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宗教演示文稿
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 PPT
人们崇拜自然神的行为方式有:跪叩,歌舞,绘画,雕
塑等,并以食物,金钱供奉,甚至杀人杀牲畜。
典型的自然神崇拜:
电神双手持尖头铁杵, 正要用力猛击。
风神 鄂伦春族遇月食时,竞相敲击一切 能敲响的东西。汉族也有这种习惯, 用敲击来防止“天狗吃月”:八月十 五仪式流传至今。
画面中有两尊风神,都是半裸的人兽合 体。上面的风神手持风袋,下面的风神 鼓腮吹气。
风姨,怀抱 风囊,身穿 花铠,跣足 奔行。
风伯,他 二目圆睁, 胡须上扬, 正在努力 鼓风,将 舍利佛旁 的魔女吹 得东倒西 歪,变成 丑陋的老 太婆。
原始舞蹈
恩格斯曾指出:原始舞蹈是“一切宗教 祭典的主要组成部分”,揭示了原始歌 舞与原始宗教之间的关系。
原始舞蹈是人类早期为捕获猎物庆祝 的一种形式。
雕塑 氏族老祖母的形象
雕塑反映了妇女 在当时享有崇高 的社会地位。
洞穴壁画
鲁迅先生所说:原 始人“画一只牛, 是有缘故的,为的 是关于野牛,或者 猎取野牛,禁咒野 牛的事”。
春秋末年,魏国境内邺郡时遭水灾。有邺郡户房师爷陈三少, 勾结巫神,年选良家女子投入漳河以为河神妇。某年,漳河 又溢,吴惜英母女登高嘹望,其母去漳河沿岸查看其父坟墓, 吴惜英依门望母归时,遇陈三少贪美调情。吴严词以拒。陈 三少因事不遂,而与管大娘设计欲选吴惜英为河神妇。其时, 西门豹至邺郡为官,私行查访得知“河神娶妇”之劣俗,在6 月15日河神娶妇选亲之日,亲自恭送,又言所选妇人姿色平 常,奏明河神改日再选,并投神差和神姑于河中。巫神惧而 白其事,豹遂判巫神及恶霸陈三少罪,并发民众渠十二,以 分水力,劝民引水灌溉,恶俗遂改。总的来说《河神》是一 部很受欢迎的越剧。
中国文化概论第13章 中国古代宗教 PPT
这段话不仅使我们知道了“祖宗”一词的来历,而 且还使我们了解祖到先崇拜仪式早在尧、舜、禹时 代就有了相当制度化的祭法了。
祖先崇拜是鬼魂崇拜的发展,也是生殖崇拜的继续。 古人认为自己与祖先有着血缘关系,只要定期祭祀, 就能得到祖先鬼魂的保佑。祖先也被视为宗族生存 的标志。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史前时期,人口的繁 殖是宗族强有力的内涵,而这血缘集团的起点就是 祖宗。尊祖能使整个宗族凝聚起来,光宗耀祖就成 为宗族成员的人生价值及追求的目标。进入阶级社 会之后,进一步形成了繁细的祖先崇拜系统。
1.起源
中国原始宗教观念的萌芽,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 晚期。
在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山顶洞人的遗骸周围撒有 含赤铁矿的红色粉末,还有许多随葬品。民族学资 料表明,近代处于原始社会的一些氏族部落,认为 红色表示鲜血,而血是生命的来源和灵魂的寄身之 所,生者给死者随葬物品,是为了让他在另一个世 界能过上人世间一样的生活。
据考古资料证明,至迟在仰韶文化时代(公 元前5000?—前3000?),万物有灵的 观念以及由此引起的自然宗教祭祀活动就已 经相当盛行。
自然崇拜这一原始宗教形式,实际上就是大 自然对人们社会生活巨大作用和影响的反映; 人们无法战胜自然力,转而企图通过崇拜形 式来调节这种“异己”力量。
图腾崇拜
鲁迅说:“中国文化的根底在道教。”
1.道教的形成,有三大来源:
其一是中国古代的自然神崇拜与鬼魂崇拜。 中华民族的远祖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有了 宗教观念。
在原始宗教理念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对自然神 的崇拜及对鬼魂的敬畏。到公元前15至前 11世纪的殷商时代,逐渐形成了以上帝为 中心的天神崇拜,对上帝和天命的信仰取代 了自然神崇拜,原始的鬼魂崇拜演变为以血 缘为纽带、结合宗法体制的祖先崇拜。周朝 时鬼神崇拜更为系统,出现了天神、地祗、 人鬼三大支系。自然神崇拜与鬼神崇拜是道 教神系的主要来源。
中国宗教文化 ppt课件
第五章 中国宗教文化
后天八卦图
乾、坤、震、 巽、坎、离、 艮、兑分别代 表天、地、雷、 风、雨、火、 山、泽
第五章 中国宗教文化
太极图
第五章 中国宗教文化
太极八卦图
第五章 中国宗教文化
三、简史和派别 (一)原始道教阶段 代表:东汉末年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和张角创立的“太平道” (二)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 代表:东晋葛洪、北朝寇谦之、南宋 陆修静、南宋陶弘景
中国宗教文化
第五章 中国宗教文化
第二节 道教 一、创立和教义 (一)创立 时间:东汉顺帝时 创始人:张陵 (二)教义 1、宣扬“道”是“万物之母” 2、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
第五章 中国宗教文化
二、经典和标志 (一)经典 《道藏》是道教经籍的总集 唐代编出第一部《道藏》 明代《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 (二)标记 道教的标记为八卦太极图
第五章 中国宗教文化
3、内陆地区著名清真寺:化觉寺、东关 清真寺、艾提尕清真寺
第五章 中国宗教文化
第五章 中国宗教文化
第五章 中国宗教文化
第五章 中国宗教文化
(三)主要节日
六、道教建筑
(一)道教建筑样式
(二)道教建筑的布局曾经历的三个 阶段:“靖”、“治”、“天尊殿”、 “三清店”
