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分析
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漏洞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产业也日益繁荣。
然而,食品安全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广大消费者。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然而,在实际监管过程中,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仍存在诸多漏洞,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监管效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漏洞。
一、监管体系不完善1. 监管主体不明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如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卫生健康委员会等。
然而,各部门在监管职责上存在交叉和重叠,导致监管主体不明确。
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协作,导致监管效果不佳。
2. 监管法规不健全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存在一些漏洞。
如《食品安全法》中关于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监管规定不够详细,给监管工作带来困难。
此外,部分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法规不一致,增加了监管难度。
二、监管手段落后1. 监管技术手段不足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仍依赖于人工检查,缺乏先进的监管技术手段。
如食品溯源、快速检测等技术应用不足,导致监管效率低下。
2. 监管力量薄弱食品安全监管涉及范围广、环节多,需要大量监管人员。
然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数量不足,且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三、企业自律意识不强1. 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部分食品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生产流程不规范,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如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销售等环节缺乏有效控制,导致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2.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部分食品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忽视社会责任,采取不正当手段降低成本,如使用劣质原料、违法添加违禁物质等,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
四、公众参与度不高1. 消费者维权意识不足部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认识不足,维权意识不强,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2. 社会监督作用发挥不足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社会监督体系尚不完善,社会公众参与度不高。
如举报奖励机制不健全,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难以得到及时发现和查处。
五、国际合作不足1. 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我国与部分国家和地区在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方面存在障碍,导致食品安全风险难以得到及时预警和防控。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既与生产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相关,也与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监管的不足有关。
本文将从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造成的危害以及相关政策和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原因分析1.1 生产环节问题农村地区广泛存在的生产环节问题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中,如农药滥用、化肥超量施用、畜禽饲养中的药物残留等,都会对食品质量造成直接影响。
此外,农村生产经营主体对于食品安全的意识和责任感薄弱,常常会忽视生产、加工环节中的卫生问题。
1.2 销售环节问题农村食品销售环节问题也是导致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
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食品保存、卫生条件差的小摊贩,他们的食品卫生意识和安全意识较差,常常以追求利润为主导,对于食品的质量把关不严,容易导致食品产生异味、变质、受污染等问题。
二、危害描述2.1 健康问题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一旦出现,将直接威胁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以及细菌污染等都可能导致食品中毒、肠胃疾病等健康问题,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2.2 经济问题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还会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食品安全问题会降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影响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食品安全问题的爆发还可能引发社会不信任,增加市场经济的不稳定因素。
三、应对策略3.1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针对农村食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完善监督体系,确保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合规操作。
政府部门可以加大食品安全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者,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对食品安全的责任感。
3.2 提升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专业素质,加强农民对农药、化肥使用方法和原理的培训,增强农民的食品安全责任感和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加强农村地区的农业技术培训,提供先进的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和措施,帮助农民改进生产方法,提高农产品质量。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在实际监管过程中,我们不可否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不断改进。
