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半命题作文审题技巧
半命题作文题目技巧和方法
![半命题作文题目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29bbfd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a.png)
半命题作文题目技巧和方法
一、关键词,点明主题。
半命题作文嘛,你得先找到那个关键词。
比如“我的_____生活”,你看,“我的”就是你的视角,“生活”就是你要聊的内容。
你可以填“多彩”、“简单”或者“忙碌”,这样一下子主题就清
晰了。
二、脑洞大开,联想起来。
有了关键词,接下来就得开动脑筋联想了。
比如“难忘的
_____”,你可以想到“难忘的旅行”、“难忘的比赛”,甚至是
“难忘的一堂课”。
这些联想都能让你的作文内容更丰富。
三、创新表达,让语言“活”起来。
作文嘛,就是要让人读起来觉得有意思。
你可以试着用口语化
的方式来表达,让语言更接地气。
比如,说“我的假期特别充实”,你可以写成“我那假期,简直忙得跟陀螺一样,但心里特满足!”
这样的表达是不是更有趣味性呢?
再比如,如果你写的是“我眼中的世界”,你可以用这样的口语化句子来开头,“我眼中的世界啊,就像个大型party,有时候热闹得不行,有时候又安静得让人心慌。
”这样写,是不是感觉更亲近、更真实呢?。
半命题作文审题方法例说
![半命题作文审题方法例说](https://img.taocdn.com/s3/m/b0597853ad51f01dc281f1cf.png)
半命题作文审题方法例说半命题作文。
是一种补充式命题。
有时要我们补充的是定语,有时是状语,有时是补语,有时是宾语,有时是谓语,有时是主语。
也就是说,各种句子成分都可能要我们补充。
自恢复高考制度30多年来,高考一直没有用半命题的形式出过作文题。
2009年,湖北卷、福建卷首次使用了这种形式,引起全国广大考生的高度关注。
半命题作文,需要我们补上空缺的成分。
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审题的过程。
应该怎样审题呢?我们结合湖北卷和福建说一说。
我们先看湖北卷请以《站在——的门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不限。
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
④不少于800字。
题目需要我们补的是定语。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定语?如果将“门口”理解作一个比喻的喻体,那么我们补出的定语就是这个比喻的本体,如“希望”“理想”“成功”“机遇”“奋斗”“亲情”“友谊”“理解”“事业”等;如果将“门口”理解为现实生活中我们日日见到的“门口”,那么我们补出的定语可以是“我家”“教室”“宿舍”“餐厅”“礼堂”等。
需要指出的是,对“门口”的理解不同,写法也不相同。
将“门口”理解为一个比喻的喻体,那么我们在写时就应该注意点题,做到虚实结合;将“门口”理解为现实生活中我们日日见到的门口,那么我们编述的故事、抒发的感情、发表的议论等,就都应该和定语有关。
补什么样的定语,应该从我们的生活实际出发,从我们的思想实际出发,从我们的写作实际出发来决定。
一句话,补上的定语应该有利于我们水平的发挥。
比如我们擅长展开想象,而且平常做过一些训练,那么就不妨将补出的定语定为“童话”“神话”“天堂”“地狱”等。
再如我们对教材上的课文学得很熟,并且善于发挥,就不妨将补出的定语定为“项脊轩”“三味书屋”“百草园”“滕王阁”“岳阳楼”等。
我们再看福建卷:这也是一种________请先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形成完整的题目,然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半命题作文如何审题
![半命题作文如何审题](https://img.taocdn.com/s3/m/e0cf5e6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f.png)
半命题作文如何审题语文是我们很熟悉的一门课程,我想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明白作文写作的重要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半命题作文如何审题,欢迎大家前来观看!半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篇1语文是我们很熟悉的一门课程,我想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明白作文写作的重要性。
作文在我们的语文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写好作文对于我们大家学习的帮助是巨大的。
掌握一定的技巧十分的有必要,半命题作文审题技巧对于我们大家的半命题作文的写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有些半命题作文虽然没有提供备选内容,却限制了我们补题的范围。
如: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涵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
请以“生活需要”为题,写一篇文章。
看了以上文题,如果我们补题时填“追梦的艰辛”或“成功的喜悦”或“挫折的苦痛”等,那么就偏题了。
仔细阅读以上题目,我们可以发现文题提供的“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只是生活的处境而非补题的备选内容,文题的重心是“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我们补题的内容应从这方面去考虑。
文题补充完整后,我们对这一个完整的题目还得审视一下。
把它读读,看文题是否通顺,语意是否明确,语法是否正确,在通顺准确的基础上力争做到简明、生动。
最后我们再按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进行写作。
话题作文如何审题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特别是话题作文题,文题之前多有一段导语,这些导语,或激发想象,或启迪思维,或优美精粹,或含蓄深刻,能撩拨学生的写作激情。
可别小觑这些导语,它们也是作文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考生理应对此引起重视。
1.看“导语”是否暗示了选材范围。
