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用药 岂能随便
激素类药膏不能乱抹抹
![激素类药膏不能乱抹抹](https://img.taocdn.com/s3/m/4e794f9f8762caaedc33d40e.png)
激素类药膏不能乱抹抹作者:吕荣华来源:《家庭医学》2015年第03期小张在使用化妆品后脸上常常会出现红疹子,瘙痒难忍。
经朋友推荐,小张试用含有皮质类固醇激素的药膏涂搽,涂后脸上的红疹子果然消失了,也不痒了。
小张非常高兴,以后稍有不适便用激素类药膏往脸上抹。
久之,她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激素了,并且面部常常出现潮红和瘙痒不适感。
到医院检查诊断,才知道患了“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激素类药膏分为两类,一类是盐皮质类固醇激素,以醛固酮和去氧皮质酮为代表,主要影响水、盐代谢,在临床上应用较少;另一类是糖皮质类固醇激素,以考的松和氢化考的松为代表,主要影响糖和蛋白质等的代谢,且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也较多见。
所以,激素类药膏治疗皮肤病不可滥用,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并不是所有的皮肤病都适用由于激素类药物是免疫抑制剂,可以诱发或加重感染,故其对病毒、细菌和真菌性皮肤病不适用。
而且使用激素类药膏不是病因性治疗,对许多皮肤病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根治,且易复发。
一些感染性皮肤病如单纯疱疹、皮肤结核、痤疮、毛囊炎、足癣、体癣和股癣等,也不能使用激素类药膏,否则会加重病情和耽误治疗。
不可以长期使用长期大量外抹激素类药膏,在用药部位会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萎缩纹、色素沉着、紫癜、瘀斑、伤口愈合缓慢、多毛症、痤疮样或酒渣鼻样皮疹;此外,通过皮肤吸收也可引起全身副作用,如引起骨质疏松等症,严重者甚至产生自发性骨折;还可诱发或加重感染,使感染病灶蔓延、恶化,如诱发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导致溃疡出血、穿孔,诱发青光眼、白内障,等。
停药时要逐步减量长期使用激素类药膏,因为减量太快或突然停药导致原病复发或加重,是激素的反跳现象,其原因可能是病人对激素产生了依赖性或病情未充分控制所致。
此外,还可出现一些原来疾病没有的停药症状,如肌痛、肌强直关节病、疲乏无力、情绪消沉、发热等。
因此,长时间使用皮质激素类药膏需要停药时,应当逐步减少用药剂量,直至完全停药。
过敏体质慎用药
![过敏体质慎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11c0db16a8956bec0975e38b.png)
龙源期刊网 过敏体质慎用药作者:张铁鹰来源:《家庭医学》2013年第04期20多岁的迟小姐曾因面部皮肤过敏接受过抗过敏治疗,好了以后就不太在意。
不久前她下巴处长出一粒痘痘,自觉影响美观,到药店购买了一支“丹皮酚软膏”,回家后按照说明书将软膏涂抹到了痘痘上。
没过多久,就感到脸部发痒,继而眼部开始肿胀、发红。
到医院就诊,被医生诊断为用药过敏,经连续5天的脱敏输液治疗,脸部红肿才消退大半。
痊愈后,迟小姐到药店“讨说法”,但店方认为,“丹皮酚软膏”系非处方药,这类药患者可以自行购买使用,而且其说明书中也提示了“孕妇及过敏体质慎用”,因此,药店对她用药后出现的不良结果,不承担责任。
对于此事,我支持药店的观点。
其一,丹皮酚软膏属于OTC类。
购买此类药品,患者无需持医生处方。
因此,若药店向迟小姐销售的“丹皮酚软膏”质量合格,则行为无过错。
其二,迟小姐使用不当。
患者自行用药,一定要严格按说明书上规定的用法。
丹皮酚软膏的说明书中写明“孕妇及过敏体质慎用”,但曾因面部皮肤过敏接受过抗过敏治疗的迟小姐却忽略了这点,直接将药品涂抹于痘痘上,导致了严重的过敏。
因此,迟小姐用药过敏系自身原因——没有尽到注意义务,后果应该自负。
药物过敏反应是用药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其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而与人的过敏体质有关。
发生过敏反应,轻者会出现药物热、药疹,这些症状大多在停药后会自行消失,无需特别治疗:重者会引起过敏性休克,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
过敏体质者就医一定要向医生说明自己的过敏体质,每次就诊,都要将自己已有的对某种药物的过敏史,向医生说清楚。
过敏体质者用药,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像“丹皮酚软膏”这样的非处方药,使用前一定要先看说明书,若有过敏史,一丁点也不能用。
若不知是否会过敏,可先将少量涂抹于脖子、手腕等处,先进行自我试敏,一旦出现过敏症状,立即停止使用。
皮肤病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皮肤病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fa48fa2d998fcc22bdd10d34.png)
摘要】皮肤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且近年来发病有上升趋势,有人认为只要涂点外用药就行了,结果往往无济于事,贻误病情,致使病情加剧、恶化。其实治疗皮肤病不仅要对症选药,还要根据病变的病期、部位准确选用不同剂型的药物。所以,要特别提醒患者“对症”和“规范”治疗。本文就皮肤病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作一介绍。
2.2依据不同部位选不同剂型
