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版初中历史学科新课程标准(7-9年级)
历史新旧课标对比
在新旧课标的课程内容对比在“内容标准”中提出了不同 层次的内容目标要求。内容标准对学生学习的历史内容提 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 第一层次为识记层次,这是学习初中历史课程最基本的要 求,要求学生能正确写出或说出这类历史内容的基本史实。 对这类历史内容,课程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列举”、 “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 “复述”等行为动词的。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 70%左右。 第二层次为理解层次,它要求学生在达到第一层次要求的 基础上,能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历 史问题的初步认识。对这类历史内容,课程标准在陈述中 使用了“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 纳”等行为动词。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20%左右。 第三层次为运用层次,它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 能,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作用影响, 并能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对这类历史内容,课程标准 在陈述中使用了“分析”、“评价”、“比较”、“探 讨”、“讨论”等行为动词。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旧版在探究式学习中更强调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 新版更强调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 分析:新版从初中生心理发展特征的角度出发,更强调尝试体 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比旧版单纯强调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 基本方法更科学合理。 2、新版增加了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 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 和判断。 分析: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等 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较为专 业的历史学科学习的思维方法和素养。 3、新版增加了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 年代的方法、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 历史地图和图标的方法等等。 分析:新版指出了多种具体的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对学生的 历史学习有更清晰、更强的指导意义。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介绍
教学建
㈢注美重 国课程标准: 历史知识是一个人在政治方面具有明
智才能的前提。没有历史,一个人无法明 智地研究社会中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或 道德问题。而且,没有历史知识以及他所 支持的历史研究,一个人无法成长为见多 识广、独特的公民。这些恰恰是有效参与 民主制管理与我们所有公民履行国家民主 制理念时所必需的。
教学建 ㈢注重
中国古代史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 独特文明,以及历代基本特征为核心, 同时重视中外交流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以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 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独裁统 治的救亡图存为主线,兼顾现代化因素;
教学建
㈢注重 中国现代史突出反映中国人民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国际地 位的不断提高;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介绍
.
变化之一 呈现方式
新课标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 式,弱化了实验稿学科专业程度较高的“主 题式”呈现方式。
严格按照历史发展时序的原则编排历史 事件,按历史发展时序原则补充实验稿中缺 少部分,使历史发展的线索更加具有连贯性。
.
历史学是记录我们人类成长的学问,它所反映 的是人类是何以经过这样的成长而达到今天的高度的。 因此,历史学科的基础是时间,正是时间这条线,串 起了人类从古至今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也正由于 此,当我们在学习、考察、研究某一个历史人物、历 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时,就一定要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 时空环境中去作具体地、动态地分析和把握,既要弄 清楚已经逝去的历史事实的存在
世界现代史: 最明显的变化是将第一次世界大战
放在世界现代史学习板块中。
教学建 ㈢注重
变化之四 教学建议
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doc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王朝——夏朝建立。
迄今发准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探究与讨论,能够积极汲取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第一部分前言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中面发展。
3(将正确的价值他人的正确见解,善于与他朝开始。
商朝的青铜冶炼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和经术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验。
华文明的辉煌成就。
西周取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全基本技能;对人类历史的延(三)情感?态度?价值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代商朝后分封诸侯,对疆域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 1(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东周分为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的控制更加稳固。
观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春秋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
培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认分封制度渐趋瓦解。
战国时想。
4(鼓励自主、合作、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促进了农业发展。
各诸侯国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思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要。
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三、课程设计思路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想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 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格公民奠定基础。
2011年版新课标变化与解读(删节版)
(3)吸收新的历史研究成果,体现新的观念。 如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放在世界现代史的学习 板块之中。这是根据国内外近几十年来的研究 成果,将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的 开端,已经基本得到公认。 实际上,毛泽东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 已经指出:“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第一 次胜利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 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
进行了较大调整。在保持六大板块的基础 上,对每一个板块中的学习主题做了弱化,而 是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一个板块的内容 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 “点”是具体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 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 “线”,使学习内容依据历史的发展线索循序 渐进地展开。 同时,注意与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为学生 在高中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
2011年版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的变化
学院初中部 王慧娟
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是 初中历史教学新的纲领性、指导性 的文件。
一、课标的变化
二、 新版课标的取向
一、课标的变化
1.对前言部分的修改
(1)课程性质
实验稿中的课程性质,实际上说的是课
程的作用,类似课程目标。新版课标对此做
新修订课标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 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 索。 2.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 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 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 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 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 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中国古代史二、中国近代史三、中国现代史四、世界古代史五、世界近代史六、世界现代史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开发与资源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
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
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
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该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2011 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摘要:教育部已于2011年底颁布了修订后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我对这一新课标的解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从“课程性质”、“内容编排”、“评价建议”、“实践反思”四个角度,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作一简单的解读。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一、历史课程性质1、“思想性”是指历史课程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例如,通过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成就,培养学生认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拓展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2、“人文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必须在培养学生初步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方面发挥作用。
例如,历史的“寻根”意识应与学生个性的培养相结合,以增强历史洞察力,发展学生的社会性。
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公民行动能力。
二、内容编排1、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采用的是“点—线”结合的内容编排,“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我认为这是2011版课程内容编排的核心思路。
举例:统一与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是两个点,而将这些知识点连在一起就成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这一条主线。
2、都大体遵循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的原则。
强调突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有利于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上进行历史的认识。
不过如果细究的话,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有与时序性相冲突的内容编排。
比如“中国现代史”部分,将“了解‘两弹一星’……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设置在“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的学习要求之后,所以学生也容易对科技成就时间的记忆有混淆。
1.展示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简单来讲就是不只涉及某个历史事件的某个领域,而是对呈现出历史发展进程的基本进程和总体面貌,我的理解就是,例如我们再讲某个历史阶段的时候也是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文化繁荣、民族交往全面阐述,例如教材中对唐朝的学习。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是对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的规范和要求。
2011年发布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最新版历史教学大纲,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导。
