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真理诞生的过程和重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提问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真理诞生的过程和意义。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问题解决:通过提问和思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真理诞生的过程和意义。
2. 难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
2. 学具: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真理诞生的过程和意义。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 问题解决:通过提问和思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强调真理诞生的过程和意义。
板书设计1.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 关键词:真理、问题、探索、科学精神作业设计1. 阅读理解:回答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
2. 写作练习:写一篇关于追求真理的短文。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反馈,进行改进。
---此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学生将更好地理解真理诞生的过程和意义,并培养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具和学具的准备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投入。
板书设计和作业设计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后反思将帮助教师评估教学效果,并根据学生反馈进行改进。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理解和吸收课文内容,以及教师能否达到教学目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搜集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小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兴趣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认识他是谁吗?(播放课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苹果的偶然落地引发了牛顿的思索,经过反复研究,他终于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古今中外有很多这样的科学家,你觉得他们是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呢?(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刻苦钻研。
)二、直奔重难点,学习第二自然段1、出示第二自然段,认真读这段话,你能读懂这段话的意思吗?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2、学生质疑,相机解决疑问:“司空见惯”是什么意思?“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这段话中的“?”指什么?“!”指什么?这段话是什么意思?3、科学家们把“?”拉直变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怪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这句话,齐读。
)三、学习三个具体事例1、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举了三个真实的事例,指名3~5自然段,思考者具体写了哪三件事。
指名回答。
2、默读3~5自然段,自学批画:每个事例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是什么?“?”是什么?“!”是什么?每个科学家是这样把“?”拉直变成“!”的?⑴自学批画。
⑵小组交流讨论。
⑶全班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关键语句。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精神”,这篇课文通过三个科学发现的具体事例,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家是如何敏锐地抓住常见的,司空见惯的或不为人注意的现象,不断发问,反复实践探索,进而“找到真理”的。
课文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严整。
全文按照提出观点-印证观点-总结观点的思路展开,写法具有代表性。
同时,本单元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是“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学生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了解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印证观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课文的行文思路。
本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也是课文的中心观点。
作者用三个具体的事例告诉读者: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论说类文章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会写“域、惯”等12个生字,会写“真理、领域”等19个词语。
2.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理清课文“提出观点--印证观点--总结观点”的行文思路。
4.通过品读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并了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
5.结合三个事例与“阅读链接”,体会科学家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说出它给人的启示。
6.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三、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提出观点——印证观点——总结观点”的行文思路。
2.通过品读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并了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
四、教学难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五、教学准备预习单,PPT课件。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通用7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通用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正确地朗读课文;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能从具体事例中理解“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3、理解关于科学发现的三个故事在写法上的相同点,以及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的写法教学重点:体会本文用事例说明观点的写法,初识议论文的写法教学难点:理解所列举事例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以“三”引入,激发兴趣:1、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你知道哪些与“三”有关的故事?哪些与“三”有关的成语或名言?2、读课题,指导“诞”的写法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你能从课文中发现多少个“三”?2、汇报交流:⑴三个故事三个人物:分别简单说说是哪三个人三个故事?⑵三个地方三个方向:顺时针、逆时针、没漩涡⑶三百多年:说明了什么?三、细读课文,对比发现:三个例子,三件事,三个人!大家仔细读文,老师这里有一张表,你们能对照着书填一填吗?(表见后)1、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三个事例?这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2、课文中哪一段话可以概括你们刚才的分析?3、文中有一个词语可以概括这一段的内容,是哪一个词?4、分别说说每件事例中的“微”和“著”分别指什么?5、这一段中有一个“?”和一个“!”,它们分别指什么?6、从“?”到“!”的过程容易吗?科学家们是怎么做的?从这些描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7、三位科学家用他们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人物发现的现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找到的真理谢皮罗教授洗澡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为什么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紧紧抓住问号不放、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水的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化学家波义耳紫罗兰溅到盐酸会变红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反应?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敏感地意识一连串的问题许多实验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奥地利医生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会是什么关系呢?百思不得其解一连串的疑问反复的观察实验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四、小结关系,明确写法1、联系三个例子的相同点,你发现了什么?2、用不同事例说明同一个观点的文章,就是议论文。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培养学生对科学和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 介绍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如科学、探索等。