如“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眼神,一句温馨的鼓励或劝告,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甚至于一滴雨水、一缕春风、一行文字、一幅画面等,于不经意间怦然拨动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它其实为“怦然心动的感觉”这一话题指明了选材范围。
2.看“导语”是否点示了立意角度。
半命题作文技巧和方法
![半命题作文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776524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c2.png)
半命题作文技巧和方法在学生时代,写作文可是一件让人又爱又恨的事儿。
尤其是半命题作文,就像一个半遮面的神秘佳人,等着你去揭开那另一半面纱,给她一个完整而精彩的面容。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唠唠半命题作文的那些技巧和方法,都是我自己在写作路上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实战经验”。
咱先来说说这审题。
拿到一个半命题作文题目,可别着急动笔,得像侦探一样,仔细琢磨题目中给出的那一半信息。
比如说有个题目叫“_____伴我成长”,那你就得好好想想,到底是什么能伴你成长呢?是书籍?是朋友?是一次难忘的旅行?这时候,你的大脑就得像个超级搜索引擎,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过一遍筛子。
我记得我当初写这个题目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书籍伴我成长”。
为啥呢?因为我从小就是个书虫,对书那叫一个痴迷。
小时候,家里的书不多,我就天天往图书馆跑。
那图书馆离我家可不近,每次去都得走上个二十来分钟。
夏天的时候,太阳火辣辣的,走在路上感觉自己都要被烤化了。
可一想到图书馆里那一本本等着我去探索的书,这点热算啥呀!冬天就更惨了,寒风呼呼地吹,吹得我脸蛋通红,手脚冰凉。
但只要一迈进图书馆的大门,闻到那熟悉的书香,瞬间就觉得温暖了。
我在图书馆里,就像掉进了知识的海洋,什么童话、小说、科普读物,我都看得津津有味。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看到了一本,那精美的插画,优美的文字,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
我找了个角落,席地而坐,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不知不觉,天都黑了,图书馆要关门了,我才恋恋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一步三回头地离开。
从那以后,就成了我心中的宝藏书籍,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书籍伴我成长”这个想法。
选好了题目中的“另一半”,接下来就是构思文章的结构了。
这就好比盖房子,得先有个框架,才能往上添砖加瓦。
一般来说,开头可以来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把读者的胃口吊起来。
比如说,你写“那次旅行伴我成长”,开头就可以这样写:“在我的记忆长河中,有一次旅行,如同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成长的道路。
命题和半命题作文如何审题
![命题和半命题作文如何审题](https://img.taocdn.com/s3/m/6f3055a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0.png)
教学方圆命题和半命题作文如何审题昆明市五华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 赵吉惠命题和半命题作文是较为常见的作文题目形式。
在 命题和半命题作文的审题过程中,应注意什么要点?一、准确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在一次区级的九年级统一考试中,语文学科的作文题目是“______里也能学语文”。
这个题目是想要引导学生从更广阔的角度去理解“语文”的含义,去思考学习语 文的方式和途径。
但是在批改作文的时候,阅卷老师发 现:不少学生把题干中的“语文”等同于“语文课”“语文作 业”“语文课本”,把题目理解为“换个地方上语文课”“换 个地方做语文作业”。
例如,“在公园里也能学语文”,就是 在学校做不完的作业拿到公园里去,找个石桌子坐下来 写作业,就顺利地做完了;“在月光里也能学语文”.就是 白天怎么也背不下来的古诗,晚上在月光下突然就背出 来了;“在超市里也能学语文”,就是说自己能够在超市这 种嘈杂的环境里也能坚持完成语文作业。
其实,这个题目中的“语文”有两层含义:一个含义是 具体可见的、大家很熟悉的“语文课本”“语文作业”;还有 一个含义是抽象的,指的是语言和文学、文化的简称,包括 “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等很多内容。
命题者在 命题时,包括很多语文老师都会自然而然地理解成第二种 含义,但有一部分学生就理解成第一层含义了。
那么,对“语文”这个词这两层含义的理解,在写作文 立意构思时有没有高下之分呢?还是有的。
因为“语文”其 实是一个大的概念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语文能力是一 项综合性的能力。
如果仅仅把“语文”一词理解成“语文作 业”“语文课本”,这就显得太狭窄了。
【启示】作文题中带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又没有相应 的引导语和提示语,可以多向词语的“抽象”层面去思考。
比如,《原来春天一直在我身边》春天”可以指人们 公认的“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立春至立夏期间”,也可以指“温暖”“关怀"“爱”等。
有一道中考作文题是《潜台词》,既可以指“在某一话 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 思”,也可以指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件物品。
命题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
