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学案
《苏州园林》教案优秀7篇

《苏州园林》教案优秀7篇篇一:《苏州园林》教案篇一《苏州园林》赞美苏州园林的美如画,实际上也是在赞美中国园林的博大精深,赞美设计者和匠师们巧夺天工的技艺。
下面是《苏州园林》的教案,一起来看看!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了解文章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
品味作者赞美苏州园林的美如画,实际上也是在赞美中国园林的博大精深,赞美设计者和匠师们巧夺天工的技艺。
同时,读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教学过程:课型:新授。
方法:讲述。
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园林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设计巧妙,构思新颖,很有艺术性。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步入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一起体会一下它的“美”吧。
二、检查预习:1、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读音写汉字。
,请学生到黑板上作答。
xuān xiè {轩榭) lín xún (嶙峋)jiàn shǎng (鉴赏)zhēn zhuó (斟酌)池沼(zhǎo )丘壑( hè)镂空( lòu )阑干( lán )模样( mú)2、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学生口头作答。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四篇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四篇《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篇1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素有“园林之城”,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
不妨看看人教版八年级上《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一、学习__围绕中心,从整休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组织方法。
二、培养学生在占有一定材料的基础上(或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事物的共同特点的能力。
〔教学设想〕采用比较教学法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子:用比较的方法导入课文,解题激发学习的兴趣。
认读:朗读课文,认字解词,熟悉课文内容。
疏导:理清__的脉络,了解作家的写作意图,懂得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时间要延续到下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引子〔预习:看电影、看画片、看课文,让学生对苏州园林有所了解。
〕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影片介绍了哪些园林?学生先口述后,老师明确。
再回答第二个问题:说说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
二、认读。
1.结合“思虑和练习”四,教师给予朗读指导,要求“读音清晰,速度适当,语调舒缓,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说明语句,更要注意读清楚,”以同桌为互助组,进行朗读练习。
然后由几位学生示范朗读或听录音。
2.在朗读课文的同时,把需要认读的字和理解的词提出来。
教师随即板书归类或出示小黑板。
三、疏导。
问: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明确:“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指导学生将重要的句子划出,重要的词加黑,养成自学的习惯。
〕开头写总的.印象,揭示了__的写作意图:让大家用艺术的眼光去鉴赏苏州园林。
明确了写作意图,接着就该弄清__的布局。
第一步:用一个短语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二步:综合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掌握贯串全文的脉络。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3篇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3篇《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的:1学习__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__的结构美。
2学习__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__的语言美。
3运用多种媒体,创设丰富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4、利用课上所学,迁移对比苏州和我校丰富的园林文化资源和网络资源,在生活中体味苏园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内涵。
教学要点、难点:1、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3、合理互动的想象、苏园画意美的感知、相关资料的迁移对比。
教具的使用: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教学步骤和实施一、导入课文:(修路的联想)同学们是否了解近几天苏州城交通不太顺畅、空气轻度污染的原因?明确:处处修路,处处施工,整个苏城像个大工地……(世遗会的思考)1如此大兴土木的原因是什么?明确:城市的急剧膨胀、明年世界遗产大会的召开……2、世遗会为什么被选在苏州召开,作为苏州市民你有何感想?(视频资料的播放)带着问题看《苏园六记》的开头片段)明确: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和环秀山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苏州市民不能不骄傲。
视频结尾处说苏州人的园林情结暂且按下不表,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有深厚园林情结的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二、讲析(一)把握全文结构(苏园特征)1、(幻灯显示2课题、作者及英文)叶圣陶,1894年生,我国现代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
__是叶老病愈后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
TheClassicalGardensofSuzhou (苏州古典园林)2、(解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足以说明苏州之美。
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
《苏州园林》教案(15篇)

《苏州园林》教案(15篇)《苏州园林》教案1【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__结构和说明顺序2、品读课文,学习__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会__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3、了解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该节课教学目标目标清楚明白、具体,易激发兴趣,包括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符合教学要求、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学习__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会__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该节课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内容主次分明,抓住关键,结构合理【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被称为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仰仗苏州园林苏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园林城,大小园林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罕见,“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可以说苏州园林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今天让我们听着现代著名作家、苏州人叶圣陶先生的介绍走进苏州园林从名句下手,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整体感知听配乐朗读,欣赏园林美景,初步了解苏州园林并思考以下二个问题1、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三、阅读评说,领略苏州园林之美1.