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强化训练11 生物与环境(B)

合集下载

【强化训练】2022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实验与探究》(二)

【强化训练】2022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实验与探究》(二)

专题强化训练:实验与探究(一)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1.2022·山西省太原市模拟试题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1显微镜操作顺序为向左下方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B.图2中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结构变得伸展、松散,蛋白质的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C.图3中M的颜色变化和N的空间大小变化都与L的选择透过性有关D.图4实验不能证明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2.2022·海南省七联联考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的一项重要观察指标,下列归纳中错误的是()选药剂作用结果3.2022·辽宁省大连市测试关于“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下列操作及表述不正确的是()A.在低倍镜下观察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B.因观察材料较少,性母细胞较小,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C.换用高倍镜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D.用高倍镜观察染色体的结构时,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4.2022·辽宁省大连市考试下面是以小麦为材料所进行的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试管中出现砖红色,说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麦芽糖B.在盛有10mL3%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新鲜的发芽的小麦种子研磨液,试管中有大量气泡生成,将点燃的卫生香插入试管,火焰变得明亮,这个实验证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过氧化氢酶C.为了研究小麦染色体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应以显微镜观察并计数小麦根尖分生区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D.若利用小麦的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应缩小光圈换凹面反光镜5.2022·高考命题原创卷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观察花生子叶中的脂肪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实验过程中,滴加染液后都需要洗去浮色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所用实验材料始终处于生活状态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和重铬酸钾溶液都可用于检测酒精的产生D.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和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都必须进行随机取样6.2022·高考命题原创卷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实验中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质时可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液进行染色B.秋水仙素可通过抑制着丝点断裂诱导形成多倍体植株C.鉴定细胞中两种核酸分布时常用酒精处理材料以增大细胞膜通透性D.可用二氧化硅提取绿叶中色素,用层析液分离各种色素7.2022·高考名校优化卷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选取低温处理后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可观察到联会现象B.在酸性条件下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C.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利用了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差异D.蛋白质鉴定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B液混合后再加入蛋白质样液中8.2022·天星教育大联考下列有关实验或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可根据是否产生CO2判断B.可用样方法调查某农田中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C.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观察到某一细胞的连续分裂过程D.要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应在学校内对学生随机抽样调查9.2022·甘肃省诊断试题为了证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5组实验,分别选择一定的试剂进行检测,下列有关实验方案和检测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和③对比,用双缩脲试剂检测;②中不变紫色,③中呈现紫色B.③和④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水浴加热下③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④中出现砖红色沉淀C.①和④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水浴加热下①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④中出现砖红色沉淀D.④和⑤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水浴加热下④和⑤中均出现砖红色沉淀10.2022·高考名校优化卷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B.制作洋葱根尖细胞装片时,用酒精对解离后的根尖进行漂洗C.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作为有机溶剂分离色素D.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联会现象二、非选择题11.下面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请回答相关问题:1A组实验中用同一个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细准焦螺旋,结果如图所示。

新高考生物第十一单元 实验探究与设计精编(B卷能力提升练)(考试版)

新高考生物第十一单元 实验探究与设计精编(B卷能力提升练)(考试版)

第十一单元实验探究与设计精编B卷能力提升练一、单选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原生质体(细胞除细胞壁以外的部分)表面积大小的变化可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检测指标。

用葡萄糖基本培养基和NaCl溶液交替处理某假单孢菌,其原生质体表面积的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组NaCl处理不能引起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表明细胞中NaCl浓度≥0.3 mol/LB.乙、丙组NaCl处理皆使细胞质壁分离,处理解除后细胞即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该菌的正常生长和吸水都可导致原生质体表面积增加D.若将该菌先65℃水浴灭活后,再用NaCl溶液处理,原生质体表面积无变化2.下列关于研究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及特性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温主要通过改变淀粉酶的氨基酸组成,导致酶变性失活B.稀释100万倍的淀粉酶仍有催化能力,是因为酶的作用具高效性C.淀粉酶在一定pH范围内起作用,酶活性随pH升高而不断升高D.若在淀粉和淀粉酶混合液中加入蛋白酶,会加快淀粉的水解速率3.用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如图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根尖解离后立即用龙胆紫溶液染色,以防解离过度B.根尖染色后置于载玻片上捣碎,加上盖玻片后镜检C.找到分生区细胞后换高倍镜并使用细准焦螺旋调焦D.向右下方移动装片可将分裂中期细胞移至视野中央4.某同学将一株生长正常的小麦置于密闭容器中,在适宜且恒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培养,发现容器内CO2含量初期逐渐降低,之后保持相对稳定。

