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运算定律》参考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及意义。

2.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3. 加法运算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及意义,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加法运算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加法运算定律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及意义,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3. 练习: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及意义。

2.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3. 加法运算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高题:设计一些变式题目,让学生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

3. 拓展题:引导学生探讨加法运算定律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加法运算定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明的铅笔盒里有5支铅笔,他又买了3支,那么他现在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答案8,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引出加法运算定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教案1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教案1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教案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并能够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加法运算定律,并能够运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加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和调整。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并能够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加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2.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加法运算定律。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发现加法运算定律。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对加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加法运算定律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当我们把购物物品的价格加起来时,可以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向学生介绍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运算定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如:a + b = b + a。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加法运算定律的练习题,巩固对定律的理解。

教师可适时给予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加法的运算律教案6篇

加法的运算律教案6篇

加法的运算律教案6篇加法的运算律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目标达成导入新课一、目标导学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你能说出是哪两个吗?你能举出例子说说吗?2、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3、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根据自学提纲自学课本20页例3。

)(一)自学提纲1、例3中都给出了哪些已知条件?求的问题是什么?2、你能列出算式吗?3、你能很快算出此题的答案吗?你是怎样计算的?与同桌交流。

4、在此题中,你运用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二)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并告诉学生在看不懂的地方要做上标记)。

(三)自学检测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425+14+18675+168+25环节三、合作探究1、小组互探(把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探究)。

2、师生互探(师生共同探究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及经小组讨论后还未能解决的问题)3、在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四、达标训练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46+()=75+()()+38=()+5924+19=()+()a+57=()+()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

2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140+250=260+13020+70+30=70+30+20260+450=460+250a+400=400+a3、p20做一做1、2加法的运算律教案篇2【教案准备】1、幼儿每人一套1—9的数字卡、十、一、=、有关动物的头饰。

2、教师准备磁铁教具。

【教案过程】一、引发幼儿的兴趣。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玩具9个,让幼儿数一数。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加法运算定律》年级:四年级下册学科:数学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意义。

2. 能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1. 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意义。

2. 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 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导过程。

2. 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加法运算定律的引入案例和相关练习题。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如计算器、草稿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引入案例,激发学生对加法运算定律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加法运算定律的了解和认识。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其内涵。

2. 教师通过具体例子,展示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其简便性。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课堂练习1. 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五、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一些加法运算定律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完成作业,家长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案例、讲解概念、推导定律、课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内涵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同时,要加强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导过程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导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推导,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因此,教师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和应用。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定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学会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学会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学会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加法计算和验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内容。

教材安排两个运算定律教学时,采用了不完全的归纳推理,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新课,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组成等式,再列举类似的等式进行分析、比较、找到共同点,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的构建知识。

[学情分析]《加法运算定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运算定律,对于加法交换律的内容,从知识的层面上看,学生学习、理解、运用起来比较容易。

而且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也已经渗透,让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学习加法的运算定律,为以后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基础,同时也为简便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就和老师一起看一段动画片。

观看动画片:朝三暮四动画片看完了,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有趣的问题?猴子们其实每天吃到的果实是一样多的我们用算式来表达一下,也就是早上三个加晚上四个和早上四个加晚上三个是相等的都是七个3+4=4+3这个式子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加法运算定律,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二、探究新知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李叔叔正在骑单车旅行呢!现在就请你仔细观察,旅行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数学问题?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加法运算定律_教案

加法运算定律_教案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利用“凑整”的基本思想合理、灵活地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难点】1.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会根据数据特点凑整。

【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运用加法运算进行简便计算是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同计算方法的比较,进一步感受简便计算的方法和价值。

使学生对“如何进行简便运算”形成一定的思考方法,知道是利用哪一个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先看清题意再动笔计算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让学生看图说出后四天行程计划的具体内容与已知数,并明确所求问题。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己列式并尝试计算,再通过交流各自的算法,使学生明确当某些加数可以凑成整百或整十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连加计算简便。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46+()=75+()()+38=()+5924+19=()+() a+57=()+()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

(2)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直接说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

632+85=717 85+632=()304+215=519 215+304=()二、新知探究1.设问启忆同学们,在前面几节课里我们已经为李叔叔骑车解决了哪些问题?李叔叔骑车旅行一个星期还剩下几天?想知道李叔叔接下来是怎么安排的吗?2.出示插图。