粗读课文,梳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表现形式,用“苏州园林美在——”说话(__怎样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四个讲究)(此意在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大致内容,理清课文总分结构,迅速识别中心句与支撑句学生可说:苏州园林美在亭台轩榭的布局(3段),美在假山池沼的配合(4段),美在花草树木的映衬(5段),美在近景远景的层次(6段)2、苏州园林讲究完美的图画除了上述四个讲究之外,还注意了哪些细节?(注意角落的图画美(7段)、注意门窗的图案美(8段)、注意色彩搭配的协调美(9段))3、寻读课文,评说园林图画美的内涵,用“苏州园林体现出的美”说话(抓住文中与图画美相关的词句,学生很快能深入理解:苏州园林建筑的布局呈现出不对称的美(美术画),假山的堆叠体现出艺术的美,池沼周围景物的配置追求自然的美、变化的美,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于画意的美,花墙和廊子增加了景致层次的美,角落装饰体现出别致的情调,门窗体现出工艺的美、图案的美,色彩体现出搭配的美??)三、重点研读,把握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1.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3-6段,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方面探索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的原因(小组合作,画出关键词句,并进行圈点批注)思考: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是如何创作这幅完美图画的?苏州园林的美究竟有什么特点?(此为主问题)(通过此问题的探索,使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对苏州园林的特点有全面的了解,也对欣赏园林艺术的方法有初步的了解,并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2.学生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品质的训练,要巧妙地插问,承上启下,使课堂教学流畅,教师可对学生的回答稍作补充评论,既起到点拨作用又提高学生的认识语言是__的灵魂,__语言简洁生动,准确而充满情趣要把探求苏州园林的艺术之美与品味__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结合起来,以体现语文课堂的本色③对于__提到的艺术特点的品析,应随即播放相应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各种学习活动设计具体,充分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材施教,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遵循常规但不拘泥,根据学生的差异和特点,从具体到抽象对教材进行处理,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练习设计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形式多样,分量与难度适中交流内容预设:(1)亭台轩榭的布局有自然之趣(此处主要扣住“绝不讲究对称即可)(2)假山池沼的配合有“入画之感(这一部分重点研读,为学生精读文本提供范例,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A、假山的特点假山的总体特点: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造型,它们千姿百态,重峦叠嶂;搭配,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效果,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都能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教学时用“改词”、“换词”、“移词”、“减词”等方法引导学生比较、推敲、品味,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辨析“艺术”与“技术”学生思考: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删除“仅”字,说“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行不行?为什么?为什么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是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改成“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技术而不仅是艺术”行吗?⊙全在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身在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能否改成“一生中见过许多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B、池沼设计特点池沼的设计大多引用活水,因地制宜,根据园林的具体情况布置池沼要求学生说出四点:一是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二是水面成河道模样,设计决不雷同的小桥;三是河岸高低屈曲任其自然,再布置一些湖石,或种零星花木,宛若自然,目的是为了“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补充说明:可与《小石潭记》里的描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和“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比较由此可见苏州园林的设计者们所追求的这样的一种自然之趣,都是为了取得称为一幅画的效果)四是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增加了园林的生趣,而且水中养鱼种荷,“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一景⊙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可以改为“决不相同”吗?不可以,“雷同”是不该相同而相同的意思,突出了苏州园林桥梁的各具情趣)⊙用减词法品味下列修饰限制性的词语,领悟它们准确的表达作用如:①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大多”说明比较客观,不排除个别②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③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3)花草树木映衬的画意之美这个环节利用抓关键词的方式,抓住“映衬”一词,让学生思考:苏州园林的花草树木是如何映衬,《苏州园林》教案2学习目标:1.以“图画”为切点理读思路;2.从不同角度鉴赏__的美点;3.尝试写作小诗歌咏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优秀教案参考6篇

《苏州园林》优秀教案参考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活动方案、致辞讲话、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思想汇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documen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hought repor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苏州园林》优秀教案参考6篇撰写教案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教案是每学期开始老师们都要制定好的,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苏州园林》优秀教案参考6篇,感谢您的参阅。
