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管理学原理与方法(问答题篇)资料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题目(精选5篇)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题目(精选5篇)第一篇:管理学原理与方法题目一、管理概论1、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
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管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3: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
4: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
2、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组织:一是为了实行计划而级进行组织结构的设计。
二是为达成计划目标所进行的必要的组织过程。
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
领导:领导职能是指组织的各级管理者利用各自的职位权力和个人影响力去指挥与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
控制: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创新: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它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它总是在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各项管理职能的相互关系: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
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
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3、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
管理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一方面,企业管理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另一方面,管理是人类的活动,而人类生存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和一定的社会文化中,必然要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企业管理又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执行着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的特殊职能。
管理自然属性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的客观存在。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六版、周三多)练习题及答案
管理学练习题及答案(周三多)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名词解释1、管理2、管理职能3、“科学管理”4、霍桑试验5、系统管理理论6、权变管理理论7、“管理科学”二、单项选择1、下列哪位管理学者提出“管理就是决策”的主张( 1.A )A、赫伯特·A西蒙B、彼得·F·德鲁克C、弗雷德·E·费德勒D、弗里蒙特·E·卡斯特2、管理的核心是(2.C )A、处理组织内部资源的稀缺问题B、处理与组织外部的关系C、处理各种人际关系D、处理组织内部与组织外部的一致性关系3、管理具有与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相联系的一面,这里是指( 3.B )A、管理的自然属性B、管理的社会属性C、管理的科学性D、管理的艺术性4、管理者必须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这里强调的是( 4.B )A、管理的科学性B、管理的艺术性C、管理学的历史性D、管理学的实用性5、“X—Y”理论的代表人物是(5.A )A、麦格雷戈B、赫兹伯格C、梅奥D、马斯洛6、社会合作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6.C )A、法约尔B、西蒙C、巴纳德D、卢桑斯7、系统与权变理论把人看作是(7.D )A、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8、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8.B )A.巴纳德 B.西蒙 C.卡斯特 D.卢桑斯三、多项选择1、管理的二重性是指( 1.AB )A、管理的自然属性B、管理的社会属性C、管理的科学性D、管理的艺术性2、下列关于管理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 2.ACE )A、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是统一的B、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是分离的C、管理过程是动态中的管理D、管理过程中静态中的管理E、管理过程也是信息变换的过程3、管理学具有以下特征:( 3.ABCD )A、一般性B、综合性C、历史性D、实用性E、艺术性4、从科学的定义上讲,存在管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4.AE )A、必须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B、必须是具有盈利动机的集体活动C、必须是正式组织D、必须是非正式组织E、必须具有一致认可的、自觉的目标5、赫兹伯格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 5.AB )A.保健 B.激励 C.X理论 D.Y理论6、以下哪些内容是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原则(6.ABD )A.统一指挥 B.统一领导C.职能管理 D.人员的团结7、“行为科学”的代表人物是( 7.BC )A.德鲁克 B.马斯洛 C.麦格雷戈 D.西蒙8、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8.AB )A.泰罗 B.法约尔 C.梅奥 D.李嘉图四、填空1、管理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管理的社会属性。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精研学习䋞提供资料>无偿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全收集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目录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4.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五章管理的基本方法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5.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综合案例阿里的蚂蚁金服第二篇决策第六章决策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6.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七章计划与计划工作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7.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八章计划的实施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8.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综合案例美的6年的转型第三篇组织第九章组织设计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9.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章人员配备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详解10.