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含问题详解
八年级上物理试卷和答案【含答案】
八年级上物理试卷和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光的传播特性的?()A.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 光在真空中速度最慢C.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大于在水中的速度D.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2. 关于声音的特性,下列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无关C. 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低D.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最快3. 下列哪个现象与电磁感应无关?()A.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电流B.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C.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D.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4. 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液化是吸热过程B. 熔化是放热过程C. 凝固是吸热过程D. 汽化是放热过程5.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浮力的方向的?()A. 浮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所在的表面B.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D. 浮力的方向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二、判断题1. 光的反射定律指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受到的力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越快。
()3.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而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4. 滑轮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5.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有关。
()三、填空题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
2. 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3.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______来工作的。
4. 液化石油气是利用______的原理来实现的。
5.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所受的______。
四、简答题1. 简述光的反射定律。
2. 简述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3. 简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4. 简述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
物理练习册及答案八年级上册
物理练习册及答案八年级上册### 物理练习册及答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速度与时间- 问题1:某物体在10秒内移动了50米,求其平均速度。
- 答案:平均速度 = 总位移 / 时间 = 50米 / 10秒 = 5米/秒。
- 问题2:如果物体以5米/秒的速度匀速运动,求其在20秒内的位移。
- 答案:位移 = 速度× 时间 = 5米/秒× 20秒 = 100米。
第二节:加速度- 问题1:物体从静止开始加速,加速度为2米/秒²,求5秒后的最终速度。
- 答案:最终速度 = 初始速度 + 加速度× 时间 = 0 + 2米/秒²× 5秒 = 10米/秒。
- 问题2:已知物体的初始速度为10米/秒,加速度为-2米/秒²,求物体在5秒后的位移。
- 答案:位移 = 初始速度× 时间+ 0.5 × 加速度× 时间² = 10米/秒× 5秒+ 0.5 × (-2米/秒²) × (5秒)² = 50米 - 25米 = 25米。
#### 第二章:力与运动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问题1: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 答案: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第二节:牛顿第二定律- 问题1:一个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受到10牛顿的力,求其加速度。
- 答案:加速度 = 力 / 质量 = 10牛顿 / 5千克 = 2米/秒²。
#### 第三章:功与能量第一节:功的定义- 问题1:一个力为20牛顿,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移动了5米,求做的功。
- 答案:功 = 力× 位移× cosθ,假设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一致,cosθ = 1,所以功 = 20牛顿× 5米 = 100焦耳。
八上物理课后习题和答案
八上物理课后习题和答案八上物理课后习题和答案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较为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学科。
为了帮助八年级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我们整理了一些八上物理课后习题和答案,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一、力和压力1. 什么是力?力的单位是什么?答案: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改变物体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什么是压力?压力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答案: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P = F/A计算,其中P代表压力,F代表力,A代表面积。
3. 为什么针尖比针底更容易插进物体?答案:针尖比针底更容易插进物体是因为针尖的面积较小,相同的力作用在较小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力较大,容易刺穿物体。
二、机械能1. 什么是机械能?机械能的表达式是什么?答案: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可以用公式E = K + U表示,其中E代表机械能,K代表动能,U代表势能。
2. 什么是动能?动能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答案: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公式K = 1/2mv²计算,其中K代表动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v代表物体的速度。
3. 什么是势能?势能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答案: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公式U = mgh计算,其中U代表势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物体的高度。
三、电和磁1. 什么是电流?电流的单位是什么?答案: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是电荷通过单位时间的数量,单位是安培(A)。
2. 什么是电阻?电阻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答案:电阻是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可以用公式R = V/I计算,其中R代表电阻,V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
3. 什么是磁力?磁力的方向如何确定?答案:磁力是磁场对物体的作用力,其方向由磁场线的方向决定,磁力的方向垂直于磁场线和物体的运动方向。
四、光学1. 什么是光的反射?什么是光的折射?答案:光的反射是光线遇到界面时,部分光线返回原来的介质中的现象;光的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八年级上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机械运动
练习题1.1
问题:请解释什么是机械运动。
答案: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练习题1.2
问题: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是什么?
答案:静止和运动都是相对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第二章速度和平均速度
练习题2.1
问题:什么是速度?
答案: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练习题2.2
问题:如何计算平均速度?
答案: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第三章力和运动
练习题3.1
问题: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答案:力的作用效果有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练习题3.2
问题:什么是二力平衡条件?
答案:二力平衡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第四章重力
练习题4.1
问题:什么是重力?
答案:重力是地球对物体吸引的力。
练习题4.2
问题:如何计算物体的重力?
答案:物体的重力等于其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
第五章简单机械
练习题5.1
问题:什么是杠杆的平衡条件?
