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氮污染 PPT

合集下载

地下水污染与治理PPT演示课件

地下水污染与治理PPT演示课件
原作用:天然水若与含有机物的围岩(油泥、石油等) 接触,或受到过量的有机物污染,碳氢化合物可以使水中 的硫酸盐还原。 CH4+CaSO4=CaS+CO2↑+2H2O CaS+CO2+H2O=CaCO3↓+H2S
蒸发浓缩作用:在干旱地区,内陆湖和地下水正在经历盐 化作用。蒸发浓缩沉积顺序是Al、Fe、Mn的氢氧化物, Ca、Mg的碳酸盐、硫酸盐和磷酸盐,Na的硫酸盐,Na、 K的氯化物,Ca、Mg的氯化物,最后为硝酸盐。
6
地下水的形成条件
(1) 岩层要具有能容纳重力水的空隙 (2) 具有储存和聚集地下水的地质条件
岩层下有隔水层,使水不能向下漏失; 水平方向有隔水层阻挡,以免水全部流空。 只有这样才能使运动在岩层空隙中的地下 水长期储存下来,并充满岩层空隙而形成 含水层。 (3) 具有充足的补给来源
7
地下水分类
– 全世界每年排出的尾矿砂及废石在100亿吨以 上
– 我国现有8000多个国营矿山和11万多个集体矿 山,堆存的尾矿达40亿吨以上,且以每年数亿 吨的速度增长
– 分布在全国15个省、30多个地县境内的铀矿山 目前采掘的废石总量达2.8亿吨,而分布在全国 8个省、13个地县境内的铀水冶厂多年累计排 出的尾砂量达3亿吨
– 污染物的排放量:化学需氧量18.8万吨,悬浮 物12.2万吨,重金属18.5吨,挥发酚92.4吨, 氰化物9.8吨,砷4.8吨
– 污水除了使颍河污染外,郑州、平顶山、许昌、 漯河和阜阳等市的市区及河道两岸的地下水遭 受了挥发酚、汞、氰化物、砷、六价铬和重金 属污染
33
34
35
工业废渣
• 资料
3、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
2
第一章 基本概念

地下水污染评价-第四讲ppt课件

地下水污染评价-第四讲ppt课件
13
• 计算公式:
7
Di (W j R j ) j 1
Di 为DRASTIC指数;Wj 为因子j的权重;Rj 为因子评分。
DRASTIC提供了两组权重系列(见表1): 一组适用于一般条件 下的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另一组则是专门为强烈的农业活动区 设计的,也称为农药DRASTIC指数,是一种“特定污染物脆弱性 评价”方法。
松散介质含水层:颗粒大小与渗透性 固结岩石含水层:裂隙与岩溶管道
对于固结岩石含水层,可根据含水层中裂隙和 层面的发育程度进行评分。
如裂隙中等发育的变质岩或火成岩含水层 介质的评分为 3。
但当裂隙非常发育时,为了表示含水层具 有较大污染可能性,应把评分值定为 5。
相反,当变质岩或火成岩中裂隙发育程度 很低,单位给水度很低,评分值可定为 2。
10
“内在污染脆弱性评价” 方法主要包括:
• DRASTIC法 • GOD法 • SEEPAGE法 • AVI评分系统 • SINTACS法 • ISIS法 • EPIK法 • DIVERSITY法等
11
第二节 DRASTIC模型
• 模型简介
DRASTIC模型是1985年由美国水井协会 (NWWA)和美国环境 保护局(EPA) 合作开发的用于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的一种方 法,它综合了40多位水文地质学专家的经验。该方法用于 Columbia、Wyoming等40个县区的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并 被加拿大、南非等国家采用。
• 土壤介质强烈影响地表入渗的补给量,同时也影响污染物 垂直向包气带运移的能力。
– 细粒沉积物,如淤泥和粘土,可大大降低土壤的渗透性,限制污 染物向下运移。
– 而且在土壤层中污染物可发生过滤、生物降解、吸附和挥发等一 系列过程,这些过程大大削减了污染物向下迁移的量。

地下水污染(课堂PPT)

