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沈括《活板》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沈括《活板》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沈括《活板》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原文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余一作:予)译文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

从五代冯道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

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

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

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

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

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

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

古诗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翻译赏析

古诗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翻译赏析

古诗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翻译赏析“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出自《活板》,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翻译】用雕版印书,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样做。

五代时才开始用雕版印五经,此后,经典文献都是版印的本子。

庆历年间,平民毕升又创造了活版印刷。

他的办法是:用胶泥来刻字印,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一个印,刻好以后,用火烤一下,让它变得坚硬、牢固。

先准备好一块铁板,把松脂、蜡和纸灰之类的东西铺在上面。

想印的时候,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框子,然后一个紧挨着一个地排上字印,排满了就算一版,(再)拿到火上orG去烘烤,等到松脂和蜡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放在版面上往下一压,那字印就平得像磨刀石一样。

如果只印两三本,还算不得简便;如果印几十几百甚至上千本,那就显得非常快了。

(最好是)经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同时排字,这一块刚刚印完,那一块已经排好版面,两块交替使用,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印完。

每一个字都备有几个字印,像“之”、“也”等字,每一个字都有二十多个字印,以便它们在同一版内重复出现时使用。

活板文言文翻译赏析

活板文言文翻译赏析

《活板》乃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收录于《梦溪笔谈》中。

本文以简练之笔,描述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过程,展现了中国古代科技之辉煌。

以下是对《活板》的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

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限。

乃持一平板,一铁范,推之,则字印皆侧斜,如初布之。

乃复持一铁范,覆其上,则字平如故。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故一印而千千万本,不以日力,不烦人力,不费物力,而日印千万言。

翻译:庆历年间,有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其制作方法是用胶泥刻字,厚度如钱币边缘,每个字为一个印模。

经过火烧使其坚固。

先准备一块铁板,上面涂抹松脂、蜡和纸灰等物质。

要印刷时,将一个铁范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麻麻地摆放字印,直到铁范满为止。

然后用一个平板和一个铁范,推动它们,字印便都倾斜,如同最初摆放的样子。

然后再用一个铁范覆盖在上面,字印便恢复平整。

如果只印刷三两本,尚不算简便;如果印刷数十、数百、数千本,那就极为迅速。

通常制作两块铁板,一块用于印刷,一块已经布置好字模。

当一块铁板上的印刷完成时,第二块铁板已经准备好。

因此,一块铁板就能印刷成千上万本,无需每日劳累,不耗费人力物力,却能每日印刷千万字。

赏析:《活板》一文,语言简练,条理清晰,通过对活字印刷术的制作过程和印刷效率的描述,展现了毕昇的聪明才智和古代中国科技的辉煌。

首先,文章在开头点明时间背景,庆历年间,说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并非偶然,而是当时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

毕昇作为一个平民,能够发明出如此先进的印刷技术,可见其才智非凡。

其次,文章详细描述了活字印刷术的制作方法,包括刻字、火烧、布字、印刷等步骤,条理清晰,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整个印刷过程。

再次,文章通过对印刷效率的对比,突出了活字印刷术的优越性。

活板文言文重点句翻译

活板文言文重点句翻译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

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乃持归,热炕上,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更互用之,昼夜不息,若开张印售,不竭工力。

毕昇为布衣,又创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

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乃持归,热炕上,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更互用之,昼夜不息,若开张印售,不竭工力。

《活板》重点句翻译:1.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翻译:在庆历年间,有一个平民毕昇,他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

翻译:他的方法是使用胶泥刻字,字迹薄得像钱币的边缘,每个字都制成一个印刷模子。

3. 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翻译:将刻好的字模用火烧硬,先准备一块铁板,然后在上面涂抹松脂、蜡和纸灰等物质。

4.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翻译:要印刷时,就把一个铁框放在铁板上,然后在上面密密麻麻地排列字模,填满铁框的就是一块印刷板。

