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文参考文献(3篇)
三篇会计专业毕业参考文献.doc
三篇会计专业毕业参考文献引导语: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中。
下面是三篇关于会计的毕业参考文献。
三篇会计专业参考文献会计专业毕业参考文献(一)(1)期刊:[序号]作者.题名[J].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2)普通图书:[序号]著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应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3)集、会议录:[序号]著者.题名[C].编者.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4)学位:[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5)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6)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7)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及期号(版次).(8)电子文献:[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EB/OL].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会计专业毕业参考文献(二)[1] 王棣华. 我国管理会计的前瞻与反思[J]. 中国农业会计, 1997,(10)[2] 吴福林. 让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灿烂[J]. 辽宁财税, 2003,(12)[3] 林琤. 浅议我国推行管理会计的途径[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4,(04)[4] 贺德文. 企业需要管理会计[J]. 交通财会, 1988,(06)[5] 张宗强, 杨素华. 对管理会计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应用的思考[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04)[6] 陈巧媚. 管理会计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4)[7] 陈春红, 冯民修, 王剑青. 管理会计发展的策略[J]. 林业财务与会计, 2000,(03)[8] 郑玉革. 管理会计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4,(10)9] 罗魏冰. 管理会计路在何方[J]. 广东审计, 2002,(10)[10] 李寿文, 徐光华. 对发展我国管理会计的建议[J]. 商业会计, 1998,(07)[11]崔澜,物流管理会计与物流企业降低成本的基本途径[J]. 物流科技,2008,(4).[12]吴凤山,何光裕. 科技进步与降低成本是现代会计研究的核心[J]. 财会通讯,1994,(1).[13]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探求降低成本的新途径第三次全国成本理论讨论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湖北省会计学会一九八二年理论讨论会同时举行[J]. 财会通讯(综合版),1982,(5).[14]朱先乔,. 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全国第三次成本理论讨论会和湖北省会计学会年会学术观点简介[J]. 财会通讯(综合版),1982,(6).[15]瓦依斯巴尔德,马之駉,. 车间经济核算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杠杆原文载于苏联会计杂志一九五四年第七期[J]. 钢铁,1954,(5).会计专业毕业参考文献(三)随着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日益突显的促进作用,世界各主要证券市场都把信息披露制度作为证券监管的核心,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更是核心的核心。
中国经济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国经济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国经济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世界经济文汇》.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3年2期.张军.施少华.[2].基于CGE模型的CO2减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5年12期.王灿.陈吉宁.邹骥.[9].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问题、挑战和对策研究综述.《财经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5期.张国.[10].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与稳增长的路径选择.《社会科学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3期.任保平.宋文月.二、中国经济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19492011年中国经济通史研究的发展.作者:冯雪.史常理论及史学史扬州大学2013(学位年度)[2].批评隐喻视角下中国经济隐喻的历时研究——以《时代周刊》为例. 作者:钟佳奇.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浙江工商大学2014(学位年度)[3].股份制改革和分税制下中国经济效率损失的分析和测度.作者:王贵东.国民经济学中国海洋大学2013(学位年度)[4].“以人为本”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测度研究.作者:蒋微青.统计学河北经贸大学2014(学位年度)[5].基于1979年2008年数据中国经济动态效率研究.作者:张宇.管理科学与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学位年度)[6].国际原油定价权缺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作者:叶茜.金融学武汉理工大学2013(学位年度)[7].美国出口倍增计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作者:米胜超.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学位年度)[8].从关系过程看美国大报中的中国经济形象——一项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辅助下的批评话语分析.作者:齐佩.英语语言文学河北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9].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萧条的传导、影响以及应对.作者:张晓宇.经济史南开大学2011(学位年度)[10].论市场在当代中国经济中的作用.作者:张扬.马克思主义理论西南科技大学2015(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国经济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InflationaryeffectofcoalpricechangeontheChineseeconomy. ZhanMingChen《Appliedenerg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Feb.[2]EmergybasedecologicalaccounttortheChineseeconomyin2004.M.M.JiangJ.B.ZhouB.ChenG.Q.Chen 《Communicationsinnonlinearscienceandnumericalsimul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810[3]GrowthandstructuralchangeinChina'senergyeconomy. FredrichKahrlDavidRolandHoist《Energ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97[4]IdentifyingtheenvironmentalsupportandconstraintstotheChineseec onomicgrowthAnapplicationoftheEmergyAccountingmethod. BoLouSergioUlgiati《Energypolic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Apr.[5]Vehicletechnologies,fueleconomypolicies,andfuelconsumptionrate sofChinesevehicles.HongHuoKebinHeMichaelWangZhiliangYao《Energypolic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Apr.[6]BiofuelDevelopment,FoodSecurityandtheUseofMarginalLandinChina. Qiu,HuanguangHuang,JikunKeyzer,MichielvanVeen,WimRozelle,ScottFisher, GuentherErmolieva,Tatiana.《JournalofEnvironmentalQualit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14[7]EnvironmentalSupplyChainCooperationandItsEffectontheCircularEc onomyPracticePerformanceRelationshipAmongChineseManufacturers. QinghuaZhuYongGengKeehungLai《JournalofIndustrialEcolog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13[8]Developinglowcarboneconomy:Actions,challengesandsolutionsforen ergysavingsinChina. JianHouPeidongZhangYongshengTianXianzhengYuanYanliYang 《Renewableenerg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111[9]Developinglowcarboneconomy:Actions,challengesandsolutionsforen ergysavingsinChina. JianHouPeidongZhangYongshengTianXianzhengYuanYanliYang 《Renewableenerg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111[10]EnergyconservationandcirculareconomyinChina'sprocessindustrie s.HuiquanLiWeijunBaoCaihongXiuYiZhangHongbinXu《Energ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011四、中国经济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西方媒体为何又转而“唱衰中国经济”?.王东,2012中国未来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2]“中国经济派”考论.吴敏超,2009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第十一届青年学术讨论会[3]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经济的延续和变迁.朱荫贵,2012清帝逊位与民国肇建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4]中国经济失衡根源在于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制度的缺陷基于人的发展经济学视角.巫,2012“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中外理论与政策”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2届年会[5]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面临的挑战.李欣广,2011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科学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1届年会[6]中国经济空间演化趋势与驱动机制.赵作权.宋敦江,2010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经济与规划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7]试论和谐的中国经济体构建.马先标,2011第十届WTO与中国国际学术年会[8]日本NHK纪录片中的中国经济形象.刘忠波,2014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9]2012年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调控政策取向.范剑平,20122012年宏观经济与汽车市场形势高级研讨会[10]全球低碳框架与中国经济自主安全发展.倪晓宁,2011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科学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1届年会。
经济管理论文5000字(2)
经济管理论文5000字(2)经济管理论文5000字篇3浅谈加强水利工程经济管理途径与方法摘要:随着我国各方面行业事业的快速发展,不同领域之间百花齐放,其中水利工程领域也不例外。
水利工程与普通建筑工程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不仅是建筑过程之中的差距,更是功能上的差距,水利工程能够为我国的农业健康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我国吸取了外国先进的水利建设经验以及技术,迅速提高了水利工程建筑的水平以及质量,但是在水利工程的经济管理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围绕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和加强途经进行介绍与分析,旨在提高我国水利工程的整体建筑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水利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传统管理;管理制度;水利工程1水利工程经济管理面临的若干问题1.1传统管理观念的扎根目前很多建筑工程方在进行水利工程建筑时,仍然抱着老旧的传统管理观念不放,仍然是实行“人治”的传统思想,认为应当由管理人员全面负责各个方面的工作管理,经济管理就应当由会计部门以及财务部分全权负责,部门负责人一言九鼎,这种情况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权利发生滥用,最终发生贪腐、挪用建筑资金的情况,这就是传统的管理理念,而现代的管理理念则是“法治”,是通过管理规章制度全局性地进行经济管理,不以某一个人某一个部分的指令为标准,对于所有人都适用同样的规定,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转使用。
1.2管理制度匮乏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小中型的建筑企业要不就是完全没有管理制度,要不就是管理制度虽然设立但是形同虚设,这既是管理理念的缺失更是有部分人特意而为,所谓“权利需要关在笼子里”就是这个道理。
谈到管理制度,就不能简单地要求建立一个管理制度,而是要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立一个完善的合理的管理制度,需要科学的设计与规划,但是目前的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最缺乏的就是科学与合理,这方面的缺失是需要长久的努力与学习才有可能形成。
1.3运行资金短缺水利工程不同于其他工程的重要一点就是运行资金量上的差距,一般工程而言都能够快速地资金回笼,因此在运行资金上一般不会发生短缺的情况,但是水利工程不仅在建筑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建筑资金,同时在建筑工程完成后,水利工程投入使用之后,仍然很难快速的回收资金,导致后期工程维护上与运行上的资金发生短缺,这种情况是常常发生并且难以避免,这是由于水利工程的特点导致。
经济学论文的参考文献