地下水污染(课堂PPT)
无论对于人类还是环境,水中含有硝酸盐都是一个问题。因为硝酸盐 会转变为容易引发癌症的亚硝酸盐。另外,硝酸盐会在大海和海岸边 催生出大量的海藻。海藻泛滥会导致大量水生动物死亡。
21
地下水源正在我治们理脚下发出哀叹, 解决这场环境危机刻不容缓
22
1.可以通过学习借鉴国外治水理念和 技术,加快推动我国水利改革发展。 例如: 电子束辐照处理印染和造纸工业废水 是一项高新环保技术,对标美国EPA (美国环境保护署)电子束辐照生物 固体标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规范 和标准建设工作尚属空白。
10
四、地下水污染的方式和途径
1.直接污染 污染物直接进入含水层,在污染过程中,污染物的性 质不变。 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方式。 2.间接污染 由于污染物作用于其他物质,使这些物质中的某些成 分进入地下水造成的。
11
途径
1.间歇入渗。大气降水或其他灌溉水 使污染物随水通过非饱水带,周期地 渗入含水层,主要是污染潜水。 地表废物堆、垃圾填埋场、饲养场、 污灌的地下水、农田
地下水污染
1
地下水
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 的水。
2
地下水是人类的“储备军”
1.地下水以其稳定的供水条件、 良好的水质,成为许多地区生活 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之 一。在全国655个城市中,有400 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约占 城市总数的61%;北方地区65%的 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 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
25
愿我们每个人重视地下水保护
26
23
2.政府要加强地下水的管理,一旦发现 地下水遭受污染,就应及时采取措施。 要求供水单位应当加强监测。要严格要 求相关企业,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 工业废水进行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到自然 界中。进一步加大了处罚力度,提高罚 款上限,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难题。

《地下水污染》PPT课件

《地下水污染》PPT课件
38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实现功 能的一种设计方式。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按键
PCBA
开关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尽量选择 平头类的按键,以防按键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间隙建议 留0.05~0.1mm,以防按键死键。 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算累积公 差,以防按键手感不良。
12
放射性污染物
如226Ra、238U、232Th等,这类污染物只在局部地方发现。铀 矿开采和精炼,原子能工业、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等。
生物污染物
细菌和病毒, 地下水中已发现了20多种。多出现在农村
复合污染物,共存污染物
13
二、污染来源
污染来源众多,分类不同
1、按成因: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 天然污染源:天然存在的,由于人类活动影响进入
第七章 地下水污染
1
目录
7.1 地下水污染(含义、特征) 7.2 污染物、污染源、污染途径 7.3 常见地下水污染 7.4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2
7.1 地下水污染
人类活动造成水体质量恶化
天然环境下,地下水中某些组分 含量较高,不适宜人类饮用
3
一、地下水污染的含义
关于地下水污染,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的定义。 不一致或矛盾之处主要集中在:
有机指标 数
年份
114 1979
Hale Waihona Puke 78 207 35 106 88 54 171 5 53 39 1996 2002 1985 2006 1992
96 54 2001
41
氯代烃类:
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金属清洗、脱脂和干洗 等现代工业中。

第七章地下水污染-PPT精选文档

第七章地下水污染-PPT精选文档

径流型
(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 以地下径流的形式进入 含水层)。
废水处理井、岩溶管道、海水入侵
7.3 常见的地下水污染
一、地下水氮污染及其转化机理
(一)地下水中氮的来源及其存在形式
氮的来源 天然来源:天然土壤中的硝酸盐; 人为来源:化学肥料(尿素、碳酸铵[(NH4)2CO3]、硝酸铵 (NH4NO3)、硫酸铵[(NH4)2SO4] 、铵水等); 农家肥(动物废物); 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拉圾
位置 1
年份 1975 2019
SO4 237.7 529.84 180.1 632.0
Cl 608.0
Na 378.4
TDS 1.64
1585.59 1041.7 3.87 127.6 491.2 220.8 396.1 0.97 2.09
2
1975 2019
据: 水环所科研报告
7.2 污染物、污染来源、污染特点及污染途 径
有机污染物 最常见、检出率高的是氯代烃类 (TCE,PCE, TCA,
DCE, DCA), 其次是单环芳烃(BETX等)。它们的特点是 浓度低,ppb级或ppt级,大多是有毒的“三致”物;局 部污染的多,大面积的污染少。
ppm, Parts per million 百万分之几, 10-6 ,相当于mg/L ppb,Parts per billion 十亿分之几, 10-9 ,相当于ug/L ppt, Parts per trillion 万亿分之几, 10-12 ,相当于ng/L
2、按分布形式:点污染源、线污染源、面(分散)污染源
3、五类主要污染源
地下储存罐 化粪池 农业活动
城市垃圾填埋
污水坑
三、污染特点 1、隐蔽性
污染物浓度低,往往无色无味,难以觉察和发现;