![命题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e13e78dfad6195f302ba672.png)
专题五:命题、半命题作文一、命题作文(一)审题技法1.审题目限制。
作文题目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限定词,在审题过程中要尤其注意,否则会出现偏差。
如:《一次特别的拜访》“一次”限制了选材范围:一次,而不是多次。
“特别”限制了写作的范围:要写出这次拜访的不同之处。
“拜访”的对象可以是现实中某个德高望重的人也可以是阅读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也可以把“拜访”看作与家人之间的一件小事等。
2.推敲题眼。
题眼是指题目中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语。
题目是句子的,句中动词往往是“题眼”;题目是短语的,往往其修饰语或点明中心的词语是“题眼”。
如:2019·咸宁《人生从诚信起航》题眼:诚信2019·黄石《遗憾,从未缺席》题眼:遗憾2019·荆门《这样玩,真好!》题眼:这样2019·湘西州《向祖国献礼》题眼:献礼3.审导语。
导语大多有引出题目、阐释主题、提示写作范围和人称、提示选材范围和角度、提示写作重心等方面的功能,认真阅读导语,可有效避免写作跑题。
4.领会题目的“言外之意”。
多角度理解题目中关键词句包含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等。
如《那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那一刻”,规定了时间范围,有追忆的性质;“我的世界”,规定了对象;“春暖花开”,设定了情感基调。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就是那一刻,“我”觉得“我”所处的世界是那么温馨、美好。
因此,“那一刻”是“我”动情的一刻,难忘的刻。
注意,文中的事情必须与“我”的世界有关,并且不能没有任何征兆就春暖花开了。
以上四个方面是审题的切入点,具体如何审题尝试如下两个技巧:(1)设问引领法。
(2)添枝加叶法。
(二)立意技法1.向下一步,跳出大众化立意,深挖一层,确定主旨。
立意时,要紧抓题目往深处想。
如2019·衡阳《想写你的名字》。
探究“想写你的名字”的原因:因为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或某个地方人可以是亲人、朋友、恩师、同学或历史人物、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新时代默默奉献的人物……;“物”可以是给自己带来启示,让自己感悟到一种积极健康的力量的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也可以是某个有文化、历史特点或是带有个人情感的地域,它们给自己带来的则是一种家国情怀、历史的厚重感,那些人、物或是地域给自己关心、爱护,为自己的人生之路指明了方向,让自己懂得了感恩,学会了自立,树立了信心,磨炼了意志,激发了自己的家国情怀“写你的名字”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心疼、祝福、思念、爱、感激、牵挂、赞美、崇敬……2.向上一步,以小见大,跳出个人情感,站到环保、国家、民族等更高的平台上进行立意。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https://img.taocdn.com/s3/m/22dc342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a.png)
作文题为我们的名字叫
显然命题者对
我们的界定是人称代词应当表现我们群体
的特点不管这群体是我们学生、我们家庭、
我们大众还是我们中国人民等等但应该是
人但有些同学以超越常规的思维对题目做
了一番脱胎换骨的改造拟出了我们的名字
叫水、我们的名字叫碳、我们的名字叫狼、
我们的名字叫胡杨、我们的名字叫标点等
等五花八门令人大跌眼镜但谁能说这种以
到了第二天英语竞赛开始了试卷发下来的时候 我又开始紧张了我努力地让自己镇定细细地看了一 下题目原来不少题目我都会这可让我喜出望外很快 我就把试卷答得满满实实的自然而然地我也就是第 一个交卷过了几天试卷终于发下来了我满心欢喜地 等待着但那个成绩却并不如我意一心的期待却变成 了满满的失落
回到家后我无力地躺在床上妈妈一看到我就说: 怎么考试不如意吗是不是那一次的竞赛
回首过去你一定感慨良多从一个懵懂孩童到一个花季少 年你没少累过、愁过、怨过甚至哭过但正因为你敢于正视 现实勇于超越自我才有了失意后的坦然 挫折后的不屈失败后的从容同时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经历 一次次的磨练跨越了一步步的艰辛你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 了大胆发问;你不怕失败乐于付出所以你变得成熟变得睿 智变得坚强变得充盈在前进的道路上你正在成长、进步; 在不懈地追求中你正在不断完善自我…… 请以我 因为我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自己的理解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说 真话叙真事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600字左右
提示
我限制了描写的对象 填入的前后两部分是因果关系 写作重点是产生某种感受的原因
半命题作文的特点 ——我的最爱
开放部分 材料作文
限制部分 命题作文
————我的最爱
主语景
人事
审题缺陷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4681a64ddccda38376baf4a.png)
4.命首尾部分:如《____,别再让我》,《____阅读____》。
三、易错点再现
1、拟题俗套,重复雷同。这种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写出的作文“撞车机率”也相当高。比如,《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大多数同学的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等,好像大家要“面对”的似乎不是“挫折”就是“成功”。又如,以《人生路上____多》为题写作时,大家拟的题目不是《人生路上朋友多》,就是《人生路上坎坷多》。不难看出,由于思维闭塞、缺乏创新,学生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这岂能不出现“千人一面”、千“空”一“词”的雷同题目现象!