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一章组织力量的整合11.1复习笔记11.2课后习题详解1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二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详解1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综合案例海尔的平台组织和小微创业第四篇领导第十三章领导与领导者13.1复习笔记13.2课后习题详解1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四章激励14.1复习笔记14.2课后习题详解14.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五章沟通15.1复习笔记15.2课后习题详解15.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综合案例华为的以奋斗者为本第五篇控制第十六章控制与控制过程16.1复习笔记16.2课后习题详解16.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七章控制方法17.1复习笔记17.2课后习题详解17.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综合案例京东——打造一流用户体验第六篇创新第十八章管理的创新职能18.1复习笔记18.2课后习题详解18.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九章企业技术创新19.1复习笔记19.2课后习题详解19.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十章企业组织创新20.1复习笔记20.2课后习题详解20.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综合案例一从“小创新大节能”走出来的中圣集团综合案例二做“无锁而闭,无钥匙而开”——中国人自己门的康尼公司结束语展望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学21.1复习笔记21.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管理学问答题(2篇)
管理学问答题(2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管理学问答题的资料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管理的基本特性:目的性、有效性、他人性、多样性、有界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①科学的规律性严密的程序性先进的技术性②巧妙的应对性灵活的策略性完美的协调性③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艺术性的前提和基础。
管理的艺术性是管理的科学性的补充与提高。
管理人员的分类:层次:基层、中层、高层性质:综合、专业管理学的特点:综合性或多学科性、实践性、一般性管理学研究方法:唯物辩证法、系统方法、归纳方法、试验方法、演绎方法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途径:①企业外部:企业外部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生产、销售、形象、生存及发展的各种外部关系的总和。
②企业内部:企业内部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能力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
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韦伯行为科学理论代表人物:梅奥、马斯洛、埃莫森对古典管理理论的评价:①主要贡献:开辟了管理从经验转向科学的局面对于提高美国生产率,以至于使之超过西欧国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存在的局限性:科学管理理论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说基础上的,认为人们的工作的唯一动机就是经济利益,没能注意到社会因素对管理的影响。
由于泰罗特殊的经历,使他只能局限于作业管理的范围,而不可能涉及到组织全面发展和组织目标的管理问题。
尽管泰罗的追随者们在后来的研究中,在某种程度上注意到了人的因素和组织原则问题,但由于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们自己视野的局限性,使这些研究只是零星系统,难成系统。
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组织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组织可以影响和改变外部环境、组织与外部环境关系的实质上揭示了管理的任务所在。
管理伦理的作用:a 、宏观的经济效率需要以管理伦理为基础的经济秩序。
b 、有效的企业管理需要以管理伦理为基础的经济秩序。
c 、高效的企业管理需要以管理伦理为基础的企业信誉。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和方法 问答题解析 第一篇总论 详细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简要介绍彼·德鲁克关于管理概念的观点。
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①管理与所有权、地位或权利完全无关;②管理是专业性工作;③管理人员是一个专业的管理阶层;④管理的本质和基础是执行任务的责任。
这一点淡化了管理的社会属性而片面强调了管理的自然属性。
2.简要介绍西蒙关于管理概念的观点。
①管理就是决策。
②决策的过程分成四个阶段:调查阶段;制定方案;选择并执行方案;评价执行情况。
3.简述系统论者关于管理概念的观点。
管理就是根据一个系统所固有的客观规律,施加影响于这个系统,从而使这个系统呈现出一种新状态的过程。
①任何社会组织都是若干单元或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②系统的发展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③管理职能就是根据系统的客观规律对系统施加影响;④管理的任务就是使系统呈现出新状态,以达到预定的目的。
4.归纳法有何局限性?a:一次典型调查只是近似于无穷大的总体中的一个样本,所以实证研究必须对足够多的对象进行研究才有价值;b:研究事物的状态不能人为地重复,管理状态也不能完全一样,所以研究的结论只是近似的。
c:研究的结论不能用通过实验加以证明,只能用过去发生的事实来证明,但将来未必是过去的再现。
5.运用归纳法进行管理问题的实证研究时,应注意哪几点?a:弄清与研究事物相关的因素,并尽可能提出各种不相关因素b:选择好典型,并分成若干类,分类标志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c:调查对象应有足够数量d:调查提纲和问卷设计时应包括较多的信息数量,并作出简单明确的答案。
e: 对调查资料分析整理时应采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
6.人类活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①自古至今,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目的性,依存性和知识性;②这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问题。
7.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组织预期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4版)课后习题与考研真题详解-激励(圣才出品)
第17章激励17.1课后习题详解一、案例题案例1:工资全额浮动为何失灵?思考题:1.该企业中技术人员的需要层次有何特点?实施工资金额浮动后有什么变化?答:(1)该企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具有多层次、多种类的特点。
技术人员作为企业中知识和技能较高的一部分,他们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即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得较高的物质报酬和福利,同时,他们有高层次的需要,希望能够获得技术的进步,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同时希望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2)实施工资金额浮动后,技术人员高层次的需要没有了,需要都集中在较低的层次,出现了争抢任务的情况,大家都想搞产值高、难度低的工程,以此获得较高的工资提成。
原本想开发先进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的彭工,也出于经济的考虑而主动放弃。
