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思想合理性分析
解读斯大林的农村集体化
解读斯大林与苏联全盘农业集体化的思考摘要: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指的是一个全过程,1929年到1937的农业全盘集体化是前者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第一次开创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为迅速改变当时苏联内外交困的被动局面,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当时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条件是不成熟的,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展开的一场过早过急过快的运动,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给苏联农业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分析和研究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总结其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对于我国推动社会主义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斯大林;农业集体化;全盘;教训正文:一、背景1.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代。
在当时苏俄小农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成为摆在苏联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2.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与布哈林围绕着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问题展开了争论,这场争论发生在1928年至1929年,昔日盟友此时已是势不两立的对手。
粮食收购危机是引发斯大林与布哈林争论的导火线。
1927年,苏联的粮食收成增加,但由于农民在获得一定积累后,不愿意再低价出售粮食,国家的粮食收购量大幅度下降。
该年底至1928年春,苏联境内出现了严重缺粮的现象。
这就是粮食收购危机。
这场危机的爆发,不但拖了工业化的后腿,而且使城市和军队面临着饥饿的威胁。
联共中央政治局随即召开会议讨论粮食征购问题,当时包括布哈林在内的所有的政治局委员都同意实施俄罗斯社会主义共和国刑法第107条,采用“非常措施”在全国强行征购粮食。
但是,随着“非常措施”的执行,布哈林等人看到执行这一措施产生的严重后果后开始反对这一做法。
布哈林与斯大林由此出现分歧。
布哈林及其支持者认为,如果继续执行“非常措施”,就会导致工农联盟的破裂,会动摇苏维埃政权的根基。
他们据此反对农业集体化,要求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农业政策。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政策与后果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政策与后果20世纪初,俄国处于落后、贫困的状况下,农业生产非常低效。
为了改善农业现状,当时的苏联政府决定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这一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集体农庄的形式,统一管理和规划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发展工业化。
一、农业集体化政策的背景农业集体化政策的推行背景与苏联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密切关系。
在当时的苏联,农民个体经济的发展空间受到了种种限制,农村地区贫困普遍存在。
苏联政府意识到,通过集体化可以合理规模化地利用农村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二、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过程农业集体化政策的推行过程中,苏联政府以法律手段将农民组织起来,组建了农业集体企业。
集体企业的成员共同经营土地,统一管理和规划农业生产,实行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生产方式。
政府鼓励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并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以鼓励集体化进程的加快。
三、农业集体化政策的成效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初期曾取得一定的成效。
集体化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规模化和机械化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明显提高,间接地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农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他们享受到了政府提供的各种福利和社会保障。
然而,农业集体化政策在后期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隐患。
一方面,政府过度干预农业生产,限制了农民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形成了一种僵化和低效的管理模式。
另一方面,政府承诺给集体农庄提供的支持和援助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履行,导致不少农庄面临财政困难。
此外,由于农民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农产品供应出现了断档的情况,引发了一系列的粮食短缺问题。
四、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启示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政府在推行集体化过程中应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利益,尽量减少政府对农业生产的强制性干预。
其次,政府应确保对农业生产给予足够的支持与补贴,确保农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最后,政府应加强对集体农庄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苏联斯大林时期的集体化运动与大清洗
苏联斯大林时期的集体化运动与大清洗苏联斯大林时期是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由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主持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苏联经历了集体化运动和大清洗,这两个事件对苏联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集体化运动1. 背景和动机在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农村还存在着大量私有农田和农民个体经济。
斯大林认为通过集体化农业可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民收入,以支持工业化进程。
2. 集体化的过程集体化的过程包括三个主要方面:组织农民成立集体农庄、强迫农民交出私有土地和个体经济、推行集体农业。
3. 集体化的影响集体化运动在苏联农村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冲突和矛盾。
农民不愿放弃私有土地和个人利益,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抵抗和农村暴力活动。
大量农民丧失了土地和财产,生活条件恶化。
二、大清洗1. 背景和目的斯大林认为苏联内部存在大量的“敌人”和“叛徒”,对苏共的领导造成了威胁。
他发起了大清洗运动,旨在清洗党内的“敌人”并巩固自己的权力。
2. 大清洗的过程大清洗的过程包括清洗党内高层干部、军事将领、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
清洗运动采用了审讯、逮捕、监禁和处决等手段。
许多人被无辜地迫害和牺牲。
3. 大清洗的影响大清洗导致了苏联政治体制的急剧变化,加强了斯大林的个人威权统治,并造成了大量党内知识分子和干部的损失。
这一事件对苏联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和恐惧氛围。
三、苏联斯大林时期的影响1. 国内影响苏联斯大林时期的集体化运动和大清洗对苏联农村和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动荡。
许多人失去了财产和生命,社会秩序受到极大影响。
然而,工业化和军事力量的增强使得苏联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更大的话语权。
2. 国际影响苏联斯大林时期的集体化运动和大清洗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向世界展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残酷性和暴力。