答案: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练习题5.2
问题:如何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除以总功。
答案解析
本章节的练习题主要考察了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对每个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对于一些计算题,需要掌握相应的计算公式。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全集(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全集(附答案)...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单元练习题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43 分)1.物理学中把叫做机械运动,它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其中直线运动又可分为直线运动和直线运动 .2.在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取决于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 是以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为参照物 .4.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的,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时,人是 .5.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 .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通讯卫星相对是静止的 .相对于是运动的 .人们常说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自转着,“公转”是以为参照物,自转又是以为参照物 .6. 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7.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的过程中,若以为参照物,他们都是运动的,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的 .8.“旭日东升”是以为参照物的,“日落西山”是以为参照物的 ....9.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 .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的 .10.长征三号火箭运载同步卫星升空,此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当卫星脱离火箭绕地球运转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 .11.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行驶 .12. 不变,沿着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13. 我们唱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为参照物 .14.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一般选 ________做参照物。
15.车里的人看路边的树向后退是以 ________做参照物。
初二上册物理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上册物理练习题答案及解析【练习题1】1. 题目:某物体的质量为2kg,速度为4m/s,求其动能。
解析:动能公式为 K = 1/2 * m * v^2,其中 K 表示动能,m 表示物体的质量,v 表示物体的速度。
将题目中给出的数值代入公式,得到 K = 1/2 * 2 * (4^2) = 16J。
答案:该物体的动能为16J。
2. 题目:某物体的质量为3kg,动能为36J,求其速度。
解析:动能公式为 K = 1/2 * m * v^2,其中 K 表示动能,m 表示物体的质量,v 表示物体的速度。
将题目中给出的数值代入公式,得到 36J = 1/2 * 3 * v^2,整理得 v^2 = 24,再开方得到v ≈ 4.9m/s。
答案:该物体的速度约为4.9m/s。
【练习题2】1. 题目:某物体以恒定速度做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N,该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0N时,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定义为速度变化率,由于物体速度不变,则加速度为0。
答案:物体的加速度为0。
2. 题目:某物体以恒定加速度做直线运动,速度从5m/s增加到13m/s,所用的时间是多少?解析:利用速度变化率与加速度的关系,即 v = a * t,其中 v 表示速度变化量,a 表示加速度,t 表示时间。
将题目中给出的数值代入公式,得到 (13-5) = a * t,整理得 8= a * t。
如果题目未给出加速度的数值,无法计算所用的时间。
答案:无法计算所用的时间,需要给出加速度的数值。
【练习题3】1. 题目:某物体受到30N的力,物体的质量是6kg,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牛顿第二定律公式为 F = m * a,其中 F 表示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加速度。
将题目中给出的数值代入公式,得到 30N = 6kg * a,整理得 a = 5m/s^2。
答案:物体的加速度为5m/s^2。
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大海同学为了探究琴弦的音调与音弦的材料、张紧程度、横截面积、长短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采用了表一所列各种规格的琴弦、几个钩码和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编号材料长度/cm 横截面积/mm2A 铜60 0.76B 铜60 0.89C 铜60 1.02D 铜80 0.76E 铜F 铜100 0.76G 钢80 1.02H 尼龙80 1.02I 尼龙100 1.02实验步骤:(1)在大木板的两边立起两块小木板,在大木板的一端牢牢钉人一根大钉子,把弦的一端绑在钉子上,另一端垂在桌边,把钩码绑在垂下的弦上.(如图)(2)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粗细有关”这一猜想,应选用编号为A、____ 、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如表)(3)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这一猜想,应选用编号为____ 、____ 、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如表)(4)表一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这一猜想,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如表)______、______【答案】B C A D F80 1.02【解析】【详解】(2)在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粗细有关”时,要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故选A. B. C的琴弦进行实验;(3)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所以选A. D. F的琴弦进行实验;(4)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
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时,应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符合条件的只有G、H,所以D项中应是:80;1.02.2.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既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已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小兰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________琴弦(只填字母代号);(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 .实验研究; B .分析归纳; C .提出问题(或猜想); D .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只填字母代号).【答案】D、E C、A、B、D【解析】(1)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关系,应控制长度、横截面积一定,材料不同,故应选D、E. (2控制变量法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实验研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故顺序为CABD .点睛:(1)弦发声的音调可能与弦的材料、长度、粗细有关.(2)研究音调的影响因素时,一定要采取控制变量法.3.