2. 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故事,理解其中的细节和意义。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讲述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谈论故事的主题。
2. 学习新知识
(1)教师讲解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如科学、探索等。
(2)让学生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故事,理解其中的细节和意义。
3. 实践操作
(1)让学生分组讨论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他们了解到的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4. 小组讨论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了解,以及他们对科学和探索的感受。
5. 总结归纳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对科学和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6. 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并和家人一起到图书馆借阅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认识程度。
2. 收集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价他们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科学和探索的兴趣程度。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优秀8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优秀8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惯、圃”等11个字,正确读写“真理、司空见惯”等一三个词语。
2.默读课文。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4.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知道每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能根据具体事例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知道每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正确理解课题的含义。
2.体会课文的写作特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惯、圃”等11个字,正确读写“真理、司空见惯”等一三个词语。
2.了解课题,明确作者的观点;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知道每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教学过程板块一标点导入,点明观点1.书写标点,观察思考。
(1)课件出示“?”,教师提问:这是一个什么标点符号?它有什么含义?(2)学生自由发言。
(3)把问号的上半部分拉直,就会变成什么标点符号?它又有什么含义?(课件演示动画,把“?”拉直变成“!”)(4)学生自由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2.引入课题,解释“真理”。
(1)引入课题:由问号变成叹号,这两个看似简单的符号变换,却被我们的作者用来形象地向我们阐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课题) (2)启发思考:先看看这两个标点符号的变换,再看看课题,想一想“?”代表课题中的哪个词语,“!”又代表课题中的哪个词语。
(?:问号!:真理)(3)理解“真理”:你们知道哪些真理?可引导学生说几个揭示真理的名言警句。
(4)小结:以上的名言警句、公式等都阐明了真实的道理,都被实践证实是正确的,所以我们称它们为真理。
这些真理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指导着我们的言行。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题目的含义,体会课文是怎样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观点的。
3. 尝试运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两小儿辩日》中的两个小孩用理由作为依据来说明观点,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看作者是怎样说明观点的?2、出示学习目标二、预习检测整体感知大家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会读吗?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检测?1.出示词语2.理解“见微知著”强调易错字3.回顾课文,谁来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是通过什么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4.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具体事例:(1)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石蕊试纸(2)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提出“大陆漂移学说”(3)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5.理清思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6.学以致用一三、细读事例学习方法学习提示(一)默读课文第3—5段,思考:每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在表达上有什么相似之处?1.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名交流2.事例二和事例三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3.出示表格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三个事例在表达上有什么相似之处?事例一事例二事例三学习提示(二)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紧扣观点、多角度、多领域选材、过渡语)学以致用二四、学完课文,我们可以从中悟出许多哲理,你能从中提炼出哪些属于自己的格言?五、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议论文如何谋篇布局,怎样运用具体事例证明观点。
老师希望大家从现在起,能树立科学精神,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并锲而不舍地去探索,让我们一起前行在发现真理的路上!【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第2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真理”“敏感”“见微知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含义,领悟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法。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欲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 相关背景知识:关于真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科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课题中的关键词“真理”“一百个问号”。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查字典理解词义。
(2)学生交流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 交流讨论:(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真理。
4. 指导朗读:(1)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
(2)学生自主练习朗读,相互评价,提高朗读水平。
5. 总结提升:(1)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体会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精选10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精选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班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属于议论文。
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
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的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体裁特点。
