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同步练习7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同步练习4 中图版必修1

高中地理《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同步练习4 中图版必修1

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1、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A.地球内部的热能B.太阳能C.重力能D.潮汐能2、下列属于外力作用的是:A.地壳运动B.岩浆活动C.侵蚀作用D.变质作用3、有关地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运动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两种类型B.垂直运动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和海洋C.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水平运动为辅D.在自然界,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常常是单独发生4、下列选项中,属地质构造的是:A.地壳运动B.岩浆活动C.火山、地震D.褶皱、断层5、如果不考虑外力作用的强烈影响,造成谷地地形的地质构造是()A.背斜或地堑 B.向斜或地堑 C.背斜或地垒 D.向斜或地垒6、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质作用都在瞬间发生,会使地貌巨变B.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C.地表形态是内外力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和变化的D.在地壳的发展过程中,内外力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7、下列属于风力堆积地貌的是:A.河口三角洲B.沙丘C.渭河平原D.裸岩荒漠8、下列各类地形中,以内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是:A.阿尔卑斯山B.峡谷C.黄土高原D.山麓冲积扇9、在沙漠地区常见到的蘑菇石是以下哪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风力堆积作用10、下列地理事物中,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是:A.三角洲 B.沙丘 C.角峰 D.溶洞11、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以下哪种作用形成的A.风力侵蚀 B.风化作用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12、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D.海蚀作用13、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箭头②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C.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D.只有岩浆岩在高温高压下,才可能形成变质岩14、下列地理事物中,以外力为主形成的是:A.汾河谷地 B.黄河下游的“地上河”C.东非裂谷 D.夏威夷群岛15、红海将会不断扩大,是由于红海位于: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带B.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带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带D.板块的消亡边界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石油、天然气的岩层,向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B.背斜构造盆地,利于储存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C.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不良后果D.隧道工程建设通过断层时,不易崩塌17、分析下图,回答:(1)A代表的地貌形态是,其形成原因是作用。

高一地理地壳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地理地壳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地理地壳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1. 简答题:请解释什么是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是指地球上地壳发生的各种变动和运动的总称。

这些运动包括地壳的隆起和下陷、山脉的形成、地震的发生等。

2. 填空题:请填入合适的词语,完成下面的句子。

- 地壳运动的主要原动力是内部的热能。

- 地壳运动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

3. 选择题:请选择正确的答案。

- 地壳运动是由以下哪种能量驱动的?
A. 风能
B. 太阳能
C. 内部热能
D. 水能
答案:C
- 以下哪种不属于地壳运动?
A. 地震
B. 地壳的隆起和下陷
C. 火山喷发
D. 河流的形成
答案:D
- 地壳运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A.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B. 风力运动和地磁运动
C. 水能运动和光能运动
D. 动力运动和磁力运动
答案:A
4. 简答题:简要说明地壳运动对人类的影响。

地壳运动对人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壳运动产生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可以造成严重的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此外,地壳运动还影响地貌的变化,塑造了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

人类需要充分了解地壳运动,以便更好地适应和预防可能的自然灾害。

以上是《高一地理地壳运动练题(含答案)》的内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同步练习4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同步练习4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同步练习[基础过关]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喜马拉雅山上的冰川在不断融化,美国登山家、摄影师大卫·布里薛斯几年来一直拍摄喜马拉雅山附近的冰川,并将它们与以前的照片进行了对比,发现这些冰川确实在不断融化。

虽然如此,2008年四川地震后,专家称地震导致喜马拉雅山长高数米。

而据科学家考察,喜马拉雅山脉历史上原来是一片海洋,据此回答1~2题。

1.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为“世界屋脊”的作用是( )A.外力作用——冰川作用B.内力作用——地壳运动C.内力作用——变质作用D.内力作用——岩浆活动2.关于2008年四川地震后,喜马拉雅山长高数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喜马拉雅山长高是以地壳的垂直运动为主,水平运动为辅B.喜马拉雅山长高数米,而人们却没有察觉,说明内力作用均进行得极其缓慢,人类不宜感知C.在地壳运动过程中既有岩浆活动又有变质作用D.喜马拉雅山的增高说明了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下图为“某种地形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判断图中甲地原来应为下列哪一种地质构造( )A.向斜B.背斜C.断层D.海沟4.依地势的高低起伏来判断,图中乙、丙、丁三种地层的软硬程度,由硬至软的排列应为( )A.乙、丙、丁B.乙、丁、丙C.丙、乙、丁D.丙、丁、乙读“全球六大板块(局部)分布图”,回答5~6题。

5.图中甲、乙两地分别位于( )A.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B.亚欧板块、美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D.亚欧板块、美洲板块6.板块边界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图中四个箭头与所示板块边界受力方向不符的是( )A.①B.②C.③D.④7.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下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D.背斜、向斜、断层8.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与变位。