一、存在的问题1. 监管覆盖面不足当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覆盖面相对较窄,许多农村地区和小农场的监管措施不够到位,易受到一些不法分子的侵害。
农村地区的监管力量和设备不足,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2. 监管标准不统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标准相对较为分散,导致了监管工作的不统一。
一些地区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执行不够严格,导致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频发。
3. 监管手段不够科学化传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主要以抽检为主,而且抽检的频率和抽样的数量都较少,很难全面了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情况。
一些监管部门对于监管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缓慢,导致监管手段不够科学化,难以满足监管的需要。
4. 监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态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盲区和漏洞。
一些监管人员对于监管法规和政策的掌握不够全面,导致了监管工作的不力和不严格。
5. 信息公开不够透明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信息公开程度不够,导致了广大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的了解有限。
一些问题农产品的信息难以及时公开,导致了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二、建议1.加强监管力量和设备建设应当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小农场的监管力度,完善监管设备和设施,确保监管措施到位。
对于一些监管力量薄弱的地区,可以采取多部门联合监管的方式,共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应当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的投入,推广先进的监管技术和设备,以满足监管工作的需要。
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乡规划与园林景观58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徐庭明(句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黄梅分局)摘要:所谓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区都属于社会热点性问题,对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有着极大地影响;而在部分农村地区,由于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再加之卫生标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市场监管水平不足,极易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对农村地区整体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与阻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宣传教育等工作的开展,并为其制定完善的法律政策及监管机制,加强食品市场监管工作的开展,保障农村地区食品安全,为农村地区及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下面主要对现代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农村食品市场;监管问题;解决对策一、现代农村食品市场的常见问题通常情况下,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与城镇相距较远,人们文化水平及法律意识等相对较差,当食品市场经营运转时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水平较低,食品生产加工的设施大多较为简陋,不仅对食品质量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当农村食品市场运转时,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自身缺乏足够的防范与自我保护意识,当出现消费问题时,没有及时进行举报等措施,导致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此外,由于城镇地区对假冒伪劣商品打击力度较大,由此导致部分不法分子将劣质食品向部分农村地区进行销售,对农村地区食品市场的健康性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1]。
二、现代农村食品市场监管的实际状况(一)实际监管力量不足当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工作进行时,其主要需要依靠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工作,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水平较低,相关部门的人员数量较少,且工作范围过大,由此导致市场监管任务量较重,而实际工作人员不足,再加之农村地区交通不便,监管人员日常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成本;再加之农村食品市场主要以流动摊贩居多,增加了隐蔽性,对市场监管工作的水平与质量造成极大影响。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及对策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及对策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城市食品安全管理日趋规范的今天,相对于农村而言,由于地域广大,人口分散,就成为食品监管工作中的难点,许多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长期存在,农村食品安全维护迫在眉睫。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政府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重要职能部门之一,应该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加大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决不能让农村成为食品安全的“重灾区”。
一、农村食品安全的难点一是商户只重价格不重质量。
笔者认为农村食品安全状况,既有农村特殊环境和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的原因,也有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质量安全意识跟不上的因素。
农村地区食品生产经营户点多面广,食品经营者素质良莠不齐,很多经营户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意识,不重视索票索证,哪个供货商的商品便宜,就进谁的货,往往不会过问是否属于合法经营。