关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初期光合速率逐渐升高,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初期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降低,之后呼吸速率保持稳定C.初期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之后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D.初期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5.稻蝗属的三个近缘物种①日本稻蝗、②中华稻蝗台湾亚种和③小翅稻蝗中,①与②、①与③的分布区域有重叠,②与③的分布区域不重叠。

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项周练:第10、11周 内环境与稳态及动物生命活动

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项周练:第10、11周 内环境与稳态及动物生命活动

专项训练第10、11周---内环境与稳态及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考点一兴奋的产生、传导及传递例1、下列关于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2013江苏,19D)B.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2013全国大纲,1C) C.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2012海南,14B)D.降低环境中的Na+浓度,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峰值会降低(2010全国新课标,5D改编)例2 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B.突触后膜内的Na+会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运输到突触后膜外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考点二动物激素的生理功能及调节例3、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2013江苏,19A)B.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2012海南,13C) C.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2011天津,3C)D.某同学感冒发热39 ℃,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例4、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

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例5(2013·北京海淀二模)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为激素。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含量甚微的①经过分级调节作用,可明显增加③的分泌B.激素②是调节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的主要激素C.血液中③的浓度过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促进作用减弱D.③几乎作用于全身的靶细胞,促进其细胞代谢例6.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刺激→A→C→D”,促进胰岛素的分泌B.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外刺激→A→C→D→F”,使手缩回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外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D.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能完成H过程例7 下列叙述与右图所示模型不.相符的是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代表出生或迁入B.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①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C.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D.若X表示环境中的碳元素,则②可能代表光合作用例8.(拓展)如图是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A代表兔同化的能量,a代表兔摄入的食物,则b、c可分别代表被下一营养级摄入和排便的能量流动途径B.若A代表叶绿体基质,a代表光,则b、c可分别代表该场所产生的[H]和ATPC.若A为调节中枢,a为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减少和产生渴觉D.若A代表人体B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例9 下丘脑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起重要作用,下图所示为“下丘脑—垂体系统”。

高考生物学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大题分析与表达练 5.生物与环境 (8)

高考生物学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大题分析与表达练 5.生物与环境 (8)

5 生物与环境1.(山西太原五中一模)在世界范围内,蝗灾对农业、经济和环境都构成了重大的威胁。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团队发现了一种释放量低但生物活性非常高的群聚信息素。

(1)研究表明,在群聚信息素的作用下,飞蝗种群由散聚型可以转变为群聚型,形成超大型种群。

从种群的数量特征分析,群聚信息素导致发生明显的改变。

(2)为确定飞蝗分泌的挥发性物质中,哪一种为群聚信息素,科研人员分别向A、B区通入不同的物质,记录飞蝗在不同区域的停留时间,结果如下表。

研究人员据此初步确定4-VA是群聚信息素,PAN和PhA都不是,做出判断的依据是。

(3)为进一步确定4-VA的作用,科研人员利用4-VA及溶剂进行图1(黑色表示添加了4-VA的样方区域)所示的室外草地诱捕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图1图2①据图1分析,本实验采用的调查方法属于。

②据图2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研究表明,蝗虫的触角上存在感知4-VA的嗅觉受体。

据此研究,请提出有关蝗灾防治的设想:。

2.(云南昆明二模)大树杜鹃是濒危物种,植株耐寒能力弱,林冠层的郁闭度高。

灌木层和草木层覆盖度高,导致大树杜鹃幼苗生长缓慢。

科研人员研究了林下凋落物厚度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影响大树杜鹃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有。

大树杜鹃生境分布局限,植株高大,可采用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2)“林冠层的郁闭度高,灌木层和草本层覆盖度高,导致大树杜鹃幼苗生长缓慢”,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

(3)据图分析,可采取的措施对大树杜鹃进行就地保护,依据是。

3.(黑龙江齐齐哈尔三模)从1962年至今,经过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的艰苦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回答下列问题。

(1)塞罕坝从荒原变林海的过程中,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2)森林中,影响动物群体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有。

若要调查塞罕坝林场内大山雀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用此方法调查的过程中,若被标记的个体易被天敌捕食,则会导致统计结果。