读下面“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同步练习旧人教高中必修上册

高中地理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同步练习旧人教高中必修上册

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按其作用结果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B.地质作用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觉察C.地质作用常可造成自然灾害D.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2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B.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C.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起伏和缓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3下列地形中,由于地壳水平运动造成的是()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喜马拉雅山D.珠江三角洲4下列事象属于地质构造的是()A.地震B.火山喷发C.褶皱和断层D.泥石流5在板块的张裂处常形成()A.山脉B.裂谷C.陆地D.海沟6“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内力作用B.侵蚀作用C.堆积作用D.搬运作用7下列地貌属于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A.沙丘B.冲积扇C.风化壳D.戈壁8下列地貌中,属于流水作用形成的是()A.渭河平原B.云贵高原C.汾河谷地D.冲积扇9下列地貌的形成与断层构造关系紧密的是()A.泰山B.喜马拉雅山C.安第斯山D.长江三峡10关于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石油、天然气的岩层,向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B.背斜谷地利于储存地下水,形成自流盆地C.断层附近岩层破碎,利于隧道工程的建设D.水库建设应避开断层带和石灰岩地区,以避免诱发地质灾害二、综合题11读下面“某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图中a处在地质构造上是_______,在地形上是_______,地形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处在地质构造上是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在地形上是_______,地形成因是______________。

(3)图中C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

该处由于__________常发育有沟谷和河流。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图Ⅰ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 )。 A.向斜、背斜和断层 B.断层、向斜和背斜 C.背斜、向斜和断层 D.背斜、断层和向斜 解析 根据岩层形态可以直接判定①、②、③处的地质构 造分别是背斜、向斜与断层,故C项正确。 答案 C
基础自主梳理
(2)地质构造是单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地表形态是 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仅依据地表形态判断 地质构造是不一定准确的。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误区警示
(1)风化作用就是风力作用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 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 用,叫做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 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 作用是外力作用。 (2)“V”型谷分布在流水侵蚀强烈的河流上游的山 区、“U”型谷分布在冰川侵蚀强烈的山区、“宽谷”分布在 地势平坦、流速较慢的河流下游。


波浪遇倾斜海岸, 速度减慢
沙滩
冰川在移动过程中 冰 川 融化,其中夹杂的
物质发生堆积
冰碛地貌、冰碛湖等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融会贯通】
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判断 (1)干旱、半干旱的地区以_风__力__作用为主,多_风__力__侵__蚀__地 貌和_风__力__沉__积__地貌。 (2)湿润、半湿润地区_流__水__作用显著,多_流__水__侵__蚀__地貌和 _流__水__沉__积__地貌。 (3)高山地区多_冰__川__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 碛丘陵等地貌。 (4)沿海地区多_海__浪__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河滩等 地貌。

初中地理《地壳运动》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地理《地壳运动》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地理《地壳运动》练习题(附答案)1. 地壳运动是指地壳( )。

- [ ] a. 随时间改变- [ ] b. 漂浮在地幔上- [ ] c. 不断运动变形- [ ] d. 覆盖在地心上答案:c. 不断运动变形2. 大地震通常会发生在( )。

- [ ] a. 极寒地区- [ ] b. 平原地区- [ ] c. 沿海地区- [ ] d. 高山地区答案:c. 沿海地区3. 积雪最常见的形态是( )。

- [ ] a. 雪片- [ ] b. 雪块- [ ] c. 雪花- [ ] d. 雪山答案:c. 雪花4. 火山爆发时,火山口会( )。

- [ ] a. 打开释放岩浆- [ ] b. 收缩形成火山锥- [ ] c. 变得更加平缓- [ ] d. 释放大量烟雾答案:a. 打开释放岩浆5. 抚仙湖是一座( )。

- [ ] a. 火山口湖- [ ] b. 人工湖- [ ] c. 黄土湖- [ ] d. 淤泥湖答案:a. 火山口湖6. 我国汶川地震是发生在( )年。

- [ ] a. 2005- [ ] b. 2008- [ ] c. 2011- [ ] d. 2014答案:b. 20087. 长江三峡是以( )为代表的地质景观。

- [ ] a. 峡谷- [ ] b. 高原- [ ] c. 海岸- [ ] d. 平原答案:a. 峡谷8. 断层是指地壳中两块岩石( )。

- [ ] a. 平稳相连- [ ] b. 天然分离- [ ] c. 移动滑动- [ ] d. 摩擦磨损答案:c. 移动滑动9. 大气的垂直运动主要有( )。

- [ ] a. 水平流动- [ ] b. 上升流动- [ ] c. 旋转流动- [ ] d. 下降流动答案:b. 上升流动10. 风的真实名字是( )。

- [ ] a. 科学名- [ ] b. 假名- [ ] c. 英文名- [ ] d. 戏称答案:a. 科学名。

3 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同步练习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3 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同步练习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产生地震这种灾害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直射B.地壳运动C.人类活动D.大气运动2.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下列属于多地震的省是( )A.浙江省B.江苏省C.台湾省D.安徽省3.地壳变动有时十分缓慢,难以被人察觉,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来证明。

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地壳曾变动的是( )。

A.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B.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古河道C.东非大裂谷在不断地加宽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不断加剧4.下列有关火山的说法,错误的是( )A.火山有死火山、活火山和休眠火山三种类型B.我国目前发现的大部分火山是活火山,小部分是死火山C.火山喷发可引起地震,污染环境D.火山活动也可给人类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及硫黄等有用矿物5.下列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A.(1)(2)(3)B.(1)(2)(4)C.(1)(3)(4)D.(2)(3)(4)6.下图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千米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的示意图。

