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市政工程与环境工程专业导师团队一览表

合集下载

同济大学-土木学院-导师信息表

同济大学-土木学院-导师信息表

1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刘妙龙男1944.06 教授土木学院2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周炳中男1959.10 副教授土木学院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石忆邵男1963.09 教授土木学院4 岩土工程孙钧* 男1926.09 教授土木学院5 岩土工程周健男1957.10 教授土木学院6 岩土工程杨敏男1960.05 教授土木学院7 岩土工程袁聚云男1960.09 教授土木学院8 岩土工程高广运男1961.10 正高工土木学院9 岩土工程李镜培男1963.12 教授土木学院10 岩土工程姚笑青女1964.02 副教授土木学院11 岩土工程赵春风男1964.04 教授土木学院12 岩土工程楼晓明男1965.02 副教授土木学院13 岩土工程蒋明镜男1965.03 研究员土木学院14 岩土工程黄茂松男1965.05 研究员土木学院15 岩土工程艾智勇男1966.10 副教授土木学院16 岩土工程熊巨华男1966.10 副教授土木学院17 岩土工程钟才根男1966.11 副教授土木学院18 岩土工程马险峰男1972.02 副研究员土木学院19 岩土工程钱建固男1972.10 副教授土木学院20 岩土工程陈宝男1973.10 副教授土木学院21 岩土工程梁发云男1976.03 副教授土木学院22 结构工程沈祖炎* 男1935.06 教授土木学院23 结构工程钱若军男1945.10 研究员土木学院24 结构工程朱慈勉男1947.07 教授土木学院25 结构工程苏旭霖男1948.03 正高工土木学院26 结构工程马人乐男1951.06 教授土木学院27 结构工程许强男1951.11 教授土木学院28 结构工程金国芳女1952.07 研究员土木学院29 结构工程吕西林男1955.01 教授土木学院30 结构工程刘祖华男1955.09 教授土木学院31 结构工程陈以一男1955.12 教授土木学院32 结构工程巢斯男1956.11 正高工土木学院33 结构工程苏小卒男1956.11 教授土木学院34 结构工程陈世鸣男1957.04 教授土木学院35 结构工程郑毅敏男1957.06 正高工土木学院36 结构工程程才渊男1957.08 副研究员土木学院37 结构工程丁洁民男1957.09 研究员土木学院38 结构工程罗永峰男1957.10 教授土木学院39 结构工程李杰男1957.10 教授土木学院40 结构工程陆洲导男1957.11 教授土木学院41 结构工程屈文俊男1958.11 教授土木学院42 结构工程钱江男1960.01 教授土木学院43 结构工程祁德庆男1960.09 副教授土木学院44 结构工程邓洪洲男1960.11 教授土木学院同济大学土木学院硕士导师信息表(资料来源:同济研究生院网站)欢迎交流,资料整理:QQ:55659175,Email:论坛ID:冲刺2007!如有问题可以加我QQ 55659175咨询或者直接回帖咨询,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预祝大家考研成功!46 结构工程周建民男1961.02 副教授土木学院47 结构工程李杰男1961.02 副教授土木学院48 结构工程程尧舜男1961.04 副教授土木学院49 结构工程童乐为男1961.05 教授土木学院50 结构工程张建荣男1962.05 教授土木学院51 结构工程周克荣男1962.07 教授土木学院52 结构工程熊学玉男1962.08 教授土木学院53 结构工程邓长根男1962.08 教授土木学院54 结构工程余绍锋男1962.10 副教授土木学院55 结构工程施卫星男1962.10 教授土木学院56 结构工程李国强男1963.02 教授土木学院57 结构工程顾祥林男1963.04 教授土木学院58 结构工程邹祖军男1963.05 副教授土木学院59 结构工程赵鸣男1963.05 副教授土木学院60 结构工程何敏娟女1963.07 教授土木学院61 结构工程吴晓涵男1964.01 副研究员土木学院62 结构工程赵晓林男1964.01 教授土木学院63 结构工程王人鹏男1964.02 副研究员土木学院64 结构工程熊海贝女1964.06 副教授土木学院65 结构工程胡克旭男1964.11 教授土木学院66 结构工程罗烈男1965.04 副教授土木学院67 结构工程吴明儿男1965.04 副教授土木学院68 结构工程朱玉华女1965.09 副教授土木学院69 结构工程匡志平男1965.11 教授土木学院70 结构工程吴善能男1966.02 副教授土木学院71 结构工程吕凤梧男1966.10 副教授土木学院72 结构工程卢文胜男1967.03 教授土木学院73 结构工程赵斌男1967.10 副教授土木学院74 结构工程肖建庄男1968.02 教授土木学院75 结构工程余琼女1968.02 高级工程师土木学院76 结构工程张晓光男1968.06 高级工程师建筑设计院77 结构工程吴宇清男1969.05 副教授土木学院78 结构工程鲁亮男1969.11 副教授土木学院79 结构工程沈之容男1970.03 副教授土木学院80 结构工程薛伟辰男1970.10 教授土木学院81 结构工程李元齐男1971.05 教授土木学院82 结构工程蒋首超男1971.08 副研究员土木学院83 结构工程孙飞飞男1971.09 副教授土木学院84 结构工程谢强男1971.11 副研究员土木学院85 结构工程陈隽男1972.04 副教授土木学院87 结构工程蒋欢军男1973.09 副研究员土木学院88 结构工程张伟平男1973.10 副教授土木学院89 结构工程陈素文女1974.02 副教授土木学院90 结构工程李培振男1975.02 副研究员土木学院91 结构工程陈建兵男1975.08 副教授土木学院92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楼梦麟男1947.08 教授土木学院欢迎交流,资料整理:QQ:55659175,Email:论坛ID:冲刺2007!如有问题可以加我QQ 55659175咨询或者直接回帖咨询,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预祝大家考研成功!93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罗奇峰男1948.01 教授土木学院94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翁大根男1952.10 研究员土木学院95 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傅公康男1954.10 教授土木学院96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李遇春男1962.02 副研究员土木学院97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陈清军男1963.04 教授土木学院98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韩新男1967.10 副研究员土木学院99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翟永梅女1968.07 副研究员土木学院100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任晓崧男1968.10 副研究员土木学院101 桥梁与隧道工程范立础* 男1933.06 教授土木学院102 桥梁与隧道工程项海帆* 男1935.12 教授土木学院103 桥梁与隧道工程陈德伟男1956.03 研究员土木学院104 桥梁与隧道工程吴定俊男1956.12 教授土木学院105 桥梁与隧道工程葛耀君男1958.06 教授土木学院106 桥梁与隧道工程王刚男1958.08 教授土木学院107 桥梁与隧道工程李国平男1958.10 教授土木学院108 桥梁与隧道工程吴迅男1958.11 教授土木学院109 桥梁与隧道工程魏红一女1961.03 教授土木学院110 桥梁与隧道工程凌知民男1961.05 副教授土木学院111 桥梁与隧道工程吴冲男1962.07 教授土木学院112 桥梁与隧道工程袁万城男1962.10 研究员土木学院113 桥梁与隧道工程陈惟珍男1962.11 教授土木学院114 桥梁与隧道工程王君杰男1962.12 研究员土木学院115 桥梁与隧道工程肖汝诚男1962.12 教授土木学院116 桥梁与隧道工程刘玉擎男1962.12 副教授土木学院117 桥梁与隧道工程程纬男1963.06 副教授土木学院118 桥梁与隧道工程陈艾荣男1963.07 教授土木学院119 桥梁与隧道工程李建中男1963.07 教授土木学院120 桥梁与隧道工程顾萍女1963.08 副教授土木学院121 桥梁与隧道工程孙利民男1963.11 教授土木学院122 桥梁与隧道工程石雪飞男1964.05 教授土木学院123 桥梁与隧道工程马坤全男1964.09 副教授土木学院124 桥梁与隧道工程徐利平男1964.09 正高工建筑设计院125 桥梁与隧道工程朱乐东男1965.06 研究员土木学院126 桥梁与隧道工程徐栋男1966.06 教授土木学院127 桥梁与隧道工程孙建渊男1966.06 副教授土木学院128 桥梁与隧道工程张启伟男1966.11 教授土木学院129 桥梁与隧道工程贾丽君女1967.01 高级工程师土木学院130 桥梁与隧道工程李映女1968.05 高级工程师建筑设计院131 桥梁与隧道工程罗喜恒男1969.12 高级工程师建筑设计院132 桥梁与隧道工程叶爱君女1970.04 教授土木学院133 桥梁与隧道工程周志勇男1971.06 副研究员土木学院134 桥梁与隧道工程王志强男1971.06 副教授土木学院135 桥梁与隧道工程程进男1971.07 副研究员土木学院136 桥梁与隧道工程李方元男1972.10 副教授土木学院137 桥梁与隧道工程丁泉顺男1973.12 副研究员土木学院138 桥梁与隧道工程杨詠昕男1974.09 副研究员土木学院139 桥梁与隧道工程孙智男1977.02 副教授土木学院欢迎交流,资料整理:QQ:55659175,Email:论坛ID:冲刺2007!