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四第1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作业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第一讲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改革共25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第一讲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改革共25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第一讲宋元时 期的政治制度与改革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

高考历史一轮岳麓版通史复习课件:阶段四 课时1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高考历史一轮岳麓版通史复习课件:阶段四 课时1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①科举制度:废除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要求考生联系当前实际,参加 经义策论
的考试。 ②选官制度:批评“恩荫”授官制度,要求贯彻 择优录用 的原则。
③教育制度:太学生中的优异者可以不通过科举考试直接任官;设立了律学、医学, 健全了武学,还拨出一些官田作为学田,发展地方教育。
4.结局 (1)失败:由于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变法最终失败。 (2)变质:宋徽宗时,蔡京借恢复新法之名,行敛财之实。
(1)解读史料一,紧扣史料关键信息从知府和通判的职能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角度 理解。 (2)史料二抓住“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理解元朝行省制度
运行机制的特点。
1.根据史料一,指出宋代知府与通判的地位和关系如何?这反映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
的什么特点? 提示:关系:知府虽然总理郡政,但受通判牵制,重要公文必须与通判联署才有效。 通判虽是知府的副手,但是可以监督知府,并且可以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 特点:通判监督知府,知府与通判互相牵制,反映宋代通过地方分权来强化中央集 权的特点。 2.依据史料二,概括元朝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
唯物史观
家国情怀
考点一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1.君权专制的加强 中书门下 (1)宋朝:设置“__________”作为宰相办公机构;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的 军政权、财政权;宰相只保留行政权。
(2)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元代宰
相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 (3)监察体制: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兵权,解除了武将的权力,以文人代替武将出任地方官。重文轻武国策推动了宋代 科举考试的发展,为士人地位的提高提供了条件,但也为宋代的“积弱”埋下了隐 患。
[史料史论]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2020届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一轮复习课件 1.4.1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

2020届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一轮复习课件 1.4.1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

1.古代回避制度:古代的任职回避制度,从东汉时代建立,南 北朝时普遍推行,唐宋时期日趋严密,一直沿用到清末。在一千八 百余年的吏制建设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是我国古代一项很有 特色的官吏制度。官员回避制度的具体内容在不同朝代、不同时期 不大一样,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地区回避,即官员的籍 贯与就任地区不得相同或接邻;(二)亲属回避,即有直接血缘关系和 姻亲关系的人员,应避免在同一衙门,或有上下级关系的衙门,或 互为监察的单位担任职务。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它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却造成军 队的战斗力低下。 ②分割权力,相互制约,皇权高度集中:这有利于巩固政权, 但却导致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边防空虚, 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重要原因。
高考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四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 熟—宋元时期
第6讲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
历史通史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第 6 讲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
[考纲解读] 1.从宋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宋元时期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史料一 《史记·货殖列传》:“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 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 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第1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课后作业课件人民版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第1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课后作业课件人民版
解析
7.(2018·河北鸡西县士第四名及第。后世流传:主考官翰 林学士聂冠卿等人原定王安石为进士第一名,却因王安石在答卷时引用 《尚书》中周公告诫成王的“孺子其朋”一词,而被宋仁宗“削去魁首, 斥为第四”。这表明北宋( )
解析
8.(2018·绵阳模拟)史书记载,宋仁宗自己曾经对臣子表示:“措置 (处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 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这表明( )
A.理性思考影响君主施政 B.丞相制可以消除决策失误 C.宋代君主权力有所削弱 D.宋仁宗无意加强君主专制 答案 A
解析
4.(2019·福建闽侯开学考)据统计,唐玄宗时宰相34人只有7人是进 士,肃宗时宰相16名,进士出身者只有4人,代宗时期宰相12名,也只有4 人是进士。北宋有宰相72人,进士出身的有63人,南宋有宰相63人,进士 出身的有48人。唐宋时期的这一变化( )
A.确保了官员廉洁从政 B.提升了政府行政效率 C.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 D.构建了平等政治体系 答案 C
答案
解析 材料中“措置(处置)天下事……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 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体现了宋仁宗因担心一人决策会出现失误, 于是付诸“公议”,A项正确。丞相制并不能消除决策失误,故B项错误; 根据“若自朕出,皆是则可”说明C项错误;“公议”不等于决策,故D项 错误。
解析
9.(2019·河南滑县联考)南宋哲宗、宁宗、理宗都曾设“平章军国重 事”和“同平章军国重事”,由老臣或权臣担任,处理军国大事,位高于 宰相。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解析
3.(2018·重庆三模)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 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 度。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 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这反映了( )