图中数字为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

这一现象支持了( )A.板块是运动的B.地球是一个球体C.生命是不断演化的D.海水对地形具有侵蚀作用7.下列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发生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离B .火山喷发对人类的影响都是不利的C .火山和地震的分布是没有规律的D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8.2018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其主题是“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

对我国而言,地震是危害最大的地质灾害。

下列避震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 . 在室外的人应迅速躲在建筑物的墙脚或屋檐下B .在楼底的人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的地带避险C .在高楼层的人可选择浴室等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险D .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9.杭州有诸多的景点,以下景点主要由地球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飞来峰B .南宋皇帝“躬耕”的八卦田遗址公园C .瑶琳仙境溶洞D .西溪湿地 A .A B .B C .C D .D10.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选择题1.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现象是()A. 昼夜现象B. 季节变化现象 C. 昼夜长短的变化 D. 昼夜更替现象【答案】D【解析】【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昼夜现象的产生是由地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特性决定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各产生的现象并加以区分。

2.2017年8月7日晚至8日凌晨,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观测到一次月偏食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现象可说明()A. 地球的自转B. 地球的公转 C. 地球是球体 D. 太阳是球体(2)当我国天文爱好者观测月偏食现象时,英国伦敦正值白天,无法观测此现象。

北京、伦敦两地时间不同是由于()A. 地球自东向西的自转B. 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C. 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D. 地球自东向西的公转【答案】(1)C(2)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理解解答即可。

(1)根据题意可知,2017年8月7日晚至8日凌晨,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观测到一次月偏食现象。

此现象可说明地球是球体。

故C正确。

(2)北京、伦敦两地时间不同是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越往东看到日出的时间越早。

故B正确。

故答案为:(1)C;(2)B。

【点评】(1)本题考查地球是球体的证据,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时差产生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3.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地球的自转,感觉是不一样的,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则呈现()A. 自南向北B. 逆时针 C. 顺时针 D. 自西向东【答案】B【解析】【分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方向,要根据“北逆南顺”的原则。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3.4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同步练习题(解析版)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3.4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同步练习题(解析版)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3.4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一、基础题1.下列证据不能证明地壳变动的是()A. 石灰岩溶润B. 雅鲁藏布大峡谷C. 沧海桑田D. 悬崖峭壁上断裂的岩层2.下列各图反映的自然现象,主要由地球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 沙漠中的岩石B. 冰川中的斗谷C. 地下溶洞D. 华山北坡大断崖3.下列各种自然现象中,不能反应地壳变动信息的是()A. 断层B. 褶皱C. 火山D. 风蚀蘑菇4.下列受地震影响最大的是()A. 震中B. 震源C. 震中距较大处D. 不能确定5.在地震发生时,下列自救不可取的是()A. 迅速关闭电源、燃气B. 避开高大建筑物C. 注意保护头部D. 乘电梯迅速下楼6.下列各省区中,地震发生比较频繁的是()A. 浙江省B. 黑龙江省C. 台湾省D. 河南省7.下列现象属于地震前兆的是()A. 井水冒泡,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B. 鸡飞狗跳C. 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D. 出现地光8.下列地形变化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是()A. 千岛湖B. 杭州西湖C. 夏威夷群岛D. 喜马拉雅山9.宝岛台湾是地震多发地区,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引发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 板块的碰撞和张裂B. 海浪的冲刷C. 台风的影响D. 气温的变化10.我省磐安、临安等地都有地震发生。

地震发生时,选择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 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B. 室外的人跑到楼内躲避C. 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D. 高楼层的人们应立刻乘电梯撤离二、中档题11.下列现象肯定不是由地壳变动引起的是()A.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 受暴雨袭击,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洪灾C. 菲律宾马尼拉东南405公里处一座火山喷发D.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12.下列火山地震活动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是( )A. 中国汶川大地震B. 美国旧金山地震C. 意大利维苏威火山D. 冰岛火山13.地震发生时,我们可以采取的应急措施有()①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面在头上②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③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④躲到高层教学楼下面⑤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高墙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④⑤D. ①②⑤14.下列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A. ⑴⑵⑶B. ⑴⑵⑷C. ⑴⑶⑷D. ⑵⑶⑷三、拓展题15.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第2章 第5讲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含答案解析)

第2章 第5讲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含答案解析)

第五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雁荡山为浙江省著名的旅游地,其中在不同时期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地层中发育的多级岩嶂、岩槛瀑布尤为独特。