2.试用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解释工资全额浮动失灵的原因。
答: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把人们动机与行为的因素分为两类: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1)保健因素是外在因素,包括企业的政策、工资水平、工作环境、同事关系、福利与保障等。
这些因素没有激励人的作用,但会起到防止人们对工作产生不满的作用。
(2)激励因素是影响人们工作的内在因素,涉及一些较高层次的需要。
如成就、责任、获得他人的赏识、晋升机会等。
借助这些方面的因素,可以激发人的进取心,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双因素理论,很明显,工资是属于保健因素,它没有激励的作用,工资无法保障,将会导致员工的不满。
正如案例中所示,技术人员在工资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高级工程师李工想提前申请退休,而其他几个人也想跳槽,新分配的大学生小王干脆不辞而别。
案例2:EVA薪酬体系改革思考题:1.你认为东风公司实现薪酬改革遭遇阻力的原因是什么?答:东风公司实现薪酬改革遭遇阻力的原因可能有:(1)薪酬改革过程中产生了不公平。
东风公司薪酬改革遭遇阻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不公平。
如干部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扩大,不同分厂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等。
员工普遍不公平感觉的产生导致他们抵触公司的薪酬改革。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人类活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答:三个基本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这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所以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
2.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特征: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3. 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基本职能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每一项管理工作一般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又一轮新的管理循环。
创新在这管理循环之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4。
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
答: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性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是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更加和谐.5。
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技能?答:有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6.分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方法目标。
答: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
方法:归纳法、实验法、演绎法。
第二章1。
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要点的主要内容,并思考对现代企业经营有何启示。
比如,中国古代法制思想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
现代企业做到这几点才能在企业中得人心,每个人都积极做好自己的工作,企业工作效率才会提高. “明法、一法"明法是法律公布于世。
一法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请综合分析斯密与巴贝奇关于劳动分工的研究。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1
第十九章管理 的创新职能
2
第二十章企业 技术创新
3
第二十一章企 业组织创新
4 第六篇案例一
从“小创新大 节能”走出来 的中圣集团
5
第六篇案例二 做“无锁而闭,
无钥匙而开”
中国人自己门
的康尼公司
19.1复习笔记 19.2课后习题详解 19.3考研真题详解
20.1复习笔记 20.2课后习题详解 20.3考研真题详解
读书笔记
还不错,虽然枯燥些,但是没有找到周三多的原版书就只能看这个辅导教材了。
非常好,把笼统的概念总结归纳清楚,还有画的框架图,让知识一目了然。
在考研的前一天走马观花的看完了一遍,不知道明天结果如何,大不了二战,怕啥,先试试水,基本四门课 都是裸考[尴尬]。
周三多老师的这本教材不错,比较系统。
终于重读了这一本大巨头,感觉与三年前学的内容大不相同了。
精彩摘录
管理是指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和现代企业建立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要靠有效的管理。 管理的自然属性包括: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管理是生 产力。 概念技能是指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 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 经济现象是基于具有利己主义目的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利益正是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的。 ①管理具有二重性。即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本原理主要包括下述主要观点:①职工是企业的主体;②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③使人性得到最完 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④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管理学基础问答题(简答题
《管理学基础》问答题(简答题、论述题)辅导1、管理的性质。
(4)(1)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
(3)管理的艺术性。
2、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7)一是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二是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
3、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24)(1)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4、人际关系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31)(1)职工是“社会人”。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梅奥认为,在共同工作过程中,人们必然产生相互联系,产生共同的感情,会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形成一种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有很大的区别:在“正式组织”中是以效率的逻辑为标准,而在“非正式组织”中是以感情的逻辑为标准的。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共同存在,相互依存,对生产效率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影响。
5、现代管理理论内容。