全身各部位用药用药剂型有差别:(1)在头皮:头皮是皮脂腺分布最多的部位,有大量皮脂腺分泌物,可招来真菌感染。可选用硫黄乳膏、希尔生洗液、采乐洗液来洗头。此类药物有去脂、抗真菌的作用。(2)面部:可选用3%硼酸溶液湿敷,方法为用浸满该溶液的4~6层纱布覆盖在面部,持续时间约为1小时,然后薄薄涂上一层艾洛松软膏,每天1次即可,同时须停用所有护肤品,减少刺激。此类外用药不仅有收敛、保护皮肤作用,还有抗过敏、消退红疹作用,对面部皮肤无不良刺激。(4)颈、背、四肢、手背和足背等部位:无极膏、可选用抗敏止痒水、皮炎平霜。此类药物有神经麻痹性止痒和抗过敏作用,对皮肤刺激性比较强,在颈部前侧、胸、腹、臀、四肢屈侧等部:这些部位表皮角质层比较薄,不能选用以酒精为溶剂的药水,但可选用氧化锌洗剂、炉甘石洗剂。(5)病位在腋下、脐周、腹股沟、外阴部以及肛门等部:上述部位皮肤分泌物较多,皮肤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当这些部位皮肤发生瘙痒时,往往同时会伴有白色念珠菌、表皮癣菌、毛癣菌、小孢子菌等真菌感染。可选用复方咪康唑霜、复方达克宁霜、肤康王霜、宝龙康霜、复方康钠乐霜,此类药物有抗过敏止痒和抗真菌感染作用,所以很适合这些部位的皮肤瘙痒。(6)在足底、足趾间:这些部位好发生真菌感染,可选用孚其药水联合特比奈芬霜或者咪康唑霜。先将孚其药水涂于患处,待其药水干透后再薄薄涂上丁克霜或者咪康唑霜。孚其药水是以酒精为溶剂的酊剂,有抗真菌止痒作用,联合其他抗真菌霜剂,可加强抗真菌感染作用,可以防发生真菌耐药性而影响疗效[3-5]。
荨麻疹能用红霉素软膏吗 慎用,可能导致激素依赖!
![荨麻疹能用红霉素软膏吗 慎用,可能导致激素依赖!](https://img.taocdn.com/s3/m/9ec6780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b.png)
荨麻疹能用红霉素软膏吗慎用,可能导致激素依赖!青霉素软膏是我们日常常用的一款药,很多人把它当作万能止痒药物使用,认为它对一些皮肤瘙痒病症都有效,例如荨麻疹、湿疹等,但荨麻疹能用红霉素软膏吗,它对荨麻疹治疗到底有没有用呢?一、荨麻疹能用红霉素软膏吗不能用。
荨麻疹是人们在生活中最常见到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也就是俗称的皮肤过敏,需要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如: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糖皮质激素才行治疗。
而红霉素软膏的主要成分是黄凡士林,软质液状石蜡制成的,主要用于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小面积烧伤、溃疡面的感染和寻常痤疮,对治疗荨麻疹是没有治疗作用的。
二、荨麻疹需慎用激素类药膏荨麻疹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如经常使用一些外用激素类成分的药膏治疗,如:地塞米松软膏、肤轻松等,虽然能很快控制皮肤过敏症状,但是一停用,过敏症状就会复发,长期使用激素类软膏会使皮肤失去正常防御和自我保护能力,最终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
三、荨麻疹可以用什么外用药1、炉甘石洗剂如荨麻疹患者身上瘙痒剧烈,红疹明显,但皮肤表面没有破溃处的,建议使用平价不含激素成分的炉甘石洗剂,它是由炉甘石、氧化锌制成的一种皮肤外用化学药制剂,具有收敛和保护皮肤的作用,适用于荨麻疹、痱子等急性瘙痒性皮肤病。
2、中药膏药(1)苍耳丸组方:苍耳子、苦参、白蒺藜各60克,蝉蜕30克。
制法:将诸药择净,研细,炼蜜和丸即成。
每次6克,每日3次,温黄酒适量送服。
功用: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适用于瘾疹,痒痛,或有细疮等。
(2)犀角散组方:犀角屑、川升麻、玄参、防风、白鲜皮、景天花、白蒺藜、人参、沙参各30克,甘草15克,马牙硝、牛黄各3克。
制法:将上药择净,研细,和匀即成。
每次6克,每日3次,竹叶汤适量送服。
功用:清热凉血,祛风止痒。
适用于瘾疹,胸闷等。
(3)桑椹芝麻膏组方:黑桑椹100克、黑芝麻100克、黄精50克、麦冬50克、生地黄50克、蜂蜜300克。
制法:将黄精、生地黄、麦冬同人沙锅,加适量水煎煮,每30分钟取药汁1次,再加水再煎煮,反复3次,药汁合并备用。
皮肤科抢救流程
![皮肤科抢救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30d1d7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0.png)
皮肤科抢救流程一、了解情况。
在皮肤科遇到需要抢救的情况,可不能慌。
咱们得先快速了解是啥情况呢。
是过敏严重得不行啦,还是皮肤感染引发了什么可怕的并发症呀?就像侦探一样,得把这些关键信息搞清楚。
要是过敏的话,得知道患者接触了啥特别的东西,是新换的化妆品,还是吃了啥从没吃过的食物。
要是感染的话,得了解这个感染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之前有没有用过啥药之类的。
这一步就像是给接下来的抢救搭个架子,要是这个架子搭歪了,后面可就麻烦咯。
二、紧急处理。
1. 呼吸问题。
如果患者有呼吸困难的情况,这可就是大问题啦。
咱们得赶紧让患者处于舒服的体位,一般就是半卧位啦,这样能让呼吸顺畅点。
就像给被堵住的小河流疏通一下河道一样。
然后呢,要是有氧气设备,赶紧给患者吸氧。
这氧气就像超级英雄的能量一样,能让患者舒服很多。
可不能慢悠悠的,每一秒都很关键呢。
2. 心跳问题。
要是发现患者心跳不太对劲,那也得赶紧行动。
先摸摸脉搏,感受一下心跳的节奏。
如果心跳特别快或者特别慢,就像调皮的小鼓乱敲一样,那就得准备好除颤仪啦,这个是比较严重的情况啦。
在等设备的时候,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像按压胸口啦,不过要注意力度,可不能把患者按疼了。
3. 皮肤状况。
如果是皮肤大面积溃烂或者起了很严重的疹子,这个时候要小心处理。
不要随便乱摸乱碰,防止感染加重。
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轻轻盖住,就像给受伤的皮肤盖个小被子一样。
如果是烧伤或者烫伤的情况,那得赶紧用冷水冲洗,不过要注意水温,不能太冷把患者冻着啦,也不能太热,那就起不到作用了。
三、药物治疗。
1. 过敏用药。
要是确定是过敏导致的需要抢救,那抗过敏的药就像救火队员一样要赶紧上场。
像肾上腺素这种,可是关键时刻的得力助手。
不过用这个药的时候得特别小心,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具体情况来确定剂量。
就像给不同大小的杯子倒水一样,倒多了倒少了都不行。