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整理图意:第四天城市A→B A→B 115千米第五天城市B→C B→C 132千米第六天城市C→D C→D 118千米第七天城市D→E D→E 85千米3.观察、交流: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解决小精灵提出的问题吗?4.尝试独立列式计算。

5.展示、交流不同的算法。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简便计算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探究数学运算定律的基本体验和一般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和习惯学习重点:探索和理解加法运算定律。

学习难点:获得探究数学运算定律的基本体验和一般方法。

学习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播放FLASH动画“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并列式。

2、师:观察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3、引入新课:猴子吃橡子的故事中蕴藏着什么数学奥秘呢?加法运算有什么规律呢?二、探究新知,掌握定律(一)探究加法交换律。

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规律。

(1)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演示李叔叔骑自行车旅行的情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尝试解决问题。

①要求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呢?140+56=96(千米);56+40=96(千米)。

讨论为什么要用加法?(这两道题都是要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就要用加法计算。

)②40+56和56+40这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40+56=56+402、在枚举中验证规律。

(1)观察思考。

观察这一组算式,你能发现些什么?(在这组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2)猜想验证。

请同学们先自己在练习本上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

(3)交流汇总。

3、在比较中概括规律。

(1)总结规律。

你能用自已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并给你发现的规律命名。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加法运算定律》人教新课标(2023秋)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加法运算定律》人教新课标(2023秋)
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加法运算定律,并通过举例来强调重点。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仍然感到困惑。这说明我在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练习,设计更多有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运算技巧。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让我感到欣慰。他们能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但在引导讨论时,我发现有些学生还是不太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为了鼓励他们,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更加关注这些学生,多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4.数学运算:通过简便计算方法的探讨,提高学生准确、快速进行整数加法运算的能力。
5.数学思维:激发学生数学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节课将紧扣核心素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加法交换律:即a+b=b+a,让学生理解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加法运算定律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使用小棒或计算器,演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2.加法结合律: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3.加法运算的性质:引导学生掌握加法运算在整数范围内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本节课将结合教材内容,以实际例题和练习为主线,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加法运算定律,提高计算能力。

人教版《加法运算定律》的教案

人教版《加法运算定律》的教案

人教版《加法运算定律》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定律,能够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加法运算定律的定义及表达式。

2.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及举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加法运算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和应用。

2. 难点:加法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加法运算定律。

2. 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定律。

3.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加法计算,引导学生思考加法运算定律的存在。

2. 新课:介绍加法运算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并通过实例讲解定律的应用。

3. 练习:布置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引导学生探讨加法运算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法运算定律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法运算定律。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作业质量,评价学生对加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过程,评价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学习能力和沟通技巧。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尝试其他教学方法。

3. 反思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探究。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究其他运算定律,如乘法运算定律。

2. 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提高其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推荐学生阅读数学故事书籍,培养其对数学的兴趣。

九、教学资源:1. 制作精美的PPT,展示加法运算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和应用。

2. 准备丰富的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的题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定律》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定律》教案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第1课时:加法运算定律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7页例1和第18页例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引入谈话。

师:同学们,你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出示课本第17页例1主题图:李叔叔骑车的场景。

)2.获得信息。

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3.解决问题。

问: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思考:为什么用加法?二、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一)尝试解决问题问题:1. 40+56和56+40这两种列式都对吗?2.这两个算式相等吗(二)枚举中验证规律问题: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等式吗?请你写在练习本上(三)在比较中概括规律78+0=0+785+a=a+5△+□=□+△100+☆=☆+100问题:1、像这样的算式你写得完么?2.观察算式的特点,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3.总结规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4.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通常用字母表示:a+b=b+a(四)堂上练习:判断下列算式是否使用加法交换律。

(1)3+6=2+7(2)34+43=34+43(3)25+61=21+65(4)54+46=46+54(5)36+24+52=36+52+24三、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加法结合律(一)尝试解决问题出示第18页例2:看图,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请你写在练习本上(二)迁移学习经验,概括规律1.观察算式的特点,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加法运算律(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加法运算律(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加法运算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加法运算律,掌握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的运用方法2.能够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3.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的概念,能够应用到实际计算中。

