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铀矿成矿因素及找矿远景浅谈
铀矿床成因模式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铀矿床成因模式及其控制因素分析铀矿床是指含有富集铀矿物的地质体,是铀矿的自然产出地。
铀矿床形成的成因模式与其控制因素是地质学和矿床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
下面将通过对铀矿床成因模式及其控制因素的分析,详细介绍铀矿床的形成过程。
1. 成因模式:铀矿床的形成主要包括三个过程:铀的富集、矿化作用和矿床形成。
从成因模式的角度来看,铀矿床可以归纳为地壳富集型、沉积型和剥蚀型。
地壳富集型铀矿床主要富集在大陆地壳中。
它们一般与花岗岩、离子吸附体系和硫酸铀型矿床相关。
地壳富集型铀矿床的形成与岩浆作用和热液作用有关,富集铀的物质主要来自岩浆或热液中的溶解铀离子。
这些离子在适宜的地质条件下,可以通过各种矿化作用被富集成矿。
沉积型铀矿床是在海洋、湖泊或沉积盆地中形成的。
主要有浅海沉积型、深海沉积型、沉积岩型和粉砂质砂岩型铀矿床。
沉积型铀矿床的形成与沉积过程、成岩作用和次生矿化作用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沉积体系中富集铀的机制包括离子吸附、碳酸盐沉淀和有机物还原等过程。
剥蚀型铀矿床是由于剥蚀侵蚀作用而形成的。
这些铀矿床主要富集在风成、水成和冻结圈等剥蚀残留物中。
剥蚀型铀矿床形成的原因是富集铀的物质被风、水或冻结作用带走,然后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沉积和富集成矿。
2. 控制因素:铀矿床形成的控制因素非常复杂,包括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因素等。
首先,地质因素是铀矿床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
包括构造、岩性、沉积环境等。
构造因素主要体现在构造带的选择和构造运动的活动程度上。
地壳破裂和岩石变形有很大的可能会形成裂隙、断裂、断层等储集空间,进而有利于铀矿物的富集。
岩性因素则与岩石结构、岩石矿物和岩石类型有关。
不同类型的岩石具有不同的富集能力,如含有脱水矿物的岩石、富含石英的岩石、含有碳酸盐的岩石等可能更容易富集铀矿物。
沉积环境因素主要是指海洋、湖泊、盆地等不同环境中的沉积过程,其中的沉积物对富集铀矿物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其次,地球化学因素是铀矿床形成的另一个重要控制因素。
湘南及湘粤边区铀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与找矿远景
湘南及湘粤边区铀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与找矿远景一、构造地质特征:湘南及湘粤边区位于南岭造山带的东南边界,区域构造比较复杂。
该区域主要受到了两个构造体系的影响,即南岭构造带和东江断裂带。
南岭构造带呈东北-西南走向,位于该区域的南部;东江断裂带呈东西走向,位于该区域的北部。
在南岭构造带的影响下,该区域存在着一系列的断裂、褶皱和岩性变化。
断裂的存在为铀矿成矿提供了良好的构造控制作用,断裂带的裂隙和破碎带可以富集并保存铀矿物。
由于地质构造的特殊性,该区域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但是也为铀矿的寻找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二、地质体系特征:在新生代地层中,主要发育有花岗岩、闪长岩等侵入岩体。
这些侵入岩体具有较高的热液活性,通过热液作用可以使地下流体中的铀沉淀并富集成矿。
此外,这些侵入岩体也为铀矿的形成提供了较好的场所,成为了铀矿的有利地质背景之一成矿条件:湘南及湘粤边区具备一定的成矿条件,主要包括有利的构造条件、富含的放射性元素和热液作用等。
在断裂带和褶皱带的影响下,该区域的地下裂隙和破碎带为铀矿物的富集和保存提供了空间。
同时,该区域的地下水体系活跃,具有一定的运移能力,有利于铀矿物的富集和形成。
寻找铀矿的远景:1.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区域的构造演化历史和断裂系统,寻找更多的断裂裂隙和破碎带,进一步寻找富铀的矿体。
2.加强对地下水体系的研究,了解地下水的运移规律及对铀矿物富集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找矿的准确性。
3.对该区域的地下热液活动进行深入研究,明确热液作用对铀矿形成的影响,探索富铀矿床的形成机制。
4.利用现代地球物理和遥感技术,开展矿产资源调查和勘探工作,提高找矿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之,湘南及湘粤边区具备较为丰富的铀矿资源潜力,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为铀矿的寻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未来的找矿工作应继续加强对构造演化历史、地下水体系及地下热液活动的研究,结合现代勘探技术,进一步提高找矿的效率和准确性,为该地区的铀矿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铀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探讨
铀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探讨
铀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是一个复杂而多学科交叉的领域。
以下是对铀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的一些基本探讨:
一、铀成矿理论
1. 铀成矿的地球化学条件:铀在地球上广泛分布,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能形成铀矿床。
铀成矿需要特定的地球化学条件,如适当的温度、压力、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等。
2. 铀成矿的地质条件:铀矿床通常形成于特定的地质环境中,如沉积岩、变质岩和火山岩等。
这些岩石中的铀含量较高,且易于被还原成可溶性的铀化合物。
3. 铀成矿的物理化学过程:铀成矿过程中涉及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如铀的溶解、迁移、沉淀等。
这些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压力、pH值、氧化还原电位等。
二、找矿方法
1. 地质调查:通过地质调查,了解区域的地质背景、岩石类型、构造特征等,为寻找铀矿床提供线索。
2. 地球化学测量:利用地球化学测量技术,测定岩石中的铀含量,判断是否有铀矿床存在。
3. 地球物理测量:通过地球物理测量技术,如重力测量、磁法测量等,可以发现地下隐伏的铀矿床。
4. 遥感技术:利用遥感技术对地表进行成像和分析,可以发现与铀矿床相关的地质信息和异常。
5. 探矿工程:通过探矿工程,如钻探、坑探等,可以直接揭露地下矿体,确定铀矿床的规模和品位。
总之,铀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对铀成矿理论的认识将更加深入,找矿方法也将更加高效和准确。
桂北A铀矿点成因及找矿前景分析
关 于 铀镭 平衡 问题 , 们认 为 : 生铀 矿体 中 的铀 我 原 镭含量是平衡 的 , 但是 由于铀 的活动 l 生比镭大 , 表等 在地 条件下容易迁 出 , 原地残 留矿体偏镭 ; 造成 含矿溶液 中的 铀又容 易被还原或被吸附而富集成矿 , 此时形成 的次生铀 矿则是偏铀的 。我们 从前人 的资料 中也为 A铀矿点偏镭