经济学论文的参考文献1. Smith, A. (1776).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2. Keynes, J. M. (1936).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3. Friedman, M. (1962). Capitalism and Freedom.4. Solow, R. M. (1956).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5. Arrow, K. J. (1951). 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alues.6. Scott, W. R. (2013).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Ideas, Interests, and Identities.7. Acemoglu, D., & Robinson, J. A. (2012). 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8. Sen, A. (1999). Development as Freedom.9. Duflo, E., & Banerjee, A. (2011). Poor Economics: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10. Ostrom, E. (1990). Governing the Commons: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11. Barro, R. J., & Sala-i-Martin, X. (1995). Economic Growth.12. Stiglitz, J. E. (2002). 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13. Mankiw, N. G. (2014). Principles of Economics.14. Acemoglu, D., & Robinson, J. A. (2012). 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15. Krugman, P. (2009). The Return of Depression Economics and the Crisis of 2008.16. Piketty, T. (2014).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17. Friedman, M., & Schwartz, A. J. (1963). A Monetary Historyof the United States, 1867-1960.18. Romer, P. M. (1986).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19. Akerlof, G. A., & Shiller, R. J. (2009). Animal Spirits: How Human Psychology Drives the Economy, and Why It Matters for Global Capitalism.20. Nordhaus, W. D., & Tobin, J. (1972). Is Growth Obsolete?21. Duflo, E., & Banerjee, A. (2019). Good Economics for Hard Times: Better Answers to Our Biggest Problems.22. Rogoff, K. (2011). This Time is Different: Eight Centuries of Financial Folly.23. Sachs, J. (2005). The End of Poverty: 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Time.24. Shiller, R. J. (2015). Irrational Exuberance.25. Easterly, W. (2006). The White Man's Burden: Why the West's Efforts to Aid the Rest Have Done So Much Ill and So Little Good.26. Thaler, R. H. (2015). Misbehaving: The Making of Behavioral Economics.27. Sen, A. (1999). Development as Freedom.28. Obstfeld, M., & Rogoff, K. (1996). Foundations of International Macroeconomics.29. Rajan, R. G. (2010). Fault Lines: How Hidden Fractures Still Threaten the World Economy.30. McCloskey, D. N. (2010). Bourgeois Dignity: Why Economics Can't Explain the Modern World.These books cover a wide range of economic topics, from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o globalization, behavioral economics, and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Each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complex and dynamic field of economics.。
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
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著作:1.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3.克莱恩:《凯恩斯的革命》,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4.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5.费雪:《利息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6.罗伯特索洛:《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说明》,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7.布坎南:《自由、市场、国家》(中译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8.马丁费尔德斯坦:《转变中的美国经济》,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9.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10.孙国茂:《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11.巴曙松:《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2.张曙光主编:《市场化与宏观稳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13.樊纲主笔:《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14.Liundgqvist,L..:Macroeconomic Theory . MIF Press ,200115.Phelps:The Modern Equilibrium Theory of Unemployment , Interest ,and Asste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16.Romer,David: Advanced Macroeconomics ,McGraw Hill:199617.史蒂文普雷斯曼:《五十位经济学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教材1.保罗,A.萨缪尔逊,威廉; D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2.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3.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中文版4.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5.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7.魏埙、蔡继明等著:《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8.袁志刚、欧阳明:《宏观经济学》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9.罗伯特耐尔海尔布伦纳、莱斯特瑟罗著秦海译:《经济学的秘密》,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10.马克斯考森、肯那泰勒著吴汉洪、苏晚囡译:《经济学的困惑与悖论》,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11.莫里斯D利维著刘立、陆瑾、张普译:《生活中的经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2.布莱恩诺斯登、霍华德文著王曙光、来有为等译:《与经济学大师对话阐释现代宏观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3.徐平华等著《西方经济学演义》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14. N. Gregory Mankiw:Principals of Economics 机械工业出版社,影印版,1998年版15. Michael Parkin,Macroeconomics 5th ,Addison-Wesely Publishing Company,200316. & W.D. Nordhaus,Macroeconomics 15th,McGraw-Hill,Inc.199617. Rudiger Dornbusch, Stanley Fischer: Macroeconomics 8th,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8.马克斯考森:《现代经济学的历程:大思想家的生平和思想》,长春出版社,2006年。
经济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经济硕⼠毕业论⽂参考⽂献相关推荐经济硕⼠毕业论⽂参考⽂献 经济硕⼠论⽂参考⽂献⼀ [1]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2005-2012. [2]江苏统计年鉴[M].江苏省统计局,2005-2013. [3]江苏农村统计年鉴[M].江苏省农林厅等,2006-2013. [4]扬州市统计年鉴[M].扬州市统计局,2005-2013. [5]泰州市统计年鉴[M].泰州市统计局,2005-2013. [6][韩]朴振焕.韩国新村运动:20 世纪 70 年代韩国农村现代化之路[M].潘伟光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7]陈锡⽂.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理论政策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8]谭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性别平等[M]. 北京:中国妇⼥出版社,2007 . [9]蔡昉.新农村⽂化建设丛书[M]. 北京:⽯油⼯业出版社,2010. [10]路明.新农村建设中的组织创新[M]. 北京:民主建设出版社,2007. [11]徐⼩青.中国农村公共服务[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12]王景新.现代化进程中的农地制度及其利益格局重构[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3]瞿振元、李⼩云、王秀清.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06. [14]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M]. 北京:⽣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版. [15]翟虎渠.农业概论[M]. 北京:⾼等教育出版社,2006. [16]卢福营、刘成彬.⾮农化与农村社会分层:⼗个村庄的实证研究——中国新乡村建设丛书[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7]王⾦柱.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效率与公平[M].长沙:湖南⼈民出版社,2006. [18]《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课题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合肥:安徽⼤学出版社,2008 年 4⽉. [19]詹姆斯·E·⽶德著,施七译.效率.公平与产权[M].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20] 邓有志、史⾦⿍、焦元平.⽣活宽裕解读[J].兰州:⽢肃⽂化出版社,2006. [21] 刘伟哲.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 21 世纪议程[M].北京:⽓象出版社,2001. [22] 中国⼤百科全书·经济学卷之“劳动效率”词条[M].北京:中国⼤百科出版社,1987. [23] 薛兴利、李秉龙.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学出版社,2009. [24] 陈宗胜.发展经济学:从贫困迈向富裕[M].上海:复旦⼤学出版社,2000. [25] 刘豪兴、徐珂.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民⼤学出版社,2004. [26] 姚兆余主编.乡村社会事业管理知识[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7] 唐晓腾著.基层民主选举与农村社会重构:转型期中国乡村治理的实证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07. [28] 汪凯.转型中国:媒体、民意与公共政策[M].上海:复旦⼤学出版社,2005. [29] 王国清.财政改⾰与发展研究[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问答编写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问答[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 [31] 推进新农村建设⽂件汇编[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32] 贺雪峰.新乡⼟中国[M].南宁:⼴西师范⼤学出版社,2003. [33] 农业部调研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调研汇集[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6). [34] 蒋卫.集聚⾦融正能量给⼒建设新农村——农发⾏扬州市分⾏⽀持新农村建设掠影[j].江苏农村经济,2013(7):40-41. [35] 马成⽂.安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监测分析[J].特区经济,2009(6):155-157. [36] 曹均学.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难点、重点及路径优化[J].⽢肃农业,2008(6):35-37. [37] 张宝⽂.科学谋划,夯实粮⾷安全的战略基础[J].求是,2007(4):41-43. [38] 郭庆⽅.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初探[J].改⾰与战略,2007(1):10-12. [39] 邓燕华.村庄合并、村委会选举与农村集体⾏动[J].管理世界,2012(7):76-82. [40] 杨瑞梅.从地⽅治理⾓度看德国乡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J].贵州师范⼤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4-18. 经济硕⼠论⽂参考⽂献⼆ [1]包群、邵敏,2008:《外商投资与东道国⼯资差异:基于我国⼯业⾏业的经验研究》,《管理世界》第05期,第46-54页。
产业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产业经济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引用应当实事求是、科学合理,不可以为了凑数随便引用,下面是搜集的产业经济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查看。
