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第二学期公共政策概论参考

合集下载

13年修订版《公共政策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3

13年修订版《公共政策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3

13年10月修订版《公共政策概论》(陈庆云)课后习题及答案,这是第三份文件,包括第九章到第十一章。

第九章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共政策一、名词解释1.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以信息的生产和利用为核心,以人力资本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强大的系统化和高新化、高效化的科研体系为后盾,以追求知识价值的不断更新为目标的经济。

2.扁平式组织:扁平式组织削减了许多内部层级,使自身结构变得相对简单,这种组织结构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

扁平的学习型组织因其有利于信息传输的优点而成为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

3.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公共政策理念是公共政策主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所持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的判断。

90年代罗尼·莱森提出基础型、理性型、发展型管理理念,与这三种管理类型相对应,必然存在基础型、理性型、发展型三种公共政策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强调人与人、人与组织和自然的共同发展,强调竞争与和谐的统一,有此种思想的公共政策理念可称之为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

4.公共决策体制:所谓公共决策体制,不仅指公共决策权力在决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B)。

A.社会主体知识化B.社会组织层级化C.政策信息公开化D.民主参与大众化2.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C)。

A.基础型政策理念B.理性型政策理念C.发展型政策理念D.综合型政策理念3.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A)。

A.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B.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C.公共政策信息公开化D.公共政策秩序稳定化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CDE)。

2013电大公共政策概论书后习题与答案教学内容

2013电大公共政策概论书后习题与答案教学内容

2013公共政策概论书后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公共政策是()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

B政府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公共政策将失去权威性。

B.惩罚性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倾斜性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最早提出的。

A.拉斯韦尔5.()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政府主体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A.伙伴7.决策权利角逐的核心问题是(),因为政治权利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D.权利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两种具体形式。

. A个人负责制9.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A.外脑10.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为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权力的分化和行政部门的分化。

A.行政11. 决策过程中的第一步是诊断问题所在,确定决策()。

A.目标12. 决策过程中的第二步是探索和()各种可能的备择方案。

A.拟定13.西蒙把决策过程分为三步,分别称为情报活动、()和抉择活动A.设计活动。

14.西蒙认为,决策的基本程序中应包括审查活动,即决策过程中的(D.选择)。

15.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相互(C.排斥)。

16.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C.共识)。

17.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A.正常状态)时的失效。

18.(A. 史密斯)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19.人们把描述政策执行过程中失效现象的曲线称为(A.浴盆模型)。

20. 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A.四)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21.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A.内化)。

22.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B.价值)判断。

23.在公共政策的评价标准中,应坚持加以突出的是(B.政治可行性)原则。

24.政策评估是对政策(C.方案)所做的分析。

公共政策概论

公共政策概论

公共政策概论公共政策的分类: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分配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分:涉及将服务和利益分配给人口中的特定人群--个人,团体,公司和社区/再:涉及在社会各阶层和团体中财富,收入,财产和权力的转移性分配..管制性政策和自我管制性政策:管:是对个人或团体的行动加以限制和约束..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涉公政策和涉私政策:涉公是指涉及公共物品提供的政策政府收入: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企业运营收入,国有财产收入,行政司法收入,其他收入。