穹状复 式背斜 核部 , 主要 由黑 云母花 岗岩组 成 。围岩 以 中、晚元 古界 浅变 质 的 岛弧式 复 理石 建造 与 蛇绿 岩套 为主 。 体呈椭 圆状 , 岩 面积 约 10k 与 围岩呈 突变接 00 m , 触 关系 , 部有 过渡 的渐变关 系。岩体 的主体形成 于雪 局
◆ ke i u i i an d
_
桂北 A铀矿点成因及找矿 旦 析 刖景 分
黄春伟
( 广西 三 。五核地 质大 队,广西 柳 州 5 50 ) 4 0 5
【 要】文章对桂北 A铀矿点的成 因及找矿前景进行分析, 出该铀矿点是“ 摘 提 热液成 因的原生矿体经地 表氧化淋滤作用, 部分铀 离子流失后所残 留的矿体” 的新认识 , 并认为该矿点具有较好 的铀矿找矿前景。
进 行分析 研究 , 为该 矿点 具有 较好 的铀矿 找矿 远景 。 认
域性大断裂倾角陡、延伸长 ,断裂带 内充填物以角砾
岩 、 碎 的花 岗岩 、 破 石英 脉 为主 。蚀变 以硅 化 、 岩化 云英
1 地 质 铀矿点所在 的岩体位于江南古陆西南缘某
[ 作者简介 ] 黄春伟( 9 8 , , 16 一)男 广西蒙山县 人 ,90年毕业 于华东地质学 院, 性铀矿地质勘查专业 , 19 放射 长期从事铀 矿地 质
铀矿找矿前景及找矿方向浅析
铀矿找矿前景及找矿方向浅析摘要: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各类矿产资源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发都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种类的矿产资源用途和战略意义不同,有些矿产资源可以作为重要的发电物质,比如铀矿,是核电行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本文针对铀矿找矿前景及找矿方向进行略做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铀矿;找矿前景;找矿方向前言:按照矿床的规模,中型铀矿和小型铀矿在整体的铀矿矿产资源分布中占据60%左右,但是这类矿产资源的质量相对不高,里面通常会参杂一些其他的物质[1]。
在矿床的开采过程中,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对矿床进行综合的分析,包括矿床的赋存类型和矿床的分布范围[2],通过对目前铀矿床的了解,主要的矿床类型大概分为花岗岩铀矿床,火山岩由矿床和砂岩铀矿床等等。
铀矿对我国核电行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也大力开展铀矿的探索[3],并进行不断地技术优化和创新,铀矿的储量、开采技术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
1铀矿的成矿规律铀矿产资源的形成需要经历成千上万年的时间,铀矿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南北两个大区域范围内,不同的区域矿产资源的性质和类型也存在差异。
南方区域主要以花岗岩型为主,而北方主要以火山岩型和砂岩型矿床为主,矿床类型主要有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砂岩型、碳硅泥岩型铀矿床4种,其中,含煤地层的碱性岩中铀矿床具有找矿潜力。
关于铀矿的找矿技术和找矿方法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门课题,通过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近些年来,关于铀矿的开采技术和方向有了更大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属矿找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铀矿找矿前景分析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但是相对于其他类型矿产储备量的比例相对较少,其中铀矿床在含煤的地层中储量是最少的,但是根据我国地形地貌的特点分析,我国仍然具备一定的找矿潜力。
世界上铀矿床主要分布于近东西向欧亚巨型铀成矿带以及环太平洋巨型铀成矿带,这两条成矿带均横穿中国。
铀矿成矿条件与找矿预测技术研究
铀矿成矿条件与找矿预测技术研究铀矿成矿条件与找矿预测技术研究是地质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铀是一种重要的放射性矿产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然而,铀资源的分布非常不均衡,因此寻找并确定铀矿床的成矿条件和预测技术对于提高铀矿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铀矿的成矿条件是指形成铀矿床所需要的一系列地质环境条件。
首先,地壳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铀元素是形成铀矿的基础条件。
然而,铀元素在地壳中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特定的地质构造带和区域中。
其次,地质构造活动是形成铀矿床的重要条件。
地质构造的发育程度和类型对于铀矿床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例如,断裂带和隆起带常常是铀矿床的良好成矿构造,因为它们可以提供相对较高的流体运移空间。
此外,适宜的岩石类型和矿床形成环境也是形成铀矿床的重要条件。
在这些岩石类型和矿床形成环境中,铀元素能够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矿石矿物。
为了准确地预测和寻找铀矿床,研究人员不断开发和改进各种找矿预测技术。
其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地球物理方法主要通过测量地壳中各种物理场的参数变化,来寻找和确定铀矿床的存在和分布。
地球物理方法主要包括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力勘探和电磁勘探等。
通过对地球物理场参数的精确测量和分析,可以确定铀矿床的潜在位置和规模。
除了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外,地球化学勘探技术也是寻找铀矿床的重要手段。
地球化学勘探主要通过分析地球表层物质中的元素含量和组分,来推断地下矿床的存在和分布。
地球化学方法主要包括土壤、水体和植物等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通过对这些样品中铀元素含量和特征的分析,可以确定铀矿床的丰度和分布。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勘查技术也成为铀矿床寻找的重要手段之一。
遥感勘查主要通过对地表和地下物质的反射、辐射和散射等特征进行遥感观测和分析,来推断铀矿床的存在和分布。
通过对遥感数据的解译和分析,可以确定地表和地下的特征性反射和发射特征,从而判断铀矿床的潜在位置。
萨瓦甫齐铀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
Ke wo d : S wau i r n u y r s a f q u a i m d p st s n s n —y e r n u e o i ; a d t e t p u a i m d p st T e e s F r a i n; o e o i; imir u o m t o
Absr c : wa u r ni m e o i i o ae n Kue g n i t r ntne b sn wh c i sa h n n t a t Sa f qiu a u d p st sl c t d i r a n e mo a a i ih le tt e bo di g
M e a l g ni . nd to n t lo e c c o ii ns a d