参考文献一:[1]田洪川,石美霞.制造业产业升级对中国就业数量的影响研究[J].经济评论,xx,(5):68-78.[2]Gerefifi,G.InternationalTradeandIndustrialUpgradingintheApparelmodit yChain[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991(48)37—70.[3]Kaplinsky,R..GlobalizationandUnequalisation:Whatcanbelearnedfromvaluechainanalysis[J].JournalofDevelopm entStudies,2000,37(2):117-145.[4]JohnHumphrey,ernanceandupgradin g:linkingindustrialclusterandglobalvaluechainresearch.IDSwork ingpaper,i20.[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9-86.[6]Syrqum,CheneryHB.ThreeDecadesofIndustrialization.TheWorl dBankEconomicReviews,!989(3):152-153.[7]希克斯.经济学展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8]RanadevBaneiji.ExportsofManufacturesfromIndia:AnAppraisa loftheEmergingPattem.Kielerstudien.Institutfurweltwirtschaf tanderUniversitatIdel[9]MaitinZagler.Economicgrowth,structuralchangeandsearchune mployment[J],ViennaUniversityofEcononiics&B.A,2000.[10]Gali.J.Technology,employmentandbusinesscycle:Dotechnolo gyshocksexplainaggregatefluctuations?[J].AinericanEconomicR eview,1999,89(1)[11]Labini,PS.WhytheInterpretationoftheCobb-DouglasProducti onFunctionMustBeRadicallyChanged?[J].StructuraIChangeandEco nomicDynamic,1995,6:485-504.[12]Hufi5nan,GW,Wynne,MA..TheRoleofIntratemporalAdjustmentC ostinaMultisectorEconoinics,I999,43:317-350.[13]CIower,R.W.TheKeynesianCounter-Revolution:aTheoreticalA ppraisal.F.F.HahnandRBrechling(Eds.).TheTheoryofInterestRat es.Macmillan,London,1965.[14]Malinvau(l,E.TheTheoryofUnemploymentTeconsidered.BasilB lackwell,Oxford,1977.[15]FabienPostel-Vinay.TheDynamicsofTechnonlogicalUnemploym ent.IntemationalEconomicReview,xx,43:737-760.[16]DavidDeaton,PeterNolan.TheNatureofUnemploymentunderTech nicalProgress-inDerekL.Bosworth(Eds).TheEmploymentConsequen ceofTechnologicalChange,theMacmillandPressLtd,1986.[17]WassilyLeontief,FayeDuchin.TheFutureImpactofAutomationo nWorkers.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86.[18]DavidSimpson,JimLove,JimWalker.TheChallengeofNewTechnol ogy,WestviewPress,1987.[19]ZimmennanICTheemploymentconsequencesoftechnologicaladva ncedemandandlabourcostsin16GermanIndustries.EmpiricalEconom ics.1991.(16):253-266.[20]杰里米.里夫金.工作的终结——后市场时代的来临.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21]Banga,Raslimi.InipactofLiberalisationonWagesandEmployme ntinIndianManufacturingIndustries[J].IndianCouncilforResear chonInternationalEconomicReIations(ICRIER).xx.[22]Aghion,P.andHoritt.P.GrowthandUnemployment.ReviewofEcon omicStrdies,1994,61:477-494.[23]AtharHussain.TheoreticalApproachestotheEffectsofTechnic alChangeonUnemploymentTheEmploymentConsequenceofTechnologic alChange,theMacmillandPressLtd.1983.[24]DavidDeaton,PeterNolan.TheNatureofUnemploymentunderTech nicalProgress.inDerekL.Bosworth(Eds).TheEmploymentConsequen ceofTechnologicalChange,theMacmillandPressLtd,1986.[25]OECD,Technology,ProductivityandJobCreation,Paris,1996.[26]ClasErikssonJsThereaTrade-offbetweenEmploymentandGrowth ,OxfordEconomicPapers,1997,49:77-88.[27]BharatTrehan.ProductivityShocksandtheUnemploym entRate,EconomicReview,xx,45:13-27.[28]FemandoDelRio.EmbodiedTechnicalProgressandUnemeployment .UniversitycatholiquedeLouvain,InsitutdeTecherechesEconomiq uesETSociales(IRES)DiscussionPaper,xx,No.031.[29]Pissarides,C.A.1990.EquilibriumUnemploymentTheory.Basil Blackwell,London.[30]AghionP,P.HoritLGrowthandUnemployment.ReviewofEconomicS trdies,1994,61:477-494.参考文献二:[1]莫辉辉,王姣娥.复杂交通网络一结构、过程与机理(M).北京:北京管理出版社,xx.[2]吴建军.城市交通网络拓扑结构复杂性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xx.[3]WattsDJ.The"New"ScienceofNetworks[J].AnnualReviewofSocio logy,xx,30:243-270.[4]Albert.R,BarabASiA.L.StatisticalMechanicsofComplexNetwor k[J].ReviewofModemPhysics,xx,74(Jan):7-97.[5]BaglerG.AnalysisofTheAirportNetworkofIndiaasaComplexWeig htedNetwork[J].PhysicaA,xx,387:2972-2980.[6]周蓓.四川省航空旅游网络空间特征及其结构优化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xx:100-104.[7]曾小舟.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中国航空网络结构实证研究与分析P].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xx.[8]焦敬娟,王娇娥.海航航空网络空间复杂性及演化研究[J].地理研究,xx:926-936.[9]赵鹏,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多方式城市交通网络的协同研究一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xx.[10]StefanLammer,BjomGehlsen,DirkHelbmg.ScalingLawsintheSpa tialStructureofUrbanRoadNetworks[J].Physica,xx:89-95.[11]陈明星.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交通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D].安徽:安徽师范大学,xx.[12]赵金山,狄增如,王大辉.北京市公共交通网络几何性质的实证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科学,xx:4548.[13]赵俊红.天津市公共交通网络复杂性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xx.[14]杨扬.北京市公共交通网络复杂性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xx.[15]王少华,钟耳顺等.北京交通网络拓扑结构及可达性格局历史变化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xx:9-12.[16]SienkiewiczJ.,HolystJ.A.StatisticalAnalysisof22PublicTr ansportNetworksinPoland[J].theProfessionalGeographer,1990,4 2(1):72-83.[17]李江,郭庆胜.基于空间拓扑关系的城市交通网络层次结构推理[J].测绘信息与工程,xx:29-31.[18]LatoraV,MarchioriM.IstheBostonSubwayaSmaU-worWNetwork[J].PhysicalA, xx,313(1):109-114.[19]李进.交通网络复杂性及其优化研究[P]天津:天津大学,xx.[20]王杨超.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复杂网络特性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xx:33-36.[21]张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结构特性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xx.[22]王海燕.基于复染网络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形态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xx.[23]刘伟.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研究轨道交通线网对城市交通网络影响.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二009.[24]胡一紘.基于复杂网络的交通网络复杂性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xx.[25]王云琴.基于复杂网络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连通可靠性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xx.[26]刘伟.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研究轨道交通线网对城市交通网络影响[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xx.[27]BaiTatA.,Barth^lemyM.,Vespignani,A.theEffectsofSpatialConstraintsontheEvolutionof WeightedComplexNetworks[J].JournalofStatisticalMechanics:Th eoryandExperiment,xx,5:1-20.[28]LatoraV,MarchioriM.IstheBostonSubwayaSmall-worldNetwork[J].Physical A,xx,313(1):109-114.[29]鲁斌.几类复杂网络度量性质和拓扑性质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30]刘志谦,宋瑞.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广州轨道交通网络可靠性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xx,5:194-201.。
社会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
社会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社会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1]文贯中.城市化从外生型到内生型的转变[J].新产经.2013(01)[2]尹宏玲,徐腾.我国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特征及差异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3(02)[3]钱丽,陈忠卫,肖仁桥.中国区域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11)[4]王永齐.产业集聚机制:一个文献综述[J].产业经济评论.2012(01)[5]杨眉.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原则及路径[J].城市问题.2012(08)[6]陈凤桂,张虹鸥,吴旗韬,陈伟莲.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10(05)[7]豆建民,汪增洋.经济集聚、产业结构与城市土地产出率--基于我国234个地级城市1999-2006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0(10)[8]王家庭,赵亮.我国区域城市化效率的动态评价[J].软科学.2009(07)[9]刘洁泓.城市化内涵综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10]袁志刚,解栋栋.统筹城乡发展:人力资本与土地资本的协调再配置[J].经济学家.2010(08)[11]陆根尧,盛龙.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机制研究:理论与实证[J].发展研究.2012(10)[12]王晓伟,邓峰,魏佳.新疆各地区城市化效率动态分析--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J].特区经济.2012(09)[13]汪海波.我国现阶段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及其重大意义[J].经济学动态.2012(09)[14]曹文莉,张小林,潘义勇,张春梅.发达地区人口、土地与经济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02)[15]戴永安.中国城市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0(12)[16]潘文卿,刘庆.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17]陈虎刚,袁惊柱.基于DEA方法的城市化效率评价:以四川省为例[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18]姚士谋,陆大道,王聪,段进军,武清华.中国城镇化需要综合性的科学思维--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方式[J].地理研究.2011(11)[19]蔡秀玲.中国城镇化历程、成就与发展趋势[J].经济研究参考.2011(63)[20]彭荣胜.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影响[J].学术交流.2011(10)[21]王红伟.论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聚区对就业的'带动效应[J].商业时代.2011(19)参考文献二:[1]刘习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道路选择[J].党政干部学刊.2009(06)[2]陶然,曹广忠.“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的不匹配与政策组合应对[J].改革.2008(10)[3]佟德龙,蔡建峰,尹丽,曾晓妹,左文进.土地利用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测算--以湖南省常德市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04)[4]王承宽.21世纪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5]赖作莲,王征兵.陕西城镇化发展对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分析[J].商业研究.2008(08)[6]陆大道,姚士谋,李国平,刘慧,高晓路.基于我国国情的城镇化过程综合分析[J].