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汇率制度的发展

合集下载

中国的汇率制度之一人民币汇率双轨制时代

中国的汇率制度之一人民币汇率双轨制时代

中国的汇率制度之一人民币汇率双轨制时代1985年的中国汇率制度状态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存在较强的汇率管制,1980年4月中国推出外汇券,专为外国游客到较高档次消费之用,而本土市民是不准去消费的,这种场所不久便取消了,而外汇券却要到1994年才取消。

由于外汇券可以以官方利率兑换为外币,因此此券的灰色市价就比人民币的高出不少(外汇券本来是应该和人民币等值的,只不过外汇券专为外国人用,并且可以方便的兑换为外币,而人民币则受外汇的管制,不能自由兑换),外汇券就相对于人民币坚挺许多,你如果看见某商场面前购物的人们排起了长队,你拿着外汇券在空中晃几下,就有如神助(五常语)。

在自由市场内,用外汇券购物是可以大幅压低价格的(外汇券比人民币要坚挺许多之故)。

举出两个例子:(1)出租车司机兼做外汇买卖业务。

外来客坐出租车,付费时,难以讨价还价,没有人民币在身(因为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为外币,所以外来客只能持有外汇券),就要照价(官价)支付外汇券,司机得到了这些外汇券,拿着去赚灰色市场的兑换率差价(官方的外汇券要便宜于灰色市场的价格),于是这就成了司机的主要收入,甚至比薪金还要高;(2)广州白天鹅宾馆灰色市场变白色市场。

这些宾馆为争取"本地人"的生意,某些饮食部也接受人民币,而这些人民币的价格单位是外汇券(即按照人民币兑换外汇券的官方汇价,这里的官方汇价是低于灰色汇价的),所以支付人民币是要照价加三至五不等,比起灰色市价的加八,付人民币远为便宜。

上面的两个例子说明了中国政府没有大肆压制"非法市场"的存在,而是将灰色市场改为白色的双重价格安排(即双轨制汇价:人民币的汇率有一个官方汇率的同时,还存在一个民间汇率,也就是所谓的灰色汇率),在某些市场是许可的。

黑市的普及是中国开放使然,一个混乱市场的存在要好于没有这个黑市,对经济增长也大有裨益(起码很多有益的交易可以通过黑市来进行了,而不像以往没有一个可以交易的市场存在)。

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制度改革历程

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制度改革历程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历程1948年12月1日,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支援全国的彻底解放,经华北、山东、陕甘宁、晋绥政府经过会商决定,将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农银行合并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并以原华北银行为总行。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全国统一的货币——人民币。

人民币及其汇率制度自诞生至今已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固定汇率、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双重汇率和向市场汇率过渡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三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历程。

(一)、计划经济时期(1948—1978)从1948年12月人民币的诞生到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前,人民币汇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历了1949~1955年的旧人民币汇率和1955~1979年新人币汇率两个阶段的发展变化。

1949~1955年这段时期,人民币随着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和物价波动而不断进行着调整,1949年1月19日人民币汇率开始挂牌时,1美元合80旧人民币,由于当时物价上升的很快,而同期国外物价下跌,1950年3月13日调整为1美元兑换4200元人民币,这段期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为26170元。

从1955年新人民币的发行开始到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前提是人民币固定汇率机制形成时期。

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新人民币,新旧人民币的兑换比例为1:1000,由于这一时期我国建立和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受这种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与市场严重脱节,并被长期高估,很难起到调节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价格杠杆作用。

这一时期的人民币固定汇率机制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考察:1955~1972年期间为一个阶段;1973~1979年期间为另一个阶段。