pr s c i g po e ta n w a uq a um e st o pe tn t n i li Sa f iur ni d po i
S HEN n x Pi g— i
( elg P r N 21 ,N cer el西el ueu f h a xPo ic ,X ’ ,S a n i 1 0 4 hn ) G o i a y o 1 u l G 0o a B ra o S a ni rvne i n h a x7 0 2 ,C ia oc t a a
G o p, Mide L w rJ r si .T e mieaiain i t cl o told b h i oo y l h fce , ru d l — o e u a sc h n rl t s sr t c nrl y t e l h lg —i oa is z o i y e t t
萨 瓦 甫 齐铀 矿 床 成 矿 地 质 条 件 及 找矿 前 景
铀矿床成因与选矿技术研究
铀矿床成因与选矿技术研究铀矿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源矿产,其储量和开采利用直接影响着全球的核能发展和经济利益。
在铀矿床研究和开采过程中,铀矿床的成因和选矿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一、铀矿床成因研究铀矿床是指含铀物质较丰富,可供经济开采利用的地质体或矿体。
铀矿床的形成是由多种成因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
矿床成因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了解铀矿床的成因机制和发现更多的铀矿床;同时,也为矿床的探测和勘探提供理论依据。
目前,对于铀矿床成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球化学成因:大多数铀矿床是由地下水或海水溶解物中移动的铀成矿物沉积物形成的。
这种成因会受到地球化学因素的影响,如含水地下环境的化学性质、地下水流速度、沉积质量以及地壳构造等。
2. 地质构造成因:地质构造是铀矿床发生、聚集的重要原因,如断裂、褶皱、优势方向、氧化带等。
铀矿床的形成、聚集通常伴随着岩石圈构造运动,地质构造环境变化也会对其成因产生一定影响。
3. 生物成因:某些特殊的生物过程,如细菌還原作用、降解有机质等,会对地下水及矿物质进行还原或氧化,导致铀离子聚集成矿物形态沉淀形成铀矿体。
以上成因因素都存在于同一地域,相互作用、影响、补充形成铀矿床及其矿化特征。
二、选矿技术研究铀矿开采是实现铀资源利用的重要手段。
然而,铀矿石中的铀占比较低,需要经过提纯和选矿过程才能得到纯度较高的铀。
因此,选矿技术在铀矿采选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目前,主要的铀选矿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 重选法:采用重力分选器等设备把矿石按密度、粒度组成分离,分离出中、重质铀矿石。
2. 浮选法:采用气体或液体做介质,使铀矿石选择性地吸附在气泡或泡沫上,形成浮选浓缩物,然后将泡沫和杂质分离。
3. 化学提取法:采用化学反应原理和溶剂进行提取浓缩。
其中氧化亚氮、二甲酰胺和三氯乙酸等具有较高的抽提能力,是铀的典型提取剂。
以上的技术主要是将铀矿石尽可能的有效选取出,保证产出的铀精矿含铀量高,而到达经济利用的标准。
地质学知识:铀矿床的成因探析及开发利用
地质学知识:铀矿床的成因探析及开发利用铀矿床是能源资源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稀缺的今天更显得尤为重要。
掌握铀矿床的成因探析以及开发利用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铀矿床的成因探析1.1自然条件铀矿床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主要取决于地质构造和矿物地球化学条件。
铀矿床的形成需要稳定的地质结构和一定的矿化流体来源和循环,因此常出现在构造稳定的盆地、洼地、断裂带和火山口等地。
1.2矿物作用铀矿床的成因和矿物作用密切相关。
在含有铀元素的岩石中,通过钠长石、方铁矿等含钒、钛、钒铁矿物的富集作用,逐渐形成含铀矿物。
铀的氧化会使其与磷酸根或碳酸根结合,形成铀矿物,并在地球深处富集形成矿床。
铀矿床的成因与成矿地质条件息息相关,只有分析这些地质条件,才能更准确地预测铀矿床,寻找到更多优质的铀矿石,对于保障能源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铀矿床的开发利用铀矿床的开发利用主要涉及四个环节:勘探、选矿、提取和加工。
这其中勘探是决定开采成败的重要环节。
2.1勘探铀矿床地质环境复杂,矿体含量低,因此铀矿床的勘探难度较大。
要寻找到铀矿床,需要通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岩石学等方法,综合分析各类地质信息并进行地下勘探。
勘探的目标是确定铀矿床的分布规律、规模和质量,确定各种条件和指标,寻找到矿床。
2.2选矿铀矿床的选矿主要是根据矿床或矿石中的化学、物理性质的差异或不同比例、大小的粒度等,采取机械、重选、浮选、潜水等方法,将中铀、富铀、矸石等分离出来,为后续的提取、加工等工序提供优质矿石,从而提高铀综合回收率,降低成本。
2.3提取铀矿床的提取主要是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将铀元素从矿石中提取出来。
利用化学浸出、反渗透、氯化溶解等方法,将铀分离出来,过程中还需要对废水、废渣进行有效处理和回收。
这个环节的优质处理技术能有效提高从铀矿床中提取铀的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4加工铀元素提取后,还需要进一步加工成合适的铀化合物或金属,以便供应给核电站等市场。
北祁连山中段北坡铀矿化成因类型、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
北祁连山中段北坡铀矿化成因类型、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北祁连山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中国的重要矿产资源贮藏区,其中北坡铀矿是该地区的重要矿产之一。
本文将从铀矿化成因类型、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三个方面,探讨北祁连山中段北坡铀矿的特点与发现。
北坡铀矿化成因类型北祁连山中段北坡铀矿是一种多金属矿床,集中分布于古元古界玛柏纳昆达花岗岩体、二叠系砂岩和泥岩夹层中。
经研究发现,该矿床主要由砂岩和花岗岩体中的碳酸盐岩、脉状石英和脉状方解石等热液成矿物化物组成,并且矿床中含有大量的辉钼矿、黄铜矿和黄铜石等硫化物。
综合分析认为,北坡铀矿是一种交代成因矿床,其成因主要与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和地壳变形有关。
成矿条件北祁连山中段北坡铀矿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岩石组成、热液成矿等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在地质构造方面,矿床所在区域为活动构造带,结构有极大的变形和变形蚀作用,为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热液通道。
其次,在岩石组成方面,矿床所处的玛柏纳昆达花岗岩体和砂岩中含有大量的基性、超基性岩浆和变质流体,为成矿提供了化学成分基础。
最后,在热液成矿方面,矿区受地壳深部溶液的影响,热液成矿作用成为矿床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矿床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为铀的富集提供了条件。