经济地理.2007(06)[7]陶然,袁飞,曹广忠.区域竞争、土地出让与地方财政效应:基于1999~2003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7(10)[8]刘习平.中国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及产业集聚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9]刘岱宁.传统农区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4[10]易艳春.外商直接投资、经经增长与我国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11]张纪录.消费视角下的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12]姜建.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13]石昶.中国污染控制政策作用与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14]王凤鸿,伊文君.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04)[15]范进,赵定涛.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性测定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学家.2012(05)[16]陈先强.武汉城市圈城市化效率实证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参考文献三:[1]林勇,叶青,龙飞.我国土地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影响[J].城市问题.2014(05)[2]李子联.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之谜--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解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11)[3]王元京.新型城镇化业绩的后评价[J].中国科技投资.2013(27)[4]王雪雁.强化产业支撑筑牢城镇化基础[J].新长征.2013(09)[5]陈宗岚,刘习平.资源约束下县域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13(16)[6](丹麦)扬·盖尔(JanGehl)着,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7]苏东水主编.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魏权龄着.数据包络分析[M].科学出版社,2004[9](丹麦)扬·盖尔(JanGehl)着,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0]苏东水主编.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刘传江着.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与创新[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2](法)H.孟德拉斯(HenriMendras)着,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3](美)赫希(Hirsch,W.Z.)着,刘世庆等译.城市经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4](美)库兹涅茨(Kuznets,S.)着,常勋等译.各国的经济增长[M].商务印书馆,1985[15](美)赫茨勒,J.O.着,何新译.世界人口的危机[M].商务印书馆,1963[16]刘传江着.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与创新[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7](法)H.孟德拉斯(HenriMendras)着,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8](美)赫希(Hirsch,W.Z.)着,刘世庆等译.城市经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刘习平,宋德勇.城市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J].城市问题.2013(03)[20]于兴业,张雪薇,贾利.农民工市民化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21]岳立,曾鑫.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的西部11省城市化效率评价[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03)[22]蔡卫红.福建省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7)[23]颜昌宙.关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J].中国发展.2013(03)。
金融学论文参考文献推荐
金融学论文参考文献推荐是论文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下面是为大家搜索整理的金融学论文参考文献,供参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金融学论文参考文献一:[1]张斌. 障碍期权的定价及其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 2004.[2]温鲜、霍海峰、邓国和. 分数布朗运动的美式障碍期权定价[J].经济数学, 2011,Vol 28, No 3:87-91.[3]谢赤. 不变方差弹性(CEV)过程下障碍期权的定价[J].管理科学学报, 2001, Vol,4,No 5: 14-21.[4]王莉,杜雪樵. 跳扩散模型下的欧式障碍期权的定价[J].经济数学, 2008, Vol,25,No 3: 248-253.[5]杨淑伶. 跳跃扩散下双障碍期权定价的数值解[J].经济数学, Vol 28, No 4:86-89.[6]张向文,李时银. 障碍期权推广到几何平均资产情况下的定价公式[J].数学研究,2006, Vol 39, No 4: 447-453.[7]刘维泉. Jump-Diffusion 模型下障碍期权的定价分析[D].暨南大学, 2007.[8]孙玉东、师义民、吴敏. 参数依赖股票价格情形下的障碍期权定价[J].数学物理学报,2013, 33A: 912-925.[9]吴文青,吴雄华. 美式障碍期权定价的数值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Vol 29, No 8: 970-975.[10]Fischer Black and Myron Scholes. 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Liabilitie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3, 81(3): 637-654.[11]Hull, John, and Alan White. The pricing of options with stochasticvolatilities[J].Journal of Finance, 1987, 42: 281-300.金融学论文参考文献二:[1]卧龙(2013).经济周期与克强指数.《股市动态分析》.2013年21期.[2]江红莉和何建敏(2011).基于PairCopula的社保基金投资组合风险测度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8月.28-34页.[3]韦艳华,张世英(2004).金融市场的相关性分析--CopulaGARCH模型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22(4): 7-12.[4]韦艳华,张世英(2005).金融市场非对称尾部相关结构的研究[J].管理学报.2(5):601-605.[5]韦艳华,张世英(2006).金融市场动态相关结构的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1(3):313-317.[6]李悦,程希骇(2006)上证指数和恒生指数的copula尾部相关性分析[J].系统工程,24(5):88-92[7]叶允最(2013).广西工业总产值与“克强指数”的关系研究.《经济纵横》.2013年06期.[8]赵鹏(2011).基于Copula理论的投资组合风险测度.统计与决策2011年3月.37-40页.[9]韦艳华,张世英(2007).多元Copula-GARCH模型及其在金融风险分析上的应用,数理统计与管理,26(3): 432-439[10]Davide M,Walter V. (2004). Copula Sensitivity in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 and Basket Default Swaps Pricing and Risk Monitoring[R].[11]Li,D. X. 2000. On Default Correlation: a Copula Approach[J]. Journal of Fixed Income, 9:43.54.金融学论文参考文献三:[1]陈晖,谢赤.包含Jump-Arch过程的利率模型及其应用[J].管理科学学报,2008(2):80-90.[2]陈静,徐成贤.消费习惯、递归效用函数与股权溢价[J].统计与决策,2011(4):141-143.[3]范龙振.短期利率模型在上交所债券市场上的实证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7(2):80-89[4]李宏瑾.利率期限结构的远期利率预测作用--经期限溢价修正的预期假说检验[J].金融研究,2012(8): 97-110.[5]李磊磊.引入宏观经济因素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9.[6]林海,郑振龙.利率期限结构研究述评[J].管理科学学报,2007(1):79-98.[7]林鲁东.中国的股权溢价之谜:基于Hansen-Jagannathan方差界的实证研究[J].南方经济,2007(12): 12-23.[8]傅曼丽,董荣杰,屠梅曾.国债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实证比较[J].系统工程,2005(8): 56-61.[9]格日勒图,李仲飞,陈永利.一个基于习惯形成的离散时间的资产定价模型[J].当代经济管理,2006(5): 77-93.[10]谢赤.一个动态化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群[J].预测,2000(3):49-52.[11]谢赤.关于具有状态变量的HJM模型的实证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1(3):34-59.[12]陈雯,陈浪南.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建模与实证[J].世界经济,2000(8):24-28.[13]吕朝凤,黄梅波.习惯形成、借贷约束与中国经济周期特征--基于RBC模型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1(9): 1-13.[14]宋淮松.我国零息国债收益率曲线初探[N].中国证券报,1997-2-18.[15]苏越良,李晋.基于跳跃扩散模型下的中国短期利率研究[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EBM 2010)[C].。
2024年计量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2020年计量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范文1:1、Box, Jenkins, Reinsel《时间序列分析:预测和控制(第3版)》,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中译本。
2、陆懋祖《高等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韩德瑞、秦朵《动态经济计量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4、谢识予、朱弘鑫《高级计量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
5、弗朗西斯《商业和经济预测中的时间序列模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6、朱平芳《现代计量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
7、Pindyck R S, Rubinfeld D L, Econometrics Models and Economic Forecasts, 4th ed. The McGraw-Hill panies, Inc. 1998.8、Johnston, J. and J. DiNardo, 1997, Econometric Methods, 4th ed., McGraw-Hill.9、Wallace T D, Silver J L. Econometrics-An Introduction.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pany, Inc. 1988.10、Gujarati, D. N., 1995, Basic Econometrics, 3nd. ed., McGraw-Hill.范文2:1、唐国兴,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和模型,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2、张寿、于清文,计量经济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4。
3、邹至庄,经济计量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8。
4、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中译本。
5、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中译本。
6、William H. Greene, Econometrics, 4th ed.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影印本。
优秀硕士论文参考文献(3篇)
优秀硕士论文参考文献(3篇)优秀硕士论文参考文献(一)[1]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 [J] .社会学研究,2001,(03):63-76.[2]刘传江,徐建玲. 民工潮 与 民工荒 :农民工劳动供给行为视角的经济学分析[J] .财经问题研究,2006,(05):73-80.[3]王桂新,沈建法,刘建波.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以上海为例[J].人口与发展,2008,(01):3-23.[4]吴济慧.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职业教育策略[J].职教论坛,2010(19):21-23.[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0-32.[6]关裕泰.职业培训50年[J].中国培训,1999(10):24-26.[7] 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杜,2006,176-177.[8]张国庆, 等.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英汉词汇[ M] .北京: 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3: 118.[9]孙萃.试论职业培训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J].前沿,2007(8):172-174.[10]李冠祥.关于加强新时期职业培训的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2010(7):59-61.[11] Zmeyov,S.I, Andragogy: Origins, developments and trend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1998,(44).[12]杨葆焜.教育经济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12 113.[13]范先佐,筹资兴教 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76 77.[14] 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90-91.[15]刘精明.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教育获得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4-25.[16]刘精明,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M].辽宁出版社,2004,28-29.[17] Arulampalam W.e Booth A.L.