地下水污染ppt课件

地下水污染ppt课件
.
2.连续入渗。污染物随补给水不断地 渗入含水层,主要污染潜水。 废水坑、化粪水层之间的越流。污染物是通过越流的方式从已 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咸水层)转移到未受污染的 含水层(或天然淡水层)。
.
4.径流型。污染物通过地下径流进入含水层,即通过废水处理井,或 者通过岩溶发育的巨大岩溶通道,或者通过废液地下储存层的隔离层 的破裂进入其他含水层,污染潜水或承压水。
.
2.政府要加强地下水的管理,一旦发现 地下水遭受污染,就应及时采取措施。 要求供水单位应当加强监测。要严格要 求相关企业,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 工业废水进行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到自然 界中。进一步加大了处罚力度,提高罚 款上限,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难题。
.
3.要做到因地制宜,我国不同地域间环境差异较大,污水处理方式不 能过于单一,尽量选用简单实用的方法。 4.使用高效的灌溉技术及科学的耕作方式, 寻求科学合理的施药施肥 技术, 尽量少施化肥、少施农药。 5.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 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 应当采取保护性措施,防 止地下水污染。
水我们可是 要一年365 天都要喝的
.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由于德国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加剧,
水资源处理难度加大、成本提高,
使自来水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地区涨幅甚至达到62%。同时,德国政 府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德国境内约1/3监测点的硝酸盐含量超标, 几乎所有监测点硝酸盐指标都在近几年内存在不同程度的上升。农业 施肥是主要污染原因,多年矿物肥料和粪水直接排放到土地上使地下 水遭到严重污染。
地下水污染
.
地下水
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 的水。
.
地下水是人类的“储备军”

地下水污染治理PPT课件

地下水污染治理PPT课件
第243页/共34页
4 治理效果
上述调查和监测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做了专题报告,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1年~2002年对 管线及泵站的油污染源进行了治理,基本切断了油污染源。
第254页/共34页
4 治理效果
监测资料显示:至2005年,地表水石油含量逐渐,河流恢复了天然背景值,地下水环境中污染晕已逐渐 缩小,地下水环境中的石油类已低于检出限值。
第3209页/共34页
5 启示与建议
⑷事实上,从区域乃至全国,目前地下水 富集区的绝大部分动态监测网是原为地下水资 源评价和指导开采而设,而非为污染监测而设, 能符合污染监测要求的监测网仅是极少数。
第310页/共34页
5 启示与建议
⑸大多数严重污染地下水的污染源及污染晕由于已有监测 网并非是专门污染监测网的局限性而不能受到监测和监督,污 染源不能得到及时切断而使污染持续发展,将不仅影响地下水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将危害子孙 后代的用水安全。
第321页/共34页
5 启示与建议
开展“地下水抢救性保护专项工作” (水文地质工作新的工作领域, 勘察向保护的转移): 地下水污染勘察; 地下水污染治理; 地下水污染专门监测网建设;
第332页/共34页
谢谢大 家!
第343页/共34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4页/共34页
污染物
标准值 污染物数量 (mg/l) (kg/d)
污染物
标准值 污染物数量 (mg/ (kg/d)

0.001
氰化物
0.05
0.5

0.05
0.5
石油类
0.05
0.5

0.01
0.1

钟佐燊-地下水氮污染(二)

