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设计
座椅设计的一般原则

座椅设计的一般原则座椅设计是一门复杂而艺术性极强的设计领域。
在设计座椅时,设计师需要考虑人体工程学、美学、功能性和实用性等多个因素。
本文将介绍座椅设计的一般原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座椅设计的重要性和细节。
舒适性是座椅设计的首要原则。
座椅应该能够提供舒适的坐姿和支撑,以减少人体的压力和疲劳感。
设计师需要考虑人体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合理利用曲线和填充物,以确保座椅的舒适性和人体的自然姿势。
美学是座椅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
座椅不仅是一种功能性的家具,也是室内装饰的一部分。
设计师需要考虑座椅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以及座椅本身的外观和材质。
座椅的形状、色彩和纹理都应该符合整体设计的风格和主题,使其成为空间的亮点之一。
第三,功能性是座椅设计的基本要求。
座椅的设计应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和用途。
例如,办公椅需要具备调节高度和倾斜角度的功能,以适应不同身高和工作习惯的人员。
而餐厅椅则需要轻便易移动,并具备舒适的坐感。
因此,设计师需要根据使用场景和目标用户的需求,合理设计座椅的功能性。
耐久性和易维护性也是座椅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座椅经常会面临各种不同的使用环境和条件,如日晒、摩擦和污渍等。
因此,设计师应选择耐用的材料和结构,以确保座椅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同时,座椅的清洁和维护也应简便方便,以减少用户的麻烦和成本。
环保性是现代座椅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设计师应该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材料和生产工艺,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座椅的设计应符合环保标准和要求,以推动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座椅设计的一般原则包括舒适性、美学、功能性、耐久性、易维护性和环保性。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打造出既舒适又具有艺术性的座椅作品。
通过合理运用人体工程学、美学和材料科学等知识,设计师可以创造出符合人们需求的座椅,为用户带来舒适和愉悦的使用体验。
座椅设计基础知识点

座椅设计基础知识点座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坐姿舒适度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座椅设计的基础知识点,包括人体工程学、材料选择、结构设计以及外观设计等方面。
一、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是座椅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它研究人体与产品之间的关系。
在座椅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人体的尺寸、姿势以及不同部位对座椅的支撑需求。
例如,座椅的高度和角度应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人;座椅的背部应该与人体的脊柱曲线相匹配;座椅底部的深度和宽度应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
二、材料选择座椅材料的选择对于座椅的舒适度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常见的座椅材料包括木材、金属、塑料和织物等。
木材可以给人一种自然和温暖的感觉,而金属材料则提供了稳定性和强度。
塑料材料通常比较轻便,并且具有抗腐蚀性能。
在织物选择上,需要考虑其舒适度、透气性以及耐磨性。
此外,材料的颜色和质感也会对整体设计产生影响。
三、结构设计座椅的结构设计不仅涉及到座椅的稳定性和强度,还要考虑到人体的动作和习惯。
例如,座椅的腿部结构应能够承受人体的重量并保持稳定;座椅的扶手设计应符合人体手臂的自然弯曲;座椅背部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不同场景的需求进行调整。
结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能、制造工艺以及功能要求。
四、外观设计座椅的外观设计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审美感受。
一个好的外观设计能够为人们带来愉悦的坐姿体验。
在外观设计中,需要考虑座椅的整体比例、线条与曲面的运用以及细节处理等。
颜色、造型和纹理等元素的选择也是外观设计的重要方面。
同时,外观设计应与座椅的功能和使用场景相匹配,使整体效果更加协调一致。
综上所述,座椅设计的基础知识点包括人体工程学、材料选择、结构设计以及外观设计等方面。
通过合理地考虑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设计出符合人们需求的舒适且美观的座椅。
座椅设计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并与场景环境相融合,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实用性的产品。
座椅设计原理

座椅设计原理
座椅设计的原理涵盖了人体工学、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功能性需求以及美学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座椅设计原理:
1. 人体工学原理:座椅设计应考虑人体的生理结构和运动方式,以提供舒适的支撑和符合人体曲线的形状。
座椅的高度、倾斜度、角度等要根据人体的需求来进行调整。
2. 材料选择原理:座椅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强度、耐磨性和适宜的软硬度,以提供合适的支撑和舒适感。
常见的座椅材料有木材、金属、塑料、织物等。
3. 结构设计原理:座椅结构的设计应具有稳固性和可靠性,以承受常规使用条件下的力和压力。
座椅的连接件、支撑构件和底座等部分应经过合理设计和测试,确保安全可靠。
4. 功能性需求原理:座椅设计应满足不同场景和需求的功能性要求。
例如,办公椅需要具备高度可调节、靠背和座位倾斜调整等功能;汽车座椅需要具备头枕、安全带等保护装置。
5. 美学原理:座椅设计应具备良好的外观造型和美感,与周围环境和其他家具的风格相协调。
通过对颜色、纹理、曲线等的搭配和设计,营造出视觉上的舒适感。
6. 环保原理:座椅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因素,选择环保材料和生产工艺,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座椅设计原理。
在实际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使用场景,综合考虑这些原理,并进行合理的权衡和取舍。
座椅设计的一般原则