这使得一些国家产生了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怀疑和反对,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一定影响。
结论苏联斯大林时期的集体化运动和大清洗是苏联历史上的两个重要事件,对苏联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斯大林模式对中国城乡发展和规划的启示和反思
斯大林模式对中国城乡发展和规划的启示和反思斯大林模式是指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实行的由高度集中的状态计划经济和强制性农业集体化构成的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的历史可以掘究到 20 世纪 20 年代末期,而在世界各国实行而获得成功的例子不多,然而其思维方法却对中国的城乡发展和规划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反思。
斯大林模式最早被引入中国的时候,是在 1953 年的“三反五反运动”中,当时在华北地区开展的是“大跃进”计划。
不同于当时的发展模式,斯大林模式的核心是集中一切资源,力求实现主权类的“自力更生”。
在这一思想引领下,中国逐渐发展形成了以农业集体化为基础的实体经济和以工业化为基础的发展架构。
在这种架构中,中国实行的是以“钢铁为纲”的发展思路。
以此,中国的工业经济快速崛起,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斯大林模式也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它强调的是快速发展而并不注重“与农业发展的协调”,导致了农业滞后。
其次,斯大林模式下的工业化是强制性的、计划权贵组织的,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并易于形成中央集权与地方权力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在中国的城乡规划中表现尤为突出。
城乡规划在中国的早期阶段,往往是由中央下达的命令和计划来决定的,并缺乏合理性和系统性。
比如,在 1960 年以后,中国的城市建设极度落后,没有规划,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直到1980 年代中期,才出现了一批标志性的城市规划,但是由于实行计划经济的那一段时间中,往往是强制性的建设,导致城市的混乱和无序。
因此,斯大林模式为中国城乡规划的发展带来了悔恨,也促使我们对未来的发展警惕。
为了避免斯大林模式所带来的问题,我们应当强调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注重城市的区域统筹和中心区域的划分,同时坚持科学和民主,注重聆听民意。
在制定区域规划时,政府应当注意在规划中发挥市场力量和民间力量的作用,鼓励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规划过程,提高规划制定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知情权和参与权。
关于斯大林时期农业全盘集体化的认识
关于斯大林时期农业全盘集体化的认识袁鼎铭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甘肃张掖 734000[摘要]目前对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评价褒贬不一,本文认为这场运动是一场行动上过于冒进,急于求成的农场改革。
它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使苏联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本文将围绕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起因,发展缓慢的原因,教训和启示进行深入认识。
[关键词]农业集体化农业全盘集体化行政命令生产力我们要认识斯大林时期的农业全盘集体化,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
首先,我们对斯大林时期时间进行界定,我们可以从列宁逝世算起一直到斯大林逝世,整整达三十年之久(1924年-1953年)。
第二,我们必须将“农业集体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开来。
前者包括了苏联农业集体化全过程,早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的土地改革中,苏俄就搞过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
而1929-1937年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只是前者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独特运动方式①。
目前学术界对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评价褒贬不一,本文认为这场运动是一场行动上冒进,急于求成的农业改革。
它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使苏联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本文将围绕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起因,发展缓慢的原因,教训和启示进行深入认识。
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从1929年开始,1929年集体化农庄5万7千个,集体化农户占总农户的3.9%.到1932年集体农庄已经达到211100个,集体化农户占农户的61.5%。
仅仅三年多时间从数量来说效果惊人,但在全盘集体化时期农户不在逐户加入农庄,而以整乡整区农民集体入社,有些地区纯粹是连片划入集体农庄。
正如1929年11月斯大林同志说:“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农民已经不像从前那样一批一批的加入集体农庄,而以整村整乡甚至整个专区的加入”。
这就充分说明了集体化的过程草率,冒进、急于求成,农民入社不在是以前的自由入社,而是以行政命令干预强制入社。
这肯定会导致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不利于农村农业长久可持续发展。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1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斯大林模式的一个很重要的弊端,就是不能从实际出发,而是采取冒进的主观的思想,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
短期内可能会有很大的成效,但是从长远来看,却是不足取的,而且很危险的。
从后来的实际情况来看,也的确验证了这点。
斯大林跟随列宁多年,但是却不得其要领。
具体说就是,列宁分析苏联的问题,总能够从苏联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出适合情况的决策,虽然有时候,有过失误但是随即就会改正,而斯大林却要把自己神圣化,大搞个人崇拜,实行大清洗,不能容忍对自己的丝毫的反对,这不能不是它们二者之间的重大差别。
从而可能暗含了苏联以后的命运。
斯大林模式,就是在农业上推行全盘的集体化;在工业上,重点发展重工业,对轻工业、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
苏联当时的国内经济大部分是轻工业、农庄小农业,重工业发展滞后,比之西欧的列强来讲是有很大差距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在这样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本应当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条不紊的进行经济建设。
但是,斯大林模式在农业上片面的追求集体化,认为这样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农业产量。
而且,主张消灭富农,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化。
出发点是好的,提高农产品产量,实现农业公有化,但是也犯了过急过快的错误。
从30年代初开始实行,到1937年就基本上所有农户都加入了集体农庄;集体农庄、国营农场的播种面积几乎达到100%。
在极短的时间里,实现了公有化,肯定会产生很多的问题,只是当时的大势是这样的,所以没有完全的暴露罢了。
后来的中国实行的大跃进,农民加入人民公社很是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也证明了不能脱离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片面的追求公有化反而是有害的。
在工业上,把重工业看成社会发展的标志不错,但是不能因此而只重视重工业的发展,这就忽视了各部门经济要协调发展的规律。
例如,苏联的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到1950年工业产值增加12倍。
但是农业却徘徊不前,1953年全苏人均粮竟至于低于1913年水平。
斯大林集体农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集体农庄思想提出的背景及其内容
确定为农业集 体化 的特 殊形式 即用消灭 富农 的方法实 现全 盘集体化。1 3 9 0年 1 , 月 联共 ( ) 布 中央通过决议 , 将全 国农 化 的时间表 , 苏联农业 自此走 向了集体化道路 。
二、 集体 农庄 的理 性 分 析
十月革命胜利后 , 苏联 改变 “ 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 新 为“