还有糖皮质激素,这个药也能起到很好的抗过敏作用,但是也有一些副作用,就像一个有点小脾气的朋友,得好好对待它。
儿童不合理用药分析
![儿童不合理用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fa920e49649b6649d74758.png)
儿童不合理用药分析儿童处在生理和代谢过程迅速发展变化阶段,对药物具有特殊的反应。
尤其是新生儿的组织器官及生理功能还没有发育成熟,体内酶系统也不十分健全,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体内过程,不同于成人。
而儿童的用药机会较多,感染性及其他后天性疾病容易发生,如果用药不当,就会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出现中毒,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
大量资料报道显示,年龄在<2岁的婴幼儿死亡病例与药物有关,其中最为突出的几类药物,包括抗菌药物、解热镇痛药、中成药、外用药物、保健类药物。
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监测到的病例报告显示,抗菌药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占了所有中西药病例报告总数的近一半。
如新生儿应用氯霉素后,由于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能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无活性的代谢物,导致血浆中游离的氯霉素增多,使新生儿皮肤呈灰色,引起灰婴综合征;新生霉素也有抑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而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磺胺药、硝基呋喃类药也可使葡萄糖醛酸酶缺乏的新生儿出现溶血。
使用最广泛的头孢类药物,如头孢克洛也有报道致惊厥[1]。
四环素类能与钙盐形成络合物,除使牙齿黄染外还使齿质易致龋齿,并影响骨质生长。
喹诺酮类药可影响幼儿软骨发育,导致承重关节损伤。
早产儿的卡那霉素分布容积较成熟儿小,因此血药峰浓度较成熟儿高,易造成卡那霉素中毒,对听神经和肾功能造成影响。
有些医生和家长在普通感冒和发烧使时都用抗菌药物,其实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都是由病毒引起,而抗生素对病毒是无效的。
解热镇痛药的不合理使用儿童呼吸道发育不全,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诱发肺炎,引起发烧。
有的医生在没有查明病因前,就盲目使用解热镇痛药,这样不仅会掩盖病情,还会引起呕吐、失水、代谢性酸中毒等一系列反应。
水杨酸类药可与血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使血中游离胆红素增加,新生儿血脑屏障尚未形成完全,胆红素易进入脑细胞内,使脑组织黄染,导致核黄疸,甚至引起死亡。
对乙酰氨基酚更易引起肝损害、血液变化和胃出血[2]。
皮肤病诊疗管理制度
![皮肤病诊疗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937647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c.png)
皮肤病诊疗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1.1 本规章制度是为了规范医院皮肤科的诊疗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2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皮肤科的全部医务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包含医生、护士、行政人员等。
1.3 本规章制度的内容应与国家卫生、医疗管理法律法规保持全都,遵从医学伦理准则和患者权益保障原则。
第二条诊疗流程2.1 患者就诊时,应经过挂号、排队、分诊等环节,确保就诊有序。
2.2 医生应认真询问患者病史、症状等信息,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诊断,不得随便开具药物,并注明使用方法。
2.3 医生应依据患者情况,进行必需的体格检查和辅佑襄助检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2.4 医生应向患者认真解释疾病的性质、治疗方案等,并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显现的预期效果和不良反应。
2.5 医生应提示患者依照指定的时间和剂量用药,定期复诊以便评估治疗效果。
2.6 医生应建立患者的电子病历,认真记录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案、用药情况等,确保医疗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三条用药管理3.1 医生在开具药物时,应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遵从医疗行为规范,合理用药。
3.2 医生在开具药物时,应填写规定的处方单,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等,并加盖医院公章。
3.3 护士在发药时,应核对医生开具的处方单,确保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等与处方单相符。
3.4 医院应设立合理的药库,依照药品管理规章制度,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3.5 医生、护士应定期参加药物培训,提高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
