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民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农民是农村生产生活的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主体,是农村经济社会最主要的建设者。
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
因此,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核心和关键。
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兴农民,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是提高农民素质、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
由于农村经济长期以来发展缓慢,城乡差距较大,农民的生活并不富裕。
落后的经济条件无法彻底解决农村的教育问题,从而影响了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鉴于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发展农村经济。
一方面要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农业问题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改进农业生产技术,通过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知识来促进农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由于其自身的优越性,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如积极促进农村信息、金融等行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可以开阔农民的视野,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可以引导农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更透彻和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农民应对市场变化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因此,只有发展农村经济,才能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二、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把农村建设城为乡风文明的美好家园,必须切实改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条件,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保障农村有专门的文化活动场所,另一方面要保证农村各种文化活动的设备、器材、道具和服装到位。
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用时代的要求审视农村文化,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农村文化,用改革的精神推动农村文化,努力从理论和思想上、体制和机制上、方式和手段上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农村文化工作做得更加具体、更加实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农村文化阵地。
新农村建设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论文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的素质摘要: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部署。
本文对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指出农民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教育措施按照党中央的设想,新农村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是非常宏观和原则的要求,诸多具体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最根本、最首要的问题是目标和路径问题。
那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什么,应通过什么路径走向目标?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来理解,一个基本的出发点是“减少农村,减少农民”。
那么,应该如何减少农民?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从资源基础和产业选择的角度分析,这个系统从一定程度上讲,应该可以概括为“三化”: 传统农业的“进化”。
“进化”,即农业现代化,传统的小农业变成现代化大农业。
将资源条件好的地方改造、提升为现代化的大农业生产(本文中的“农业”是广义的,包括农、林、牧、渔等各业)。
当然依据是资源特色,现代化农业首先是规模化农业,规模化农业首先是特色农业。
农业现代化过程是一个“技术排挤农民”的过程,置换出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要进入城市。
传统农业的“退化”。
“退化”,即生态与环保化。
很多地方资源条件不好,甚至没有任何资源,不适宜继续进行农业生产,不适宜人居;有一些地方虽然有资源,但出于生态环境保护等考虑,也不适宜继续农业生产,如青海西藏的“三江源”地区。
这些地方的原有农业人口要逐渐大部分退出或全部退出,退耕还林、还草等等。
这个过程可称为“资源排挤农民”的过程。
这些人口当然也要进入城市。
农业产业的“异化”。
“异化”,即城市化,农村变成城市。
城市要接纳“技术排挤”和“资源排挤”出来的剩余人口,为现有农业的“进化”和“退化”提供转移空间。
提高农民素质 促进闵行区新农村建设
农 民素质是指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者的基本性质和
基 本 素养 , 要 包 括 身 体 素 质 、教 育 素 质 、科 技 素 质 、经 营 主 管 理 素 质 和 现 代 意 识 等 因 素 。 农 民 素 质 不 高 , 很 难 适 应 社 就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需 要 , 以 发展 农 村 经 济 , 难 以 从 根 难 更 本上改变农村的面貌 。
上海农业科技
2 l 一l 02
提 高 农 民 素质
凌 燕 金智青
促 进 闵行 区 新 农 村 建 设
2 10 ) 0 1 1
( 海 市 闵行 区农 民中等 专业 学校 上
摘 要 : 为有 效开 展 针 对性 农 民教 育培 训 ,提升 闵 行 区农 民素 质 ,提高 广 大 农 民参 与新 农 村 建设 的 积极性 ,
教育 培 训 管 理 意识 的弱 化 使 农 民素 质 问题 显 得 尤 为 突 出是农 民整体素质提高 的关键 体, 同时外 来务 工人 员也是不 可忽视的主要 人力资源 , 以 所