(三)道教建筑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 值:与神仙信仰、传统哲学观念、宗 教教义、民俗有密切关系
第五章 中国宗教文化
七、道教主要旅游景点 (一)道教的仙境 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 地、十洲三岛 (二)道教名山 (三)著名道观
第五章 中国宗教文化
3、主教、牧师 (二)主要节目 1、复活节(3月21日-4月25日之间,每 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周日) 2、圣诞节(12月25日) 六、基督教建筑 (一)罗马式教堂: 上海佘山圣母大教堂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七章PPT课件
第一节 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节 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二) 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指佛祖释迦牟尼所宣讲的佛法,也称 原始佛教。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徒们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 要,遂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原有教义进行了新的解释和创造性的 发挥。佛教教义的发展在印度经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 教三个阶段。其间,尽管佛教教义的发展与原始佛教差距越来 越大,但基本上仍以释迦牟尼所宣讲的基本教义为核心,是在 此基础上加以发展的。
(11) 生。受生,以现在所作之业为因,依因感果,必招来世 受生,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活动。
(12) 老死。老耄和死亡,诸根衰败叫作老,身坏命终谓之死。
6. 涅槃
第一节 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节 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大乘唯识学派则将涅槃分为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依 涅槃、无余依涅槃、无住处涅槃四种。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指 一切事物的本来相即是真如寂灭之理体,亦即真如、实相; 无住处涅槃,或略称无住涅槃,指依于智慧,破除无明,远 离烦恼、所知二障,不滞生死之迷界,又因大悲救度众生而 不滞于涅槃之境地,即所谓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
第一节 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从某种意义上,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关 于因果与修行的理论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实践方面、宗教方面、 道德说教方面。佛教的善恶因果观与修行法门,既与其他一切宗教、 道德说教有共通之处,又自有其殊胜之处。二是关于生命和宇宙的 真相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理论方面、哲学方面、辩证思维方面。 佛教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的理论是建立在佛教修行(主要是禅悟) 基础上的成果。当然,从具体内容上看,这两大方面是不可能截然 分割开来的。
2. 法印
第一节 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三章宗教)
三、佛教的主要崇奉对象
最高崇奉对象
佛:释加牟尼
释迦牟尼姓乔达摩,名悉达多, 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 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他的生活时代,约与我国春秋时 代的孔子同时。
阿弥陀佛(无量寿佛):
能接引死者灵魂生往西
方极乐世界的佛。
弥勒佛:佛教信仰中,弥勒是将要继承 释加牟尼佛位,象征着未来和光明的佛。
3、中国化佛教宗派出现
佛教主要宗派:三论宗 天台宗 唯识宗 华严宗 律宗 密宗 禅宗 净土宗
(四)宋元以后佛教呈日趋衰落之势
虽然佛教仍是各宗分立,分头活动,寺、
僧数量还有所增加,但就其势力和影响来说,
是无法与隋唐时期相比了。
佛教传入中国经历了: 介绍时期──汉朝至东晋 融合时期──南北朝 创造时期──隋唐(唐朝鼎盛) 儒化时期──宋至清
道教经书的总集是《道藏》。 该书内容十分庞杂,除道教经书 外,还涉及一些有关医学、化学、 生物、体育、保健以及天文、地
理等其他方面的内容。
三、道教尊奉的神
(一)尊神 三清:玉清境元始天尊、上清境灵宝天尊、 太清境道德天尊
• 四御:玉皇大帝、紫微北极大帝、
•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
•
后土皇地坻(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大
基督教:(包括新教、
天主教、东正教)其教 徒在世界宗教徒中数量 最多,其中三分之二分 布在欧美。