教学目标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洗澡、机械、逆时针、玫瑰、领域、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一、导入同学们,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要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板书),我们之前学过的课文中有些也是从事实中得出道理的,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出示图片(桃花心木、五根手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请看老师板书。
(板书课题)齐读。
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课题的?(学生发言)本文作者叶永烈先生用了浅显易懂的语句来解释,请同学们翻开书快速地找一找。
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后》教案(精选15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后》教案(精选15篇)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后》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懂得把“?”拉直变成“!”的含义,并理解作者这样表达的好处。
3、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用具体事实证明一个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用具体事实证明一个观点。
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
老师:多媒体课件、分析三个事例的表格。
教学过程:一、形象导入,点明观点1、黑板上画出“?”,让学生认。
2、把上部分拉直会变成(“!”),板书“!”从而导入课题3、读课题。
二、质疑题目,解释观点1、读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2、了解“司空见惯”的意思以及来历。
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明白把“?”拉直变成了“!”,找到了真理的意思以及这句话所表达的好处。
(指名回答)三、学习事例,证明观点1快速默读3、4、5自然段,圈画出3个事例的发现者,发现的问题,研究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并做上相关的批注。
2用简短的语言完成表格。
发现者发现的问题(?)研究过程得出结论(!)3、交流表格的填写,同时运用多媒体展示表格的填写。
(指名回答)4、交流三个事例的相同点。
并从中明白3个事例都是先写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得出结论,但侧重于介绍发现问题和得出结论,在于证明“真理”与“问号”之间的关系5、运用这种方法去介绍“功夫不负有心人”,侧重于介绍事例的过程部分才能显出“功夫”深。
6、相同的事例为什么要用3个,1个或两个不行吗?(一个是偶然,两个是去无独有偶,三个就是真的了)(指名回答)7、作者说完了三个事例觉得还不够,又作了一个总结,请同学读第6自然段,说说“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是什么样的人?8、说说文中3个事例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再说说它们的区别。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的求知精神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真理的勇气;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善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背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科普文章,讲述了科学家通过观察、发问、实验等手段,发现真理的过程。
2. 课文结构: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第二部分分析问题,第三部分解决问题。
3. 课文内容:课文以科学家发现真理的过程为例,阐述了观察、发问、实验等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学习科学家发现真理的方法和过程。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科学道理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课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讲述相关故事,引起学生对真理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讲解: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案例分析:分析课文中的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真理的,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方法和精神。
6. 情境模拟: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科学家发现真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7.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真理的探索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 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 重点:科学家发现真理的方法和过程4.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科学道理和科学精神七、作业设计1. 课内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写“诞、澡”等11个字,会写“真理、定理”等28个词语。
2、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
并说说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3、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真理向前一步,即是谬误。
同学们,那么,真理到底是什么?(唤起学生对真理这个话题的兴趣)(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简单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叶永烈探讨真理为什么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吧!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诞(dàn)生锲(qiè)而不舍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诞”“澡”“械”“域”“锲”,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诞”右部是“延”,不要写成“廷”;“澡”是三点水旁;“械”“域”不要忘写倒数第二笔短撇;“锲”右上部是“丰”和“刀”,不要写成“丰”和“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这篇议论文的论点是什么。
(标题本身就是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学习第2自然段,并思考:句子中的“?”和“!”各指的是什么?作者不用文字而是用符号代替,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指的是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
“!”指通过探索,解决了问题,发现了真理。
这里用符号而不是用文字,能形象地表述由“?”到“!”的“拉直”。
能让我们更加直观、形象地认识“?”和“!”的区别和联系。
)3、课文是通过哪三个具体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论点的?(为什么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为什么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有同一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真理的基本属性──客观性;理解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明确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特点,进而懂得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材料的分析判断,思考体会,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明确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通过辨析让学生感受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真理的信念;理性地看待追求真理过程中出现的谬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真理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的认识与理解;关于对谬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懂得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依学情而定)2.难点:真理只有一个;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三、教学策略“真理”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比较抽象,对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教师可借助学生已有的数学、地理等知识创设综合学习的环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真理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并懂得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猜猜他是谁教师:他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自然科学家,为了明辨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关系,结果被教会施以火刑。