第四条感染掌控4.1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感染掌控制度,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4.2 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应正确佩戴干净的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防止交叉感染。
4.3 医院应定期对医疗设备、用具、工作环境进行消毒和清洁,保持环境干净。
4.4 患者应依照医生和护士的引导正确进行个人卫生,防止继发感染的发生。
4.5 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掌握感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关于部分皮肤科医生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的通知
![关于部分皮肤科医生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3c8774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0.png)
关于部分皮肤科医生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
的通知
尊敬的皮肤科医生:
经过对相关政策的研究和讨论,我们决定向部分皮肤科医生授予抗菌药物处方权。
这一决定是为了提高患者对皮肤科治疗的便利性,并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以下是您需要知道的通知事项:
1. 受限医生范围:此授权仅适用于皮肤科医生,并对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医生开放。
授权医生名单将由医院进行确认并定期更新。
2. 抗菌药物处方要求:授权医生在处方抗菌药物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机构的要求。
处方中应清楚标明患者信息、药物名称、用药剂量、疗程等相关信息,并在医疗记录中详细记录用药情况。
3. 患者教育和管理:授权医生应重视患者教育工作,向患者详
细说明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可能的副作用。
同时,定期追踪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记录相关情况。
4. 监测和汇报要求:为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授权医生应
配合医院对其处方行为的监测和汇报工作。
医院将定期进行审查和
评估,并与授权医生进行必要的交流和指导。
5. 知识更新和培训:为了提升抗菌药物处方的质量和合理性,
医院将定期举办培训会议和学术讨论,提供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研究
成果,帮助授权医生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通过授予部分皮肤科医生抗菌药物处方权,我们相信可以更好
地服务患者,促进抗菌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并提高医疗质量。
谢谢您的支持和合作!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XX医院
日期。
简述皮肤疾病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
![简述皮肤疾病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d8a8f2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4.png)
简述皮肤疾病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
外用药物是用于治疗皮肤疾病的药物,使用外用药物时需要遵循一些使用原则:
1. 选择适合病情的药物: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外用药物,如抗真菌药物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类固醇药物用于治疗炎症等。
2. 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使用前需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以及使用频率。
3. 清洁皮肤:在使用外用药物前,应清洁患处皮肤,并保持干燥。
可以使用温和的清洁剂,轻轻洗涤患处,然后用柔软的毛巾轻拍干。
4. 准确使用药物:将适量的药物挤出,均匀涂抹在患处皮肤上,轻轻按摩以促进吸收。
避免直接接触药物的开口处,以免引起污染。
5. 避免刺激性物质:使用外用药物时,尽量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物质的清洁剂、化妆品等,以免加重皮肤症状。
6. 注意合理搭配其他治疗措施:外用药物一般与其他治疗措施相结合使用,如内服药物、物理疗法等。
按照医生的指导同时使用其他治疗措施,可以增加治疗效果。
7. 按规定完成用药周期:使用外用药物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完成用药周期,不可自行停药或过量使用。
8. 注意药物的保存:将外用药物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使用过期的药物或改变药物外观的药品要及时丢弃。
总之,使用外用药物要根据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注意患处皮肤的清洁和护理,同时遵循用药周期。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治疗效果不明显,应及时咨询医生。
不要随便用激素药膏来止痒
![不要随便用激素药膏来止痒](https://img.taocdn.com/s3/m/54e5c8f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6d.png)
不要随便用激素药膏来止痒
刘丽丽
【期刊名称】《健康问答》