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四: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松紧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表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_____,应选编号A,C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_____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3)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_____.(4)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选编号B,C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同组同学说不能证明以上猜想,其理论依据是没有采用_____的研究方法..(5)综上分析,同样用力时,琴弦的长短,横截面积,材料和松紧都影响弦振动的_____,因此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不同.【答案】二 A、B 55 控制变量法频率【解析】(1)因A、C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选编号A,C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2)为验证猜想一,应选择长度和材料都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的琴弦A. B进行研究.(3)如果验证猜想三,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琴弦的材料不同,故应选B. D进行探究,则表格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55;(4)本实验中有三个变量,应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即控制两个变量相同,研究与第三个变量的关系,编号B,C的两种规格的琴弦,材料相同,长度和横截面积都不同,三个变量中有两个不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故不能证明以上猜想.(5)综上分析,同样用力时,琴弦的长短,横截面积,材料和松紧都影响弦振动的频率,因此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不同.点睛:解决此类多因素问题时,常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当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其他因素不变.4.(1)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如图甲所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铃声,这说明______.(2)图乙是探究“”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 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课后练习(共39套有解析)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课后练习(共39套有解析)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 1.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且必须从零刻度线量起 B.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 C.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2.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最合适( ) A.量程3 m,分度值1 mm B.量程10 m,分度值1 dm C.量程30 cm,分度值1 mm D.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3.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 ) 4.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0.8 B.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 D.小明身高约为1.68 5.要测量一元硬币的厚度,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一元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一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元硬币的厚度 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其中最佳的测量方法是( ) 7.使用被拉长了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将( ) A.比真实值偏小 B.比真实值偏大 C.不受影响 D.和真实值完全一样 8.小刚是一位八年级的学生,他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
上体育课时他跑100 m所需时间约为16 。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9.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 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 cm。
10.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是最后一次使用机械停表计时的奥运会。
如图甲所示,当时运动员在参加长跑比赛,某一运动员在到达终点时停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停表所表示的时间为min s,合s。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含答案详解)1.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A.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是1.5m左右B.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C.初二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0.8km/h左右D.一辆小汽车的宽度大约为1000cm2.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实验总会产生误差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完全消除误差C.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大意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也是不能避免的D.虽然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但人们还是不能完全消除误差二、多选题3.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理解正确的是()A.“声无小而不闻”——任何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B.“响鼓也要重锤敲”——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C.“不敢高声语”——说话声音响度大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回声4.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用铜锅熔化钢块B.在-265℃时氮呈固态C.灯丝用钨丝材料是因为钨的熔点高D.金是晶体,固态水银不是晶体三.填空题5.小明用塑料软刻度尺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5.91cm,则小明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mm,若小明在测量的过程中将塑料软刻度尺拉长,则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选填“大”或“小”)。
6.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3∶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1,则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运动。
7.在“我是歌手”的比赛中,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若琴弦在2s内振动了490次,则声音的频率是Hz;美妙的歌声是通过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如果把点燃的蜡烛放到音箱附近,烛焰会随着音乐跳动,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8.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氦的沸点-℃,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是268.9-℃,利用液化空气可提取氧气、氮气和氦气,使空气液化的方法是和压缩体积;当温度逐渐升高,液态空气变成气态,该物态变化叫,首先分离出来的气体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