1955~1972年这一时期,我国已经进入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时,这一期间国际货币制度采取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从而使得各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所以,人民币汇率采取了稳定的方针,在原定汇率的基础上,参照各国政府公布的汇率进行调整除了个别货币的公开贬值或升值而做及时调整外,一般保持稳定不变。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发展历程及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发展历程及启示
衡 价 ; 一 种 是 适 用 于 非 贸 易 外 汇 收 支 的 汇 价 , 官 方公 布 的 汇 价 办 另 按
案 , 核 心 内容 是人 民 币 不 再 仅 看 美 元 的 脸 色 行 事 , 是 有 条 件 的选 其 而 择若 干 主 要 币种 , 照 相 应 的权 重 决 定 人 民 币 的 浮 动 汇 率 , 是 根 据 按 这 我 国经 济 及 外 贸现 状 采 取 的 一 项 重 大 变 革 。 此 同时 政 府 对 人 民 币 汇 与 率 进 行 管 理 和 调 节 . 护 人 民 币 币值 的 稳 定 。这 些 管 理 和调 节都 是 以 维 市 场 为 基 础 ,参 考 上 述 一 篮 子 货 币 计 算 人 民币 多边 汇 率 指 数 的变 化 。 当时 规 定 出 台 后人 民 币 对 美 元 即 日起 即升 值 2 , 1 元 兑 81 元 % 即 美 .1
完毕 。
除上 述 规 定 外 ,关 于 进 一 步 改 革 外 汇 管 理 体 制 的公 告 》 对 外 资 《 还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人 民 币 汇 率 制度 发 展 历 程
( )双 重 汇 率 制 时 期 ( 9 1 — l 9 ) 一 1 8— 9 3
外 债 管 理 、 化 外 汇 宏 观 管 理 及 强 化 国际 收 支 统 监 等 很 多 方 面采 取 了 强
引 言
汇 率 制 度 又称 汇 率安 排 , 指 一 பைடு நூலகம் 货 币 当局 对 本 国 汇率 变 动 的 基 是
第 二 放 开人 民 币兑 换 。 许 人 民 币 有条 件 市场 兑 换 , 时 取 消 人 民 币 额 允 同 度 管 理 制 度 . 消 各 类 外 汇 留成 ; j , 立 银 行 间外 汇 市 场 外 汇 调 取 第 成 原

中国汇率制度变迁史

中国汇率制度变迁史

中国汇率制度变迁史
3. 1994年至2005年:固定汇率制度再次调整 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1994年中国再次调整汇率制度,采取了“双向浮动汇率 制度”。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固定在8.28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但允许人民币在一定范围内 浮动。
4. 2005年至2015年:汇率改革和汇率篮子制度 2005年,中国宣布改革汇率制度,实行了汇率篮子制度。人民币的汇率不再与美元单一 挂钩,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这一改革使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汇率波动幅度逐 渐增大。
中国汇率制度变迁史
5. 2015年至今:市场化汇率制度 2015年8月11日,中国央行宣布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市场化汇率制度。人民币 的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央行只进行必要的干预。这一改革引起了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和 市场波动,但也增加了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 率的稳定和市场的平衡。此外,中国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监管和管理, 以确保汇率的合理稳定。
中国汇率制度变迁史
中国汇率制度的变迁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1949年至1978年:固定汇率制度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行了固定汇率制度。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固定不变,以1美元 兑换2.46元人民币的汇率为基准。这一制度在这段时期内基本保持稳定。
2. 1978年至1994年:双轨制汇率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开始逐步放宽对外汇的管制。1978年,中国实行了双轨制汇 率,即市场汇率和官方汇率并存。市场汇率主要适用于外贸、外资和旅游等领域,而官方汇 率主要适用于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

中国的汇率变化趋势

中国的汇率变化趋势

中国的汇率变化趋势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例,它的变化对于国际贸易、外汇市场以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汇率变化经历了多个阶段,从固定汇率到浮动汇率,再到逐渐实行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

本文将对中国汇率的变化趋势进行详细剖析,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首先,回顾中国的汇率制度演变史。

在1949年建国初期,中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长期维持在1:2.46的水平。

这种固定汇率制度意味着政府需要通过大量干预来保持汇率的稳定,对外储备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逐渐开放和国际贸易的扩大,固定汇率制度逐渐面临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放开了外汇管制,并开始了汇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1994年中国开始实施双轨制汇率制度,即在官方汇率的基础上开设一个外汇交易市场,行使市场调节作用。

这一措施的出台旨在解决外汇供求不平衡、黑市交易盛行等问题。

然而,双轨制并未能有效解决中国汇率问题,中国政府进一步推出了浮动汇率制度。

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托管币篮机制改为单一美元汇率,即所谓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这一改革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将逐步由市场供求决定,政府不再直接干预汇率水平。

自此之后,人民币汇率开始逐渐升值,尤其是在2005年至2014年期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8.2775升值至6.0504,升值幅度接近30%。

然而,2014年以来,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等因素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开始出现了贬值压力。

中国政府为了稳定汇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大外汇干预、限制资本流出等。

此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保持平稳,但在2015年8月中国央行突然宣布改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引发了汇率剧烈波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超过2%。