第一节 宗教观念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原始宗教观念的萌芽,大约产
生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一、‚万物有灵‛观念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导致其对 ‚物‛的神灵化。认为‚人死为鬼, 树木有精;顽石能思,鸟兽会语;无 物不神,无鬼不灵‛。
如:
佛教的“五戒” 与儒家的“五常”具有相通点
新编中国传统文化课件中国传统宗教
祭拜宗祠祖先牌位
客观而言,鬼神崇拜对 后世几千年的文化习俗产生 了一些带有根本性的影响。
首先,加固了社会伦理 道德的纲常界限,使中国社 会的家国伦理秩序从远古时 期就确定了下来,主导了华 夏民族政治伦理型文化的产 生。
三、对鬼魂的崇拜
其次,它加强了传统社会中的礼仪教化,能够培 养华夏子民的恭敬心,培养上下一体的家国伦理, 达致社会的和谐,对于培养传统国人温良恭俭让的 性格也有一定的助力作用。
中
国 传
第三章 中国传统宗教
统
文
化
远古时期原始宗教的产生根源于华夏民族对人类自
身及未知世界的探求,其主要表现形式分为对动植物、
图腾及生殖力的自然崇拜及对于鬼魂的崇拜。相传其
中
始祖是轩辕黄帝的道教,历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播
国
分化、唐宋时期的大盛,到明清的衰落,对华夏民族 价值思想的养成有着基础性影响。佛教作为来源于古
• 五斗米道由主要从事符箓禁咒、祈福禳灾之类的活动, 故称做符箓派。张陵被奉为张天师。
• 后其孙张鲁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 继续弘扬其教。张鲁以汉中为根据地,实际掌握地方行 政权,使得五斗米道因此而兴旺发达,并逐渐传播到全 国,成为全国性的大教派。
三、对鬼魂的崇拜
(三)远古鬼神信仰
殷商时代,其经由史前时期的自然崇拜发展成 为信仰天神和天命,初步建立了以上帝为中心的宗 教系统。
而它的表现形式为主要以血缘为基础,与宗法 关系相结合的祖先崇拜,后来发展成为了儒教的祖 先崇拜,以宗庙祭祀为外部特征。
三、对鬼魂的崇拜
•
他们相信人世间的一切因果,都代表了天神的
三、对鬼魂的崇拜
从根本而言,祖先崇拜实际上就是一种“灵魂” 为崇拜对象的宗教信仰,在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中, 崇拜祖先之灵成为社会意识礼仪制度。
2024版《中国文化概论》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PPT课件目录CATALOGUE•中国文化概述•中国语言文字•中国哲学思想•中国文学艺术•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中国饮食文化01CATALOGUE中国文化概述文化的定义与特点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总和。
文化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传承性、变异性、共享性和象征性等特点。
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同时也保持着自身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哲学思想,它认为人类和自然是一体的,人类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仁爱思想中国文化强调仁爱思想,即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热爱和平,这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思想,它主张在处理事物时要保持适度、避免极端,追求平衡和和谐。
礼制精神中国文化注重礼制精神,即尊重传统、注重礼仪、讲究规矩,体现了一种对秩序和规范的尊重和维护。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02CATALOGUE中国语言文字结绳记事、仓颉造字等传说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汉字的结构与特点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发展阶段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以及汉字的表意性质03020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汉语的特点声调语言,音节清晰,词汇丰富,语法灵活汉语的传播与影响对周边国家语言文字的影响,以及汉语国际推广的现状与趋势汉语的魅力表达细腻,音韵和谐,文化底蕴深厚汉语的特点与魅力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中国方言的概况七大方言区及其特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多样性、丰富性及其保护传承的重要性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化价值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贡献03CATALOGUE中国哲学思想儒家思想概述0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