5. 乃持归,热炕上,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翻译:然后把这块板拿回家,放在热炕上,再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字迹就平得像磨刀石一样。

6.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翻译:如果只印三两本书,还算不上简便,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书,那就非常快速了。

7.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翻译:通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用来印刷,另一块已经布好字模,这块正在印刷的板刚印完,另一块已经准备好了。

活板原文和翻译

活板原文和翻译

活板原文和翻译活板原文和翻译活板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技艺》卷一八。

选活板又叫活字印刷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那么活板原文和翻译是什么?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活板原文和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原文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译文用刻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采用它。

五代时才开始印刷五经,以后的各种图书都是雕板印刷本。

庆历年间,有位平民毕昇,又创造了活板。

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成字,字薄得像铜钱的边缘,每个字制成一个字模,用火来烧使它坚硬。

先设置一块铁板,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一灰东西覆盖它。

想要印刷,就拿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地排列字模,排满一铁框就作为一板,拿着它靠近火烤它;药物稍微熔化,就拿一块平板按压它的表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平展得像磨刀石一样。

如果只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刷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就特别快。

印刷时通常制作两块铁板,一块板正在印刷,另一块板已经另外排上字模,这一块板印刷刚刚印完,那第二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交替使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每一个字都有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模,用来防备一块板里面有重复出现的'字。

活板翻译文言文翻译

活板翻译文言文翻译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涂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乃持一板已印者,向火炕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更互用之,可不再凿一印,所用胶泥,不必封印,旋受于字中,随模取字,不若雕刻之工,用为速且工。

《活板》翻译:庆历年间,有一个平民叫做毕昇,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他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字的厚度和铜钱的边缘一样薄,每个字制成一个活字,经过火烧使其坚固。

首先准备一块铁板,然后在上面涂上一层松脂、蜡和纸灰的混合物。

需要印刷时,先将一个铁框放在铁板上,然后在铁框中密密麻麻地放置活字,满一个铁框就是一个印刷板。

然后拿着已经印刷好的板,靠近火烤,药物稍微融化,再用一块平板按在字的表面上,这样字就平整如磨刀石。

如果只印刷三两本,还算不上简便,如果印刷数十、数百、数千本,那就非常快速了。

通常制作两个铁板,一个用于印刷,一个已经布置好活字,这样第一个印刷完毕,第二个铁板已经准备好了。

交替使用,可以不再刻制新的活字,所用的胶泥,也不需要封存,可以随时从字模中取出,不像雕刻工人那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效率更高。

《活板》文言文翻译:庆历之岁,有布衣之士名毕昇,创制活板印刷之术。

其法:以胶泥为字,薄若钱缘,每字制成一活字,以火灼之使坚。

初设铁板一枚,其上涂以松脂、蜡及纸灰之合剂。

欲印书,则以铁范置于板上,密布活字,满一范为一板。

持已印之板,近火烤之,药物渐熔,以平板按其面,字即平如磨刀石。

若仅印数本,尚称简易;若印数十、数百、数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备二铁板,一板用于印刷,一板已布置活字,如此,第一板印刷毕,第二板已备好。

交替使用,无需再刻新字,所用胶泥,无需封存,随时可从字模中取出,远胜于雕刻工匠,既快又工。

活板原文及赏析

活板原文及赏析

活板原⽂及赏析活板原⽂及赏析活板 活板 沈括〔宋代〕 板印书籍,唐⼈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毕昇,⼜为活板。

其法:⽤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印,⽕烧令坚。

先设⼀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板,持就⽕炀之,药稍熔,则以⼀平板按其⾯,则字平如砥。

若⽌印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铁板,⼀板印刷,⼀板已⾃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板已具,更互⽤之,瞬息可就。

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余印,以备⼀板内有重复者。

不⽤,则以纸帖之,每韵为⼀帖,⽊格贮之。

有奇字素⽆备者,旋刻之,以草⽕烧,瞬息可成。

不以⽊为之者,⽂理有疏密,沾⽔则⾼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讫再⽕令药熔,以⼿拂之,其印⾃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今保藏。