业仍然是落后 的 , 了快速实现 国家 现代 化 , 为 优先发展工业 ,
经济政策”本 国工业 基本 上恢 复到战前水平 。但是 , , 苏联工 村 分为三类地 区 , 并为每一类地 区分别规定 了基本 实现集体 特别是 重工业成 为苏联第 一个五年计划 的迫切任务 ,然而 ,
粮 食收购危机 却让苏联 工业 化 目标 遭遇到 困境甚至化 为泡 沫。 斯大林认为 , 产生粮食收购危机主要原因有三 : 一是工业
供 足够 的粮食和工业原料 。 三是 富农 囤积居奇 、 机倒把 , 投 对 苏维埃政权进行破坏 。因此 , 要想解决 问题就要快 速发展工
制 推行 , 一定 程度上挫伤 了农 民的积极性 , 阻碍 了农业生产 1 . 集体农庄巩 固了苏联无产 阶级政 权 , 为实现 国家工业 方 面 , 国主义从 经济上对 苏联封锁 , 帝 时刻准备颠 覆新生 的
农 业社会 主义改造 之路 , 促进 了工 、 业的快速发展 , 而巩固 了新生的无产 阶级政 权。 农 从 然而 , 这种脱离苏联农业实 际
情况 , 主观 的拔 高农 业公有 化水平 的做 法, 也使 苏联 农业付 出 了沉重的代价 。我们分析总结斯大林 的集体 农庄思想 , 对 于中国推进农村 社会 经济的发 展, 促进 新农村的建设,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 词 : 斯大林 ; 集体农庄 ; 现实意义
试评斯大林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2001年9月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Sept.,2001第28卷 第5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Vol.28.No.5试评斯大林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汤德森(湖北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摘 要]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第一次开创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联农业的发展,为迅速改变当时苏联内外交困的被动局面,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当时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条件是不成熟的,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展开的一场过早过急过快的运动,曾付出高昂的代价,留下深刻的教训。
分析和研究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总结其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联农业;集体化;历史意义;深刻教训;启示[中图分类号]A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01)05-0011-07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代。
在当时苏俄小农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成为摆在苏联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在列宁逝世之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大力推进了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这一运动始于1929年下半年,经过四年多的时间,到1933年基本上完成。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道路大致可概括为:在很短的时期内,通过群众运动的方式,用行政命令将农民使用的土地集中起来,组成劳动组合式集体农庄。
消灭富农阶级。
国家还通过组织机器拖拉机站,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派工人下乡,向农村增派管理干部,提高农民文化与技术水平,加强对农庄的领导。
以期在不长的时间内实行农业集体化。
它是苏联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对个体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千百万个体农户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转变的伟大运动。
浅析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教训
浅析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教训摘要: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是一场深刻的农业社会主义革命,使苏联众多的个体农户走上集体经营的社会主义大农业的道路,对苏联历史和现实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但是它也有特殊性和局限性:当时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实际是不成熟的;消灭富农的做法弊端过多;它是在当时特殊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一场过快过急的运动,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关键词:苏联农业集体化教训苏联农业集体化方针是在1927年12月2日——19日召开的联共(布)十五次代表大会上决定的,但这并不是后来推行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1930年6月26日——7月13日,召开了联共(布)十六次代表大会,强调以后要在资源原则的基础上,以农业劳动组合为集体农庄的基本形式,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1935年2月17日,通过了新的《农业劳动组合示范章程》,标志着集体农庄制度在苏联的最终确立和完善。
经过苏联全国人民的努力,到1937年,苏联实现了农业集体化。
它是苏联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不仅对苏联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中的许多经验得到后来时间的肯定和推广,然而有些问题还是值得商榷的,相反应该作为历史教训加以总结。
具体来说,全盘农业集体化的经验教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条件不成熟农业集体化是农村社会生产关系的一次伟大革命,是传统的个体占有生产资料和个体生产劳动向集体占有生产资料和集体生产劳动的一次伟大转变。
但是,生产关系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的,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必须以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条件。
从个体的、简单的小商品经济过渡到公共的大集体经济,所需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这里的生产力水平既包括小农经济本身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包括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这两方面,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
人为地过快地实行高度的公有化,与生产力发展状况显然是不相适应的。
而当时苏联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就忽视了变革和完善生产关系需要以生产力的一定水平为条件。
苏联集体化运动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苏联集体化运动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在20世纪初期的苏联,农村经济一直是该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
1929年至1933年的苏联集体化运动是由斯大林主导的一项重要政策,该运动的目标是将农民的个体经营转变为集体农庄,以推动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发展。
然而,这场集体化运动对农村经济产生了重大而复杂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影响。
首先,苏联集体化运动鼓励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技术进步。
通过集体农庄的建立,农民们可以共同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和农具,充分利用劳动力和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此外,集体化还促进了先进的农业技术的普及,比如灌溉系统和新的耕作方法。
这些因素的结合使农民能够生产更多的农产品,提高粮食产量。
这对于苏联的农村经济来说,是一个积极的影响。
其次,苏联集体化运动提高了农民的福利和生活水平。
在个体经营时代,农民经常面临资源匮乏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然而,通过集体化,农民们可以共享农田和农业设施,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收入。