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第四课古代宗教(实用模板)
古代宗教模块一原始宗教说到宗教,有人会认为是封建迷信,其实这是一种比较偏颇的思想意识。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古代宗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深深地影响着整个社会发展的全方面和全过程,甚至很多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早在尚无成文历史的远古时期,已经出现人类最早的宗教,而且在很长一段的原始社会发展时期,仍存在着以反映人和自然矛盾为主要内容的初期状态的宗教,被称为原始宗教,多表现为对植物、动物、天体等自然的崇拜,以及对生殖、图腾和祖先的崇拜等。
这些表现了早期的人类对外界及自身的意识,具有自发性、地域性、氏族性、象征性等特点。
项目一 自然崇拜天体崇拜自然力崇拜自然环境崇拜 动植物崇拜主要指对日、月、星等天体的崇拜。
(“夸父追日”“嫦娥奔月”) 主要指对风、雨、雷、电等自然天象的崇拜。
(“雷公”“电母”“风婆婆”) 主要指对山川湖海等的崇拜。
(“雷公”“电母”“风婆婆”)崇拜的种类很多,小至昆虫、龟蛇,大至虎豹熊罴,有野兽,也有牲畜。
植物崇拜也有很多种类,最常见的一种是对农作物的崇拜,其次是祭树神,均是祈求丰收、平安等。
项目二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指把某种动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物种看作与自己的民族有某种特殊关系,是本民族的象征和保护者。
图腾崇拜体现在原始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旗帜、舞蹈、服饰、文身、祭祀仪式及各类器物的装饰等。
项目一先秦诸子图腾崇拜发展的三个阶段010203对动植物直接认同、崇拜,建立幻想中的血亲关系。
构建半人半兽或人兽结合的图腾形象部分重要图腾随着氏族、部落的扩大、融合而被不断地综合化、艺术化。
项目二 史学的发展从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中发展而来的龙凤崇拜逐渐形成一种龙凤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项目三祖先崇拜早期祖先崇拜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先祖丰功伟绩的赞颂;二是对先祖美德的赞美,即崇拜的是祖先的崇高人格和丰功伟绩,从中发展出圣贤崇拜,成为人文主义的文化理想,起到了增强氏族成员的认同感,强化氏族团结的作用,有利于氏族的发展和壮大。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古代宗教剖析
二、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
二、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
道教的不同派别有不同的修养方法: 丹鼎派、全真道认为通过内修、炼养,
便可以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 而符箓派、正一道则认为符箓咒语、科
仪斋醮【jiào】 (也是一种修行)可以禳 灾求福、祛病延年。
二、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
道教的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葆真。
• 葛洪
一、道教的创立及其历史发展
南北朝时,道教的最大发展是北魏寇谦之改革 “五斗米道”,创立“北天师道”。寇谦之对道 教的这一改革,使道教由原来的民间宗教一变而 成为官方宗教。 南朝刘宋时陆修静将灵宝、上清、三皇各派汇 归一流,后陶弘景加以发挥,史称“南天师道”。
• 陶弘景
一、道教的创立及其历史发展
第一节 中国远古宗教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萌芽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期。 在原始社会里,它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 拜、神灵崇拜等形式表现出来。在人类走向文明的 过机构等一整套宗教体系。
中国的宗教起源于自然神崇拜、动物神崇拜、鬼 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的宗教形式。
中 国 古 代 宗 教
• 截止至2000年,世界总人口约为6 0.55亿,信仰宗教者约为51.37 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4.8%。其中 基督教徒(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 有19.99亿人,伊斯兰教徒有1 1.88亿人,印度教徒有8.11亿人, 佛教徒有3.59亿人。以上4种传统宗 教信徒总数约占世界宗教徒人数的88% 以上。
符箓是道教中的一种法术,亦称“符字”、“墨箓”、“丹书”。道 教声称,符箓是天神的文字,是传达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 驱鬼,降妖镇魔,治病除灾。
唐宋之后道教的另一派系是“全真道”。“全真道” 反对 符箓,排斥咒术,而倡儒释道三教合一,注重“识心见性” 的内修真功。