座椅设计的一般原则座椅设计是产品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舒适感和体验。
良好的座椅设计可以给人带来舒适的坐姿和支撑力,减轻疲劳和不适感,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
下面是座椅设计的一般原则,供设计师参考和指导。
首先,合理的人体工学设计是座椅设计的基础。
人体工程学研究人体各个部位的运动和负荷情况,以达到最佳的舒适度和支撑力。
座椅设计应该根据人体的生理结构和体型特点,合理设置座面、靠背、扶手等部位的曲线、倾斜度和高度,使得人在坐姿时能够保持自然、舒展的状态,减少腰部和颈部的压力。
同时,座椅的高度、倾斜角度和圆角处理等也需要人体工学的指导,以减少膝关节和骨盆的压力,避免疼痛和不适感。
其次,舒适的材料选择是保证座椅设计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座椅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人体与座椅的接触感和透气性。
优质的座椅材料应该是柔软、吸湿透气、防过敏的,能够适应人体的体温和湿度变化,提供良好的触感和支撑力。
另外,材料的耐磨损和防污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以保证座椅的寿命和外观。
再者,细致的设计细节可以提高座椅的使用便利性和使用寿命。
例如,对于办公椅而言,座椅的高度应该可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人群的使用需求;扶手的长度和高低也应该可以调节,以保证人在使用键盘时能够放松手臂和肩膀,减轻压力。
此外,座椅的骨架和连接件的稳固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以保证座椅的结构牢固,不易变形和折断。
最后,座椅设计还应该兼顾美观和环保。
优秀的座椅设计不仅要符合人们对于美的追求,还要考虑到座椅在特定环境中的融入度。
同时,座椅的制造材料和工艺也要符合环保要求,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损害。
综上所述,座椅设计的一般原则包括合理的人体工学设计、舒适的材料选择、细致的设计细节和兼顾美观与环保。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设计师可以打造出既舒适又具有良好功能性和美感的座椅,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加舒适和愉悦的体验。
座椅设计岗位职责

座椅设计岗位职责座椅设计师是负责研究和开发各种类型的座椅,从汽车座椅到家具座椅以及办公室座椅等。
座椅设计师要对人体工学和设计原理有深刻的理解,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美术和美学能力,以确保设计出的座椅既美观又实用。
以下是座椅设计师的职责:1.研究市场趋势和需求:座椅设计师需要了解当前市场上各种类型的座椅,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以及不同用户对座椅的要求和功能,为设计提供基础。
2.设定设计目标和要求:根据研究结果,座椅设计师要确立座椅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包括造型、材质、功能和使用场景等。
该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方案和计划。
3.进行座椅设计:根据目标和要求,设计具有美观和实用性的座椅,应用人体工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极富创意的设计。
这需要设计师深入了解使用情境或者运用模拟测试来模拟使用情景以及必要的相关技术洽谈。
4.进行样品制作:座椅设计师需要将设计图转化为实体物品,制作出样品,并对其进行测试和调整。
通过这一过程,确定设计是否实用,能否满足需求,并进行最终修改和优化。
5.制定设计规范标准:座椅设计师需要将设计规范和标准相关要求制定,确保产品性能遵从相关的标准。
6.与其他工程师和创意团队合作:座椅设计师和其他工程和创意团队合作完成项目,确保座椅产品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还要注意的是需要进一步负责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对设计图纸的具体落地实现进行操作评估等方面的任务。
7.掌握最新技术和工具的应用:座椅设计师需要不断更新技能和工具知识,以应对新的设计趋势和市场需求,同时应用较新的CAD 技术和其他相关工具。
总而言之,座椅设计师的职责很广泛,需要具备创新思维,人体工程学知识以及专业的沟通技巧和工作经验,从而创造性地完成设计任务并提供优质的产品。
座椅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家具设计中,座椅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具之一,其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实验,探索座椅设计的基本原理,提高设计者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水平,同时满足人们对于舒适性和功能性的需求。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1. 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座椅材料的选择与搭配;(2)座椅结构的创新与优化;(3)座椅外观的审美设计;(4)座椅的舒适性与功能性评估。
2. 实验方法(1)文献调研法:查阅相关座椅设计文献,了解座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趋势;(2)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内外优秀座椅设计案例,提取设计亮点和经验;(3)模型制作法:利用CAD等设计软件制作座椅模型,进行三维可视化展示;(4)实验测试法:对座椅的舒适性和功能性进行测试,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三、实验过程1. 材料选择与搭配在材料选择上,本实验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种材料:木材、金属、塑料、布艺等。
通过对比分析,最终选择了木材和金属作为座椅的主要材料。
木材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和环保性能,金属则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在搭配上,采用了木材作为座椅框架,金属作为连接件,布艺作为座椅坐垫和靠背。
2. 结构创新与优化在结构设计上,本实验采用了以下创新点:(1)可调节座椅高度:通过调整座椅底部的滑轮,实现座椅高度的调节,满足不同身高人群的需求;(2)人体工学设计:座椅的坐垫和靠背采用人体工学设计,符合人体曲线,提高舒适度;(3)可折叠结构:座椅采用可折叠结构,方便收纳和搬运。
3. 外观审美设计在座椅外观设计上,本实验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简洁大方:座椅整体造型简洁大方,突出设计感;(2)色彩搭配:座椅采用低饱和度的色彩,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3)线条流畅:座椅线条流畅,富有动感。
4. 舒适性与功能性评估在座椅舒适性和功能性评估方面,本实验进行了以下测试:(1)舒适度测试:邀请志愿者进行座椅舒适度测试,评估座椅的坐感和支撑力;(2)功能性测试:测试座椅的可调节性、折叠性等,确保座椅功能齐全。
小学美术《座椅的设计》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座椅基本结构的认识:椅面、椅背、椅腿等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设计原则的运用: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结合,符合人体工程学。
-创新设计思维的激发: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尝试新颖的设计方法。
实践活动环节,孩子们分组讨论热烈,各抒己见,展示出了很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在草图绘制环节,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如如何将设计想法转化为具体的图形等。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绘画技巧的讲解和练习。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鼓励孩子们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同学交流。通过这个过程,他们不仅加深了对座椅设计的理解,还培养了沟通能力和审美观念。在成果分享环节,我发现有些小组的设计理念很有创意,这说明孩子们的潜力是无限的。
然而,我也意识到,今天的课程中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对于教学难点的讲解,我需要找到更生动、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以便他们更容易理解。其次,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要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确保他们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座椅的基本结构和设计原则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座椅和设计案例,帮助大家理解并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座椅设计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设计一把既舒适又美观的学生椅”。
小学美术《座椅的设计》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章《生活的设计》,主要内容为《座椅的设计》。课程围绕以下两部分展开:
座椅的人体工程学设计要点