要 有 针 对 性 地 进 行 重 点 培 训 , 议 在 政 策 上 给 予倾 斜 支 持 , 建 并 力求 达 到 培 训 效 果 ,以提 升 阔 行 区 农 民 的 整 体 素 质 。 4 3 完善 闶行 区农 民教 育 培 训 体 系 . 闵行 区 要 努 力 完 善 农 民教 育 培 训 体 系 , 步 加 大 财 政 对 逐 农 民 教 育 培 训 的投 入 。 建 立 由政 府 统 筹 , 关 部 门 牵 头 , 有 教 育 、农 业 、科 技 、 动 等 相 关部 门 共 同参 与 的 管 理 机 制 。 积 劳 极 开 展 农 业 类 学 历 教 育 培 训 , 闵行 区 青 壮 年 农 民为 主 要 培 以 训对 象 , 分 利 用 区 农 广 校 、中农 大 、电 大 等 学 历 教 育 培 训 充
浅谈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活 。 忽 略 新 农 民 这 个 主 体 素 质 的 提 高 , 再 好 的 硬 件 条 件 , 再 美 的 优 良环 境 ,也会 失 去它 们建 设和 存在 的最终 意 义 。
、
传 统 农 业 向 现 代 农 业 转 变 的 同 时 ,农 民 必 须 不 断 适 应 这 种 变 化 ,逐
渐 完成 自身角 色 的转换 与演 变 ,并成 为 新型 农 民。新 型农 民 的素质 包 括文 化 素质 、科 技素 质 、人文 素质 。提高 农 民素质 的过 程就 是使 农 民 知 识 化 、科 技 化 、 现 代 化 的 过 程 , 也 就 是 不 断 将 农 民 培 育 成 能 适 应新 农村 建设 和发 展 需要 的新型 农 民的过 程 。这是 因为 : 第 一 ,法 制 日益 健 全 、 市场 体 系 日趋规 范 ,政 府 的 职 能和 干 预 作 用 将 逐渐 相 对 单 一 和 弱化 ,农 村 建 设与 发 展 的任 务将 在 更 大 程 度 上 依 赖 于农 民 自身 的 努力 和 奋 斗 。 这种 情 况 下 ,需 要 不断 提 高农 民素 质 、增 强 自主 意 识和 自我 发 展 能力 ,并 真 正 成 为新 农 村 建 设 的主 人 。 第 二 ,农 村 是 新 农村 建设 的主 战 场 ,农 民是 新 农 村建 设 的主 角 。新 农 村建 设涉 及 到产 业开 发 、就 业 增 收 、基 础 建 设 、社 会 保 障 和 文 化 事业 等 “ 农 ” 工作 的各 个领 域 。农 民 的素 质和 能力 高 三 低 , 决定 着新 农村 建 设项 目的成败 、事 业 的兴 衰 。 第三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目的是 不 断 发展 生 产 和 提 高 农 民 的物 质 文 化 生 活 水平 ,最 终 为 广 大农 民服 务 , 让农 民享 受 现代 化 建 设 和 发 展 的 成 果 。 只有 不 断 提 高农 民素 质 并 与经 济 社 会 的进 步 与 发 展 相 适 应 , 才 能真 正 让 广 大农 民和 谐 、 有机 地 融 入 到 现代 化 建 设 和 发 展 的潮流 之 中去 。 建 设社 会 主 义 新 农村 是 国家 实 现城 乡统 筹 发 展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的 重大 举 措 。 “生产 发 展 、 生 活 富裕 、乡 风 文 明 、村 容 整 洁 、 管 理 民主 ”二 十 字方 针 ,精 辟 地概 括 了社 会 主义 新 农 村 建 设 的总 体 要求 。但 新 农 村建 设是 一 项 庞大 的系 统 工 程 , 二十 字 方 针 强 调 了建 设工 作 的 全 局性 和 综 合 性 , 突 出 了建 设 任务 的复 杂 性 和 艰 巨 性 。 因此 ,农 民是新 农 村 建 设 的主 体 ,农 民素质 必 须 与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需求 相 适 应 ,新 农 村 建 设 将在 更 大 程 度 上依 赖 于 农 民素 质 和 知识 水 平 的不 断 提 高与 完 善 , 提 高农 民整 体 素质 是 新 农 村 建 设和 发 展 的基本 要求 和 根本 保证 。 二 、农 民素质 与建 设社 会 主义 新农 村 的 关系 广 大 农 民是 新农 村 建 设 的 主 要 力量 ,农 民的 文化 素 质 、技 术 能 力和 思 想 道 德 水平 ,直 接 决 定 新农 村 建 设 的 兴 衰成 败 。我 们 只 有 充分 认 识 农 民 素质 与新 农 村 建 设 的关 系 ,才 能 真正 找 到 新 农 村 建设 的 突破 口。 第 一 ,从 新 农村 建 设 的现 实来 看 ,广 大 农 民 自身 素 质 偏 低 是 制约 新 农 村 发 展 的 巨大 障 碍 。 我 国农 村 目前 的 现状 是 ,农 村 人 口 受教 育年 限少 、 农 民健 康 状 况 较差 、农 村 教 育投 入 不 足 、农 民 的 市场 参 与 能力 较 差等 。据 统 计 ,在 我 国4 9 农 村 劳动 力 中 ,具 有 .亿 高 中 以上 文 化程 度 的仅 占1 %,小 学 以 下文 化程 度 的 占3 . % 3 6 7 ,接 受 过 正 统 农 业 职业 教 育 的 不 足5 。农 民素 质 低 ,不 仅 影 响 先 进科 % 学 技 术 在 生 产 中 的应 用 ,使传 统经 济 生 产 难 以 向现 代 生 产 转 化 , 也 影 响农 民对 国家 政 治 、经济 、 社会 生活 的 参与 。 第 二 , 从新 农 村 建 设 目标 的实 现 上 来看 ,提 高 农 民素 质 是新 农 村 建 设 的 基本 要 求 。生 产发 展 靠 农 民调 整农 业 产 业 结 构 , 发展 农 村 经 济 , 搞活 农 村 流 通 市场 ;生 活 富 裕靠 农 民 的统 一 协 调 、勤 劳 智 慧 和艰 苦创 业 ;乡 风 文 明 、村 容 整 洁靠 广 大 农 民树 立 新 风 , 养农 民提 高 参 与基 层 民主 事 务 , 维护 自身 合 法权 益 的意 识 和 能力 。新 农 村 建 设 最 终还 要 体 现 亿 万 农 民群 众 所 具 有 的新 素 质 、新 观 念 、新 精 神 、 新 生
新农村建设农民素质提升
新农村建设农民素质提升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许多农村地区都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然而,要真正实现农村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升,还面临许多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提升农民素质,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 优化农村教育体系农村教育一直是农民素质提升的重要一环。
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
同时,加强与城市教育的交流合作,引进城市的教育资源,提供更多机会和条件,为农村孩子接受优质教育创造条件。
2. 开展职业培训农村人口大多从事农业和农村相关行业,为了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应积极开展职业培训。
可以组织农民学习农业生产经验,开展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创业能力,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农村产业发展。
3. 推进健康教育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因此,提升农民的健康素质也是重要的任务。
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医疗卫生知识的普及,提高农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此外,加强营养宣传,科学膳食指导,提高农民的饮食健康水平。