译⽂译⽂ ⽤雕板印刷书籍,唐朝⼈还没有⼤规模地这么做。

五代时才(⽤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了。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发明了活字版(印刷)。

它的⽅法是:⽤黏⼟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个字模,⽤⽕烧使它坚硬。

先设置⼀块铁板,在它的上⾯⽤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类东西覆盖好。

想要印刷,就把⼀个铁框⼦放在铁板上⾯,于是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铁框就成为⼀块印版,把它拿到⽕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那样平。

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乃⾄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

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块在印刷,那⼀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

每⼀个字都有好⼏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多个印模,⽤来准备同⼀版内有重复的字。

不⽤时,就⽤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个标签,⽤⽊格⼦把它们贮存起来。

活板翻译文言文详解

活板翻译文言文详解

一、原文及翻译原文: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限。

每字皆有数印,以备一印败,则益一印。

铁范下以一平板托之,又以一长阔如之铁条,复以一铁板压之,乃固。

印毕,乃以火erman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翻译:庆历年间,有个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

他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厚度薄如铜钱边缘,每个字制成一个印模,经过火烧使它变得坚硬。

首先准备一块铁板,上面涂抹松脂、蜡和纸灰等物。

需要印刷时,就将一个铁框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麻麻地排列字模,直到铁框装满。

每个字都有多个印模,以备一个印模损坏时,可以立即换上新的。

铁框下面放一个平板支撑,再用一根长宽与铁框相同的长铁条压在上面,再用一块铁板压住,使其固定。

印刷完成后,用火烤烙其表面,使字迹平整如磨刀石。

如果只印刷二三本,还算不上简便,但如果印刷数十本、数百本、数千本,那就非常快速了。

二、文言文详解1. 庆历:指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庆历是赵祯在位期间的第三个年号,时间为1041年至1048年。

2. 布衣:指平民,没有官职的人。

3. 毕昇:宋代著名发明家,发明了活字印刷。

4. 活板:即活字印刷,指使用可移动的字模进行印刷。

5. 胶泥:一种粘性物质,用于制作字模。

6. 钱唇:指铜钱边缘。

7. 火烧:指用火烧制字模,使其硬化。

8. 胶泥刻字:指用胶泥雕刻成文字。

9. 松脂、蜡和纸灰:指用于涂抹铁板的材料,起到防粘的作用。

10. 铁范:指用来固定字模的铁框。

11. 铁条:指用来压住铁框的长铁条。

12. 铁板:指用来固定铁条和铁框的板。

13. 烤烙:指用火烤烙字模表面,使其平整。

14. 神速:指非常快速。

总结:《活板》是宋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的记载。

文章详细介绍了活字印刷的制作方法、原理和优点。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活字印刷的发明对后世印刷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活板的原文及翻译

活板的原文及翻译

活板的原文及翻译活板的原文及翻译活板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技艺》卷一八。

选活板又叫活字印刷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下面请欣赏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活板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板》原文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毕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字词翻译板印书籍:用雕版印刷书籍。

板印,用雕版、模板印刷。

盛为之:大规模地做这种事。

之,指“板印书籍”。

盛,大规模地。

为,做。

五代:指唐以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朝代。

始,才。

五经:儒学的经典,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汉后合称《五经》。

已后:即“以后”。

已,同“以”。

典籍:泛指各种重要(文献)书籍。

板本:板印的本子。

庆历:宋仁宗年号(1041—1048)。

布衣:平民。

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其:其,代词。

做活板的方法。

钱唇:铜钱的边缘。

印:印模、字印。

令坚:使……坚硬。

和(huò):混合。

以:用。

冒:蒙、盖。

欲:想。

范:框子。

持就火炀(yá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

就,靠近。

炀,烤。

药: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物。

《活板》原文及翻译

《活板》原文及翻译

《活板》原文及翻译《活板》原文及翻译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活板》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活板》原文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毕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字词翻译板印书籍:用雕版印刷书籍。