如有问题可以加我QQ 55659175咨询或者直接回帖咨询,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预祝大家考研成功!140 土木工程施工应惠清男1946.11 教授土木学院141 土木工程施工徐伟男1954.09 教授土木学院142 土木工程施工徐蓉女1964.12 副教授土木学院143 土木工程施工韩兵康男1965.03 副教授土木学院144 土木工程施工吴水根男1965.09 高级工程师土木学院145 土木工程施工席永慧女1965.12 副教授土木学院146 土木工程施工马锦明女1970.07 副教授土木学院147 风工程陈镕男1944.11 研究员土木学院148 风工程顾明男1957.08 研究员土木学院149 风工程陈伟男1960.04 研究员土木学院150 风工程薛松涛男1963.12 教授土木学院151 风工程全涌男1971.07 副研究员土木学院152 风工程黄鹏男1974.04 副研究员土木学院153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杨林德男1939.12 教授土木学院154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张庆贺男1944.10 教授土木学院155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陶履彬男1949.04 教授土木学院156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陆浩亮男1949.04 教授土木学院157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唐忠德男1949.09 正高工土木学院158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李永盛男1951.01 教授土木学院159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束昱男1951.09 正高工土木学院160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胡向东男1961.02 副教授土木学院161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朱合华男1962.10 教授土木学院162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贾坚男1963.01 正高工土木学院163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袁勇男1963.02 教授土木学院164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夏才初男1963.08 教授土木学院165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汤永净女1965.02 副教授土木学院166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彭芳乐男1965.09 研究员土木学院167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刘国彬男1966.05 教授土木学院168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黄宏伟男1966.09 教授土木学院169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廖少明男1966.10 副教授土木学院170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张子新男1967.01 教授土木学院171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王璇男1968.05 副教授土木学院172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丁文其男1969.11 教授土木学院173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刘学增男1971.09 高级工程师建筑设计院174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蔡永昌男1972.12 副教授土木学院175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谢雄耀男1972.12 副教授土木学院176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张冬梅女1975.01 副教授土木学院177 土木工程计算机仿真谢步瀛男1950.05 教授土木学院178 土木工程计算机仿真董冰男1956.06 副教授土木学院179 土木工程计算机仿真张其林男1962.07 教授土木学院180 水文学及水资源周念清男1964.07 教授土木学院181 水工结构工程李南生男1960.11 教授土木学院182 水工结构工程徐连民男1963.02 副教授土木学院183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刘曙光男1962.09 教授土木学院184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郑永来男1964.09 副研究员土木学院185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匡翠萍女1966.03 研究员土木学院186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须鼎兴男1948.06 副教授土木学院欢迎交流,资料整理:QQ:55659175,Email:论坛ID:冲刺2007!如有问题可以加我QQ 55659175咨询或者直接回帖咨询,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预祝大家考研成功!187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鲍峰男1959.08 教授土木学院188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陈义男1960.03 教授土木学院189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潘国荣男1960.11 教授土木学院190 大地测量学及测量工程沈云中男1962.11 教授土木学院19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胡丛玮男1963.01 副教授土木学院192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伍吉仓男1963.10 教授土木学院193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王解先男1963.10 教授土木学院194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李全海男1964.02 教授土木学院195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楼立志男1971.11 副教授土木学院196 摄影测量与遥感李荣兴男1959.04 教授土木学院197 摄影测量与遥感程效军男1964.12 教授土木学院198 摄影测量与遥感邵永社男1966.05 副教授土木学院199 摄影测量与遥感叶勤女1970.01 副教授土木学院200 摄影测量与遥感林怡女1970.04 副研究员土木学院201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王卫安男1960.12 教授土木学院202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姚连璧男1964.04 教授土木学院2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童小华男1971.02 教授土木学院204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刘春男1973.02 副教授土木学院205 地质工程卢耀如* 男1931.05 教授土木学院206 地质工程董炳炎男1948.08 副教授土木学院207 地质工程沈明荣男1951.01 教授土木学院208 地质工程唐益群男1952.08 教授土木学院209 地质工程唐世栋男1952.12 副教授土木学院210 地质工程胡展飞男1956.03 教授土木学院211 地质工程叶为民男1963.04 教授土木学院212 地质工程叶观宝男1964.10 教授土木学院213 地质工程徐超男1965.09 教授土木学院214 地质工程张雷男1967.12 副教授土木学院215 地质工程石振明男1968.03 副教授土木学院216 地质工程王建秀男1971.04 副教授土木学院217 地质工程陈建峰男1972.09 副教授土木学院218 地质工程黄雨男1973.04 副教授土木学院。