下图为该类景观发育过程中的某三个阶段。

读图回答1~2题。

1.构成该地景观的主要岩石是()。

A.大理岩B.岩浆岩C.沉积岩D.变质岩2.该类景观的发育过程及主要内力作用是()。

A.③②①地壳下沉B.②①③地壳下沉C.②①③流水侵蚀D.②①③地壳抬升解析第1题,由题干可知形成该地景观的主要岩石为岩浆岩。

第2题,图示景观主要是由地壳抬升、河流侵蚀而形成的。

答案 1.B 2.D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地地质构造和地貌成因分别是()。

A.向斜内力作用后,流水沉积B.背斜内力作用后,外力侵蚀C.断层外力作用后,地壳抬升D.海沟板块运动后,外力侵蚀4.若只考虑岩层的软硬程度,依地形的高低起伏来判断,图中乙、丙、丁三种岩层由硬至软排列应为()。

A.乙、丙、丁B.乙、丁、丙C.丙、乙、丁D.丙、丁、乙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甲地从岩层形态上看,岩层向上拱起,所以甲地地质构造为背斜;其地貌为谷地,成因是地壳运动形成褶皱后,背斜顶部被外力侵蚀。

第4题,不同性质的岩层软硬程度不同,岩性较软的容易被侵蚀,而岩性较硬的不容易被侵蚀,保留在地表海拔较高的位臵。

读图可知,乙岩层露出地面最高,说明岩石最坚硬;丁岩层露出地面最低,岩层最软。

答案 3.B 4.A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④①B.③①④C.④②①D.④①③6.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A.风蚀现象显著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解析第5题,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从图中信息“石钟乳、石笋”可知该地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可溶性岩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是在溶洞内发育形成的,故应先有溶洞,再有石钟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同步练习

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地理事物中,由地质作用产生的是()①梯田②月球表面的环形山③海塘④渭河平原⑤构成泰山的变质岩⑥小行星A.①④B. ③④C.④⑤D.②⑥2.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侵蚀作用B.固结成岩作用C.风化作用D.变质作用3.有关板块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球地壳分为六大板块B.板块漂浮在地漫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C.海沟位于板块张裂处D.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内部比较稳定4.下列现象属于地质构造的是()A.风蚀城堡B.地震C.向斜D.沙丘5.下列地貌类型与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台湾海峡——海水侵蚀B.科罗拉多大峡谷——板块碰撞C.马里亚纳海沟——板块碰撞D.成都平原——流水侵蚀6.能够正确判断背斜构造的依据()A.在地形上是山地的,构造上就是背斜B.在地形上是谷地的,构造上就是背斜C.岩层一般向上拱起的,构造上就是背斜D.岩层一般向下弯曲的,构造上就是背斜7.有利于储存石油的地质构造是()A.向斜构造盆地B.背斜构造盆地C.向斜自流盆地D.背斜穹窿构造8.日本群岛的形成是由()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张裂而形成的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而形成的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而形成的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而形成的9.位于板块交界处的山脉有()①喜马拉雅山脉②阿尔卑斯山脉③安第斯山脉④美国的海岸山脉⑤阿巴拉契亚山脉⑥乌拉尔山脉⑦大分水岭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⑦C.①③⑤⑦D.②③④⑥10.读“五种外力作用方式关系图”判断:太湖平原是在图中数字_所代表的外力作用下形成的()A.1B.2C.3D.511.下面城市之间的距离正在由于板块运动而变短的是:()A.东京、北京B.纽约、巴西利亚C.伦敦、华盛顿D.开罗、罗马12.在沙漠地区常见到的蘑菇石是以下哪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C)A.风化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风力堆积作用13.下列地貌形态属于流水沉积而成的是(B)A.流动沙丘B.河口三角洲C.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D.喀斯特地貌14.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是(C)A.花岗岩B.玄武岩C.石灰岩D.大理岩15.下列我国省区中,地表岩石在温度影响下所受风化作用最大的是(D)A.台B.琼C.鄂D.新16.下列属于地质构造的是(C)A.地震、断层B.火山、地壳运动C.褶曲、地垒D.变质作用、侵蚀17.如果不考虑外力作用的强烈影响,造成谷地地形的地质构造是(B)A.背斜或地堑B.向斜或地堑C.背斜或地垒D.向斜或地垒18.下列地理事物中,以外力为主形成的是(B)A.汾河谷地B.黄河下游的“地上河”C.东非裂谷D.夏威夷群岛二、综合题:1、图4.2.1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1)从地质构造看,A是,B是,C是。

高中地理《地壳运动和变化》同步练习6中图版必修1

高中地理《地壳运动和变化》同步练习6中图版必修1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夯基达标阅读下面资料,据此完成1— 2 题。

《科技日报》报道: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巴丹吉林沙漠西部发现了十分罕有且奇怪的花岗岩地貌。

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了一处面积约100 多平方千米形状特其余花岗岩地貌种类。

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

“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

伟硕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

花岗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

据解析,此处的花岗岩形成距今不到 1 亿年,在花岗岩体的外面出露的是距今 5 亿—4 亿年的积聚岩地层。

1. 造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B.风力积聚C.风力损害D.流水损害解析:该地地处沙漠地区,风力损害作用兴盛,所以长远的风力损害使花岗岩被雕塑成各样各样奇怪的形状,所以资料中描述的地貌应为风力损害地貌。