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另一个仪器不适合作声源的理由是___(2)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应将声源响度________(选填“调大”或“调小”),因为铃声响度越大时,人要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_____(选填大或小),导致实验在教室中难以进行.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铃声响度应____(选填“随材料而改变”或“保持不变”),这种物理方法叫_______。
(4)小红从家中也找出下列一些材料开始探究:一张报纸、一件羽绒服、一个薄塑料袋、一些泡沫板,李明认为小红选择这些材料直接进行实验存在一个明显问题,不能有效地说明这些材料的隔声性能,请指出这个明显的问题:_______。
(5)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由此数据可将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机械闹钟音叉发出的声音不稳定,不能持续发声B泡沫塑料调小大保持不变控制变量法没有控制材料厚度相同羽绒服【解析】【分析】【详解】(1)[1][2]机械闹钟,发出的声音稳定,能持续发声,所以选用机械闹钟,而音叉发出的声音不稳定,不能持续发声,所以不选用音叉。
(2)[3]A方案中,由于人耳听到的响度无法测量,只能凭感觉判断,没有可靠的实验数据;在B方案中,通过比较到鞋盒的距离判断隔音效果,因为距离可以测量,有可靠地实验数据,能够较好的判断隔音效果。
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具体数据如下表:编号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甲钢丝10cm0.2mm2紧乙钢丝10cm0.1mm2紧丙钢丝5cm0.1mm2紧丁钢丝5cm0.1mm2松(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______钢丝时的音调高。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_________有关。
(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_______和________钢丝。
(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答案】乙粗细乙丙在钢丝的长度,粗细相同时,钢丝越紧,音调越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详解】(1)[1][2]因为甲、乙两根钢丝的长度、松紧度一样,甲比乙粗,乙振动的频率大音调高,该过程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发声体的音调与其粗细的关系;(2)[3] [4]如果探究发声体音调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必须控制两根钢丝的粗细、松紧度一样符合条件的是乙和丙两根钢丝;(3)[5]由图可以知道钢丝丙和丁长度、粗细相同,钢丝的松紧不同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拔动丙和丁两根钢丝,丙钢丝发出的音调高丁钢丝发出音调低,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钢丝的长度、粗细相同时钢丝越紧音调越。
2.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器材:音叉,橡皮槌,铁架台,硬泡沫塑料小球,细线等.操作:(1)如图所示用细线栓在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小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橡皮槌轻轻敲击音叉使它振动后,发出一个较小的声音.让音叉一臂的外侧靠近并接触小球(如图),可以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__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3)以橡皮槌用力敲击音叉,可听到较响的声音,且让音叉一臂的外侧接触小球,可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说明:声源发出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__有关.除此之外响度还与_________有关.(4)如果在真空中做这个实验,小球________(选“能”或“不能”)弹开.【答案】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较小较大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能【解析】【分析】【详解】(1)因为音叉的振动我们看不到,把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是为了把音叉的振动传给小球,用小球可以放大音叉的振动,所以小球的作用是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2)当轻轻敲击音叉时因为音叉振动幅度小,所以发出较小的声音,振动的音叉接触小球会把小球弹起较小的角度;(3)当用力敲击音叉发出较响的声音,音叉振动剧烈,接触小球会把小球弹起更大的角度,这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响度的大小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4)如果在真空中做这个实验,音叉能振动,小球也能被弹开,但听不到声音.3.小丽同学在观察小提琴、二胡等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想: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
八年级物理上册26个计算题(含问题详解)
八年级物理上册计算题1.站在百米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发令枪的枪声后才开始计时,那么参赛同学甲的成绩将会提高多少,你认为怎样计时才能比较准确的记录赛跑时间?已知:S=100m;v=340m/s求: (1);(2)如何计时更准确解:由:答: (1)参赛同学甲的成绩将会提高0.29s。
(2)为了更准确的计时,可以计时员可以看到烟雾就计时,如果环境太暗,可以看到火光就计时,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很多,光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2.打靶时,人在距离靶340m处开枪,1.5s后听到子弹击中靶的声音,求子弹离开枪膛的速度是多少?已知:S=340m;t=1.5s;v声=340m/s求:v弹解:由:解之得:答:子弹离开枪膛的速度是680m/s3.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某人看到闪电3s后听到雷声,问打雷的地方距离此人有多远?(忽略光的传播时间)已知:v=340m/s;t=3s求:S解:由:S=vt忽略光传播的时间有3s=1020m答:打雷的地方距离此人有1020m4.一工人在房顶上敲打,每秒敲4下,一个观察者听到敲打声时恰好看到他把锤子举到最高处,问观察者和工人距离最短是多少米?已知:求:Smin解:由f=4可知:锤子从最低点举到最高点用的时间t为:t=0.125s由得:S=vt=340m/s0.125s=42.5m答:观察者和工人距离最短是42.5m5.某人在高处用望远镜看地面上的工人以每秒1次的频率敲钉子,他听到的声音时恰好看到击锤的动作,当木工停止击锤后,他又听到两次击锤声,求木工离他有多远?已知:f=1;v=340m/s求:S解:木工停止击锤后,他又听到两次击锤声,说明声音在他和木工之间的传播的时间够敲打两次,即声音的传播时间t=2s由得:S=vt=340m/s2s=680m答:木工离他有680m6.一人在北京歌剧院里看远处的观众,另一个在上海的居民坐在电视机前1m处收看演出,如果两人同时听到演奏声,那么北京的观众距离演奏者多少米?(北京距离上海1.47106m,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已知:S1=1m;v电=3.0108m/s;S2=1.47106m;v声=340m/s求:S3解:由得:S S S S解之得:S3 2.67m答:北京的观众距离演奏者2.67m7.超音速飞机的速度常用马赫数来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声速是340m/s),某超音速飞机的马赫数是2.5,那么它飞行的速度是多少?若广州到北京的距离是1.7106m,这架飞机从广州飞到北京要多长时间?已知:n=2.5,v声=340m/s,S=1.7106m求:(1)v飞;(2)t解:(1)v飞=n v声=2.5340m/s=850m/s (2)由得:S S S S答:它飞行的速度是850m/s;这架飞机从广州飞到北京要2000s8.一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约为2720m。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17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C.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无关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无关解析:A选项正确,因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选项错误,因为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C选项错误,因为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D选项错误,因为声音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有关。