座椅的人体工程学设计要点座椅的人体工程学设计是指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使得人在坐姿时能够保持舒适、健康的状态,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身体的损害。
以下是座椅人体工程学设计的要点。
一、座椅高度座椅的高度应该适中,使得人的脚能够平稳地踩在地面上。
一般来说,座椅的高度应使得人的大腿与地面保持水平,膝盖呈90度角弯曲。
这样可以减轻腰椎和膝盖的压力,保持良好的坐姿。
二、座椅深度座椅的深度应该适中,使得人的大腿能够完全放松在座椅上。
一般来说,座椅的深度应使得膝盖与座椅前缘之间留有2-4个手指的空间。
这样可以避免大腿被座椅前缘压迫,提供足够的支撑。
三、背部支撑座椅的背部支撑应能够贴合人的脊柱曲线,提供良好的支撑力。
一般来说,座椅的背部应有适当的弧度,能够支撑住人的腰部,使脊柱保持自然的S形曲线。
这样可以减轻腰椎的负担,避免腰肌劳损。
四、座椅靠背角度座椅的靠背角度应该能够满足人的不同需求,可以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座椅的靠背角度应使人的上身与大腿之间保持90-100度的角度。
这样可以使人的脊柱保持自然的曲线,减轻颈椎和腰椎的压力。
五、座椅扶手座椅的扶手应能够提供支撑,使人的手臂得到放松。
一般来说,座椅的扶手应与大腿保持水平,能够使人的手臂自然地放在扶手上。
这样可以减轻肩膀和手臂的压力,预防肩周炎等问题。
六、座椅材料座椅的材料应该具有适当的软硬度,能够提供舒适的支撑力。
一般来说,座椅的材料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适应人的体形。
同时,座椅的材料应该具有透气性和吸湿性,避免长时间坐着产生不适感。
七、座椅稳定性座椅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可以避免人在坐姿时的摇晃和不稳定感。
座椅的底部应该设计为稳定的支撑结构,能够承受人的重量并保持平衡。
座椅的底部还可以设计防滑装置,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滑动或翻倒。
座椅的人体工程学设计要点包括座椅高度、座椅深度、背部支撑、座椅靠背角度、座椅扶手、座椅材料和座椅稳定性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可以使人在坐姿时能够保持舒适、健康的状态,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身体的损害。
人体工程学与座椅设计

人体工程学与座椅设计1. 引言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关于人体与产品、工具、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和休闲时间主要是在坐姿下度过的,因此座椅设计的人体工程学考虑因素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人体工程学对座椅设计的影响,以及一些常见的人体工程学原则和方法。
2. 人体工程学原理2.1 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对人体各种尺寸和身体特征的测量,可以为座椅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常见的人体测量参数包括身高、体重、臀部宽度、大腿长度等。
根据这些数据,设计师可以确定合适的座椅尺寸、座垫高度和角度等。
2.2 姿势控制人体在坐姿时,脊柱的曲线和肌肉的张力对于保持舒适和健康非常重要。
座椅设计应该考虑到人体的自然姿势,并提供支持,以减轻脊柱和肌肉的压力。
例如,正确的腰部支持可以帮助保持脊柱的正常曲线,减少腰部的不适。
2.3 压力分布长时间坐姿会对臀部和大腿施加压力,如果座椅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疲劳和不适感。
人体工程学考虑到压力分布的平衡,设计座椅时会关注座垫和背靠面的形状、软硬程度,以及对应的压力分布。
2.4 动作空间在座椅设计中,人体工程学也考虑到人体的动作空间。
良好的座椅设计应该允许人体进行自由的移动和转动,以减少对身体的限制和束缚。
同时,辅助设施如扶手、脚踏等也应该符合人体的运动习惯和工作需求。
3. 座椅设计的人体工程学方法3.1 原型测试在座椅设计的早期阶段,可以使用原型测试来评估人体的舒适度和适应性。
通过让测试用户坐在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座椅上,并记录其感受和姿势,设计师可以得出关于座椅设计的反馈和改进建议。
3.2 人体模型仿真人体模型仿真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体姿势和座椅之间的交互关系,来评估座椅设计的一种方法。
利用人体模型和人体测量数据,可以预测不同座椅设计的人体适应程度,帮助设计师进行初步筛选和优化。
3.3 人体工程学评估人体工程学评估是通过实际测试和测量来评估座椅设计的人体适应性和舒适度。
公共座椅设计

国内外座椅设计现状及趋势
国内现状
国内公共座椅设计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更加注重人性化、舒适 性和文化内涵。同时,一些创新性的设计理念和材料也被引入到公共座椅设计中。
国外现状
国外公共座椅设计历史悠久,注重人性化、舒适性和环保性。许多设计师将艺术元素融入 到座椅设计中,使其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靠背倾斜度
靠背的倾斜度应可调节,以适 应不同坐姿和休息需求,提高
舒适度。
03
座椅材料选择与加工工艺
常见座椅材料及其特性
木材
自然美观,质感舒适, 但需要定期保养,且易
受潮湿环境影响。
金属
坚固耐用,现代感十足 ,但可能过于冷硬,需 要配合其他材料提高舒
适度。
塑料
轻便易携,造型多样, 但可能不够结实,且长
独特的造型设计可能对结构提出 特殊要求,需要在结构设计中予
以实现。
结构限制造型
结构的稳定性和耐用性要求可能 对造型设计产生一定限制,需要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进行造
型创新。
造型与结构的统一
优秀的公共座椅设计应实现造型 与结构的和谐统一,既满足审美 需求,又保证使用功能和舒适度
。
05
座椅的功能性与舒适性设计
材料创新
研发新型材料,既满足功能性要求, 又能提升舒适性。
智能化设计
引入智能技术,实现座椅功能性和舒 适性的动态调整。
个性化定制
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偏好,提供个 性化定制的座椅设计方案。
06
公共座椅设计的文化内涵与表达
文化内涵在座椅设计中的体现
1 2 3
地域特色
公共座椅设计可以融入当地的地域特色,如民俗 、历史、建筑风格等,通过造型、材料、色彩等 方面展现出来。
人体工程学_座椅设计说明