4. 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民素质提升的重要方面。
可以组织开展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鼓励农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
同时,可以充分挖掘和传承农村的传统文化,保存农村的历史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 提供就业机会一些农村地区年轻人由于缺乏就业机会而选择外出打工,这导致了农村空心化,影响了农民素质的提升。
因此,政府应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鼓励农民留在家乡,参与新农村建设。
此外,可以推动农村创业,帮助农民发展新的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等,为农村人口提供更多经济来源。
6.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问题一直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坚持农民财产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推进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经营主体,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7.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民素质提升的重要保障。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任务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任务第一部分:人口流动和农民素质提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流动逐渐增加。
为促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人口流动管理和农民素质提升。
应加强农民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和老年人的关爱,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部分:农业发展与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需要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改善农业生产设施等方面的工作。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区,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
第三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交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供水、供电、供气等基本公共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同时,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农村道路,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方便农民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
第四部分:农村环境保护和乡村美化农村环境保护和乡村美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
同时,加强农村垃圾处理和农村污水治理,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此外,还要加强农村面貌的改善,美化乡村风貌,建设美丽宜居的新农村。
第五部分:教育和文化建设教育和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政府应加大力度推进农村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改善农村教育设施,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同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农民的文化素质。
第六部分: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财政支持为了保障农民的收入增加,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参与农村经济建设。
同时,加大农村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农村财政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第七部分:农村社会治理和安全保障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和安全保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新农村建设的农民素质提高与培训教育
新农村建设的农民素质提高与培训教育随着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建设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此过程中,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培训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农民素质的涵义、农村建设的需求以及培训教育的方式和效果等多个方面探讨农民素质提高与培训教育的关系。
一、农民素质的涵义农民素质指的是农民在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所具备的能力和素养。
首先,农民需要具备扎实的农业知识和技能,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生产环境和农业发展需求。
其次,农民还需要具备现代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此外,农民的文化素养、身心健康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素质也是不可忽视的。
二、农村建设对农民素质的需求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农村经济的现代化、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
因此,农民素质的提高对于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民的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增长,从而改善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