2020届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专题四第1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课件(54张)

2020届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专题四第1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课件(54张)

史学素养
卷Ⅲ·T27
史学方法,考查史料实证
★★
与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2016·全国 卷Ⅰ·T26
君主专制
宋代重史传统对君主专 制的影响,考查历史解释 的学科素养
★★★
栏目 导引
专题四 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
高考试题
考查内容
素养立意
试题难度
备考分析:本讲近几年考查相对较少,多集中考查北宋时期的
君主专制、科举制等,重点考查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影响,注重
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建议备考时注重
对中央政治制度的内涵和外延的掌握
栏目 导引
专题四 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
1.(2018·高考全国卷Ⅲ·T25)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
宰相人数
任官情况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栏目 导引
专题四 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
高考试题 考查内容
素养立意
试题难度
以表格形式,考查科举
2018·全国 卷Ⅲ·T25
科举制
制的影响,考查时空观 念与历史解释的学科素
★★★

栏目 导引
专题四 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
高考试题 考查内容
素养立意
试题难度
以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
2017·全国
宗活动的历史记载考查
栏目 导引
专题四 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
(2)影响 ①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 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 用。 ②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 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③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 赖;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也难以发挥管理的实效。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__宋元课时1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课件岳麓版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__宋元课时1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课件岳麓版

[史料史论]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由于矫枉过正,后继者又不知变通 的消极后果。如地方权力太弱,在反侵略战争中无力抵抗;对军队 了军队的战斗力,在对外战争中居于弱势;官僚机构分化事权和互 成机构重叠、官员队伍庞大、效率低下等问题。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 核心论点:(1)宋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造成地 军队战斗力不强,在抵抗外族入侵时居于弱势。 (2)官僚机构分化事权和互相牵制,造成“冗官”“冗费”现象。
(3)王安石被起用为相,以“三不足”的精神主持变法革新。
(4)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等社会各种矛盾激化。 2.目的:解决社会危机,实现 富国强兵 ,巩固封建统
3.内容 (1)理财:富国之法 ①青苗法:由政府拿出一定数量的钱或粮食作本,以低息贷借给 再按20%到30%的利息率归还钱粮。 ②募役法 :由州县政府出钱雇人服役。政府事先根据需要预算所 每家每户的富裕程度摊派“ 免役钱 ”,越是大户人家,出钱 ③其它: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
1.根据史料一,指出宋代知府与通判的地位和关系如何?这反映出 的什么特点? 提示:关系:知府虽然总理郡政,但受通判牵制,重要公文必须与 通判虽是知府的副手,但是可以监督知府,并且可以独立行使自 特点:通判监督知府,知府与通判互相牵制,反映宋代通过地方 权的特点。
2.依据史料二,概括元朝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 提示:行省既要为中央集权,同时又分留部分权力于地方。行省 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
可以避免地方官员个人权力过大,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
答案 A
2.(2015·山东文综,14)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
A.瓦解宗法体系
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第1讲__宋元时期的政治与经济-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之中国通史大串讲