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一、题型特点
半命题作文就是命题人限定题目一部分的内容,学生根据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半命题作文的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对学生来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性,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考生适当的选择余地。半命题形式既有利于考生个性的张扬,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2008年枣庄中考作文试题:
半命题作文:______在细微处
五、2008年山东德州中考作文题:
半命题作文:我依然_________”
六、请以“有时,我也想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1.命前半题:如《___我的梦想》;2.命后半题:如《告别___》;3.命中间部分:如《给___的一封信》;4.命首尾部分:如《___,别再让我__》。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与“填题”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与“填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87f70f52ea551810a6879e.png)
(四)具体的填题方法
1、具体事物填题法。 、具体事物填题法。 这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方式可以以小 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 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 “难忘的 难忘的___” 难忘的 可填上“一条红丝带” 叙写关爱他人, 可填上“一条红丝带”,叙写关爱他人, 关注生命的动人一幕; 关注生命的动人一幕; 《当我面对___ 时候》,可填上“那 当我面对 时候》 可填上“ 片绿叶” 托物言志, 片绿叶”,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愿做 绿叶、无私奉献的情操。 绿叶、无私奉献的情操。
四、学生审题、填题实践 学生审题、
1、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语 、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 从能张口说话起, 文。从能张口说话起,我们就开始了语文的 学习:跟父母长辈学,跟同学老师学, 学习:跟父母长辈学,跟同学老师学,跟熟 人朋友学,跟旁人路人学……跟形形色色各 人朋友学,跟旁人路人学 跟形形色色各 行各业的人们学:跟课本学,跟报纸学, 行各业的人们学:跟课本学,跟报纸学,跟 广播学,跟电视学……跟各种各样的媒体学。 跟各种各样的媒体学。 广播学,跟电视学 跟各种各样的媒体学 从教室到校门外, 从教室到校门外,到处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大 课堂。 课堂。 请以“ 请以“___,我的语文老师”为题 ,我的语文老师”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横线上可填 字的文章。 写一篇不少于 字的文章 名著、锻炼、阅读……”等词语。 等词语。 “名著、锻炼、阅读 等词语
3、特殊符号填题法。 、特殊符号填题法。
此法是借用数学、 此法是借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特 殊符号或公式来拟题, 殊符号或公式来拟题,适合于涉及几种 因素、内容上相互关联的作文。 因素、内容上相互关联的作文。这类标 题的作文在行文中必须恰当地体现公式 符号与社会现象、某种道理的契合点, 符号与社会现象、某种道理的契合点, 使形式和内容统一。 使形式和内容统一。 如以《当我面对“ 的时候》为题, 如以《当我面对“?”的时候》为题, 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上种种时弊的质疑。 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上种种时弊的质疑。
命题半命题作文审题技巧
![命题半命题作文审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13be9a4aeaad1f347933f37.png)
刚才的题目是 2008 年江苏常州题“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 篇文章”,这道题目,
, 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 ,题目中
或者杜甫对李白说,树叶对树根说,白云对蓝天说· ·····但“以初中生活为素材” ,“我”
再如“美丽的瞬间” ,你写的内容就得是瞬间发生的,不能像“三年前·
能“家里······学校······街头”写上好几幕。 请同学特别注意题目里的时间词如 :“一天”“冬天” ;地点词,
的态度,行文必然议论说理,当属议论文。
“……之风不可长” ,分明是抨击、批判不正之风,伸张正义,击浊扬清,此为本 文主旨。
黑色跟灾难往往联系在一起, 绿色往往跟希望里联系在一起, 从这个角度, 可以写汶川地震
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 常言道,题好一半文。从某种程度上说, 拟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品位的高低。 写好半命 题作文的关键在补题。而拟一个恰当的标题首先要审清题意。
二盯、情感 最近两年,中考命题老师都变成“情种”了,以往那种“马克思主义老太太”的淡漠 不多见了。比如这些题目, “你还会—— 得体会这里面的一往情深,再看这些题目,
,你得领悟其中蕴含的积极、进取、不屈的精神力量。而所有的体
三盯、副词 副词初看不起眼, 其实极重要。 这两年出现较多的副词有 “其实”“然”“真”“也”“最”。 如“门其实开着” ,“——其实很快乐” 。“其实”,包含着一个误会设计,
知道了,心中有数就成,时间控制在数秒以内,有些,则需要盯几眼,要推敲,
,花
上一刻钟也不为过。
一瞄 ,文体,
文体都可以写,有时题目本身的规定性就把某些文体排除在外了。
最适合写什么文体呢?最方便写洋溢青春激情的抒情文,