《中国传统文化》-宗教.ppt
在古代西方,也曾有过类似中国古代的这种认识,但在发展过 程中却逐渐异化。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欧洲自然科学便在广泛搜 集材料的基础上,逐步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通过实验、分析、比 较、归纳,把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过程分解为单个部分,把具体问 题从总体中分离出来,然后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进行研究。这种认 识论在几个世纪以来促进了科学(尤其是分门别类的学科)的发展, 人类因此也得益甚多。但同时,这种研究方式也具有孤立、片面、 静止观察事物的弊端。尽管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的发展,这种机械 论已渐为有机论所取代,但西方医学中机械的孤立的人体观和生命 观却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3、对人与环境间关系的探索
在中国古代,大自然不是作为人的对立面而存在的,人类与自然 界就是水乳交融的统一体,人和自然环境之间并没有什么严格的界 限。人类,就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组成了一个有机的网 络,相互贯通,彼此渗透,机体的每一部分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整 体的面貌。这种观念,不仅表现为总体上人与天地一气相通、阴阳 相应、四时同变、五行周流的统一感应关系,而且表现于人对具体 环境和自然物的情感交融。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和综合观,首先表现 在人体生理功能与自然环境的高度统一,用构成万物的“气”把生 命活动与大自然联系在一起。所以,中医在强调人体自身整体性的 同时,还非常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强调人应该顺应自然。
如果不拘泥于西方的宗教概念,儒教肯定是一种宗教,只不过是一种与西方 宗教不同的独特的中国宗教。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七章PPT课件
第一节 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在《造塔功德经》中,有法身偈(又作诸法缘起颂) 云:“诸法因缘生,我说此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 说。”在《佛说初分说经》卷下中,有缘起偈(又作缘起 法颂)云:“若法因缘生,法亦因缘灭;是生灭因缘,佛 大沙门说。”此缘起之理为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之所证悟, 为佛教之基本原理。佛教以缘起解释世界、生命及各种现 象产生之根源,由此建立起佛教特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一节 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4. 四谛
四谛又作四圣谛。谛,意为真理或实在。四谛即: (1) 苦谛。其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充满了痛苦烦恼。 (2) 集谛。集是集合、积聚、感召之意。集谛指众生痛苦的 根源。谓一切众生,由于贪、嗔、痴等造成种种业因,从而感召未 来的生死烦恼之苦果。从根本上来说,众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 即对于佛法真理、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正因为无明,众生才处于 贪、嗔、痴、慢、疑、恶见等烦恼之中,由此造下种种恶业;正因 为造下种种恶业,又使得众生未来要遭受种种业报。这样反复自作 自受,轮回不休。
第一节 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5. 十二因缘
在《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中,普光正见如来对颠 倒女人宣说了十二因缘:
(1) 无明。不明,乃一切烦恼的总称。于缘起性空无所明了 ,因而妄生一切执着,此谓“无明”。
(2) 行。造作义,指一切行为,即依无明所造的善恶业。 (3) 识。业识,此识随业受报,为过去业力所驱,挟持所造 善恶种子而来投胎。 (4) 名色。名指心识,色指形体。由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 名,成胎后为色。所谓心物和合而成胎,胎相初成叫作名色。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第七章 宗教与哲学——精神与信仰之力源
第一节 中国古代主要宗教概述 第二节 中国古代宗教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概述
(中国文化通论课件)第四章中国文化的主要门类(中国古代宗教)
陶弘景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 居,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梁朝 著名道教学者、医药家、文学家。他常 年隐居茅山,梁武帝萧衍经常派人向他 咨询国政,人称“山中宰相”,卒谥贞 白先生。生于江东名门,祖陶隆,随刘 宋孝武帝征战有功,封晋安侯。父陶贞 宝,官至江夏孝昌相。作品有《陶隐居 集》、《本草经集注》等。