【年(卷),期】2006(000)002
【摘要】油菜花开了,本来以为过了冬天,脸上的皮肤可以恢复滋润,可是有不少人在春天反而觉得皮肤干燥,脸上有皮屑,甚至有瘙痒感。
春季是皮肤病高发季节.皮肤不适千万不可随意用药。
【总页数】1页(P45)
【作者】刘丽丽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激素类药膏不能随便涂
2.中药健脾止痒颗粒合铍宝消炎癣湿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分析
3.女人不要随便说“随便”
4.止痒药膏切忌乱用
5.清肠茶、随便果不要随便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皮肤科用药处方管理办法细则
![皮肤科用药处方管理办法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62b1685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4.png)
皮肤科用药处方管理办法细则1. 引言皮肤疾病是指发生在人体皮肤上的疾病,包括皮疹、斑丘疹、糜烂、溃疡等。
在临床治疗中,皮肤科医生常常需要开具药物处方给患者使用。
为了规范皮肤科用药处方管理,保证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本文详细介绍了皮肤科用药处方管理办法的细则。
2. 处方开具2.1 处方撰写要求处方纸须加盖医疗机构公章,详细填写医生姓名、职称、所在医疗机构等。
以明确的诊断为依据,合理选用药物并标明药物名称、规格、用法、用量和使用周期。
对于慢性病患者,应注明续方的使用周期和就诊频率。
禁止使用模糊不清的字迹或删除涂改。
2.2 处方审查医疗机构应设立药事管理人员对处方进行审查,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审查内容包括处方的完整性、标识性信息、用药指征和禁忌症、药物剂量和用法等。
不合理处方应当进行退回或注明审查意见。
3. 药品购买和发放3.1 药品采购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药品采购制度,保证药品的质量和供应的连续性。
药品的采购应选择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药品。
对于进口药品,应保证其质量合格、来源可追溯。
3.2 药品发放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发药窗口或独立发药室。
患者持有有效处方,并经过核实后方可发放药品。
发放药品时应核对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4. 处方管理4.1 处方保存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处方保存系统,并按规定保存一定的时间。
电子处方应通过网络进行备份,确保处方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处方保存时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确保处方信息不被泄露。
4.2 处方查询医疗机构应建立便捷的处方查询系统,方便医生和患者随时查询处方信息。
患者可通过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和处方号码,查询到自己的历史处方记录。
医生在开具处方前,应先查询患者过往处方信息,对其病情和用药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5. 处方使用评估5.1 疗效评估医生应对患者用药后的疗效进行评估,了解药物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情况。
对于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2023年皮肤病用药指南最新版
![2023年皮肤病用药指南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23b8f304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4.png)
2023年皮肤病用药指南最新版咱们的皮肤有时候会生病呢。
比如说,夏天的时候,蚊子咬了,皮肤就会起个红红的包,痒痒的,这时候可能就需要用药啦。
皮肤生病的原因有好多。
就像小敏,她特别喜欢在草丛里跑来跑去玩。
有一次,她在草丛里玩了好久,回来后,腿上就起了好多小红点,又痒又难受。
这就是因为草丛里可能有小虫子或者一些让皮肤过敏的东西。
那如果皮肤生病了,该怎么用药呢?要是被蚊子咬了,起了小包,爸爸妈妈可能会给我们涂清凉油。
清凉油一擦上去,凉凉的,那种痒痒的感觉就会减轻一点。
还有花露水,喷在皮肤上,有一股香香的味道,也能让蚊子不敢靠近,要是已经被咬了,也能让包不那么痒。
要是皮肤过敏了,像小敏那样起了小红点,可能就需要一些专门治过敏的药膏。
这些药膏可不能乱擦。
有一次,小辉脸上有点痒,他看到家里有个药膏,也没问爸爸妈妈就擦了。
结果,脸上变得更红更痒了。
原来啊,那个药膏是治别的皮肤病的,不适合他脸上这种过敏。
还有啊,要是皮肤长了小痘痘,有的痘痘是因为上火了。
像我们吃了好多油炸的东西,像炸鸡块啊,薯条啊,脸上就可能会长小痘痘。
这时候,不能用手去挤,不然会留下小疤疤的。
要擦一些能消炎的药膏。
比如说红霉素软膏,这种药膏擦上去有点油油的感觉,但是能让痘痘慢慢消下去。
要是皮肤破了,可千万要小心。
就像小明,他跑步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膝盖擦破了皮。
这时候不能随便找点药就擦。
要先把伤口清洗干净,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一下,然后再擦点碘伏。
碘伏擦在伤口上,会有一点凉凉的、刺痛的感觉,不过这是在给伤口消毒呢。
消毒之后,再根据伤口的情况,贴上创可贴或者用纱布包起来。
我们的皮肤很重要,用药的时候一定要听爸爸妈妈或者医生的话。
不能自己乱用药,不然皮肤可能会变得更糟糕的。
如果皮肤生病了,要好好照顾它,就像照顾我们心爱的小宠物一样,给它用对药,这样皮肤就能快快好起来啦。
牛皮癣患者用药三忌