新人教高考生物专题强化练11 实验与探究

新人教高考生物专题强化练11 实验与探究
的提取 依据吸收光谱的差异,对绿叶中的色素进行
A
和分离
纸层析分离
√ T2噬菌体侵染细菌 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外壳
B
实验
与细菌分离
土壤中高效塑料分 仅通过一般的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C
解菌种的获取
就能很容易实现高效塑料分解菌的分离
DNA的粗提取与 DNA溶于酒精,但某些蛋白质不溶于酒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绿叶色素提取液的颜色较浅,可能是加入无水乙醇过多,相当于将提 取到的含色素的滤液进行了稀释,A正确; 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未起到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的作用,可能 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B正确; 植物组织培养时被杂菌污染,可能是外植体消毒不彻底,外植体不能 进行灭菌处理,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模拟实验和模型建构是生物学研究的常用科学方法,下列有关叙述错 误的是 A.“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个小桶内的两种颜色小球数量必须
相等 B.“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NaOH进入琼脂块的深度基本
一致
√C.“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中,颜色不同的两条染色体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预实验是在正式实验之前,用标准物质或只用少量样品进行实验, 以便摸索出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正式实验打下基础。科学研究中, 为了摸索实验条件和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必要时应先 做预实验,A正确; 将同一稀释度下的3个平板菌落数求平均值可得到相对比较准确的菌 落数,B错误; 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是两个实验组之间相 互对照,C正确;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生态环境》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训练及解析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生态环境》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训练及解析

专题09 生态环境目录一、题型解读二、热点题型归纳【题型1】措施思路类【题型2】原因分析类【题型3】说明依据类三、最新模考题组练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保护的压力也随着而来,生态安全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空间、生命的延续等,因此高中阶段培养生态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是成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农业”真实科研、生产生活情境为载体,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结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工程项目研究”等核心知识,成为高考生物试题的必考的热点。

非选择题常见的考查形式有措施思路类、原因分析类和说明依据类。

【题型1】措施思路类【典例分析1】(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迁徙鸟类与地球上不同生态系统、当地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文化的时空关联,诠释了“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辽东半岛滨海湿地资源丰富,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通道中鸟类的重要停歇、觅食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5)为稳定发挥辽宁滨海湿地在鸟类迁徙过程中重要节点的作用,应采取(答出两点即可)等措施,对该区域湿地进行全面的保护。

【提分秘籍】措施思路类方法突破:为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常见的设问方式有“措施是……”、“方案(方法)是……”、“思路是……”、“设想是……”。

其中措施方案类答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但要求简洁明了。

思路设想类答案开放性比较大,创新性比较强,不用写出具体操作,只要提供解决问题的想法就行。

【变式演练1-1】(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我国是世界上雪豹数量最多的国家,并且拥有全球面积最大的雪豹栖息地,岩羊和牦牛是雪豹的主要捕食对象。

雪豹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是山地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

随着社会发展,雪豹生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因素,如栖息地丧失、食物减少、气候变化以及人为捕猎等。

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12种群和群落

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12种群和群落

专题强化练(十二)种群和群落一、单选题1.(2023·广东深圳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一只穿山甲每年能够吃掉大约700万只白蚁和蚂蚁,被称为“森林卫士”。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非法猎捕、栖息地丧失等原因,我国野生穿山甲的数量大量减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科研人员利用红外相机长期监测,发现在广东乌禽嶂山区的60 km2调查区域内有61只中华穿山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乌禽嶂山区调查区域内穿山甲的种群密度约为1只/km2B.栖息地丧失会挤占穿山甲的生态位C.非法猎捕是影响穿山甲的非密度制约因素D.在乌禽嶂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穿山甲的最有效措施解析:调查区域内穿山甲的种群密度为61÷60≈1只/km2,A项正确;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B项正确;非法猎捕属于密度制约因素,C项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穿山甲的最有效措施,D项正确。

答案:C2.(2023·广东统考二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信息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家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和检测技术而研发出“虫脸识别”技术,能够让机器自动化识别当前拍摄的照片中害虫的种类、数量。

关于该技术的论述,错误的是()A.根据同一特征识别同种幼虫和成虫B.可用于蝗虫等迁飞性害虫的监测工作C.需多个采样点的数据评估虫害等级D.有利于防止盲目大量使用农药灭虫解析:有些昆虫如蛾、蝶的成虫与幼虫在形态结构差别很大,因此不能根据同一特征识别同种幼虫和成虫,A项错误;机器自动化识别当前拍摄的照片中害虫的种类、数量,可用于蝗虫等迁飞性害虫的监测工作,B项正确;采样点越多,所采集的数据越接近实际情况,因此为避免偶然性,需多个采样点的数据评估虫害等级,C项正确;机器自动化识别当前拍摄的照片中害虫数量,可以有效提供相应数据,适当适量使用农药,有利于防止盲目大量使用农药灭虫,D项正确。