同济大学2017招生导师名单

同济大学2017招生导师名单
同济大学2017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信息表
招生院系:(01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招生专业:(081300)建筑学
教师姓名 蔡永洁 蔡镇钰 常青 陈易 陈泳 戴复东 戴仕炳 范蕊 郝洛西 胡滨 黄一如 李斌 李立 李麟学 李翔宁 李浈 李振宇 刘刚 刘少瑜 卢永毅 梅青 尼尔里奇 彭怒 钱锋 沙永杰 沈迪 宋德萱 孙澄宇 孙彤宇 谭洪卫 汤朔宁 涂慧君 汪孝安 王崇杰 王方戟 王红军 王骏阳 王凯 王鲁民 王澍 王桢栋 魏敦山 吴长福
研究方向代码 07 07 01 07 07 04 04 04 02 02 02 03 02 02 02 04 02 07 04 03 04 02 02 07 01 01 05 07 04 05 06 02 04 02 02 03 07 07 04 01 06 09 07
电子信箱
isam.shahrour@univ-lillel.fr zhiyongai@
注:如教师电子信箱为空,请咨询相关招生院系。
第1页
同济大学2017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信息表
招生院系:(01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招生专业:(083300)城乡规划学
教师姓名 常青 仇保兴 戴慎志 杜晓帆 耿慧志 侯丽 黄建中 黄怡 刘冰 栾峰 钮心毅 潘海啸 彭震伟 邵甬 沈清基 宋小冬 孙施文 汤宇卿 唐子来 田莉 童明 王德 王兰 王伟强 吴志强 伍江 象伟宁 谢俊民 杨贵庆 于一凡 张兵 张立 张尚武 张松 赵民 郑时龄 周俭 朱介鸣 朱若霖 朱玮 卓健 邹德慈
研究方向代码 06 01 07 06 01,03 03 01,07 05 07 01,02,05 04 07 01 06 01 04 03 07 02 01,08 02 04 01,08 03 01,08 02 08 04,08 05 02 06 01 01 06 01 02 06 01 03 04 02,07 01

同济大学导师联系方式

同济大学导师联系方式

代码院系名称联系人电话(区号021)咨询邮箱010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陈老师65982353 caupjw@020 土木工程学院朱老师65980619 zhuym@030 机械工程学院朱老师69584641 zhumeihua@040 经济与管理学院朱老师65980790 zmrtj100@MBA中心65982618 mbacenter@MPA中心65982617 管院工程硕士管理中心65982108 tongjime@ 050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陆老师65982696 luah@06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袁老师69580112 yuanyijie@080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刘老师69589503 dxygb@现代农业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刘老师65980149 ljptj@ 090 外国语学院庄老师65982980 waiyujw@090 外国语学院庄老师65982980 tjmti@ 101 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丁老师65981138 dingxl0223@ 102 数学系樊老师65983245 fanyajuan@103 物理系徐老师65983380 physics@104 化学系陈老师65982287 chemistry@106 声学所孙玉莉65981091 sunyuli@110 医学院余老师65983185 yxyzhsh09@114 口腔医学院从老师66313723 conglei777@120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黄老师69589879 hpj@130 中德学院施老师65984964 stacdhk@140 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马老师69584714 myping6853@ 160 生命学院汤老师65988653 tanggh@170 软件学院陈老师69589984 chenliang@180 汽车学院田老师69589841 tianxiao@ 190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李老师65988657 oceanlixia@200 传播与艺术学院刘老师69584742 cafetea_2006@ 210 人文学院沈老师65984597 swq1202@230 体育部王老师65986851 wangzhen04512@240 法学院张老师65980614 fzhjw_y@法律硕士中心保老师65988363 baoxy2010@250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马老师65984182 mavivi@ 260 马克思主义学院孟老师65981407 menghua1407@ 270 设计创意学院李老师65981055 lhhsmile@。

同济大学2013博士导师信息

同济大学2013博士导师信息
城市设计
ayzz2003@ tjyzs@ zmz0008@ shilingzheng@ ta_zwj@ jingminz@ zxh66@ arch-urban@
生态建筑
083300
083300 083300 083300
城乡规划学
城乡规划学 城乡规划学 城乡规划学 城乡规划学 城乡规划学 城乡规划学
城乡规划学
城乡规划学 城乡规划学 城乡规划学
建造技术;建筑体系及住宅产业化 设计学方向 公共建筑设计;建筑文化;建筑评论 上海近代建筑,城市空间与建筑 当代城市与建筑 住宅与住区发展;住宅设计与人居环境 住宅与住区发展;生活空间计画与设计
陈隽
081400
陈清军 陈世鸣 陈惟珍 陈以一 程进 邓长根 邓洪洲 丁洁民 范立础*
081400 081400 081400 081400 081400 081400 081400 081400 081400
冯世进 081400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201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信息表
导师姓名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蔡永洁 081300 建筑学
曹庆三 081300 建筑学
常青
081300 建筑学
陈易
081300 建筑学
戴复东* 081300 建筑学
戴仕炳 081300 建筑学
董华
081300 建筑学
郝洛西 黄一如 李斌 李立
李翔宁
李浈 李振宇 娄永琪
tjup@
城乡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设计;城市更新与住房建设 zhoj@
城乡遗产保护;城乡规划理论
城乡规划理论

同济市政导师研究方向

同济市政导师研究方向

31 环境科学
仇雁翎
65984626
硕1~2
硕导
32 环境科学
张冰如
65980567
硕2~3
硕导
33 环境科学
杨长明
cmyang@
65983319
硕1
硕导
34 环境科学
王少平
国家“十一.五”项目:“快速城镇 化地区生态承载力评价预警系统关键 技术”与“崇明岛生态生态系统系统 修复与生态预警关键技术”;上海市 城市生态规划 环境信 科委项目:“崇明岛水环境演化与水 wangshaoping@ 息系统 质改善技术研究”与“崇明滩涂湿地 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技术研究”;江苏 省科技厅项目:“高速公路环境领域 可持续发展研究”。 环境分子生物学及生态 工程设计 污染环境生 物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 研究 “放线菌线型复制子新的生物学功能 研究”“ 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过程 中的微生物生态特性研究”“ 典型 fangpingqin@ 污染物高效降解菌的分子机理及环境 功能研究”“ 壬基酚雄性生殖毒性 效应及应答机制”
65987788
硕1~2
硕导
16 环境科学
赵建夫
环境化学与化工
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遥感 技术在黄浦江上游生态环境监测中的 应用研究”、“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 问题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上 zhaojianfu@ 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崇明岛 zhaokouk@ 水资源保障与水体生态修复技术与示 范”、“上海市战略水源地典型持久 性有毒物质的赋存特征”
65982688
博1~2 硕2
博导
2007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
26 环境科学
杨海真
环境评价
haizhen@ 65984254

同济大学专业介绍

同济大学专业介绍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最早以学院建制成立的环境教育和科研学术机构。

学院设置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市政工程(给水排水专业)三个二级学科专业,均具有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体系。

学院研究领域包括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水资源与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化学和环境生物学等。

目前共有教职工127人,截止至2006年9月,我院共有博士生导师34人,硕士生导师59人(含博导),学院目前教授42人(其中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人),副教授40人(其中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人)。

每年招收本科生约150人,研究生190人。

学院与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及港台地区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