答案:A2. 下列关于声音的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C. 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D. 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解析:B选项正确,因为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A选项错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选项错误,因为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不是最快的。
D选项错误,因为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是最快的。
答案:B3. 下列关于声音的频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B. 声音的频率越低,音调越高C. 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低D. 声音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解析:A选项正确,因为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B选项错误,因为声音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C选项错误,因为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D选项错误,因为声音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答案:A4. 下列关于声音的响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的响度与声音的频率有关B. 声音的响度与声音的振幅有关C. 声音的响度与声音的传播速度有关D. 声音的响度与声音的波长有关解析:B选项正确,因为声音的响度与声音的振幅有关。
A选项错误,因为声音的响度与声音的频率无关。
C选项错误,因为声音的响度与声音的传播速度无关。
D选项错误,因为声音的响度与声音的波长无关。
答案:B5. 下列关于声音的音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B. 音色与发声体的形状有关C. 音色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D. 音色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解析:A选项正确,因为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书课后练习及答案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书课后练习及答案汇总《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1.同学之间交流:怎样才能更精确地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一页纸的厚度、铜丝的直径?你能想出多少种测量硬币周长的方法?硬币的直径——用直尺和三角板如图所示测出硬币的直径。
硬币的周长等于它在纸面上滚动1周的线段的长纸的厚度——测量出100张纸的厚度再除100。
铜丝的直径——将铜丝在一只笔上排紧绕上数圈,测出所绕铜丝的长度,再用这一长度除以所绕的圈数就得到了铜丝的直径。
测硬币周长的方法有:(1)用绳子绕硬币一周,测出所绕一周绳子的长即为硬币的周长;(2)在硬币上作两条弦,分别作中垂线,相交的点就是硬币的圆心,让刻度尺过圆心,就测出了其直径,再用直径乘以圆周率就得到了其周长;(3)作出相互垂直且有一个公共端点的两条弦,把另两个端点连起来就是该圆的直径,用刻度尺测出该圆的直径,再乘以圆周率就得到了其周长;(4)让硬币在纸上沿直线滚一圈,记下起点和终点,用刻度尺测出两点之间的长度就是其周长。
2.你知道吗?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比如在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
请你根据这一常识,设计一个方案,估测你的身高约多少。
用刻度尺测量自己的脚长,再乘以7得到了自己的身高。
3.一天等于多少秒?一天=24×3600 s=86400s4.在一条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就做成了一个摆如图。
要测出他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周期),怎样能测得更准确?你能做一个周期为1秒的摆吗?测摆动50次或者更多次所用的时间,求平均值。
次数越多越精确。
另外最好是从最低处开始计时,因为摆动过程中机械能不断转化为内能,振幅逐渐减小,最高点的位置越来越低。
通过调整摆线的长度来调整摆动的周期。
《1.2运动的描述》1.分别以火车车头、车厢的座椅、树木、房屋为参照物,说一说行驶列车上的物品相对于哪些是静止的,相对于哪些是运动的。
以火车车头为参照物——物品是静止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正确说法?()A. 速度变化 B. 加速度变化 C. 力的变化 D. 时间的变化2.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会做匀速直线运动?()A. 速度不变,方向改变 B. 速度变化,方向不变 C. 速度不变,方向不变 D. 速度变化,方向改变3.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力的三要素的?()A. 大小、方向、作用点 B. 大小、速度、作用点 C. 大小、方向、速度 D. 大小、速度、作用时间4.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 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 D. 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5.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惯性的正确说法?()A.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B. 惯性是物体改变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C. 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D. 惯性与物体的速度有关二、判断题1.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 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
()3. 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4.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5.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合称为力的三要素。
()三、填空题1. 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包括______和______的变化。
2.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______。
3. 力是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 惯性与物体的______有关。
5. 描述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简述力的三要素。
3. 简述惯性的概念。
4. 简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5. 简述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五、应用题1.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5N和10N,方向相反,求物体所受的合力。
2.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0m/s,求物体在5秒内的位移。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试题及解析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水平地面上的甲、乙、丙三小车同时同地在同一直线做匀速运动,甲、乙的s-t图像如图所示.运动10秒时,甲与乙的距离为2米,甲到丙的距离小于乙到丙的距离,下列关于丙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A.丙的速度一定大于甲的速度B.丙的速度可能小于乙的速度C.丙与甲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同D.丙与乙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2.一辆汽车以速度v行驶了的路程,接着以20km/h的速度跑完了剩下的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v的值为()A.12km/h B.32km/h C.60km/h D.340km/h3.甲、乙物体点同时、同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乙始终比甲运动得快B.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始终静止在10m的位置D.甲乙某一时刻速度相等4.蹦极是一种极具挑战的活动,蹦极者在上升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远,所选的参照物是A.他自己B.地面C.正在下落的另一个蹦极者D.跳台5.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照相机拍摄到的4个物体的闪光照片,箭头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A.B.C.D.6.心电图仪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