高考生物学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专题7 生物与环境

高考生物学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专题7 生物与环境

专题七生物与环境A组基础对点练考点1 种群和群落1.(山东济宁二模)下列关于种群密度和群落丰富度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黑光灯诱捕法可用于调查趋光性昆虫的物种丰富度B.DNA粪便标记法基于个体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开展,结果更准确可信C.若调查对象为大型濒危植物,则不宜选用样方法,应采用逐个计数法D.若动物对捕捉器产生了记忆,则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所得结果会偏大2.(北京西城二模)一般来说,雌雄异株植物自然种群的性别比例为1∶1,但环境因子会使性别比例偏离。

斑子麻黄是耐贫瘠、干旱、寒冷的雌雄异株植物。

下图为某山坡不同区域(S1、S2样地的营养条件优于S3、S4)斑子麻黄种群调查结果。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调查斑子麻黄种群的性别比例不需要随机取样B.S2样地斑子麻黄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营养不良环境下幼龄雄株比雌株生命力更强D.海拔越高,斑子麻黄种群的性别比例偏离越明显3.(山东日照一模)种群生理性调节学说认为,当种群数量上升时,种群内个体间的社群压力增加,个体处于紧张状态,加强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主要影响垂体和肾上腺功能,一方面生长激素减少,生长代谢受阻,死亡率升高;另一方面性激素分泌减少,生殖受到抑制,出生率降低。

反之,种群数量下降时,通过生理性调节,可使种群数量上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理性调节通过种群内个体的神经—体液调节来实现B.社群压力下降时,种群的出生率升高,死亡率降低C.生理性调节会改变种群环境容纳量的大小D.种群内个体间的社群压力属于密度制约因素4.(湖南模拟)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集群生活不利于基因交流,会降低种群的遗传多样性B.桦树林中高矮不同的桦树并不构成该群落的垂直结构C.物种间生态位重叠的比例越大,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D.退耕还林、还草后,退耕区域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5.(四川成都三模)下图是以多年生草本为优势种的某高草草原(①)演替成鼠尾草灌木和蒿类群落(③)的过程。

(11)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

(11)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

(11)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2021年广东卷,2】1.“葛(葛藤)之覃兮,施与中谷(山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节选自《诗经·葛覃》),诗句中描写的美丽景象构成了一个( )A.黄鸟种群B.生物群落C.自然生态系统D.农业生态系统【2021年广东卷,3】2.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环境也持续改善。

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水鸟进行研究,记录到146种水鸟,隶属9目21科,其中有国家级保护鸟类14种,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主要栖息地。

该调查结果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B.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021年河北卷,12】3.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者对某湿地生态系统不同退化阶段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生物多样性指数反映生物多样性水平A.严重退化湿地中的鼠类吸引部分猛禽使得食物网结构最为复杂B.因湿地退化食物不足,鸟类死亡率增加导致丰富度降低C.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是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湿地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2021年6月浙江卷,1】4.下列关于大气层中臭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臭氧能吸收紫外线和X射线B.臭氧减少会导致人类皮肤癌患者增加C.臭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D.避免臭氧层破坏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2021年6月浙江卷,7】5.下列关于生态金字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金字塔显示了各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B.生态金字塔中每个营养级的生物均属于同一食物链C.生态金字塔中的营养级均按其所占的数值大小依次排列D.生态金字塔可分别以个体数量、生产量和能量为指标绘制【2021年1月浙江卷,2】6.我省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木繁茂,自然资源丰富,是高校的野外实习基地。

备战2023高考生物真题汇编专题 人与环境(原卷版)【选择题集训】

备战2023高考生物真题汇编专题  人与环境(原卷版)【选择题集训】

专题二十一人与环境一、单选题1.(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采用样线法(以一定的速度沿样线前进,同时记录样线两侧一定距离内鸟类的种类及数量)对某地城市公园中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城市公园类型植物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山体公园物种数量41 52 63 38AB.森林公园群落结构复杂,能够满足多种鸟类对栖息地的要求,鸟类种类较多C.湿地公园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及相对隐蔽的栖息场所,鸟类种类最多D.山体公园由于生境碎片化及人类活动频繁的干扰,鸟类物种数量最少2.(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体现了日常生活中减少生态足迹的理念,下列选项中都能减少生态足迹的是()①光盘行动②自驾旅游③高效农业④桑基鱼塘⑤一次性餐具使用⑥秸秆焚烧A.①③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⑤⑥3.(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2022年4月,国家植物园依托中科院植物所和北京市植物园建立,以植物易地保护为重点开展工作。