主持了“水环境国际研讨会”、“国际水污染控制及水处理技术”、“中日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海峡两岸环保学术研讨会”、“中德合作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研讨会”、“中国-瑞士固体废物管理与技术研讨会”、第五届中国-日本城市环境研讨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未来领导人研修班”等国际学术会议和双向交流活动。

国际合作中法研究生班每年输送10多名学生到法国巴黎高科理工大学学习,学生获得同济大学工学和巴黎高科理工大学理学双硕士学位。

国际合作中法研究生班每年输送10多名学生到法国巴黎高科理工大学学习,学生获得同济大学工学和巴黎高科理工大学理学双硕士学位。

2006年,联合国学院面向亚太地区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

五十多年来,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环境保护和给水排水领域高级专业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国际合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形成了“校内优势”、“国内领先”和“国际知名”的学科地位。

近年来,学院主持和参与了大量国家及部委重大科研项目,已完成“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15项,主持和参加的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项,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一项,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其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导师信息(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方向)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导师信息(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方向)

戴复东学历:本科最后毕业学校:南京大学建筑系职称:教授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职务:同济大学高新建筑技术设计研究所所长学科分类: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团队:AD-建筑与高新技术简介:建筑学与建筑设计专家。

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安徽省无为县人)。

1952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

现任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上海建筑学会名誉理事,曾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参加大型规划二项,均获一等奖;参加国内外设计竞赛,获一等奖4项;设计工程70余项获省部级奖2项。

撰写专著7部,论文107篇,译书1部,并取得国家二项专利。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研究生课程房屋产业化构配件产业化建筑体系主要成果[出版著作]追求.探索--戴复东的建筑创作印迹[发表论文]武钢技术中心系统工程(建筑学报2007-8)[发表论文]中国残疾人体育艺术培训基地(诺宝中心)(时代建筑2007-2)1[发表论文]钢结构建筑语言解读(建筑学报2006-10)[发表论文]我国北方远古时代城市形成的足迹——《诗经》的记述和启示(建筑学报2006-7)[发表论文]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中心岛组团建筑与环境创作(建筑学报2005-1)郑时龄学历:博士最后毕业学校:同济大学职称:教授博导中国科学院院士职务: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学科分类: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团队:AZ-建筑与城市空间简介:郑时龄,同济大学工学博士,意大利罗马大学名誉博士,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资深会员。

现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曾任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长、同济大学副校长等职。

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等。

E - mail:本科生课程建筑评论研究生课程建筑评论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文献主要成果[出版著作]上海近代建筑风格[出版著作]建筑批评学[出版著作]桑丘-玛德丽德霍斯事务所设计作品:1991-20042[出版著作]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出版著作]世博与建筑[出版著作]世博园及世博场馆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出版著作]黑川纪章[发表论文]“历史街区不利用就没有生命力”(建筑师2008-6)[发表论文]建筑空间的场所体验(时代建筑2008-6)[发表论文]当代建筑批评的转型——关于建筑批评的读书笔记(时代建筑2006-5)[发表论文]建筑批评与艺术批评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建筑师2006-3)[发表论文]建筑批评的生产(建筑师2006-3)[发表论文]延续城市空间,汇入城市历史—中国当代建筑的传统趋向探索(建筑学报2005-8)[发表论文]境外建筑师在中国的实验与中国建筑师的边缘化(时代建筑2005-1)[发表论文]中国建筑的自主创新——中国建筑师应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筑的主导(城市规划学刊2006-2)[发表论文]城市中的世博会规划和建筑(城市规划学刊2005-4)[科学研究][上海市科委课题]基于高科技时代的世博会主题演绎研究蔡永洁学历:博士最后毕业学校:德国多特蒙德大学职称:教授 (博导)职务:建筑系副系主任学科分类: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团队:A12-城市更新与设计教学与研究的主要方向:简介:3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研究重点是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欧洲传统城市空间本科以来的教育简历:1986年于同济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1993年于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建筑工程系获硕士学位1999年于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建筑工程系获博士学位近年教学与科研成果:主持、参加的重要科研项目3项,获市级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1篇,出版专著1本,译著1本。

同济大学导师联系方式

同济大学导师联系方式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MBA中心管院工程硕士管理中心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现代农业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声学所医学院口腔医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中德学院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生命学院·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传播与艺术学院人文学院体育部法学院法律硕士中心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设计创意学院陈老师caupjw@1 朱老师zhuym@to .cn朱老师zhumeihu a@tongji 朱老师zmrtj100 @ mbacente r@tongji tongjime @tongji. 陆老师luah@ton . cn袁老师yuanyiji e@tongji 刘老师dxygb@to .cn刘老师ljptj@gs .tongji. 庄老师waiyujw@ 庄老师tjmti@to .cn丁老师dingxl02 23@tongj 樊老师fanyajua n@tongji 徐老师physics@ tongji.e 陈老师chemistr y@tongji 孙玉莉sunyuli@ tongji.e 余老师yxyzhsh0 9@163.co m从老师conglei7 77@tom.c om黄老师hpj@tong .c n施老师stacdhk@ tongji.e 马老师myping68 53@yahoo 汤老师tanggh@t ongji.ed 陈老师chenlian g@tongji 田老师tianxiao @tongji. 李老师oceanlix ia@tongj 刘老师cafetea_ 2006@yah .c n沈老师swq1202@ yahoo.co 王老师wangzhen 04512@ya . cn张老师fzhjw_y@ tongji.e 保老师baoxy201 0@hotmai 马老师mavivi@1 孟老师menghua1 407@yaho 李老师lhhsmile @hotmail .com。