只注重价格,不注重质量,出现问题无从寻根求源。
另外个别商户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守法经营观念,有的生产经营者只求经济利益,不管商品质量,不考虑人们食用不合格食品所造成的恶果,个别还为了有利可图或获取高额利润故意制售假冒伪劣食品。
二是农民安全消费意识及法律意识淡薄。
不少农民食品安全消费意识淡薄,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买东西较多关注价格、颜色和分量,较少考虑是否会危害健康。
食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匮乏,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影响,使农村群众的消费取向主要是“价格优先”,购买食品首选价格便宜,然后是数量、口感,一般不特别考虑食品安全问题。
虽然农村群众买东西也会“货比三家”,但往往是比价格、色泽、数量等,对购买的食品是否是正规合格企业产品、是否过量使用色素、防腐剂等添加剂,以及是否符合食品安全相关强制性标准等,往往不重视或并不知道如何识别。
农村群众的自我权益保护意识较差,遇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很多不知道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有的农村离申诉、投诉地点远,往返费用再加上检测、鉴定费用较高,为了几元钱的食品,既耗钱又耗时,维权成本高,也是农村群众不愿维护权益的原因之一。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总结六篇

I【篇一】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I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该镇成立食品安全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确立20xx年食品安全宣传周的主题为:“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
要求各村(居)各单位认真准备,精心组织,严格把关,切忌走形式、走过场,结合实际,确保宣传活动落到实处。
二是广泛宣传发动。
充分利用各村(居)信息公开栏,向广大群众发布食品安全相关信息。
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中小学、幼儿园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宣传媒介,通过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自觉抵制“三无”食品,重点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安全、合理的饮食习惯,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三是开展餐饮食品行业安全大检查活动。
联合公安、工商、卫生、安监、等部门,重点检查沿街饭店、食品摊点是否有卫生许可、从业人员健康证、各项食品安全制度、餐具消毒保洁等,并对排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进行集中整治,有效预防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是认真总结。
要求各村(居)各单位对宣传周活动期间取得的经验与做法进行认真总结,把行之有效的方法制度化、经常化。
I【篇二】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I20xx年,我镇在区食安委办的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食品监管工作紧紧围绕科学监管理念,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能,维护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生产、违规经营等行为。
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构建安全责任网络,确保全镇人民的消费安全,我镇及时调整了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由镇长孙荣宏任组长,副镇长孙潼洁任副组长,组员由镇食安办、计生办、经管办、法制办、派出所、农科站纪检等部门组成,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安全队伍。
与此同时,各行政村、各社区等部门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监管小组,充实了镇二级监管责任网络,使食品工作形成及时有效的体系。
在构建网络的同时,明确了镇、村、单位等的监管责任,抓好对所属辖区、行业的食品安全监管,落实责任,努力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力度。
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及监管能力提升的建议

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及监管能力提升的建议随着城乡发展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饮食消费也日益丰富多样。
同时,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一方面,农村地区的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相对较为薄弱,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也相对较为有限。
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普遍较为薄弱,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程度也有待提高。
因此,如何提升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加强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生产环节的风险。
农村地区的生产环节相对较为简单,生产工艺及设备较为落后,自然因素的影响也较大,因此生产出的食品往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感染病菌、添加有害物质等。
二、流通环节的风险。
由于农村地区的交通和物流条件相对差,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相对薄弱。
违规操作、假冒伪劣、滞销过期等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三、居民饮食生活方式的风险。
农村地区的居民饮食生活方式相对简单,食源性疾病的风险也较大。
此外,农村居民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也相对较低,很容易上当受骗,影响健康。
一、加强农村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
加强农村食品生产企业的规范化建设,规范生产和销售行为,加大对生产环节的监管力度,做到从源头上保障食品的安全。
二、完善农村地区的食品流通监管服务体系。
加强对农村地区的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完善农村地区的冷链物流、仓储设施等服务设备,建立食品流通监管体系和应急预案,保障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
三、加强农村居民的饮食管理和健康教育。
加强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教育和健康教育,普及科学健康的饮食知识,提供健康饮食指导,引导农村居民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四、加强监管部门的专业能力提升。