政府支出:公共支出就是政府行为的成本,公共支出的分析包括总量的分析和结构分析两种.公共支出的原则:量入为出原则,公平原则,效益原则,统筹兼顾原则.政府支出规模增长主要受:政治性因素(政局是否稳定,国家机构的行政效率)经济性因素(经济的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物价水平,征税能力和政府的经济干预)社会性因素(社会福利事业的扩增,人口状况,文化背景)的影响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政府支出相关理论:瓦格纳法则: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即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会提高,这就是财政的相对增长..梯度渐进增长伦,经济发展阶段论,非均衡增长理论,官僚预算最大化模型,财政幻觉假说,选举权扩大增长伦,公共决策中的’排队’理论传统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最优解:传统经济学理论是以经济人的假设为前提,经济人自私且功利,做任何事情都以满足个人最大利益需要为目标.理性决策的具体步骤:确定决策目标,提出备选方案,对这些方案及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排序选择出最优方案.传统理性模型要求的最优选择应具备如下五个方面的条件:把决策行为视为整体行为而非群体行为/决策者具有绝对理性/决策目标单一,明确和绝对/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他政策资源的消耗..最优选择不可行的原因:决策目标不是单一,明确和绝对的,而是多元,模糊和相对的/人是感情动物,存在理性缺陷,其行为往往会受到个人偏好,性格特征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人对信息的感知能力有限,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决策所面临的情况往往是价值冲突而非价值一致/决策总要受制于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条件的限制有限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满意解:西蒙:他们不是经济人,是行政人.有限理性的行为表现:在情报活动阶段:人的决策行为往往受到知觉选择性的支配,不同经验和背景的决策者,对决策环境的认识会有不同的解释/在设计活动阶段:人们并不试图找出所有可行性方案,而是通过力所能及的问题求解活动,寻找尽可能多的决策/在抉择活动阶段:决策者的选择往往与备选方案的提出顺序有关,A方案先出来又是满意方案,就不会去考虑B方案/次优决策涉及的基本问题:有限目标,期望水平,搜索方法(试探方法,随机方法,折中方法,效益方法)渐进主义:新政策是对旧政策的补充和修正: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特点: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政策制定要以现行政策为基础,政策要有继承性/注重研究现行政策的缺陷/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社会问题是指影响社会成员的共同生活,受到公众普遍关注,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类型:过失性社会问题:产生于偏离社会正常生活和规范的一些过失行为,如青少年失足和社会犯罪等.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由社会自身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些社会现象,如贫富两极分化,家庭问题,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社会问题的原因:社会急剧分化,群体结构分化,利益的分化,社会组织结构的分化,思想观念结构分化,区域分化.社会整合力下降,传统社会整合力日趋弱化,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家行政整合能力下降,社会整合机制的发育严重滞后政策议程的类型:a.公众议程与政府议程:公众议程指某个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政府部门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这样一种政策议程.政府议程指某些社会问题已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他们感到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问题列入政策范围这样一种政策议程.b.外在创始型,内在创始型与政治动员型:美国学者科布c.实质性议程与象征性议程:美国学者拉雷.N.格斯顿政策议程建立的条件私人诉求,团体推动,领袖因素,体制功能,传媒作用,问题本身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的影响因素:范围,强度,时间政策议程触发机制的类型:内在触发机制:自然灾害,经济灾难,技术突破,生态变迁,社会变迁.外在触发机制:战争行动,地区与国际冲突,经济对抗,新式武器与力量失衡政策议程与突发事件:某种危机或惊人事件,抗议活动(包括使用暴力手段)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政治原则的偏离,价值体系的排斥,政府体系的封闭,承受能力的超重,表达方式失当政策规划原则:信息原则/系统原则:在社会大系统内,不同范围,领域,层次的社会问题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预测原则:科学预测是保证政策规划成功的必要前提/客观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智囊原则:发挥智囊团的作用,让专家参与,形成智力共振/优化原则/实原则/兼听原则:在政策方案的论证过程中应注意听取不同意见/时效原则:要把握决策时机思维方法:经验思维,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创新思维,思维定式,逆向思维,创新方法(头脑风暴法:奥斯本,排除批评,欢迎畅所欲言,观点多多益善,合并与改进)政策合法化涵义:广义的政策合法化,所谓具有合法化的政策就是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政策,而使政策能够逐渐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过程就是政策合法化的过程.从狭义的角度来讲,主要偏重于从法律角度去解释合法性这一概念,政策合法性包括:合法的决策主体,合法的政策程序以及合法的政策内容。

2013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全

2013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全

一、名词解释:1、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2、管理理论: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

该理论把“管理”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了同义语。

3、公共政策评价: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4、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

它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

可以用来产生大量关于解决问题的潜在办法的建议。

它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专家(通常在10-15人)一道开会研究,共同对某一问题作出集体判断。

5、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6、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且应当是通过缓慢地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目标应当用可生的手段去衡量和加以调整;他们认为所谓最优化纯粹是乌托邦,能够较为满意就已经不错了;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有力来剧烈地改造未来,主走一步看一步。

7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8、公共利益:是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9、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围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10、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11、正式评价:是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

2013春行政管理本科公共政策概论05参考答案

2013春行政管理本科公共政策概论05参考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05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

)1. ()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 克朗B. 史密斯C. 西蒙D. 拉斯韦尔2. 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

A. 对策模型B. 互动模型C. 浴盆模型D. 系统模型3. 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A. 创造性思维B. 直觉思维C. 灵感思维D. 豁然开朗思维4. 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 权力B. 利益C. 关系D. 制度5. 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应当说强调“”。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A. 公事公办B. 积极介入C. 退避三舍D. 不闻不问6. 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A. 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B. 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C. 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接性D. 概括性、间接性与主观性7. 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社会组织层级化B. 社会主体知识化C. 政策信息公开化D. 民主参与大众化8. 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 )判断。