同济大学硕士生导师名单

同济大学硕士生导师名单

序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单位1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刘妙龙男1944.06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石忆邵男1963.09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马在田*男1930.10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4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王家林男1942.09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5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吴健生男1961.07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6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耿建华男1966.05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7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王华忠男1964.09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8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陈 冰男1957.02副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9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董良国男1966.12副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10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钟广法男1964.08副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11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于 鹏男1969.12副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12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秦建业男1946.03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13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李春峰男1970.07副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14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刘堂晏男1962.08副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15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项海帆*男1935.12教授土木工程学院16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范立础*男1933.06教授土木工程学院17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胡世德女1942.09教授土木工程学院18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袁万城男1962.10研究员土木工程学院19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王君杰男1962.12研究员土木工程学院20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陈艾荣男1963.07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1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吴 迅男1958.11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2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吴定俊男1956.12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3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王 刚男1958.08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4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陈德伟男1956.03研究员土木工程学院25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李国平男1958.10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6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肖汝诚男1962.12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7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石雪飞男1964.05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8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孙利民男1963.11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9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张启伟男1966.11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0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徐 栋男1966.06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1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葛耀君男1958.06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2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马坤全男1964.09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3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顾 萍女1963.08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4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吴 冲男1962.07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5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李建中男1963.07教授土木工程学院第1页/共4页36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陈惟珍男1962.11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7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朱乐东男1965.06研究员土木工程学院38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孙建渊男1966.06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9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叶爱君女1970.04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40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程 纬男1963.06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41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魏红一女1961.03高级工程师土木工程学院42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刘玉擎男1962.12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43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贾丽君女1967.01高级工程师土木工程学院44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周志勇男1971.06副研究员土木工程学院45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凌知民男1961.05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46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李方元男1972.10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47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孙 智男1977.02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48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徐利平男1964.09正高级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49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李 映女1968.05高级工程师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50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程 进男1971.07副研究员土木工程学院51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杨林德男1939.12教授土木工程学院52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束 昱男1951.09正高工土木工程学院53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李永盛男1951.01教授土木工程学院54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唐忠德男1949.09正高工土木工程学院55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朱合华男1962.10教授土木工程学院56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黄宏伟男1966.09教授土木工程学院57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陶履彬男1949.04教授土木工程学院58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陆浩亮男1949.04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59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张子新男1967.01教授土木工程学院60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汤永净女1965.02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61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廖少明男1966.10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62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丁文其男1969.11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63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胡向东男1961.02副研究员土木工程学院64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蔡永昌男1972.12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65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贾 坚男1963.01高级工程师土木工程学院66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王 璇男1968.05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67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彭芳乐男1965.09研究员土木工程学院68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谢雄耀男1972.12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69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王解先男1963.10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0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潘国荣男1960.11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1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陈 义男1960.03教授土木工程学院第2页/共4页72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鲍 峰男1959.08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3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伍吉仓男1963.10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4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李全海男1964.02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5081601大地测量学及测量工程沈云中男1962.11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6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须鼎兴男1948.06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7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胡丛玮男1963.01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8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程效军男1964.12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9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陈映鹰男1941.05教授土木工程学院80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叶 勤女1970.01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81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王卫安男1960.12教授土木工程学院82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施一民男1942.06教授土木工程学院83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姚连璧男1964.04教授土木工程学院84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童小华男1971.02教授土木工程学院85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刘 春男1973.02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86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许志鸿男1939.02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87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孙立军男1963.01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88082301道路与铁路工程谈至明男1960.02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89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郭忠印男1962.01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0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严作人男1950.05副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1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方守恩男1961.12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2082301道路与铁路工程凌建明男1966.11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3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顾保南男1962.07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4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叶霞飞男1961.06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5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许玉德男1965.09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6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杨新安男1964.11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7082301道路与铁路工程周顺华男1964.04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8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宫全美女1967.10副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9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李立寒女1957.01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00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王炳龙男1964.03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01082301道路与铁路工程练松良男1956.05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02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薜 明男1950.04高级工程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03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陈雨人男1966.03副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04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潘晓东男1960.11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05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许 恺男1955.11副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06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黄卫东男1970.01副研究员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07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叶 奋男1970.12副研究员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第3页/共4页108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丁春林男1967.01副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第4页/共4页。

培养方案同济大学环境工程

培养方案同济大学环境工程

培养方案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环境工程专业是以解决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为使命的学科,致力于培养具备环境科学基础和工程技术能力的高级复合型环境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本专业以环境科学和工程技术知识为基础,注重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环境科学理论基础和环境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具备工程实践与科学研究能力,能在环境监测、环境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从事环境工程技术和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良好的环境伦理和环境法制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环境保护观念,具有跨学科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具备不断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级环境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二、培养要求1.具备坚实的数理化基础,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2.具备较强的环境工程技术应用基础和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环境工程技术应用能力;3.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跨文化、多学科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培养规格1. 人才培养类型:本科生2. 培养年限:四年制。

3. 学分要求:学分制管理,总学分不少于160学分。

4. 获得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环境工程专业总体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四部分。

1.基础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导论、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制图基础等。

2.专业核心课程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化学工程、环境微生物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环境法与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等。

3.专业选修课程环境统计学、环境模拟与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装备与技术、环境管理与审核、环境公共卫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海洋环境工程、工业生态学、环境生态修复工程等。

4.实践课程环境工程实验、环境工程设计、环境工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上海市环境应急专家库专家名单(第一批)0223

上海市环境应急专家库专家名单(第一批)0223
环境法学
环境法律政策、环境损害评估
4
修光利

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应急监测、预案管理、环境风险评估、法律政策
5
刘长军

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
石油化工
环境风险评估、环境损害评估
6
朱学栋

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
石油化工
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环境损害评估
7
耿涌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预案管理、环境风险评估、环境损害评估、事件调查、事后恢复、法律政策、其他环境管理等
8
程金平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风险评估、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案管理、突发环境事件预警、环境风险防控、事件调查等
9
仵彦卿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
10
柳建设

教授
上海东华大学
环境应急管理
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环境应急监测、环境风险防控、事件调查、环境风险评估等
无机化工
环境风险评估、环境损害评估
20
王祥兴

高级工程师
上海印染行业协会
石油化工
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
21
方召冲

教授级高工
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
化学品检测鉴定
环境风险评估、环境损害评估
22
杨文伟

高级工程师
化工研究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
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案管理、环境风险评估、环境损害评估、事后恢复
23

同济大学导师情况

同济大学导师情况

研究领域 - 工商管理、系统工程研究方向 - 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工程与组织仿真电子邮箱 - booblu@个人介绍研究领域:企业管理、工程管理研究方向: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复杂工程管理、服务组织设计与优化、计算组织理论2000年获同济大学学士学位;2004年韩国庆熙大学进修;2007年获同济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2007年6月起至今,在同济大学任教,现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专注于建设工程和汽车工程领域企业或重大项目的组织设计、建模、仿真与优化研究,研发相应的组织与流程仿真软件,服务于教学和社会实践。

教学经历在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讲授《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设计与优化》、《项目组织建模与仿真》等课程或专题讲座。

指导大学生比赛获国家级奖2项、省部级奖2项。

科研经历主持或参与的国家级《大型复杂项目“隐性工作”涌现模型研究》(2011-2013、自然基金青年项目)、《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群管理协同机制及组织集成研究》(2010-2012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基于Robocup-Rescue的应急响应多主体组织网络模型研究》(2009-2011自然基金青年项目)、《服务运作管理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的研究》(2010-2013、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网络环境下的服务运作维护与改进研究》(2011-2014、自然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企业知识管理创新与组织创新的内在关联度分析及策略研究》(2010-2012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省部级《人力资源部门绩效管理研究》(2006-2008、山东省软科学重大项目)、《大型复杂群体项目系统性控制关键技术研究》(2008~2009上海市科委世博会重大专项)、《女性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与成长路径研究》(2010-201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等课题。

荣获2007年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8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0年中国项目管理成就奖、2011年中国姓 名 - 罗瑾琏 学 位 - 博士(工) 职 称 - 教授所属部门 - 工商管理系 行政职务 -导师情况 - 博导 研究领域 -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 - 个体/团队创造力、高层次人才成才路径电子邮箱 - luojl@管理学博士,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市公司独立董事,IACMR 会员。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佚名
【期刊名称】《给水排水动态》
【年(卷),期】2015(000)004
【摘要】<正>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最早以学院建制成立的环境教育和科研学术机构,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上下水道系及1981年成立的环境工程系。