2.灵活应用加法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笔、教材、练习册。

2.学生准备:笔、本子。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教师利用短暂时间,询问学生上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并引导学生回忆出本节课的主题是什么。

2. 导入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精彩的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律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两个数相加和三个数相加的结果是否相同?例如, 8+4 和4+8 结果是否相同?5+4+2 和 2+4+5 结果是否相同?引导学生发现两者的共性,引出加法结合律的概念。

3. 阐释结合实际例子,深入理解加法运算律,分别讲解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的概念及属性,引导学生发现两者的不同之处。

•加法结合律:三个或三个以上数相加,可以从任一顺序起始,结果相同。

例如:(2+3)+4=2+(3+4)=9;(4+5+1)+3 = 4+(5+1+3) = (4+5)+(3+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顺序可以交换,结果相同。

例如:2+3=3+2=5;4+7=7+4=114. 实践设计精心实例,帮助学生通过实践运用加法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

•练习一:小华背着一个书包,上面有4本书,他又拿了2本书,现在他一共有几本书?(答案:6)•练习二:桌子上有3个苹果,你家里有2个苹果,现在你手里有几个苹果?(答案:5)•练习三:李明用20元买了一支笔,用10元买了一个本子,现在他手里还有几元钱?(答案:70)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巩固理解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的概念及运用方法。

五、教学反思1.教学重点把握得当,学生能够理解加法运算律的概念,并能够应用到实际计算中。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优秀8篇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优秀8篇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优秀8篇《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篇一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三单元第一小节“加法运算定律”中的第1课时的内容,其内容包括:第17页的例1以及18页的“做一做”第一题、第19页练习五第1~3题的部分习题。

(二)教材地位数学中,研究数的运算,再给出运算的定义之后,最主要的基础工作就是研究该运算的性质。

在运算的各种性质中,最基本的几条性质,通常称为“运算定律”。

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首先,可使学生对加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其次,用不完全归纳法概括出加法交换律的文字表述形式和字母形式,一方面提高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另一方面为以后正式讲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基础。

(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并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2、让学生学会用符号或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四)教学重、难点掌握加法交换律,并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情景导入——观察——思考——讨论——概括——应用。

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根据本课的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几种教法:(一)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使学生融入到数学情景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二)讨论交流法:掌握加法交换律及其应用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加法算式为观察点,引导学生个人探索,小组交流讨论,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讨论等实践活动,从这三组算式间的联系去发现并交流,总结规律,逐步概括出加法交换律,这样的设计基本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

(三)练习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练习可分为基本练习和巩固练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优秀教案(共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主题图)。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多媒体演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从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能提出数学问题吗我们选择一个。

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二、探索加法交换律: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

学生列式:40+56=96(千米)56+40=96(千米)同样的一幅图,同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列出了两道不同的算式,其中“40+56"是用上午的路程加上下午的路程,“56+40”呢(下午的路程加上上午的路程)两道算式都表示把上午的路程加上下午的路程合起来,所以都等于(96千米)两道算式得数相同,我们可以用“=”把它们连成一个等式。

(屏示等式:40+56 =56+40)2.观察等式,发现个案特点:仔细看这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3.举例验证,并简要表示规律。

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呢当我们对这个发现有疑问时,怎么办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举例进行验证。

生汇报交流(汇报时,教师在屏幕上输出学生举出的等式:)像这样的等式你能再写几个吗?追间:类似这样的等式能写完吗(屏示省略号。

四年级上册数学加法运算定律详解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加法运算定律详解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加法运算定律详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结合律和交换律。

2. 练习运用结合律和交换律进行简单的加法算式运算。

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结合律和交换律的概念及其应用。

2. 培养学生的运算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课件讲解:通过教师幻灯片课件讲解,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加法运算定律。

2. 情境教学法: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情景和场景,让学生在游戏和齐偶活动中运用加法运算定律。

3.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帮助和检查,培养团体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幻灯片或讲解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结合律和交换律的概念进行初步理解。

2. 课堂讲解:将结合律和交换律的概念和应用用图形、数字等形式进行阐述和说明。

3. 练习环节:通过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题目和场景进行练习,如通勤路线比较题、花店布置题等。

4. 合作学习环节:让同桌分组合作进行练习和检查,呈现出优异的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要点:1. 结合律:a+(b+c)=(a+b)+c。