这些工作不应包括()A.模拟建立濒危植物的原生生境B.从多地移植濒危植物C.研究濒危植物的繁育D.将濒危植物与其近缘种杂交培育观赏植物4.(2022·河北·统考高考真题)关于生态学中的稳定与平衡,叙述错误的是()A.稳定的种群具有稳定型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为1∶1,个体数就达到K值B.演替到稳定阶段的群落具有相对不变的物种组成和结构C.相对稳定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平衡的特征D.资源的消费与更新保持平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5.(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珊瑚生态系统主要由珊瑚礁及生物群落组成,生物多样性丰富。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珊瑚虫为体内虫黄藻提供含氮物质,后者为前者提供有机物质,两者存在互利共生关系B.珊瑚生态系统具有抵抗不良环境并保持原状的能力,这是恢复力稳定性的表现C.对珊瑚礁的掠夺式开采会导致珊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D.珊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6.(2022·湖北·统考高考真题)生态环境破坏、过度捕捞等导致长江中下游生态退化,渔业资源锐减,长江江豚、中华鲟等长江特有珍稀动物濒临灭绝。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14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14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能力训练十四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一、判断题1.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 )2.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主要有动物、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 )3.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 )4.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只有一种种间关系。

( )5.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大。

( )6.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

( )7.生物圈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能量需要不断补充。

( )8.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其他生物。

( )9.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 )10.所有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 )11.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

( )12.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进行。

( )13.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其不存在于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 )14.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 )15.沼渣、沼液可肥田,使能量流向农作物,避免了能量的浪费。

( )16.富营养化水体出现“水华”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 )17.输入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可能是太阳能,也可能是现成有机物中的能量,如人工鱼塘、工厂排出的有机废物。

( )18.湿地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二、选择题1.(2019某某某某质检)大量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湖泊污染。

新高考新教材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10生物与环境

新高考新教材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10生物与环境

专题突破练10 生物与环境一、单项选择题1.(2024新课标Ⅱ卷)为了探讨和疼惜我国东北地区某自然疼惜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探讨人员接受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疼惜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探讨供应了相关依据。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疼惜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B.与标记重捕法相比,接受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C.接受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调查生活在该自然疼惜区内东北豹的种群密度D.该技术能调查疼惜区内东北豹种群中成年个体数量,不能调查幼年个体数量2.蝗虫适合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土壤中产卵,无翅蝗蝻到有翅成虫发育天数(发育历期)与空气相对湿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植树造林可降低蝗虫诞生率B.70%的相对湿度有利于蝗虫的发育C.温室效应加剧会缩短蝗虫的发育历期D.通过喷洒农药可彻底消退蝗虫的危害3.(2024全国甲卷) 在鱼池中投放了一批某种鱼苗,一段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个体质量和种群总质量随时间的变更趋势如左下图所示。

若在此期间鱼没有进行繁殖,则图中表示种群数量、个体质量、种群总质量的曲线分别是( )A.甲、丙、乙B.乙、甲、丙C.丙、甲、乙D.丙、乙、甲4.科研团队以华北某地区樟子松、云杉和落叶松作为探讨对象,进行了种群密度和年龄结构的调查。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树种樟子松12 58 210云杉8 46 208落叶松460 464 568A.该群落中樟子松、落叶松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属于增长型、稳定型B.落叶松是该群落中的优势种,其种群密度为 1 492 株/hm2C.表中数据是多个样方调查数据的平均值,要求每个样方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D.针叶树和阔叶树所占比例随海拔上升呈现不同变更,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5.化感作用指植物通过分泌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影响。

现利用入侵植物薇甘菊及本地物种葛藤和鸡矢藤的叶片制备叶片水提取液(供体),然后用制备的水提取液分别处理三种植物幼苗(受体),然后计算化感作用效应指数R(R=处理组干重/空白比照组干重-1)。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研重难点:专题7 生物与环境(一)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研重难点:专题7 生物与环境(一)