![牛皮癣患者用药三忌](https://img.taocdn.com/s3/m/0c05ac841ed9ad51f11df213.png)
牛皮癣患者用药三忌牛皮癣,是一种病程相当长的慢性皮肤病,医学上也叫它银屑病。
患此病后,通常需要长期用药。
许多患者在长期的治病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便常常自己决定用药,因而引发了许多的不良反应。
在这里,提醒牛皮癣患者,要谨慎用药,至少要做到以下三忌:一、禁忌外用刺激性药物。
所谓刺激性药物是指涂用此类药物后,原先淡红色的皮疹会变为鲜红色的皮疹,并出现水肿、糜烂、渗液,甚至会出现许多新发的、更严重的牛皮癣皮疹,或者形成红皮病而危及生命。
那么,哪些外用药有刺激性呢?有刺激性的外用药有两类。
一类是酊剂即以酒精为溶剂的外用制剂,如水杨酸酊、皮炎宁酊、氯氟舒松酊、氮芥酊等。
此类药物虽然有去除鳞屑、消除红斑的作用,但其中所含的90%浓度的酒精溶剂会对牛皮癣皮疹有很大的刺激性。
另一类是浓度高的外用药。
治疗牛皮癣一般可使用含有5%水杨酸钠的软膏,含有10%尿素的软膏,含有0.05%维甲酸的软膏。
如果使用了含药量过高的软膏就会对牛皮癣皮疹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二、忌内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药。
此类药物有去炎松针剂、强的松片、地塞米松片等。
内用此类药物后会使牛皮癣皮疹迅速减轻或消退,但停药后病情常会迅速复发。
有的病人病情复发后,其症状会比以前更为严重。
牛皮癣病人如多次或长期内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特别是易发生应激性消化性溃疡。
其临床表现是:大量呕血、便血。
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研究发现,牛皮癣患者的胃和十二指肠粘膜下的血管壁菲薄,其毛细血管呈扩张状态并扭曲成团。
而皮质类固醇激素有加速蛋白质分解的副作用,从而使牛皮癣患者的胃和十二指肠粘膜下的血管壁会变得更薄,容易破裂出血。
胃和十二指肠粘膜下的肌层被溶解后易发生消化性溃疡。
此外,长期内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还会导致高血压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病症。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场上所售的某些治疗牛皮癣的复方中成药,虽然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但使用此类药物的患者停药后,也会出现病情“反跳”现象。
皮肤病外用药使用原则
![皮肤病外用药使用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5bbb46c3b3567ec112d8a24.png)
皮肤病外用药使用原则
……
(1)急性期皮损不能用刺激性药物,涂药时避免用力摩擦,以减少刺激。
(2)肿胀明显或有渗液的皮损可采用湿敷的方法,使之收敛,减少渗出。
湿敷间歇期用糊膏,不用油膏或洗剂。
1 次湿敷面积不得超过体表总面积的1/3,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3)单纯红肿、无渗液的皮损不能用油膏,可用洗剂、粉剂或糊剂。
(4)亚急性皮损可选用霜剂、油剂、洗剂或粉剂,不宜用软膏。
(5)慢性皮损皮肤浸润肥厚、苔藓化、角化或皲裂,适宜使用油膏或加用角质剥脱剂。
(6)皮损并发感染时,应先治疗炎症,待感染控制后再治疗皮肤病。
炎症期不能使用刺激性的外用药。
(7)选择外用药宜从低浓度开始,并在小面积使用。
表皮剥脱或有溃破的皮损,药物容易被吸收,因此,用药后要注意局部及全身反应,并注意药物副作用,刺激性强的药物要慎用。
(8)用药前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致敏性或刺激性强的药物。
(9)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部位用药也有所不同。
婴幼儿、女性面部皮肤娇嫩,用药后容易被吸收,也容易受到刺激,应选
用浓度低、刺激性小的药物。
面部及暴露部位不使用引起色素沉着的药物,以免影响美观。
有关外用乳膏的国家政策
![有关外用乳膏的国家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df652e9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14.png)
有关外用乳膏的国家政策
国家政策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外用乳膏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规范外用乳膏的研发、生产和使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一、政策背景
外用乳膏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的治疗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混淆,导致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还有一些企业夸大产品的疗效,误导消费者等等。
因此,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法规,旨在加强对外用乳膏的管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
二、主要内容
1. 严格控制外用乳膏的质量
国家要求生产企业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国家还加强对外用乳膏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进行处罚和曝光。
2. 规范外用乳膏的宣传
国家禁止生产企业在外用乳膏的包装上标注“特效”、“专治”等字样,避免误导消费者。
此外,国家还要求企业在产品说明书上注明产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使用风险和注意事项。