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法规,不断提高监管部门的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水平,提高监管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法制化和科技化建设。
总之,农村食品安全的监管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加强和完善,对于农村地区的居民来说,食品安全是保障健康的基础,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应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在保障农村居民饮食安全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农村,由于监管不到位,农村地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意识薄弱等原因,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食品安全问题。
设置县级食品安全协调机构,乡镇设食品安全监管办公室,在各村安排食品安全监督员,形成县、乡、村三位一体的监管网络,同时,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标签:食品安全;安全监管;安全意识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的不安全不只是指会对人体造成急性危害,也包括会造成任何慢性危害。
我国在2009年2月28日通过了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题作了非常详尽的规定,对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增强了人们的消费信心。
然而在一些相对偏远,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各种原因,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食品安全问题。
一、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一)监管不到位1.监管力量薄弱我国广大农村幅员辽阔,监管力量薄弱,在农村,虽然乡镇设有站、所,但人员有限,监管力量薄弱,也未能全面及时地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与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点多面广,难度大的要求不相适应。
因此一些假冒、三无产品,有害物质超标等存在着安全隐患的食品充斥着这些地区。
2.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大农村地区食品的生产、经营相对分散,就食品生产者而言,农村市场上的食品多以小规模食品生产加工作坊为主。
这些小作坊、小食杂店、小餐馆等存在于农村的院落中,且数量非常多,导致监管难度很大。
就食品的售卖而言,在农村地区也是由一些小卖部零售,这些小卖部,数量多,售卖食品杂,较隐蔽,不易监管。
(二)农村地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淡薄1.对食品的安全性重视不够现在农民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下,收入逐年提高,也有了一定的积蓄,消费需求不断增强,但是在消费的过程中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对食品的安全性重视不够。
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及建议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存在的问题1、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维权意识差。
农村有句俗话“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反映了农村消费者对食品卫生的认识水平,加上很多农村消费者不识字,导致农村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匮乏,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防范意识很弱。
对买到的食品很少有人注意食品的商标、厂名、厂址、甚至生产日期等内容,加上农村执法力量薄弱,致使一些“三无”过期不合格的食品大量流入农村市场。
从而使得农村消费者遇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不知道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大多自认倒霉,即使觉得该用法律来维权,可又不知道要去哪里申诉,所以当买了假劣食品时,只要不危及生命,一般采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因此助长了假冒伪劣食品的横行。
2、食品经营业主法律意识淡薄,安全意识差。
农村的食品经营者主要是当地的农民或居民,缺乏必要的食品专业知识。
部分经营者只求经济利益,不管商品质量,更不会去考虑人们食用不合格食品所造成的后果。
有些经营者为了不让自己亏本,即使食品已经超过保质期,或是明明知道是劣质食品,仍然将其摆在货架上想办法销售出去。
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普遍较差,无《食品经营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从事食品经营的现象大量存在。
经营的商品互相混杂,有的食品商店甚至同时经营化肥、农药、饮料,为农村食品消费安全留下了隐患。
3、农村消费者消费心态不正常。
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大多数农村消费者收入低,消费能力弱,只要可吃可喝,填饱肚子就行。
因此,价格便宜是农村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的首要考虑因素。
现在,农村的商品市场也日益繁荣活跃,各种小商店、小卖部在农村也越来越多,卖的食品也是价格低廉。
从而也导致,不法商贩利用农村消费水平低,信息闭塞,农村消费者只注重价格而忽视投师的弱点,将过期或是即将过期的食品、劣质的“三无”食品,低价倾销到农村市场,农村消费者贪便宜的消费心态诱使经营者铤而走险经销假冒伪劣食品,从而使食品安全整治在农村形成了一个打而不净的怪圈。
农村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农村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嘿,咱今天就来唠唠农村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存在的那些问题,还有该咋整的办法!
你想想啊,咱每次去农村农贸市场,是不是有时候心里会犯嘀咕,这菜新鲜不?这肉靠谱不?可不是咱瞎担心,那问题可真不少嘞!有些商贩啊,为了多挣几个钱,啥都不管不顾。
好比说,那卖肉的,肉都有点变质了,还在那吆喝着卖,这不坑人嘛!还有那卖菜的,农药残留超标了都还在卖,这吃下去能健康嘛!哎呀呀,这不是害人嘛!
那咱得想想办法啊!首先,政府得加大监管力度呀,不能任由这些不良商贩乱来呀!得经常去检查检查,查到问题就严惩不贷,看谁还敢乱来。
就像警察抓坏人一样,让那些坏商贩无处可逃!其次呢,咱们消费者自己也得多个心眼儿呀!买东西的时候多看看,多问问,不要稀里糊涂就买了。
咱得学会辨别好坏呀,不能让那些不良商贩得逞呀!
咱再说说那些卖食品的商户们,你们也得有点良心呀!别光想着赚钱,也得为大家伙的健康着想啊!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把大家的健康都给搭上了呀!这就好比盖房子,根基要是不稳,那房子不就得塌嘛!