第1讲__宋元时期的政治与经济-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之中国通史大串讲

【小结】宋元时期的政治
(一)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宋代:二府三司 2.元代: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二)中央集权的发展 1.宋代: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2.元朝:行省制度
二、宋元时期的经济
(一)农业的发展
1.生产技术: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制。
2.土地制度: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有了较大发展。
北宋的二府三司制
三司:户部司、度支司、盐铁司
【知识拓展】宋代的官职差遣体制
1. “官”“职”的含义:宋代,官僚制度中有“官”“职”“差遣”的区分。所谓 “官”,实际是一种等级待遇,作为叙级、分等、定薪的依据。所谓“职”,不 是职务,而是加官,只是一种虚衔。上述两种官僚,“有官无权”“有职无权”, 真正负实际责任的是“差遣”。
(2)影响
①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 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消极: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 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雪夜访普图
太祖数微行过功 臣家,普每退朝, 不敢便衣冠。一 日,大雪问夜, 普意帝不出。久 之,闻叩门声, 普亟出,帝立风 雪中,普惶惧迎 拜,帝曰:‘已 约晋王矣。'已而 太宗至,设重裀 地坐堂中,炽炭 烧肉,普妻行酒, 帝以嫂呼之。因 与普计下太原。 ——《宋史·赵 普本传》
等名号,执行相职,削弱相权 。
(3)唐玄宗以后: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取代三省六部体制,成为新的中枢体制。 (4)宋代:中书门下体制发展为二府体制。 “二府”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别负
责行政和军政,三司负责财政。
(二)中央集权的发展
1.宋代
(1)措施:
①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知 州、知府),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 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转运使)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题线索】本单元主要阐述了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演变历程。

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点。

【主要表现】(1)夏商周时期是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2)秦汉至明清时期是政治文明的发展阶段①君主专制: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

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明清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②中央集权: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权分三司再到督抚制,体现了地方建制的演变,中央集权有不断强化的趋势。

③选官制度:从世官制到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对应学生用书第2页)(对应学生用书第2~3页)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权承袭: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开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王权特点: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具有神秘色彩。

3.行政制度: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1.含义: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建立诸侯国,以拱卫王室。

2.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

3.概况(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多在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__宋元第1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__宋元第1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

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第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主干梳理巧点妙拨一中央集权的强化二 君主专制的加强 和三司使,分割宰相枢密使.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

()元末,宰相权势越来越大,有时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监察体制()宋代: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

()元代:人命重案由监察御史复按。

[问题探究]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有何特点?提示: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它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却造成军队的战斗力低下。

②分割权力,相互制约,皇权高度集中。

这样做有利于巩固政权,但却导致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重要原因。

[构图解史] 北宋君主专制的加强[问题探究] 唐朝的中书省与元朝的中书省职能相同吗?提示:唐朝的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经门下省审议,再经皇帝决断,其职能是参与决策;而元朝的中书省则是最高行政机构,故与唐朝中书省的职权不同。

互动探究史料研读主题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宋元中枢权力的演变一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元)脱脱等《宋史》[教你读史] 史料一中漫画反映了丞相上朝礼仪的变化,由坐到站再到跪拜体现出君权和相权的此消彼长。

抓住史料二中的关键信息“三师、三公不常置”“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可知,宋代采取虚置三公和增设新机构的方式,对宰相权力形成有效制约。

[史料运用] ()史料一君权和相权发生了什么变化?答:()有人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

”根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这一观点。

答:答案()相权不断被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宋代通过增设官职、分化事权的方式削弱相权,特别是将宰相的军权、行政权、财权分割,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第一讲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改革PPT文档共25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第一讲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改革PPT文档共25页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第一讲宋元 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改革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2020版历史一轮通史版41a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

2020版历史一轮通史版41a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

一、选择题1.[2018·河北邯郸联考]明朝一位学者指出:“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

夫节镇之强,非宋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

二百年弊穴,谈笑革之,终宋世无强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大手段。

”这说明宋朝()A.中央能够有郊控制地方B.强干弱枝实现王朝鼎盛C.彻底根除地方割据基础D.君主专制权力得到加强答案 A解析材料表明,宋代通过削夺地方节镇的权力,革除了唐朝中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弊端,从而使中央能够有效地控制地方,故A项正确;材料肯定了强干弱枝的改革措施,但不能说明是否使宋王朝走向鼎盛,B项错误;强干弱枝只是从制度上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并未改变地方割据的基础——分散、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是君主权力的变化,不能体现君主专制权力是否得到加强,D项错误。