3. 加强对外用乳膏的监管力度
国家建立了外用乳膏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市场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处理。
同时,国家还鼓励消费者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三、结语
外用乳膏是国家出台的重要政策和法规之一,对于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广大企业和消费者能够认真遵守相关政策和法规,共同推动外用乳膏市场的健康发展。
损其脾者,饮食不为肌肤
![损其脾者,饮食不为肌肤](https://img.taocdn.com/s3/m/6b96ab7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c.png)
损其脾者,饮食不为肌肤大家都以为皮肤病很难治,而且用药后容易反复。
要我说不是难治,是不得方法。
皮肤病一般表现为痒,痒为泄风,所以治痒要疏风通络,疏风通络的药有各类藤类药,比如海风藤、青风藤、忍冬藤、络石藤。
大家看这些藤藤条条,他能够穿走上下,使人体经络脉道起到通络祛风之效。
同时这些痒还有一个来源,就是血液有毒浊,沉渣泛起,刺激神经血管壁,就会瘙痒。
这时要治本就得败毒下行,故会用些大黄、黄柏、艾叶、苦参,这些除毒热排血浊的草药。
用这两个思路,随便加一些药来煎水洗澡,会有效果,但对于慢性荨麻疹痒症,就不能单独依靠外洗方,还得健脾。
脾者皮音也,脾胃有一个重要作用,它能把营养物质输送到最外层皮肤,最外层皮肤出问题,反应它脾胃输送精微功能减退,那些顽固皮肤病的,基本上脾胃都好不到哪去。
外物生长靠供养,失去供养不生长,皮肤乃至五脏六腑都要靠脾胃去供养,这个后备粮草出了问题,前线根本没法打仗。
故《难经》上讲:损其脾者,饮食不为肌肤。
当你的脾胃受损后,肌肤就得不到充足的供养,各类皮肤病的真相都是脾胃伤,不让脾胃恢复,皮肤病是不能根除的。
名医李东垣看到这点说:脾胃一伤,百病丛生,脾胃一好,万邪立安。
所以我们常让病人内服参苓白术散,或六君子汤加五皮饮,取它培土生金,助肉长皮之意。
一个国家内壮后,它的边防自稳,一个人脾胃强大后,他的皮肤自动强大。
我们觉得治疗这些皮肤病,真的没有那么难,为什么呢?甚至还没用药,它们就纷纷走掉了。
这两天都有湿疹脚痒荨麻疹癣疾以及黑眼眶的患者来。
他们着急地问,要怎么治?我们笑笑说,可能还没有结束,你的病就结束了。
结果有些当天就好,有些三天四天就转过来,你想一下,吃的是粗茶淡饭,喝的是清澈的泉水,呼吸的是大自然最纯洁的空气,整个人五脏六腑都通过三五天洗了一遍,你身体里头还有什么藏污纳垢之处,只需要轻轻拍打,加强穿越的力道,很快就把它们消化排出体外。
当你狼吞虎咽,饥肠辘辘的时候,也就是你病消体旺之时。
私处搽药 小心“殃及池鱼”
![私处搽药 小心“殃及池鱼”](https://img.taocdn.com/s3/m/2117db7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15.png)
家庭医药 2014.0415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避免狼吞虎咽和速战速决。
4.饮食卫生 不清洁或不新鲜的食物会引起急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是许多慢性胃病和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致病因子,大多是由于饮食不洁相互传染所致。
所以注意饮食卫生非常重要。
5.择时饮水 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
最佳饮水时间是早晨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汤泡饭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6.饭后莫急走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但这个“饭后”,是指在饭后20~30分钟后,此时散步,有利胃的消化。
绝非是刚吃完饭时。
7.注意保暖 寒冷会使胃的活动减缓或出现胃痉挛,故要保持胃部的温度,不要受寒。
8.避免刺激 烟酒、辛辣饮食会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
9.心情舒畅 人的情绪与胃部健康息息相关。
因此,要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
10.慎重服药 不少药物对胃黏膜有刺激,可损伤胃黏膜,甚至引起溃疡。
如氯化钾、红霉素、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和含利血平的降压药。
服药时应咨询消化专科医生,以避免药源性胃黏膜损害。
11.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量,可有效地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癌力。
因此,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12.不吃霉变食物 不吃发霉变质的花生米、玉米以及变质的肉类、鱼类、贝壳类。
同时,要少吃咸肉、腌腊食品等,以避免食物中的自然致癌物。
13.注意口腔卫生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致病菌,可寄生于牙菌斑、牙结石、牙周袋及牙刷上。
因此,要坚持饭后漱口,早晚刷牙,减少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几率。
私处搽药,小心“殃及池鱼”□ 武汉协和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教授 冯爱平有一位小伙来门诊看阴囊瘙痒症,说这种病困扰他多年,很影响心情和工作。
并说,不知怎么的,两大腿内侧有很深的萎缩痕迹,想问问什么原因。
我叫他解开裤子让我看看,他顿时扭扭捏捏不好意思。
我有些不解,我是男医生,有什么害羞的呢?可当看到他隐私处的另一面时,我才理解这位高大帅气的小伙为什么不愿把自己的难言之隐曝光。
医院的药和药店的药,有什么区别吗?