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审题与补题技巧)
![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审题与补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6682c5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0.png)
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审题与补题技巧)写作指导(审题与补题技巧)写作是一项需要思考和创造的任务,审题和补题是写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步骤。
下面,我为你提供三篇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指导,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巧。
1. 审题审题是写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你后续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
在审题时,你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其要求和背景,明确写作任务。
首先,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通常是具有明确要求或指示性的词语,如“描述”、“解释”、“比较”等。
理解并把握关键词能够帮助你明确写作目的和方向。
其次,留意题目的背景和限制条件。
题目可能会给出特定的背景信息,要求你针对该背景进行写作。
同时,题目中也可能存在限制条件,如要求在一定字数范围内完成,或者在一定的时间限制下进行写作。
了解背景和限制条件能够帮助你确定写作的内容和运用的写作方式。
最后,明确写作任务。
题目通常会要求你对某个问题进行描述、解释、或者比较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请确保你理解题目所要求的具体写作任务,并且明确把握要达到的写作目标。
2. 补题补题是指在审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调整自己的写作内容和观点。
补题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补充和扩展主题内容,二是考虑不同观点和角度。
首先,补充和扩展主题内容。
审题后,你可以思考如何进一步丰富和扩展你的写作主题。
例如,在描述一个事件的时候,你可以思考它的背景、发展过程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将你的写作更加生动和详细。
其次,考虑不同观点和角度。
写作不仅仅是对题目进行描述,也是表达个人观点和思考的过程。
在补题时,你可以思考不同的观点和角度,以丰富和加深你的写作内容。
通过呈现不同的观点,你可以展示你的思考深度和批判性思维。
3. 写作指导在完成审题和补题后,你已经有了明确的写作目标和内容,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写作过程。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你写作:首先,合理组织文章结构。
写作时,要注意合理的段落和篇章结构。
每个段落应该明确讨论一个特定的观点或事实,并且段落之间应有适当的连接和过渡。
初中作文写作技巧(半命题作文)
![初中作文写作技巧(半命题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fa6d46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4.png)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 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 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 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 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 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 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 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 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为了能让您有更直观的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设置了文本的最大限度,当 您输入的文字到这里时,已濒临页面容纳内容的上限,若还有更多内容,请酌情缩小字 号,但我们不建议您的文本字号小于14磅,请您务必注意。
第三步 明确要求 写出特色
01
有的半命题作文前有引语,要谨慎审视,提取关键词语
02
和切题联想。在文题的后面,往往都有一个“要求”, 常对诸如写作范围、角度、文体、字数等方面作了一些 限定。审这些要求的方法与全命题作文的相同,此不赘 述。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 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 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 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 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 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 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 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 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为了能让您有更直观的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设置了文本的最大限度,当 您输入的文字到这里时,已濒临页面容纳内容的上限,若还有更多内容,请酌情缩小字 号,但我们不建议您的文本字号小于14磅,请您务必注意。