3、教旨。以长生成仙为目标,讲求养气健身, 倡导“房中术”,追求炼金服丹。最关心“人 如何不死”,正是中华民族重现世、重现实的 民族性格的体现。
4、法术。网罗中国民间种种迷信、巫术手段。
鲁迅和许地山对道教的论断
鲁迅和许地山对道教的论断
古代对于日月星辰、名山大川等自然神的崇拜, 到夏、商、周后,逐渐发展为对至上神—“天 帝”的崇拜。至上神的出现与世俗社会帝王的 产生是相对应的。世俗社会中出现了阶级、国 家及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帝王,因此天国中 也随之出现了凌驾众神之上的“天帝”、“上 帝”。
没有统一的君主就决不会出现统一的神。—— 恩格斯
另一种古代宗教是鬼魂崇拜,其理论依 据是“灵魂不死”说。原始人认为有不 随形体的死亡而消失的精神实体—灵魂。 又认为亲人或自己部落首领的鬼魂能保 护自己,由鬼魂崇拜渐渐演化出祖先崇 拜。祖先崇拜在古代宗教中占有十分重 要的地位,祭祖成为古代民间最常见的 一种宗教活动。
弗雷泽《金枝》
弗雷泽(1854—1941),剑桥大学教授、英国 著名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收集世界各民族原 始信仰和巫术资料,并进行系统的梳理。这是 一部研究原始信仰和巫术活动的名著,被称为 人类学的百科全书。书名从西方神话传说而来。 一座神庙的祭司被称为“森林之王”,享受荣 华富贵,却只能由逃奴担任,然而其他逃奴只 要偷取他日夜守护的一棵树上的一节树枝,便 有资格与他决斗,若杀死他则可取而代之。
中国文化-中国古代宗教
传戒是僧人传授戒法的佛教仪式,传戒分为三级三次,称三坛:初坛是传授十戒;二坛是传授 具足戒;三坛是传授菩萨戒。
僧道出家,封建政府要对之进行统一管理,由官府发给证明“行度入道”僧道者的凭证,称为 “度牒”。
坐禅是僧人修行的方法之一,意思是坐而修禅。坐是佛教的一种坐的姿势,即 “结跏趺坐”;禅是静思。
通过念诵经文获得功德,是寺院僧人的一种修行方法和日常活动,是寺院的一种 习俗。
布萨是梵文的音译,意为“善宿”、“长养”、“断增长”,是僧人每月两次的 必修课。布萨有三重意思:一是“说戒”;二是在家修行的居士每月的六斋日实行 “八戒”;三世佛教徒向别人忏悔所犯的罪过,也是寺院一月两次的习俗。
第二节:儒教
一.儒教概述 儒教也被称为孔教,礼教,名教等,它是以孔子为先师,倡导王道得治,尊 王攘夷和上下秩序中国传统的国家宗教。儒教以“十三经”为宗教经典,以 古代官僚机构为宗教组织,以天坛,宗庙,孔庙和泰山为宗教场所,以郊祀, 祀祖,祭社稷,雩祀,释奠礼,五祀为宗教仪式。儒教与道教,佛教并称为 中国三教。 二.儒教的历史概况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 汉代: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儒道思想结合;吸收阴阳五行说, 建立“天行合一”新体系。 隋唐:礼仪制度得到进一步确认 宋代:四书受到重视 南宋以后:科举考试以“四书”为重点。此后,儒教的经典大体上固定下来, 明清时期大体也是如此。
1.动物崇拜的动物,如:龙、风、麒麟等)
2.植物崇拜 3.生殖崇拜 4.其他
①光明的象征:日月星辰,与人们的生产、生活 关系极为密切
②对各种主管天气的神灵的崇拜的目的:祈福避 祸
中国宗教文化 夏商周时期的宗教思想PPT精品文档
.
4
2、夏商周的历史贡献
• (1)华夏民族的形成 “华”在商时指中原之国,“夏”在西周时作
为中原之人的族称。龙山文化时期,中原各文化 已经加强了联系,到商、西周时期文化联系的更 加紧密,并出现了明显的文化认同意识。
夏商周三代都把自己的祖先推倒更前的时代, 把黄帝共尊为祖先,在祭祀时把黄帝放在很重要 的位置。到春秋战国以后,华夏就成为了我们种 族的名称。
.
17
• 5、祖先崇拜 (1)祖先崇拜的基础
A、婚姻制度有群婚制过渡到对偶婚和一夫一妻制 B、祖先崇拜观念有现实生活和社会礼仪制度作基础 C、有心理需要的基础
.
18
• (2)祖先崇拜的表现 A、原始社会的祖先崇拜
最早的祖先崇拜是母系氏族社会里的女性祖先 崇拜(包含始祖崇拜和近祖崇拜两种)。
到父系氏族社会,男性祖先崇拜(也包含始祖 崇拜和近祖崇拜两类)逐渐成为主流。
.
9
B、庙数制度:
《王制》、《礼器》、《祭法》等皆言 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卿三庙、士一庙
七庙:本指四亲(父、祖、曾祖、高祖) 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
五庙:即父、祖、曾祖、高祖、始祖之 庙。
.
10
• C、同姓不婚制度:
对于男女之别,周代比商代更为严 格。在周代,男子一般都称氏,而女子 则称姓,并且严格规定同姓是不能通婚 的。
有四种形式:郊祭、封禅、报祭、明堂祭
.
22
• 形式:周人祭祀祖先有“吉礼”、“凶礼”的
区分
“吉礼”指对远祖的祭祀。如《礼记·祭 法》:“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凶礼”指给新丧的祖先举行的丧葬礼仪, 在服丧期间进行,表现“凶礼”的是近祖崇拜。
古代宗教ppt2 川教版优秀课件
传播:在伊斯兰教旗帜下,阿拉伯半岛完成了统一。随着阿拉伯帝国的侵略扩张, 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性宗教。