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 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 1min 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 已知心电图记录仪的出纸速度(坐标纸移动的速度是 2.5cm/s,如图所示是仪器记录下来的小博同学的心电图,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 0.5cm. 由此可知A.此人的心率约为 75 次/分B.此人的心率约为 125 次/分C.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 0.1sD.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 0.60s7.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教材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如图所示,测硬币的直径应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将硬币夹住,使两三角板的直角边垂直于刻度尺,两直角边的间距就是硬币的直径,测量硬币的周长可采用化曲为直法(用一根线绕硬币一周,在相交处作一记号,将线拉直,两记号间距即为硬币周长)或重合法(在硬币上画一起点,将起点对齐刻度尺的零刻线,然后将硬币在刻度尺上滚一周,从刻度尺上读出长度值);测铜丝的直径:可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量出线圈长度L,数出圈数n,铜丝直径为d=L/n;测一页纸的厚度可用累积法,即取几十张相同的纸,测出总厚度,然后除以张数.2.根据自己穿鞋子的尺码估计自己的脚长为d,测身高为7d.3.一天有24 h , 24x3 600 s=86 400 s.4.测出小铁块摆动若干次(比如10次)所需的时间t,然后除以摆动次数,这样的测量结果比较准确(实质采用了累积的测量方法).做周期为1 s的摆要用上述方法测出周期,若测出周期不是1 s,应调节摆的长度,使摆的周期为1s第2节运动的描述1.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路边的树木、房屋是运动的,相对火车头、车厢的座椅是静止的.2. B3.因为我们选择了跑道或跑道周围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运动员相对这些物体的位置是变化的.第3节运动的快慢1.可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示运动的快慢,但是不方便,例如飞机、光等运动速度快的物体通过1 m所用的时间太短,光通过1 m所用的时间只有0.00000033 s,以这样的方式表示速度时多以小数形式出现,不方便,也不符合人们的习惯.2.用手表测出自行车通过两个相邻的里程碑(或若干个里程碑)所用的时间t,则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用公式可求得.s3.根据v = t,前50 m的平均速度为:v「s前= 50m = 8.33m/s.前1 6 s后50 m的平均速度为v尸=冥50m= 7.14m/s. 后%7 ss 巧100 m百米的平均速度为vm二二=(0 — =7.69m/s. 总t总(6+7) s4 .⑴从表中查出列车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的路程是:S 1 =1318 km11时间 % =12:55 - 8:00 = 4 h55 min=4-hS 1318 km 速度:丫/二 ——=268.1km/h. 1 4 h 12(2)列车在从济南西到南京南的路段运行得最快,在南京南到上海虹桥 的路段运行得最慢,列车从北京南站到济南西的路程是:S 2 =406 km 时 间:t =1 h32 min =1. 53 h 速度:v0 = S2 = 406J km = 265.4km/h.列车2 2 t 2 1.53 h 从济南西到南京南的路程是:S 3 = 1023 km - 406 km = 617 km时间t 3 =11 :46-9: 34 = 2 h12 min = 2. 2 h列车从南京南到上海虹桥的路程是:s 4 = 1318 km - 1023 km = 295 km 时间:t 4 = 12 :55 -11 :48 = 1h07 min =1.12 h【点评】解该题应注意的几个易错点:(1)要会看到列车时刻表;⑵速度:v 3S 3 617km =280.5 km/h.s 「 速度:v 4 = t 4 = t 4295km 1.12 h =263.4 km/h.不同路段的路程和时间要对应好;⑶单位要统一;(4)时间的换算:1 minh,如3 h15 min 易错算为3. 4 h 或3.15 h.60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s1.亥U度尺;秒表;v=7t2.可能的原因有:(1)小车在全程做加速运动,速度由小变大,上半段的速度较小,下半段的速度较大,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上半段的平均速度.(2)上半段的初速度为零,下半段的初速度是上半段的末速度,使小车走下半段所用的时间小于上半段所用的时间.3.已知跑道的长度为s,分别在跑道上正常步行、竞走、长跑,用手s表分别测出相应的时间t,根据v二千可算出相应的平均速度.4.(1)用卷尺测出正常走一步的长度s ;(2)然后数出从家走到学校一共走了n步;⑶家到学校的量路程s总二ns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例如在桌子上竖立一支铅笔,当用手敲桌子时,就可以看到铅笔振动或倒下,由此说明桌子是振动的,或者在桌面上放一些泡沫塑料颗粒,当用手敲桌子时,就可以看到泡沫塑料颗粒在振动.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在同种介质中,温度不同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固体和液体传播声音的速度比气体快.3.会听到一次或两次敲打的声音,具体能听到几次,与铁管的长度有关.若铁管长度足够长,可听到两次声音,其中道理是:敲击铁管一端,一人在另一端听,由于声音在铁管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第一个声音是铁管传来的,第二个声音是空气中传来的.【分析】两次声音的间隔要大于0.1 s才能区分出来,即当t空气-t 然>0.1 s时,能听到两次敲打声.设铁管长为L,则二-}>0.1 s可求铁v空气v铁出此时的铁管长L.若大于这个长度,则听到两次敲打声,若小于这个长度,只能听到一次声音.4.由于回声与原声间隔小于0.1 s,叠加在一起加强原声.5 1.5 s5 .由于v=,可得s= vt = 340 m/sx__ = 255 m第2节声音的特性1.同学们可就这个问题写篇小论文或召开个小研讨会,互相交流一下.乐器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①打击乐器:鼓、锣等乐器受到打击时发生振动,产生声音。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习题含解析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梳理该专题的知识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考出现频率高的知识点分别为:1.长度和时间单位的换算2.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特别注意正确的估读)。
3.停表的读数。
4.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
5.正确记录测量所得数据,知道测量存在误差,如何减小误差。
关于该专题在中考的题,作答难度较低,但要注意审题,细心作答。
一、测量单位 1.国际单位制1960年10月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确定了国际通用的国际单位制,简称SI 制。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基本单位是米(m ),时间基本单位是秒(s )。
2.长度、时间单位及换算关系常用长度单位还有千米(符号为km )、分米(符号为dm )、厘米(符号为 cm )、毫米(符号为mm )、微米(符号为μm)、纳米(符号为 nm )。
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为:1 km =1 000 m =310 m ;1 dm =0.1 m =110- m ;1 cm =0.01 m =210- m ;1 mm =0.001 m =310- m ;1 μm=0.000 001 m =610- m ;1 nm =0.000 000 001 m =910- m常用时间单位有时(h )、分(min )、秒(s )、毫秒(ms )、微秒(μs)。
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 h=60 min=3 600 s ;1 min=60 s ;1s=310 ms ;1ms=μs二、测量活动(一)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1.认识刻度尺上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的含义零刻度线:刻度尺的起始刻度(如零刻线磨损,可选用其它清晰刻度作用测量起点); 量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如0~20 cm )分度值: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也是刻度尺的准确度(常用的为1 mm )。
2.使用时做到五会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会放:使用时应将刻度尺放正,不要歪斜,要把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贴被测物; 会看:读数时视线应尺面垂直;会读:根据刻度尺的分度值读出准确数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含答案
11.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行驶.12. 不变,沿着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13. 我们唱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为参照物.14.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一般选________做参照物。