咱老百姓的健康可不是小事儿,这农村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可得好好管管!可不能让这些问题一直存在下去呀!这就是我的看法,咱都得重视起来,才能让咱的生活更健康,更美好!。
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可编辑版】

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质量及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尤其在农村,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食品安全的隐患多,令人堪忧,存在的问题与形势较为严峻。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源头难监管,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污染严重1、化肥农药使用遍地开花。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施用量最大的国家,光氮肥的使用每年均达2500-3000万吨、农药130多万吨,两者的单位面积使用量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而且农药的使用以有机磷杀虫剂占主导。
可以说从山上的珍果特产到地头蔬菜无处不渗透着化肥农药的使用及残留,取代了过去的农家肥无机肥使用。
2、各种化学剂超量使用。
如现在农村从水稻浸种到耕作除草、瓜果催熟到养殖的鱼虾及贮藏运输保管等,也无不存在着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保鲜剂、调节剂及含雌激素药品等各种化学物品的超量使用。
通过几年来全国几次抽样检测,瓜菜中的农药重金属、亚硝酸盐等均大大超标,大量含农药残留、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成为人们的盘中餐。
(二)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监管难,食源性疾病乃是危害大众健康重要因素我区现在已有生产加工企业108家,食品经营个体户404户,餐饮经营单位553家,其中70%以上在农村乡镇、村,85%以上的生产加工企业都属不足10人的家庭小作坊式生产,基本上也都没有自检能力,人员素质技术能力低下,方法简单,生产环境条件较差,可想而知,在这种条件或环境中生产出来的产品很难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我们在市场监管中发现,农村很多集贸市场、饮食摊点、学校、建筑工地食堂条件简陋、经营人员卫生意识差,检查的包装食品,很多是三无产品或过期不合格产品;基层群众大多主要是吃用这些食品,这便是食源性疾病产生的主要诱因。
长期吃用,也会不同程度地造成大众身体健康的损害。
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立国之本,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的稳定发展。
近期江西鼠头鸭脖、焦作高校食堂吃烤鱼吃出蛆虫蠕动等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谴责,也暴露出了食品安全领域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要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任重而道远。
下面就我市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对策建议。
一、当前我市食品安全现状目前,全市共有食品经营单位*户,其中:食品生产企业*户,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户。
餐饮服务单位*户,学校食堂*户,其他单位食堂*户,食品小摊点*户;食品销售单位*户。
全市食品安全的形势总体来看,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责,各项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工作基础不断夯实,食品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在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但有关食品安全的问题还偶有发生,主要由于商家经营管理不当,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等原因,造成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困难。
二、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一)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一是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我市现有A、B级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户,而C、D级小微生产经营主体为*户,占比*%,小微食品经营主体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有的甚至是六七十岁的老人,法律意识极端淡薄,观念老、思想旧,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安全管理能力较弱,很多不掌握基本的食品安全操作技能,不了解相应的法律知识,不了解应当履行的义务,生产经营行为多数凭经验,不规范,随意性大,真正有效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还存在一定难度。
二是管理制度还不健全,风险管控还不合理,一些企业没有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结合生产经营业态、规模大小、食品类别、原料风险、工艺流程、产品研发等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没有把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内嵌于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过程。
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我区农村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是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较为突出。
农村食品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冒牌食品、假食品、劣质食品、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品、缺斤短两食品。
有的食品以色素、糖精、酒精等勾兑而成;有些食品的某一些成份的含量严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尤其是儿童食品,色素、糖精、防腐剂等严重超标;有些食品制作相当简单、粗糙,并且这些食品包装简陋,包装物大多是有毒的塑制品和劣质的纸张;有些食品包装上所标的数量与实际数量不符,缺斤短两。
是重大问题。
二是经费、人员、设备保障不足。
巴南区工商分局监管辖区面积1825平方公里,77个社区居委会,206个村,农村人口59.5万。