他是谁学生回答。
教师:布鲁诺。
他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教师:看PPT材料,他是一位西班牙青年科学家,提出血液小循环说,这与教会所宣扬的有关血液的观点相对立,于是他受尽迫害,却毫无畏惧。
这是谁学生回答。
教师:塞尔维特。
教师:这些人共同追求的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真理!如果我们将真理拟人化,把它想象为一位女神,那么真理女神到底有什么魅力,让人甘愿为之终生奋斗,不懈追求呢学生回答。
过渡:真理女身之所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其魅力首先在于她的内在品质美,顾名思义,就是真,这是她最大的魅力之源。
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大单元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5单元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学习目标:1.学习通过抓住关键词,结合文本,联系生活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学习文章运用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目标1学习难点:目标2目标依据: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精神”,而这篇课文就是通过三个科学发现的具体事例,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家是如何敏锐地抓住常见的,司空见惯的或不为人注意的想象,不断发问,反复实践探索研究,进而“找到真理”的。
课文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严整。
同时,本单元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是“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全文是按照提出观点-印证观点-总结观点的思路展开,写法具有代表性。
可引导学生学习写法,并进行仿写,这样可以更好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本文是按照“提出观点---印证观点---总结观点”的思路展开来写的,很有代表性。
这篇课文用三个具体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反复实践探索,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这一观点。
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题目,请同学们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二、学习进程学程创设学本评价第一学程:本学程对应学习目标1,有2个学习任务:主问题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有怎样的含义?任务1:默读课文,文中的科学家们,都产生了哪些问号?通过探究这些问号,他们都得到了怎样的真理?任务2:抓住“问号”、“真理”,理解这个句子就不难了,你能根据下面的小妙招来说说句子的含义吗?学习任务1:默读课文,文中的科学家们,都产生了哪些问号?通过探究这些问号,他们都得到了怎样的真理?学习指导1:采用“自学+展学”的组合方式。
一、学生自学自学要求:1.默读课文,用横线勾画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2.文中的科学家们,都产生了哪些问号?通过探究这些问号,他们都得到了怎样的真理?完成表格。
二、学生展学师点名发言,教师相机指导,其他学生补充回答。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真理”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含义;2.理解在探究真理的过程中,是需要提出问题的;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4.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和想法表达对真理的理解;5.提升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紧扣主题,把握文章的逻辑关系;2.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3.辨析作者的写作目的;4.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教学难点1.辨析真理和谎言的不同之处;2.提出对真理的思考和见解。
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开展导入:•什么是真理?有没有一个一定的答案?•如何判断某个事情是否是真理?让学生简单讲述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2. 阅读教材 (20分钟)让学生阅读《名人传》中的“克利斯多佛·哥伦布与蛋”的文章,并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哥伦布为什么要向国王提出一个看似“幼稚”的问题?•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向我们说明什么?•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应该如何面对?3. 分组讨论 (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合作探讨以下问题: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能遇到哪些问题,该如何提问来找到答案?3.我们应该如何评判一个事情是否是真理?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并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识别真理和谎言的区别。
4. 个人写作 (15分钟)让学生就“真理”这一概念发表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思考:•你认为除了哥伦布之外,还有哪些人因为提问、探究、质疑而找到了真理?•你认为不同的人对真理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这正常吗?为什么?5. 课堂展示 (15分钟)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部分自己的文章来进行课堂展示。
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并从其他同学的发言中吸取更多的思路和灵感。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其他文章并写出自己的“真理诞生”故事。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通过提问和解答,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特别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掌握。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抽象的概念,如“真理”和“探索”。
教学准备:课文PPT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学习单科学实验材料(如火山模型制作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提问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真理”吗?你们认为真理是如何诞生的?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激发他们的兴趣。
2. 展示图片:展示一些科学发现的图片,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等,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发现的过程。
二、新课呈现(15分钟)1. 朗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学生跟读,注意模仿教师的朗读方式。
2. 学习生字新词:教师逐一讲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如“诞生”、“探索”等。
学生跟读并记忆,教师检查发音和记忆情况。
3. 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
三、深入探究(15分钟)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科学发现的故事。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2.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科学家,模拟发现真理的过程,通过表演展示他们的理解。
教师提供一些角色扮演的提示,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过程。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科学实验:教师准备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如制作简易火山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秀9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秀9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与本文事例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请学生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我们会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本课5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
①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②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理解文中词语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科学精神的魅力。