集体农庄还提供了更好的社会保障,包括医疗保健和教育机会。
这些福利的提升使得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同时也鼓励了他们积极参与农业生产。
然而,苏联集体化运动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首先,不少农民对集体化感到不满。
集体化运动要求农民们将个体经济转变为集体经济,这对于有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农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改变。
一些农民不愿放弃个体经营权益,不愿加入集体农庄,因而对运动持怀疑态度。
这导致许多农民抵制集体化并采取不配合的行动,进一步阻碍了集体化运动的发展。
此外,集体化运动还引发了农业生产的混乱和下降。
在集体化初期,由于缺乏组织和管理经验,许多集体农庄运作不善。
农民们面临合作困难和冲突,导致农田的耕种和管理不够有效。
此外,集体农庄中的资深农民缺乏动力和创造性,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下降,这对农村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
总体来说,苏联集体化运动对农村经济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尽管该运动推动了农业规模化和技术进步,并提高了农民的福利水平,但也面临了农民不满和经营混乱等问题。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启示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启示姜建斌曹英伟摘要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是苏联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一家一户的个体经济正逐渐走向合作经济。
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深入剖析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指导思想、特点及历史局限性,可以为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斯大林农业集体化运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者姜建斌、曹英伟,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大连116029) 。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是苏联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肩负着双重使命: 促进农业经济自身的发展,把小农经济变成现代化大农业,同时使农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服务,为国家的经济独立、政权巩固服务。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走的是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存在的问题也给苏联的经济和政治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后果。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改革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这种单一农户制和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模式发展空间小,生产效率低,不具有让农民真正富裕起来的基本条件。
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需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创办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集体经济。
因此,深入剖析斯大林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指导思想、特点及历史局限性,可以为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思想的主要内容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是在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为了深入了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首先需要从剖析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思想开始。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农业集体化是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需要。
斯大林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无产阶级政权不能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之上。
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教训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
他们采取所谓的义务交售制的办法,把农民的东西拿去太多了,给的代价又极低。
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接受了农民平分土地的要求,使农村普遍小农化(中农化)了。
军事共产主义时期,列宁一度对小农采取过否定的态度,认为小生产每日每时大批地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公社、劳动组合耕种制农民协作社,这就是摆脱小家经济的弊病出路,这就是振兴农业,改进农业,节省人力及同富家、寄生虫和剥削者作斗争的手段。
”苏维埃政权还出资十亿金卢布支持向集体经济过渡。
实践的结果是:自愿参加各种集体化生产组织的农民还不到总户数的1%,而且其效益极差。
列宁得出的结论是:“集体农庄的作用:做了许多蠢事。
把不执行法律的人和无能的人提交法庭审判(3年)”(《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1卷第377页)。
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后,农民有了处理自己劳动成果的自由,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迅速恢复,轻工业高涨,商业也为重工业积累了一些资金。
新的实践使列宁改变了看法,他提出通过自愿结合的合作社,依靠农民对自己利益的关心,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0年代中期,农村合作社极其活跃,参加消费合作社的人数超过农户的一半,农业生产合作社、信用合作社、手工合作社也有很大发展。
1927-1928年苏联在粮食收购问题上出现“危机”。
这一危机主要是高速工业化急需资金而国家规定的粮价过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而引发的。
当时,农民并不急于卖粮。
但斯大林认为造成危机的原因是“富农”的破坏和小农生产的商品率过低,因此,这一事件成了苏联实行全盘集体化的导火线。
斯大林在处理危机过程中,一方面采取“非常措施”打击富农,另一方面决定加快集体农庄建设。
斯大林改行新方针,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其一,在斯大林看来,社会主义是一个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为一个“工厂”的社会,苏维埃制度不能建立在两种不同的经济基础之上,他认为必须想个新办法,拴住农民,让农民听命于国家。
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教训
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教训引言苏联在20世纪上半叶经历了许多重大的政治和经济变革。
其中,农业全盘集体化是苏联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在这个过程中,苏联试图通过集体化农业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然而,这个政策的实施方式和结果却带来了许多教训。
本文将详细探讨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教训,并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1. 农业全盘集体化的背景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是指在苏联政府主导下,将个体农民的土地、农具和劳动力集中到集体农庄中管理和经营的过程。
该政策始于1928年,为期十年,在整个苏联范围内推行。
农业全盘集体化的目标是加强农业生产力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2. 集体化的实施方式2.1 强制集体化苏联政府采取了强制措施,强制将农民加入到集体农庄中。
原本自给自足的农民不得不放弃个人土地和私人农具,转而依靠集体组织来生产和分配。
2.2 剥夺个体农民的经营自由农民失去了对自己土地的控制权,无法自主选择种植作物和经营方式。
集体农庄由政府或政府委派的领导来指导和管理,农民失去了自主决策的权利。