中考半命题作文审题技巧
![中考半命题作文审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38d4b78dd3383c4ba4cd2c3.png)
“ “ “ “ “ 中考半命题作文审题技巧半命题作文是限制和开放的结合,是束缚与自由的统一。
这种形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空间和选材范围,易于考生动笔,表达自我的真情实感,是中考作文的一种常见的命题形式。
写好半命题作文,看似容易,但要彰显个性,显示才情,还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 准确审题,立意求深写好半命题作文,首先要认真审题,准确把握题目的内涵。
半命题作文因其给出一半的 题目,审题时,要紧扣题眼,在提示语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立意角度。
举例来看,2008 年江西省 中考作文试题“有时,我也想_________”前面有这样的提示:“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 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 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
”细读提示语, 我们会发现:文题是要求考生写出自我的真实想法与感受体验,是自我的“真情流露”,而且, 这样的想法是“不曾付诸行动的”。
其次是要注意问题中的限制性词语。
文题在“也”字上加了着重号,作了特别强调,“有时”也”这两个词语强调了所写的自我想法与平时一贯的想法应该是 不相一致,不尽相同,甚至可以说是标新立异的。
如在紧张中,产生放松自己,获取自由的想 法;在顺境产生,产生想经历一次磨砺自己的想法。
准确审题之后,我们还要深入思考:所写 的内容是否符合审题要求?是否正确鲜明?是否有健康积极向上的意义?如果答案是否定的, 应该继续寻求更佳的立意角度。
只有这样,你的文章的立意才会正确鲜明,才会高远而独特深 刻。
二、精心补题,材料求新写作半命题作文,补题是关键,谨慎补题于前,方能潇洒成文于后。
考场上,一般怕动 脑筋的同学往往会从后面的提示中选一词,因为这样最省事,又最保险。
殊不知,这样做,可 能出现很多“撞车现象”。
要想在众多相同题目中脱颖而出,难度系数就会增大。
我们应打破惯有的思维顶事,运用全方位、多角度的发散思维进行补题,联想和想象越奇特,则与其他同学 的区分度就越高,内容就越能独树一帜。
高考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附写作技巧及典例+审题立意+范文
![高考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附写作技巧及典例+审题立意+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91d3a0a9b89680202d82574.png)
高考作文--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附写作技巧及典例+审题立意+范文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1.填题要求(1)认真审题,反复推敲。
这类作文题,一般都有提示性导语,或举例,或说明,或限制,对这些导语要认真理解、反复推敲。
要看题目中有没有举例性的提示、语言说明性提示以及限制性的要求,提示里的选项有时不是你最擅长的,你可以选择自己更为熟悉的。
如果有限制要求,有的则要进行理解,有的可视为参考,有的则要遵从。
(2)精心构思,新颖独到。
在符合要求、切中题旨前提下,还应避俗求新,题文相符,让人读后能为之一震。
这就需要在填题上进行深加工了,并且题面的新与俗往往也制约了作文的新与俗。
半命题作文的常见失误:未认真思考,即匆匆地在横线上填入一个词语,稍稍想了一下就写,或写不出什么名堂来,于是想换题另写。
避免此类失误,还须在动笔前多想几分钟,选出多个可填入的词语,逐一比较,看填哪一个更利于自己写出更具体更富有新意的文章。
选定写什么之后,一定要认真想好怎么写,有个整体构思,然后再动笔写,千万别忘记补全题目。
(3)贴近生活,张扬个性。
在写作时要考虑到自己的生活实际,要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选择最真实、最有个性的材料,并据此确定自己在题目中要补填的词语或短语。
(4)反复斟酌,确定题目。
补完题后,要对填充后的题目再一次细心检查,考查语意是否简洁明确,语法是否搭配得当,语感是否通顺得体。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如果补题不好,文章如何写得好?所以,题目补充完整之后,还要再次与要求对照,真正做到既合乎要求,又方便自己写作。
2.填题方法半命题作文的应试技巧,主要表现在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
将题目补充完整,使之成为是以自己写作的命题作文,其基本形式有以下两种:1、按时间范围补题。
如文题"在_____的日子里",这里可以补写"在即将毕业的日子里"或者"在迎接中考的日子里";再如,"在_____中成长",可以补写为"在渴望中成长""在拼搏中成长"。
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审题和立意
![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审题和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2aae63e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0.png)
命题、半命题作文如何审题和立意王美文阳谷县侨润中学一、专题解析审题,就是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立意就是文章的写作角度,是作者的习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
也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点、文章主旨。
)近几年,各类考试中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而命题作文似乎更呈现出强势,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通过本专题的训练,希望学生能在写作前重视审题和立意,指导学生学会作文的审题,理解命题意图。