板印,用雕版、模板印刷。

盛为之:大规模地做这种事。

之,指“板印书籍”。

盛,大规模地。

为,做。

五代:指唐以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朝代。

始,才。

五经:儒学的经典,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汉后合称《五经》。

已后:即“以后”。

已,同“以”。

典籍:泛指各种重要(文献)书籍。

板本:板印的本子。

庆历:宋仁宗年号(1041—1048)。

布衣:平民。

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其:其,代词。

做活板的方法。

钱唇:铜钱的'边缘。

印:印模、字印。

令坚:使……坚硬。

和(huò):混合。

以:用。

冒:蒙、盖。

欲:想。

范:框子。

持就火炀(yá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

就,靠近。

炀,烤。

药: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物。

字平如砥(dǐ):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

沈括《活板》文言文翻译

沈括《活板》文言文翻译

沈括《活板》文言文翻译《活板》原文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毕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字词翻译板印书籍:用雕版印刷书籍。

板印,用雕版、模板印刷。

盛为之:大规模地做这种事。

之,指“板印书籍”。

盛,大规模地。

为,做。

五代:指唐以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朝代。

始,才。

五经:儒学的经典,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汉后合称《五经》。

已后:即“以后”。

已,同“以”。

典籍:泛指各种重要(文献)书籍。

板本:板印的本子。

庆历:宋仁宗年号(1041—1048)。

布衣:平民。

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其:其,代词。

做活板的方法。

钱唇:铜钱的边缘。

印:印模、字印。

令坚:使……坚硬。

和(huò):混合。

以:用。

冒:蒙、盖。

欲:想。

范:框子。

持就火炀(yá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

就,靠近。

炀,烤。

药: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物。

字平如砥(dǐ):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

砥:磨刀石。

止:同“只”。

未为简易:不能算是简便。

数十百千:几十乃至百、千。

自:别自,另外。

具:准备好。

更(gēng)互:交替、轮流。

《活板》原文、翻译及赏析

《活板》原文、翻译及赏析

《活板》原文、翻译及赏析《活板》沈括〔宋代〕原文: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余一作:予)译文: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

从五代冯道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

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

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

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

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

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

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

活板原文和翻译

活板原文和翻译

活板原文和翻译活板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技艺》卷一八。

选活板又叫活字印刷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那么活板原文和翻译是什么?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活板原文和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原文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译文用刻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采用它。

五代时才开始印刷五经,以后的各种图书都是雕板印刷本。

庆历年间,有位平民毕昇,又创造了活板。

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成字,字薄得像铜钱的边缘,每个字制成一个字模,用火来烧使它坚硬。

先设置一块铁板,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一灰东西覆盖它。

想要印刷,就拿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地排列字模,排满一铁框就作为一板,拿着它靠近火烤它;药物稍微熔化,就拿一块平板按压它的表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平展得像磨刀石一样。

如果只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刷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就特别快。

印刷时通常制作两块铁板,一块板正在印刷,另一块板已经另外排上字模,这一块板印刷刚刚印完,那第二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交替使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每一个字都有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模,用来防备一块板里面有重复出现的字。

《活板》文言文翻译注释赏析

《活板》文言文翻译注释赏析

《活板》文言文翻译注释赏析[原文]板①印书籍,唐人尚未盛②为③之④。

五代⑤时始印五经⑥,已⑦后典籍⑧皆为板本。

庆历⑨中,有布衣⑩毕昇,又为(11)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12),每字为一印,火(13)烧令(14)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15)纸灰之类(16)冒(17)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18)置铁板上,乃(19)密布(20)字印,满(21)铁范为一板,持就(22)火炀(23)之,药(24)稍熔,则以一平板按(25)其面,则字平如砥(26)。