2.3 集体农庄的组织方式集体农庄由农业合作社或农业集体企业组成,农民被组织成农业生产队。
生产队的收入由政府统一管理和分配。
3. 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教训3.1 思想误区苏联政府当时的思想误区是认为集体化可以迅速增加农业产量,实现农业现代化。
然而,集体化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农业产量下降,不仅没有实现增长,甚至比个体农民时期还低。
3.2 技术和管理问题集体化过程中,缺乏充足的技术和管理支持,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农民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和管理经验,无法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生产。
3.3 资源分配不合理农业全盘集体化后,土地、农具和劳动力的分配不再由市场机制决定,而是由政府统一分配。
这种集中式的资源分配方式导致了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3.4 劳动积极性的下降由于个体农民失去了对自己的土地和劳动产品的控制权,他们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减少。
苏联集体农庄经济制度的形成原因及若干思考
苏联集体农庄经济制度的形成原因及若干思考沈宗武2011-2-24 23:02:30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第3期苏联集体农庄经济制度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它是由斯大林一手缔造的,打上了斯大林个性的烙印。
但是从本质上看,它却是时代的产物。
任何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决不仅是一两个人行动的结果,它一定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深远的思想根源。
一关于苏联集体农庄经济制度的形成原因,我以为必须从下述几方面来剖析。
(一) 现实困境——现代化的困难十月革命胜利后,拥有社会主义先进政治制度的苏联(苏俄)急需现代化。
其根本原因在于:1.新生政权处于生死存亡关头,国内外阶级敌人都在伺机扼杀它;2.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对革命者来说是一种极刺耳的讥讽,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催迫革命者采取行动迅速摆脱苏俄落后困境;3.俄罗斯民族精神中的生存危机意识鞭策每一个俄国人都以赶超“西方”为毕生使命,革命者同样如此。
然而,苏联的现代化却面临着重重的障碍。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战时共产主义迅速被遗弃。
改行新经济政策后,苏联经济全面复苏。
但是,在现代化的航道上新经济政策同样触礁了。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多种,但首先是与现代化受阻有关。
一方面,在农民拒绝低价售粮时,国家无粮食出口,工业化失去主要资金来源,工业化速度难以保障。
另一方面,新生的剥削阶级(富农和“耐普曼”)开始形成,奏出了与红色政权的不和谐音。
1927~1928年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爆发的粮食危机,表面上仅是城市缺粮,实质上则是新经济政策自身的危机,是苏联现代化再次遭遇危机。
在当时,从农村征购粮食对苏联现代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由于缺乏其他的资金积累途径,苏联只有靠出口粮食换取外汇,用以购买工业设备和技术,然后才能启动现代化,首先是工业化。
这是那个时代苏联国内社会生活的主题。
有史料揭示,为了获得外汇,即使在1932~1933年大饥荒年月,苏联仍坚持大量出口粮食。
1932年出口1.81亿公担,1933年出口0.1亿公担1。
斯大林的集体农庄政策与苏联农业现代化
斯大林的集体农庄政策与苏联农业现代化在20世纪初期,俄国农业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土地分配不均、生产力低下以及农民普遍贫困成为了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斯大林推出了集体农庄政策,希望通过集体化实现苏联农业的现代化。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政府逐步推动着农村集体化运动。
这一政策的核心是将农民的土地和农业生产资料集中起来,组建大规模的合作社,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民被鼓励加入集体农庄,分享土地和机械,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收入。
集体农庄的成立使得农业生产从个体经营向集体经营转变,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集体农庄政策对于苏联农业现代化的推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集体化,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技术装备得到改善,农民们可以共享机械设备和领导的指导,因此生产成本得到降低。
随着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苏联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速进行。
然而,集体农庄政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方面,许多农民并不愿意放弃个人私有财产,倾向于继续经营自己的农田。
这种个体主义的思想观念与集体化的要求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引发了农民的抵制和不满。
此外,由于政府强制收购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市场价,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打击。
除了农民的反抗,斯大林的集体农庄政策也导致了一系列的后果。
由于过分追求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受到了挤压。
集体农庄缺乏竞争机制,生产农产品的多样性逐渐减少,导致了农产品市场失衡和农民选择的限制。
此外,农村集体化也导致了人口迁移的问题,大量农民纷纷进入城市寻求工作,进而加剧了城市失业问题。
尽管存在许多问题和争议,斯大林的集体农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苏联农业的现代化。
它为苏联农业提供了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基础,并为农业技术和设施的改善提供了条件。
然而,政策的实施方式和一些弊端也使得集体农庄政策成为苏联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一环。
随着苏联的解体,集体农庄也逐渐衰落,俄国农业面临新的挑战和变革。
总之,斯大林的集体农庄政策被视为苏联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步。
苏联列宁主义与斯大林主义的思想与实践分析
苏联列宁主义与斯大林主义的思想与实践分析随着历史的进程,苏联在20世纪初以无产阶级革命为旗帜,实施了一系列革命措施,由此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苏联的领导层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思想体系,即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主义。
本文将对这两种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
首先,列宁主义是苏联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指导,由苏联革命家列宁提出。
列宁主义强调无产阶级领导,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列宁主义认为,革命的目的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在经济方面,列宁主义主张国有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即通过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计划,实现国内经济的独立和自给自足。
此外,列宁主义还强调党的领导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性质,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对真正全体人民的民主”,并提出了“全权委托”制度,即将国家权力完全委托给了共产党。
而斯大林主义是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在列宁逝世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想体系。
斯大林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但也有一些独特的理论观点。
例如,在政治方面,斯大林主义强调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将党视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认为只有党的领导能够推动革命和建设的进行。