结合律是指,当进行加法运算时,先把其中的任意两个数相加,再将这个和与剩下的一个数相加,结果是一样的。

例如,2+(3+4)=(2+3)+4=9。

2. 交换律:a+b=b+a。

交换律是指,进行加法运算时,可以将相加的任意两个数的位置互换,结果不变。

例如,2+3=3+2=5。

六、教学效果评估:1. 课堂练习题:通过教师给出的加法算式,学生进行运算验证。

2. 家庭作业:设计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练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 成绩评定: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结果及考试成绩进行评估。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让学生既能理解概念,又能掌握应用技能。

2. 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和方式进行授课,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3. 教学效果评估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评估可以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设计模板.doc

《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设计模板.doc

《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设计模板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

首先对每一个课题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加法运算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发现,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意义。

2.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初步感知代数思想。

3.会运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

过程与方法1.经历加法交换律的发现过程,体验观察比较,举例论证,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2.经历加法交换律的应用过程,体验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它的广泛应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在计算式灵活应用加法运算律。

教学工具多媒体、板书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探究新知李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星期,他今天上午骑了40 km,下午骑了56千米,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1) 理解题意求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就是求上午和下午一共骑了多少千米?用加法:40+56或56+40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加法运算的定律。

板书:加法运算定律(2) 解决问题40+56=96(km)或56+40=96(km)(3) 观察算式,发现定律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所表示的都是李叔叔今天一天骑的路程,因此两道算式之间可用等号连接,即40+56=56+40 观察40+56=56+40,发现,等号左、右两边的加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但结果不变。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验证定律是否所有的加法算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都不变呢?可以举例验证。

如:0+200=200 ; 200+0=200 所以 0+200=200=011+78=89 ; 78+11=89 所以 11+78=78+11发现: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的交换律。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5篇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5篇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5篇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5篇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

是基本的算法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1加法运算律【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46~48页例1、例2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懂得用字母表示的意义。

2.通过经历对加法运算定律的探究、发现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3.在学生学习加法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培养其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探究加法交换律1.教师:森林小学今天要举行智力竞赛,让我们去看看吧。

课件中出现:(1)小动物围坐在一起。

(2)大象老师出第1道题:小老鼠扛着两个袋子,前面一个袋子装着米,后面一个袋子装着黄豆,小老鼠跑着跑着喊累了,怎么办?小鸟发言说:“把黄豆放前面,米放后面,这样就不累了。

”2.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小鸟的想法对吗?为什么?学生:不对,米还是那袋米,黄豆还是那袋豆子,它们的位置变了,但是总的重量没有变。

课件中出现小动物们鼓掌的画面。

3.课件中大象老师出第2道题。

12+2525+12500+300300+50030+2020+301200+650650+1200这8道题小动物们要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不一会儿,小猪就写出了所有答案,其他小动物还在一道一道地算着,看到小猪算完了并得到大象老师的夸奖,小动物们傻眼了……4.教师:小猪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同学们知道其中的奥妙吗?请观察左边和右边的算式,然后同桌两人相互说一说。

学生观察,同桌交流。

5.学生在全班交流。

学生1:小猪算了左边4道的结果,右边的结果是一样的。

学生2:实际上12+25与25+12都是求12与25的和,所以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

《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

《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

《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1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

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一、运算定律教师:我们在学习四则运算时.学过哪些运算定律?指名用自己的话说出运算定律,并举例说明。

然后用字母表示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成教科书第93页的表。

如果学生只举整数的例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运算定律除了对整数加法和乘法适用以外,对小数和分数的加法、乘法适用吗?让学生再举几个有关小数、分数加法和乘法的例子。

下面的'式子有没有错误?把错的地方改正过来。

(4.3十2.5)4=4.342.54(700十1)68=70068十68153(220十57)=153220十57638十378;(63十37)(8十8)还可以做练习二十的第8题。

教师:在我们学过的知识里哪些地方应用丁运算定律?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如果学生掌握得比较好,还可以让学生用运算定律解释下积、商的变化规律:如:在乘法里。

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就扩大10倍: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说明:(a10)b=a10b=ab10=(ab)10这里应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简便算法教师: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些计算简便。

谁能举个例子?接着出示教科书第93页的例1、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数有什么特点。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应该用什么运算定律。