A. 利益B. 事实C. 价值D. 可行性9. 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 奖励性B. 惩罚性C. 温和性D. 权威性10. 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

A. 公共政策秩序稳定化B. 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C. 公共政策信息公开化D. 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11. 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两种具体形式。

A. 个人不负责制B. 个人负责制C. 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D. 集权者12. 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

A. 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B. 对社会进行管理C. 为人们提供行为准则D. 塑造公共价值观13. 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公共政策概论(1183)12833-大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1183)12833-大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22. (1)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通过多年来的各种教宵,巴逐步形成一种政治行为模
式,即对权威的尊重,包括对政府所作的各种决定的服从川 4分) (2) 自 我 利 益 的 保 护 与 发 艇 , 经 常 是部 分 政 策 对 象 服从 政 策 的 重 要 原 因;(4 分 ) (3) 人们 遵 守 一 项政 策 , 主 要 是 因 为 他们 对 政 策 合 法性 的 认 同;(4 分 ) 〈的不少人是罢为害信惩罚才殷从政策丘是分〉 (5) 对 任 何 一 个 政 策 对 象来 说 , 都 有 对政 策 从 不 了 解 到 了 解 , 从 了 解 不 多 到 了 解 较 多 的 过
2 1. 某 市 为 了 解 决乘 车 难 的 问 题 , 提 出 了 " 多 家 办公 交 , 缓 解 乘 车 难 " 的 对 策 。 政 策 出 台 后 , 很多个体经营的中巴纷纷投入运营市场,使得乘车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在出现中巴热的同时,一系列相关的社会问题也凸显出来。随着车辆的猛增,使市区本来 就非常拥挤的交通增加了更大的压力。个体车主为追求高额利润,在营运过程中忽视交通安 全,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由于车辆的增多,又给城市的管理工作增大了难度。由于服务质量差, 中巴车主经常和乘客发生纠纷。车主之间为了争夺客源,也经常发生摩擦,甚至发展到流血冲 突。这一系列问题摆到了市政府面前,市政府决定采取措施进行整顿和清理,规范运营市场。
A. 排 斥B. 协调
C. 一 致D. 补 充
得分|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1 0分)
1 1. 公共 政 策 主 体 体 系 包 括 (
)。
A. 社会 公众B. 准公 共政 策 主 体
C. 政 党D. 核 心 主体

2013-1第二学期公共政策概论参考

2013-1第二学期公共政策概论参考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关于制定政策的政策”指的是( D )A 基本政策B 具体政策C 经济政策D 元政策2.秉持“英雄史观”的观点在公共政策学上属于( B )A 系统理论模型B 精英理论模型C 团体理论模型D 渐进主义模型3. 戴伊和汤姆逊等人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B )A系统理论模型 B精英理论模型C过程模型D团体理论模型4. 整个公共政策体制的核心和中枢系统是( C )A信息子系统B咨询子系统C决断子系统D执行子系统5.政策分析过程中的第一步是( A )A政策问题的认定 B政策议程建立 C政策方案规划 D政策合法化6. 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惟一途径是( B )A政策制定B政策执行C政策监控D政策终结7.检验政策实施效果的基本途径是( C )A政策制定B政策执行C政策评估D政策终结8. 我国通过法律监督、财政监督、人事监督和工作监督等,影响、制约或控制其他国家机关的组织机构是( D )A 中国共产党B司法机关C政府机关D人民代表大会9. 一个完整的公共政策周期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C )A制定——评估——执行——终结B制定——执行——评估——终结C规划——执行——评估——终结D规划——评估——执行——终结10.力求回答“因为什么”、“为了谁’、“为了什么目的”、“多大风险”、“应优先考虑什么”等等问题的政策分析方法属于( B )A行为研究B价值研究C规范研究D可行性研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1951年出版的《政策科学》一书,首次对政策科学的基本范畴与方法等内容做出了规定,奠定了政策科学的基础。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及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及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及答案第一次平时作业公共政策平时作业(1)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公共政策:2.行动理论:3.系统:4.公共利益: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公共政策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企业 B政府 C个人2.()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政府主体 B非营利组织 C社会公众3.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A外脑 B助手 C秘书4.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A利益 B权力 C关系5.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A 共识 B选择 C理解6.()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式。