同时,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可以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推动乡村文化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
三、培训教育的方式和效果农村农民的培训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
首先,可以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传授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民的农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其次,可以开展市场营销和创业指导的培训,帮助农民了解市场需求和农产品品牌建设等相关知识,提高农民的商业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文化教育、卫生健康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公民意识。
这些培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农民的素质水平。
首先,农民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得到提升,可以更好地应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和市场竞争的挑战。
其次,农民的意识和素质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参与农村治理和社会建设,推动农村发展水平的提升。
此外,培训教育还能够激发农民创新创业的热情,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经济效益。
提高农民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
个 较低 的文化 素质 ,成 为 了新 农村建设 的最 大问
题。
第二 ,思想观念较 陈旧。目前我 国各级政府正在
因地制宜的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但仍有一些农
民固守单一的种植结构 ,固守传统 的耕作方式 ,科技 种 田的积极性 、主动性不高 ,使 得生产效率低下 ,同 时农村 中的一些陈规陋习也很难在短期 内消除。
制度层 面 、政治层 面存在诸多差异与对立 ,但是两岸 对中华文化 的认同却有着殊途 同归之幸 。同时 ,实现 两岸关 系正常化 ,推进祖 国统一大业是 两岸人 民的共 同愿望 ,两岸体育界也有着共同的 目标 ,即振兴 中华
建经济发展成为东南沿海 区域发展 的重要组成部分 , 进 而成 为全 国经济一体 化进程 中的主要成 员 ;政 治
上 ,为在两岸实现 “ 三通”后 形成海峡两岸经济协作 区奠定基础 ;教育方面 ,不仅要求福建高等教育在闽 台教育合作上做得更好 ,还要 借助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体育。因此 ,相信在未来两岸体育交流与合作 中更要 发挥 “ 体育纽带”的作用 ,抓住机遇 ,克服困难 ,形
成 良性 互动 ,以更 为宽容 、积极 的心态 推动体育 交
建设 :
1 . 加大农村教育文化事业 的投入 ,提高农 民受教
育水平。提高农 民的素质 ,教育是根本 ,要使人民享 有接受 良好教育的机会 ,形成全 民学习 、终身学习的 学 习型社会 。有报道 曾指出 :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 间 每增 加一年 ,G P D 就增J 9 ] %。因此 ,加 大教育投 1 1
第 三 ,法制观念淡漠 ,民主管理意识较低 。可以
此 ,提高农 民素质 ,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综合 来看 ,当前我国农 民素质与过 去比有 了一定提高 ,但
提高农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21 第 0 0 0年 4期 ( 25期 ) 总 8
任 志谋 ( 甘肃省平凉农业 学校 , 肃 平凉 7 4 0 ) 甘 4 0 0
提 高农 民素质在新农村建设 中的必蔓性能
的开拓进取精神。 改革开放 以来 , 随着我 国政 治、 经济 、 文化各方
面 的发 展 , 民 的 民主 法 制 意 识 逐 步 增 强 。 是 , 整 体 上 看 , 农 但 从 农 民对 国家 依 法 治 国的 方 略 所 知 甚 少 , 由 不懂 法而 造 成 的违 法 事 件 时有 发 生 , 不 懂 得 用 法 律 来 维 护 自己的 合 法 权 益 。 更 新 农 村 建 设 不 仅 是 当 前 解 决 我 国“ 农 ” 三 问题 的 重 大 战 略 决 策, 也是 我 国 工业 化 与 城 市 化 发 展 到 一 定 阶 段 后 , 筹 城 乡 良性 统
一
、
建 设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是 我 们 党 在 深 刻 分 析 当前 国际 国 内形 势 、 面 把 握 我 国 经 济社 会 发 展 阶 段 性 特 征 的基 础 上 , 党 和 国 全 从 家 事 业 发 展 的全 局 出发 确 定 的 一 项 重 大 历 史 任 务 。真 正 使 建 设 社 会 主义 新农 村 成 为 惠 及 广 大 农 民群 众 的 民心 工 程 ,不 断取 得 扎 扎 实 实 的 成 效 , 就 是 说 重 视 农 业 、 村 、 民 问题 是 我 们 党 也 农 农 的 一 贯战 略 思 想 。 农 村 建 设 是 复 杂 的 系 统 工 程 , 做 长 期 艰 苦 新 要 奋 斗 的准 备 , 有科 学 的规 划 , 序渐 进 地 开 展 。要 通 过 新 农 村 要 循
就 业 渠道 拓 宽 , 收入 持续 增 长 ; 共 服 务扩 大 , 础 设 施 改 善 ; 公 基 新 风 正气 树 立 , 乡村 社 会 和 谐 : 务 公 开透 明 , 村 民主 法 制 加 强 ” 目 的 标 。 么 这 样 一 来 , 高 农 民 素质 成 为其 工 作 中不 可 缺 少 的一 部 那 提 分 。农 民是 建 设 新 农 村 的 主 体 , 现 农 业 和 农 村 现 代 化 , 要 培 实 需 养造 就 千 千 万 万 高 素 质 的 新 型 农 民 。 有 农 民素 质 的 提 高 , 不 没 就 可 能有 农 业 和 农 村 的现 代 化 。 因此 , 高农 民素 质 是 新 农 村 建 设 提 最 为迫 切 的要 求 , 是新 农 村 建 设 最 核 心 的 内容 。近 几 年 , 民 也 农 各方 面 素 质 有 了较 大 提 高 。但 是 与社 会 主 义新 农村 建 设 提 倡 的 有文 化 、 技术 、 经 营 、 文 明、 懂 会 讲 守法 纪 的 新 型 农 民 的 要 求 相 比 还有 较 大 的差 距 。据 调 查 , 中 国 5亿 农 村 劳 动 力 中 , 有 高 中 在 具 以 上 文 化 程 度 的仅 占 1% 小 学 以 下 文 化 程 度 的 占 3 . % 农 村 3, 67 , 劳 动 力 的 9% 5 以上 仍 属 于体 力 型 和传 统 经 验 型 农 民 , 不 具 备 现 代化 生产 对 劳 动 者 的初 级 技 术 要 求 ,这 一 方 面 我 们 国家 就 比不 上 西 方 国家 。在 我 国 , 发 展 农 村 市 场 经 济 的 过 程 中 , 分 农 民 在 部 道德 失范 , 诚信 缺 失 , 排场 、 讲 比阔 气 、 张 浪 费严 重 。 封 建 迷 信 铺
提高农民素质:我国新农村建设之关键
农村居 民患病率普遍高于城 镇居 民。 此外, 部分农村环境污染严
重 , 致饮 用 水 不符 合 卫 生 标 准 等 因 素 , 农 民健 康 素质 产 生 不 导 对
甘肃 农 业
20 08年第 l ( 2 9期) 2期 总 6