苏州园林教案(优秀4篇)

苏州园林教案(优秀4篇)《苏州园林》教案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识记生字2、了解说明对象及对象特征。
3、理清本文的结构及顺序。
4、掌握说明方法。
5、欣赏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过程与方法: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指导学生利用说明文知识阅读课文,获取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感情。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师:我国有一座建筑,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获得金奖,你们知道是什么建筑吗?师:它叫“明轩”。
想看看吗?师:就是这个(图)。
但它的原名不叫“明轩”,叫“殿春簃”,“簃”是书房。
这是它的内景(图)。
它是苏州的一个著名园林“网狮园”中的一个庭院。
这是它的庭院(图)。
美不美?师在苏州,像这样的园林很多,有些甚至比“殿春簃”这样美的园林建筑更美!不信咱们再看一些图片。
(背景音乐:在古筝曲《高山流水》中欣赏苏州园林)这是网狮园??这是留园??这是狮子林??这是拙政园??这是沧浪亭??问题:谈谈你的感受?用一个比喻形容你刚刚看到的苏州园林的风景?提示:苏州园林就像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令人陶醉如果能去苏州游览它的园林,会是一种终生难忘的艺术享受。
但限于条件,现在去不了,只好退而求其次──学习叶圣陶先生的文章《苏州园林》,“神游”苏州园林,领略苏州园林的美丽风景。
二、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识记字词。
2、了解说明对象及对象特征。
3、理清本文的结构及顺序。
三、作者介绍他教过小学,教过中学,教过大学,做过教育部副部长,是我国现代首屈一指的语文教育家??他写过童话、写过散文、写过小说、写过诗歌,他是有名的作家??他编写过教材、编辑过《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刊物,是编辑家??,担任过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
(投影介绍:叶圣陶,教育家,作家,儿童文学家,苏州人)四生字检查预习(多媒体投影)轩榭(xuānxia)重峦叠嶂(zhàng)丘壑(ha)嶙峋(línxún)阑干(lán)池沼(zhao)镂空(lòu)相间(jiàn)模样(mú)着眼zhuo(易读错的有“镂、间、着、沼”易写错的有“嶂、壑”)五、整体感知课文1、配笛子独奏《姑苏行》,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苏州园林》教案优秀5篇

《苏州园林》教案优秀5篇课文内容分析:学情分析:在统编教材中,七年级学生没有接触过说明性文章,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该文体。
虽然如此,但是因为本篇文章为本单元第二篇课文,在此之前有《中国石拱桥》这篇非常规范的说明文,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的基本特点。
且八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较好的整体感知的能力,所以本课作为说明文的教学应该不是难题。
相对来说,学生对园林文化的了解和思考较为薄弱,应该作为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点,从整体到局部的多方面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把握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体特点。
教学重难点2、领会园林设计者和建造的独特的审美意趣,激发学生对园林文化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课前准备苏州园林文化寻访微课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说园林:由学生假期文化寻访说起,播放吴昱林微课。
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从学生视角去看苏州园林,迅速拉近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
)叶圣陶先生也有一篇文章来写他眼中的苏州园林。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位大家的眼中,苏州园林是怎样的。
二、自主学习读园林(一读明特征,二读知结构)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苏州园林具有怎样重要的地位?(明确: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2、跳读课文,抓住关键信息缩写课文。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在整体上讲究亭台轩榭的自然之趣,讲究假山池沼的自然之美,讲究花草树木映衬的图画美,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美。
他们还在细节上注重每个角落的图画美,注重门窗的图案美,颜色搭配上的闲适美。
方法总结:抓住第二段中的四个讲究和3-9段中每段中的总起句,基本上就可以抓住全文的主要脉络。
明确《苏州园林》在结构上的特点:总分结构。
先总写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然后从四个主要方面和三个细节上说明特点。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优秀4篇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优秀4篇《苏州园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严谨的说明结构。
2、学习正确运用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培养学生爱美审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严谨的说明结构。
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培养学生爱美审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语人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西湖美,苏州什么美?“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真是令人神往。
的确,凡是游览过苏州园林的人,没有不为苏州园林典雅别致的造型,处处入画的设计赞叹不已的。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22岁之前一直生活在苏州,他不仅对苏州园林有着深厚的感情,还有着深入的研究。
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叶圣陶先生的介绍,一起走进苏州园林。
二、检查预习:1、正音和解词轩榭xuānxiè败笔丘壑hè嶙峋línxún镂空lòu蔷薇qiáng别具匠心因地制宜重峦叠嶂2、了解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
三、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明确:①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②课文是从四个主要方面、三个次要方面说明了以上特点:a、四个主要方面:a、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b、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c、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d、讲究远景近景的层次b、三个次要方面:a、注意图画美b、注意图案美c、注意色彩美2、作者是怎样评价苏州园林的?明确: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3、分析课文的说明结构和说明顺序:①说明结构:总分式②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主体部分:主次顺序)四、合作探究,共同提高。
《苏州园林》教案优秀6篇