1988年成立环境工程学院,1998年正式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2年,为加强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联合国环境
规划署(UNEP)和同济大学共同建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使同济大学环境学科跨入了全面国际化环境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新阶段。

学院现设有市政工程系、环境工程系、环
【总页数】3页(P5-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2
【相关文献】
1.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下学业困难学生的管理——以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J], 沈红心;安娜
2.大学学业困难学生学习环境及家庭系统的扰动——以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J], 沈红心
3.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循环运行的研究与探讨--以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J], 沈红心;邓慧萍;赵文涛;贺文智;隋铭皓;闻岳;徐静
4.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J], ;
5.纳米与环境跨界科研正当时——记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林思劼 [J], 李明丽[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历史沿革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始建于1978年,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创建的环境工程学科之一,同年招收了国内首届环境工程专业学生。

1981年首批设立环境工程硕士点,1983年首批设立环境工程博士点;1990年作为依托学科之一,建立“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1995年作为依托学科之一,建立“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99年首批建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首批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获批为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

2007年首批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同年被授予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2013年再次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017年获批建设世界一流学科。

二、学制与授予学位四年制本科。

本专业所授学位为工学学士。

三、基本学分要求四、专业标准五、培养目标本专业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熏陶以后,具有“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成为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专业围绕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污染防治需求,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责任感,德、康、能、知、美全面发展,具有污染防治、环境规划与管理和生态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实践、创新和国际交流能力,具有终身学习、适应发展能力,胜任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环境规划编制和环境管理、以及环境工程领域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等工作,能够从事规划、设计、运营、研发、教育和管理方面的专业工作,解决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复杂环境问题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六、毕业要求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

同济大学 市政工程与环境工程专业 导师团队一览表

同济大学 市政工程与环境工程专业 导师团队一览表

同济大学市政工程与环境工程专业导师团队一览表刘遂庆教授团队-概况一、研究方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与运行最优化,城市水系统优化管理技术。

内容包括:*水资源与水环境数学模拟理论与方法研究* 城市原水系统优化调度技术与原水保护支持系统* 给水管网设计与运行最优化理论与软件开发* 城市排水管网优化运行与计算机模拟技术*城市水信息学理论与方法二、团队成员刘遂庆,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树平,副教授陶涛,副教授信昆仑,讲师三、在研科研项目*2007。

1-2010.1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小城镇饮用水输送系统水质保障技术(2006BAJ08 B03),子课题—小城镇供水管网水质预警技术集成"; * 2008.4—2010.12 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计划)重大项目:”分散型水源地突发污染控制与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开发及示范(2008AA06A413),分课题—城市原水系统优化调度应急方案";*2008。

10-2010。

9 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中法合作城市污染控制与安全保障技术(08230707000)”;四、已完成科研项目* 2005.1—2007。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模型与信息化集成研究"(50409016);*2004.11-2007.10 中法研究协作网计划(P2R):"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管理与保护",主要承担城市水资源雨水管理研究;*2002。

10-2006。

4中欧科技合作第五框架项目:"Sustainable Agroecosystem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Urban Interaction (SUSDEV—CHINA) (ICA4—CT—2002—10004);* 2003。

1-2005。

12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研究项目("863”项目)分课题:管网二次污染控制和供水安全输配技术研究;*2003。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师资队伍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师资队伍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师资队伍
桥梁抗风研究室
项海帆顾明葛耀君宋锦忠朱乐东陈伟周志勇丁泉顺全涌曹丰产黄鹏徐建英杨詠昕周志勇周暄毅赵林郭震山胡晓红
桥梁抗震研究室
范立础胡世德李建中王君杰袁万城魏红一叶爱君王志强彭天波管仲国徐艳
轨道交通桥梁研究室
吴定俊马坤全顾萍余华李奇
桥梁健康监测与振动控制研究室
孙利民程纬孙智淡丹辉黄洪葳
桥梁施工与信息技术研究室
石雪飞陈德伟吴迅凌知民李柯周宗泽阮欣
混凝土桥梁研究室
李国平徐栋黄士柏孙建渊李方元张国泉柳惠芬郑步全刘超沈殷
钢与组合结构桥梁研究室
吴冲陈惟珍曾明根刘玉擎董冰曹劲松苏庆田
大跨度桥梁研究室
肖汝诚贾丽君程进薛二乐许俊孙斌
桥梁设计方法与过程研究室
陈艾荣吴培峰马如进王达磊
桥梁结构试验室
张启伟章关永刘剑锋兰海
桥梁工程系研究生指导导师名单。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博士生导师与研究生导师情况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博士生导师与研究生导师情况

近期有朋友打听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博士生导师与研究生导师情况。

在官方网站上收藏了一些,便于大家查找。

以下是按照拼音顺序排序。

曹曙教授研究方向:城市设计与规划个人经历: 1982年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工学学士,1989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建筑学院(ECOLE D'ARCHITECTURE DE STRASBOURG)建筑师文凭后学位,1995年获法国巴黎第一大学(L'UNIVERSITE DE PARIS I –SORBONNE)博士学位。

1982-1988年在同济大学从事建筑学专业教学工作,历任助教、讲师。

1992-1996法国斯特拉斯堡建筑学院兼职讲师、副教授。

2003年重回同济大学从事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科研工作,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社会兼职: 2005年起,《国际城市规划》编委近期咨询顾问项目:天津市南开区总体城市设计湖北省荆州开发区核心区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江苏省太仓市人民南路区域改造规划与城市设计出版著作教材:城市空间的形成和演变与政治经济因素的关系,法国博士论文出版,里尔,1995,曹曙Atelier de reproduction des theses, Lille, 1995,CAO Shu法国城市建设的管理与控制,法国公共工程,交通与住宅部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巴黎,1996,曹曙(Ministere de I'Equipement,des Transports et du logementCentre d'Etudeet de Prospective desVilles et Territoire, Paris,1996,CAO Shu)1997,12 专著;中国城市建设的管理体制, 法国公共工程,交通与住宅部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巴黎,1996,曹曙(Ministete de l'Equipement,desTransports et du logementCentre d'Etude et de Prospective des Villes et Territoire, Paris,1996, CAO Shu)发表论文:材料性能所提供的空间——设计的创作方法,法国Technique et Architecture 杂志勒·柯布西埃-Villa la Roche别墅导游专册,勒·柯布西埃基金会,巴黎,1993勒·柯布西埃-萨沃伊别墅Villa Savoye导游专册,勒柯布西埃基金会,巴黎,1993勒·柯布西埃-Villa LeLac别墅,勒·柯布西埃基金会,巴黎,1994勒·柯布西埃—瑞士学生公寓导游专册,勒·柯布西埃基金会,巴黎,1994对城市的形成和演变的思考,都市的文化,空间与品质国际会议论文集,同济建筑城规学院,EBRA2002编委会,华夏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在城市上建造城市—以上海长风地区规划为例,《建筑创作》2004年第5期如何面对城市文化遗产—意大利博洛尼亚市的实践,《理想空间》2004年第6期总第四辑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城市空间形态控制的探究,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地块尺度及用地边界对城市形态的影响,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经济要素作用的探讨,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戴慎志教授出版著作教材:《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城市基础设施条目《城市工程系统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城市建设与规划基础理论》第十六章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第二篇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中国建工业出版社《中国小城镇与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实用全书》第六章城镇基础设施工程规划城市规划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全国市长培训中心教材《城市规划决策概论》建设部城乡规划司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继续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指导书《科学发展观与城市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设计项目获奖情况:江陵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986年全国城乡建设优秀设计优秀工程表扬奖排名第二红果镇中心区详细规划,1988年湖北省城乡建设优秀设计三等奖、排名第一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1989年全国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1988年湖北省城乡建设优秀设计一等奖、黄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应用遥感和GIS技术辅助城市总体规划,获1991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襄樊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湖北省优秀设计二等奖、排名第一长葛市城市总体规划,获1998年长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周庄古镇区保护规划,获1998年建设部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全国第八届优秀工程设计铜奖,本人排名第三海宁市城市总体规划,获2000年上海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三等奖,排名第一桐乡市北港河旧城改造详细规划,获2003年浙江省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排名第一2004年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城市居住小区规划导则研究,获200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叁等奖,排名第四新郑市城市总体规划,获2003年度上海市优秀规划设计叁等奖。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历史沿革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始建于1978年,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创建的环境工程学科之一,同年招收了国内首届环境工程专业学生。