工商部门现有在编干部140余人,下设10个工商所,67个12315投诉联络站,分布在42个行政村、25个大型市场、超市。
由于经费缺口大、执法人员少,技术设备差阻碍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推进。
同时还由于一些农村经营户素质较低,对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存有抵触心理,加之“一会两站”没有经费,严重阻碍12315投诉联络站工作的推进,致使农民自我保护意识长期得不到提高,一些不法商贩利用农村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将一些过期、变质食品低价倾销到农村市场,给农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带来较大隐患。
三是信息传播途径较少。
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不够,加上信息传播途径少,使农民对食品法律法规和食品知识知之不多或一无所知,更谈不上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能力,认识不到假冒伪劣食品给自己身心带来的危害,这是广大农民自觉抵制假冒伪劣食品最大的障碍。
四是农民防范意识较差。
农民收入低下而且缺少对食品质量危害性的认识,所以购买食品往往只图便宜,不求质量,致使质量差、价格低的食品在农村很有市场,就像有些食品经营者说的那样“真的卖不出去,假的卖的很快”。
五是对假冒伪劣食品的打假力度不够。
农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商品进货渠道多样,为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市场检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基层反映:当前农村食品安全存在问题

基层反映:当前农村食品安全存在问题当前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小作坊问题突出。
在农村,多数的食品生产企业是10人甚至5人以下的小作坊,比较分散,并且涉及面极其广泛。
这种小作坊缺乏有效的监管和严格的生产标准,甚至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也有冒用知名品牌的商标和包装误导消费者,达到自己谋取利益的目的;在流通过程中,由于包装、储藏、运输等设施落后和管理不善,容易造成食品二次污染。
二是餐饮行业从业人员很多没有健康证。
小型餐饮店、街头商贩,他们在没有办理任何证照的情况下就开业经营,也不办理“健康证”。
特别街头饮食摊点分布广泛,设备简陋,无餐具洗涤消毒设备。
且大多设于路边等人群较集中场所,食品容易受到污染。
三是农村食品质量检测近于真空。
目前,基层的食品检测力量分散,资金不足,设备严重不足,检测手段落后,检测周期长,很难为食品质量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是农村食品安全常识不普及。
老百姓形成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观念与食品安全要求相去甚远,尤其是在农村,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老百姓还没有形成食品安全意识,也无从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更谈不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不法商贩利用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淡薄、食品安全知识的贫乏,大肆向农村倾销假冒伪劣食品。
基层建议:一是要加大农村食品安全知识宣传。
定期组织宣讲团深入农村、深入学校、深入村组进行宣讲,让广大群众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知道如何鉴别真伪食品。
把食品安全知识宣传作为村镇干部的日常工作项目,并纳入年终考核。
二是强化农村食品质量安全监测。
定期组织送食品质量监测下乡,对农村商店、餐馆等食品质量进行安全监测,并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加大揭露、曝光食品安全方面的违规违法行为,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是要积极培育放心店。
对农村集贸市场、小商店、小超市、代销点、流动摊贩进行整治,提高其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严把食品进货关、储存关、销售关,依法经营合格食品。
下面是泰戈尔励志经典语录,欢迎阅读。
浅析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难点在农村,薄弱点也在农村。
随着小餐饮、小食杂店、小加工、小作坊在农村市场的活跃,在极大方便广大农民群众饮食需求的同时,一些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隐患也充分暴露出来。
强化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将农村食品安全隐患杜绝在萌芽状态中已成为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特别是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刻不容缓的工作任务。
一、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一)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一是食品经营者自律意识不强,没有建立完整的进销货台账,也没有养成食品进货索证索票与保质期查验习惯,不仅不利于保证农村食品质量,也不利于食品安全事故的控制与追查。
二是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购买食品时重价轻质,对尚没有引起食品中毒后果的问题食品没有到消协投诉或相关部门举报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假劣食品在农村的蔓延。
(二)食品质量更难保障。
随着城镇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的加大及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致使一些“三无”、过期、不合格以及假冒伪劣食品在城里市场找不到温床。
因农村消费水平更低,农民识别假冒伪劣食品知识缺乏,也没有养成查验品牌与保质期,辨别真伪的消费习惯,这些假劣食品转而栖息在农村市场。
(三)经营场所卫生较差。
由于农民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食品经营硬件设施简陋,环境卫生恶劣,食杂店生活用品与食品混放。
甚至一些无证无照的小餐饮,不仅从业人员未办健康从业证,而且没有消毒灭菌设备、居住区与消费区不分,交叉污染隐患严重。
(四)食品监管难度较大。
农村地域广阔,经营分散,很多食品经营者以家里的自建房作为经营场所或加工场地,如不是通过群众反映或举报,监管部门很难找到。
特别是到农民家里提供集体性聚餐服务的农家宴,因没有固定经营场所与固定经营时间,且消费群体众多、集中,更是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与隐患。
(五)食品监管力量薄弱。