(33)二战以后,管理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众多的流派,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孔茨称之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1)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法约尔,其代表人物包括孔茨、奥唐奈,其主要观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职能联系起来,专门研究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
(2)经验学派经验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鲁克、戴尔,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案例来研究管理问题。
(3)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强调以系统的观点来研究管理问题。
(4)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决策过程,管理是以决策为特征的;决策是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管理人员应该集中精力研究决策问题。
西蒙将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他的研究重点是非程序性决策。
(5)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是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来进行管理决策,以提高经济效益。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试题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试题1. 什么是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管理学原理与方法是一门研究组织管理和领导的学科,它涉及到组织中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方法。
它旨在帮助管理者了解和应用有效的管理原则和方法,以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率。
2. 为什么学习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学习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可以帮助个人和组织提高管理能力和效率。
通过学习管理学,人们可以了解和应用有效的管理原则和方法,更好地组织和领导团队,解决问题和挑战,提高工作绩效和组织绩效。
3.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决策与计划、组织设计与结构、领导与沟通、团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战略管理等。
这些内容涵盖了管理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4.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的应用领域有哪些?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组织和行业,包括企业、非营利组织、政府机构等。
它可以应用于各个管理层级和职能,包括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
无论是商业管理还是公共管理,管理学原理与方法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5. 学习管理学原理与方法有哪些方法和途径?学习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包括课堂学习、研讨会、案例分析、实践经验分享、实习和实地考察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参与在线课程和培训等方式进行学习。
6.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的发展趋势包括注重实践应用、跨学科研究、全球化视野、数字化管理等方面。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变化,管理学也在不断发展和演进,以适应新的管理挑战和需求。
以上是对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试题的回答,希望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如有其他问题,请继续提问。
管理学 原理与方法 复习资料.doc
管理学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后进行协调的过程。
2.管理的职能:(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职能)决策:所有管理者必须制定符合并支持组织的总体战略目标;组织:组织职能是管理活动的根本职能,是其他一切管理活动的保证;领导:领导者的唯一定义就是其后面有追随者。
通过个人的影响力带领一群人实现目标的过程。
是一种影响力;是引导人们行为,从而使人们情愿地、热心地实现组织和群体目标的艺术过程。
控制:控制的实质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创新:创新在这管理循环之中处于轴心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3.科学管理理论(泰罗)——•观点: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管理制度:①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功效。
②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
③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④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评价:①它冲破了百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的落后的经验管理办法,讲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并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和管理的旧方法。
②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义经济在这个时期的发展。
③由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
④泰罗把工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进行劳动,在体力和技能上受最大限度地压榨。
4.组织管理理论(法约尔)——6个职能:技术;经营;财务;安全;会计;管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b•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命令;统一领导;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人员的报酬要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
5.行岛科学-人群关系理论(梅奥-霍桑试验)——•观点:①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②满足公认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1-
《管理学——原理与法》(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为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11定义: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活动应当是有效的(效率和效果)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部的、外部的)4、协调的手段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特征:1、管理的目的是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
2、管理的过程是一系列进行中的有管理者参与的活动。
3、管理的对象是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