3.(2022·全国乙卷)某研究小组借助空中拍照技术调查草原上地面活动的某种 哺乳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操作流程是选取样方、空中拍照、识别照片 中该种动物并计数。回答下列问题。 (1) 为 保证调 查 的 可靠 性 和 准确 性 , 选取 样 方 时应 注 意 的主 要 事 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3点即可)。 (2)已知调查区域总面积为S,样方面积为m,样方内平均个体数为n,则 该区域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_。 (3)与标志(记)重捕法相比,上述调查方法的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答 出2点即可)。
4.取样器取样法 (1)未能给予最适“诱捕”条件,即未能充分利用土壤动物“趋湿”“避 光”特性,如未打开电灯可导致诱捕到的动物个体减少。 (2)未做到土壤类型、取样时间、土层深度保持一致而导致误差。 (3)对“不知名”的动物不予计数而导致误差(正确做法是记为“待鉴定 ××”,并记下其特征)。
从“宽度”上拓展训练
解析:(1)为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取样方 时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要依据调查范围大小和调查对象的不同来确定样 方大小和数量,样方大小及样方数量要适宜。(2)假设区域内种群数量为N, 样方内平均个体数为n,已知所调查区域总面积为S,样方面积为m,调查区 域内种群密度相等,N/S=n/m,则N=(S×n)/m。(3)研究小组借助空中拍照 技术调查草原上地面活动的某种哺乳动物的种群数量,与标志(记)重捕法相 比,该调查方法周期短,对野生动物生活干扰少,操作更简便,并允许在 繁殖季节收集更多的数据。
[答案] B
从“深度”上提升知能 1.坐标模型中K值确认与λ值变动分析 (1)K值确认:K值即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实际环 境中种群数量往往在K值上下波动,如图所示:

新人教高考生物专题强化练9 生物与环境(A)

新人教高考生物专题强化练9 生物与环境(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2022·河北张家口高三二模)科学家研究了某地区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 及栖息地分布动态变化,获得如图数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丹顶鹤的种群数量,标
记物脱落会造成调查结果偏大
√B.2000年后,人为捕杀是影响丹顶鹤越冬种
学防治
√D.第16~20年,该森林可能会遭受了严重的病虫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调查害虫甲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样方法, A错误; 第4~10年,λ<1,害虫甲的种群数量持续下 降,故第4年的种群数量比第10年多,B错误;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有害动物的种群密度,属 于生物防治,C错误; 第10年后,λ>1,害虫甲的种群数量持续增长,可能会造成害虫甲种群 数量过多,引发严重的病虫害,D正确。
4.(2022·江苏泰州高三期末)我国多彩的古代文学中富有对生物学现象的 精彩描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描述的是螟蛉和蜾蠃之间的收养关系
√B.“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体现了生态系统中可以传递的行为信息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螳螂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D.“绿肥红瘦”描述了海棠受到生物因素影响后绿叶茂盛、花渐凋谢的
√A.丙与丁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四种植物都有发达的气腔,利于根系的呼吸,体现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不同位置上植物种类的选择,遵循了协调原理 D.生态恢复工程使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丙与丁的分布是由地形的起伏导致的, 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A错误; 四种植物生活在水体——河岸带,都 有发达的气腔,利于根系的呼吸,体现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正确; 不同位置上植物种类的选择,充分利用了环境资源,遵循了协调原理, C正确; 生态恢复工程使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 抵抗力稳定性增强,D正确。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方案专题限时集训(新课标):专题十一 种群与群落 Word版含解析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方案专题限时集训(新课标):专题十一 种群与群落 Word版含解析

专题限时集训(十一)[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时间:40分钟)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田鼠在被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得到的种群密度比实际数值偏低B.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食物链缩短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草原,要研究草原的范围和边界D.繁殖季节,成年鲈鱼吞食小鲈鱼的行为属于捕食2.已知某种兔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

在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年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60只、标志的20只。

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A.150只B.200只C.300只D.400只3.某地红松林受到人为砍伐破坏,形成一片“空地”,一段时间后空地上出现杨树、白桦等植物。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松林重新成为该处的优势种。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地”上出现杨树、白桦属于次生演替B.“空地”形成前后,物种的丰富度不同C.与杨树、白桦相比,红松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D.“空地”上的红松林一定与其他红松林的物种组成相同4.图5-11-1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图5-11-1A.d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B.“涸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定数量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D.c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是种群内个体间发生竞争的结果5.某研究小组对大亚湾水域6个不同区域6种单细胞藻类的群落结构研究结果如图5-11-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单细胞藻类是生产者B.⑥区域溶解氧可能最少C.a为区域⑥的优势种D.影响藻类分层现象的因素是温度6.西花蓟马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主要寄生在各种植物的花内,寄主范围广泛,同时极易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