本文将从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等方面进行介绍和解读,以便广大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
首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主要包括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和基本能力等方面的规定。
其中,基本概念包括历史的定义、历史的时空概念、历史的研究对象和历史的研究方法等内容;基本内容包括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等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包括历史知识的掌握、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历史文化素养的提高等方面的要求;基本能力包括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历史事件的评价和判断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其次,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明确了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了解历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和历史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目标。
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能力。
再次,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对教学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反馈等方面的要求。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和实施教学过程,及时评价和反馈教学效果,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最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的实施对于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历史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深入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切实贯彻落实课程标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011新课程标准变化-初中历史(整理版).
新课程标准变化内容·历史一、中国古代史1.史前时期删减:①尧、舜、禹的传说。
②元谋人等早期人类的知识。
增加:①原始农业的产生。
②对考古的认识。
③对化石的认识。
2.夏商周时期删减:①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②商鞅变法之外的变法增加:①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②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变化:①突出甲骨文的历史地位。
②突出“老子”。
③突出“百家争鸣”的影响3.秦汉时期增加:①“文景之治”②秦的暴政。
③秦朝的灭亡④西汉的建立。
⑤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删减:①评价汉武帝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增加:①赤壁之战。
②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
③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删减:①《九章算术》5.隋唐时期增加:①隋朝的统一。
②隋朝灭亡的原因。
③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删减:①武则天变化:①突出皇帝和盛世的关系。
②突出探索唐朝兴盛的原因。
③突出对盛唐社会的综合把握和宏观认识。
6.宋元时期新增:①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②元曲。
③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朝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变化:①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的相关知识点细化。
7.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新增:①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②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③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④知道满族入主中原。
⑤清代中期以来的腐败现象。
删减:①《水经注》变化:①突出八股取士和皇帝专权的弊端。
②突出《红楼梦》和京剧。
二、中国近代史新增:①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②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
③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④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⑤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
⑥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抗战胜利的原因。
⑦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⑧茅盾、齐白石的成就。
删减:①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②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③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2011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2011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发布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是中国教育领域的重要文件之一。
这一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初中历史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历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2011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在课程内容方面,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等内容,使学生对历史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此外,还要求学生学习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其次,2011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教学方法方面,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授、讨论、实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还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
再次,2011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质量方面,要求学校和教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历史学习成果和历史学习方法的培养。
同时,还要求学校和教师注重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2011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发布对我国的历史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一标准的发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还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为我国的历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相信在这一标准的指导下,我国的历史教育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
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求。
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贺欣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贺欣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
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只是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⒈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新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填空题大全
新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填空题大全一、填空题。
(每空一分,共100分)1、《标准(2011年版)》将历史教学目标分解为、、三个方面,简称为历史教学三维目标。
2、选择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的原则有:原则、原则、原则、原则。
3、就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而言,就是通过历史教育学生应获得的学习历史、认识历史不可或缺的要素。
主要包括意识、意识、意识、意识、史德意识、史鉴意识、民族与国际意识等。
4、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
就合作学习的内涵而言,一是合作学习的,二是合作学习的。
5、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
探究学习具有三大特点:一是,二是,三是其。
6、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的特性有、、、。
7、历史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包括、、、、、六部分。
8、根据评价功能的不同,评价任务包括评价、评价和评价三种类型。
9、是历史考试的主要形式。
10、历史教材包括、、等。
11、中国近代史始自,止于,历经清王朝晚期和中华民国时期。
12、历史课程是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和有着重要的意义。
13、历史课程标准包括、、、14、历史新课标旨在培育具有__________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需要。
15、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__________有着重要的作用。
16、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__________ 的指导下,弘扬以__________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__________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
17、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__________发展和__________ 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8、历史课程主要具有以下特性:__________性、__________性、__________ 性、__________ 性。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在2011年底颁布了修订后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本文将从“课程性质”、“内容编排”、“评价建议”、“实施建议”四个角度对其进行解读。
首先,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更加突出了历史课程的“四性”,即“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这是一个进步。
然而,这些属性并不是历史课程所独有的本质属性,因此我们需要从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来理解历史课程的性质。
思想性”是指历史课程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基础性”是指历史课程重在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线索和脉络,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掌握分析人类社会现象的基础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学会判断、学会思考,不人云亦云。
人文性”是指历史课程必须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功能。
如通过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成果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发展的眼光理解人类社会的进步历程,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参与社会和国家建设的思想意识。
综合性”是指历史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论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运用综合的视角探究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最终使学生基本掌握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历史内容的系统性方面呈现出了完善发展的一面。
例如,在关于天平天国运动的研究内容方面,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和洪秀全,相较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更加准确地反映了历史事实。
此外,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还突出了学生对于东汉史的研究,更加符合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原则。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解读 (4)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解读注:红色字体为课标重点增加的新内容;蓝色字体为课标局部修改的新内容。
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