找矿远景北祁连山中段北坡铀矿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由于本矿床成矿条件比较特殊,预测与找矿应在岩浆、构造和矿化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岩浆方面,应重点关注花岗岩和砂岩等岩石的空间分布和组成特征,预测其含铀量及位置。
其次,在构造方面,应重点关注活动构造带、断层带、板块交界等区域,预测其成矿潜力。
最后,在矿化方面,应关注矿化体的特点、分布及成矿机制,预测其富集程度和含量。
预测与找矿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提高勘探效率。
综上所述,北祁连山中段北坡铀矿具有重要的矿产资源潜力。
研究表明,该矿床是一种交代成因矿床,主要由砂岩和花岗岩体中的碳酸盐岩和热液成矿物化物组成。
其成因主要与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和地壳变形有关。
黑山地区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
第3期
赵有军等: 黑山地区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 10
- 6
63
造岩片分布于华力西期侵入岩中 � 黑云母片岩铀背景值 12 了多处伽马异常点 � 带, 是本区铀成矿的铀源层之一 �
V ol .3 1 N o.3 第 31 卷 第 3 期 青 海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 � 2 0 13 年 6 月 � Jo nal of Q ingh ai Uni e i ( N a alS cience Edi ion) J n.2 0 13
黑 山 地 区 铀 矿 成 矿 地 质 条 件及 找 矿 远 景 分 析
1 1 1 赵有军 , 李彦强 , 雷彦军 , 杨
( 1. 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 青海 西宁
芳
2
8 10 60 0 )
810 0 0 1; 2 . 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 青海 平安
摘要 : 黑山地区位于祁漫塔格多金属成矿带 , 近年来该带上发现的铅 � 锌� 铁等矿产较多, 而铀 矿找矿方面至今没有取得大的进展� 黑山地区众多铀异常� 点带及铀矿点的发现在一定程度 上填补了该带上铀矿产的空白� 本文以黑山铀矿点为例, 从黑山地区地层� 构造� 岩浆岩� 铀矿 化特征� 热液活动及围岩蚀变等方面入手, 对黑山地区铀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阐述, 进而对本 区铀成矿远景做了初步分析 , 提出今后找矿的远景地段� 关键词: 祁漫塔格 ; 铀矿 ; 成矿条件 ; 找矿远景 中图分类号: P619 .1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 0 6 - 8 9 9 6 ( 2 0 13 ) 0 3 - 0 0 62 - 0 7
安徽无为8411铀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远景分析
安徽无为8 4 1 1 铀矿床控矿 因素及找矿远景分析
揭祥葵 黄小燕 安徽省核工业勘查技术总院 李军如 安徽芜湖 2 4 1 0 0 0
【 摘 要l安徽 无为8 4 1 1 铀 矿床是 在庐纵 盆地发现的叉一个铀矿床, 铀 1 、 矿体产状有 陡、 有缓 。 陡倾 角矿体 是在有 利岩性 中, 受陡倾 角构 矿 体产状与构造 产状一 致, 矿体 具 浅而富 的特点 , 缓倾 角矿 矿体主要 分布在黄梅尖岩体 北缘中 下休罗统象山群中 一 粗砂 岩中 , 矿体厚 而 造 的控 制, 富。本文介 绍了 8 4 1 1 铀矿床 的地质概 况与矿化特征 , 详细研究了 成矿控制因 体 分布 于矿床 的中段, 受顺层或 层间构造 及网脉状构 造控制 , 矿体产 状 平 缓, 与地 层产状 一致 , 矿体以深 、 大、 稳 定为特点。 素, 并对找矿远景进行分析。 【 关键 词】安徽 无为; 8 4 1 1 铀矿床 ; 矿化特征 ; 成矿控制 因素; 找矿远
庐枞 盆 地 基 底为 上 三 迭统 黄 皮青 组 , 为一 套 湖泊 沼泽 相 沉 积 地 层。 盆地 的盖 层属 中下侏 罗统象 山群 和上侏 罗统火 山岩。 另外, 有少 量
第三系红层 。 故该 盆具 “ 煤盆 ” 、“ 火 盆” 、“ 红 盆” 三元 结构 。 中下侏 罗统象 山群为一套 陆相碎屑岩。 从下往 上可分三个岩性 段 ,
景
2 、 形态 : 一般较 简单 , 多呈 层状、 似 层状、 板状 、 扁豆状 , 少数构 造 与层位联 合控制的矿体呈不规则状 、 树叉状 。
1 . 区域 地质 特征 3 、 规模: 陡倾 角矿体一 般较 小 , 最大 矿体走 向长 2 5 0 米, 沿倾 向长 5 O 米, 平均厚0 . 6 5 米, 平均品位0 . 3 9 4 %; 缓 倾角矿体一般较 大, 且倾 向> 1 . 1 地质 概况 主矿体走 向长1 0 0 — 2 0 0 米, 倾 向2 0 0 - 4 0 0 米, 平均厚 ±1 . O 米, 最 厚 8 4 1 1 铀矿 床位于 似裂谷 型下杨 子断褶带 中, 庐枞 火 山岩盆地的东 南 走 向, 边缘 , 黄梅 尖岩 体外 带 ( 北缘 ) 中下侏罗统象 山群 中一粗粒砂岩 中。 达2 5 . 1 6 米, 平均品位0 . 1 1 2 %。 2 . 2 矿石物质 成分及结构 构造 1 . 2 主要 是硅 化 、 碳 酸盐 化 、 水云 母化 、 黄铁 矿
铀矿地质重点成矿类型与找矿
铀矿地质重点成矿类型与找矿摘要:我国核电发展对铀矿铀矿资源的需求日益激增,要求有更多的铀矿储量作保障。
文章阐述了世界巨型铀矿床的主要类型、矿化特征及成矿规律。
我国铀矿床类型齐全,但像澳洲、加拿大那种元古宙巨型铀矿床尚未突破,黒色页岩型和地浸砂岩型矿床也只是发现、勘查阶段。
为快速、有效地增加铀矿储量,要将世界巨型铀矿类型置于找矿重点。
关键词:铀矿类型;资源储量;找矿方向我国核电发展对铀矿资源的需求量日增。
上世纪末期中国年产金属铀约400吨,2005年增加至1050吨。
而我国核电年耗天然金属铀2005年已达1570吨,预计至2020年将会年耗天然铀5760吨,甚至7000吨。
铀矿生产量的供需缺口甚大,虽然目前核电大国,都是依赖进口铀,而不是铀资源大国,但从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看,核电要有一定的资源储量做保障。
撇开核战备不说,仅核电站,没有足够的资源储量保证,说不定哪一天进口受限时“无米断炊”。
从国外找铀矿的经验看,寻找大型、巨型铀矿床类型是快速增加铀资源储量的有效手段。
新的成矿理论在突破大型、巨型铀矿床,增加资源储量上效果明显。
澳大利亚、加拿大、哈萨克、纳米比亚等国资源储量巨大,矿床类型并不很多。
已知大、巨型铀矿类型是:①不整合面(脉)型,②地浸砂岩型,③黑色页岩型及我国较突出的类型:④花岗岩型,⑤火山岩型。
至于其他类型如硅卡岩型与伟晶岩型等多为小型和介于中小型。
一、世界巨型铀矿类型、知名矿床及主要矿化特征1.不整合面(脉)型。
主要分布在南非、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澳大利亚的兰杰、奥林匹克坝、贾比卢卡、金都尔矿床等储量都在数万吨以上,加拿大的凯湖、拉比特湖、克拉夫湖、雪茄湖、麦克阿瑟河矿床等,都储量巨大。
矿床成矿时代古老,大约在1740~1450Ma之前,成矿属于中元古时期。
相当于我国北方蓟县群和长城群下部,南方缺失。
成矿条件:要具备稳定的古陆地块;早元古代为冒地槽活动带并伴随岩浆侵入或火山活动;元古代中后期有一个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盖层砂岩产状平缓(5°~10°)。
铀矿找矿前景及找矿方向分析