虽然市场监管部门在各镇街设立了基层市场监管所,但基层所人员少事多矛盾突出,加上监管种类繁多跨领域多,包含了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监管等工作,而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点多面广,面对不法分子不断翻新、更加隐蔽的制假售假手段,监管的专业性、长效性与全覆盖性明显不足,难于形成高压态势。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提高生产经营者素质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 ,提高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 意识。
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生产方 式,提高农业生产的安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 可持续性。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 通等全过程的可追溯。
增强消费者维权意识
建立农村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联动处 置。
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拓宽投诉举报渠道
鼓励农民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农村食品安全监督,提高社会监督的覆盖面和效果 。
设立多种投诉举报渠道,如电话、网络、信函等,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和投诉举报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手段落后,缺乏先进的 技术和设备,无法对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 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和监控。
法律法规不完善
社会共治格局尚未形成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 完善,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不够,缺乏 威慑力。
社会各界对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和 参与度不够,没有形成政府、企业、社会 共同参与的共治格局。
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
消费者法律意识淡薄
很多农村地区的消费者缺乏法律意识 ,对于自己的权益认识不足,难以主 动维权。
消费者维权手段有限
由于知识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限制,农 村地区的消费者往往缺乏有效的维权 手段和渠道。
03
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制定更加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法律法规,明确生产经营者的责 任和义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
生产经营者素质不高
生产经营者文化水平低
01
农村地区的生产经营者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分析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农村食品安全是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的最薄弱环节,农村食品消费安全关系着我国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难点对策
近年来,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
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特别是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食品安全监管防线,已经成为每个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责任,如何更好的取得成效,就要从社会发展的现阶段生产、消费、监管各方面进行以下几点分析。
1、主要介绍农村食品安全及监管存在的问题。
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及监管所存在的问题涉及到消费活动及监管的各个环节,与经营者、消费者、管理者以及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1.1人的因素
农村食品市场和其他消费市场一样都是交易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监管的层面上看,作用于该市场的人的因素,由经营者、消费者和管理者三部分组成,农村食品市场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消费层次低、价格低、消费安全意识较弱、受到危害后维权意识淡薄。
1.1.1经营者的特点。
1.1.1.1合法经营的意识不强。
在农村经营食品的许多摊贩,特别是存在于农村学校和食堂以及分散于村庄里的小卖部经营者,有
相当数量的处于无照经营或证照不全状态。
他们有的不知道从事经营活动需要办理相关证照,有的知道却为图省事,嫌麻烦,大多不去办理。
他们不知道这属于违法经营,是要受到查处和惩罚的。
正是这种认识与监管要求的差距,监管人员在深入农村监督检查,进行罚没处理时,经常遭遇暴力抗法的行为。
1.1.1.2食品安全意识薄弱。
这样的经营观念,很难保证食品安全,也为发生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埋下了隐患。
1.1.1.3食品安全知识匮乏。
农村食品经营者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对食品安全的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加之对自身消费食品的卫生标准就不高,他们多数对食品安全标识的标准和食品本身质量的要求基本上处于无知状态,这又怎能保证所经营食品的质量。
1.1.1.4进货食品质量把关不严。
尽管为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及时发现和有效追踪伪劣食品的源头,一些地方监管部门积极推行一种索票索证制度,要求经营者在进货时,查验对方合法证件、进货和生产手续,注意检查所售商品上的商标、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商品标识。
然而大多数的经营者或是不知如何查验,或是不愿查验,很少有始终坚持这项制度的。
1.1.2、消费者的特点。
1.1.
2.1对食品质量标准不高。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民收入普遍偏低,购买力有限,迫使得他们不得不降低对食品的质量标准要求,越是贫困地区,食品安全问题越严重就是一个例证。
1.1.
2.2食品安全意识不高。
农村的消费者与经营者一样,存在
着食品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
加上农民有“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传统观念,更助长了伪劣食品在农村的盛行,甚至形成了城市不合格下架商品流入农村,城市包围农村现象的出现。
1.1.