在经济方面,斯大林主义注重集体化和农业工业化,通过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和重点发展重工业来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此外,斯大林主义还强调国际无产阶级团结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防御性军事力量。
然而,苏联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实践并非毫无争议。
尽管苏联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二战后的重建和工业化,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集体化和农业工业化的措施导致了农业生产的低效率和农民的反抗,造成了粮食短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此外,苏联的政治制度也存在问题,虽然党的领导确实推动了社会进步,但也限制了个人自由和党内的民主。
加上斯大林执政期间对反对派的镇压和大规模的政治清洗,使得苏联的政治氛围变得紧张和恐怖。
总的来说,苏联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思想与实践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论列宁斯大林对城乡关系的认识
论列宁斯大林对城乡关系的认识列宁和斯大林对城乡关系的认识在苏联的农业和工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是对他们对城乡关系认识的简要分析。
列宁认识到城乡关系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他提出了农业集体化和工农联盟的思想,认为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力量。
他主张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紧密结合,即通过发展工业来支持农业的发展,以满足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同时通过农业集体化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列宁提出了“电气化是农业集体化的基础”这一重要论断,强调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
他还强调农村和城市的统一,提出了工人和农民的互助合作的思想。
斯大林进一步深化了列宁关于城乡关系的认识并付诸实践。
他提出了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两大战略任务,认为农业集体化是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而工业化则是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强大支撑。
斯大林强调农业集体化的重要性,提出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通过农民群众组织起来,实现农业的大规模机械化和化肥满足,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秩序。
他还强调了农村和城市的互相支持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城市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农村的需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斯大林在城乡关系的研究和实践中,强调了工农联盟和城乡统一的原则,指导了苏联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列宁和斯大林对城乡关系的认识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城乡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具体的指导。
他们的认识强调农业集体化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发展工业来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城乡的统一和互相支持,为苏联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认识对于中国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城乡关系的认识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论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论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必要性和特殊性郑秉文2012-1-5 9:55:38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1992年第1期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苏联进行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巨大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半个多世纪以来,农业全盘集体化间题引起了众多中外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的极大兴趣,对其评价众说纷纭:苏联学术界基本上肯定全盘集体化的历史地位,认为是“历史性的成就”[1],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显然对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解释分岐较大,但大都认为它是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关于消灭私有制和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付诸实施的结果,全面否定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
[2]我们认为,如果不把全盘集体化放在当时为捍卫世界上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而必须保证工业化高速发展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分析,就很难真正理解它的客观必要性;但是,同样,如果忽略了对当时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的考察,就很难看到它的特殊性,从而就很可能错误地把它看成是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表现。
在今天看来,重新研究它产生的必要性与其特殊性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苏维埃俄国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一个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它最早可追溯到十月革命初期,即1917年底便建立起了第一批集体农庄。
[3]其发展情况见表1。
[4]表1表1告诉我们:从十月革命胜利到全盘集体化运动基本结束的1932年,集体农庄的数量基本是呈逐年递增的,在这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上,我们可以看到两次回落现象,即1922年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初和1927年爆发粮食收购危机之初。
粮食收购危机的出现,最终导致了结束新经济政策的“大转变”。
与此同时,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便拉开了序幕。
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作为一次运动,大致包括4个阶段:(一)发动阶段(1928年1月一1929年12月),(二)冒进阶段(1929年12月一1930年3月);(三)调整阶段(1930年3月-1930年9月),(四)完成阶段(1930年9月一1932年)。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历史评价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历史评价苏联农业集体化是指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通过实施集体农场制度,将个体农民组织起来,集体经营农田和农业生产的过程。
该政策于1929年开始实施,一直持续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国家对农业的控制,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
同时,也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念中的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通过集体化的方式实现土地的公有化,使生产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利用。
苏联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农民对于集体化政策的抵制和反对。