答案: C2. 关于此处花岗岩与积聚岩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花岗岩先形成,积聚岩后形成;尔后外力作用进行长远损害B.积聚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尔后外力作用进行长远损害C.积聚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尔后外力作用进行长远损害D.依照资料,无法判断解析:从资料中看出,该地分布有花岗岩,其外面分布着积聚岩,且花岗岩形成较晚,由此可知,该地积聚岩形成后,发生了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了花岗岩。

答案: B3. 关于地质作用的几种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地质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自己B.地壳向来在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相互作用下不停发展和变化C.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和变化起主导作用D.在一准时间和地址,外力作用占优势解析: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自己,主若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面,主若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是重力能。

地壳自形成以来,素来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造成这种运动变化的原因是地质作用。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册4.4地壳运动同步练习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册4.4地壳运动同步练习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册4.4地壳运动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运动构造着地球的地表形态,它是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A.海洋B.地壳2.正在上课,突然发生了地震,此时我们不能做的是()。

A.马上躲到课桌下面B.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有秩序地迅速撤离教室C.贸然冲出,跳楼逃生3.发生地震时,哪种避险方法不合理()。

A.迅速躲到墙角B.用枕头保护好头部C.迅速乘坐电梯下楼4.当地震发生时,究究在17楼的家里写作业,他应该如何避震()。

A.躲在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B.躲在墙角或坚固的家具旁C.乘电梯快速下楼5.科学家推测喜马拉雅山脉曾经是海洋的依据是()。

A.喜马拉雅山上有很多珍稀野生动植物B.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大量古海洋生物的化石C.喜马拉雅山峰海拔很高6.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火山喷发和地震形成的原因是()。

A.挤压B.风化作用C.地壳运动。

7.发生地震时,自救方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生地震时,遵循“先躲后逃”的原则,首先要就近躲避,地震后马上逃到安全的地方。

B.如果家住在高楼,应立即乘坐电梯离开,到室外躲避。

C.如果正在室外,要选择开阔、稳定的地方就地避震。

8.下列现象中,()与地壳运动无关。

A.地表的变迁B.四季的形成C.火山喷发9.地震时,如果来不及跑出建筑物,应该寻找安全性高的“避震空间”。

下列空间中相对安全性最高的是()。

A.卫生间B.客厅C.阳台10.下列哪项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A.地核运动B.地壳运动C.人类活动11.地震是世界上危害和影响很大的地质灾害,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岩浆受热B.地壳运动C.人的活动二、填空题12.地球内部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圈层。

大多数地震是由___________运动造成的。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_《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同步训练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_《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同步训练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同步训练第一课时一:基础训练1、水平岩层在的作用下,或发生,或引发,这是地球上山脉和谷地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2、只要我们平时细加观察,就不难找到地壳变动的痕迹,例如都是地壳变动的信息。

二:巩固训练1、以下信息中,不是地壳变动的信息的是( )A.悬崖上弯曲的岩层 B.海洋底部古人类的遗迹C.黄山山顶上的飞来石 D.青藏高原上海洋生物化石2、你能解释下列现象吗?(1)科学家发现喜马拉雅山的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化石等。

(2)考古学家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3)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的缩小,最终将消亡。

三:提升训练1.地球的岩石圈()A.就是指地壳 B.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C.包括地壳和地幔的全部 D.是地球内部圈层的总称2.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地壳在不断变动的是()A.考古学家在台湾海峡发现有古河道的痕迹B.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C.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面积广大D.采石场发现弯曲的岩层3.人们在喜马拉雅山脚下发现有贝类化石出现,这说明()A、以前这里有生活在陆地的贝类B、现在这里离海洋很近C、地壳变动前这里是海洋D、地壳变动使生物生活环境也随地势而改变4.地球上沧海桑田变化,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的结果。

5.收集有关证据(现象),证明地壳在变动。

参考答案基础训练:1.内力弯曲断裂 2.断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的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等巩固训练:1.C 2.(1)说明在几千万年前的远古时期,喜马拉雅山脉第曾经是一片海洋;(2)说明远古时期台湾海峡地区曾经是森林茂盛、河流纵横的陆地;(3)由于地壳的上升运动导致地中海的面积不断变小;提升训练:1.B 2.C 3.C 4.地壳变动第二课时一:基础训练1、典型火山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火山喷发物主要有。

2、火山分布并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以及一带。

3、地震是地壳岩石在的作用下,发生或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4、世界地震分布和火山一样,主要集中在,以及一带二:巩固训练1.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A、地壳B、地核C、地幔的底部D、地幔的软流层2.火山喷发时,气体、岩浆、固体等物质向外排出的出口叫做。