件在农村屡见不鲜,人情关系往往取代法律关系而致使 自身合 法权利得不到有效保护 ,农 民在市场竞争中运用法律手段协调
经 济 关 系 、 护 自己合 法 利 益 的 能 力低 下 , 就 使 农 民在 市 场 经 保 这 济 的运 转 中 处 于 不利 的位 置 。
㈢农民的健康素质 不容忽视 目前我国农民在医疗方面存
在 不 少 问题 , 出表 现 在“ 病 难 ”“ 院贵 ” 突 看 、住 。据 卫 生 部 组 织 开 展 的第 三 次 国家 卫 生 服 务 调 查 结 果 显 示 ,我 国 有 4 .% 农 民 89 的 因 病 应 就 医 而 不 去 就 医 , 2 .% 有 9 6 的农 民应 住 院 而 不 住 院 , 主 其 要 原 因 就 是 医疗 费用 居 高 不 下 , 大 农 民难 以承 受 。 期 以 来 我 广 长 国 实 行 城 乡“ 元 ” 济 结 构 体 制 , 成 国 家对 农 村 卫 生 事 业 投 二 经 造 入 不足 , 村 医疗 设备 落 后 , 医 人 员专 业 素 质 普 遍 不 高 , 农 从 因此 ,
整合农村投资 , 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卫生事业 的投入 。 改善农村 把 中小学办学条件、乡村卫生院所建设和农村文化设施 以及村级 活动场所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 的重要 内容 ,分期分批实施 。同 时 ,各级党委政府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建立农 民文化活动 室, 提供 图书 、 报纸 、 杂志 、 有线 电视和放像 等服 务 , 极组织健 积
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村品质的措施
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村品质的措施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发展不仅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环节。
为了提升农村品质,加速农村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1. 完善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必须从基础设施入手。
修建好道路、铺设好电网和自来水管道等,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出行和生活环境,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2. 发展农业产业:农村的生存之本在于农业。
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化种植、养殖等方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3. 促进农民素质提升: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水平是关键。
加强农民教育,推动农村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提供更多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
4. 改善社会服务:加强医疗、养老、托幼等社会服务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健康、养老和教育保障。
完善农村医疗机构,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5. 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
通过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村生态品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环境,吸引城市人口回流和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6. 推动农村金融创新: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和引导,为农民提供灵活、便捷的金融服务,满足农村居民的融资需求,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7. 增加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为了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品质,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鼓励农民参与体育、文化、娱乐等活动,丰富农村文化内涵。
8. 创新农村管理模式:推行村民自治和社会组织参与的农村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提高农村治理能力,推动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9. 加强农村科技创新:鼓励科技创新在农村的应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村产业升级。
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种植经验。
10. 加强政策支持:为了加速新农村建设,政府需要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为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创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农民素质提升措施
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农民素质提升措施1. 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农村教育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对农民素质提升至关重要。
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注重农村教育的投资和改善,建立高质量的农村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农民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2. 加强职业教育针对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需求的变化,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培养农民在农村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的专业技能,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并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3. 推动农民职业素质养成农民职业素质养成是提升农民素质的关键环节。
通过开展各种培训和实践活动,激发农民的职业热情和创业精神,提高他们的农业经营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