的空 间分布上铀 矿资源分 南 、北两个大 的区域 ,北方 的铀矿资 源 一 般 以 火 山岩 型矿 床为 主 导 ,南 方的铀 矿矿 床则 以花 岗岩 型矿 床为主 。共探明大 小铀矿床共 计两百多 个 ,目前国 内存 在的最大 型 铀矿 床形 式为 可地 浸砂 岩型 铀矿 ,其累 计铀矿 储备 量 在世界 的 铀矿 储量排 名 中名 列前 茅。这 对提高 核 电事业 的发 展提 供 了 必不可 少铀矿 资源 ,为 国家的核 电发展贡 献力量 。这 些矿床 当 中所 具 备的储 量 分别 占全 国总矿 产储 量 的百分 之九 十 以上 。含 煤 的地 层中铀 矿 床 、碱性 岩 中铀 矿床还 有其 它 的类型 的铀 矿 床 在 已查 明储 量 中所 占的 比例是 相 当少的 ,但 是对 于成 矿地 质条 件来讲 ,是具备一 定的找矿潜 力的 。铀作为 制造核武 器和核 电站 建 设 的 核 心 材 料 ,在 世 界 政 治 、军 事 、经 济 上 具 有 特 别 重 要 的 地 位 。冷战结 束 后 。随 着全 球开 始注 重清 洁能 源 ,发 展低 碳经 济 , 在 现今 电力紧张 、能 源溃 乏 、环境污 染严重 的情况下 ,各国政 府 尤为 关注核 电发展 。目前 .核 能发 电主要集 中在美 国 、法国和 日 本 ,但 我国将 在未来 数年成 为重要核 能中 心。据相关 资料 ,我 国 在 2020年 ,核 电 占到 总发 点量 的 5%,而在 这一 目标 实现 过程 中 ,每 年铀 消耗 量 将 达到 5000万 至 6000万磅 ,进 口量 相 当 于 全 球铀 消耗的 2O%到 30%。在 我 国大 力发 展核 电的形 势下 ,铀 矿价格 将长期走 高 。
广西铀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探讨
广西铀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探讨铀是制作核武器和建设核工业不可或缺的原料。
广西壮族自治区铀矿资源丰富,近几年铀矿勘查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已找到并查明了多种类型的铀矿床,掌握了一批有工业开发价值的铀矿资源基地,本文通过分析广西的地质背景,阐述了铀矿资源现状,分析铀成矿规律,从而预测了新一轮的找矿方向和找矿前景,希冀对类似问题带来一些参考及借鉴。
标签:铀矿成矿规律找矿前景广西0引言广西地区一直是我国铀矿开采产业的重要基地,目前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有找矿价值的靶区,以及可观的铀矿储量,取得了可喜的侦查成果。
分析和研究铀成矿规律,探索其找矿方向对加快广西铀矿资源勘查开发脚步,有效发挥广西铀矿资源的优势,推动广西铀矿资源优势向经济效益转化的进程,促进广西矿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这也是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广西铀矿资源,保障国家包括广西在内发展核电对铀资源的紧迫需求,促进全区铀矿产资源的有效有序合理开发利用的必然要求。
1广西地质背景概述及铀矿资源现状1.1地质背景概述由远古地球形成开始,经历了世界六大板块的形成运动之后,广西坐落于华南板块的南端。
它的地质组成部分包括:扬子陆块、南华活动带和华夏褶皱系3个二级构造单元。
每一时期地质带相之间都相互关联,不但有承接性,又因其外界条件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同的形式变化状态。
该地区经历了由元古界到第四系的洗礼,因其地层的进化程度几近完善,每一阶段地质的出露面积约22km2左右,百分比占全区陆地面积高达90。
全区的地质分布较复杂,由14个系和4个相当界的群组成,地层总厚80km,计有142个地层单位和构造地(岩)层单位。
广西区的成矿特点有两种:太平洋成矿域的南华铀和扬子陆块东南部铀矿。
能够开采出铀的岩石主要由造山初期的S型(重熔型)花岗岩构成,少数为造山之后松弛阶段沿拉张深断裂上侵的?型(同熔型)花岗岩。
区内的变形特征具有韧性,并具明显的控矿控岩和控相作用。
青海省铀矿地质工作进展及找矿方向浅析
青海省铀矿地质工作进展及找矿方向浅析作者:段建华,李彦强来源:《青海国土经略》 2018年第5期铀矿资源既是重要的国防战略资源,又是重要的能源资源。
核能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清洁能源。
早在2007年10月,我国就发布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确立“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电力发展基本方针。
2016年发布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要求: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
未来我国发电量增长主要依靠可再生能源和核电等清洁能源,预期203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可达1亿~ 1.5亿千瓦。
核电发展对天然铀资源的需求是长期的,目前我国每年需要天然铀8000吨左右,预计2020年后每年需要天然铀1.5~2.0万吨。
为确保长期稳定供应,必须立足于国内勘查开采及战略储备,建立以“国内开采、海外开发、国际贸易、战略储备”为相互依托、灵活调节、稳定可靠的天然铀供应保障体系。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铀资源的勘查开发。
2008年3月,原国土资源部、国防科工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铀矿地质勘查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促进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高铀资源对国防建设和核电发展的保障能力。
因此,加快铀矿地质勘查进程,尽快探明一批新的铀矿产地,是青海省铀矿地质工作面临的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青海省铀矿地质工作进展青海省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大,铀矿勘查工作始于1956年,六十余年来几代铀矿地质工作者在青海省发现多种类型的铀矿床(点),获得了丰富的资料,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56~1985年,由原西北一八二大队、核工业西北地勘局六五二大队(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前身)等单位,在北祁连冷龙岭成矿带、西宁、化隆内陆盆地及柴达木盆地北缘,开展了1:20万~1:2.5万的踏勘、区调、普查及专题调研等工作工作。
圈出不同比例尺放射性异常晕(场)500余处,发现异常点、带1万多个,对200多个异常点(带)进行了揭露。
安徽无为8411铀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远景分析
安徽无为8411铀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远景分析【摘要】安徽无为8411铀矿床是在庐纵盆地发现的又一个铀矿床,铀矿体主要分布在黄梅尖岩体北缘中下侏罗统象山群中-粗砂岩中,矿体厚而富。
本文介绍了8411铀矿床的地质概况与矿化特征,详细研究了成矿控制因素,并对找矿远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安徽无为;8411铀矿床;矿化特征;成矿控制因素;找矿远景1、区域地质特征1.1地质概况8411铀矿床位于似裂谷型下杨子断褶带中,庐枞火山岩盆地的东南边缘,黄梅尖岩体外带(北缘)中下侏罗统象山群中-粗粒砂岩中。
1.2地层庐枞盆地基底为上三迭统黄皮青组,为一套湖泊沼泽相沉积地层。
盆地的盖层属中下侏罗统象山群和上侏罗统火山岩。
另外,有少量第三系红层。
故该盆具“煤盆”、“火盆”、“红盆”三元结构。
中下侏罗统象山群为一套陆相碎屑岩。