4、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2、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P12-15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1.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2.组织: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
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
3.指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4.控制: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
5.创新: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关系: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
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
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1、管理的四个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2、计划工作会直接影响组织的特点和结构;3、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计划的成败,一个适当、合理的组织是计划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4、领导必须适应组织和计划的要求,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5、控制则对计划、组织、领导全面检查,纠正和预防偏差,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总复习资料与参考答案、一、判断题:( 0 )1、管理是任何组织集体劳动所必需的活动,因此任何社会的管理性质都是相同的。
( 1 )2、泰罗是科学管理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
(0 )3、我们将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幅度大的组织结构称作直式结构,它可以密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 0)4、根据菲德勒的权变理论,在情境较好的情况下,采用高LPC领导,效果较好。
( 1)5、计划工作之所以是一项普遍的工作,是因为一个组织无论大小,它的管理过程都是完整的。
( 0)6、根据公平理论,当获得相同结果时,员工会感到他们是被公平对待的。
( 0)7、当重要细节必须被传递时,非语言沟通是最适宜的方式。
( 0)8、衡量绩效是控制活动的最终目的.1、( 0 )科学管理对人性的假设是“社会人”的假设。
2、( 1 )经验管理学派认为学生和管理者通过研究各种成功与失败的管理案例,就能理解管理问题,但并不能因此学会有效地进行管理。
3、(1 )目标并不决定未来,但它们是动员企业中各种资源和力量去创造未来的手段。
4、(1 )在计划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所制定的计划越实际,越能保证得到切实完成。
5、(0 )决策就是要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去实现组织的目标.6、(1 )当组织处于不稳定的环境之中,较宽的管理幅度能确保更有效的管理.7、(1 )赫茨伯格认为企业政策、工资水平、人际关系都属于保健因素。
1.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1 )2.管理者权力比权威更重要。
( 0 )3。
未来企业竞争将主要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1 )4.霍桑实验证明:人是“经济人”,不是“社会人”。
( 0 )5.管理效益原理认为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0 )6.管理原理和管理原则基本没什么区别,可以等同。
(0 )7。
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可将决策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 0 )8.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和哥顿法属于集体决策方法。
( 1 )9。
运用期望值法进行决策时,期望值大的方案较优。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试题库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试题库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填充题1.1916年,法国实业家法约尔提出,管理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2.根据彼得·德鲁克教授的观点,管理是一种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3.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已经一再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4.所谓______,就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5.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6.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提出,管理就是______。
7.管理的本质是_________,协调的中心是_______。
8.纵向看,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的时效性越_____,控制的定量化程度也越______。
9.管理的_______职能通过目标的制定和行动的确定表现出来,______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_____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______职能通过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
10.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_________ , ________和________。
1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
12.控制等实质就是为了使实践活动符合于_______。
13.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_______,又具有________属性。
14.管理者的决策角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5.人际技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作为研究对象的。
考研管理学问答题冲刺试题及答案
考研管理学问答题冲刺试题及答案1.什么是环境扫描?答:环境扫描技术收集大量的环境信息,以便预测和解释环境正在发生的变化。
2.描述竞争者情报。
答:环境扫描领域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是竞争对手情报。
所谓竞争对手情报是一个过程,组织借助这个过程收集竞争对手的信息,试图得到诸如下列一些答案:谁是竞争者?他们在做什么?竞争对手的行动将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补充:竞争者情报专家建议,管理者需要了解的竞争对手信息80%可以从企业的雇员、供应商和顾客那里得到。
许多企业甚至定期地购买竞争对手的产品,并对其仔细研究(这个过程称为逆向工程),以便了解竞争对手的新的技术创新。
3.什么情况下全球扫描是一种重要的计划工具?答:另一种环境扫描的重要类型是全球扫描。
全球扫描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的全球活动规模。
对于具有重要全球利益的公司,全球扫描必定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世界市场上充满了复杂的和动态的变化,管理者应当将他们的扫描范围扩展,以便获得可能影响组织的全球力量的重要信息。
4.预测作为一种计划技术怎么才能更有效?答:预测的目标是向管理者提供信息,以辅助决策的制定。
当环境基本上保持稳定时,预测技术通常可以获得很准确的结果。
环境越是具有动态性,管理者预测的有效性就可能越差。
此外,预测在预计非季节性的事件方面效果是较差的。
——现实中还是存在改进预测结果的途径:①尽量应用简单的预测方法,简单的预测方法趋向于比复杂方法的应用效果更好,因为复杂的方法时常错误地混淆随机数据与有意义的信息。