A拉斯韦尔 B史密斯 C西蒙7.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判断。

A利益 B价值 C事实8.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之下,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A直觉思维 B创造性思维 C灵感思维9.“系统分析”最早是由()提出并使用的。

A美国国防部 B麦克纳马拉 C兰德公司10.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A社会问题 B公共问题 C公共利益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2.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途径。

3.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

4.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有哪些方面? 5.系统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6.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素。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联系实际,论述公共政策对发展知识经济的推动作用。

2.试论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走向。

第二次平时作业《公共政策概论》第二次平时作业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32分) 1.公共政策 2.决策权力 3.组织理论 4.系统二、列举题:(每题9分,共18分) 1.列举公共机构的特性。

2.列举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素。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培育公共文化?2.简述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征。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联系实际,论述公共政策对发展知识经济的推动作用。

2013电大公共政策概论书后习题与答案

2013电大公共政策概论书后习题与答案

2013公共政策概论书后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公共政策是()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

B政府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公共政策将失去权威性。

B.惩罚性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倾斜性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最早提出的。

A.拉斯韦尔5.()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政府主体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A.伙伴7.决策权利角逐的核心问题是(),因为政治权利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D.权利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两种具体形式。

. A个人负责制9.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A.外脑10.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为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权力的分化和行政部门的分化。

A.行政11. 决策过程中的第一步是诊断问题所在,确定决策()。

A.目标12. 决策过程中的第二步是探索和()各种可能的备择方案。

A.拟定13.西蒙把决策过程分为三步,分别称为情报活动、()和抉择活动A.设计活动。

14.西蒙认为,决策的基本程序中应包括审查活动,即决策过程中的(D.选择)。

15.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相互(C.排斥)。

16.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C.共识)。

17.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A.正常状态)时的失效。

18.(A. 史密斯)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19.人们把描述政策执行过程中失效现象的曲线称为(A.浴盆模型)。

20. 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A.四)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21.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A.内化)。

22.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B.价值)判断。

23.在公共政策的评价标准中,应坚持加以突出的是(B.政治可行性)原则。

24.政策评估是对政策(C.方案)所做的分析。

2013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4答案

2013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4答案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一至第四章之后题目:请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于集体讨论相结合)。

要求每一位学员都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1.联系实际的例子。

2.个人的讨论提纲。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员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给每一位学员评分。

要求能够完整准确地指出决策方案应包括的内容,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

案例: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案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们对保障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给予极大关注,认为这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方面。

《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提案指出,我国2003年8月1日起实施了《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保障了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如,大量流浪乞讨人员不断涌入城市,救助对象难以界定,给城市治安、交通、市容环境卫生带来较大压力。

提案建议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限制有组织的乞讨或强乞恶讨行为,切实负起责任,积极做好返乡救助对象的安置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流浪乞讨人员的盲目流动;加快立法步伐,完善配套法律法规,明确公安、城管、民政等部门的相关职能,相互配合,依法办事,综合治理,切实加强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有效管理,在保护流浪乞讨人员权益的同时,也体现法规对广大群众权益的尊重。

一、个人讨论提纲:结合上述例子,我认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1)案例目的是什么?(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2)实施的机关是什么?(民政部门负责、相关部门相互配合)(3)体现的原则是什么?(自愿、救济、帮助的原则,彰显出政府为民负责的态度)(4)基本的措施是什么?(成立救助站、积极做好返乡救助对象的安置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流浪乞讨人员的盲目流动。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绪论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绪论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1.2.4 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 它是包括国 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 精神需要。
确定公共利益通常要遵循以下四项基本标准:
公平
合理
正当
公平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1.2.5 公共权力
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 机构行使的权力,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 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1.2.6 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public order)也称“社会秩序”,是指为了维护社会公 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 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 确定,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交通秩序 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
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社会公共权威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国家政府或执政 党派,又涵盖宗教团体或宗族势力,泛指具有特殊权力、能够制 定公共政策的政治实体。
特定情境是指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环境条件,以及公共政策 特定的适用范围,即所谓的时空条件。
就治理依据而言,该模式主张不仅包括国家立法,还包括社会共 同体形成的规则,甚至不同主体之间达成的协议等。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在治理方式上,该模式主张依照公域之治的实际需要,在进行综 合性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能使用非强制方式的就不使用强制 方式,能用双方协商解决的方式就不用单方强制的方式,能使用 自治的方式就不使用他治的方式,遵照先市场后社会再政府的选 择标准,实现治理方式的多元化、民主化和市场化。