从下往上可分三个岩性段,第一、二岩性段为紫红、黄褐色长英砂岩、砂质页岩,前者以含煤(或煤线)区别于后者;第三岩性段为紫红、灰白色长英砂岩、含砾砂岩、泥质钙质粉砂岩或砂质页岩、泥岩等。
第三岩性段为该区主要含矿围岩。
其粗粒砂岩(A层)与细粒级粉砂岩、泥质岩(B层)成互层状产出。
由粗到细形成明显的小韵律。
第三岩性段大体上可分23个韵律层,而铀矿化则与每一韵律中的粗粒级砂岩(A层)有关。
透水性较差的粉砂岩及经热液蚀变的角岩一般无矿。
中粗粒砂岩的铀底数为 5.5ppm,粉砂岩为3.7ppm。
上侏罗统火山岩在矿区西部出露,可分三个喷发旋廻。
形式上表现为喷发-喷溢-喷变化,熔岩与火山碎屑岩交替出现,成分上从下往上,安山岩-粗安质-粗面质碱质增高的变化。
火山岩铀底数为3-5.5ppm。
1.3构造区内构造发育、活动时间较长,各种体系的构造又相互干扰、利用、改造变得更为复杂。
诸构造按产出方向大致可分八组,即EW、SN、NNE、NE、NEE、NW、NNW、NWW。
8411铀矿床范围内以EW向构造为主,呈雁行排列,具顺时针扭动。
某铀矿成矿因素及找矿远景浅谈
某铀矿成矿因素及找矿远景浅谈王 *(********任公司,浙江 ** ******)摘要:根据《核工业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要求,为了促进我国铀矿采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某铀矿床列入持续开发计划项目当中。
矿床位于**地区某山I类远景区内,有着优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较丰富的铀资源。
而且在该远景区内还发现了某3矿床和某2矿点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异常点,所以,摸清某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对该矿床的开发利用和在同一远景区其他矿床、矿点的进一步找矿勘查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铀矿;成矿因素;找矿远景;深远意义A Uranium Mineralization Factors AndProspecting Vision Discussion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 proposed by “The nuclear industry 11 planning”, in order to promote our country uranium mining enterpris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uranium deposits has included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Deposit is located in one class vision region of the Luzong Kunshan area ,it has superior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rich uranium resources. And a three deposits and a two mine sites and a host of other outliers have been found from the vision in the area, therefore, finding out the conditions of a deposit mineralization and mine Vision to the developmental use of a deposit ,and further prospecting of the same vision of other deposits and mining point, have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Keywords: Uranium; Forming factors; Prospecting;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一、区域地质背景庐枞地区位于扬子准地台、秦岭地槽褶皱系和中朝准地台三大构造单元的交汇部位,属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拗中的次级构造单元。
黑山铀矿成矿地质背景及前景分析
黑山铀矿成矿地质背景及前景分析黑山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是一个拥有丰富铀储量的国家。
该国的铀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哈特什山脉和比尔尼山脉中,其中主要的矿床有科穆纳斯和托马什克矿床。
黑山的铀矿成矿地质背景十分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地质构造背景。
黑山位于欧亚大陆的塞尔维亚–芬兰山脉带中,该地区是由奥陶系至侏罗系沉积岩和变质岩构成的典型带状复式构造带。
黑山的铀矿主要分布在已发育的褶皱带以及断裂和岩浆活动带中。
其次是岩石学背景。
黑山的铀矿主要产于变质岩和火山岩中。
变质岩主要为片岩和云母片岩,火山岩主要为安山岩和流纹岩。
这些岩石在地壳构造活动的作用下,经历了高温高压的变化,形成了铀矿床。
进一步来说,矿床形成还与成岩作用和成矿作用密切相关。
黑山的铀矿床主要是在岩浆热液和地下水流的作用下形成的。
在这一过程中,岩浆热液和地下水流沿着断层和褶皱带渗透进入岩石中,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形成了铀矿床。
最后是矿床分布特点。
黑山的铀矿床集中分布于哈特什山脉和比尔尼山脉周边地区,其中比尔尼山脉附近的科穆纳斯和托马什克矿床是最大的矿床之一。
这些矿床一般富含铀、钍和稀土元素等有机矿物,其中以胶结矿和含铀云母片岩为主要类型。
总体来说,黑山的铀矿成矿地质背景十分复杂,与构造、岩石学、成岩作用和成矿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未来,黑山的铀矿潜力巨大,其矿床的发掘和应用将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黑山的铀矿资源丰富,拥有潜力巨大的矿产资源。
下面将列出部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1. 黑山铀储量据2019年的数据显示,黑山拥有的探明铀矿资源总量达到了6300吨。
其中,科穆纳斯矿床拥有的储量达到了2680吨,托马什克矿床则拥有2120吨的铀储量。
这些数据表明,黑山的铀储量较为丰富,具有一定的开采和利用潜力。
2. 黑山的铀矿开采产量根据2020年的数据,黑山的铀矿开采产量为92.5吨。
与2019年相比,产量有所下降。
这表明,虽然黑山的铀矿资源丰富,但其开采成本较高,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大,因此开采难度较大。
浅析信阳柳林铀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
科 技创新 导报 S i n e a d T c n lg n o a in H r l ce c n e h oo y In v t e a d o
田
回 z 。 田 s 困 田 田 。
s
s
。 ” 园 囝
图 1 柳 林 铀矿 床 地 质略 图 1 第 四系 亚 粘 土 ; . 湾 组 黑 云 母 石 英 片 岩 ; . 家 寨 岩 体 : 粒 花 岗岩 ; . 子 岗岩 体 : 粒 花 岗岩 ; . 山 岩体 : . 2浒 3李 细 4沙 中 5灵 粗粒 花 岗 岩 ; . 6 新 店 岩 体 : 斑 状黑 云 母 花 岗岩 ; . 英 脉 ; . 晶岩 脉 ; . 斑 岩 脉 ; 0 细 粒 花 岗岩 脉 ; 1 压 扭 性 断 裂 及 编 号 ; 2 地 质 界 线 。 似 7石 8细 9煌 1 . 1 . 1.