15.车里的人看路边的树向后退是以________做参照物。
16.物理学里把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17.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
人是________,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的。
18.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月亮在云间穿行,这时我们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19.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
它绕地心旋转一周需________h。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相对于(A )A.参照物B.太阳系C.太阳D.地球2.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C )A.地面B.高山C.飞机D.白云3.坐在直升飞机上的驾驶员看见高楼楼顶在向上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飞机(A )A.向下运动B.已向上运动C.静止不动D.水平运动4.课本中所述的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子弹的条件是(A )A.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相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B.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C.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5.下列各运动中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C)A.苹果从树上掉下来B.铅球在地面上沿直线滚动至静止C.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D.从一楼沿楼梯匀速走到三楼教室的同学6“月亮在云中走”,“鱼儿在水中游”它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C )A.云、鱼 B月亮、鱼 C,云、水 D.星星、水7.坐在直升飞机上的人看见楼房一栋栋向上升,则飞机正在(B )A.上升B.下降C.静止D.都有可能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所谓参照物,就是指绝对不动的物体B.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是最合适的,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C.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一定是不同的.D.研究宇航员在飞船中的运动情况,选择飞船作参照物较方便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C.运动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一定在作匀速直线运动D.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同10.我们通常所说的“车开了”是以( C )。
初二上物理练习题并解析
初二上物理练习题并解析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沿直线运动,速度从2m/s变为4m/s,它受到的冲力大小为多少?解析:冲力的大小可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得出。
根据公式 F =m * a,其中 F 表示力的大小,m 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由题可知,物体的质量为 2kg,速度从 2m/s 变为 4m/s,这意味着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发生了加速。
由于物体是沿直线运动的,所以加速度的计算可以通过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的变化量得出。
即a = Δv / Δt,其中Δv 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t 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根据题目的信息,Δv = 4m/s - 2m/s = 2m/s,Δt = 1s,代入公式计算可得 a = 2m/s / 1s =2m/s²。
将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F = m * a,可得F = 2kg * 2m/s² = 4N。
所以,物体受到的冲力大小为 4N。
2. 小明用手将一根弹簧压缩至原长的一半,然后将它放开,弹簧振动的频率是原来的多少倍?解析:弹簧的振动频率与劲度系数和质量有关,与振幅无关。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而在这个问题中,弹簧的长度缩短至原长的一半,即劲度系数增大一倍。
根据弹簧振动的公式f = 1 / (2π) * √(k / m),其中 f 表示振动的频率,k 表示劲度系数,m 表示质量。
因为振动频率与劲度系数和质量成正比,所以振动频率是原来的多少倍可以通过劲度系数的变化来计算。
由题可知,原来的劲度系数变为原来的两倍,所以振动频率应该是原来的√2倍。
3. 当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如果它的位移和速度方向相反,那么它的加速度方向是怎样的?解析:当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位移和速度方向相反意味着物体在前半段运动时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而在后半段运动时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
在前半段运动时,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而在后半段运动时,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的.10.长征三号火箭运载同步卫星升空,此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当卫星脱离火箭绕地球运转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11.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行驶.12. 不变,沿着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13. 我们唱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为参照物.14.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一般选________做参照物。
15.车里的人看路边的树向后退是以________做参照物。
16.物理学里把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17.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
人是________,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的。
18.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月亮在云间穿行,这时我们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19.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
它绕地心旋转一周需________h。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相对于(A )A.参照物B.太阳系C.太阳D.地球2.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C )A.地面B.高山C.飞机D.白云3.坐在直升飞机上的驾驶员看见高楼楼顶在向上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飞机(A )A.向下运动B.已向上运动C.静止不动D.水平运动4.课本中所述的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子弹的条件是(A )A.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相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B.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C.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5.下列各运动中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C)A.苹果从树上掉下来B.铅球在地面上沿直线滚动至静止C.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D.从一楼沿楼梯匀速走到三楼教室的同学6“月亮在云中走”,“鱼儿在水中游”它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C )A.云、鱼B月亮、鱼C,云、水D.星星、水7.坐在直升飞机上的人看见楼房一栋栋向上升,则飞机正在(B )A.上升B.下降C.静止D.都有可能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所谓参照物,就是指绝对不动的物体B.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是最合适的,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C.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一定是不同的.D.研究宇航员在飞船中的运动情况,选择飞船作参照物较方便9.下列说确的是:(A )A.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C.运动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一定在作匀速直线运动D.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同10.我们通常所说的“车开了”是以( C )。