公共政策概论历年试题与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历年试题与答案

2013 年7 月考试题1.最早提出“政策科学”概念的是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2.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行政)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3.在决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正常状态)时的失效4.在任何决策工程中,(理性)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5.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发展型)政策理念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伙伴)7.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个人负责制)两种具体形式8.提出著名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是(史密斯)9.政策评估是对政策(效果)所做的判断10.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互相(排斥)11.公共政策主题体系包括(准公共政策主体、政党、核心主体)12.追踪决策的特征主要是(ABCD)13.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基本形式包括(ABCD)14.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公共决策划分为(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15.以下哪种说法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未来基本走向(讲究公平、追求民主化、实践科学化)16.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17.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18.简述无为思维所谓无为思维指的是政府采菊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

无味思维是公共决策中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许多公共事务并不一定必须政府出面解决才行。

公共决策者必须明确界定自身的决策范围和决策对象,在此范围内的事务可以采取积极的决策方式来进行;而在边缘或者已经超出范围的事务需要做决定,必须三思而后行,适当的时候应当才去无为的思维方式,不去招揽和主动吸纳新的决策需求。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考核内容:主题: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25分)考核要求:1.联系实际的案例。

2.成绩由两部分组成,资料占30%,内容占70%。

3.字数不少于1000字(其中案例内容不超过300字)。

教师根据考核要求评分。

要求能够体现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

参考答案:资料:“爆竹一声辞旧,桃符万象更新。

”这是一千多年前五代十国就已经流传的一幅春联。

从那个时候起,燃放烟花爆竹就已经成为成为春节辞旧迎新的特有习俗。

出于安全,环保等因素的考虑,自1992年广州首先“禁放”开始,目前,全国280多个城市相继出台了类似的法规,就连华人众多的美国纽约市,也在1996年发布了禁放令。

发布禁令容易,可是要真正改变千百年来的根深蒂固的风俗却很难,很多地方禁放多年,可逢年过节也没能消除此起彼伏的鞭炮声。

于是,有的城市又选择了开禁,而有的城市恰恰相反,不仅坚持禁放,而且还加大了惩处力度。

分析:政策环境在决定和制约公共政策的同时,也受到公共政策对其产生的能动反作用。

公共政策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实质上来讲,该系统就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的全过程,它通过不断调整来实现与环境的功能耦合,同时通过自身的特性来影响环境的优化提升。

制定公共政策,就是为了正确认识和合理发挥这种能动作用,充分利用政策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抑制不利因素,以适度改造环境,达成既定目标。

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通过一系列公共政策,转变职能,界定产权,通过对经济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和再分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释放了企业生产力,重塑了经济社会环境,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当然,公共政策对于政策环境的反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就能达到改善政策环境的目的,使政策环境不断得到优化,按照公共政策的目标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就会使政策环境不断恶化,成为政策环境健康发展的羁绊,产生消极影响。

《公共政策概论》--行政管理(本)考试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行政管理(本)考试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名词解释1、因果理论包括两类内容:一是把决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二把政策中潜在下因果假设合成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技术能力。

2、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后过程。

3、顺序决策思维在第一阶段,决策者同时较多地选择一些处理方法或决策,在取得新的认识和更为一致的意见后再过渡到下一阶段,然后选择比较可行的决策。

4、德尔菲法资源,免费空间,休闲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后希腊神话中的神渝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油原址“德尔菲”命名。

简答题: 1、举便说明浴盆模型。

依据可靠性理论分析,在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失效”表现在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早期失效;第二阶段:偶然失效;第三阶段:耗损失效。

这种政策失效率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把这种曲线称为“浴盆模型”,安提醒人们在政策早期失效时,不要为早期失效率一时较大的现象迷惑,而应着重于失效后质的分析。

2、简述追踪决策的特点。

追踪决策的特点有①回溯分析,即对原有决策的产生机制与产生环境进行客观分析,找出失误的环节和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决策;②非零起点,即决策不是以零为起点,而是对过去已有决策的改善;③双重优化,即既要优于原方案,又要是多种改善方案中最优的;④心理效应,即要充分考虑决策对象内部和外部各种关系。

3、公共政策评价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一般的评价活动有什么区别?①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