《苏州园林》教案优秀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苏州园林》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十篇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十篇《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领略苏州园林的风采2、了解__的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脉络3、体会__自然贴切的说明语言教学重点感知、感悟课文内容,了解__脉络,体会__语言。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__自然贴切的说明语言。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程设计一、导入设计1、谈苏州:因“风物雄丽为东南冠”而成为“五方毕至”的旅游胜地,这个地方就是苏州。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的水色山光美丽怡人,自然环境赏心悦目,“人家尽枕河”,被誉为“东方威尼斯”。
(放幻灯片:苏州风物)紧乘引出苏州园林,作简介:苏州园林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古人以回归大自然的大智慧,于红尘之中构筑起理想的生活环境,再那亭榭楼阁、荷塘山石、古树奇花、楹联匾额之中蕴藏了丰富的人文信息,又何尝不值得人们留恋往返、细细品味?2、简介作者叶圣陶,引入新课让我们从文字入手,深入领会苏州园林的风采。
二、初步感知教师组织学生读课文,感知内容读课文,了解苏州园林有什么特征?指名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形成认识(幻灯片:园林总特征)进而引导认识:正因为如此,才具有很高的地位: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除了这些整体认识,读书中还有那些收获?(这特征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组织学生讨论发言。
幻灯逐步显示,形成直观体验引导小结__的脉络:__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的说明方式,属于逻辑顺序(幻灯显示)三、重点研读引言:__介绍苏州园林,它不是一个园子。
而是整体上介绍苏州的园林。
苏州有许多名园,比如: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等最突出。
就这些而论,它们的建筑、山水、花草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这些名园具有各自的风格和生命力,如何从这些面貌、风格各不相同的园林中概括出共同点来,大非易事。
作者巧妙地从游览者的角度,从苏州园林给人留下的印象着眼,“硬”是从不同之中找出“同”来,尤其体现在文中的“四个讲究”上。
组织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3——6段,看看苏州园林在设计上是如何体现这“四个讲究”的?提出阅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掌握字形2、和邻桌讨论,尝试划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三篇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三篇《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的及要求:1、学习__说明事物特点得计种说明方法。
2、认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重要性。
3、初步认识和了解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说明事物应紧扣事物的特征教学难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学习。
教学设想:1、抓好预习,熟悉课文。
2、抓住关键文体特点进行教学。
3、领导学生在抓住中国石拱桥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列出__的结构提纲,进一步领会__的内容。
4、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要点:1、理清课文层次,理解总和分的关系。
2、进一步学习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二、教学过程:单元一:扫清阅读障碍1、字词注音或写字:弧形拱桥陡坡和谐张zhuo 饮涧桥墩匀称2、解释:巧妙绝伦惟妙惟肖匀称3、作者介绍:茅以升,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
单元二:分析课文一、整体感知,通读课文思考。
1、__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介绍了那几座桥?石拱桥为何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它的前景如何?2、根据上述问题给课文划分层次。
二、分析第一部分:1、中国石拱桥有哪写特点?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分别说明的,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的?2、石拱桥形式优表现在何初处?3、2段中作者用“不但,而且”来说明桥的特点,能否删去或颠倒?为何?4、第3段在全文结构有何作用?单元三:抓重点,解难点,学习第二部分。
1、读4—8完成课后第一题2、读5自然段(1)划分层次(2)说明顺序是(3)对“赵州桥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句中“可算”如何理解?(4)作者如何说明赵州桥特点的?(5)2、3句采用怎样的说明方法?分别说明了哪些方面?3、读6—9段回答(1)6段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作者主要抓住了该桥()()两个方面来写。
它是一个()桥(2)8、9段分别写了()()4、总结(板书)一、(1--2)总特点:形式优美打比方外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内二、(3--9)赵州桥特点历史结构外形、设计者整体-局部卢沟桥特点外形历史意义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首先其次再次三、(10)桥梁事业的新发展第二课时教学要点:课文的层次特点,说明语言的准确,常用的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教案 15篇

《苏州园林》教案15篇《苏州园林》教案 1目的要求:1、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2、品味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3、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4、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学习重点:1、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3、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学习难点:了解文章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
教具准备:U盘教材分析: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作者赞美苏州园林的美如画,实际上也是在赞美中国园林的博大精深,赞美设计者和匠师们巧夺天工的技艺。
同时,读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型:新授、练习。
方法:合作探究、朗读、等。
过程:一、情景导入: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么,苏州的美到底在哪儿呢?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叶先生的笔触,去了解苏州的美。
二、自主合作学习:(一)、出示图片,引发思考1、生齐读1—2段2、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用了那种说明方法?学生回答,教师鼓励(二)学习3-11段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中的三至六段,看看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
阅读要求:⑴、指明学生读,读准字音,掌握字形⑵、和邻座讨论,尝试画出你认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2、详解重点段落,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画意美(1)、请同学读第三段,思考a、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