![医院的药和药店的药,有什么区别吗?](https://img.taocdn.com/s3/m/7824ad0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4.png)
医院的药和药店的药,有什么区别吗?
医院的药和药店的药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医院的药几乎都得有国药准字的批号才能进医院,尽管个别医院的科室里面有一个械字号或者消字号的药膏或者药水,但那是极少的。
但如果你去药店去看的话,太多的皮肤科的药是卫或者消字号,而且很多都是打着所谓的纯中药、苗药或者藏药的旗号进入药店,而且药店的工作人员更多的会向顾客推荐这些药,不仅仅因为这些药它的价格相对来说贵一点,而且我相信它里面一定是有猫腻的。
这些药膏它并不是正规的药,而且很多所谓纯中药它往往里面违规可能添加了激素来进行治疗,但他这种成分并没有在它的成分表里面能够体现出来,所以可以认定是假冒伪劣的药或者说假药,但是却堂而皇之的进入药店来进行销售,实际上国家最应该监管的就是这些药膏。
因为这些药膏对我们老百姓的皮肤往往可能并没有特别大的好处,反而会损害皮肤,比如长期使用不标明激素的药膏,有的患者的脸上出现了比较多的毛细血管扩张,出现激素依赖性皮炎,这些都是不对的!
所以我们普通老百姓去药店买药的时候,一定要睁大自己的眼睛!国家应该对药店进行一次严格的大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用药岂能随便
*导读: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患皮肤病后应积极治疗。
在皮肤病治疗中,外用药物占很重要的地位。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选用皮肤病外用药物呢?……
一、急性皮炎
皮肤出现红斑、水肿伴有大量渗液或脓性分泌物时,宜选用具有散热、消炎、清洁等作用的溶液湿敷,如硼酸洗液、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溶液等。
湿敷时,应先将4~6层纱布浸于溶液中,取出后挤至不滴水,同时,注意敷料始终要保持潮湿和清洁,一般宜三四小时换一次。
急性皮炎无渗液时,宜选用具有散热、消炎、干燥、护肤及止痒等作用的水粉剂,如炉甘石洗剂等。
水粉剂的药物浓度应由低到高,外用前应摇匀,糜烂渗出处禁用,也不宜用在毛发部位。
水粉剂可每日涂抹多次。
二、亚急性皮炎
皮肤红斑趋向消退,渗液少,伴有糜烂、结痂、鳞屑时,宜选用具有润滑、消炎、护肤、止痒等作用的乳剂,如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尿素软膏(乳膏)等。
亚急性皮炎伴有少量渗液时,宜选用具有消炎、护肤、轻度干燥作用的糊剂,如复方新霉素软膏、冻疮膏、硝酸咪康唑软膏等。
糊剂使用前应将原有的糊剂轻轻擦去,或用油清洗,但不可用水
洗。
糊剂不宜用在毛发部位。
三、慢性皮炎、慢性湿疹
皮肤开始结痂,伴有鳞屑、增厚、干燥时,宜选用润滑、软化痂皮、穿透皮肤作用强的软膏,如酞丁胺软膏等。
四、慢性皮炎、肥厚性皮损
皮肤出现增厚、干燥、肥厚时,宜选用有消炎、杀菌、止痒等作用的搽剂(酊剂),如复方苯甲酸酊。
酊剂勿用于口腔周围、皮肤黏膜和皮肤薄嫩处,也不宜用于乳房下部、外阴及面部。
特别提醒:
1.所有皮肤科外用药均应避光密封干燥保存,同时避免接触到眼睛。
2.长期使用炉甘石洗剂可导致皮肤萎缩,也可引起酒渣样皮炎、口周皮炎。
3.孕妇禁用硝酸咪康唑软膏和酞丁胺软膏。
4.老人、孩子在使用皮肤科外用药时,最好遵医嘱。
5.上述药物治疗皮肤病5天后,症状如未缓解,就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