说完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集体订正时.教师再提问:这道题是怎样应用运算定律的?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使学生明确:在计算时.不仅计算的开始有时可以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有时也可以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在计算时,要随时注意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做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师说明题目要求后。

让学生独立计算。

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用简便方法计算的。

小学四年级《加法运算定律》教案

小学四年级《加法运算定律》教案

小学四年级《加法运算定律》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加法运算的定律,并能够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原理2. 加法运算中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3. 加法运算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原理;掌握加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正确解决加法运算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一个简单的加法问题导入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他2个苹果,现在小明有几个苹果?2. 引导学生思考:小明最开始有几个苹果?小红给了他几个苹果?现在小明有几个苹果?3. 提问: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够得到什么结论?同学们是否有其他解法?二、讲解交换律(10分钟)1. 引导学生理解交换律的概念:加法运算中,交换加法数的位置,和不变。

2. 引导学生尝试交换加数的位置,并验证交换律的正确性。

3. 讲解交换律的公式:a + b = b + a,其中a、b为任意的数。

三、讲解结合律(10分钟)1. 引导学生理解结合律的概念:加法运算中,当三个或更多数相加时,加法数的位置可以调换,和不变。

2. 引导学生尝试调换加数的位置,并验证结合律的正确性。

3. 讲解结合律的公式:(a + b) + c = a + (b + c),其中a、b、c为任意的数。

四、讲解分配律(10分钟)1. 引导学生理解分配律的概念: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先与其他数相加,再与另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

2. 引导学生进行分配律的验证,例如:(a + b) × c = a × c + b × c。

3. 讲解分配律的公式:a × (b + c) = a × b + a × c,其中a、b、c为任意的数。

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4篇)

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4篇)

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4篇)《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发现,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意义。

2、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初步感知代数思想。

3、会运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

过程与方法1、经历加法交换律的发现过程,体验观察比较,举例论证,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2、经历加法交换律的应用过程,体验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它的广泛应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在计算式灵活应用加法运算律。

教学工具多媒体、板书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探究新知李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星期,他今天上午骑了40 km,下午骑了56千米,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1)理解题意求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就是求上午和下午一共骑了多少千米?用加法:40+56或56+40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加法运算的定律。

板书:加法运算定律(2)解决问题40+56=96(km)或56+40=96(km)(3)观察算式,发现定律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所表示的都是李叔叔今天一天骑的路程,因此两道算式之间可用等号连接,即40+56=56+40观察40+56=56+40,发现,等号左、右两边的加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但结果不变。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验证定律是否所有的加法算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都不变呢?可以举例验证。

如:0+200=200;200+0=200所以0+200=200=011+78=89;78+11=89所以11+78=78+11发现: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的交换律。

(5)用字母表示定律在数学当中通常用字母表示定律,若用a,b分别代表两个加数,则加法交换律就可以表示为a+b=b+a(a,b代表任意数)。

用字母表示更加直观、方便。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

2.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3. 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 加法运算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举例说明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5.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加法运算定律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

2.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3. 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 加法运算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熟练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2. 提高题:培养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拓展题: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加法运算定律的相关知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4.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应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加法运算定律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法运算定律》参考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29页,练习五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引入谈话.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多媒体演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2.获得信息.
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随着学生的回答,多媒体从左往右展示线段图,出现大括号与问题:
3.解决问题.
问: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
二、探索规律
1.加法交换律.
(1)解决例1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多媒体展示:从右往左再现线段图.
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40+56○56+40,
(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
(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4)反馈交流.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揭示定律.
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交流.)
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上午 下午
一共多少千米?
⑤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师:25+65=________(生:等于65+25)
78+64=________
⑥完成课本第28页下面的“做一做”:
300+600=_______+________ ________+65=________+35
2.加法结合律.
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体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
比较88+104+96 88+104+96
=192+96 200
=288 288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三、练习巩固
1.指出下面哪几道题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
() 876
150
150:
876
1026
+
+
验算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2)用“凑十法”7+9=6+(1+9)(运用了加法结合律)(3)~(7)为教材练习五第4题(略).
2.连一连.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83+315 64+(73+37)
87+42+58 315+83
(64+73)+37 87+(42+58)
56+78+44 78+(56+44)
想一想:最后一组连线的依据是什么?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
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
3.对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应用,我们已经知道的有哪些?
五、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五第1题、第3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