为完成这一使命,历史教育要在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为提高国民素质,加强民族凝聚力,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发挥重大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教育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历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一、课程性质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认识社会的功能,而且具有教育的功能。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由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组成。
通过学习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走向,坚定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通过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史事,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由来,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拓展国际视野,更好地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
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历史素养,而且能够更好地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社会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和环境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增强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责任感。
历史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逐步形成实事求是、注重证据的意识,养成辩证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011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人教版)
2011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人教版)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基本理念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中国古代史二、中国近代史三、中国现代史四、世界古代史五、世界近代史六、世界现代史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建议二、教学建议三、评价建议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一部分前言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
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
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对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和国民素质教育的问题。
这次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一、课程性质历史(7~9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
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基本理念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解读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解读注:红色字体为课标重点增加的新内容;蓝色字体为课标局部修改的新内容。
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
为完成这一使命,历史教育要在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为提高国民素质,加强民族凝聚力,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发挥重大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教育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历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一、课程性质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认识社会的功能,而且具有教育的功能。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由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组成。
通过学习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走向,坚定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通过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史事,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由来,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拓展国际视野,更好地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
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历史素养,而且能够更好地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社会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和环境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增强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责任感。
历史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逐步形成实事求是、注重证据的意识,养成辩证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解读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解读注:红色字体为课标重点增加的新内容;蓝色字体为课标局部修改的新内容。
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
为完成这一使命,历史教育要在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为提高国民素质,加强民族凝聚力,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发挥重大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教育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历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一、课程性质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认识社会的功能,而且具有教育的功能。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由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组成。
通过学习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走向,坚定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通过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史事,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由来,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拓展国际视野,更好地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
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历史素养,而且能够更好地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社会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和环境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增强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责任感。
历史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逐步形成实事求是、注重证据的意识,养成辩证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版初中历史学科新课程标准(7-9年级)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内容1、史前时期☁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2.夏商周时期☁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3.秦汉时期☁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
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就和农历。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下册内容5.隋唐时期☁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6.宋元时期☁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7.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知道明朝的建立。
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
☁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
☁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族入主中原。
☁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知道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知道西北边疆的巩固。
认识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
☁以《红楼梦》和京剧为例,了解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通过清代中期以来的腐败现象和闭关锁国政策,了解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内容☁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以张謇兴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以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了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视线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的本质。
☁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知道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知道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中国现代史:八年级下册内容☁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了解土地改革运动。
☁了解“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
☁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和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了解“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等,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直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了解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通过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仪式上展出的武器装备,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
☁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了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以来我国取得的新成就,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加以说明。
☁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世界古代史:九年级上册内容☁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
☁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知道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趣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
☁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世界近代史:含九年级上、下册内容☁知道《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等,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从手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知道“三角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通过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初步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通过华盛顿、《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
理解美国革命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初步理解法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巴多酚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世界现代史:九年级下册内容☁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意义。
☁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