②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

③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地分配和落实。

4、渐进思维和剧烈变革思维是矛盾的吗?/不是矛盾的渐进思维、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且应当是通过缓的进展和小心改变现实的,目标应当用可行的手段去衡量和加以调整,它能便剧烈变革思维更加符合实际。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社会问题与政策议程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社会问题与政策议程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5.3.5 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
政治原则偏离 价值体系的排斥 政府体系的封闭 承受能力的超重 表达方式失当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关键词
社会问题 过失性社会问题 结构性社会问题 社会冲突论 社会越轨论 社会解组论 社会标签理论 手段-目标论 社会分层理论 问题确认 问题察觉 问题界定 问题描述 政策议程 公众议程 政府议程 实质性议程 象征性议程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2、社会越轨论 所谓越轨,包括社会成员(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违
反法律、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社会习俗的所有行为。 从狭义角度看,“社会越轨”现在主要是指社会上的违法违规事
件,实际上是一个“负面”行为。任何一个社会都会有一些制度 规范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一般按照制度规范去做事就被认为是 按照轨道行走,而违反制度规范,就成了“社会越轨”。 越轨行为不完全等同于社会问题。只有当某种越轨行为频繁地发 生且对社会造成危害,使相当数量的人受到威胁时,才会转化为 社会问题。
过失性社会问题 • 这类社会问题产生于偏离社会正常生活和规范的一些过失行为。 • 过失和偏差往往是相对而言的,并没有绝对的标准,需要放在
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去考察。 • 例如:青少年失足和社会犯罪等
结构性社会问题 • 由社会自身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些社会现象。 • 结构性社会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最为突出的就是各
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富勒(Richard C·Fuller)和理查德·迈尔斯 (Richard R. Myers)最早为社会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个粗略的分析框架, 探讨了社会问题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察觉(awareness)、决策(policy determination)、改革(reform),提出了社会问题的自然史观。

公共政策概论(1183)12834-大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1183)12834-大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c. 层 次性 、 多 维性 、 灵 活 性
D. 层 次性 、 多 维性 、 联 系 性
12. 按 照 人 们 决 策 时 对 自 然 状 态 规 律 的 认 识 和 重 点 掌 握 程 度 , 通 常 可 将 公 共 决 策
分为(
)。
A. 随 机决 策
B. 风 险 型 决 策
c. 确 定 型 决策
)。
A. 对立 者B. 被 管 理 者
C. 伙伴D. 被 统 治 者
2. 在 拟 定公 共决策 方案 时 , 要 求各 备 选方 案 之 间 互 相 (
)。
A.补充
\
B.协调
c.一致D.排斥
3. 人们 把描 述政策 执行 过程 中 的 失 效 现 象 的 曲 线 称 为 (
)。
A.对策模型
B.互动模型
881
D. 贝 塔 朗 菲
8. 在 知识经 济 时 代 , 公 共政 策 主体应 该树立 (
)政策理念。
A. 基 础 型B. 理性 型
c. 发展 型
D. 综 合 型
9. 公共政 策 的 逻辑 起点 是 (
)。
A. 社会 问 题
B. 公共利 益
c. 公共 事 务
D.公共问题
10. 公共利 益 是 公众 (
)的资源和条件。
A. 共 同 拥 有
B. 共 享
c. 独 享
D. 共 同 创 造
|得分|评卷人|
III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1 0分)
1 1. 立 体思 维 的 内 在 特 征 表 现 在六个 方 面 , 它 们 是 (
)。
A. 层 次性 、 多 维 性 、 普遍 性
B. 系 统性 、 整 体性 、 动 态 性

法学:公共政策概论考试资料_0.doc

法学:公共政策概论考试资料_0.doc

法学:公共政策概论考试资料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 )( ),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A.普遍性 B.共同性 C.不可分性 D.典型性 本题答案: 2、多项选择题 史密斯认为,( )都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大因素。

A.理想化的政策 B.执行机构 C.目标群体 D.环境因素 本题答案: 3、多项选择题 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 )。

A .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 .整体评价和局部评价 C .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 D .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 )A.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B.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C.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D.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本题答案:5、多项选择题公共政策案例的特点有()。