②将预测结果与不变的趋势相比较,经验表明,不变的预测通常有50%的准确性。
③不要依靠单一的预测方法,应当采用模型来预测,然后将结果进行平均,特别是在进行长期预测时更是如此。
④不要假定逆能够准确地识别趋势的转折点,通常趋势的转折点是由随机的事件引起的。
⑤缩短预测期间有助于改进预测的准确性。
⑥预测是一种管理技能,正如其他的技能一样,它是可以通过实践不断改进的。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和方法 问答题解析 第一篇总论 详细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和方法问答题解析第一篇总论详细第一章治理与治理学1.简要介绍彼·德鲁克关于治理概念的观点。
治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治理与所有权、地位或权益完全无关;治理是专业性工作;治理人员是一个专业的治理阶层;治理的本质和基础是执行任务的责任。
这一点淡化了治理的社会属性而片面强调了治理的自然属性。
2.简要介绍西蒙关于治理概念的观点。
①治理确实是决策。
②决策的过程分成四个时期:调查时期;制定方案;选择并执行方案;评判执行情形。
3.简述系统论者关于治理概念的观点。
治理确实是按照一个系统所固有的客观规律,施加阻碍于那个系统,从而使那个系统出现出一种新状态的过程。
任何社会组织差不多上若干单元或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系统的进展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治理职能确实是按照系统的客观规律对系统施加阻碍;治理的任务确实是使系统出现出新状态,以达到预定的目的。
4.归纳法有何局限性?a:一次典型调查只是近似于无穷大的总体中的一个样本,因此实证研究必须对足够多的对象进行研究才有价值;b:研究事物的状态不能人为地重复,治理状态也不能完全一样,因此研究的结论只是近似的。
c:研究的结论不能用通过实验加以证明,只能用过去发生的事实来证明,但今后未必是过去的再现。
5.运用归纳法进行治理咨询题的实证研究时,应注意哪几点?a:弄清与研究事物有关的因素,并尽可能提出各种不有关因素b:选择好典型,并分成若干类,分类标志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c:调查对象应有足够数量d:调查提纲和咨询卷设计时应包括较多的信息数量,并作出简单明确的答案。
e: 对调查资料分析整理时应采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
6.人类活动的特点是什么?什么原因治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①自古至今,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具有三个差不多特点:目的性,依存性和知识性;②这三个特点为人类的治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回答了什么原因治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咨询题。
考研-管理学原理与方法(问答题篇)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管理的必要性:1、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特别是资金、能源、原材料往往成为企业好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2、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3、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和现代企业建立的基础;4、实现社会发展和企业或任何社会组织发展的预期目标,都需要靠全体成员长期的共同努力;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业中得到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管理的特征: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斯密的劳动分工:1、劳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完成单项操作,从而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劳动效率;2、劳动分工可以减少由于变换工作而损失的时间;3、劳动分工可以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创造新工具和改进设备巴贝奇的报酬制度思想:利润分配制度:工人可以按照其在生产中所作的贡献,分到工厂利润的一部分.其认为工人的收入包括三部分:1、按照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资;2、按照生产效率及所作贡献分得的利润;3、为提高劳动效率而提出建议所应给予的奖励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泰罗制: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法约尔的经营六职能:技术职能、经营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法约尔的管理五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法约尔管理十四条原则: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命令、统一领导、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人员的报酬要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人群关系论主要观点:1、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受人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1、保健因素:与工作的外部环境有关,属于保证工作完成的基本条件;2、激励因素:以工作为中心,即以对工作本身是否满意,工作中个人是否有成就,是否得到重用和提升为中心麦格雷戈X理论:人的本性是坏的,一般人都有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由于人有厌恶工作的特性,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仅用奖赏的办法不足以战胜其厌恶工作的倾向,必须进行强制、监督、指挥、并惩罚进行威胁,才能使他们付出足够的努力去完成给定的工作目标;一般人都胸无大志,通常满足于平平稳稳地完成工作,而不喜欢具有“压迫感”的创造性的困难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
管理的必要性:1、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特别是资金、能
源、原材料往往成为企业好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2、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
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3、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和现代企业建立的基础;
4、实现社会发展和企业或任何社会组织发展的预期目标,都需要靠全体成员长期的共同努
力;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业中得到空前迅
速的应用和普及
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管理的特征: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第五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
斯密的劳动分工:1、劳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完成单项操作,从而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
高劳动效率;2、劳动分工可以减少由于变换工作而损失的时间;3、劳动分工可以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创造新工具和改进设备
巴贝奇的报酬制度思想:利润分配制度:工人可以按照其在生产中所作的贡献,分到工厂
利润的一部分。
其认为工人的收入包括三部分:1、按照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资;2、按照生产效率及所作贡献分得的利润;3、为提高劳动效率而提出建议所应给予的奖励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