之后人民币汇率仍然保持在贬值的趋势,一度对美元贬值超过6.9元。

对于中国汇率变化趋势的原因,首先是由中国经济的内外因素共同影响。

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的演变

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的演变

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的演变一、中国外汇制度的初步建立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的演变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外汇管理系统经历了许多变革。

当时,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外汇短缺和贸易不平衡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实行了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外汇使用、调整汇率、实行外汇配给制度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的外汇压力,但也给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外资引进带来了许多不便,限制了市场的发展和外国资金的流入。

二、中国外汇制度的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外汇管理制度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从1978年到1980年代初期,中国逐渐放松了对外汇的管制,实行了一系列的新政策,包括逐步实行市场汇率,开放外汇市场,鼓励外商投资等。

这些措施为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变化,也为中国外贸和外资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的完善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外汇管理制度逐渐得到了完善。

1986年,中国成立了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管理和规范了国家的外汇市场。

1994年,中国宣布了汇率改革的政策,将人民币从固定汇率制度转换为浮动汇率制度,这为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打下了基础。

2005年,中国正式宣布取消了外汇储备所需要的最低存款准备金,这对于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的现状和展望中国外汇管理制度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上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的体系不够完备,监管不够严格。

一些金融机构利用漏洞进行套利和操纵外汇市场,影响了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另外,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方面,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外汇市场的繁荣和活跃,许多外国资金涌入中国市场,使得外汇管理形势更加复杂和严峻。

经济转轨阶段

经济转轨阶段

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分三个过程:计划经济时期、经济转型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

在这一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底)。

这一阶段中,人民币汇率的制定基本上与物价挂钩,而汇价机制主要是市场调节,在不断的波动中寻找均衡点,尽管其间变化非常频繁,但最大的特点是由波动趋向平稳,并且随着国内通货膨胀率的下降,汇价逐渐升值。

第二阶段是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至1967年底(1953-1967年底)。

这一阶段汇率制度的显著特点是汇价与计划固定价格和计划价格管理体制的要求相一致,我国外汇汇率基本处于凝固状态,特别是从1955年开始,汇价就一直维持在2.46¥/$的水平上。

人民币汇率与物价逐渐脱钩,主要作为会计工具用于内部核算计划编制。

第三阶段是人民币对外计价结算到西方货币实行浮动时期(1968-1978年底)。

这一阶段,由于1967年11月英镑大幅度贬值以及1972年主要西方国际货币纷纷实行浮动汇率,我国为了避免汇率风险,人民币实行对外计价结算,并确定权重,根据这些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升降幅度,加权计算出人民币汇率。

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基本上稳定在各国之间汇率的中间偏上水平。

在1972年汇价偏离2.46¥/$以后,人民币快速升值,并于1980年达到了1.50¥/$的水平,汇价高估的状况不断趋向严重,错过了调整外汇水平的良机。

在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币汇率由政府按照一定的原则制定,是计划经济的调节工具。

这种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有:汇价水平不能真实反映当时中国外汇相对短缺的情况;在刚性的汇率制度下市场力量对汇率水平几乎没有影响;汇率对实际经济的影响机制难以在资源优化配置中起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确定合理的人民币汇价水平,发挥汇率在国民经济中的杠杆作用,并逐步使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便对人民币制度进行了改革,其目的是建立一个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

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

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国贸12-2班李慧武学号28人民币汇率机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演变过程。

我国的外汇体制改革也经历了一个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转变为在外汇留成和外汇上缴体制基础上的计划与市场结合的管理模式,然后再转变为建立在结售汇制上的以供求关系为基础,市场调节为主的管理模式。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以各阶段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各阶段经济体制改革为线索,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币汇率安排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汇率制度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了统一的货币——人民币。

人民币对西方国家货币的汇率于1949年1月18日率先在天津产生。

全国各地区以天津口岸的汇率为标准,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公布各自的人民币汇率。

1950年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以后,于同年7月8日开始实行全国统一的人民币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公布。

1979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外汇管理总局,统一管理国家外汇,公布人民币汇率。

1994年1月1日起,改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布人民币汇率。

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1. 管理浮动制阶段(1949—1952年)人民币诞生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建立,人民政府宣布人民币不以黄金为基础,在实际操作中实行的是管理浮动制。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根据人民币对美元的出口商品比价,进口商品比价和华侨日用生活费比价三者加权平均来确定;这段时期,人民币汇率确定的依据是物价,其作用实际上是调节对外贸易,照顾侨汇收入。