人体工程学——座椅设计1概述:在生活和工作的多数时间里,我们都是坐着的,椅子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一把合适的椅子,一把合适的椅子能让我们感觉舒适,享受生活,同时也能很大程度上减少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那么,考虑到如何做出一把合适的椅子,我就不得不提及现在越来越被普遍关注的人体工程学了。
人体工程学的椅子设计主要是通过测量人体尺度做出符合人体数据形状以及受力情况的椅子,故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好座椅有以下几个基本设计要点:首先,好的椅子设计应当令使用者上半身的重心落在臀部的骨骼上,以人的坐位基准点为准设定座椅的高度,通常来说,座椅的高度在39cm-42cm 之间。
其次,好的椅子,其坐面的宽度也必须恰如其度,坐面过窄,会令使用者感到不适;而坐面过宽的话,使用者的双臂肯定会向外张开,坐得久的话,这会令使用者感到疲劳。
再次,好的椅子的靠背也很有讲究,虽然靠背并不是一个必须存在的部分,但当使用者工作使用椅子的时间较长时,有靠背的椅子能让使用者感到更舒适。
一般来说,靠背的高度不是固定的,依使用者的习惯和感觉而定。
对于好的椅子来说,靠背的倾斜度也有学问,它是随着使用者休息程度的加大和靠背本身长度的增加而增加的,与坐面的高度、深度、倾斜度也有关系,同时必须符合人体脊柱的弯曲曲线。
除此之外,椅子的软硬程度也很重要,太软的椅子容易令使用者曲起身子,全身肌肉和骨骼受力不均,从而导致腰酸背痛的现象的产生。
相反太硬的椅子也不会让人感到舒适。
椅子设计的原理是从人们使用的健康角度分析的,根据人的生理状况,疲劳测定等来定义椅子的外形曲线设计。
椅子设计的具体尺度,根据它的不同功用,按照人体测量数据和国家颁布的尺度标准,不断测试高速合理选取数值以达到科学设计的要求。
然而,好的座椅设计不能局限在以上的基本要点内,还有许多需要考虑的因素。
因为人体工程学椅子不单是数据的取值,而更是舒适艺术理念及风格的结晶。
好的座椅不但能提供给人舒适的环境,还能合理利用材料和运用巧妙的构件组合,达到环保和节约成本的作用。
座椅设计的一般原则

座椅设计的一般原则座椅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具之一,其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用户的舒适感和健康。
因此,座椅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一般原则,以确保其功能性、舒适性和美观性。
本文将从人体工程学、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风格等方面介绍座椅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人体工程学原则座椅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即考虑人体的自然姿势和运动,使人坐在上面时感到舒适。
首先,座椅的高度应适合大部分人群,使膝盖和臀部能够形成90度的角度。
其次,座椅的背部应具有适度的弯曲,以提供腰部支撑。
此外,座椅的座面宽度和深度应能够容纳不同体型的人,确保坐姿平衡和稳定。
二、材料选择原则座椅的材料选择直接关系到座椅的舒适性和耐久性。
座椅的座面和背面宜选择柔软舒适、透气性好的材料,如织物和皮革。
同时,材料的质量也需要考虑,以确保座椅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三、结构设计原则座椅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座椅的支撑结构应坚固稳定,能够承受常规使用时的压力和冲击。
座椅的连接件和支撑框架宜采用耐久性好、不易生锈的材料,如钢材或实木。
此外,座椅的设计还应考虑到可拆卸和可调节的特点,方便清洁和使用者个性化的需求。
四、风格设计原则座椅的风格设计应符合整体家居风格和个人审美需求。
座椅的形状、线条和色彩应与所在空间的风格相协调。
同时,座椅的设计也应注重细节处理,如缝线的精致度、装饰物的搭配等,以体现品质和美观性。
座椅设计的一般原则包括人体工程学原则、材料选择原则、结构设计原则和风格设计原则。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结合使用环境和用户需求,灵活运用这些原则,为用户提供舒适、健康和美观的座椅产品。
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提升,我们可以期待更加符合人们需求的座椅设计出现。
经典椅子设计