1981年首批设立环境工程硕士点,1983年首批设立环境工程博士点;1990年作为依托学科之一,建立“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1995年作为依托学科之一,建立“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99年首批建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首批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获批为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

2007年首批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同年被授予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2013年再次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017年获批建设世界一流学科。

二、学制与授予学位四年制本科。

本专业所授学位为工学学士。

三、基本学分要求四、专业标准五、培养目标本专业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熏陶以后,具有“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成为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专业围绕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污染防治需求,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责任感,德、康、能、知、美全面发展,具有污染防治、环境规划与管理和生态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实践、创新和国际交流能力,具有终身学习、适应发展能力,胜任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环境规划编制和环境管理、以及环境工程领域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等工作,能够从事规划、设计、运营、研发、教育和管理方面的专业工作,解决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复杂环境问题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六、毕业要求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

周琪同志情况介绍

周琪同志情况介绍

周琪同志情况介绍周琪,男,生于1955年7月,重庆市人,汉族,199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教授博导,现任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周琪同志1978年2月-1982年1月,为重庆建筑大学城建系本科生。

1982年1月-1989年9月,为重庆建筑大学城建系教师(其间:1985年9月-1987年9月,在重庆建筑大学城建系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1989年9月-1993年5月,在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

1993.2–1995.8在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5.8–1996.9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工系访问学者,1997年5月–9月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学系访问学者,1996年9月至今在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历任市政工程教研室主任,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1999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现任同济大学教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长江水环境教育重点实验室主任、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周琪同志积极拥护、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工作认真负责。

周琪同志目前主要从事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研究,主持国家 863 重大科技专项、十五、九五科技攻关课题、上海市科委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法政府间国际合作等项目近二十项。

并曾被授予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海外华人环境工程师科学家协会最优论文一等奖、上海市优秀发明二等奖、专利发明金奖、四川省人民政府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绿色科技奖等。

获得专利两项。

周琪同志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水工业学会理事、排水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联合会会员、中国水环境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同济大学学报》、《水处理技术》、《工业用水与废水》杂志编委。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介0802 (1)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介0802 (1)
8. 新泰市环青云湖区域概念规划 9. 滨州市滨城区北部片区概念规划 10. 潍坊渔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11. 高唐泉林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核心区控规及城市设计 12. 安丘青龙湖研发基地城市设计 13. 金乡县创建国家级工业园区发展战略规划 14. 国家级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大厦周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
古迹遗址保护研究协 同创新中心
规划设计八所
规划设计九所 规划设计十所
丝绸之路规划设计所
区域节能研究中心
教师规划设计所
中国乡村规划与建设 研究中心
1.1 单位简介
项目覆盖中国主要城市
并积极走向世界
累计完成各类规划设计项目陆仟余项,承接的规划项目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并
向欧、亚、非等地区拓展,项目内容涵盖了所有城乡规划设计、旅游规划设计领域。
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
青岛西海岸新区总体规划
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
1.6 专业团队
专家领衔,经验丰富
周俭(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理事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副主任
上海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 上海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 负责重大项目
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不变的初心。 “创新”是我们的灵魂。我们愿意成为一块“创新”的“实验田”,打造于有思想、有内涵、有深度的城乡规
划项目。
1.1 单位简介
技术引领实践 共筑“同济规划”品牌
TJUPDI致力于城市发展战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城市设计、空间规划、城市更新、社区与乡村发 展、城市交通体系、城乡基础设施与防灾减灾、旅游度假以及世界遗产等领域的研究和规划;在优势领域 形成拳头品牌系列,通过组合拳头品牌,为城乡规划建设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济大学市政工程与环境工程专业导师团队一览表刘遂庆教授团队-概况一、研究方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与运行最优化,城市水系统优化管理技术。

内容包括:* 水资源与水环境数学模拟理论与方法研究* 城市原水系统优化调度技术与原水保护支持系统* 给水管网设计与运行最优化理论与软件开发* 城市排水管网优化运行与计算机模拟技术* 城市水信息学理论与方法二、团队成员刘遂庆,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树平,副教授陶涛,副教授信昆仑,讲师三、在研科研项目* 2007.1-2010.1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小城镇饮用水输送系统水质保障技术(2006BAJ08 B03),子课题-小城镇供水管网水质预警技术集成";* 2008.4-2010.12 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计划)重大项目:"分散型水源地突发污染控制与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开发及示范(2008AA06A413),分课题-城市原水系统优化调度应急方案";* 2008.10-2010.9 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中法合作城市污染控制与安全保障技术(08230707000)";四、已完成科研项目* 2005.1-2007.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模型与信息化集成研究"(50409016);* 2004.11-2007.10 中法研究协作网计划(P2R):"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管理与保护",主要承担城市水资源雨水管理研究;* 2002.10-2006.4中欧科技合作第五框架项目:"Sustainable Agroecosystem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Urban Interaction( SUSDEV-CHINA) (ICA4-CT-2002-10004);* 2003.1-2005.12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研究项目("863"项目)分课题:管网二次污染控制和供水安全输配技术研究;* 2003.9-2005.12上海市科委项目:"上海市供水管网爆管预防和事故处理技术研究,";* 2005.1-2006.12江苏省科委项目:"城市供水管网安全可靠性评估与更新改造优化策略研究";* 2005.1-2006.12江苏省科委项目:"城市排水监测技术与管理体系研究";* 中国-欧共体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水环境数学模拟方法和计算机软件开发";* 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城市给水系统最优化理论研究和软件开发";五、成果获奖情况1)"南京市供水管网优化调度系统",获江苏省2005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政府,2005.12,刘遂庆排名第一2)"城市供水管网安全可靠性评估与更新改造策略",江苏省建设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建设厅,2007.12,刘遂庆排名第二3)指导大学生创新实验"给水管网实时运行水力物理模型试验",获2006年胡家骏奖学金学生团体创新奖4)《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二版)获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8.35)《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获同济大学精品课程,2006.9.六、学生培养情况在读博士生7人:喻良,李翠梅,吕科峰,董晓磊,王康乐,林哲,袁文麒在读硕士生22人:王永,陆怡,王凤仙,刘先品,吕存阵,王园园,王绍伟等。