A.权威性B.可行性C.公共性D.管理性本题答案:6、多项选择题公共决策体系包含着()等子系统。

A.监控B.智囊C.决断D.信息本题答案:7、单项选择题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关于制定政策的政策”指的是( D )A 基本政策B 具体政策C 经济政策D 元政策2.秉持“英雄史观”的观点在公共政策学上属于( B )A 系统理论模型B 精英理论模型C 团体理论模型D 渐进主义模型3. 戴伊和汤姆逊等人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B )A系统理论模型 B精英理论模型C过程模型D团体理论模型4. 整个公共政策体制的核心和中枢系统是( C )A信息子系统B咨询子系统C决断子系统D执行子系统5.政策分析过程中的第一步是( A )A政策问题的认定 B政策议程建立 C政策方案规划 D政策合法化6. 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惟一途径是( B )A政策制定B政策执行C政策监控D政策终结7.检验政策实施效果的基本途径是( C )A政策制定B政策执行C政策评估D政策终结8. 我国通过法律监督、财政监督、人事监督和工作监督等,影响、制约或控制其他国家机关的组织机构是( D )A 中国共产党B司法机关C政府机关D人民代表大会9. 一个完整的公共政策周期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C )A制定——评估——执行——终结B制定——执行——评估——终结C规划——执行——评估——终结D规划——评估——执行——终结10.力求回答“因为什么”、“为了谁’、“为了什么目的”、“多大风险”、“应优先考虑什么”等等问题的政策分析方法属于( B )A行为研究B价值研究C规范研究D可行性研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1951年出版的《政策科学》一书,首次对政策科学的基本范畴与方法等内容做出了规定,奠定了政策科学的基础。

该书的作者是(BC )A 德洛尔B 拉斯韦尔C 勒纳D 林德布洛姆E 伍启元2.精英理论模型的主要提出者是(BC )A 大卫•伊斯顿B 戴伊C 汤姆逊D 林布隆E 西蒙3.思想教育手段常用的基本形式有(ABCD )A制造舆论B说服教育C协商对话D奖功罚过E强制推行4.公共政策评估的基本要素有(ABCDE )A评估主体 B评估客体 C评估目的D评估标准 E评估方法5. 系统方法的显著特点是(BD )A整体性 B阶段性C综合性D相对性E最优化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公共政策运行过程的特点。

2.简述公共政策终结的形式。

3.简述运用头脑风暴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20分)试述影响公共政策评估失效的因素。

五、案例分析题(15分)柳村是个十年九旱的山区村,丰收年1亩地能够收六七十公斤小麦;如果遭受天灾,有时连种子都收不回。

2002年年初,县政府给该乡下达了2500亩的退耕还林任务。

由于是第一次进行大面积退耕还林,乡主要领导为了赶进度,完成任务,违反县政府有关规定,擅自包租了3台推土机在柳村平田整地,同时还组织外村农民替柳村农民挖树坑。

乡政府“包办”退耕还林事项,占用补助给农民的钱粮,导致2002年柳村和谢村的退耕还林补助无法妥善解决,2002年柳、谢两村271户农民2049亩退耕还林地的补助钱粮无法兑现。

一位本村农民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是个好政策,是为农民办好事,但乡上没有原原本本地执行国家政策,把好事办成了坏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县林业局一位干部痛心地说:“政府越位行政,不仅损害了农民利益,更重要的是失掉了民心,教训实在深刻!”结合案例,运用公共政策执行相关理论分析为什么乡政府把好事办成了坏事。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最早提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的学者是( A )A 拉斯韦尔B 托马斯.戴伊C 伍启元D 德洛尔2. 有限理性模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A 西蒙B 汉斯•范登•德尔C 本•范•韦尔瑟芬D 汤姆逊3.大卫•伊斯顿等人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C )A系统理论模型 B渐进主义模型C过程模型D团体理论模型4.在当今社会中,被称之为“第四种权力”的是( C )A利益集团B公民C大众传播媒介D思想库5.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环节是( B )。

A 政策问题的确认B 政策议程的建立C 政策方案的择定D 政策目标的确立6.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 B )A政策制定过程 B政策执行效果C政策评估标准 D政策监控程序7. 判断政策价值的基本手段是( B )A政策制定B政策执行C政策评估D政策终结8.监控的根本目的是( B )A纠正系统偏差 B保障系统目标的实现C实现政策的合法化 D实现政策终结9. 公共政策终结的最果断的方式是( D )A公共政策替代 B公共政策分解 C公共政策缩减D公共政策废止10.最早提出并使用系统分析方法的是( C )A贝塔朗菲B钱学森 C库恩 D美国兰德公司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持这一类似观点的学者有(AC )A 拉斯韦尔B 德洛尔C 卡尔•弗雷德里希D 伍启元E 勒纳2. 政府制度赋予公共政策的明显特征是(ABC )A公共政策的合法性B公共政策的普遍性C公共政策的强迫性D公共政策的调和性E公共政策的特殊性3. 官方决策者主要有(ABCD )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E利益集团4. 政策方案设计的环节主要有(BCD )A政策目标确立 B有限方案的搜集 C内容的初步设计D重要方案的精细设计 E政策监控5. 对公共政策终结存在抵触心理的人员主要有(ACD )A政策受益者B政策受害者C政策制定者D政策执行者E政策评估者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政策分析的定义及其类型。