在审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扩大写作题材。
二、知识结构图三、写作指导实例引领一)知识点解读(一)半命题作文审题和立意知识点一解读:半命题作文就是命题人限定题目一部分的内容,学生根据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
半命题作文的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对学生来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性,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考生适当的选择余地。
半命题形式既有利于考生个性的张扬,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
知识点二解读:(1)、仔细审题,辨清题意。
片段一:《我迷上了看书》在一个阴森森,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做完作业正靠在床上看沈石溪的小说《狼王梦》。
讲述了一只母狼想四只雄狼登上王位而失败的故事。
当我津津有味地看到精彩段落时,突然,一个严厉的声音从我耳边传来:“九点多钟了,睡觉吧!"我仔细一看,原来是妈妈站在房门口,正催我睡觉呢。
我不理她,皱起眉头心想:我还没有看够呢!古人看书都是废寝忘,挑灯夜读,我怎么不可以?因此,我继续看我喜欢的书。
光阴似箭,已经十点多钟了,我的眼前忽然一黑,老妈又催我道:“关灯!睡觉!”我还是不肯放下,说道:“再看一会儿。
”妈妈语重心长地说:“不能再看了,不然明天起不了床的哦。
”听了妈妈的话,我转念一想:读得太晚,早上起不来,上课也会无精打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审题技巧——命题、半命题作文俗说“走好第一步”非常重要,写作文也是如此。
审清文意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如果审不清文题,一是无从下手,二是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得不到基本分。
如果能审清文意,准确把握命题者的意图,抓住文题中透露出来的关键信息,了解常规要求再动笔就能写出符合文意的作文来。
今天我们就详细讲讲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技巧。
审题——四瞄四盯看分明如何解剖审题,首先看作文题目,总会呈现哪些信息呢?文体、字数、人称、范围、句式、情感、修饰词、关键词等等。
审查题目,分析这些信息,不是每处都仔细琢磨,得分个详略;有些,只需瞄一眼,知道了,心中有数就成,时间控制在数秒以内,有些,则需要盯几眼,要推敲,思忖,花上一刻钟也不为过。
一瞄,文体,中考作文命题已经好多年“文体不限”了“文体不限”其实也不是什么文体都可以写,有时题目本身的规定性就把某些文体排除在外了。
如“十六岁的我”最适合写什么文体呢?最方便写洋溢青春激情的抒情文,叙事文,而议论文、说明文就不好写。
有些地区出于突出初中基础文体训练的考虑,不再笼而统之地“文体不限”,而是特别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写一篇记叙文”。
二瞄字数,字数是作文的一个重要指标,你少了50字,会被扣2分,少100字,基本上就会被划拨到最糟糕的作文里了。
一般是“不少于600字”或者“600字左右”,从写的角度,应该比题目规定的字数下限略多写几十字,这样不仅内容更显得富,也可见你行文的优裕。
三瞄人称,中考作文命题更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心灵世界,所以题目里往往有“我”如“我眼中的色彩”“我依然——”。
再如“我最想依靠的人是你”“你误会了我”这样的命题对叙述的口吻就有特别要求,强调倾诉性。
若题目里不是“我”而是“我们”如“我们这帮人”“那一刻我们······”这类作文你就不能太个人英雄主义要突出“们”突出群体。
四瞄范围,范围就是给题材画个圈圈内的你可以写,圈外的不能写。
最近两年为了防范套作,命题者越来越倾向于在写作范围上加强限制,这一趋势,我们不能不察。
审题练习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这道题目中的“我”可以怎么理解(既“我”的范围“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这道题目中的“我”又该怎么理解刚才的题目是2008年江苏常州题“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这道题目,如果没有“以初中生活为素材”的限制选材可谓海阔天空,题目中的“我”就可以非作者自己。
比如可以虚拟“我”为项羽项羽对虞姬说“你在我心里”或者杜甫对李白说,树叶对树根说,白云对蓝天说······但“以初中生活为素材”,“我”就只能是“我”非作者本人莫属了。
虚拟成别人就跑到圈外了会被红牌罚下。
再如“美丽的瞬间”,你写的内容就得是瞬间发生的,不能像“三年前······一年······现在”这样娓娓道来。
再如“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你就只能写一个场景,不能“家里······学校······街头”写上好几幕。
请同学特别注意题目里的时间词如:“一天”“冬天”;地点词,如“校园”“窗外”数量词如,“那一刻”“一件事”“第二次”。
一盯、句式题目如果是简单的词语,如“回家”“永远的歌声”,这项审查可略过。
题目里如果出现关联词语或由两个小分句构成就需要辨析其中的内部联系了。
是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呢,“生活因思考而精彩”“失去后才知道可贵”。
例如,“我参与,我快乐”——因为“参与”所以“快乐”,我们可以理解为“参与”是“快乐”的原因,“快乐”是“参与”后必然的情绪反映。
行文时,就需要既描述“参与”的过程和细节,也抒发“快乐”的情绪和感悟,两者缺一不可,只写一点,都不完整。
二盯、情感最近两年,中考命题老师都变成“情种”了,以往那种“马克思主义老太太”的淡漠不多见了。
比如这些题目,“你还会——吗”“我最想依靠的人是你”“让我握住你的手”得体会这里面的一往情深,再看这些题目,“向前向前向前”“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战胜自己坚强起来”,你得领悟其中蕴含的积极、进取、不屈的精神力量。
而所有的体会、领悟最后又得落实在你饱含情感的笔触里。
三盯、副词副词初看不起眼,其实极重要。