高中地理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同步练习中图版必修一

高中地理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同步练习中图版必修一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图中与箭头④所示的地质作用相同的箭头是()A.①B.②C.③D.⑤2、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3、地震发生后,还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有()A.海啸B.干旱C.台风D.火山4、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②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③岩浆岩、变质岩都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④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积成岩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关系是()①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共同参与下的产物②长江三角洲是长江搬运沉积作用的产物,不受内力作用的影响③高山和盆地是内力作用为主导作用时的产物④外力作用先把地表形成“粗毛坯”,然后内力作用把“粗毛坯”进行加工塑造,使地表形态更加丰富多彩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在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A.裂谷或海洋B.海沟和海岭C.岛弧链和海岸山脉D.褶皱山脉和高原7、有关岛弧链和海岸山脉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B.两个大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C.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相互碰撞,大陆板块受挤上拱而隆起形成的D.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大洋板块受挤上拱而隆起形成的8、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正确叙述是()A.板块内部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B.板块之间不会出现碰撞现象C.在板块相碰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高大山脉D.各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最稳定的地方9、关于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如果没有外力作用,整个地表几乎全部由岩石覆盖②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就不会有三峡、沙漠、沙滩等美妙的奇景③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就不会有喜马拉雅山④如果只受外力作用,也会形成长江三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关于地貌或地质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A.喜马拉雅山、庐山、泰山等是内力作用使岩层褶皱隆起形成的B.流水作用使黄土高原的黄土层深厚广大C.两边岩块相对上升,中间相对下降的岩块叫地垒D.地堑是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11、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质作用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觉察B.地壳运动是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C.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D.地质作用可引起地形变化,而地壳的内部结构与地质作用无关1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A.地球内部的热能B.太阳能C.风能D.水能13、下列板块中海洋占绝对优势的是()A.美洲板块B.太平洋板块C.亚欧板块D.印度洋板块14、关于地质作用关系的正确叙述是()A.地质作用都在瞬间发生,使地貌剧变B.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地壳的变化起主导作用C.地表形态是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和变化的D.在地壳的发展过程中,内外力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15、板块学说认为,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A.必有一个板块俯冲向下形成海洋B.必有一个板块隆起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C.两个板块合并成一个板块D.隆起形成巨大山脉16、喜马拉雅山脉是()①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②两个大洋板块碰撞产生的③一个大陆板块和一个大洋板块碰撞产生的④两个大陆板块碰撞产生的A.①B.①②C.①③D.①④17、下列概念中属地质构造的有()①火山和地震②沙丘和断层③褶皱和断层④地垒和地堑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8、有关断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断层的形成与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有关②泰山、喜马拉雅山都属于断层山③断层构造地带常发育成沟谷、河流④断层带对修水库有利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9、下列地区易发生泥石流的是()A.平原地区B.植被破坏严重的山区C.沙漠地区D.植被覆盖良好的山区20、根据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地壳运动可分为()①水平运动②升降运动③褶皱④褶曲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1、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是()A.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B.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C.地壳表现为抬升和下沉D.岩层发生上下位移和弯曲变形22、关于地壳运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先有水平运动,后有升降运动B.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其实是相伴发生的C.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主要以垂直运动为主,水平运动为辅D.喜马拉雅山是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23、下列地理现象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泥石流B.山体滑坡C.水土流失D.火山喷发24、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地形是()A.吐鲁番盆地B.黄土高原C.喜马拉雅山脉D.青藏高原二、综合题1、下图中甲、乙、丙表示各种不同成因形成的岩石,a、b、c、d表示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甲、乙、丙中,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是,含有古生物化石的是(2)在a、b、c、d中,表示外力作用的是,表示变质作用的是,表示重熔作用的是。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同步练习8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同步练习8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同步练习学业达标训练1.下列选项与下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坚硬的岩石经过①作用变为碎屑物质,因此① 为风化作用。

碎屑物质经过②作用离开原地到其他地方成为残积物,因此②为外力搬运作用。

答案:A■含煤泾和煤气层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在煤炭生产过程中, 存在着安全事故隐患。

读“山西省某地地质构造剖而图”,完成2〜 3题。

2.下列地点能够露天开采煤炭且比较安全是()A.甲B.乙C.丙D. T解析:乙处煤层埋藏浅,且为背斜,不易渗水,顶部岀露地表,不易储气,比较安全。

答案:B3.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解析:背斜@处)是良好的储气构造,可能导致瓦斯爆炸,向斜(b处)是储水构造,开采中易发生渗水事故。

答案:A在台湾东北海岸“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头”最为著名(右图)。

但其“玉颈”由于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而临“断头”危机。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女王头”独特的地貌对应的外力作用是()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流水堆积C.化学溶蚀、风力沉积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解析:材料显示“女王头”位于台湾东北海岸,因此导致该独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应是海水侵蚀及风吹日晒而产生的风化作用。

答案:A5.关于下列四座岛屿,不正确的叙述是()A.“女王头”位于①岛B.②岛东部是热带雨林景观C.③岛西海岸降水较少D.①、④岛位于板块生长边界解析: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受暖流影响,又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 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我国海南岛西海岸位于背风坡位置,降水较少; ①④两岛分别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均属于消亡边界。

高中地理必修三《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同步练习

高中地理必修三《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同步练习

高中地理必修三《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同步练习新知识学习之后,复习是记忆大招,如何复习?别着急,练练查字典地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同步试题,希望能大家的学习补缺补漏。

一、填空题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的____,它表现为___、____ 、____等。

2.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主要以___为主,运动为辅。

3.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_____。

在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___或___。

4.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是地壳运动的“足迹”,称为___,形成的地貌,称为____。