(1998),Training and Labor Market Flexibility:Is There a Trade-Off?,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36,4,521-536.[18] Autor DH Levy F.e Murnane R.J.(1999),Skills Training in the Temporary Help Sector:Employer Motivations and Worker Impacts,mimeo,MIT e Harvard Univertsity.[19] Malcomson,J,M,Maw,J. McCormick,B,2002.General Training by Firms,Apprenticeship. Contracts,and Public Policy CES working paper,696.[20] 何齐宗.教育的新时代-终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56-64.[21]丁志宏.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分析[J].兰州学刊,2009(7):71-79.[22]长子中.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观念特征分析及思想引导[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03):8-10.[23]刘传江.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挑战与市民化[J].人口研究,2010(2):34-41.[24]许若兰,许传新. 新生代农民工现代性人格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2007(3):19-24.[25]赵岚.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价值观及其对子女教育的影响[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57-162.[26]严翅君.警惕:新生代农民工成 职业枯竭 早发群体[J]. 江苏社会科学,2010(1):125-131.[27]罗恩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问题初探:一个分析的框架[J]. 经济问题探索,2010(3):50-54.[28]简新华.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与对策[J]. 求是学刊,2011(1):60-63.[29]符平,唐有财. 倒 U 型轨迹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 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史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9(12):41-48.[30]彭国胜,陈成文. 构建中国特色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理论依据与现实方案[J].继续教育研究,2009(9):81-83.[31]陈锡文. 需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提供条件[J].农村工作通讯,2009(15):44.[32]李伟东.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研究[J]. 北京社会科学,2009(04):29-33.[33]韩雪松.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困境与解决策略[J]. 西安社会科学,2009(04):121-123.[34]于莉.山东省临沂市成人教育规导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的调研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6):19-23.[35]何爱云,江玉桥. 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现状分析及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03):23-24.[36]潘建华.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的现实诉求:职业培训[J].成人教育,2008(05):65-66.[37]胡小凤.农民工培训在劳务经济中的作用[J].成人教育,2006(11):40-41.[38]魏礼群.解决当前农民工问题的七个方案[J].党政干部文摘,2006(06):13.[39]韩俊.农村发展五年回顾[J].瞭望,2007(41):42-44.[40]潘玉琴,印香俊. 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农民工培训机制构#from 优秀硕士论文参考文献(3篇)来自 end#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919-6920.[41]沈洊,潘寄青. 促进农民工技能培训的财政体系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9(5):43-46.[42]许项发. 基于公共管理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J].成人教育,2007(02):20-22.[43]陈彩娟. 城市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亟需加强[J].政策瞭望,2011(5):40-43.[44]傅晨,谢小蓉.新生代农民工 民工荒 刍议[J].南方农村,2006(2):22-24.[45]许传新. 落地未生根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研究[J].南方人口,2007(4):52-59.[46]王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农民工培训[J].职教论坛,2010(01):23-26.[47]余幸辉,孙志河. 农民工职业培训改革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4):55-59.[48]周志太.论农民工培训市场[J].兰州学刊,2009(9):79-83.[49]汪国华. 调适社会权利与社会政策张力系统: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权利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06):70-75.[50]赫鸿雁. 缩小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归属预期与社会身份认同落差的路径[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7):93-95.优秀硕士论文参考文献(二)设定好文章的目录结构后,突然发现中间要添加或者删除一个章节,添加删除容易,可是其后遗症就是后面的编号都要跟着变动。
金融类论文参考文献
2024年会计的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二:
[1]王更峰.2014年企业会计准则修订变化亮点与企业应对的浅思[J].会计师.2014(08)
[2]王梦环.我国合营安排会计准则与IFRS11的比较[J].现代商贸工业.2014(08)
[3]崔明娟.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和权益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4(07)
[16]高明华,袁清波.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05(03)
[17]李若山,周勤业.现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四大局限[J].审计研究.2003(04)
[18]林钟高,叶德刚,刘先兵.论审计失败[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07)
[19]吴德林,温天璟.论执业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成因[J].山东审计.2002(05)
[12]杜淑芳,李建民,马蓓蓓.审计失败的制度分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1(03)
[13]赖丽娜.上市公司审计失败影响因素研究[J].财会通讯.2010(13)
[14]张洪高.审计失败的成因及后果分析[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7(02)
[15]陈志强.质疑审计失败主流观点[J].审计月刊.2006(13)
[15]张晶晶.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2(04)
[16]杨敏,陆建桥,徐华新.当前国际会计趋同形势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J].会计研究.2011(10)
[17]黄平.联营、合营企业内部交易损益之处理方法[J].财会月刊.2011(28)
[18]顾先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合营安排》的难点解析[J].财务与会计.2011(09)
经济论文参考文献(3篇)
经济论文参考文献(3篇)经济论文参考文献(一)《笼罩西方经济的不祥之云债务危机》,《辽宁经济》1986年2期。
《渡过石油冲击阶段的西方经济》,《世界经济研究》1986年2期。
《国际通货体制改革的新动向》,《国外社会科学情报》1986年。
《浅析80年代世界直接投资的形势》,《投资研究》1987年2期。
《日美欧对亚洲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发展战略报》1988年1月29日。
《世界经济集团化的原因及三大经济圈的比较》,《财经论坛》1989年3期。
《论亚太经济圈的若干问题》,论文集《亚太经济合作与辽东半岛对外开放》,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1年出版。
《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经济联合》,《世界经济》1995年6期。
《浅析世界服务贸易》,《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8期。
经济论文参考文献(3篇)经济论文参考文献(3篇)。
《90年代前期世界直接投资的回顾与展望》,《世界经济》1996年8期。
《亚太经济联合的进展及主要成员的战略和态度》,《太平洋学报》1996年2期。
《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特点》,《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11期。
《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现状与区域经济圈自由贸易的发展》,《世界经济》1997年11期。
《APEC框架下的东北亚经济合作与中国的对策》,[日]《亚洲太平洋研究》1998年3月。
《NortheastAsianEcnomicCooperationwithintheAPECFrameworkandChina`sPolicies》,《APCjournaiofAsian-PacificStudies》1998.5。
《APEC为东北亚经济合作创造了有条件》,《世界经济(英文版)》1998。
《国际间企业收买合并的新高潮》,《外国问题研究》2000年3期。
经济论文参考文献(3篇)].海口:海南出版社.[17]李其谚,叶逗逗.2006.风电定价两难[J].财经(5) :104-106.[18]施鹏飞.2006.对可再生能源法关于风电上网电价规定的期望与实际[C/OL]. [2007-09-10]. http : fd8864. 51. net/0001, htm.[19]王凤君.2006.风电招标定价体制遭质疑大批风电投资商撤离内蒙古[N]. 21世纪经济报道,2006-11-3 (020).[20]焦在强,张宏伟.2007.风电上网电价之我见[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4) :33.[21]施鹏飞.2007.风电装机容量迅猛增长,伴随问题不容忽视[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1):5-6.[22]施鹏飞.2007.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迅猛增加及存在的问题[J].可再生能源,25(3) :4-5.[23]李越.2007.中国风电特许权项目综合分析及改进建议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4]刘启明.2007.风电投资应保持理性[N].中国电力报,2007-7-12(001).[25]施锡f全.博弈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26]王文举.拍卖与招标的对策论分析[M].北京: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27]李洁.建筑工程承包商的投标策略[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28]杨青.博弃论在招投标中的应用[J].鄂州大学学报,2002,(4).[29]任东明.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政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2:117-120.[30]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08-248.[31]张正敏,谢宏文,王白羽.风电电价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电力,2001,9,44-48.[32]纪世东.我国发展风力发电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L电力设备,2004,5:36-38.[33]何作庥,王亦楠.风力发电是我国能源和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现实选择[J].上海电力,2005,1:8-18.[34]郭太英,黎发贵.从国外风电发展探讨我国风电发展思路[J].水电勘测设计,2006,2:20-24.[35]周鹤良.我国风力发电产业发展前景与策略[J].电气技术,2006,6:1-6.[36]时璟丽.促进风电产业发展的法规政策与建议[J].中国科技投资,2008,4:24-26.[37] Robert Gibbons. A Primer in Game Theory[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8] Mendonca, 2007. In: Feed-in Tariffs: Accelerating the Deploy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Earth Scan, London.[39] Menanteau, P., Finon, D., Lamy, M. -L., 2003. Prices versus quantities: choosing Policie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Energy Policy 31 (8),799 - 812.[40] Lipp, J.,2007. Lessons for effective renewable electricity policy from Denmark,Germany and the United Kingdom. Energy Policy35 (11), 5481 - 5495.经济论文参考文献(三)潘涛. 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风险及其管理兼论中国发展金融衍生市场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5): 130-141.王春峰. 金融市场风险管理,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Lawrence J. Broz, 2002: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onetary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Orgation, No.4.巴曙松, 2007年:人民币国际化及其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西南金融,第7期。
个人理财论文参考文献参考范例
个人理财论文参考文献参考范例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是论文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以下是由搜集整理的个人理财论文参考文献范例,供大家阅读参考。