钟佐燊-地下水氮污染(二)
埋深小,有机碳在包气带消耗少,潜水有机碳高,DO低,反硝化作用强,所 以NO3–N低。
实例五:采样井点类型NO3–N浓度的明显差异 (江苏常州)
采样井点类型
大口井
水泵井
NO3―(mg/L) NH4+( mg/L)
0.36―145 <0.02―5.01
18―0.01 <0.02―0.97
难以解释:
1。大口井取的是已长期暴露于空气的死水,原水中的NH4―N硝化为NO3–N, 所以NO3―浓度高,但也有大口井水样中的NO3―和NH4+浓度都不高的情况。
(3)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拉圾
۩城市生活污水中中主要是NH4-N,其次是有机氮。 北京城市污水:总氮大于20mg/L,最高100 mg/L以 上;NH4-N大于15 mg/L,最高可达几十mg/L。
۩城市生活垃圾也有很高的含氮量。 美国20个城市固体废物堆淋滤液中的NH4-N平均值为 218mg/L。
Eh值<250−300mv产生反应, 微氧条件也产生反应 淹水土壤利于反硝化
含水量低不利于反硝化
C/N > 2反硝化反应完全
6.包气带 岩 性结构
7.潜水埋深
8.含水层 类型
颗粒粗利于硝化 粗细相间不利于硝化
埋深大利于硝化
潜水利于硝化 承压水不利于硝化
颗粒粗不利于反硝化 粗细相间利于反硝化
埋深浅利于反硝化
2.放射性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
放射性污染物 ۩美国发现了19种,如226Ra、238U、60Co、90Sr等 这类污染物只在很局部地方发现
生物污染物 ۩细菌和病毒 多出现在农村和无集中处理的分散供水点
4.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问题
为什么除Cr外其他金属污染物极少见?因为 ۩Cr( Ⅵ ) 在水 中以 络阴 离子 ( CrO42-、 HcrO4–和 Cr2O72―),不容易被吸附;

地下水污染及治理PPT

地下水污染及治理PPT

途径
一、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 1、 沿海地区的海咸水人侵。
这是我国最突出的区域性的人为因素 引发的地下水污染问题, 主要发生在 渤海沿岸, 其中最严重的是胶东的莱 州湾地区。据有关研究报告, 莱州湾 地区现代海水入侵面积已达 733.4平 方公里, 其中莱州市占274.5 平方公 里。位于黄海沿岸的青岛市, 也出现 海咸水人侵, 引起城市供水水源地的 污染。海咸水人侵造成大批机井报废、 耕地丧失灌溉能力、工业产品质量下 降, 更严重的是造成人、畜用水发生 困难
二、地下水污染处理技术
而下游分水岭法则是在受污染水 体下游布置一排注水井注水,在 下游形成一分水岭以阻止污染羽 流向下游扩散,同时在上游布置 一排抽水井,抽出清洁水并送到 下游注入。同样,水动力控制法 一般也用作一种临时性的控制方 法,在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初期用 于防止污染物的扩散蔓延。
水动力 控制法
物理化 学处理
二、地下水污染处理技术 ③土壤改性法。利用土壤中的粘 土层,通过注射井在原位注入表 面活性剂及有机改性物质,使土 壤中的粘土转变为有机粘土。经 改性后形成的有机粘土能有效地 吸附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物理化 学处理
二、地下水污染处理技术
原位生物修复的原理实际上是自然生 物降解过程的人工强化。它是通过采 取人为措施,包括添加氧和营养物等, 刺激原位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强化污 染物的自然生物降解过程。通常原位 生物修复的过程为:先通过试验研究, 确定原位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能力, 然后确定能最大程度促进微生物生长 的氧需要量和营养配比,最后再将研 究结果应用于实际。
二、地下水污染处理技术
水动力控制法
水动力 控制法
水动力改变地下水的水力梯度,从而将受污染 水体与清洁水体分隔开来。根据井群系统布置方 式的不同,水力控制法又可分为上游分水岭法和 下游分水岭法。上游分水岭法是在受污染水体的 上游布置一排注水井,通过注水井向含水层注入 清水,使得在该注水井处形成一地下分水岭,从 而阻止上游清洁水体向下补给已被污染水体;同 时,在下游布置一排抽水井将受污染水体抽出处 理。