5.沙漠地区基本的地表形态是____、___等风积地貌,沙漠的外缘常形成黄土堆积,如我国的____。

二、单项选择题6.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是()A.地质构造B.地质作用C.变质作用D.内力作用7.侵蚀作用中最强大、最普通的是()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C.海浪作用D.冰川作用8.“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内力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9.下列地形中,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崇明岛B.青藏高原C.黄河三角洲D.山麓冲积扇10.印度半岛属于()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11.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三、综合题12.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褶皱,A处是___,B处是___。

(2)图中地貌,A处是___,形成原因是______。

B 处是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

(3)从地质构造对生产的实践意义上看:A处是_____;B处是______。

更多地理同步试题,尽在查字典地理网!。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同步练习5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同步练习5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同步练习[基础过关]1.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B.暴雨形成的冲沟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2.造成青岛海滨“石老人”景观的主要作用力是()A.风化和风力侵蚀B.风化和波浪侵蚀C.风力搬运和沉积D.流水搬运和沉积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所示的地貌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4.在地表形态塑造方式中属于侵蚀作用的是()A.甲和丁B.丙和丁C.乙和丙D.甲和乙5.甲、乙两图分别为“庐山三叠泉”和“台北野柳‘女王头’”景观图,下列有关甲、乙两处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景观流水侵蚀作用显著B.乙景观主要由风力沉积作用而成C.甲景观主要由向斜构造发育而成D.乙景观主要由石灰岩溶蚀而成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⑦表示地质作用。

读图回答6~7题。

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6.图示岩石中,属于花岗岩的是() A.甲B.乙C.丙D.丁7.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A.②——外力作用B.③——固结成岩作用C.④——地壳下沉D.⑤——高温熔化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物质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 _。

(2)图中箭头表示物质相互转化的条件,其含义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3)具有层理构造并可能含有化石的岩石代号是________,最不可能含有化石的岩石代号是________。

(4)下列关于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箭头②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C.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D.岩浆岩只有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才能形成变质岩(5)图中的序号表示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可以生成煤或石油、天然气的是()A.①B.②C.③D.④[能力提升]2011年6月4日,智利南部一座火山开始喷发,大量的火山灰及石块上冲云霄达10千米并飘至邻国阿根廷南部,导致多次航班取消,附近3 500多人撤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2分X 30二60分)下图为“某一温带地区的城市土地使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在静风无云的午夜,图中EFGH四个地点的地面气温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EFGHB. GHFEC. HGFED. GFEH2.该城市温差现象最明显的季节应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古代诗歌中往往包含丰富的地理知识。

据此回答3〜4题。

3.形成“早穿皮袄午披纱”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②夜间大气逆辐射弱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④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能少A.①②B. (2X3)C.③④D.①④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描述的天气系统是()A.快行冷锋B.暖锋C.准静止锋D.寒潮5.下列自然现象中,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A.夏天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rlkm5BIX甫郊商护区细地住宅区IB•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C.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暖和些D•低云笼罩的白天,天空仍较明亮读“以南极为中心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6〜7题。

6.关于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有3个气压带和4个风带B.b带盛行西北风C.c带盛行东北风D.a带与c带风向不同7.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带与a带交替控制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B.②带与a带交替控制地区形成热带季风气候C.②带与b带交替控制地区可能形成地中海气候D.c带终年控制地区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8.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60°30* 0* ,5"30°----------- 60' ------------ 30°15°abed气压带----- ^风带A. aB.bC. cD. d9.下图是“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赤逍南何归线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读下而“某日海平而等压线图”,回答10〜12题。

10.图中字母A处的气压数值可能是()A. 1 005; 1 008B. 1 014; 1 011C. 1 014; 1 017D. 1 008; 1 01111.甲、乙、丙、丁四地可能是阴雨天气的是()A.下沉干燥B.上升湿润-制极地低y压带13. 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甲表示海洋,乙表示陆地, 则此图所示情形为()A.白天的海风 B.夜晚的海风 C. 白天的陆风 D.夜晚的陆风14. 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在③处进行植树造林,对城市 空气起到的作用是()A.增温和增湿 B.净化和增温 C.净化和增湿 D.减温和减湿15. 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乙两地中,甲是陆地B. 甲、乙两地中,乙地气温咼于甲地C. 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 ③气流温暖湿润读图,回答16〜19题。

A.乙、丙 B •甲、丁 12. 关于B 地近期的天气, A.将出现降温降水过程C.将岀现降水升温过程C. 甲、丙D.丙、丁 说法正确的是()B. 雨过天晴,风平浪静D. 天气晴朗稳定16.若此图代表海陆间循环,贝ij()A.甲处是陆地,乙处是海洋B.乙处的降水量小于蒸发量C.③代表径流输送D.④代表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17.若此图为太平洋某海域大洋环流,则()A.该图表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B.②代表秘鲁寒流C.丙处有大渔场D.④代表千岛寒流18.若此图为北卬度洋的大洋环流图,贝U )A.加尔各答吹东北风B.好望角进入多雨季节C.我国正值冬季D.亚欧大陆为高压控制19.若②④线是30°纬线,则这个海域中的②是:a.暖流,b.寒流,c.补偿流,d.季风洋流。