3、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5、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重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相关资料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交流相关资料;学习课文一自然段。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感受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文章主题:探讨真理的发现过程,强调追求真理的重要性。
2. 文章结构:引言、正文、结论三部分。
3. 文章内容:通过讲述科学家们如何通过不断提问、实验、观察、思考,最终发现真理的过程,强调追求真理的必要性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深奥的哲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真理的含义和追求真理的重要性。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 课堂讲解:针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课堂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奥哲理。
5. 情感教育:通过讲述科学家追求真理的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追求真理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 正文:科学家追求真理的过程3. 结论:追求真理的必要性和价值七、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推荐相关科普书籍,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家追求真理的故事。
2. 写作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追求真理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优质教案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型】精读引领课【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科学探索的魅力。
语言运用: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思维能力:能概况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么用事例在说明观点的;能了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
审美创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说出自己受到的启发。
【课前解析】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精神”,而这篇课文就是通过三个科学发现的具体事例,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家是如何敏锐地抓住常见的,司空见惯的或不为人注意的想象,不断发问,反复实践探索研究,进而“找到真理”的。
课文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严整。
同时,本单元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是“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全文是按照提出观点-印证观点-总结观点的思路展开,写法具有代表性。
可引导学生学习写法,并进行仿写,这样可以更好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关注文本特征:本文是按照“提出观点---印证观点---总结观点”的思路展开来写的,很有代表性。
关注主旨:这篇课文用三个具体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反复实践探索,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这一观点。
关注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是一种先提出观点,然后用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最后总结观点的写作方法。
关注作者:叶永烈生于1940年,浙江温州人。
著名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
1957年开始发表科学小品,1959年出版第一步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
代表作品有《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飞向冥王星的人》《丢了鼻子以后》等。
他还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之一。
【教学目标】1.会写“域、惯”等12个字,会写“真理、领域”等19个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说出自己受到的启发。
3.能概况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么用事例在说明观点的;能了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
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 课后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练习3. 拓展阅读: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观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形成自己的见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课本、相关阅读材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真理是如何诞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理解。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总结。
5. 课后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拓展阅读: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六、板书设计1.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 关键词:真理、问号、探索、发现、思考3. 提纲:课文内容概述、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后练习七、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短文。
2. 搜集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名言警句,进行摘抄和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2. 对于教学重难点的讲解,是否清晰明了,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3.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巩固和拓展?4.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进行改进?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真理的力量,树立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目标:1.学会“澡、械”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等14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3.读懂三个科学故事,正确感悟科学精神,体会人物所具有的科学精神,激发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思想感情。
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重点难点:1.能从具体事例中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问、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3.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清除阅读障碍,正确读写“诞生、机械”等词语。
2.通过反复阅读,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初步体会作者运用三个典型事例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
3.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提高独立思考、自主质疑的能力,体会科学家的思想与精神。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引入新课1.听写词语:两字词——诞生、洗澡、机械、玫瑰(méi gui);四字词——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
2.检查课文朗读,边读边思考,课文是围绕那句话写的?二、引发质疑,理解题意1.师:课文是围绕“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写的,并且说这个观点也是一个真理。
你相信吗?(预计学生普遍相信)真理诞生于问号之后,敢于怀疑别人的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是发现真理必不可缺的精神。
没有经过质疑的真理不一定就是真理,所以要敢于怀疑,请同学们再次读题质疑。
2.学生自主质疑。
(如:课题的含义,真理为什么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3.作者在提出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之后,紧接着就对这个观点做了解释,这一段话其实也是一个长句子,有点难读,你能把它读好吗?自己先试试。