4.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民素质提升的重要环节。
通过组织文化活动、开展文化讲座和传统文化传承,增强农民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意识。
同时,建立农村图书馆和多媒体教室,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帮助农民提高知识水平。
5. 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农民的生活条件直接影响其素质提升。
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同时,加强农村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健康教育和医疗保障,改善农民的身体健康状况。
6. 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民种植和养殖的效益。
通过培训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使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成为技术骨干,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7. 加强农民组织建设农民组织是农民素质提升的重要保障。
加强农民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提升农民的组织力和集体经济效益。
建立农村村民理事会或代表大会,增强农民参与决策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8. 注重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提升农民素质的重要环节。
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
通过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和道德模范评选,培养农民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9. 加强农民权益保障加强农民劳动者权益保护,建立农民合法权益维护机制,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试析新农村建设环境下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性
试析新农村建设环境下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农村建设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是保障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
本文将从各个角度探讨新农村建设环境下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性。
首先,新农村建设环境下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素质的提高不仅意味着他们具备了更高水平的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知识、道德修养等方面。
这将使农民更具竞争力,更容易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农民素质的提升将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新农村建设环境下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实现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
农民素质的提高将有利于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社会和谐稳定。
农民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促进农村社会的绿色发展。
此外,农民素质的提高还将有助于加强农村社会的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农村社会的精神文明进步。
再次,新农村建设环境下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实现农民群众的全面发展。
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农民素质的提高将有助于农民群众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农民素质的提高还将有助于农民群众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环境下提高农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只有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水平,才能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民群众的全面发展。
因此,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农民素质提升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和举措,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共同推动新农村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增加农民文化素养——新农村建设提升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
开展农民文化 培训,提高农
民文化素养
推广农村文化 产业,如乡村 旅游、特色手
工艺等
发挥政府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加大对农民文化素养提升 的支持力度
政府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 入,提高农民的文化活动条件
社会力量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支 持,如企业、社会团体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 提高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
感谢观看
汇报人:
Part Five 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民文
化素养的提升
加强农村教育体系建设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 高教师素质
推广农村远程教育,扩大教 育资源覆盖面
提高农村教育投入,增加教 育资源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 民就业技能
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升文化活动质量
举办各类文化 活动,如文艺 演出、书画展
览等
加强农村文化 设施建设,如 图书馆、文化
Part Six.