西花蓟马在不同寄主上的种群动态如图5-11-3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5-11-3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西花蓟马的种群密度B.西花蓟马在入侵地的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C.西花蓟马种群数量变化与寄主生长周期特点有关D.杀虫剂难以改变西花蓟马抗药性基因的频率7.(双选)如图5-11-4表示两个陆生群落的演替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曲线代表群落的初生演替,b曲线代表群落的次生演替B.图中C点到D点表示生态系统可能遭到破坏C.C、E点都可代表顶极群落,演替到平衡状态时的群落类型由气候和土壤条件决定D.演替的最初阶段由于资源空间充足,各种群的种群数量会呈指数增长8.(双选)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

高考生物学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大题分析与表达练 5.生物与环境

高考生物学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大题分析与表达练 5.生物与环境

5.生物与环境1.(山东模拟)白头叶猴因以树叶为食而得名,性情机警、十分活泼、极善跳跃。

白头叶猴种群由一只成年雄性首领及其他成年的母猴和幼崽组成,群体活动,有自己的领地范围。

小公猴接近性成熟的时候,会离开它们的出生群,到其他的猴群中去当王。

白头叶猴是濒危的、中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野生种群仅分布在广西崇左市,这里能为其生存和繁衍提供良好生存环境。

近年来,国家通过设立保护区修复栖息地,白头叶猴生存状况不断得到改善,种群数量明显恢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头叶猴生活的群落类型为。

(2)某兴趣小组欲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崇左市白头叶猴的数量,选择该方法的依据是,但是发现使用该方法调查所得数据不具有科学性,原因是。

故研究人员通过布设若干红外触发相机拍摄,再用计算机分析确定其数量。

(3)请分析白头叶猴濒临灭绝的原因: ,近年来白头叶猴数量明显恢复体现出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

2.(广东汕头模拟)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自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利用四年时间全面查清农用地土壤质量。

早在就有报道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近两成耕地已被污染。

请回答以下问题。

图1图2(1)因土壤湿度的不同,草原中不同区域生长着不同的牧草,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

草原不仅能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畜产品,还能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被风沙侵蚀,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图1是草原中的某种牧草的λ值(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2表示两种类型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该牧草种群在10年后数量变化类似于图2中曲线。

(2)与受污染土壤相邻相关的水域、大气以及生物往往也会受到污染,这是生态系统的结果。

污染土壤使大多数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减少,降低了生态系统的性。

但某种能分解污染物的微生物数量反而增多,从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的结果。

(3)某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受到镉污染,请以金字塔图的形式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蛇、田鼠和水稻这几种生物体内的镉含量。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专题10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与群落课件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专题10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与群落课件
(1)调查发现,某种哺乳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得出这一 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发现该种群中__幼__年__个__体__数__较__多__、__中__年__个__体__数__适__中__、__ _老__年__个__体__数__较__少_________。
(2)若要调查林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样__方__法________;若要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__标__记__重__捕__法____。
A.甲、丙、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丙、乙、甲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随着时间变化,甲曲线先增加后减少, 乙曲线呈“S”形,丙曲线下降,在池塘中投放一批鱼苗后,由于一段 时间内鱼没有进行繁殖,而且一部分鱼苗由于不适应环境而死亡,故种 群数量下降,如曲线丙;存活的个体重量增加,如曲线乙,种群总重量 先增加后由于捕捞而减少,如曲线甲。综上可知,D正确。
【解析】 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32×36÷4÷2=144(只 /hm2),A正确;由于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这样使得第二次 捕获的个体随机性差一些,故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比实际的高,B 错误;根据两次捕获的田鼠中雌雄个体数可得种群中性别比例为雌/雄= (14+18)÷(18+18)=32/36=8/9,C正确;如经调查某草原的田鼠种群属 于增长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做好防治准备工作, D正确。
核心考点二 种群数量变化的 “J”形曲线和“S”形曲线
1.种群数量增长中的经典曲线:(科学思维:模型构建)
(1)甲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按自然选择学说,是生存斗争 中被淘汰的个体数。“J”形曲线无K值,而“S”形曲线有K值。
(2)乙图中:λ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即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 数量的倍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必考题(三)生物与环境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必考题(三)生物与环境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必考题(三)生物与环境1.竞争干扰假设认为在食物有限的环境中,随着群体的增大,个体会增加取食速度获取更多食物;群体警戒假设指随着群体增大,群体发现天敌攻击的概率增加,导致群体成员的警戒水平下降。