这两年出现较多的副词有“其实”“然”“真”“也”“最”。
如“门其实开着”,“——其实很快乐”。
“其实”,包含着一个误会设计,起初认为是那样后来因为某一际遇,明白是这样,行文必须把误会交代清楚。
如“我依然——”。
“依然”,包含一种无怨无悔,即使错了,即使亏了,也不改初衷。
再如,“下雨天真好”,“——真有趣”,“有时,我也想——”,“——最美的数字”,“我最好的朋友”······“真”,包含一种发自内心的意思,行文时少不得由衷的抒情;“也”表明曾经没有想过,经历过,现在却想怎么样······“最”,包含一种对比,比较后确定这才是“最”那不是“最”。
所以,要用“那些”来突出“这一个”。
四盯、关键词要善于锁定题目最关键的词语,找找下面题目的关键词。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温暖的时刻”“我眼中的色彩”。
要死盯着这些关键词,慢慢咂摸他们的“色香味”。
1、“那一幕我难以忘怀”,“难以忘怀”也就是印象深刻,为什么印象深刻呢?你得给出充分的理由,如果写的是泛泛的人和事,比如,在街上看到一个乞丐觉得可怜,在课堂上被老师表扬有爱心,就“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了,那就没写出这个题目应有的震撼度。
2、“温暖的时刻”,“温暖”不仅是身体的,也应该是心灵的,而且重点应该放在后者。
3、“我眼中的色彩”,“色彩”不能单纯地写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如果简单地写成“我看到了红色、绿色、黑色”,那会让人笑掉大牙。
你得琢磨其中的比喻意涵,比如黑色跟灾难往往联系在一起,绿色往往跟希望里联系在一起,从这个角度,可以写汶川地震表现我们这个民族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
标题。
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
常言道,题好一半文。
从某种程度上说,拟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品位的高低。
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补题。
而拟一个恰当的标题首先要审清题意。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一、填题要充分吸取题中的隐含信息。
半命式作文题,题面不长,其间还有空白,呈残缺式。
但就是在这残缺短小的题面中却隐含着不少的有用信息。
命题者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生①暗示一定的类,即文章的体裁及表达属类,是记叙文、议论文抑或说明文。
细而分之,是记人还是记事,是叙事为主,还是抒情为主,是缘事说理,还是以理带事,等等。
②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感情,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围。
③框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一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作出某种限定,或一人或多人,或一事或数事,或一理或数理,或瞬间或久远,或局狭或广扩,等等。
④标示一定的载体。
文以载道,具体到一篇半命题作文,文章的旨意凭借何种具体的人、事、时、空加以显现,这种载道的载体是题目中既定的,还是由学生自定的,对此种种,在半命题的题面中都有所点示。
审视《我这个……迷》题面中的“我”、“迷”两词前后缀连,表明是记人叙事的记叙文。
题中的迷,其含义是对某种事物、活动、景物特别感兴趣,全身心投入,达到如醉如痴的迷恋程度,无疑暗点了文旨。
题首的人称词“我”,表明文章的“量”局限于特定的一个人——“我”局限于“我”的一种兴趣爱好。
至于这种如醉如痴迷恋的对象——载体题目有意空缺留给学生自主定夺填之而出。
再揣摩文题《……之风不可长》隐含信息,次第抽出类“不可长”一语,对社会上的某种风气作出一个明确的否定判断,表明一种决绝的态度,行文必然议论说理,当属议论文。
质“……之风不可长”,分明是抨击、批判不正之风,伸张正义,击浊扬清,此为本文主旨。
量“之风”是偏正短语的后肢,前面填充后,自然形成不正之风、邪恶之风中的一种。
二、填题,要与命题要求暗合神契。
命题者总是从教学大纲出发,扣教材,巧拟半命文题,从一个角度去测试题者的意图以利正确定向下笔。
知己知彼,命题者,方能百写不殆。
《在……面前》是前几年湖北省的中考题,稍一端详,可知文题是一表示态势的介宾短语。
为何以态度命题,最终目的是什么,让思绪驰骋,不难看出,命题者设计这一带空白的文题,其初衷是要学生自我营造一种环境、态势,造成特定的氛围,让生活中某一人,或数人,置于其间,述其言,叙其行,从而显示人物的某种精神、气质。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这种环境和态势,可能是有形的,如金钱、鲜花,也可能是无形的,如威胁、困难可能是惬意的,如奖状、成功,也可能是恶劣的,如挫折、歹徒。
运思到这个程度,就不难通过填充题,设置一个恰当的对立物、映衬面为构思中的人事创下典型的环境,从而有力刻画人物形象,凸现文旨意念。
面对这一文题,有的学生无视命题,随意填题为《在哥哥面前》、《在房屋面前》《在校门面前》,如此,也能行文,但徒然增大了深层构思的困难。
前一题除了点名兄弟,兄妹关系外,很难形成对立、映衬关系,而后两题只是点出了人事发生的地点,除此,难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使文章难以契合命题者的匠心与要求。
三、填题要切中题旨文意。
如前所述,多数半命式文题,对题旨文意都有所显露,有所暗示一题当前,我们首先要机灵扫瞄,将其捕捉到手,接着要深层透视,切中底蕴,以利正确填题,深层构思。
《……长大了》一题载体部分空缺,怎样填题为好,关键是对点明文旨的“长大”怎样理解。
对“长大”一语,有三种诠释可供思辨取舍,1. 增高长重,一般生理现象,2. 思想成熟,高级智能现象 3. 学业(事业)有成(有为社会现象)。
对三者运思比较,可以断定,按第一种含义填题,难脱肤浅,按第二第三种含义填题,能揭示人与事的底蕴,从动态变势中演绎出明确的意念。
又如文题《我学会了……》题中“学会”,一词常见惯用,但纳入文题,其旨意就当仔细琢磨了。
这里当指学习并掌握了某种有用的知识、技能、本领,连上前面的“我”,渗出一种可贵的自豪激情。
对题旨揣度有高下,填题也就有优劣。
《我学会了骑车》、《我学会了烧菜》、《我学会了打球》——填题正确流于一般。
《我学会了讲文明》、《我学会了自立》、《我学会了珍惜时间》——填题深刻题旨凸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