• “棋盘霍夫曼”
麦金托什—高直座椅
•
可调节椅子,维也 纳分离派重要代表。
影响维也纳分离派, 更接近现代主义,预
示机器美学的出现。
布劳耶(1902-1981)
• •负责家具车间。 Nhomakorabea•
里特维尔德(1888~1964
1917-1931荷兰风格派代表
红蓝椅,现代主义在形式上 探索的里程碑,1919年推出, 几何形态和鲜明色彩,13根 木条,标准构件,符合现代 工业的要求
布劳耶
• 勒·柯布西耶(1887~1965)瑞士人。 • 设计了世界上最神圣、美好和安静的朗香教
堂。 • 机器美学-“坐的机器”-阿雷特别墅。1929年
巴黎秋季美术展览会第一次出现就引起轰动。
•
• 米斯-魏森霍夫椅 • 包豪斯第三任校长 • 长于钢管设计
• 巴塞罗那椅
• “曲折”椅,1934,摆脱传统 马特逊
挪威斯托克公司
• 月亮有多高
• 极简注意的代表,作者是 日本人,艺术大于功能, 打孔金属做成。
• 维纳-丹麦
• 极少有棱角,多用圆滑 曲线。
• 原为有腰疾的人设计的, 受中国家具的影响。 1945年设计系列“中国 椅 ”,其中的“孔雀椅” 被放置在联合国。
• 雅格布森 • 蚂蚁椅
柳宗理,日本
生活型,强调色彩 和外观趣味性。
蝴蝶登
潘顿,丹麦皇家 艺术学院毕业。 维那西2号 整体成型玻璃纤 维增强塑料椅。
椅子的造型,非常节省空间;
彰显设计和技术的结合—45度 瑞典现代设计的
角的倾斜线。
代表,为斯堪的
• “结构应服务于构件间的协调, 那维亚设计的哲 以保证各个构件的独立与完整。 学思想打下了基
座椅设计的一般原则

座椅设计的一般原则座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设计学科,涉及到人体工学、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美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良好的座椅设计不仅能提供舒适的坐姿和支撑,还要考虑到使用者的姿势、安全、材料的选择等因素。
下面是座椅设计的一般原则:1.人体工学原则人体工学是研究人体和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座椅设计中需要遵循人体工学原则,使座椅符合人体的生理特征。
座椅的高度、角度、曲线和硬度等因素都需要考虑到人体的姿势和大小。
座椅的设计应根据人体的需求和各个部位的尺寸,提供合适的支持和舒适度。
2.功能性原则座椅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和使用场景。
不同的座椅可能有不同的功能要求,比如办公椅需要提供长时间的舒适支撑,汽车座椅需要考虑到安全性和舒适性等。
座椅的功能性设计应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需求,使其具备满足用户需求的功能。
3.美学原则美学原则在座椅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座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产品,它们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应具备美观、耐看的特点。
座椅的外形、颜色、材料等都需要考虑到整体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受。
4.安全性原则座椅的设计应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特别是在汽车座椅和儿童座椅等场景下,座椅设计需要满足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保证使用者在意外情况下的安全。
座椅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等方面都要考虑到安全性。
5.可持续性原则座椅设计应考虑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材料的选择和加工过程中,应尽量使用环保和可回收的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在产品的寿命结束后,座椅的回收和再利用也应得到考虑。
6.创新原则座椅设计需要不断注入创新思维。
通过引入新的技术、材料和设计理念,可以提升座椅的性能和舒适度,并满足用户对座椅的新需求。
综上所述,座椅设计的一般原则包括人体工学原则、功能性原则、美学原则、安全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创新原则。
这些原则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要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以提供更好的座椅体验和用户满意度。
座椅设计基础知识点归纳

座椅设计基础知识点归纳座椅设计是指通过对座椅的形状、材料、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和设计,以提供舒适、安全、美观的座位环境。
座椅设计不仅在家具行业中有重要地位,也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办公等领域。
在座椅设计中,有一些基础知识点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是指通过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来设计符合人体工作、学习和生活需求的产品。
在座椅设计中,人体工程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师需要了解人体各部位的大小、比例、关节运动范围等因素,以便设计出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座椅。
人体工程学的基本要求包括支撑和分散压力、提供适当的腰部支持、保证正常的血液循环等。
二、座椅材料座椅的材料选择对于设计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常用的座椅材料包括木材、金属、塑料以及织物等。
在选择材料时,设计师需要对材料的强度、耐久性、舒适度和美观度有清晰的认识。
另外,不同的场景和用途也需要考虑材料的防水、防火、防污染等特性。
三、座椅结构座椅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到其使用寿命和舒适度。
设计师需要考虑座椅的稳定性、承重能力、调节功能以及易于清洁等因素。
此外,座椅的结构还应能够适应不同体型和坐姿的人群,提供舒适的支撑和靠背。
四、座椅的形状和美学座椅的形状和美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们直接影响到用户对座椅的感觉和使用体验。
在设计座椅的形状时,需要考虑到舒适度、人体曲线等因素。
美学设计包括颜色、线条、面料等方面的考虑,要根据使用场景和受众需求来做出合理的选择。
五、座椅的功能设计座椅的功能设计是指座椅除了提供基本的坐姿支撑外,还能满足用户的特殊需求。
比如,一些座椅设计带有按摩功能、加热功能等,以提供更好的舒适体验。
在功能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功能的实用性、可行性和成本等因素。
六、座椅的安全性设计座椅的安全性设计是保障用户使用安全的关键。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座椅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防滑性,确保座椅能够承受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力量和压力。
此外,座椅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也需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
座椅设计的一般原则