2.3维权意识不强。
就维权意识而言,一是受到“避事”、息事宁人观念的影响,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多数忍气吞声,自认倒霉了事。
加之农村乡情较重,碍于情面,他们也不愿意换货或退货;二是维权成本较高,也是农村消费者维权意识较弱的客观原因。
三是维权效果不佳,处理时间较长,甚至不了了之,也影响了农民的消费维权积极性。
1.2、物的因素
1.2.1、经营者的检测设备。
农村经营者大多经营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弱,从成本核算的角度出发,他们没有条件购置一些检测设备,用以检验食品的质量。
日常经营的食品,基本上依靠经营者的观、摸、闻等落后方式来把关,这就使食品质量的检验缺少客观性的保证。
1.2.2、监管者的装备。
1.2.2.1监管检测设备。
这些年,全国工商系统积极推广先进省份已经采用的食品安全检测车和检测箱的使用,使食品质量的监管科学化。
但检测设备的配备和掌握检测设备的使用都需要一个过程,此外购置设备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力保证。
目前全国能够使用食品检测设备的也只是在一些省会类的大中城市,广大的农村基本上还没有条件配备。
1.2.2.2监管执法装备。
农村市场分布较为分散,监督管理地域广泛,缺少必要的交通工具,必然出现监管缺位。
近两年,就鹤壁市来说,质监系统加大基层监管的装备投入,使每一个基层局都配备了相应的车辆,加强了基层质监监管装备水平,进一步确保了监管的装备保障。
1.2.2.3监管手段的技术装备。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国家对质监监管职能要求的提高,监管的信息化、电子化成为监管手段发展的大趋势。
电子计算机配备的水平和使用电子设备、实现办公自动化的水平,直接影响到质监监管的工作效率和效益。
1.3布局因素
农村市场分散、不集中。
大的有大型批发市场、小的有零星小卖点,形形色色,分布十分广泛,一些小规模的、零散的农村食品经营摊点时常脱离监管视线,成为监督管理的盲区,多方面导致食品安全监管任务重。
1.4信息因素
农民居住较为分散,信息传播手段有限,农民主动吸收食品安全的信息能力不高,给食品安全信息的快速流动造成了障碍。
因此,农村的信息不通畅,一些信息不能及时到达等现象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
2、主要介绍监管存在的难点问题。
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监管难度与消费责消费意识、生产加工经营者职业素质、监管执法成本紧密联系。
在社会发展的当今阶段如何
确保农村食品安全不是一两个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3、针对出现的问题所总结出相应对策
针对上述难点问题,质监执法监管除继续推广一些先进的经验以外,还应该重视一些长远的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研究,彻底消除食品安全源头隐患,以适应农村食品市场管理的要求。
3.1适应农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
农村的消费水平低和消费观念落后,关键还是受经济发达程度的制约,经济收入低而图便宜,是食品质量标准不高的根本原因。
假冒伪劣商品没有了购买欲望,就无处可去。
那么,怎么能够让农民不去购买质次价低的伪劣食品,又能够满足农民对食品的需求,还能适应农民价格便宜的要求呢?
3.2适应经营者素质偏低、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的实际
3.2.1、进一步完善农村消费维权网络建设,加快“一会两站”建设,实现对农村消费维权的全覆盖。
农村消费维权网络的建设,不仅可以及时处理农村群众的消费纠纷,维护农村群众的合法权益,还可调动广大农民参与食品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的重要力量,进而弥补监管部门因力量达不到而监管不到位的工作漏洞。
3.2.2、利用多种形式,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
农村最常见的宣传工具就是墙报和小广播,充分发挥这两种宣传工具的作用,配以相应宣传资料,向农民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消费的知识,帮助农民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引导农民群众改变不良消费习
惯和心理,科学消费、健康生活。
特别应重视对留守老人、儿童的教育引导,提高农民辨别食品好坏、优劣的能力,力求让他们做到不干不净的不买、假冒伪劣的不买、来路不明的不买。
3.2.3、完善食品安全警示制度,使农村食品安全公示制度制度化。
综合申诉举报、执法检查、质量抽检、案件查处等信息,发布消费警示,及时将不合格食品公示出来,指导消费。
加强农村食品市场安全监管,首先要重宣传。
要利用电视、报刊、传单、标语、举办假冒伪劣商品展览等载体,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的食品安全知识,不断增强农民的维权意识。
总之,现有的质量技术检测部门要进一步扩大食品检测的范围和检测项目,加强沟通与协作,做到各部门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切实形成合力,共同筑好食品安全监管的“防护墙”,全面确保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