许多农民对于失去土地所有权和个体经营的自由感到不满,不愿意加入集体农场,导致了大量的农民抵制、抗议和暴力冲突。
其次是政府在实施集体化政策时缺乏足够的资金和资源,导致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农民收入的下降,生活条件的恶化。
再次是由于政府没有合理的计划和措施,导致了农业生产的低效率和资源的浪费。
最后是环境问题,集体化政策使得土地和水源的过度开垦和使用,导致了严重的土地退化和水资源的枯竭。
然而,尽管面临了这些问题和挑战,苏联农业集体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首先是农业生产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通过集体经济,农民可以共同利用现代农业机械和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其次是农产品供应的稳定和粮食自给的增加。
苏联通过实施高额战时征粮政策,从农民手中强制购买大量粮食,保障了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
再次是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村地区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
苏联政府投入大量资源改善农村的交通、通信和生活设施,提高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条件。
然而,苏联农业集体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人道灾难。
由于农民对集体化政策的抵制和反对,政府采取了强制征粮和集体化政策,导致了农民的暴力抗议和动乱。
根据一些历史学家的估计,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死亡的农民数量可能高达数百万人。
此外,由于政府对于农产品的高额征购和低廉收购价格,许多农民被迫负债经营,生活陷入困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7年第6期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思想合理性分析曹 英 伟【内容提要】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思想,是斯大林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苏联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结和创造,是社会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苏联历史的选择,其存在有合理性;农业集体化运动和工业化运动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紧密联系的两个组成部分,没有农业集体化运动就不会有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因此,不能单方面否定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应把它放在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来考量。
同时不可忽视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思想的缺陷。
反思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思想,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将大有裨益。
【关键词】斯大林农业集体化合理性作者曹英伟(1963-),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辽宁大连 116029)。
对斯大林经济思想的评价,学术界普遍的观点是基本肯定其工业化思想及工业化道路,而对其农业集体化思想及运动则基本持否定观点。
一是认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运动违背(至少是终止)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二是认为农业集体化运动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苏联的农业发展长期落后,工农业发展比例失调。
对此,笔者提出不同的观点:第一,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思想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苏联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思想,是斯大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苏联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结和创造,是苏联历史的选择,其存在有合理性,不能简单地完全否定之。
第二,农业集体化运动和工业化运动是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如果否认农业集体化运动,而肯定工业化运动,这从逻辑上说就是矛盾的。
可以说,没有农业集体化运动就不会有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因此,不能单方面否定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而应把它放在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来考量。
一、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思想的基本内容十月革命后,苏联党和国家面临的严峻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改造小农经济。
列宁曾对此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走过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的曲折道路。
斯大林执政后,苏联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经济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工业化的发展遇到了障碍;20世纪20年代末发生的经济大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间和它们与苏联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64・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思想合理性分析斯大林发动了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并提出了改造小农经济。
建设社会主义大农业的一整套思想。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思想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 农业集体化是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需要斯大林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无产阶级政权不能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
苏联是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又处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中,因此无论是从解决国家政权的基础问题出发,还是从避免苏维埃国家被资本主义吞灭方面考虑,苏联都必须迅速建立起独立完整的经济体系,实现国家现代化。
国家现代化首先是指工业的现代化,尤其是重工业的现代化。
在这一点上斯大林与列宁的观点一致。
由于当时苏联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因此这一切都必需依靠内部解决。
作为农业国,苏联的农业必然要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持者。
但是小农经济无法担此重任。
为了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依据苏联现实的条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佳途径就是走农业集体化道路。
2. 苏联的农民必须走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道路斯大林认为,改造小农经济有两条路可以走,即资本主义道路或社会主义道路。
个体农民是小商品生产者,如果按照小农经济自发的发展方向,一定是走资本主义的道路,那将意味着大多数农民陷入贫困、破产,失去土地,只有少数人发财致富。
这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不能允许的。
另一条道路就是社会主义道路。
斯大林坚持主张,苏联的农民必须走社会主义农业道路,走集体化的道路,因为“集体化的方法是最进步的方法,这不仅是因为它并不要让农民破产,而特别是因为它使我们能够在几年以内就使全国各地都有了能够采用新技术,利用农艺上的一切成就和向国家提供更多的商品产品的巨大集体农庄”①。
3. 农民必须为工业暂时交纳“贡税”斯大林从不否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工业的基础,农业“是吸收工业品的市场,是原料和粮食的供应者,是为输入设备以满足国民经济需要所必需的出口物资后备的来源”②,所以必须发展农业。