)b、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2)、齐读第四段,合作讨论。
a、苏园中人造假山和池沼遵循的是什么原则?明确:讲究顺其自然b、抓住重点语句分析学生明了说明方法的应用(3)、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a、读这一段,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应注意些什么?注意高树与低树、落叶树与常绿树、季节不同的花树的相间映衬,栽种中式的藤萝、不栽西式宝塔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行道树。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三篇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三篇《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篇1《苏州园林》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
这篇课文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美的奥妙。
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总的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
__没有泛泛地介绍苏州园林的景物,而是抓住“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体特征,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小处,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从而使读者不只了解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领会到园林独特的美是经过精心布置而又不损自然的美,同时,还能让读者从中获得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是一篇说明文的典范,对指导学生写作、陶冶学生的情感大有稗益。
【教学理念】1、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学习说明文时,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明确说明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并学会在写作中对这些知识进行合理的运用。
2、摒弃保守的“串讲”教学模式,设计“课前预习了解──创设情景导入──自由式阅读──合作式解读──探究式拓展”五大环节。
实施过程中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基础,大力倡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沛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发明性。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说明的顺序。
2、学习__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3、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古老园林的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__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1、课前安排学生预习课文,找出生字、生词,在预习本上正确注音、写字。
2、教师收集有关苏州园林的有关介绍的文字和图片,设计成课件,以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苏州园林的有关知识。
【教学流程】一、课前积累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充沛预习课文,结合手中的资料书,了解苏州园林的概况,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同时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探究课后习题,并将有关字词摘录到预习本上,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优秀5篇)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优秀5篇)《苏州园林》教案篇一教学目的:一、领会苏州园林的画意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
二、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
三、学习本文多样性的语言。
重点和难点:本文着重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有很强的概括性,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中总说和分说的自然结合。
教学关键:同上。
教学方法:尽可能将有关文字还原成画面。
教具:出示苏州园林图片。
教学时数:二节。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
这篇艺术性很强的说明文就概括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
作者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二、检查预习三、范读课文,引导分段。
(一)(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总印象和共同点;(二)(3—9)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处处八画。
(三)(10)交代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不止以上写的”结束全文。
四、讲析第一段(1—2)指名朗读第一段,提问:作者对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这种印象是怎样得来的。
?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总印象为: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印象由一二句中两个“到来”而来。
作者的总印象指明了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地位告诫我们鉴赏我国园林不应该错过苏州园林。
2学习2段。
(1)齐读。
(2)提问: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哪些方面最能体现这一特点?作者在谴词上由什么匠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处处八画”,具体表现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
这是下文说明的总纲和顺序。
3讨论第一段两自然段间关系及第一段与第二段的结构关系。
——第一段的两节为因果关系。
正因为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才使它具有“标本”价值。
这里的因果说明既赞美了苏州园林,又颂扬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
第一段是总的说明,明确说明中心;第二段是分别说明,先总后分是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4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
(1)明确说明文的朗读要求;(2)指名朗读。
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并解释;2划分第二段层次,概括各层意思;3练习一。
《苏州园林》教案精选8篇

《苏州园林》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苏州园林》教案精选8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篇一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2)阅读科技作品,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2、学情分析在部编教材中,初一学生没有接触过说明性文章的学习,这类文体在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出现。