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出生于麦加古莱西部一 个没落贵族家庭,6岁成为孤儿, 童年孤苦贫困。他对社会动乱苦 难和危机深有体会,立志寻求一 种精神寄托,创造一个新的宗教 ,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安慰,忘 却现实的苦难向往来世幸福。
学生活动
5、你一言我一语:说说与佛教有关的知识
寺院与和尚 庵与尼姑 佛塔与佛像 各种神仙 观世音 如来佛 少林寺 鲁智深与五台山 封神演义与西游记 阿弥陀佛 因果报应 舍利子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中国三大石窟 乐山大佛 烧香拜佛 还愿 赶庙会 腊八节 菩提树来自记记:佛教创始人的名字
乔达摩•悉达多,佛教创立后称释 迦牟尼,佛教徒心中的圣者。他 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 尔境内)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 。父为净饭王,佛为太子时名叫 乔达摩•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 就者”。
《圣经》是基督教经典。
合作交流:学生交流自主学习情况
公元一世纪,基督教在巴勒斯坦、叙利 亚和小亚细亚一带下层犹太人中传播。早 期由于反对罗马统治,遭到迫害和镇压。 后来教义中出现了忍耐顺从等有利于统治 者的思想,蜕变为统治阶级控制的宗教, 被定为国教。后分裂为东教(即东正教) 和西教(即天主教)。基督教传播到世界 各大洲,成为最有影响的世界性宗教。
小试牛刀
3、我国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该教产生于 C
A.古印度
B.巴勒斯坦
C.阿拉伯半岛 D.古希腊
4、河南洛阳白马寺是我国第一座寺院,据传是为纪念唐三藏从西天取经 时驮回经书的白马,该白马驮回的是
大学公共课《中国文化概论》:第七章 宗 教 信 仰(二)
道教的基本信仰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 “道”,也称“大道”。这是从道家 那里借来的,与老子的“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道教认为,道是一个包容一切又生成一切的抽象无比的创 世物。道教认为人们只有清净无为,恬淡寡欢,才能体 “道”,老子是“道”的化身。 道教认为,“道”始于天生,“道”生元气,元气生出清 微天、余禹天、大赤天,这就是道教所说的“一气化三 清”。道教的三个最高神分别住在这三清天上,元始天尊 住玉清境清微天,灵宝天尊住上清境余禹天,道德天尊 (即太上老君)住太清境大赤天。他们把天上的道经秘籍 传授给人们,道教把道经称为“三洞真经”。 “三清”之下有“四御”,是道教的四位天神:一是玉皇 大帝,二是北极大帝 ;三是天皇大帝 ;四是土皇地祗”。 道教神仙中还有“王母娘娘”,“九天玄女”,“四值功 曹”,“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一)道教的产生与基本信仰
道教的产生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其渊源大体说来有以下方面: 1 、原始宗教和巫术。在远古时代,人们认为有神力在起 支配作用,采取祭祀和祈祷等“巫术”来求得鬼神的保佑。 从事巫术的人叫“巫人”。人们认为巫人可以沟通人与鬼 神的关系。巫术被道教继承吸收。 2 、春秋战国产生的“方术”。鼓吹长生不老,炼丹采药。 通奇术叫“方士”。春秋战国以后方术非常盛行,秦始皇、 汉武帝都曾迷信方士,祈求长生不老。这种方术及其神仙 信仰成为道教的一个重要来源。 3 、阴阳五行学说。战国时邹衍的阴阳五行思想在秦汉之 际已广为流行,这在《吕氏春秋》以及后来的道教经典里 都有体现,成为道教内外丹学的重要理论根据。 4 、黄老学说。道家把黄帝和老子当作道教的创始人,黄 帝和老子都主张以清净之术治天下,“道”具有神秘化的 倾向,道家的养生理论包含了长生的思想,这些思想都被 道教所吸收。到东汉时已出现了奉黄帝和老子为教主的 “黄老道”,这就是道教的前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起源
中国原始宗教观念的萌芽,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 晚期。
在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山顶洞人的遗骸周围撒有 含赤铁矿的红色些氏族部落,认为 红色表示鲜血,而血是生命的来源和灵魂的寄身之 所,生者给死者随葬物品,是为了让他在另一个世 界能过上人世间一样的生活。
二、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民族固有的传统宗 教,它是在中国古代宗教的基础上,沿袭方仙道、黄老 道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而于东汉时期逐渐形成的。
道教相信人经过一定的修炼可以长生不老,成为神仙。 将老子及其《道德经》加以宗教化,尊老子为教主,以 《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并对它进行宗教性解释。创始 时主要流行于民间,并成为某些农民起义的组织者和旗 帜。
其二是战国至秦汉盛行的神仙方术。 《庄子》、《列子》等对神仙生活、仙家世
界有着动人的描绘:服气辟谷、长生久视、 白日飞升。为时人所乐道。秦皇帝曾几度巡 视天下,专为寻求不死药,还不断遣方士入 海寻找仙山。汉武帝亦好神仙、慕长生。统 治者的好尚和追求对当时社会风气产生了决 定性的影响,而后来的道教也从中补充了自 己的法术成份,宗教宗旨也受到影响。道教 与其它宗教不同,是一种乐生、重生的宗教, 以追求长生不老为最高目标。