同时他又强调,农业发展的关键在工业,“高速发展我国工业是改造农业的钥匙”③,因为只有工业发展了,才能为农业发展提供拖拉机、化肥、农药,农业生产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因此,发展工业是第一位的。
由于苏联经济落后,工业很不发达,又得不到国外的支持,工业高速发展所必需资金的大部分只能由农业提供。
为此,农民需要向国家交纳一种超额税,“一种类似贡款的东西”,“即在购买工业品时多付一些钱,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少得一些钱”,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④。
斯大林认为,高速发展工业,“这不仅是工业本身所需要的,而且首先是农业,是农民所需要的,农民现在最需要拖拉机、农业机器和肥料”,所以农民必须暂时承受这种负担,而且苏联农民能够“负担得起”⑤。
农民的“贡款”包括:向国家义务交售的农产品;给机器拖拉机站的实物报酬;国家预约收购的重要工业原料作物。
当时对农产品的不同收购形式规定了不同的价格。
苏联的“贡款”制度一直实行到1957年才结束。
4. 集体农庄是合作社的高级形式斯大林认为,列宁的合作化计划“是农村中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加引号的大计划,这个计划包括农业合作社的一切形式,从低级形式(供销合作社)到高级形式(生产合作社—集体农庄)”⑥。
基于这样的认识,斯大林强调,集体农庄和合作社并不是对立的,而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两个阶段,“集体农庄是整个合作社运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列宁的合作社计划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①《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97页。
②《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1页。
③《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58页。
④《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9页。
⑤《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9页。
⑥《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06页。
・65・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7年第6期实行列宁的合作社计划,就是把农民从销售合作社和供应合作社提高到生产合作社,提高到所谓集体农庄的合作社”①。
在新经济政策的第一个阶段,由于工业落后,工农、城乡之间主要靠商业交换联系起来时,供销合作社是主要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而在新经济政策的第二个阶段,即国家开始工业化,用重工业联系工农、城乡时,集体农庄则成为主要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
5. 集体农庄是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杠杆斯大林多次强调,小农经济“是最没有保障、最原始、最不发达、生产商品最少的经济”。
要想改变农业经济的落后状况,必须发展大农业经济,因为只有大经济才能够使用大机器设备、使用化肥、利用科学成就,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集体农庄经济就是农村中的大经济。
斯大林认为,集体农庄是“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杠杆”。
它的伟大意义就“在于它是农业中采用机器和拖拉机的主要基地”。
不仅如此,集体农庄使农民由个体农民变为集体农民,在集体劳动中可以克服他们的个人主义心理,所以集体农庄也“是用社会主义精神改造农民、改造农民心理的主要基地”②。
二、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思想的合理性毋庸置疑,小农经济是分散落后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形式与现代化国家的概念极不相符。
任何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都必须把小农业变成使用先进生产工具的大农业。
苏联小农业变成大农业的过程与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过程不同,它是以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面貌出现的。
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打着深深的斯大林的烙印,以至于可以用“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道路”这一概念来表述苏联农业社会主义改革运动。
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给苏联的农业发展和农民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后果,所以一直以来遭到多方面的指责。
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观点是,社会道路的选择是社会合力作用的结果,绝不是由某一种或几种力量决定的,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思想能够成为苏联社会历史的选择,必然存在其合理性。
(1)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思想符合苏联工业化和国家独立生存的大目标。
20世纪20年代,苏联是处在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中的惟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资本主义国家把苏联看作是洪水猛兽,欲置于死地而后快。
因此,在当时的条件下,苏联要想生存就必须建立起独立完整的经济体系。
经济体系的最高和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工业,特别是重工业。
从1925年起,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就成了苏联国家生活的中心内容。
苏联的工业化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特点。
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资金、粮食、原料,这些问题只有现代化的大农业才能解决。
而苏联是小农经济占主要成份的国家,十月革命只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变革,并没有把小农经济变成社会主义的大农业,相反却更加强了小农经济。
原因是,十月革命消灭了地主土地所有制,使苏联的农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大地主和大富农经济被小农经济和中农经济取代。
战前,俄国有1500-1600万个体农户,而1926年有2400-2500万小农户。
小农经济是半消费经济,粮食的商品率极低,在苏联只有11.2%。
③这种经济不能推进工业化进程,只能阻碍工业化进程。
所以,为了发展重工业,必须把小农业变成大农业。
斯大林一再强调,苏维埃政权不能长期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即“建立在最巨大最统一的社会主义工业基础上和最分散最落后的农民小商品经济基础上”④。
迅速改造小农业的最有效办法就是通过行政手段把农民组织起来,建立集体农庄。
因为在集体农庄中,农民可以在大片土地上使用机器拖拉机,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增加农业产量,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商品粮和原材料,同时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工业发展准备后备军,另一方面又可以解决农业机器设①《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页。
②《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7页。
③《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4页。
④《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3页。
・66・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思想合理性分析备的销售问题。
因此,可以这样说,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的基础。
没有农业集体化,就没有苏联的工业化,就没有苏联的独立和强大。
因此,不能肯定工业化而否定农业集体化,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建立集体农庄,改变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与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一致,容易被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