2. 固定汇率制度(1953-1972)自1953年起,我国进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民经济实行计划化,物价由国家规定且基本稳定。

这一时期的人民币汇率主要是用于非贸易外汇兑换的结算,按国内外消费物价对比而制定的汇率已适当照顾了侨汇和其他非贸易外汇收入,亦无调整的必要。

由于在此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汇率不常变动,因此人民币汇率亦保持稳定,实质上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
理的浮动汇率 制度(1994~2005年)
这一阶段,我国根据国内外的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 础,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的正常合理浮 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调整背景: ●促进出口,保持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2003年我国外汇储备余额 达到3400.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 ●单一汇率有助于资源合理配置。
●出自编制计划和内部核算的需要,我国在这一时期采用刚性人民
币汇率制度。
在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民币汇率刚性是一种必然选择。 当时,全球都采用固定汇率制,人民币汇率稳定也符合世界潮流。
布雷顿森林体系后以“一篮子货币”计算的单一浮 动汇率制(1973~1980年)
这一时期,在坚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的方针下,以有利于对外 贸易的发展和贯彻平等互利的原则,在一定的幅度之内调整人民币 汇率。 调整背景: ●西方国家通货膨胀恶性发展。 ●为了保证我国获得较好的贸易条件,保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不断上调,有利于我国获得较好的贸易条件,但是也 带来明显的消极影响。人民币汇率偏高,一方面增加了出口亏损,另一方面刺激 了国内争外汇的倾向。
官方汇率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存(1981~1984年) 和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1985~1993年)两个 汇率双轨制时期 调整背景: ●从1979年起,我国全面进行了经济改革。为了适应外贸体制改革
中国未来汇率体制发展展望
• 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是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 根本目标,包括人民币汇率政策在内的一切宏观调控政策 都需以此为最基本的出发点 。 • 与人民币利率的完全市场化和资本项目管制的放宽一样, 汇率形成机制对于中国这样自主的庞大经济体而言,只是 诸种考虑的经济变量之一。判断其汇率制度是否合适的主 要标准是它与国内实体经济的关系,实体经济在这种汇率 制度和汇率水平下是否良性运行,以及经济增长是否能够 持续。汇率应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 • 中国的政策制定以自身考虑为主,同时也强调要考虑亚 太和世界的经济。中国正逐渐变为一个经济大国,既要考 虑自己的经济发展和平衡,也历来重视对亚太地区和世界 经济的相互作用。

我国的汇率制度

我国的汇率制度

我国的汇率制度我国的汇率制度是指中国政府对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相互兑换关系所采取的政策和制度安排。

自1978年开始,我国逐步实行了由固定汇率制向管理浮动汇率制转变。

下面将分为三个方面来介绍我国的汇率制度。

首先,我国自1978年以来实行了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政府通过人民银行等机构干预汇率市场,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维护汇率的稳定。

具体来说,中国人民银行会通过市场操作和采购外汇等方式,调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一定的波动范围内。

其次,我国的汇率制度以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进行计价调节。

这就是所谓的“参考篮子制度”。

参考篮子制度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不再是唯一的参照标准,而是相对于一系列货币的总体变动情况进行调节。

这样有利于减少单一货币的影响,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最后,我国的汇率制度趋向自由化和市场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政府逐渐放宽对外汇市场的控制,让市场对人民币的汇率起主导作用。

此外,我国也在逐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增加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和国际地位。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汇率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人民币汇率尚未完全自由化,仍受到政府干预的影响,这可能导致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

其次,人民币汇率的非对称波动可能给出口企业带来不利影响。

另外,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的流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仍有疑虑,这会制约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总的来说,我国的汇率制度是一个逐步改革的过程,从固定汇率制转变到管理浮动汇率制,同时引入参考篮子制度,逐步趋向自由化和市场化。

然而,仍然需要继续深化改革,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市场信用,同时稳定市场预期,以适应全球经济变化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历史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历史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历史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48年。

1948年至1950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国内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通货膨胀。

为了恢复经济秩序,新中国成立后很快开始实行计划经济,同时也开始了人民币管理的基础工作。

当时,人民币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并与美元挂钩。

然而,由于中国经济遭受了严重的战争破坏,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导致了贬值压力。

在1950年代,中国开始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并在国内实行了一种双重汇率制度,即官方固定汇率和市场自由汇率,用于进出口和个人外汇操作。