!
Q: !
工 业 技 术
Sci ence an Te d chn J y nnov i Her d o 0g I at on al
浅析 信 阳柳 林 铀 矿 床 成矿 规 律 及 找矿 前 景 ①
苏 秋 红 施 俊 生 ( 南 省 核 工 业 地 质 局 河 南 信 阳 河 4 4O ) 6 00 摘 要 : 阳 柳 林 铀 矿 床 , 于 华 北 地 台 与 扬 子地 台 的接 合 部 位 , 秦 岭 褶 皱 系的 桐 柏 一大 别 山 褶 皱 带 。 内 岩 浆 活 动 强 烈 , 质 构 造 复 信 位 属 区 地 杂, 多数 断 裂 具 有 多期 次 活 动 的 特 点 , 区域 构 造 呈 北 西 西 一南 东 东 向展 布 。 要 出露 燕 山 期 花 岗 岩 , 北 部 出露 中 元 古界 苏 家 河 群 及 信 阳 主 其 群, 为一 套 变质岩 系。 通过 勘 查, 柳林 铀矿 受构遣控 制 , 已达 小 型铀矿床 规模 。 分析其 矿床成 因 , 总结 其成 矿规律 , 将对 河 南特 别是豫 东南 桐 柏 一大 剐 山 一 带 的 花 岗 岩找 铀 矿 及 扩 大 柳 林 铀 矿 床 规 模 具 有 一 定 的 指 导 意 义 。 关键 词 : 柳林 铀 矿 床 地 质 特 征 成 矿 规 律 找 矿 前 景 中 图分 类 号 : 6 1 P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7 —0 8 2 1 )4 a-0 7 —0 1 4 9 x( o 1 o () 0 1 3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铀矿成矿因素及找矿远景浅谈王 *(********任公司,浙江 ** ******)摘要:根据《核工业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要求,为了促进我国铀矿采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某铀矿床列入持续开发计划项目当中。
矿床位于**地区某山I类远景区内,有着优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较丰富的铀资源。
而且在该远景区内还发现了某3矿床和某2矿点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异常点,所以,摸清某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对该矿床的开发利用和在同一远景区其他矿床、矿点的进一步找矿勘查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铀矿;成矿因素;找矿远景;深远意义A Uranium Mineralization Factors AndProspecting Vision Discussion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 proposed by “The nuclear industry 11 planning”, in order to promote our country uranium mining enterpris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uranium deposits has included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Deposit is located in one class vision region of the Luzong Kunshan area ,it has superior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rich uranium resources. And a three deposits and a two mine sites and a host of other outliers have been found from the vision in the area, therefore, finding out the conditions of a deposit mineralization and mine Vision to the developmental use of a deposit ,and further prospecting of the same vision of other deposits and mining point, have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Keywords: Uranium; Forming factors; Prospecting;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一、区域地质背景庐枞地区位于扬子准地台、秦岭地槽褶皱系和中朝准地台三大构造单元的交汇部位,属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拗中的次级构造单元。
郯庐断裂和长江构造带在本区相交。
某铀矿床产于庐枞火山岩盆地东南缘黄梅尖岩体外带中侏罗统罗岭组砂岩中(见图1)。
本区地层以中新生界为主。
上三迭统、中下侏罗统为一套巨厚的海陆交互相和陆相含煤碎屑岩沉积建造。
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发育一套巨厚的中偏碱性火山岩系,使得区域内岩浆岩极为发育,各种产状的侵入岩、脉岩、超浅成岩、喷出岩均有出露,侵入岩以燕山晚期中偏碱性的正长图1 庐枞地区地质构造略图庐枞地区地质构造略图岩、石英正长岩为主。
除黄梅尖、枞阳两岩体呈岩基产出外,其他岩体均以岩株、岩枝产出。
本区以枞阳、黄梅尖两岩体为主的燕山晚期侵入岩总体呈NE50°方向分布于庐枞火山岩盆地南东边缘,形成一条长75km的NE向石英正长岩带。
石英正长岩可划分为两个侵入阶段、四次侵入活动(见表1)。
早阶段到晚阶段的岩性由黑云母石英正长岩—石英正长岩—钾长花岗岩构成这样完整的演化系列。
岩体的自变质作用和期后热液蚀变都普遍较强。
庐枞地区的基本构造骨架是由郯庐断裂和长江构造带内的罗河、罗岭—黄屯、头陂三条北东向主干断裂联合组成。
区域构造形态是以古生代拗陷为基底,以中生代断陷盆地和侵入岩为主体,由南西段帚状构造和北东段网状构造体系联合组成北东宽,南西窄的楔形构造带。
区内以断裂构造为主,共发育500多条大小不等的断裂构造。