若止(27)印三二本,未为(28)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29)。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板已自(30)布(31)字,此印者(32)才毕,则(33)第二板已具(34),更互(35)用之,瞬息(36)可就(37)。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38)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39),每韵(40)为一帖,木格(41)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42),旋(43)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44)之(45)者(46),文理(47)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48)与药相粘,不可取(49);不若燔(50)土,用讫(51)再火(52)令药熔,以手拂(53)之(54),其印自落,殊(55)不沾污。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56),至今保藏。

[注释]①板:木板,这里专指木刻雕板,以一般代特殊。

在句中“板”用做状语,表工具。

盛②盛:盛大,这里指规模大。

③为:做,实行,这里是应用的意思。

④之:代“板印书籍”。

(5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从公元907至公元960年。

(6五)经:自汉武帝始,将儒学的古代文献——《诗经》、《尚书》、《周易》,《仪礼》(后改为《礼记》)、《春秋》(后又包括《左传》)称为五经,作为主要教科书。

⑦已:同“以”。

⑧典籍:原指法典、图籍等重要文献,后泛指各种传统的重要文献和书籍。

活板译文简短

活板译文简短

活板译文简短以下是为您生成的《活板》译文:沈括的《活板》原文是: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译文如下:印书这事儿,唐朝人还没大规模搞呢。

从冯瀛王开始印五经,往后的书就大多是用雕版印的啦。

到了庆历年间,有个平民叫毕昇,弄出了个活板印刷。

他的办法是:用胶泥刻字,字薄得跟铜钱边儿似的。

每个字刻一个印,用火烧硬了。

先弄一块铁板,上面用松脂、蜡和纸灰啥的盖上。

要印书的时候,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麻麻地排上字印,排满铁框子算一板,拿到火上烤。

药一有点儿熔化,就用一块平板压在字面上,字就平得跟磨刀石似的。

要是只印两三本,这办法不算简单;要是印几十几百甚至上千本,那可快得很。

通常做两块铁板,一块印着,另一块就开始排字。

这一块印完,那一块已经排好字等着了,两块交替着用,一会儿就能印完。

每个字都有好几个印,像“之”“也”这类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防备着一板里有重复的。

不用的字印,就用纸贴上标签,每个韵的字归成一类,放在木格子里存着。

有平时没准备的生僻字,马上刻出来,用草火烧一下,很快就能做好。

不用木头刻字印,是因为木头纹理有疏有密,沾上水就高低不平,再加上跟药粘一块儿,不好弄。

文言文活板全文及翻译

文言文活板全文及翻译

【原文】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限。

以火炲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续续印,不可胜供。

若止存底板,则字不能强印,亦不可雕,若止雕板,则字与纸疏密随多少,不能遍备,若止存底板及字印,则没奈何而止,盖不若此也。

昇死,其印为术人改学,用木为之,亦能印数本,但不能如毕昇之精巧耳。

【翻译】庆历年间,有一个平民叫毕昇,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他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厚度只有钱币的边缘那么薄,每个字制成一个印模,经过火烧使其坚固。

首先准备一块铁板,上面涂抹上一层松脂、蜡和纸灰等混合物。

需要印刷时,先在铁板上放置一个铁框,然后在铁框上密密麻麻地摆放好字模,直到铁框被填满。

接着用火加热,使药物稍微熔化,然后用一块平板压在字模的上面,这样字模就变得平整如磨刀石。

如果只印刷三两本书,这样做并不简便,但如果印刷数十、数百、数千本书,那就非常快速高效了。

通常他会准备两块铁板,一块用于印刷,另一块已经布置好字模,这样印刷的人可以不断印刷,供应不断。

如果只保存底板,字模就不能强行印刷,也无法雕刻;如果只雕刻板,字与纸的疏密程度会随印刷数量的多少而变化,无法全部备齐;如果只保存底板和字模,那就无法继续下去了,因为这种方法不如活字印刷术好。