《苏州园林》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文章,第一篇文章是《中国石拱桥》,在学习《苏州园林》时,学生已学习了《中国石拱桥》,对于事物说明文的一些知识,如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等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这也为学习《苏州园林》打好了基础。
《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准确把握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原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
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说明文,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结构美、语言美、情感美是大有裨益的。
但是初二年级的学生所学习、接触过的说明文并不多,在短短的45分钟时间内,要想将如此深邃的美文深刻地教授给他们是具有难度的。
因此,本堂课的重点基本定位在感受园林之美,尤其是字里行间的理趣、情趣,只有充分地感受了美,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3、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是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介绍了中国建筑,园林,绘画艺术。
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可以了解我国人民在这些方面的卓越成就,感受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
《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知识的科普文章。
叶圣陶老先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严谨的写作思路。
灵活恰当的说明方法,体现出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本文是继《中国石拱桥》之后的又一篇事物说明文的典范之作,对帮助学生学写说明文具有借鉴意义。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能够分析文中的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2、学习抓住事物特征,培养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事物的共同特点的能力;3、通过对文章严谨、平实又不乏生动的语言的品味,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与鉴赏能力;通过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并能激发学生从身边发现美的兴趣,提高学生鉴赏美的情趣与能力。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教案(篇1)【学习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划分*层次及概括层意。
3.把握*说明顺序。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州园林》,请同学们欣赏美丽的苏州园林(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划分*层次及概括层意。
3.把握*说明顺序。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1. 请同学们快速的朗读课文,圈划出不会的生字词并解决,或与同桌小声交流讨论。
时间:4分钟轩()榭()嶙()峋()丘壑()镂()空2. 同学们拿出本子默写生字3.同桌对调批改,并个别分析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概括内容)(一)先学。
同学们,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了。
下面大家继续自学,请看投影(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读了课文,你认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时间:4分钟(二)后教1.生朗读课文并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与讨论2. 老师提请学生回答问题,师点拨,其他生举手帮助纠正补充,最后修改并记录。
3. ppt出示:特点: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一):*抓住特征,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从多方面加以说明。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分为三个层次及概括层意。
时间:3分钟1 师巡视,个别辅导2 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与讨论3 师点拨第一部分(1—2):总说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概括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
第二部分(3—9):从多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第三部分(10 ):指出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还不止以上所写。
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深入阅读课文3—9段,探究这几段文字分别介绍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理一理,想一想,这七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5分钟)六、当堂测试伴你学》P71 4.5七.板书设计21 苏州园林第一部分(1—2):总说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概括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3篇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3篇《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篇1一、设计思路:教学目标:1.学习__抓住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3.体会__的语言美。
其中,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和从反复诵读、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__的语言美是__的教学重点;学习__抓住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教学难点。
教学步骤:一、激趣以导入多媒体投影课前大家搜集的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师生边欣赏边交流感受,通过创设情景,激发起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学习。
二、披文以感悟1. 组织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 请同学们谈朗读课文后的发现、感受,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3. 巧妙过渡,研读第二段。
三、合作以探究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的三至六段,合作探究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要求大家边读边标画关键句,并尝试在课本空白处做旁批。
重点学习第五、六段,通过反复诵读,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体会__的语言美。
2.叶圣陶先生已经把四个“讲究”介绍的很清楚了,苏州园林的“画意美”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为什么还要写7、8、9、10段呢?去掉行吗?同学们自由朗读这四段,思考交流。
四、巩固以拓展(含作业)1.师生共同总结对本课的收获、感悟。
2.拓展延伸,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
⑴写一篇__,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字左右。
⑵说明一幅画。
(提示:可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介绍。