地下水环境工程课件2总结

地下水环境工程课件2总结

第一节 病毒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迁移
三、病毒迁移过程 病毒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迁移主要经历吸附和 失活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使得病毒在迁移过程中 数量不断减少,即病毒衰减。 病毒吸附:病毒粒子黏附在土壤或蓄水层物质表 面从而丧失其移动性的过程。 病毒失活:病毒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丧失其对宿 主的感染能力。
四、地下水污染的特点与途径
1. 地下水污染的特点 地下水污染是水圈污染的一部分,但地下水污 染与地表水污染明显不同,具有三个特点。 隐蔽性 延缓性 难以逆转性
四、地下水污染的特点与途径
2. 地下水污染的方式 2.1 直接污染 直接污染是指地下水中的污染组分直接来源 于污染源,污染组分在迁移过程中,其化学性质 没有任何改变的污染。 由于地下污染组分与污染源组分的一致性, 因此较易查明其污染来源及污染途径,这是地下 水污染的主要方式。在地表或地下以任何方式排 放污染物时,均可发生此种方式的污染。
第一节 病毒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迁移
4.4 地下水离子浓度和组成 4.5 迁移速率的时空变异性
地下水环境工程-特殊类型地下水污染
第二节 地下水氮污染
第二节 地下水氮污染
一、氮污染的危害
中国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以地下水作为饮 用水时,水中的NO3-N不应超过20mg/L。WHO、EU和 USA规定不应超过10mg/L(相当于NO3含量45mg/L)。 硝态氮为具有强烈致癌特性的亚硝酸类化合物的合成 提供了物质基础。亚硝酸盐在人体内能合成强致癌物质亚 硝胺,可以诱发消化系统疾病。 严重的氮污染使浅层地下水的Eh下降到≤250mV,使 溶解氧被消耗殆尽,进而使还原态物Fe2+,Mn2+,As3+, Hg2+和Cr3+等在水中富集,最终使浅层地下水成为无氧毒性 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氨氮对水生生物有毒害作用
硝酸盐影响人来健康:硝酸盐 、 亚硝酸盐: 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胃癌
氨氮浓度及其相应的毒理作用:
>1mg/L
水生生物血液结合 氧的能力降低
NO3--N>10mg/L
会引起婴儿高铁血 红蛋白症
S O
W T
>3mg/L
1~4日内可致金鱼、 鳊鱼死亡
NH3-N>50mg/L
水和溶解态硝酸根的向下移动受重力以及土壤水势差 和化学势差的控制。硝酸盐向深层移动取决于两个条件: 存在硝酸盐和水向下移动。特别是有过量水向下渗漏, 对含氮物质进行淋滤,加剧了地下水氮污染。
Part Three 国内外治理措施及成果
国内治理情况 国外治理情况
3、1国外治理情况
由于国外的氮污染和国内氮污染的污染来源有差别,所 以国外在治理氮污染方面更着重于地下水的保护和管理。对 于地表水氮污染的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普遍在政策和制 度方面入手,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采用适当的措施 来保护,一般经过一段时间,污染会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比 如,英国泰晤士河的治理以及法国巴黎塞纳河的治理。
如今我国的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各大流域 的水资源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比如海河流 域的北京平原农业地区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严 重,其深层地下水的硝酸盐污染也值得注意;滇 池流域硝酸盐的超标率达到了70%;西北内陆的 银川地区的潜水中氨氮超标率高达30%,其承压 水中的氮污染也是十分严重。
由此可见,在我国的各大地区,治理地下水 氮污染都已经迫在眉睫,特别是硝酸盐污染,更 是重中之重。
酒厂60
氮在水中的存在形态:
有机氮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尿 素、其他(硝基、胺及铵类 化合物)
无机氮 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
氮素污染的危害:
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水生植物和藻 类的异常增值、水华和赤潮
增加了给水处理的成本:
引起水体缺氧: NH4++2O2 NO3-+2H++H2O+能量
2、1水体中氮元素的来源
农业来源
氮肥的使用率很高但是只有30%-40%的氮得到了利用,如此一 来,大量的氮肥残留在土壤中无法被作物吸收,只能随着雨 水的淋滤不断下渗,进入地下水中,在随着地下水的流动而 运移。虽然地下水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是无法净化大量的氮 元素。这些多余的氮就会经过化学作用生成“三氮”,导致 地下水的氮污染。