然而,由于市场力量的不断增强,市场自由汇率逐渐超过了官方固定汇率,导致人民币的官方兑换比率下调。

在1966年至1978年间,中国经历了中国文化大革命,国内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

在这个时期,人民币的地位丧失了一些稳定性,通货膨胀问题严重,汇率制度也受到了干扰。

然而,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逐渐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人民币汇率制度也开始重新调整。

在1978年至1994年间,中国开始实行了一种固定汇率制度。

人民币的兑换比率固定在2.8元人民币兑换一美元的水平上。

这种固定汇率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稳定人民币的购买力,吸引外资和促进出口。

然而,这种制度也面临了内外部经济压力,导致了人民币的官方兑换比率低于市场需求。

在1994年,中国政府决定放弃固定汇率制度,开始实行一种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据此制度,人民币与美元和一篮子货币挂钩,并允许人民币兑换比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逐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使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和灵活。

在2005年,中国政府再次进行了汇率制度改革,将人民币的汇率与美元完全解开。

这意味着人民币将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确定汇率,而不再直接与美元挂钩。

这是人民币汇率制度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点,也是中国更加开放的经济政策的体现。

目前,人民币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国政府的干预,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避免金融风险。

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

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


降低以投机人民币升值为目标的外资流入。
现今,公众对人民币升值预期过高,对于这一点,
国家有必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可以考虑实施更加
灵活的Hale Waihona Puke 率政策,适度调整人民币汇率的货币篮
子或设定阶段性升值上限,影响升值预期。另外,
需要注意的是在政策措施制定上应当保有灵活性,
即面对汇率形势的变化,在人民币汇率没有完全
市场化之前,不至于造成外汇出口打得开关不掉
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
中间价3%的幅度内浮动率稳定。
• 4.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一篮子货币,是指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
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
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
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
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历程:
• 1.向市场经济转轨初期(1979-1993年)
• 第一阶段是人民币内部结算价与官方汇率并存时 期(1981~1984年)。
• 第二阶段是取消内部结算汇率,进入官方汇率与 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时期(1985~1993年)。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94年至今)
• 1.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什么 汇率制度。当时施行的汇率机制改革 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三个方面?
• 2.人民币汇率的特点有哪些? • 3.简述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方向。
• 1.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浮动汇率制度。 当时施行的汇率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 面:一是汇率调控的方式。二是中间价的确定和 日浮动区间。三是起始汇率的调整。
人民币对其他国家货币的唯一价值标准, 这使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求状况成为决定 人民币汇率的主要依据。根据这一基础确 定的汇率与当前的进出口贸易、通货膨胀 水平、国内货币政策、资本的输出输入等 经济状况密切相连,经济的变化情况会通 过外汇供求的变化作用到外汇汇率上。

中国汇率制度的变化历程

中国汇率制度的变化历程

中国汇率制度的变化历程
1.1949年至1971年:固定汇率制度,1美元兑换
2.46人民币元。

2.1971年至1978年:双边挂钩制度,人民币与美元、欧元、日元等西方主要货币实行一对一挂钩。

3.1978年至1994年:人民币实行逐步贬值制度,从1美元兑换2.46人民币元逐渐贬值至1美元兑换8.62人民币元。

4.1994年至2005年:稳定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实行固定汇率制度,1美元兑换8.28人民币元,期间变动不超过0.3%。

5.2005年至201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人民币汇率改由市场供求决定,人民币对美元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汇率浮动幅度不得超过±0.5%。

6.2015年至今:实施市场化、协同化双重目标的汇率形成机制,推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汇率变动更加强调市场供求。

中国实行的汇率制度

中国实行的汇率制度

中国实行的汇率制度(原创版)目录1.中国汇率制度的定义和背景2.中国汇率制度的历史变迁3.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4.中国汇率制度的特点5.中国汇率制度的影响正文一、中国汇率制度的定义和背景汇率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国际经济共同体关于确定、保持、调整和管理汇率的原则、方法、方式和机构等所做出的系统规定。

中国汇率制度是中国社会对于确定、维持、调整与管理汇率的原则、方法、方式和机构等所做出的系统规定。

二、中国汇率制度的历史变迁1.固定汇率制度:1949 年至 1973 年,中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保持在2.46 左右。

2.双轨汇率制度:1973 年至 1980 年,中国实行双轨汇率制度,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