座椅设计的一般原则座椅设计是工业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坐姿舒适度、身体健康以及使用体验。
一个好的座椅设计应该考虑到人体工学、材料选择、结构稳定性等多个因素。
下面将介绍座椅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人体工学人体工学是座椅设计的基础,它研究人体与座椅之间的关系,以确保人们在使用座椅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坐姿,减少对身体的压力。
座椅的高度、深度、宽度、角度等尺寸应根据人体的不同部位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人群。
同时,座椅的曲线、支撑点、缓冲材料等也需要考虑人体的曲线和压力分布,以提供最佳的支撑和舒适度。
二、材料选择座椅的材料选择对于座椅的舒适度和耐用性至关重要。
座椅的外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触感和透气性,以提供舒适的坐感和防止过度出汗。
座椅的内部填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久性,以保持座椅的形状和支撑性能。
此外,材料的环保性和耐磨性也是座椅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三、结构稳定性座椅的结构稳定性对于使用者的安全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座椅的框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支撑使用者的重量和承受外力。
座椅的连接件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以确保座椅的整体稳定性。
此外,座椅的稳定性还需要考虑底座的设计和地面的摩擦力,以防止座椅在使用过程中滑动或翻倒。
四、功能性设计座椅的功能性设计是根据座椅的使用场景和需求进行的。
不同的使用场景可能需要不同的功能,如办公椅需要有可调节的座椅高度和扶手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和工作需求的人群;汽车座椅需要有可调节的角度和位置,以提供舒适的驾驶体验。
同时,座椅的功能性设计也需要考虑到人们的习惯和使用习惯,以提高使用便利性和用户满意度。
五、审美设计座椅的审美设计是座椅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一个好的座椅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性需求,还要具有良好的外观设计,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用户体验。
座椅的外观设计应考虑到人体曲线和比例,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同时,色彩搭配、材质质感等也是座椅审美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以上是座椅设计的一般原则。
座椅布置设计规范

座椅布置设计规范座椅的布置设计是室内空间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不仅关系到人们在室内的舒适度和使用体验,还直接影响到室内环境的风格和美感。
为了确保座椅布置设计的高质量和实用性,以下是一些座椅布置设计的规范和要点。
1.功能需求:在进行座椅布置设计之前,首先要确定它的功能需求。
例如,是用于休闲、工作、就餐还是其他类型的活动。
不同的功能需求将决定座椅的类型、数量和布置方式。
2.空间需求:座椅布置设计必须考虑到室内的可用空间。
要确保座椅的布置既不过于拥挤,又不会造成空置感。
根据室内空间的大小和形状,可以选择合适的座椅布置方案,例如直排、环形、L型等。
3.座椅数量:座椅的数量应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来确定。
在公共场所,如会议室、餐厅或剧院,需要考虑人流量和活动类型来确定座椅数量。
在家庭环境中,根据家庭成员的人数和需求来确定座椅数量。
4.座椅的尺寸和形状:座椅的尺寸和形状必须与使用者的身体尺寸和姿势相适应。
座椅的尺寸应能提供足够的支撑面积,使使用者能够舒适地坐下。
座椅的形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活动类型进行调整,例如提供扶手、背部支撑或可调节的头枕。
5.座椅的布置方式:座椅的布置方式应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社交需求。
在公共场所,可以选择朝向中央区域的布置方式,以便人们更好地进行交流和互动。
在家庭环境中,可以根据家庭成员的需求和喜好进行布置,例如面朝电视、窗户或壁炉。
6.色彩和材质:座椅的色彩和材质对于室内空间的整体风格和氛围至关重要。
色彩选择可以根据空间的装饰风格和使用者的喜好来确定。
材质选择要考虑到舒适度、耐用性和易清洁性。
在公共场所,可以选择耐用且易清洁的材料,如皮革或合成纤维面料。
在家庭环境中,可以选择更舒适的材料,如织物或软质皮革。
7.照明和空气流通:座椅的布置应充分考虑到室内照明和空气流通的需求。
避免座椅被直射阳光照射,可以通过合适的窗帘或遮阳设施解决。
同时,要确保座椅的布置不会阻挡空气流通,避免产生不良气味或不舒适的环境。
汽车座椅设计标准

汽车座椅设计标准
汽车座椅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静态特征:座椅的尺寸、形状、硬度等应满足人体舒适坐姿的要求,同时具有合理的体压分布,以减少驾驶和乘坐的疲劳感。
2. 动态特征:座椅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硬度,能够在汽车行驶或发生碰撞时,减少及缓和车身传递的冲击和振动,保证乘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3. 调节性:座椅的手柄、按钮等操作应满足操作舒适性、方便性和视野良好性的要求。
4. 结构强度:座椅应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刚度、扭转度、寿命等,能够提供足够的安全性。
5. 造型和色彩:座椅的外观造型和色彩应与汽车内饰相协调,以提高汽车的品质和美感。
在汽车座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座椅的材质、通风性能、加热性能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总的来说,汽车座椅设计标准应以人体工程学原理为基础,结合实际使用情况,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座椅产品,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座椅设计及评价分析