毕昇去世后,他的印刷技术被一些工匠学习,他们用木头制作字模,也能印刷几本书,但无法像毕昇那样精致巧妙。

活板原文及翻译释义

活板原文及翻译释义

活板原文及翻译释义活板原文及翻译释义《活板》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技艺》卷一八。

选活板又叫活字印刷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活板原文及翻译释义,欢迎大家阅读!《活板》原文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毕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字词翻译板印书籍:用雕版印刷书籍。

板印,用雕版、模板印刷。

盛为之:大规模地做这种事。

之,指“板印书籍”。

盛,大规模地。

为,做。

五代:指唐以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朝代。

始,才。

五经:儒学的经典,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汉后合称《五经》。

已后:即“以后”。

已,同“以”。

典籍:泛指各种重要(文献)书籍。

板本:板印的本子。

庆历:宋仁宗年号(1041—1048)。

布衣:平民。

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其:其,代词。

做活板的方法。

钱唇:铜钱的边缘。

印:印模、字印。

令坚:使……坚硬。

和(huò):混合。

以:用。

冒:蒙、盖。

欲:想。

范:框子。

持就火炀(yá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

就,靠近。

炀,烤。

药: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物。

古诗活板翻译赏析

古诗活板翻译赏析

古诗活板翻译赏析文言文《公仪休相鲁而嗜鱼》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注释】板印书籍:用雕版印刷书籍。

板印,用雕版、模板印刷。

盛为之:大规模地做这种事。

之,指“板印书籍”。

盛,大规模地。

为,做。

五代:指唐以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朝代。

始,才。

五经:儒学的经典,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汉后合称《五经》。

已后:即“以后”。

已,同“以”。

典籍:泛指各种重要(文献)书籍。

板本:板印的本子。

庆历:宋仁宗年号(1041—1048)。

布衣:平民。

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其:其,代词。

做活板的方法。

钱唇:铜钱的边缘。

印:印模、字印。

令坚:使……坚硬。

和(huò):混合。

以:用。

冒:蒙、盖。

欲:想。

范:框子。

持就火炀(yá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

就,靠近。

炀,烤。

药: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物。

字平如砥(dǐ):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

砥:磨刀石。

止:同“只”,仅仅。

未为简易:不能算是简便。

数十百千:几十乃至百、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翻译赏析“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出自《活板》,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翻译】
用雕版印书,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样做。

五代时才开始用雕版印五经,此后,经典文献都是版印的本子。

庆历年间,平民毕升又创造了活版印刷。

他的办法是:用胶泥来刻字印,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一个印,刻好以后,用火烤一下,让它变得坚硬、牢固。

先准备好一块铁板,把松脂、蜡和纸灰之类的东西铺在上面。

想印的时候,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框子,然后一个紧挨着一个地排上字印,排满了就算一版,(再)拿到火上去烘烤,等到松脂和蜡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放在版面上往下一压,那字印就平得像磨刀石一样。

如果只印两三本,还算不得简便;如果印几十OrG/b/21896几百甚至上千本,那就显得非常快了。

(最好是)经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同时排字,这一块刚刚印完,那一块已经排好版面,两块交替使用,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印完。

每一个字都备有几个字印,像“之”、“也”等字,每一个字都有二十多个字印,以便它们在同一版内重复出现时使用。

不用的时候,就拿纸条做标记贴上,按韵分类,分别放在木格里。

有些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出来,那就当时动手刻,用草火烘烤,很快就可以投入使用。

字印所以不用木料来刻,是因为木的纹理疏密不匀,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跟松脂等粘在一起,(卸版时)拿不下来;不如用胶泥来烧制,印完后再用火烘烤,使松脂等物熔化,用手一抹,字印自然就掉了下来,一点也不会弄脏。

毕升死后,他的字印被我的堂兄弟和侄辈得到了,到现在还保存得十分完好。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