2.简述公共政策执行的特征。

3.简述公共政策调整的内容。

四、论述题(20分)试述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

五、案例分析题(15分)城市里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他们的子女入学难成为近年来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如果这些孩子成为新文盲,将造成新的社会问题,仅在××市,这些孩子的数量就将近20万人。

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早就引起了中央政府的关注。

1998年原国家教委和公安部提出“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具体承担流出地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管理职责”。

但由于我国义务教育的人头经费按户籍划拨,外来工所在的城市财政体制在义务教育支出中并没有包含外来务工者子女的教育经费,所以××市这些流动学龄儿童就学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

绝大部分外来务工者子女只能到打工者自己创办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

这一问题也得到媒体的关注。

不少记者深入到××市外来人口聚居地采访,向社会反映打工子弟学校普遍存在着办学条件简陋、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和未通过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等具体问题。

不少专家学者也纷纷指出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并提出政策建议。

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一位副所长说:“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应该以进入公立中小学为主。

另外,要采取多种入学形式。

”这些具体问题进而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2年4月3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转发了该市教委《关于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暂行办法》,为解决上述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中的诸多具体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

试分析××市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是如何进入政府政策议程的。

一、单选题:1-10:DBBCABCDCB二、多选题:1:C;2:BC;3:ABCD;4:ABCDE;5:BD三、简答题:1、答:变动性、互动性、弹性和流动性的特点。

2、答:1替代2、合并3、分解4、缩减3、答:主要原则:(1)突出主题。

(2)充分重视并讨论各种意见与建议。

(3)改进并综合提出的方案。

(4)创造自由讨论氛围。

(5)发言简炼,即席发言,四、论述题:影响公共政策评估失效的因素有一;政策评估的误区(一)主观误区政策评估者出于各种可能的不良动机,有意识在夸大或缩小、掩盖或曲解评估中的某些事实,或者混淆评估中得某些是非原则,以求实现某种特殊的目的。

(1)以表象取代事实(2)以形式取代研究(3)以政治取代科学(二)客观误区政策评估主体的主观动机虽然是正当的,评估方法亦是合理的。

但由于客观评估条件的限制,评估的过程和结果并不一定反映客观的真实,或者不能准确的反映客观的真实,或者不能全部反映客观事实。

二、政策评估的障碍(一)来自公共政策本身的障碍1.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2.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3.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二)来自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障碍1.认识上的误区2行动上阻扰(三)来自评估者的障碍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评估者不能超脱私立而影响形式评估,其二是评估者的素质和能力不足。

(四)来自评估条件的障碍1.资料不足2.经费不足(五)其他方面的障碍1.政策成本与收益不易核算2.政策评估结果闲置无用五、案例分析一味的追求政绩而没有考虑到地方和国家政策之间的适应性,应该落实扎实的开展相关的政策工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指定每年相应的退耕政策。

使政策在能落实开展的同时正真的能服务和帮助到人民的生活和生产。

一、单选题:1-10:AACCBBBBDC二、多选题:1:AC;2:ABC;3:ABCD;4:BCD;5:ACD;三、简答题:1、定义:一个应用性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它采用各种研究或论证方法,产生和转变与公共政策相关的信息,以便帮助决策者或当事人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

政策分析有三种基本类型: 未来的政策分析;回溯的政策分析;整合的政策分析。

2、答案: (1)对象的适用性; (2)执行的有序性; (3)执行的灵活性; (4)执行过程的动态性; (5)执行的协调性; (6)执行的时限性3、答案:(1)重视说理工作,消除抵触情绪; (2)公开评估结果,争取支持力量; (3)废旧立新并举,缓和终结压力;(4)有选择地传播试探性信息,减轻公共舆论给公共政策终结造成的影响; (5)正确处理公共政策终结与政策稳定、政策发展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