2.[2018·河北正定中学月考]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

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

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有()①刺史②都察院③御史台④参知政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 A解析宋代提刑官负责监察刑狱。

根据所学,①刺史、②都察院、③御史台均具有监察职能,与提刑官职能较类似,①②③正确。

④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排除④。

故选A项。

3.[2018·河南南阳月考]史称:行省所掌重要政务,“事从公议”。

就是说,行省机构的总体权力颇大,但由于群官议政和军事、财赋等专官提调,其处理各项庶政又是有所分工,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

下列设置与之最为相近的是()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知州、通判、转运使D.内阁制答案 C解析材料“行省”“处理各项庶政又是有所分工,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

知州、通判、转运使的设置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答案为C项。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课件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课件新人教版

二、中央集权的发展
1.宋代
(1)措施 ①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 中央 ,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中央派 文官 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特点及影响 ① 重文轻武 、文人治国。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却造成军队的战斗力低下。 ② 分割权力 ,相互制约,皇权高度集中。有利于巩固政权,但却导致行政机
备考分析
1.高频考点:宋代君主专制的加强。 2.备考策略:(1)掌握宋代君主专制加强的措 施。(2)可以将宋和元政治制度对比分析,宋 代是一个分权过度的朝代,造成了效率低 下、财政困难的局面;而元代则是一个权力 相对集中的朝代,造成了权贵专权、政局动 荡的局面,通过对比可以有效地提高考生对 知识的理解。1.汉、宋加强中 Nhomakorabea集权的异同
重理解
相同
不 同
中央 地方 中央
地方
削弱、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削弱地方机构的权力
汉武帝通过设立“中朝”来削弱相权
宋太祖则通过分割宰相军权、 财权乃至行政权来削弱相权
汉武帝主要是削弱王国势力, 建立对地方官的监察机制
宋太祖则将地方兵权、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央
2.元朝的行省与郡县制的区别 (1)郡县是地方机构,郡县长官是地方官员。中央政令直达郡县,有利于民族国 家的统一。形象地表示:中央→郡→县,直线行政。 (2)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元设中书省,即中央政 府,总理全国政务,管理“腹里”地区(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其余地方设行 省,是分区统治,不是直线统治。 3.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特点 (1)皇帝拥有最高监察权。 (2)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 (3)重视监察官的选任。 (4)凭实绩黜陟,严格考核监察官。 (5)允许风闻言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邢台质检)宋太祖想任命赵普为相,但在颁发任命诏书时碰到了程序上的麻烦,诏书必须有宰相的副署才能生效。

而当时宰相已辞职,宋太祖想代替宰相在诏书上副署,赵普却说“此有司职耳,非帝王事也”。

此事反映了()A.宰相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B.宋代皇权受到极大的削弱C.官僚政治传统影响君主行为D.宋初皇权被相权基本架空解析:选C。

从材料“在颁发任命诏书时碰到了程序上的麻烦”“诏书必须有宰相的副署才能生效”“此有司职耳,非帝王事也”中可以看出,宋朝皇权受到官僚政治传统的影响,故C项正确。

A、B、D三项不符合当时史实,皆排除。

2.(2019·豫南豫北名校精英联赛)宋代宰相吕蒙正曾说:“中书、枢密院,自来难处之地。

唐末帝王,专委臣下,致多缺失,兼家族罕有保全。

今陛下躬决万几,臣下止于奉行圣旨,臣尝与同列等言,实知荣幸。

”这说明()A.唐末帝王不顾大臣安危B.宋代中央集权加强C.藩镇割据削弱唐末皇权D.宋代君主专制强化解析:选D。

据材料“中书、枢密院,自来难处之地……今陛下躬决万几,臣下止于奉行圣旨,臣尝与同列等言,实知荣幸”可以得出宋代君主专制强化,故D项正确;唐末帝王不顾大臣安危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而不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藩镇割据的信息,故C项错误。