个人理财论文参考文献一:[1] 周乐峰. 互联网金融在财富管理领域的探索和实践[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2] 张祺. 财富管理市场中公募基金公司的定位与发展方向[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3] 关文. 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现状与问题[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4] 刘利. 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及其模式研究[D]. 外交学院 2011[5] 管晨. 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研究[D]. 吉林大学 2012[6] 罗小鸥. M证券公司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12[7] 向妍. 工行湖南省分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湖南大学 2010[8] 刘小明. 商业银行发展的国际趋势与中国选择[J]. 财政研究. 2005(12)[9] 周斐. 江西省A路桥投资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南昌大学 2014[10] 王胜男. 需求不确定条件下低碳供应链网络设计研究[D]. 燕山大学 2014[11]黄国良. 安信证券河源地区轻型营业部发展战略研究[D]. 南昌大学 2014[12] 江利芳. ZDICP园区担保公司担保风险控制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14[13] 张鸿哲. 货币经纪业X公司薪酬激励体系研究[D]. 天津大学 2014[14] 刘颖. 沈阳恒信担保有限公司风险管理研究[D]. 东北大学 2009[15] 张凌云. 我国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16] 刘燕. 我国证券公司柜台市场建设模式的研究[D]. 天津大学 2014[17] 刘鹏. DB证券公司沈阳营业部客户服务管理研究[D]. 东北大学 2012[18] 江晓东. 证券公司客户分类体系问题探析[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4(01)个人理财论文参考文献二:[1] 刘晶,刘亚,田园. 中国商业银行资金池理财产品监管研究--以某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例[J]. 金融与经济. 2013(06)[2] 林石. 影子银行的庞氏骗局[J]. 新财经. 2012(12)[3] 徐英江. 理财新规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13(03)[4] 朱永利.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法律性质探讨[J]. 武汉金融. 2012(03)[5] 王晓红. 商业银行资产收益权类理财业务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 金融纵横. 2012(12)[6] 屈庆,刘阳. 我国理财产品发展现状和趋势--从监管规避到资产管理[J]. 银行家. 2012(04)[7] 李景欣,刘楠. 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法律分析[J]. 法商研究. 2007(05)[8] 李江鸿,郑宏韬,黄旭. 商业银行托管业务法律问题与法律风险[J]. 金融论坛. 2012(05)[9] 汪丽华.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0] 闫海,刘顺利. 独立与制衡: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人法律地位的重构[J]. 浙江金融. 2012(06)[11] 黎四奇. 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律制度的检讨与反思[J]. 时代法学. 2009(02)[12] 曾梓梁. “银信合作”理财模式的发展及建议[J]. 中国城市经济. 2008(11)[13] 黄韬. 我国金融市场从“机构监管”到“功能监管”的法律路径--以金融理财产品监管规则的改进为中心[J]. 法学. 2011(07)[14] 胡云祥.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性质与理财行为矛盾分析[J]. 上海金融. 2006(09)[15] 蓝洁.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2008[16] 孙海军. 国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西南大学 2010[17] 颛孙玉. 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法律风险的防范[D]. 西南政法大学 2010[18] 刘俊峰. 齐商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山东大学 2009[19] 席家军.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问题和对策分析[D]. 西南财经大学2008[20] 罗颖.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从理财产品“零收益”事件谈起[J]. 福建金融. 2008(08)[21] 刘迎霜. 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路径探析--兼论对美国金融监管改革中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借鉴[J]. 现代法学. 2011(03)个人理财论文参考文献三:[1] 潘新民. 中国财富管理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 时代金融. 2012(08)[2] 徐文婷. 欧美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经验借鉴[J]. 时代金融. 2010(11)[3] 吴玫潓. 金融海啸对财富管理业务的警示-台湾经验研究[D]. 复旦大学 2009[4] 林波. 成都工行财富管理业务市场进入战略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09[5] 朱军. 招商银行济南分行财富管理业务竞争策略研究[D]. 山东大学 2013[6] 陈璇淼. 卖空制作用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2[7] 杨传华. 财富管理中的消费者保护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8] 蒋明康. 财富管理与消费者保护国际经验研究与借鉴[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9] 朱丽. 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之媒体关系管理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10] 许诺. 融资融券净余额与标的证券价格相关性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11] 鲁轶. 财富管理在美国[J]. 金融管理与研究. 2007(04)[12] 裘莹. 新疆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探析[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13] 张玮. 开放式基金的申购赎回行为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2[14] 刘方生. 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J]. 银行家. 2009(06)[15] 史琰. 投资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16] 康志榕. 兴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研究[D]. 湖南大学 2009[17] 祝舒. 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高管及公司业绩[D]. 上海交通大学 2011[18] 虞超. 行业组合表现是否领先市场表现[D]. 上海交通大学 2011[19] 赵爱玲. 银行、信托和券商谁将称雄财富管理市场[J]. 中国对外贸易. 2013(01)[20] 徐宜阳. 关于证券公司开展综合金融服务的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21] 林励盛. 企业多元化的动机及其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D]. 上海交通大学2013[22] 韩少平. 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业务风险分析及监管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相关阅读:参考文献正确使用格式1.建议使用著者-年制GB/T 7714—2005给出了两种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一是顺序编码制,二是著者-年制,未强制执行某一种,这也是各期刊最大的分歧。
金融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金融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金融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 Y Sheffi,J.B.Rice.Supply chain management under the threat of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2003,12(2): 1 -11[2] A.N. Berger. Bank Concentration and Competition: An Evolution in the Making [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004,36(3):25-29[3]Hofmann E.Supply chain finance: some conceptual insights[J].Logistic Management - Innovative Logistic concepts,2005, S. 203-214[4] William Atkinson. Supply Chain Finance: The Next BigOpportunity[J],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2008(4):57-60[5]胡跃飞.供应链金融一极富潜力的全新领域[J].中国金融,2007,(22): 38-39[6]牟龄.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思维[N].金融时报,2006,(5)[7]李形,何肠衫.深发展:供应链金融[J].商界(评论),2007,(10)[8] Sidney Rutberg. Financing the Supply Chain by Piggy backing onthe Massive Distribution Clout of United Parcel Service[J].The Secured lender, 2002,58(6):40-46[9] John A Buzacott, Rachel Q Zhang. Inventorymanagement with asset-based fmancing[J]. ManagementScience,2004,50(9): 1274-1292[10]Roland Hartley-Urquhart. Managing the Financial SupplyChain.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2006,January(9)[11] Leora Klapper. The Role of Reverse Factoring\; in Supplier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R]. World Bank, 2004,(9):102-103[12] Dan Scanlan. Ironing Out the Kinds in the Financial Supply Chain[J]Asian Trade Finance,2004(8):75-93[13] David Biederman. Logistics Financiers[J].The Journal of Commerce, 2004,(4):40-42[14]Gonzalo Guillen, Mariana Badell. A Holistic Framework for short-ter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tegrating Production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lanning [J].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6,(7):25-27[1 5] Viktoriya Sadlovska, Beth Enslow. Supply Chain Finance Benchmark Report [R]. Benchmark Report, 2006,[16] Michael Lamoureux.A Supply Chain Finance Prime[J].Supply Chain Finance,2007,(4):34-48[17] Aberdeen Group. The 2008 State of the Market in the Supply Chain 52Finance[J],2007: 212-233[18] Hans-Christian Pfohl-Moritz Gomm. Supply Chain Finance: Optimizing Financial Flows in Supply Chains[J]丄ogist.Res,2009,(l):149-161[19]罗正英.中小企业信货资源占有能力提升的战略重点[J].中国工业经济,2004,(4) :23-25[20]何涛,翟丽.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J].物流科技,2007,(5):87-91[21]陈祥锋.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3-30[22]邹武平.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探讨[J].商业会计,2009,(17) : 12-13[23]覃宇环.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供应链金融[J].生产力研究,2009,(16) :179-181[24]赵亚娟,杨喜孙,刘心报.供应链金融与中小企业信贷能力的提升[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10): 46-51[25] Pater E,Biehi M,Smith M A. International supply chainagility,tradeoffs between flexibility and uncertainty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1,21(5/6):823-839[26]Collins,Robert.An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Bankruptcy Prediction Models[J].Financial Management, 1980,9(2):52-57[27] Ohlson.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 [J] .Accounting Research, 1980,( 18):109-131[28] Press,S.J Wilson S.Choosing between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discriminant analysis[J].America Statistice Association,1978,(73):699-705[29]Sjur W,Wijst.N.Default Proballilities in a corporate bank Portfolio: a logisticmodelaPProach[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Researeh,2001,(135):338-34[30]王禅,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31]杨晏忠.论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范[J].金融论坛,2007,(12) :25-26「32]刘士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与风险防范[J].中国物流与釆购,2007,(7):68-69[33]弯红地.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模型分析研究[J].经济问题,2008,(11):109-112[34]陶凌云,胡红星.风险控制下的供应链金融分析[J].企业经济,2009,(9) :35-37[35]周纯敏.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S2) :115-116[36]陈晓,陈治鸿.企业财务困境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应用[J].投资研究,2001,(6) : 22-25.[37]范南.Credit Metric模型及其对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借鉴[J].金融论坛,2002,(3) :50-54[38]于立勇,詹捷辉.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违约概率预测研究[J].财经研究,2004,(9) :15-23[39]张玲,曾维火.基于z值模型的我国上市公司信用评级研究[J].财经研究2004, (6):5-13[40]李萌.logit模型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管理科学,2005,18(2) :33-38。