3.浮动汇率制度:1980 年至 1994 年,中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4.盯住汇率制度:1994 年至 2005 年,中国实行盯住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保持在 8.27 左右。

5.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 年至今,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三、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

四、中国汇率制度的特点1.盯住一篮子货币:中国汇率制度参考的一篮子货币包括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其中美元占比较大。

2.有管理的浮动:中国汇率制度允许人民币汇率在一定范围内浮动,但同时也通过中央银行的干预来保持汇率的稳定。

3.资本管制:中国实行严格的资本管制,不允许自由兑换外币。

五、中国汇率制度的影响1.经济增长:汇率制度的稳定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际贸易竞争力。

2.通货膨胀:汇率制度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国内通货膨胀水平,进而影响国民生活水平。

3.资本市场:汇率制度的变化可能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投资决策。

中国实行的汇率制度

中国实行的汇率制度

中国实行的汇率制度(原创版3篇)目录(篇1)I.引言II.中国汇率制度的历史背景III.现行汇率制度的特点和影响IV.未来汇率制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正文(篇1)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状况和金融体系不断发展和变化。

中国的汇率制度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经历了多次改革。

如今,中国实行的汇率制度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这种制度在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受到全球经济环境和政策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对中国现行汇率制度及其影响的分析。

一、历史背景中国汇率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

最初,中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即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保持固定。

这种制度有助于稳定国内经济,但也限制了国内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和国际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中国开始逐步改革汇率制度,以适应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

二、现行汇率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是一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政府通过设定汇率上下限、干预市场等方式来维护汇率稳定。

这种制度有助于避免市场波动对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也有利于政府对货币政策的调控。

2.资本管制:中国实行了严格的资本管制措施,以限制资本外流。

这种措施有助于防止资本过度流失,稳定外汇市场,同时也保护了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

3.促进经济发展:现行汇率制度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汇率政策来平衡国内外经济环境,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

此外,汇率制度的灵活性也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虽然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具有灵活性,但它仍然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密切,全球经济的波动可能对中国的汇率政策产生影响。

目录(篇2)I.引言II.中国实行的汇率制度概述III.汇率制度的影响IV.结论正文(篇2)中国实行的汇率制度概述中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这种汇率制度结合了市场供求和政府干预,旨在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

中国人民币汇率政策

中国人民币汇率政策

中国人民币汇率政策: 稳定与变革自1994年开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对人民币汇率实施管理制度。

2005年,中国政府将人民币汇率与美元解除了直接绑定。

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中国企业提供更大的国际市场和稳定整个金融体系。

2016年,中国为实现完全的自由化又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

在当前全球经济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的变化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变化的历程、影响因素及其前景。

一、背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进行经济改革以吸收外资并扩大对外贸易。

当时,中国采用了固定汇率的方式来维持人民币的稳定汇率,以吸引外资和增加出口,仅在政策需要时进行适度干预。

然而,这种政策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包括外汇储备过多、失业率上升和通胀影响。

因此,在2005年,中国政府开始更加自由化的汇率政策转变。

汇率从此不再直接绑定美元,而是允许人民币在某定幅度内自由升值或贬值。

这迫使外国企业购买中国货币,使中国外汇储备和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了更高的水平。

二、影响因素历史上,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和金融因素。

政治因素包括国际关系、环境问题和政治稳定,经济因素涵盖贸易、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率,金融因素则包括利率、外汇储备和外债。

其中,贸易是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中国是一个出口大国,出口行业对人民币的汇率变化非常敏感。

在人民币升值时,出口行业的利润会降低,导致公司发展缓慢。

因此,中国政府应尽可能地实现汇率的稳定,以保证出口行业的顺利发展和企业利润的稳定。

此外,地缘政治局势和国际关系也会影响人民币的贬值或升值。

外汇市场上的波动以及其他国家的外汇政策也可能对人民币的汇率造成重大影响。

三、前景中国政府在2016年进行的改革主要包括加强了人民币汇率决策的市场化程度,同时放宽了特定机构的直接投资和债券市场的开放程度。

这些措施表明中国政府正在推进人民币汇率自由化,以进一步加强外汇市场稳定和改善经济发展。

未来,对于习惯了中国政府长期管理人民币的国际企业而言,随着政策的变化和政府的改革趋势加强,他们需要更加注意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以及贸易和旅行的影响。