(大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4.读了第二自然段,有什么疑问吗?(1)引导学生理解司空见惯。
司空见惯:看得多了,不以为奇。
此处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司空”在这里当什么讲?教师补充介绍“司空见惯”的典故(大屏幕出示)。
“司空”是古代的一个官职,专门掌管建设工程,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部长。
相传唐代司空李绅请卸任的和州刺史、大诗人刘禹锡喝酒。
酒席上叫歌妓劝酒,并歌舞助兴,极尽奢华。
刘禹锡就写了一首诗:“高髻云环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这首诗的意思是,如此妖艳的歌妓,动人的曲调,奢华的场面,都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而对李司空来说,却并不稀奇,是经常见惯了的东西。
原是一首讽刺官员花天酒地奢侈生活的诗,后来就有了“司空见惯”这个成语。
(2)咱们一起来读读,想想叶先生是如何解释自己的观点的?怎么解释“真理”?预设1:这里叶先生提到了3个词语,你们看(显红:定理、定律、学说)理解吗?定理——正确的公式或命题,像我们数学中的公式都是定理定律——就是规律学说——就是正确的说法在作者笔下,这些定理、定律、学说就是——真理(3)指名再读第二自然段,读后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主要讲什么。
然后质疑:真理发生的过程是怎样的?相机板书: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找到真理这样的过程可以调换顺序吗?(不能)指生再读,读出这种层次感这样的过程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那就叫——“追根求源”(显红)还可以说——刨根问底如果用一个俗语来说,那就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用标点来形容的话:把“?”拉直成“!”小结:叶先生真不愧是大作家,你们看,一个抽象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他可以用短语来表达,可以用词语、俗语,甚至是标点来概括,这样一来,这个观点还抽象,难以理解吗?原来议论文的语言也可以生动形象啊!咱们一起再来感受感受。
齐读(4)那所有真理的发现都必须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吗?(差不多)小结: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呀!因此,读议论文,咱们得多多关注作者表达上的准确性。
(5)读到这里,我们可以相信作者的观点了吗?(还不能,最好有事实做依据。
)三、学习事例,理解观点1.作者用什么来证明这是一个真理呢?请你默读课文,概括一下文中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2.生默读课文,概括文中的三个事例:第一个事例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第二个事例是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
第三个事例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3.根据我们刚才的学习,这三个发现真理的故事都应该经过怎样的过程?(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找到真理,也就是从“?”拉直成“!”) 接下来,就让我们再次细读课文,找找看,在这三个具体的事例中,“?”是什么?“!”是什么?中间的经过又是什么?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想,读过课文之后,我们共同5.从这个表格里,我们可以发现这三件事有一些相同点,课文第六自然段中,作者自己就总结了一些,请一名同学读一读第六自然段。
(1)作者说这三件事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很平常的事)所以,真理很多时候就来源于——平常的身边小事中。
(2)作者在这段话中提到了发现、发明、创造、成就,你觉得这几个词之间有什么区别吗?明确含义之后,读这个句子。
(3)科学史上,能从生活的细小现象中找出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你还能举出几个吗?(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叶划伤,后来发明了锯。
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瓦特改进蒸汽机。
雷达的发明……)(4)正如大家所说,科学史上这样的事还有许多,其实,在生活中注意到这些问题的人并不少,可抓住这些小事,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的人就不多了。
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一种精神——“打破沙锅问到底”。
在文章的三个事例中,谁是具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的人?(都是)大家看,这三个人都具有追根求源的科学精神。
那只写一个或者两个事例不就行了吗?(写一个叫“孤证”,写两个叫“无独有偶”(某种少见的情况,偏有类似的出现,配成一对儿)说服力也不是很强,写三个就显出普遍性了。
) 这是我们新发现的这三件事的相同之处,三件事里蕴含着相同的科学精神,如果我们继续深入比较这三件事,一定还能发现更为丰富的科学精神,希望大家在课下继续细读课文继续寻找,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
四、梳理思路,再次质疑1.让我们共同回顾这篇课文,这篇文章作者先提出了一个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再用三个事例——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证明科学发现需要从平常的小事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找到真理。
这样,我们就能凭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2.这就是课文从开头一直到第六自然的整体思路,课文在第一自然段提出了观点,在第二自然段概括地阐释了观点,引出了三个事例,第六自然段中,作者又对三个事例做了总结。
至此,我们已经得出了初步的结论,可是,作者在第六自然段之后,又写了两个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又起到什么作用呢?关于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和作用,以及三个事例背后更多更深刻的相同点,就都留在下节课继续讨论。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3.正确感悟科学精神,体会人物所具有的科学精神,激发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请齐读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作者一开始就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板书:提出观点)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在文章中3.三个事例让我们相信了作者的观点,课文的第六自然段也对这三个事例做了一个总结,我们一起读(大屏幕出示第六自然段)上节课,我们就学到了这里,在课的最后,还留下了两个疑问,谁能说一说?三个事例中蕴含了哪些相同的科学精神?最后两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二、领悟精神,探究写法1.这节课我们就从第一个问题入手,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首先请一名同学读读学习要求。
大屏幕出示要求:默读课文3-5自然段,比较这三个事例,领悟其中蕴含了哪些相同的科学精神?画出最能体现这些科学精神的精彩句子和词语,做上批注。
生默读勾画2.交流。
通过深入比较这三个事例,你发现三个科学家都具有哪些相同的科学精神呢?①善于发现师:先来看谢皮罗教授这个例子,有没有一些句子能发映出他的善于发现?语段一:“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
”这句话中的哪个词体现出谢皮罗善于发现问题?(敏锐)去掉“敏锐”,再读读这句话,感觉有什么不同?加上一个“敏锐地”,句子的意思没有改变,但是谢皮罗人的一个特征出来了?你能用一个成语形容一下谢皮罗教授的“敏锐”吗?(见微知著)板书:见微知著对,他是一个见微知著的人,字典里,是这样解释“见微知著”的,大家可以读一读生自由读“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其他的两位科学家有这样的特点吗?语段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用水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
谁知当水落到花瓣上后,溅上盐酸的花瓣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盐酸会变红。
”请看这个句子,波义耳见微知著体现在哪些词语中?(敏感)请注意“奇迹般地”这个词,再读一读这句话,这句话应该怎样读?生读后讨论为什么要这样读?经过朗读,请你回答为什么对波义尔来说,花瓣是“奇迹般地”变红了呢?(波义尔爱花,经常观察花,有准备) 过渡:这就是我们深入到这句话当中,体会到的科学精神。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奥地利医生,他的见微知著体现在哪里?语段三:“一次儿子睡觉时,他发现儿子的眼珠忽然转动起来。
他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
”哪个词值得注意?(奇怪) 眼珠转动是很平常的事,他却“感到很奇怪”体现他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独立思考。
过渡:我们一起找到了这些作者用心写下的细节,读出了三位科学们的见微知著。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品味,看看三位科学家身上还有没有其他的科学精神?(都善于发问)②善于发问善于思考师:善于发问,肯定不只问一个,是要问很多,你觉得谁最善于发问?(波义耳)从哪儿看出来的?语段四:“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盐酸会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