【优质】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实用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李伟铭,黎春燕.高技术产业发展与政策研究——培育竞争优势[m].科学出版社,XX[2] ?春红.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体系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XX[3]楚尔鸣,李勇辉.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学[m].巾国经济出版社,XX[4]韩霞.高技术产业公共政策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XX[5]郭春丽.融资结构与公司价值研究[m].人民出版社,XX:32[6]贾丨g娟?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m]?巾国经济出版社,XX[7]叶永刚满伟.屮围孵化器融资体系研究、设计与实施——金融工程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i1的应用[m].丨11国金融出版,XX[8]赵湘莲.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基于r&d视角的研究[m].科学出版社,XX,[9]陈志楣,杨德勇.产业结构与财政金融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XX,[10]田治威,秦涛,潘焕学.中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XX[11]赵昌文.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信用与融资[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XX[12]戴淑.高科技产业融资理论、模式、创新[m].中国发展出版社,XX[13]张玉明.资本结构优化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策略[m].上海三联书店,XX[14]陈柳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XX,5(5),59?65[15]李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j]?经济纵横,XX,2:39?41[16]乔晓华.中小髙新技术企业成长周期及其演进策略[j],现代企业,XX,2:56?58[17]陶长琪.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生命周期的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XX,10(5):55?58[18]王君.中小高科技企业融资难及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XX,8(3):53-54[19]李华,许有志,佘元冠.高技术产业化政策对我国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XX:1?4[20]庞皓.计量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XX[21]压亚明,穆荣平,李金生.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实力测度方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XX(3): 136?143[22]刘力钢,隋鑫,安曼.高技术企业知识创造与可持续竞争优势[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X(1):100?105[23]胡小平,何建敏.高技术产业竞争实力评价模型构建方法研究[j].软科学,XX(3):10?14[24]陈柳钦.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j].科学发展,XX(6)[25]金镭.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动力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XX:1?4[26]杨惠瑛,王新红.高新技术产业r&d效率测度卬.科技进步与对策,XX,1(2):113?116[27]国家统计局.XX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XX:3?92[28]任海玲,孙兴莲,邵笑冰,袁波,李凯,孟明锐,陈小平.试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XX(10):80?84[29]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编委会.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m].北京:北京数通电子出版社,XX[30]杨妞婕,杨颖婉.基于生命周期的巾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特征分析[j].时代金融,XX(6):25,30[31]杜鹏程,韦伟.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X,5(3):95?100[32]袁艳辉,李丽华.国外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XX(9):157 ?158[33]杨刚.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机制与对策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XX[34]谢沛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制度优化设计[j].经济研究参考,XX(47):48-51[35]李琳.探析高校科技产业的金融支持[d].江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XX[36]王雅坤,徐明,刘斌.巾日农业金融支持研究综述[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XX,5(2):94-96[37]吴宇,李巧莎.日本、印度金融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日木问题研究,XX(1)[38]谢沛善.中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制度框架比较[j].经济问题探索,XX(1)[39]张玉喜.产业政策的金融支持:机制、体系与政策[m].经济科学出版社,XX[40]付英军.中小企业金融支持[d].江苏:南京农业大学,XX以下文字仅用于测试排版效果, 请使用时删除!“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最新会计学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
最新会计学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最新会计学论文参考文献精选1篇邓春华,《财务会计风险防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王卫东,《现代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常勋,《财务会计四大难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第二版。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操作指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最新会计学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最新会计学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
刘仲文著《人力资源会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张文贤主编《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立信会计出版社中国会计学会主编《人力资源会计专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美]弗兰霍尔茨著《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上海翻译出版公司[美]加里、S、贝克尔著《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美]查尔斯、亨格瑞著《成本与管理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加]斯科特著《财务会计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美]马歇尔著《会计信息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伟富著《人力资源会计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刘永泽著《高级财务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李海波著《新编企业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赵书和著《会计学》,南开大学出版社顾爱春著《会计法规》,科学出版社夏恩著《会计与控制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翟文莹著《试论人力资源会计的几个基本问题》,现代财经,1999.3徐勇、岳欣等《关于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探讨》,对外经贸会计,1999.12曹世文著《试探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财会月刊,1999.8徐国君、刘祖明著《人力资源会计研究述评》,财会通讯,1999.11张磊、陈伟著《略谈人力资源会计的几个问题》,财会月刊,1999.8袁晓勇著《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若干问题》,财会通讯,1999.11安明硕著《对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几点思考》,财会月刊,1999.11]芦杰.关于中专财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科设置的构想[J].中国林业教育,2000,(02)[2]牛莉侠.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01)[3]董丽晖.提高会计电算化实践能力的课堂因素分析[J].甘肃农业,2006,(09)[4]陈兴霞,曹军,费淋淇.浅析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仿真模拟题库建设[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5]杜思晓.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研究[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08,(10)[6]刘秋月.会计电算化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构思与实践[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Z1)[7]王健.加快林业企业会计电算化进程的建议[J].绿色财会,2006,(09)[8]包准,程宝华.做好林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几点体会[J].绿色财会,2006,(09)[9]高俊杰,张东红.种子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之我见[J].种子科技,2008,(02)[10]丁丽娜.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3)最新会计学论文参考文献精选2篇邓春华,《财务会计风险防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经济管理学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
经济管理学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经济管理学:对行为主体基本倾向的抽象化认识形成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
经济学与管理学有不一样的派别,在经济学与管理学各自内部不一样派别之间的对人性假设的认识也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辞只是大同小异,而两门学科之间却有很大的区别。
下面我们来看看经济管理学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经济管理学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1[1] 阿尔钦,德姆塞茨.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企业的经济性质[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2] 陈清泰,吴敬琏.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法规政策研究报告[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3] 陈树文,刘念贫; 上市高新技术企业高管人员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 137-143[4] 陈志广.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2,(5):32-35[5] 谌新民,刘善敏.上市公司经营者报酬结构性差异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3,(8):55-63[6] 程国平.经营者激励[M].经营管理出版社,2002[7] 邓莉.股票期权在美国失宠 [J].经营与管理,2006,(6):21-22[8] 付强,吴娓.限制性股票奖励、激励性股票期权与企业薪酬制度的选择[J].财会月刊,2005,(11):47-48[9] 顾斌,周立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研究[J];会计研究; 2007,(2):79-84[10] 郭福春.股权激动机制的理论基础及效应介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2,(9):45-48[11] 国资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J].2006.12.6[12] 黄俊峰,股权激励:证券市场新期待[J].中国证券报,2006.12.11[13] 黄湛冰,万迪日方.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的行为因素比较分析[J].预测,2005, (6):37-39[14] 蒋文杰.回归模型中虚拟变量的设定与应用[J].探索争鸣,2007(2):12-13[15] 隽娟.管理层持股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来自深市的经验证据[J].市场论坛,2007,(2):64-65[16] 李广林,周来振.国有企业产权的改造与激励[M].南海出版公司,2004[17] 李维友.中国实行经理人股票期权可行性研究[N]. 中国证券报2001-7-26[18] 李曜.股权激励与公司治理案例分析与方案设计[M].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19] 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0(1):41-45[20] 梁洪学,李慧燕.七种股权激励模式的利弊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3(5): 32-34[21] 米红,张文璋.实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spss应用[M].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0:121-193[22] 宁相东.公司治理理论[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23] 潘颖.