为未驯化的甲烷菌 活性的50%IC值
NH4+-N>400mg/L
严重抑制亚硝酸菌 的生长和繁殖
2、2 氮污染机理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 改,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 颜色、行距等进行修改。建议正文8-14号字, 1.3倍字间距。
2、3 总体氮元素的大致循环过程
人来活动
城市污染、浸滤液、 大气沉降、地表径流
氮元素的来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中使用的含氮农化产品。其中 化肥的使用是农业区氮元素的主要来源,生活污水是生活聚集地氮污染的主要 来源,工业废水是工业区氮污染的主要来源。污水中的氮有4种形态,即有机氮、 氨氮、亚硝酸氮(少量)和硝酸盐氮(硝化过程的最终产物),典型污水中总氮含量 约为40~50mg/L。
但是随着一系列问题的暴露,发达国家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管 理与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地下水水资源氮污染的形势 仍然十分严峻。
世界上主要氮污染地图
1、2 国内地下水氮污染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逐渐聚集在 经济发达地区,导致大量的含氮生活污水和农化 产品进入土壤,影响了地下水原有的离子平衡。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 改,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 颜色、行距等进行修改。建议正文8-14号字, 1.3倍字间距。
硝化作用
硝化作用:硝化作用指氨在微生物(硝化细菌)作用下 氧化为硝酸的过程,通常发生在通气良好的土壤、厩肥、堆 肥和活性污泥中。硝化作用由自养型细菌分阶段完成,第一 阶段为亚硝化,第二阶段为硝化。
2、1水体中氮元素的来源
日常生活中的来源
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氮污染主要 是有机氮,包括蛋白质和氨基酸 等。 两种物质的存在形式包括生活 污水中的食物残渣及含氮的洗 涤剂等。
2、1水体中氮元素的来源
工业来源
来源
有机氮浓度mg/L
纺织废水
8
制药废水
500
锅炉渣洗水 10~260
化肥废水
200~940
发电厂清洗水 2800
对于地下水氮污染的治理,国外的生物反硝化法和渗 透反应墙等技术已经开始开展大田试验了。
生物反硝化法
生物硝化反硝化法去除废水高氨氮水处理方 法,生物硝化反硝化是应用最广泛的脱氮方 式。由于氨氮氧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 曝气费用成为这种脱氮方式的主要开支。短 程硝化反硝化(将氨氮氧化至亚硝酸盐氮即 进行反硝化),不仅可以节省氨氧化需氧量 而且可以节省反硝化所需炭源。用合成废水 (模拟含高浓度氨氮的工业废水)试验确定 实现亚硝酸盐积累的最佳条件。
地下水氮污染
Groundwater nitrogen pollution
目录
01 地下水氮污染现状 02 氮污染的机理分析 03 治理方式及其成果
Part One 地下水氮污染现状
外国地下水氮污染现状 我国地下水氮污染现状
1、1 国外地下水氮污染现状
如今在西方发达国家,地下水氮污染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但是在1840年工业革命开始后,大多数最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 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些水资源氮污染的案例。
我国氮污染调查
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表明,地下水中的三氮: 氨氮(NH3),硝酸盐(NO2),亚硝酸盐(NO2)超标十分明显
氮污染调查视频
Part Two 地下水氮污染机理分析
氮污染的主要来源 氮污染机理 总体氮元素的大致循环过程 氮污染的影响因素
2、1水体中氮元素的来源
1
2
自然来源
大气降水、降尘; 非市区径流;生物固氮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 改,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 颜色、行距等进行修改。建议正文8-14号字, 1.3倍字间距。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也称脱氮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 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 的过程。
氮污染的影响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