中国的汇率制度

中国的汇率制度

中国的汇率制度中国的汇率制度是指中国政府对人民币兑换外币的比价和汇率水平进行管理和调控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安排。

中国的汇率制度历经多次改革和调整,从最初的固定汇率制度到目前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形成了现代化和市场化的汇率机制。

中国的汇率制度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确立,当时采取了固定汇率制度。

这意味着中国政府设定了一个固定的比率来确定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关系,以稳定汇率水平。

然而,由于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固定汇率制度存在着无法调控和应对外部市场波动的问题。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决定逐步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从1994年开始,中国开始实行“托管准备金制”和“相对稳定制”相结合的双边浮动汇率制度,即根据市场供求关系适度调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

这一制度保持了汇率水平的相对稳定,同时也保证了市场主体在汇率波动中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2005年,中国进一步调整汇率制度,实行了人民币汇率机制的重大改革,即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的市场化浮动汇率制度。

这一改革使得人民币的汇率更加市场化,允许市场供求决定人民币对外汇的汇率水平,使汇率更加符合市场规律和国际经济规律。

在当前的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的形成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但中国政府仍然会进行干预,以维护市场稳定。

中国央行会根据市场需求和国际汇市情况,通过调整牌价中间价和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来引导汇率的波动幅度,并保持人民币的相对稳定。

从整体来看,中国的汇率制度既兼顾了市场化的原则,又确保了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这一制度在国外外汇市场和国内企业出口贸易中得到了广泛认可和运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然而,中国的汇率制度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由于政府干预的存在,汇率水平可能受到政策因素的影响,市场参与者可能难以准确判断汇率的长期趋势。

另一方面,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人民币的汇率波动性较大,可能会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一定的风险。

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发展历程1949-1952

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发展历程1949-1952

1948/12/1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span]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确定了人民币作为唯一法定货币的地位。

因为人民币并未规定金比价,最初与美元的汇率是根据“购买力平价”方式确定。

但建国初期恶性通胀的蔓延,造成人民币兑美元汇价一降再降,从1949年1月18日1美元=80元旧人民币,调低至1950年3月13日的1美元=42,000元旧人民币。

从1950年3月至1952年底,随着国内物价由上涨转变为下降,以及朝鲜战争造成美国及其盟国接连宣布一系列对中国的“封锁禁运”的措施,中国为推动本国进口亟需的物资,逐步调高人民币汇价,到1952年12月份,人民币汇价已经调高至1美元=26,170元旧人民币。

1955/3/1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新人民币按照折合比率1:10,000兑换旧人民币,人民币汇率也随着大幅调整至1美元=2.4618元新人民币左右。

1955-197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是1美元折合2.4618元新人民币。

1962年第三套人民币发行。

在整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中国经济尽管曾出现过通胀等情况,但是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直维持相对的稳定,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国内是高度计划的经济体制,几乎所有的物价都是受到严格计划控制的,人民币汇率也是如此。

1971/12/18布雷顿森里体系出现问题,美国不再追求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价,宣布美元兑黄金官价贬值7.89%,人民币汇率相应上调为1美元合2.2673元人民币。

1972-1979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解体,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

中国这一时期频繁调整汇率,在确定汇率时,中国采取盯住加权的“一篮子”货币的方法。

这一时期人民币汇价政策的直接目标仍是维持人民币的基本稳定,针对美元危机不断发生且汇率持续下浮的状况,人民币汇率变动较为频繁,并呈逐渐升值之势。

1972年为1美元=2.24元人民币;1973年1美元=2.005元人民币;1977年为1美元=1.755元人民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一(1949-1993):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人民币汇率由国家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汇率体制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49~1952年)、五六十年代的单一固定汇率制(1953~1972年)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后以“一篮子货币”计算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73~198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汇率体制从单一汇率制转为双重汇率制。

经历了官方汇率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存(1981~1984年)和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1985~1993年)两个汇率双轨制时期。

阶段二(1994-2004):
1993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通知》,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具体包括,实现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价格并轨;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取消外汇留成,实行结售汇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外汇交易市场等。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主动收窄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

此后外汇管制进一步放宽。

阶段三(2005-):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

自2006年1月4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个工作日上午9时15分对外公布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汇率中间价,作为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含OTC方式和撮合方式)以及银行柜台交易汇率的中间价。

2005年7月到2008年7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1%,而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反而大幅增长。

2008年,我国适当收窄了人民币波动幅度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许多国家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而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