座椅设计及评价分析座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具之一,对于舒适性和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的产品。
座椅设计及评价分析是指通过对座椅设计要素和用户体验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以提升座椅的舒适性和人机工程性能。
座椅设计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体工程学原理、功能性要求、外观设计和材料选择等。
人体工程学原理是座椅设计的基础,通过对人体尺寸和动作特征的研究,制定适宜的座椅尺寸和曲线形状,以保证用户的舒适感和减少身体疲劳。
功能性要求包括静态负荷、动态负荷和使用寿命等,通过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来满足座椅的使用要求。
外观设计在座椅的整体造型、色彩和比例上进行考虑,使座椅在视觉上具有吸引力。
材料的选择涉及到对座椅材料性质和成本的综合考虑,以满足舒适性和使用寿命要求。
座椅评价分析的目的是从用户角度出发,评估座椅的舒适性和人机工程性能,以指导座椅设计和改进。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坐姿舒适度、背部支撑性、腰部支撑性、座垫硬度、材料耐久性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量和分析,可以了解到座椅舒适性的强弱、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
同时,还可以通过用户的反馈和意见进行评价,以了解座椅在实际使用中的满意度和改进点。
在座椅设计及评价分析的过程中,还可以运用一些工具和技术手段来提升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可以使用CAD软件进行座椅的三维建模和仿真分析,以预测座椅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
同时,还可以利用人体测量仪器和压力传感器等设备,对座椅的舒适性指标进行精确测量。
此外,还可以结合用户调研和访谈等方法,获取用户对座椅的真实感受和需求。
综上所述,座椅设计及评价分析是提升座椅舒适性和人机工程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座椅设计要素和用户体验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可以改进座椅设计和制造过程,使其更符合用户的期望和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座椅的功能来区分
休息椅座面倾角大,有利于身心松弛,大座面 倾角与靠背倾角构成近于平躺的休息姿势。 对工作座椅而言,因作业空间一般在身体前侧, 如座面过份后倾,脊椎因身体前屈作业而会被 拉直,破坏正常的腰椎曲线,形成一种费力的 姿势,因此倾角不能太大,一般为3度以下
研究还表明:
采用座面适当前倾设计的工作椅会更适合于工作, 尤其是办公室工作,比如对写字和绘图用椅的设 计,当要求座高较高时,对于倾斜式绘图桌用椅, 前倾角应达到15度以上,如果背靠角为90。,则 相当于座面与靠背夹角为l05度,这是坐姿的最小 舒适角度,靠背对于脊椎部还能起适度的支持作 用,肌肉紧张较小,背部压力在椎骨上分布也较 均匀。
具有迷人造型,椅背根据人体的曲线而设计,并为坐 椅提供了多种可以选择的面料。
当车辆后方发生低速 碰撞时,座椅靠背就 会自动凹陷,进一步 提高身体与座椅的吻 合度;同时头枕也相 对前移,缩短头部和 头枕的距离,缓解颈 椎摆动幅度,避免给 颈椎带来的伤害。
靠背由肩靠和腰靠两部份构成,大部份工作场合,腰 靠最主要。
座椅设计实例(休息用椅)
座椅侧面轮廓(每格100 × 100 mm)
座椅设计实例(多功能座椅)
座椅侧面轮廓(每格100 × 100 mm)
北欧家具设计的 人体工程学研究
人体工学研究 北欧家具的设计非常尊重人机学的 因素,而不是单纯追求形式上的创 新。强调人体工学———特别讲究 科学,根据人的使用来设计,形式 服从功能的要求。如椅子,其曲线 完全符合人体的曲线要求,人坐在 上面非常舒服,人和椅子完全贴在 一起。
已有350多年历史的芬兰菲斯卡公司, 将人机工程学应用到最简单的手握工 具的设计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该公司以其独一无二的桔黄色塑料手 柄剪刀建立起菲斯卡的全球形象。
家具
北欧的家具设计闻名于世,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家具的弯木生 产工艺。设计师非常注重木材的加工处理,
被称为“有机功能主义” 。北欧家 具形式简洁、木纹光亮而无过分修 饰。
家具设计师
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1898-1976)是 最活跃的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设计师,芬兰 设计的先驱。 他提出要走德国人的理性主义道路,而不用 德国人的简单的几何外形,他对现代建筑杰 出而又独特的贡献,使他赢得了设计大师的 称号。
家具设计师
马姆斯登(Carl Malmsten) 瑞典现代设计的代表人物,他的 家具设计思想建立了瑞典居家环 境轻巧而富于人情味的格调。
提供靠背支承腰椎后,活动力则明显减小;
躯干前倾时,背上方和肩部肌肉活动度高,以桌面作为 前倾时手臂的支承并不能降低活动度。
根据矫形学原理和肌肉活动度分析可得出 下列结论:
A 躯干挺直或前倾的坐姿很容易引起疲劳
B 设置适当的靠背可使疲劳降低
C 大于90度的靠背可防止骨盆的旋转,增加坐姿 稳定性 且使坐姿更接近自然状态
座宽必须能容纳身材粗壮的人。对单人使用的座椅, 参考尺寸是臀宽,以女性群体尺寸上限为设计根据, 对成排相邻放置的座椅,如剧场观众椅,则座宽应以 肘间距的群体上限位为设计基准,以避免拥挤压迫感。 座宽亦不能太大,如长时间坐姿作业,双臂应得到应 有的支承,如座宽太大,则肘部必须向两侧伸展以寻 求支承,这样会引起肩部疲劳。
靠背的最大高度可达48—63cm,最大宽度可达35—48cm。 靠背的尺寸主要由臀部底面到肩部的高度(决定靠背高)和 肩宽(决定靠背宽)有关,确定高度时还必须计入座椅的有 效厚度。