农民文化素养提升 的长期意义和影响
Part One
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新农村建设对农民文化
素质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农民文化素质提升的背景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农民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农民需要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教育普及:教育普及,农民有机会接受更多的教育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
农村建设的反作用
农民文化素养提升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 的文化素养,有助于推动农村 经济的发展
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的文 化素养,有助于改善农村的环
境卫生和居住条件
加强新农村建设 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加强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中国的农村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现代化农村的真正目标,我们需要更加强调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新农村建设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既可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也能够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首先,新农村建设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新农村建设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建设、供水供电等,也包括农村环境整治,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
这样,农村居民生活的基础条件得到了改善,居住环境得到了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就会大大提高。
同时,新农村建设还包括农村风貌整治、文化建设等,这些都能够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信心。
其次,新农村建设可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更是对于乡村产业的振兴和推广。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也呈现出多样化和现代化的趋势。
同时,新农村建设也为新型农业经营形式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机会,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第三,新农村建设也能够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城市是现代化经济的主要阵地,而农村也有着其独特的资源和优势。
新农村建设可以促进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同时也可以借鉴城市的创新理念和管理经验,运用到农村建设中。
这种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既能够实现农村现代化,也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新农村建设也可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农村现代化过程中,除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之外,更重要的是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
新农村建设可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管理的保障,同时也为农文化和农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契机。
新农村建设的运行机制也可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支撑。
总之,新农村建设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强调新农村建设,我们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作为国家的大事,新农村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广大农民共同努力,通过创新和实践,不断推进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农民素质提升方案
农民素质提升方案背景介绍农村地区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从农村经济发展来看,农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农民素质提升方案旨在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建设“新农村”为目标,建立农业基础设施、推广农业技术等方面深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形成农村经济新格局。
目标通过实施农民素质提升方案,达成以下目标:1.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水平;2.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3.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4.建设美丽乡村。
方案一、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应该加强农村教育设施建设和培训机构建设,开展民生技能培训、农业科技教育和现代化企业管理等培训。
通过这些培训,使农民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
二、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技推广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和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途径。
应该积极开展农业科技研究和示范推广,组织农民参加科技培训,推广适合当地的高效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提高农业品质和效益。
三、创业扶持农民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才能更好地提高素质。
因此,应该大力支持农民创业,加强创业培训,推动农民企业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协助农民实现现代农业发展和生产经营的多样化、专业化和高效化。
四、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对于农民素质提升至关重要。
应该积极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包括康乐活动、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文化展览和传统文化传承等,使农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丰富和提升。
五、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应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交通、电力通讯、水利工程建设等,并提升农村环保水平,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实施建议1.加强政府引导,扶持农民创业和农业产业发展;2.培训和提高农民专业化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3.推行适度规模经营,规范农村经济秩序;4.优先发展产业集聚区,推动农村产业升级。
结论农民素质提升方案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可以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提高素质,同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未来的繁荣。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与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的思考
一
二 、 国农 民素质 教育 现状 我
河 南是 一个 典型 的农 业大 省 , 近
8 0 万 的 农 民 是 河 南 最 大 的 人 口 群 0 0
到很 多 限 制 因素 的 影 响 , 种 转换 的 实 这 现 是 大 打 折扣 的。 同 时 , 为相 当一 部 因
力整 体 素 质 显 著低 于 发 达 国 家 。 识 差 知 距 、 才差 距 已 成 为 河 南农 业 要 应 对 的 人
严峻 挑 战 。 下 提 高农 民素 质 就 显 得 越 时 发重 要 了 。
亡 和 作 为 农 民教 育 的 主 阵 地 县 级 农 厂
校也 存 在 着种 种 原 因 , 使推 厂 与 培 训 工
标 。 必 须 鲤 鱼跳 龙 门似 的完 成 一 级 他们 级 的 考 试 , 便 进 入 更 高 学 府 , 有 如 以 唯
此 他 们 才 能 实现 愿 望 。 当这 一 理 想实 现 的希 望 变 得渺 茫8 , 们 便 失 去 了努 力 寸他
作开 农 民 对 于 劳 作 技 术 的 学 习 依 然 停 留 在 “ 义 兄 之 教 、 而 习 焉 ” 状 态 , 于 承 少 的 对 现代 农 业 技 术 的 了解 知 之 甚 少 , 市 场 对 经济 了解 的 还 很淡 薄 , 缺乏 现 代 经 营 观 念和 科 学 管 理 的方 法 。
学 文 化 素质 。因 此 , 高 农村 劳 动 者 的 提 思 想 道 德和 科 学 文 化素 质 , 就 ~ 大 批 造
觉 悟 高 、 科 技 、 得 住 、 得 上 、 经 懂 留 用 善
新农村建设的农民文化素质提升
新农村建设的农民文化素质提升新农村建设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涉及到农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是推动农村全面进步的关键。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
一、教育是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基石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基石。
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同时,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农村孩子提供良好的师资保障。
二、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乡村文化建设是农民文化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
要加强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建立完善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提供更多的文化资源供农民学习和娱乐。