A.开车司机为参照物B.坐在车上的乘客为参照物C.地面为参照物D.没有参照物11.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这是因为(B)。
A.地球根本没有运动B.我们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C.地球运动很慢,我们感觉不到12.某人在公路上由北向南行走,一辆汽车由他身后向他前进的方向疾驶而过,那么这个人相对汽车的运动是(A )。
A.向南运动B.向北运动C.由北向南运动D.无法判断13.在站台前有甲、乙两列原来静止的火车,突然坐在乙车上的乘客发现站台和甲车都在以相同速度运动,那么,他选择的参照物是(B)。
A.甲车B.乙车C.站台D.无法判断14.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C )。
A.划破夜空的流星的运动B.奔驰的骏马的运动C.植物开花结果D.地球绕太阳公转15.蒸汽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风向自东向西,路边的观察者看到从火车烟囱中冒出的烟雾是竖直向上呈柱形,由此可知,相对于空气,火车的运动方向是(B)。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16.乙看到路旁的树木在向北运动,甲看乙静止不动,若甲、乙都以地面做参照物,则它们应该是(D)。
A.甲向南、乙向北运动B.甲向北,乙向南运动C.甲、乙都向北运动D.甲、乙都向南运动17.关于参照物,下面说确的是( BD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B.一切物体都可以被选做参照物C.参照物就是绝对不动的物体D.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由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果可能不同18.小船在河水中逆流而上,船上坐着乘客,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C )。
A.以岸为参照物,河水是运动的B.以河水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C.以小船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D.以人为参照物,河水是静止的四、综合能力应用(第1题4分,2-4题,每题5分,共19分)1.战斗机(或远程轰炸机)在飞行途中也能添加燃料,这是通过什么措施来解决的?答:两架飞机的速度一样,加油时就相当于静止加油。
2.甲、乙、丙三人分别乘坐直升机.甲看见地面楼房匀速下降,乙看见甲静止不动,丙看见乙匀速上升.这三架直升机各做何种运动?答;甲和乙是在做向上运动,丙是在做向下运动。
3.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依次向北行驶,甲、丙两车快慢相同,乙车较甲、丙两车开得快。
(1)以什么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北运动?答:地面。
(2)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答:乙和甲运动一样,都是兴北运动;丙向南运动。
(3)以乙车为参照物,甲、丙两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答:甲向北,丙向南。
(4)以什么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南运动?答:比甲车还快的车。
4. 在现代交通中,高速列车已成为现实,为了不影响高速列车的运行,有人设想,若能使高速列车在进出站时既不停车、又能上下乘客,岂不更好?你能进行这样的设计吗?若能设计,请说明理由.答:不能。
初二物理《简单的运动》单元练习题l.坐在向北行驶的汽车的乘客,看到路旁的行人正在向南运动,则此人的实际运动方向是A.一定向北运动 B.一定向南运动 C.一定是静止的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2.速度是10m/s的运动物体可能是()A.汽车B飞机 C.人 D.蚂蚁3.装在沿直线行驶的卡车中的货物,若要认为货物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错误的是()A,路旁的电线杆 B.司机 C.卡车 D.另一辆同速同向行驶的卡车4.一辆汽车在60min的平均速度是72km/h,根据以上条件,下列说确的是()A.只能求出汽车在60min通过的路程B.一定能求出汽车在前30min通过的路程C.一定能求出汽车在90min通过的路程D.以上结果均能求出5.甲、乙两辆汽车从开往,它们从到的平均速度相等,那么()A.它们从到的行车时间一定相等B.它们在途中的行车速度一定保持不变C.行驶途中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D.它们在途中任何一段路程上行驶的快慢程度相同6.A、B两码头相距54km,船从A码头顺水行至B码头需4h,从B码头逆水返回A码头需6h,那么船在整个航行中的平均速度是()A.11.25km/hB.5.4km/hC.3m/sD.1.sin/s7.在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30min通过的距离是36km,那么汽车的行驶速度为()A.20m/sB.10m/sC.1.2km/hD.36kmth8.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5s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前3s该物体的速度是()A.0B.4m/sC.12m/sD.无法确定9.作匀速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运动时间之比为1:3,通过路程之比为4:1,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A.12:1B.1:12C.3:4D.4:310.下列运动中,速度最大的是()A.百米赛跑中成绩是9.86sB.手扶拖拉机10min行驶了2.4kmC.自行车1min 45s行驶了1000mD.卡车在城区限速为30km/h11.下列物体中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从楼上阳台上掉下来的砖头B.沿自动扶手电梯缓缓上升的人C.草坪上滚动的足球D.沿跑道滑行起飞的飞机12.小车从长为1.8m的斜面顶端滑至底端,所用时间为5s,若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速度为0.3m/s,则小东通过斜面下半路路程的平均速度为()A.0.42m/sB.0.3m/sC.0.36m/sD.0.45m/s13.一辆自行车在平直的马路上行驶,第1s经过lm,第2s经过2m,第3s经过3m第4s 经过4m,则此自行车()A.在这4秒作匀速直线运动B.在第1秒作匀速直线运动C.在第4秒作匀速直线运动D.在这4秒作变速直线运动14.一列车由静止从车站开出100s后,速度达到20m/s.在此期间,列车共行驶了1000m 的路程.列车在此100s的平均速度为()A.20m/sB.0.2m/s C10m/s D.无法确定15.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0m/s,后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5m/s,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10m/sB.12m/sC.15m/sD.25m/s三、计算题(第1题7分,第2题8分,共15分)1.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做匀速运动需要6s时间,后一半路程也是匀速运动,速度为12m/s,若全程长为48m,则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少?2.按照新的旅行时刻运行的38次特快列车当日19时30分从武昌火车站出发,次日凌晨5时30分到达西站,武昌到的铁路线长约1160km,则此列车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到天津的铁路线长约为137km,若按此平均速度运行的火车,从到天津要多少小时?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20*2’=40’)1、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C.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D.冰箱冷冻室壁出现白色的“霜”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3、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 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 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4、“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5、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