3.(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

以后历代皇帝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

由此可知宋代()A.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B.结束了“重文轻武”的五代风尚C.形成了“以儒立国”的正统思想D.出现了“积弱积贫”的社会状况解析:选A。

根据题干中“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与“与士大夫治天下”,再联系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知,宋代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故A项正确;宋代开创了“重文轻武”的国策,而非结束,故B项错误;“以儒立国”的正统思想形成是在西汉武帝时期,且题干中未提及,故C项错误;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

4.(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考前保温卷)北宋建立后,中枢体制上改变了唐朝三省制下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的权力运行模式,而是以中书、枢密分掌民政与军政的二府制下按照“依事系任”的原则进行事权分割。

此变化说明()A.中枢机构的职能更加明确B.中央官僚机构进一步膨胀C.皇权独大的局面开始形成D.中枢制衡体制遭到了破坏解析:选D。

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制衡,二府三司制“依事系任”,进行事权分割,而没有制衡体制,故D项正确;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制约,故A 项错误;由三省六部制到二府三司制并没有体现中央官僚机构的进一步膨胀,故B项错误;皇权独大的局面开始形成是在秦朝,故C项错误。

5.(2019·衡阳联考)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

北宋前期,机密公文、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银台封驳司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

古代封驳制度()A.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主专制B.降低了行政效率C.有利于促进权力运行程序化D.限制了皇权滥用解析:选C。

决策都要经过银台封驳司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这说明权力的运行呈现程序化的特点,故C项正确;削弱君主专制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封驳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避免决策的失误,并不会降低行政效率,故B项错误;限制皇权的滥用说法片面,故D项错误。

6.(2019·肇庆模拟)北宋进入《宋史》的官员,46%来自寒族。

南宋非官僚家庭出身的进士,1148年为56.3%,1256年为57.9%。

这表明()A.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B.科举制日臻完善C.宋代官僚体制日益完善D.世卿世禄制遭到破坏解析:选C。

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官员和科举制选拔更注重能力而非出身,反映了官僚制度日益完善,故C项正确;宋朝官员和进士相当部分并非来自显赫家族,与其地域无关,故A项错误;官员和进士的来源不能反映科举制的发展状况,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就遭到破坏,故D项错误。

7.(2019·北京东城区模拟)宰辅是指帝王的辅政大臣,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依次是()A.三公九卿制二府三司制三省六部制中朝制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一省制C.二府三司制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中朝制D.三省六部制三公九卿制二府三司制一省制解析:选B。

三公九卿制出现在秦朝,三省六部制是唐朝的制度,二府三司制是宋朝的制度,一省制是元朝的制度,故B项正确。

8.(2019·枣庄模拟)宋代以前,选任监察官的首要标准必然是刚正坦直、不阿附权贵,敢于直言进谏;宋代以后监察官多是进士出身,这一标准得到宋以后历代朝廷的一再强调。

这说明监察官选任()A.逐渐趋于民主科学B.由注重门第到注重科举C.不再受到皇权干扰D.由侧重德行到侧重学识解析:选D。

根据材料,宋以前注重监察官员的道德品行,而“宋代以后监察官多是进士出身”,更注重学识,故D项正确;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服务于专制皇权的,故A、C 项错误;根据材料“宋代以前,选任监察官的首要标准必然是刚正坦直、不阿附权贵,敢于直言进谏”可知,宋以前更注重监察官员的道德品行,故B项错误。

9.(2019·梅州模拟)宋代从乾德元年(963年)开始,朝廷陆续“命大理正奚屿知(知,即兼理、兼管之意)馆陶县,监察御史王佑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清县”。

北宋知县的设立表明()A.县取代州成为基层单位B.君主权力的行使比较随意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D.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解析:选C。

根据材料“命大理正奚屿知(知,即兼理、兼管之意)馆陶县,监察御史王佑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清县”可知由品秩较高的官员管理县一级行政单位,这有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选C项。