以下组合正确的是()A. abB. cdC. bdD. be下图表示某海域水温与正常年份差相比较的状况。

读图,回答20〜21题。

20.关于图示海域水温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水温可知该海域位于高纬度地区B.该海域水温比正常年份水温偏高C.南极臭氧空洞在扩大,到达地而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D.全球平均气温升高21.该海域水温分布状况()A.是大气逆辐射增强造成的B.导致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C.导致该海域热量收支失衡D.可扰乱全球水热输送和交换22.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模式的是()A B C D—* aett ....23.关于下列四幅图中有关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北海渔场B.④是北海道渔场C. b是墨西哥湾暖流D. c是加那利寒流读“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24〜26题。

24.图中字母代表断层构造的部位是()A. AB. B25.图中A处的地质构造是()A.断层B•向斜C.背斜D.火山口26.图中地质构造形成的动力主要是()A.南北方向的挤压力B.东西方向的挤压力C.垂直挤压力D.张力27.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山区出现了一片“红色荒漠”。

此“红色荒漠”形成的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28〜29题。

材料一2005年11月江西九江一瑞昌间(29.7° N, 115.7° E)发生5. 7级地震。

材料二九江附近地区和贝加尔湖地质构造断面示意图。

器醫科卿叫柩克尔湖仙严/工马聘I—加删曲2000“300)」4 00)・5IWJ4盪空哦7;ESA Alli沉积变质岩贝加尔湖构造断面是()28.有关九江一瑞昌地震成因的叙述,正确的A.受长江和鄱阳湖影响地壳不稳定B.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地壳不稳定C.地处断层构造带上,地壳不稳定D.地处断层的地垒部位,地壳不稳定29.庐山和贝加尔湖成因构造特征比较()A.成因不同,前者为断层构造,后者为褶皱构造B.地质构造完全相同C.地质时期两者都有火山活动D.前者地质构造类型属地垒,后者地质构造类型属地堑30.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变质岩的是()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读图@、b表示等压线),回答下列问题。

(10分)等压线图(1)画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再形成________ 运动。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 __________ 形式。

⑷A、B、C、D四处气压按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D>A>B>C ②C>B>A>D③B>C>D>A ④B>D>C>A32.读图,其中a图为“某地气温、降水月份分配图”,b图为“风向(气流)与河流流量示意图”,c图为“风向与雨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据图分析回答:a图是气候,理由是b图是气候,理由是c图是气候,理由是(2)属于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是—图;_图环流形势与其他的不同,此环流系统是由于____ 形成的。

(3)图示3种气候类型中,对种植业发展有利的是______ ,因为 ______________ ;对畜牧业发展有利的是________ ,因为 _______________ 。

33.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秋末冬初的一次锋面活动示意图”。

该锋面移动速度是30千米/小时,A城市目前是12时。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6分)(2)该锋面活动形成的灾害性天气可能是。

(3)这种锋面夏季在我国北方可能位于下列气压场中的____________ (代号)位置。

(4)该锋面将于 ___________ (时间)移动到A城市上空。

(5)未来48小时之内,A城市天气将如何变化?34.读“洋流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该海域若是大西洋,则以②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洋流的名称分别是:a _____ __________ ,b __ ___ ______c ___ ______ ___ ,d ___________ _______ 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海域若是太平洋,则洋流AB、CD的性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东_____________ ,其中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3)在实际大洋中,A、B、C、D四海域易形成大渔场的是_____________ ,形成原因是什么?⑷A、B两海域中,不利于海上航行的是____________ ,原因是什么?35.为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发挥土地生产优势,我国许多地区发展了冬暖式温室大棚,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丰富了我国城乡居民冬季的蔬菜供应。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分)(1)上图为我国北方某城郊一大棚蔬菜生产模式图,棚顶密封,背面是冬季用以御寒以提高棚内温度的挡风墙,侧面是唯一一个进出大棚的工作门。

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工作门打开时温室内外的空气流动状况。

(2)建温室大棚主要是改善农作物生长的__________________ 条件,实现这一目的的原理是什么?答案与解析l.c 2.D 解析:1.近地面气温从城市到郊区依次递减。

2.温带地区冬季用煤取暖,产生大量余热等。

3.B4. A 解析:3.“早穿皮袄午披纱”这一现象反映了日温差大的特点。

这是由于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气温上升快,夜间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下降快。

4.“北风卷地白草折”可确定风向和风力,“胡天八月即飞雪”可确定时间和空间,即9月份,在我国北方。

5.C 解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而:吸收、散射、反射。

其中A、B、D三项都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而C项说的是大气的保温作用。

6.B7.C 解析:6.该图表示的是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其中①是赤道低气压带,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是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是极地高气压带,a是东南信风带,b是西风带,c是极地东风带。

南半球的西风带是西北风,因此选B项。

7.地中海气候是由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形成的,故选C项。

8.C解析:我国白昼最短时应该是冬至日时,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气压带、风带随直射点南移。

A项是北半球的副高与盛行西风北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