)附:板书设计13.苏州园林叶圣陶讲究:布局、配合、映衬、层次处处入画注意:角落、门窗、色彩二、教学过程:《苏州园林》教学实录伴着优美的古筝曲,多媒体投影课前大家搜集的苏州园林的图片(波形廊、海棠春坞、涵青亭等),师生边欣赏边交流感受。
生1:难怪大家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呢!苏州真美!生2:我还看过这样一句话“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优秀7篇】-最新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7篇《《苏州园林》教案设计》,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苏州园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轩榭、败笔、邱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3.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
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2.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3.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德育目标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2.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教学方法1.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依据课文行文思路及内容要点,设置耐人寻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师生达成共识。
2.研讨式。
对于说明方法的选择、运用,由学生互动研讨解决,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感性认识即可。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明确说明顺序;难点探究,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中国石拱桥》让我们领略了我国桥梁事业的伟大成就,《桥之美》让我们从美学的角度感受了桥的魅力。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方案优秀5篇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方案优秀5篇《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方案优秀5篇教学设计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以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方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方案篇1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说明的顺序。
2、体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揣摩用词的准确、严密、生动。
简要了解部分说明方法。
3、领略作者笔下的图画美,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古老园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初步感知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特点、部分说明方法,理解并掌握抓住说明对象特征来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步骤:一、导入以“梦境”形式导入:以老师的一个梦来引出对于苏州园林美景的介绍,“人在画图中”,激发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创设的“画图中”的情境中。
二、整体感知教师配乐范读课文1、2段学生继续配乐朗读余下部分读完课文,思考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说明文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苏州园林3、那么苏州园林是具体存在的事物,还是抽象难以感知的道理呢?——具体存在的事物知识归纳整理(板书)说明文类型: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三、自主式阅读课文1、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说明文阅读方法指导::明确说明文的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的顺序,找出说明的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特点)2、采取你喜欢的方式速读课文并参与小组讨论,找出概括苏州园林总体特征的句子。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四、合作式解读课文1、课文先后多次提出“图画”,请同学再仔细阅读课文,用“圈点法”找出带有“图画”字眼的这些句子。
(学生回答,相互补充,共有10个句子。
)2、老师要求学生把这些句子依次标明序号,请同学在小组中讨论,这些句子中,哪几句是写整体?哪几句是写局部?哪几处是写细部的?(学生先以4人小组讨论,而后在班级发言交流。
)老师板书:整体——局部——细部,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归纳2、概括说明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园林学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18《苏州园林》学案
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湖光山色,旖旎动人。
这里文人荟萃,能工巧匠,代代相传。
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将大自然优美的景物,根据他们自己的艺术趣味和美好理想进行概括、提炼,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使它成为杰出的艺术品。
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
距今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
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
苏州现存园林近二百处,因此被人们称为“园林城市”。
请随我走进苏州,走进苏州园林。
1.学习作者抓住特征逐步展开的说明方法,培养高度概括事物特征的能力。
2.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理清文章的思路;抓住重点,体味语言的多样性。
3.领略江南园林的风貌,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冠江南。
”苏州园林,闻名天下,誉满全球。
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吴王夫差的馆娃宫,距今约二千四百年,是苏州的第一座园林。
全城的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的生字词。
轩榭.() 丘壑.() 嶙.峋() 镂.空()
蔷.薇() 池沼.() 相间.() 着.眼()
斟酌
..()重峦.叠嶂.()
2.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意思写词语。
轩榭: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
因地制宜:课文指根据具体地形,设计各不相同的园林。
因,依照、根据;宜,适当、适宜。
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匠师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
丘壑,山陵与溪谷,喻指深远的意境。
3.作者链接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着名作家、教育家。
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员,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出版有《叶圣陶全集》。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思考: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对其总体印象如何?