已出站博士后人员5人,李风亭,陶涛,伍悦滨,刘兴坡已毕业博士生15人,毕业硕士生40余人。

杨健教授团队-概况一、研究方向1. 污水与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2. 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技术;3. 生态型农村分散污水处理技术;4. 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新技术;5. 生态型城市污泥稳定化与资源化技术;6. 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技术;7. 天然与人工景观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8.城市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技术;二、团队负责人杨健,男,1953年生,台湾台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水暖系给水排水专业,1988-1989年英国纽卡素大学市政工程系访问学者,后获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博士学位。

现任同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专家。

主要从事给水排水与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

研究方向为:污水与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生态型农村分散污水处理技术;生态型城市污泥稳定化与资源化技术;天然与人工景观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等。

目前从事的研究课题主要有:世博园区景观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生态型城镇污水-污泥同步处理技术、生态型农村分散污水处理技术、蚯蚓生物滤池处理城镇污水厂剩余污泥等。

主要的科研成果有:“新型微生物-蚯蚓集成系统同步处理城市污水与污泥研究”、“生态型污水就地处理系统研究”、“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生命周期分析”、“多级高浓度活性污泥法除磷脱氮研究”、“海水生物杀生剂研究”等。

编著出版教材和著作“水质工程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等。

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 和EI收录10余篇。

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

三、团队成员吴一蘩,男,1951年生,福建仙游人,副教授。

1973~1977:同济大学水暖系给水排水专业毕业,1978~1981:同济大学环境系市政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1982~1996:上海城市建设学院环境系;1996年至今: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与科学学院;1986~1987:加拿大UBC大学土木工程系访问学者。

主要从事供水排水工程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教学、科研和设计主讲过的课程包括给水管网、工业给水、给水处理、水泵与水泵站、取水工程、专业英语、CAD、毕业设计等。

教材出版、教学研究论文:《对给水排水工程教学发展方向的思考》、《多媒体教学方式要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成果获奖情况;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著作论文成果:《级配砂滤层过滤系数的研究》、《上海地区部分工业污泥的热分解处置实验》、《热分解法处理生活污泥的探讨》、《供水系统可靠性的一种计算方法》、《热分解污泥处理法某些工艺参数的确定》、《用概率方法确定室内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节点流量调整法用于供水管网事故校核》、《饮用水消毒技术》、《几种甲萘醌化合物对摇蚊幼虫的杀生研究》等。

吴敏,男,1969年生,江苏无锡人,副教授。

1981-1985攻读于同济大学环境工程系给水排水专业, 获学士学位;1990~1998攻读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建筑大学获博士学位;1985-1990:同济大学环境工程系水处理技术开发中心任助理工程师和工程师;1998年至今: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任工程师和副教授。

研究方向:废水处理技术。

主讲课程包括给排水工程概预算、废水处理技术与工程。

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主要有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强化回流污泥生物再生技术的实验研究(No.06230703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世博科技专项:世博园区景观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No.2007BAK27B05)等。

发表论文多篇,EI收录5篇。

王亚宜,女,1977年生,浙江上虞人,副教授。

2001.9-2004.7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4.11-2006.12年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6年7月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2004-2007.7 浙江工业大学(2006年9月晋升为副教授);2007.8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工作。

2007.10赴英国Cranfield University 的Center for Water Science 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主持的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强化生物除磷和反硝化除磷系统聚糖菌的产生机理及种群调控(50608064);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一项:(200756);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反硝化除磷-短程硝化组合技术处理城市污水的工艺、机理及控制研究”(20050389);中国博士后自然科学基金? “第三十七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NO.2005037296)。

2004年至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4篇。

申请国家专利2项。

2006年8月博士学位论文《反硝化除磷脱氮机理及工艺研究》获得国家教育部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2006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荣誉证书(证书编号:2006031)。

陆志波,男,1979年生,浙江宁波人,工学博士,讲师。

1997-2001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给水排水专业毕业;2001-2003获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市政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3-2006获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博士学位。

2005年在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工作;2006年7月至今于同济大学任教。

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为可持续水管理与城市雨水利用。

科研成果:常熟市生态发展规划研究、上海市实施战略环境评价的基本框架、技术支持系统及实证研究、上海市交通政策与网络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

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主要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世博科技专项:世博园区景观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No.2007BAK27B05)及国家水专项等。

邢美燕,女,1977年生,山东烟台人,工学博士,讲师。

2008年3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2008年3月至今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工作。

主要参与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世博科技专项:世博园区景观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专项子课题“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和蚯蚓生态滤池组合工艺研究”;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黄浦江、苏州河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集成示范”中子课题“生态型污水就地处理系统研究开发”等的研究。

目前已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1篇。

四、在研科研项目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世博科技专项:世博园区景观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No.2007BAK27B05)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强化生物除磷和反硝化除磷系统聚糖菌的产生机理及种群调控(No.50608064),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No.200503729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委.4. 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强化回流污泥生物再生技术的实验研究(No.062307039)3.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反硝化除磷-短程硝化组合技术处理城市污水的工艺、机理及控制研究(No.Y505031)4.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专项:上海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与综合示范项目中子课题“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和蚯蚓生态滤池组合工艺研究”(No.2003AA601020);5. 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黄浦江、苏州河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集成示范”中子课题“生态型污水就地处理系统研究开发”(No. 04DZ12024);6. 太湖流域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子课题“给水管网红虫控制技术”(No.2002AA601130);五、已完成科研项目纵向科研项目1. 上海市科委自然基金项目《海水生物杀虫剂研究》;2. 上海市水务局科技攻关项目《多级高浓度活性污泥法除磷脱氮系统中试研究》;3. 上海市水务局科技攻关项目《利用蚯蚓生态系统处理城镇污水技术研究》;4. 上海市建委重点课题子项目《上海郊区小城镇污水处理实用技术研究》横向科研项目1.《厌氧酸化-高负荷滤池处理城镇污水》;2.《啤酒废水生化处理研究》;3.《污水厂污泥的生态处理研究》;4.《酒精消化液处理技术研究》;5.《蒽醌废水处理技术研究》;6.《莱芜开发区供水管网和处理系统研究》;7.《制药废水处理研究》;8.《南海黄岐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研究》;9.《化工发酵废水处理研究》;10.《感光废水生化处理可行性研究》;11.《自来水厂仿真模型研究》;12.《浆粕废水处理技术研究》;13.《环保设备清洁性评估技术研究》;六、学生培养情况在读硕士生16人,在读博士生7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