同时,要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如农民文艺演出、传统手工艺品展销等,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民职业技能的提升对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要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开展农村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同时,要注重与市场需求对接,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专业人才,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四、加强农民法律意识教育,提升法制素质农民法律意识的提升是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农民法律意识教育,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农民的法制素质。
在农民生产经营中,加强合同签订和纠纷解决机制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法律水平和维权能力。
五、推动农村党建工作,培养农民的社会责任感农民的社会责任感是农村发展的内在要求。
要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完善党组织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
通过党组织的引领和组织化活动,培养农民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参与农村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文化支撑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是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要加大对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加强对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和引进。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提升的策略与措施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提升的策略与措施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了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要提升农民的素质,使他们能够适应现代化的农业发展需求,拥有更好的生活品质和就业机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与措施。
一、教育扶持政策教育是农民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扶持力度。
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为农村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家庭的经济扶持力度,确保农村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农业发展需求,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成立农业培训机构,提供技能培训课程,帮助农民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他们的种植和养殖技能。
此外,还可以吸引专业人才到农村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提供技术支持。
三、加强文化建设农民的文化素质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注重加强文化建设。
可以通过开设文化艺术课程、举办文艺演出等活动,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同时,政府还可以设立图书馆、文化中心等文化设施,提供读书和文化交流的场所。
四、开展健康教育农民的身体健康是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
因此,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加强健康教育。
可以通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健康宣传材料等方式,提高农民的健康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五、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发展至关重要。
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可以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制作宣传材料等方式,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农民依法经营、维护自身权益。
六、发展农村合作社农村合作社是提升农民素质和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
政府可以积极推动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扶持,帮助农民组织起来,共同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
同时,还可以促进和引导合作社与企业合作,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产品的加工销售。
加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提升的培训与教育
加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提升的培训与教育引言: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农民素质提升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为了加强农民素质提升,需要通过培训与教育来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加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提升的培训与教育。
一、理念转变:从农业到农村综合发展我国农村发展的传统观念是以农业为核心,而现代农村发展需要从农业向农村综合发展转变。
培训与教育应该反映这一理念转变,注重农民的全面提升,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培养。
二、培训内容:多元化与个性化培训内容应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包括现代农业技术、农村经营管理、新兴职业等内容。
同时,应注重培养个性化需求,根据不同农民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培训。
三、培训方式:灵活多样的形式培训方式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例如开设农村教育培训中心,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学习和考核。
此外,可以组织实践教学、实地考察等活动,加强农民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培训机构:多元化参与除了政府的扶持和组织,培训机构可以由高校、农业科研机构、农民合作社等多个参与主体共同承担。
各方合作可以整合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培训项目和资源。
五、培训对象:全面覆盖农民群体培训对象不仅包括农村劳动力和农民合作社成员,还要涵盖退役军人、下岗职工等农村人员。
全面覆盖农民群体,让每个农民都能有机会参与到培训与教育当中。
六、师资队伍:专业化培训与引进人才培训机构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专业化培训师资和人才资源。
同时,要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高其教学水平和能力。
七、资金保障:多元化筹措机制为加强农民素质提升的培训与教育,需要保障充足的资金支持。
可以通过政府拨款、社会捐助、企事业单位支持等多元化筹措机制来满足资金需求。
八、评估与监督: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培训与教育应建立健全的评估与监督机制,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
同时,要健全监督机制,保证培训机构的质量和教学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农民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
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高低,和拥有人类社会财富的量成正比。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
当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重要时期。
新农村的建设,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思想观念新、文化素质高、技术业务精、经
营能力强的新型农民来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因此,如何提高农民素质是我们当前农村建设的
重要内容。
要想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开展科技文化教育培训,增强农民的劳动技能
一是要发挥职业高中作用,对农民进行培训,使他们学会一些致富的专业技术。
二是打破传统
的培训模式,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培训机制,如推行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进村、人
才培养进村、乡镇派干部进村等形式开展培训。
2宣传现代市场经济,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愈加强烈的当下,它要求农民必须树立市场竞争意识、风险意识、约束意识。
因此在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服务的同时,把市场竞争意识贯穿于各项服务之中。
同时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介的作用,向农民宣传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以及市场竞争的成功典型,努力培育农民的市场经济观念,调动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
3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一是全面实施“五五”普法工程。
二是加强对流动人员的法制教育。
利用春节期间外出人员回
乡的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月活动,维护社会的稳定。
三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借助广播、电视、戏剧团送戏下乡等多种载体,以生动的形式宣传法律、法规,并倡导和谐社会的理念。
四是
广泛开展以“一学三讲”为主题的法制教育活动。
4健全农村事业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是要加强党对农村文化事业的领导。
制定切实可行的新时期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政策,培养农
村文化骨干队伍,支持农村民间艺人的创作和文化活动。
二是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鼓励社
会力量投入农村文化事业。
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应主要用于硬件建设上,如图书、表演器材、设备、场地建设等。
(通榆县边昭镇五井子村党总部书记邹运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