接其规模可分为四个级别,一级断裂为郯庐深断裂和长江构造带,是本区控岩、控盆、控矿的主断裂;二级断裂是指长几十公里至百余公里,控制侵入岩带、火山岩盆地和成矿亚带的主干断裂;三级断裂是指长几公里至十表1 黄梅尖岩体侵入期次及主要岩石表几公里,是二级断裂派生的次级断裂,是控制矿田、矿床定位的构造;三级断裂按方位又可分为近东西、北东、近南北、北西向、北北东向断裂系;四级断裂是三级断裂的次级构造,长几十~几百米,是区内主要含矿构造。
该矿床矿体主要产于中侏罗统罗岭组砂岩A层中,其中有7A、8A、9A、10A、11A五个层位含矿(见图2)。
按矿体产状可分为缓倾角矿体和陡倾角矿体。
缓倾角矿体主要受顺层构造和层间裂隙破碎蚀变带控制,矿体产状与含矿地层基本一致,其特点是矿体大部分以盲矿体产出,埋藏较深,矿化层次多,连续性较好,单个矿体规模差异大。
陡倾矿体主要出现在近地表和浅部,受接触带、断裂构造和含矿裂隙的控制,其特点是埋藏浅、尖灭快、规模小、形态复杂、矿体质量变化大。
图2 1号纵剖面矿体赋存示意图二、成矿地质因素2.1岩性对成矿的影响(1)矿床内主要铀矿化产于中粗粒或含砾长英质砂岩中,成矿最有利的围岩是韵律层中的A 层,而这些A层中围岩的岩性对于成矿有着以下的有利因素:中粗粒或含砾长英质砂岩结构不均匀,性脆,易碎,微裂隙发育,孔隙度大于5%,溶液易渗透。
层内存在着浸蚀间断面,层间破碎和不同产状的裂隙十分发育;尤其靠近陡倾断裂构造处,顺层破碎规模大,层内裂隙频率高。
以上这些特点有利于矿液的渗透、运移,给矿液的富集、沉淀提供了有利空间。
(2)层内含大量的黄铁矿和少量的有机炭,在近岩枝和断裂处围岩强烈蚀变产生绿泥石、水云母和黄铁矿等新矿物,形成还原环境,易于铀元素的富集沉淀。
(3)含矿层A层的顶、底板(B层)主要为角岩或角岩化岩石,岩石硬度大,裂隙不发育,角岩有效孔隙度小于2%,成为良好的屏蔽层,这一特点利于矿液的富集。
2.2地层本身为成矿提供部分铀源沿接触带外带砂岩在热变质和构造——热液蚀变作用下,部分铀被活化、迁移。
并且局部同生沉积的铀也提供了铀源,但这种情况分布是局限的。
2.3 构造的控制作用热液铀矿床矿液运移、沉淀的首要条件应有构造存在,矿床内不同方向、性质的构造十分发育,这给矿液的运移,矿液的富集提供了通道和场所。
构造对矿化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1)从区域上看:长江构造带和郯庐深断裂是控制庐枞铀和多金属成矿区的一级构造。
罗岭—黄屯断裂与头陂断裂控制着南东部铀矿亚带的产出,该亚带沿某某山—城山—某山一带展布于庐枞火山岩盆地的南东边缘,长约75km,它包括某铀矿、某3铀矿,某某山铀矿三个铀矿床和乔庄、城山等 39个铀矿点、矿化点。
东西向的浮山—黄梅尖基底断裂控制着中下侏罗统砂岩的沉积,侵入岩、火山岩及火山机构的分布,是控制某某铀矿化聚集区的最主要一条构造。
某某地区有三条东西向的断裂是其组成部分,它们与接触带构造联合控制着昆山地区铀矿化的分布。
(2)在矿床范围内,岩体接触带与两条主断裂组成了双断裂夹持区,控制着矿床的空间定位,该夹持区岩石蚀变强烈,脉体发育,是深部矿液汇聚、运移的通道和储矿场所。
某某1铀矿床主要工业矿化集中于此夹持区内。
(3)在双断裂夹持区内和矿区一些主构造的上下盘,次级断裂,裂隙和裂隙带,层间破碎和顺层构造十分发育,当这些构造切穿含铀矿层(A层)时,往往形成铀矿化,所以次级构造也是主要含矿构造。
(4)在矿床范围内,地表所见铀矿体大部分赋存于不同构造及其两侧,矿体产状随构造产状变化而变化,深部也有部分工业铀矿体产于构造中,品位相对较高。
2.4岩体的控制作用岩体对铀矿化的控制作用,与上述因素相比显得更为重要。
由于岩体的侵入和构造活动,围岩产生物理、化学成分的改变,使岩石发生破碎、蚀变,矿化的好坏与蚀变的强度一致,矿区内强蚀变区便是工业矿体的主要分布区。
岩体接触带既是一个热液循环系统,又是上升的岩浆残余热液与大气降水的交汇带。
在岩体的内倾的缓倾斜地段,接触带变异出现台阶和凹兜,使岩浆期后的热力效应和化学效应得到了充分发挥。
在岩性构造条件具备、物理化学环境适宜的情况下,有利于铀矿化的形成。
岩体对铀矿化的控制作用可概括为:空间上相依,时间上相近,成因上相联。
(1)空间上相依:在矿床范围内,主要工业矿体都分布在外接触带0-400m范围内;对于内带,矿体大部分在接触面附近,而远离接触带就相对变差或无矿。
接触面的展布和形态对矿化的控制作用也很明显,大部分矿体是在岩体界面随岩体形态变异、拐弯、凹陷的。
(2)时间上相近:矿床的铀矿化有三个成矿期:66.6Ma、113Ma、176Ma,其中176 Ma成矿期为砂岩中铀,主成矿期为113 Ma。
产铀岩体主体岩石的年龄为133-135Ma,补体岩石为115-119 Ma,成岩成矿时代基本相近。
表明矿床内铀矿化是岩浆分异晚阶段的产物。
(3)成因上相联:岩体是铀成矿的热源体;岩体是深部成矿物质的先导;岩体提供了部分铀源;岩体接触带提供了成矿热液上升通道和储矿空间。
三、矿床成矿规律及远景评价3.1成矿基本规律(1)矿床位于大别隆起和江南地背斜夹持的长江断裂拗陷的安庆断褶束内。
长江构造带活动时间长,规模大,深断深熔作用等特征明显,控制着庐枞地区沉积作用、构造和岩浆活动。
同时,矿床处于罗河、罗岭—黄屯、头陂等断裂的夹持区内,他们控制着区内构造的发生发展,为区内铀矿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地质背景。
(2)呈NE向展布的燕山晚期正长岩带是有利的铀成矿带,带内除了某铀矿床外,还发现了某某山、某3等矿床矿点,铀资源量较丰富。
(3)黄梅尖岩体是一个复杂的岩体,面积颇大,它多期次的浸入活动为铀矿的形成提供了热水溶液和铀源。
(4)近E-W向构造发育,并且有一定的规模。
这组构造与岩体接触带夹持部位的次级构造和层间构造较发育,同时,岩体接触介面多变异部位和舌状岩枝发育,为铀矿的生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5)罗岭组是某某1铀矿床主含矿层位,该层位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地化环境和储矿场所。
(6)铀矿化与围岩蚀变有着密切的关系,与铀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有红化、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水云母化、绿泥石化和萤石化等,它们的发育程度基本决定着铀矿化的规律和贫富。
(7)多来源、多因素、多次迭加是富铀矿形成的必要条件。
(8)石英正长岩外接触带型铀矿化是主要的铀矿化类型。
矿床内铀矿化沿岩体接触带分布,二者在空间上相依,时间上相近,成因上相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