
a
(一)上皮性肿瘤
▪ 浆液性肿瘤 ▪ 粘液性肿瘤 ▪ 子宫内膜样肿瘤 ▪ 透明细胞瘤(中肾样瘤) 良性、交界性、恶性 ▪ 勃勒纳瘤 ▪ 混合性上皮瘤 ▪ 未分化癌
a
(二)生殖细胞肿瘤
▪ 无性细胞瘤 ▪ 内胚窦瘤 ▪ 胚胎癌 ▪ 多胎瘤 ▪ 绒毛膜癌 ▪ 畸胎瘤 ▪ 混合型
a
(三)性索间质肿瘤
▪ 颗粒细胞-间质细胞肿瘤 ▪ 支持细胞-间质细胞肿瘤(睾丸母细胞瘤) ▪ 两性母细胞瘤
a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
▪肿瘤对妊娠的影响:流产、胎位异常、难产 ▪妊娠对肿瘤的影响:蒂扭转、破裂、迅速增大、 恶性肿瘤扩散 ▪手术时机:妊早期,待妊娠3个月后
妊晚期,可待足月,剖宫产同时 疑恶性者,尽早手术
a
二、卵巢上皮性肿瘤 (epithelial ovaian tumor )
a
概述
▪最常见 ▪好发年龄:30-60岁 ▪良性、交界性、恶性
发病的抑制因素
▪ 口服避孕药 ▪ 生育、哺乳 ▪ 非甾体抗炎药 ▪ VitA,胡萝卜素 ▪ 低脂饮食 ▪ 子宫切除及输卵管结扎 ▪ 预防性卵巢切除
a
(一) 浆液性囊腺瘤
1)良性: ▪ 常见,占良性卵巢瘤25%。 ▪ 单侧、光滑、囊性、壁薄、内为淡黄色液体 ▪ 分型:单纯性、乳头性 ▪ 镜下: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
a
(三)感染
▪多发生于:扭转后、破裂后 ▪临床表现: ▪治疗:先抗生素、后手术
a
(四)恶变
▪早期不易发现 ▪良性卵瘤可恶变
因此,确诊的卵巢肿瘤应尽快手术。
a
诊断
▪影像学:超声、X-ray、CT、MRI、PET ▪肿瘤标志物:CA125-上皮性肿瘤
AFP-卵黄囊瘤 HCG-卵巢绒癌 ▪腹腔镜检查 ▪细胞学检查
a
(一)蒂扭转
▪好发:蒂长、中等大、活动良、重心偏 ▪蒂组成:骨盆漏斗韧带、卵巢固有韧带、 输卵 管
▪诱因:突然改变体位、妊娠、分娩 ▪诊断: ▪治疗:确诊后尽快手术。不回复扭转,于蒂下 方钳夹切除患侧附件。
a
a
(二)破裂
▪原因:外伤性(重击、性交)、自发性 ▪症状:破口大小、囊液流出性质及数量 ▪治疗原则:立即手术
淋巴结转移。肝表面转移 Ⅲa 显微镜下证实的盆腔外的腹腔转移 Ⅲ b 腹腔转移灶直径 ≤2cm Ⅲc 腹腔转移灶直径 >2cm,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 Ⅳ 期: 远处转移(胸水有癌细胞,肝实质)
a
组织学分级
▪ WHO分级标准主要依据组织结构,并参照细胞分化 程度而分为3级 分化1级-高分化 分化2级-中分化 分化3级-低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