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24] 彭祥敏.股权激励模式效果比较的实证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25] 少波.黄欣.企业激励机制创新-对三种股权激励模式选择的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4):27-28[26] 沈沛.中国资本市场前沿理论研究文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7] 沈学军.我国实施股权激励主要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28] 石建勋.中国企业家的股权革命[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9] 童晶骏.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的实证分析[J],理论探讨,2003, (5):48-51[30] 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0(3):32-39[31] 吴叔平,虞俊健.股票激励[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32] 徐振斌,方宇.股权激励要慎用限制性股票[J].中国改革报,2007-2-13[33] 许晔珉.股票期权:一把双刃剑[J].新理财,2006,(3):27-27[34] 杨贺,柯大钢,马春爱,等.经理层持股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互作用机制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 ,2005,(1):24-26[35] 杨红炳.委托代理理论与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8):42-43[36] 杨家亲.对股票期权及其会计处理的系统认识[J].会计研究,2000,(12): 34-37[37] 杨志刚.股票期权方案一枝独秀--股权激励方案综述[J] ,中国证券报:2006-05-31[38] 于东智,谷立日.公司的领导权结构与经营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02, (2):70-78[39] 于武等.国有企业经营者物质激励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1999,(7).21-24 与经济管理,2000,(5):40-45[40] 岳旭琴.期权期股两种股权激励方式的比较及其在我国的运用[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2,(1):41-42[41] 张俊瑞,赵进文.,张建,等.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关性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2003,(9):29-34[42] 张培刚.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43] 张维迎.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44] 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45] 张湛彬.股票期权与国有企业激励制度[M].辽海出版社,2002[46] 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 [J].2005年12月31日[47] 周建波,孙菊生.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03(5): 74-82[48] 周璐高管人员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J].内将科技,2006(5): 32-33经济管理学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2[1]韩冀东,成栋.客户关系管理探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吴清,刘嘉.客户关系管理[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宿礼春.客户管理方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4]吴小红.综述客户细分的方法与技术[J].科技信息,2012 (1)[5]倪自银.客户保留:营销管理战略的核心[J].江苏商论,2003 (11)[6]刘志峰,惠金乐.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大客户管理[J].合作与经济,2010 (10)[7]萨莉·舍曼等.战略大客户管理的7个关键[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8]周文辉.大客户选择:战略框架与组合矩阵[J].生产力研究,2008 (13)[9]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2003.[10]董飞.我国中小企业开展“一对一”营销的重要性及策略分析[N].贵阳大学学报.2005 (4)[11]伍智勇.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对一”营销模式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 (20)[12]王雷.物流客户管理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 (5)[13]商金红.物流大客户管理初探[N].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14]沈立武,刘英男.大客户分层管理[J].通信管理与技术,2007,2, (1)[15]吴明芳,王欣,李健,于占福.你们准备好了么?一一中国运输物流行业发展展望(2010-2015) [C].科尼尔论 2011-2[16]张炳达.国际货运代理实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17]丁兴良.大客户战略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8]范征.向迈克尔·波特学二维思维[M].中欧商业评论,2009 (7)[19]马玉超,齐冰.我国物流企业实施CRM的难点分析[J].企业经济,2003 (10)[20]应志远,韩静.基于国际物流新特征的企业客户关系管理[J].合作与经济,2011(2)经济管理学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3[1] 卢孔标,李亚培. 我国对外贸易对国内物价影响的实证分析[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05期[2] 刘华,王仁祥. 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问题思考[J]. 特区经济. 2007年04期[3] 钱峻峰. 谨防进出口贸易引发通货膨胀[J]. 中国国情国力. 2007年03期[4] 张大路. 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的影响[J]. 商场现代化. 2006年22期[5] 曹伟. 中国经济增长、汇率变动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J]. 海南金融. 2005年09期[1] 林娟娟,王勋铭. 甘肃省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 消费导刊. 2007年08期[2] 张庆君. 辽宁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01期[3] 吴锦峰. 基于FTD的湖北GDP增长实证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 2007年03期[4] 戴德锋. 甘肃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01期[5] 陈淑芸,尉浩,马江波,王青志. 天津市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价格月刊. 2007年02期[6] 张冰,金戈. 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综述[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7年02期[7] 王正儒. 宁夏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04期[8] 张洪峰. 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 统计与咨询. 2006年05期[9] 张玉明,聂艳华. 对外贸易对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牵动作用分析[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03期[10] 杨海水,赵大平,范方志. 进、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比较[J]. 统计与决策. 2006年12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论文参考文献(3篇)
经济论文参考文献(一)
《笼罩西方经济的不祥之云债务危机》,《辽宁经济》1986年2期。
《渡过石油冲击阶段的西方经济》,《世界经济研究》1986年2期。
《国际通货体制改革的新动向》,《国外社会科学情报》1986年。
《浅析80年代世界直接投资的形势》,《投资研究》1987年2期。
《日美欧对亚洲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发展战略报》1988年1月29日。
《世界经济集团化的原因及三大经济圈的比较》,《财经论坛》1989年3期。
《论亚太经济圈的若干问题》,论文集《亚太经济合作与辽东半岛对外开放》,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1年出版。
《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经济联合》,《世界经济》1995年6期。
《浅析世界服务贸易》,《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8期。
经济论文参考文献(3篇)经济论文参考文献(3篇)。
《90年代前期世界直接投资的回顾与展望》,《世界经济》1996年8期。
《亚太经济联合的进展及主要成员的战略和态度》,《太平洋学报》1996年2期。
《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特点》,《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11期。
《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现状与区域经济圈自由贸易的发展》,《世界经济》1997
年11期。
《APEC框架下的东北亚经济合作与中国的对策》,[日]《亚洲太平洋研究》1998年3月。
《NortheastAsianEcnomicCooperationwithintheAPECFrameworkandChina`sPolicies》,《APCjournaiofAsian-PacificStudies》1998.5。
《APEC为东北亚经济合作创造了有条件》,《世界经济(英文版)》1998。
《国际间企业收买合并的新高潮》,《外国问题研究》2000年3期。
经济论文参考文献(3篇)].海口:海南出版社.
[17]李其谚,叶逗逗.2006.风电定价两难[J].财经(5) :104-106.
[18]施鹏飞.2006.对可再生能源法关于风电上网电价规定的期望与实际[C/OL]. [2007-09-10]. http : fd8864. 51. net/0001, htm.
[19]王凤君.2006.风电招标定价体制遭质疑大批风电投资商撤离内蒙古[N]. 21世纪经济报道,2006-11-3 (020).
[20]焦在强,张宏伟.2007.风电上网电价之我见[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4) :33.
[21]施鹏飞.2007.风电装机容量迅猛增长,伴随问题不容忽视[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1):5-6.
[22]施鹏飞.2007.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迅猛增加及存在的问题[J].可再生能源,
25(3) :4-5.
[23]李越.2007.中国风电特许权项目综合分析及改进建议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4]刘启明.2007.风电投资应保持理性[N].中国电力报,2007-7-12(001).
[25]施锡f全.博弈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6]王文举.拍卖与招标的对策论分析[M].北京: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
[27]李洁.建筑工程承包商的投标策略[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
[28]杨青.博弃论在招投标中的应用[J].鄂州大学学报,2002,(4).
[29]任东明.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政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2:117-120.
[30]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08-248.
[31]张正敏,谢宏文,王白羽.风电电价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电力,2001,9,44-48.
[32]纪世东.我国发展风力发电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L电力设备,2004,5:36-38.
[33]何作庥,王亦楠.风力发电是我国能源和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现实选择[J].上
海电力,2005,1:8-18.
[34]郭太英,黎发贵.从国外风电发展探讨我国风电发展思路[J].水电勘测设计,2006,2:20-24.
[35]周鹤良.我国风力发电产业发展前景与策略[J].电气技术,2006,6:1-6.
[36]时璟丽.促进风电产业发展的法规政策与建议[J].中国科技投资,2008,4:24-26.
[37] Robert Gibbons. A Primer in Game Theory[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8] Mendonca, 2007. In: Feed-in Tariffs: Accelerating the Deploy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Earth Scan, London.
[39] Menanteau, P., Finon, D., Lamy, M. -L., 2003. Prices versus quantities: choosing Policie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Energy Policy 31 (8),799 - 812.
[40] Lipp, J.,2007. Lessons for effective renewable electricity policy from Denmark,Germany and the United Kingdom. Energy Policy35 (11), 5481 - 5495.
经济论文参考文献(三)
潘涛. 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风险及其管理兼论中国发展金融衍生市场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5): 130-141.
王春峰. 金融市场风险管理,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
Lawrence J. Broz, 2002: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onetary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Orgation, No.4.
巴曙松, 2007年:人民币国际化及其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西南金融,第7期。
巴曙松、吴博,2009年:人民币国际化:高期望下的平稳起步,西部论丛,10月。
Michael Adler, Dan galai, Robert, 2001: Mark Rick Management, McGraw-Hill Companies.
陈炳才, 邢厚媛, 谭雅玲等. 贸易、投资与人民币国际化国际金融趋势与人民币汇率政策[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1年:189-206.
宋敏, 屈宏斌, 孙增元. 走向全球第三大货币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5-16.
黄万夫. 从跨境人民币结算到人民币国际化[J]. 区域金融研究, 201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