为了使背部下方骶骨和臀部有适当的后凸空间,座面上方 与靠背下部之间应有凹入或留一开口部分,其高度至少为 12.5—20cm
2. 座面不能过高,否则小腿悬空时, 大腿受椅面前缘压迫,使坐者感到 不适,长时间这样坐着血液循环受 阻,小腿麻木肿胀。因此,座高一 般按低身材人群设计,建议座面前 缘应比人体膝窝高度低3—5cm,且 有半径为2.5—5cm的弧度。
3. 座面亦不能太低,否则腿长的人 骨盆后倾,正常的腰椎曲线被拉直, 致使腰酸不适。
在他漫长的设计生涯中,最有名 的设计是1949年设计的名为“椅” (The Chair)的扶手椅,它使 得维纳的设计走向世界,也成了 丹麦家具设计的经典之作。维纳 早年潜心研究中国家具,1945年 设计的系列“中国椅”就吸取了 中国明代椅的精华.
休息椅应使腿能向 前方伸展,以放松 肌肉,也有助于身 体的稳定
工作椅使人以较直立的姿势坐于其上,双脚 平放于地面,故其座高比休息椅稍大
当作业面固定时,椅高上限应根据身材较矮的 作业者的要求来确定,因为工作椅的高度显然 与作业面高度有关,工作椅最好高度可调,以 适应不同作业者
座宽:43—45cm
家具设计师
阿纳·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 50年代具有国际影响的家具设计师阿纳·雅各布森,是丹麦现代 设计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家具多使用现代材料和现代成形工艺, 但造型则更趋于有机形态。
雅各布森设计活动的旺盛期是五十年代。在 家具设计上,他以人体工程学的尺度为依据, 将刻板的功能主义形式转变成优雅的形式。 1952年他以热压的方法,将胶合板弯曲成一 个整体的曲面,制作成一张三条钢管腿支撑 的胶合板椅子,1959年他采用玻璃纤维设计 出了具有雕塑般美感的蛋形椅和天鹅椅,成 为他的代表作,并且直接引发了60年代新风 格的出现。
扶手不能太高,否则 迫使肘部抬高,肩部 与颈部肌肉拉伸;但 如过低则实际上使臂 部得不到支撑,或者 躯干必须偏斜,以寻 求一侧的支承
椅垫
人体在坐姿状态下,与座面紧密接触的实际上只是臀 部的两块坐骨结节,其上只有少量的肌肉,人体重且 的75%左右由约25cm2的坐骨周围的部位来支承,这 样久坐足以产生压力疲劳,导致臀部痛楚麻木感。
为适应绝大多数使用者,座深应按较小百分位的群体设 计,这样身材矮小者坐着舒适,身体高大的人只要小腿 能得到稳定的支持,也不会在大腿部位引起压力疲劳。
座面倾角:休息椅19—20度,工作椅小于3度
座面倾角指座面与水平面所夹角度
座面后倾的作用有两点: 一是由于重力,躯干后移,使背部抵靠椅背,获得支持, 可以降低背肌静压。 二是防止坐者从座缘滑出座面。后者在振动颠簸的环境 中尤为重要,如汽车驾驶用座椅及长途汽车的乘客座椅
测试研究表明,坐于座垫上的臀部压力值大为降低,而 接触支承面积也由900cm2增大到1050cm2,使压力分散。
椅垫的另一优点是能使身体采取一种较稳定的姿势, 因为身体可以适应地陷入座垫。
产 27 生 的 压 18 力
10
正常的坐姿 双腿交叉时
kg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座面上的距离 cm
缺点
限制了人体活动范围,尤其是需要上肢出力的场 合,往往需要站立作业,而频繁的起坐交替也会 导致废劳。
长期维持坐姿也会影响人体健康,招致腹肌松 弛,脊椎非正常弯曲,以及对某些内脏器官造 成损害,如消化器官与呼吸器官
坐姿太久也会造成下肢肿胀,静脉压力增 加.大腿局部受到压力,增加血液回流阻力, 引起不适感。
有媒体报道,时下京城一些写字楼里流行“站着办 公”,报道说“站着办公”可以缓解腰酸背痛的办公 室症状。美国科学家也曾设计过未来办公室,“站着 上班”成为未来办公室的首要标志。
时下,脊椎问题显然成了白领的集体症状,大家
都在寻求不同的方法跟这个大疾做斗争。在目前“站
着上班”尚未成为办公的主流模式、抛弃办公椅的可
能性不大的情况下,我们不妨还是从办公椅身上找找
问题。
坐姿矫形学生理
1. 正常的姿势下,脊柱的腰椎部分前凸,而至骶骨时则 后凹。在良好的坐姿状态下,压力适当地分布于各椎间 盘上,肌肉组织上承受均匀的静负荷。
2. 当处于非自然姿时,椎间盘内压力分布不正常,形成 的压力梯度,严重的会将椎间盘从腰椎之间挤出来,压迫 中枢神,产生腰部酸痛、疲劳等不适感。
靠背的高度与宽度
因为人体背部处于自 然形态时最舒适,此 时腰椎部分前凸,座 椅设计要从座面与靠 背之间的角度和适当 的腰椎支持来尽力保 证。成年人腰椎部中 心位置约在座位上方 23—26cm处,腰椎支 点应略高于此尺度, 以支持背部重量。
•由意大利B&B公司请Patricia Urquiola设计推出,
FE
D CB A
G
肌肉活动度
脊椎骨依据其附近的肌肉 和腱连接,椎骨的定位正 是借助于肌腱的作用力。 一旦脊椎偏离自然状态, 肌腱组织就会受到相互压 力(拉或压)的作用,使肌 肉活动度增加,招致疲劳 酸痛。
3组不同坐姿的2-3腰椎背棘直肌肌电图
在挺直坐姿下,腰椎部位肌肉活动度高,因为腰椎前向 拉直使肌肉组织紧张受力。
家具设计师
汉斯·韦格纳(Hans J Wegner)
韦格纳是丹麦20世纪最伟大的家具 设计师之一。他与其他丹麦家具设 计师一样,本身就是手艺高超的细 木工,因而对家具的材料、质感、 结构和工艺有深入的了解。这正是 他成功的基础。他的设计很少有生 硬的棱角,转角处一般都处理成圆 滑的曲线,给人以亲近之感。
靠背角度 :103一112度
指座面与靠背的夹角,其目的与座面角度相 似
从脊柱正常形态来看, 该角为115度较为合 适。实际应用中,建 议取:阅读用椅 101—l04度,休息椅 105—108度
扶手高:座垫有效厚度以上21—22cm
在不妨碍执行某些待定作业的情况下,一般座椅应考虑 设置扶手。扶手的主要功用是使手臂有所依托,减轻手 臂下垂重力对肩部的作用,使人体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它也可以作为起身站立或变换坐姿的起点。
座深:休息用椅40—43cm,工作用椅35—40cm
指椅面前缘至后缘的距离,该尺寸不能太大。正确的座 深应使靠背方便地支持腰椎部位
如座深大于身材矮小者的大腿长(臀部至膝窝距),座 面前缘将压迫膝窝处压力敏感部位,这样若要得到靠背 的支持,则必须改变腰部正常曲线;否则,坐者必须向 座缘处移动以避免压迫膝窝,却得不到靠背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