鲁迅说:“中国文化的根底在道教。”
1.道教的形成,有三大来源:
其一是中国古代的自然神崇拜与鬼魂崇拜。 中华民族的远祖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有了 宗教观念。
在原始宗教理念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对自然神 的崇拜及对鬼魂的敬畏。到公元前15至前 11世纪的殷商时代,逐渐形成了以上帝为 中心的天神崇拜,对上帝和天命的信仰取代 了自然神崇拜,原始的鬼魂崇拜演变为以血 缘为纽带、结合宗法体制的祖先崇拜。周朝 时鬼神崇拜更为系统,出现了天神、地祗、 人鬼三大支系。自然神崇拜与鬼神崇拜是道 教神系的主要来源。
据考古资料证明,至迟在仰韶文化时代(公 元前5000?—前3000?),万物有灵的 观念以及由此引起的自然宗教祭祀活动就已 经相当盛行。
自然崇拜这一原始宗教形式,实际上就是大 自然对人们社会生活巨大作用和影响的反映; 人们无法战胜自然力,转而企图通过崇拜形 式来调节这种“异己”力量。
图腾崇拜
这段话不仅使我们知道了“祖宗”一词的来历,而 且还使我们了解祖到先崇拜仪式早在尧、舜、禹时 代就有了相当制度化的祭法了。
祖先崇拜是鬼魂崇拜的发展,也是生殖崇拜的继续。 古人认为自己与祖先有着血缘关系,只要定期祭祀, 就能得到祖先鬼魂的保佑。祖先也被视为宗族生存 的标志。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史前时期,人口的繁 殖是宗族强有力的内涵,而这血缘集团的起点就是 祖宗。尊祖能使整个宗族凝聚起来,光宗耀祖就成 为宗族成员的人生价值及追求的目标。进入阶级社 会之后,进一步形成了繁细的祖先崇拜系统。
由此推断,山顶洞人已经有了灵魂不死观念的萌芽。
2.原始宗教的主要形式
自然神崇拜
自然神崇拜是以灵魂不死、万物有灵为基础而形成 的多种崇拜。为了解释自然界的种种变化和神奇力 量的根源,原始人通过简单的类比,把自然物拟人 化,设想它们同人一样,具有情感意志,并且有灵 魂存在。《山海经》描绘了古代居民的宗教观念, 集中地反映了万物有灵观,它把湖、海、山、泽、 鸟、兽等都说成是有灵感的,并且把自然灾害及社 会动乱都说成是万物之灵故意安排的结果。
两汉之交,佛学始传入中国,客观上对道教
形成有刺激作用。最终道家创始人老聃被神
圣化、宗教化,黄老之学的学术气息荡然无
存,演变为宗教性质的“黄老道”。成帝时
甘忠撰《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宣传黄老道 术。顺帝时山东有于吉得“神书”170卷, 实际上是于吉整理各类黄老道书而成,号
《太平清领书》,后世称为《太平经》。后
图腾有的是现实之物,有的是人们运用抽象、 概括的思维能力创造出来的信仰对象。像龙、 凤就是想象之物。这种虚拟的综合体的图腾 形象,是人类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反映,是 原始宗教走向成熟的起点。
图腾崇拜是早期氏族社会的宗教,与氏族制 度一起产生。从母系氏族制过渡到父系氏族 制以后,图腾崇拜就逐渐减弱,或者只保留 了一些残余形式。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宗教演示文稿
一、原始宗教
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在一定的历史 条件下产生,也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消亡。
在人类历史之初,是没有宗教和宗教 观念的。因为那时的人类,刚刚从动 物界脱离出来不久,思维能力很低, 无意识寻求自身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以及各种自然现象间的关系,所以不 可能产生宗教。
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崇拜。所谓祖先崇拜, 就是相信祖先的灵魂不灭,并且成为超自然的一部 分。祖先崇拜在我国长期盛行,并对社会各方面产 生了持久的影响。
关于祖先崇拜仪式,《礼记·祭法》曾这样记载: “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 后氏亦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 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 王。”这里,禘、郊、祖、宗四字都是祭仪名称, 禘、郊用以祭祀远古的皇祖,而祖与宗则用以祭祀 直系的祖先,后来,“祖宗”成为祖先的一般称呼。
为张角所得,据之创立了最早的道教派别 “太平道”。
2.道教的形成:
图腾崇拜是最古老的宗教形式之一,带有世 界性,它同样是以万物有灵论为基础的。我 国的图腾崇拜在考古发掘和神话传说中有相 当丰富的资料。相传黄帝率领熊、罴、貔、 貅、豹、虎六兽同炎帝殊死搏斗,这六兽其 实是指以其为各自图腾的六个氏族。云南有 20多个少数民族,几乎从每个民族都可以 找到图腾崇拜的根据。
其三是产生于战国、盛行于西汉的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先秦道家思想的变种,初为讲求 “君人南面之术”的政治哲学派别。齐宣王 时稷下先生假托黄帝之名、杂糅老子学说而 倡言“黄老”,传习“黄老道德之术”者 “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故称。战 国末,黄老学相当流行,西汉开国将相及最 商统治者多受其影响。黄老学为后世道教奠 定了哲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