2.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是什么?
3.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的?
【交流点拨】文章先从 (不讲究对称,讲求自然之趣)、 (讲求自然美)、 (给人图画美)、 (给人景致美)这四个主要方面详细介绍,再从 、 、 这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
4.文章结尾写了什么内容?有何特点?
(二)理清思路
1. 再读课文,结合上述问题给课文划分层次。
【交流点拨】
第一部分(第 段),对苏州园林的总的评价。
第二部分(第 段),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第一层(第 段),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二层(第 段),分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 段),总结全文,指出苏州园林要写的不止这些,引人回味。
2.全文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三)深层探究
本文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为什么不采用空间顺序而采用逻辑顺序? 四、板书设计
亭子回廊不对称(自然之趣) 假山配花木、活水配桥梁(自然美) 高低俯仰生姿(映衬美)
完美的图画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层次美)
角落——图画美 门窗——图案美 色彩——淡雅美
总说 分述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历来介绍苏州园林的文章,或从建筑学角度写,或从园林历史角度写,或从导游角度写,各尽其妙。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以精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条分缕析地作了全面、深刻的介绍,真如一幅幅出色的山水画,使人有观赏不尽的感觉。
这一堂课我们就来品味一下课文独具特色的语言。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探究表达方式
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文章融说明、记叙、议论于一体,以概括的说明介绍园林,以生动的描述形容景物,以通俗的议论来分析原理。
文章既眉目清楚、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启人兴趣。
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出除说明之外的其他表达方式的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记叙:
①(写出了万木争荣的景象。
)
②(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
)
③(描绘了游人观鱼的动人情景。
)
议论:
①(评价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地位。
)
②(评论不讲究对称的美学原理。
)
③(评论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
(二)把握说明方法
文章在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要求:学生圈点勾画,独立分析。
小组内交流看法。
)
【交流点拨】
1.作比较:
2.分类别:
3.引资料:
4.举例子:
5.列数字:
(三)揣摩说明语言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是什么意思?)
【交流点拨】“标本”原指实物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
这里是范本、样本的意思。
用这个词简练地说明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各地园林的影响。
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交流点拨】不能,原句突出了“苏州园林”。
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交流点拨】“一切”“决不”用肯定的语气介绍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为了强调其共同点。
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交流点拨】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5.“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往往”能去掉吗?)
【交流点拨】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分寸,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
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副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
”(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句子写出了藤萝争春的情景,烘托园林的繁华气氛,生机昂然,沁人心脾。
小结:本文说明语言准确而又生动,严密而又精练,表现力很强,使文章充满情趣、画意。
作者为我们介绍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特点,给我们再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同时赞美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和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
三、板书设计
表达方式——说明、记叙、议论
分类别
作比较
说明方法引用
举例子
列数字
说明语言——准确生动、严密精练、表现力强,充满情趣、画意
四、拓展延伸
运用你所学到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介绍一个建筑物?
【交流】这是一栋很特别的建筑物。
墙上涂刷了有益健康的自然漆,使人们仿佛置身于芳香四溢的大自然中。
墙上还安装了最新的立体影像3D播放器,它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只要按一下“角
色”键,你就能真正进入电影,成为其中的一员。
地板是自动吸尘的,有了它,就算不拖地,地板还是很干净。
厨房里,有最新的无点火炉灶、不粘锅的纳米锅……它们都是做饭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