10.(2019·保定模拟)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

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

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

这一建制()A.旨在扩大宋朝疆域B.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C.打破了市坊的界限D.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解析:选D。

材料“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有利于更有效的控制地方及官员,故D项正确;州、道、路,都是地方行政单位,不能起到扩大疆域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路制下文武官员分权的特点,故B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地方行政制度,不是城市商业状况,故C项错误。

11.(2019·安阳模拟)至元元年(1264年)十二月,元世祖忽必烈罢除各地管民官世袭,制定迁转法,收回世侯符节,易地为宜;死后,其子孙按荫叙法授官而不再承袭父职。

忽必烈采取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废除世袭制度B.加强军事控制C.抑制割据势力D.控制官吏任免解析:选C。

根据题目中“制定迁转法,收回世侯符节,易地为宜”“死后,其子孙按荫叙法授官而不再承袭父职”得出目的是抑制割据势力,故C项正确;废除世袭制度,属于措施,不属于目的,故A项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加强军事控制,故B项错误;D项属于表象描述,并非目的,故D项错误。

12.(2019·江西五市八校联考)元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

由此可见()A.元行省长官的权力独大B.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专制皇权在困局中渐衰D.三权分立机制制约相权解析:选B。

元朝通过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分散行省长官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元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长官的权力分散,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也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故C项错误;行省长官权力分散,最终集权于皇帝,并非三权分立,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3.官僚体制是中国古代重要行政管理的形式。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渐从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成士人参政之新局面。

公卿朝士,名儒辈出。

……士人在政府里渐渐占到地位,一半是凭借武帝时董仲舒、公孙弘诸人所创建的种种制度,一半是读书博通之士在政治上所表现的成绩,究竟比贵族军人和商人们来得强。

——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宰相杜范认为:“凡废置予夺,(君主)一切以宰执熟议其可否,而后见之施行。

如有未当,给、舍得以缴驳,台、谏得以论奏。

是以天下为天下,不以一己为天下,虽万世不易可也。

”……富弼对宋神宗言:“内外事多陛下亲批,虽事事皆是,亦非为君之道。

况事有不中,咎将谁执?必致请属交走,货贿公行,此致乱之道,何太平之敢望!”——程民生《论宋代士大夫政治对皇权的限制》材料三中国古代官僚职位的升迁,一般说来都是凭资格而不凭能力的。

从唐宋以后就已确定了所谓“磨勘制度”,人们一入仕途,就有了绝对的保障,只要循规蹈矩地做下去,过一定期限就可以升一级官。

……专制政治下的权奸小人,无非就是那种善于伺候皇帝,取得皇帝信任,而在实际上只顾个人私利的人。

在上面当政的是这样的人,在下面从政的全部官僚都得到了极大方便,更可以称心如意地向人民诈索,更可以毫无顾忌地通过不合法的方法来取得高官。

人们都骂唐代的李林甫、宋代的蔡京、明代的严嵩、清代的和珅,这些都是所谓奸臣……权奸专政代不绝书。

——胡绳《“国家之败,由于官邪”——我看中国古代官僚制度》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汉政府自武帝后”出现了什么新局面。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述杜范、富弼两位宰相的共同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制约相权,宋代采取的主要措施。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弊端,并指出其根源。

解析:(1)第一小问新局面,据材料一中“士人在政府里渐渐占到地位”得出士人参政。

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

(2)第一小问共同主张,材料二中杜范建议君主“不以一己为天下”,富弼提出“事事皆是,亦非为君之道”,二者都认为皇帝独裁是“致乱之道”,建议发挥大臣的议政作用。

第二小问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即可。

(3)第一小问弊端,据材料三“循规蹈矩地做下去”“称心如意地向人民诈索”“权奸专政”概括即得。

第二小问根源,在于君主专制、人治。

答案:(1)新局面:士人参政。

原因:政治上,削弱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或创建察举制);经济上,抑制富商的势力;文化上,崇尚儒学,名儒辈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