白鹤常集群活动,主要在我国鄱阳湖越冬,在西伯利亚地区繁殖。

相关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白鹤从西伯利亚地区迁徙到鄱阳湖越冬,体现了种群的_________这一数量特征,迁徙过程中,白鹤主要靠地磁场定位,地磁场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信息。

(2)据图甲可知,幼鹤较成鹤花费更多时间觅食,从幼鹤的生长发育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

(3)据图乙可知,集群型白鹤较非集群型白鹤花费更多时间觅食、较少时间警戒,依据竞争干扰假设和群体警戒假设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

(4)为提高白鹤的种群密度,可以在鄱阳湖地区退耕还湖,营造更多适合白鹤生存的环境,从而提高白鹤的___________。

2.在怀化市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污水排放量增加,污水处理越来越困难。

如何科学有效地处理污水,成为怀化市城镇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首选方案,可以获得生态、社会和经济三重效益。

如图甲是某人工湿地公园污水处理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湿地中芦苇、绿藻和黑藻等植物的分层配置,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

人工湿地中植物的根系不仅能吸收_______等营养物质,还能为_______吸附和代谢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利于它们通过分解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但人们对污水排放量还要加以控制,原因是人工湿地以________为基础的__________是有限的。

(2)图乙表示该人工湿地公园草鱼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果在t1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草鱼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40条全部标志释放,一段时间后进行了第二次捕捉,其中未标志的30条、标志的10条,估算草鱼种群在t2时是____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强化训练训练11 生物与环境(B)一、选择题1.近几年,某市通过引入水源、栽种花草树木等措施将开采油页岩废弃的矿坑改造为水碧林绿、鸟语花香的露天矿生态公园。

如图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部分。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废弃矿坑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B.昆虫与杂食性鱼类之间存在捕食和种间竞争关系C.水草减少对杂食性鱼类的影响大于草食性鱼类D.改造后的生态公园提高了生态系统稳定性2.(2022·江苏海门中学高三期末)某小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如图所示[单位为103 kJ/(m2·y)],A、B、C、D代表不同的生物成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A、B、C、D构成的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B.B→D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8.7%C.若利用A凋落的枝叶种植茶树菇,可以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D.C分解有机物获取能量,同时也为A提供无机盐和CO23.有机磷农药能抑制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可催化乙酰胆碱分解),使用后残留严重且难以降解。

研究发现白腐真菌能产生多种降解有机磷类农药的酶。

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有机磷农药甚至会出现在鲜有人类活动的南极生物体内,体现了物质循环的全球性B.在一受有机磷农药污染的生态系统内,最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有机磷农药的浓度最高C.有机磷农药中毒后,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递质过程受阻,导致患者肌肉瘫痪D.向有机磷农药残留污染的土壤中投放白腐真菌合适时间后,会提高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4.科尔沁荒漠从流动沙丘,到固定沙丘,再到今日的疏林草原及人工林海,生态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固定沙丘上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生态位不同,没有资源竞争B.疏林草原上生长的植物具有适应干旱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C.人工林海中的昆虫通过信息传递调节自身种群繁衍D.该生态恢复过程中,自然演替规律发挥了重要作用5.(2022·天津南开区高三期末)某国家公园中一个开阔地带,被多种多样的草本植物和小灌木覆盖,而薮羚这种需要借助密林来隐藏自己的植食性动物则不敢前来觅食。

后来由于肉食性动物的消失,薮羚才开始在这一地带进行觅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肉食性动物的消失不会影响植食性动物间的竞争B.肉食性动物的消失一般不会影响能量的传递效率C.薮羚和肉食性动物存在时可能加快物质循环D.薮羚和草本植物之间存在着信息传递6.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在202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于2030年前确保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这是中国向全世界的郑重承诺,彰显了大国责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释放碳的速率大致相等,即可维持大气中的碳平衡B.从全球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来看,减少碳释放和增加碳存储(如植树造林)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C.碳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CO2形式进行循环,所以物质循环的形式是化合物D.黑暗条件下,植物和动物产生CO2的场所相同,都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7.下列关于生态学实验和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的生态缸应密闭,放于室内通风、阳光直射的地方B.可通过构建概念模型研究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C.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实验组土壤应不做处理,保持自然状态D.利用土壤小动物趋湿、趋光的特点,用诱虫器采集8.“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2022年3月5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惊蛰。

此时气温上升,土地解冻,蛰伏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鹁鸠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B.蛇的数量是虾蟆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C.大地回春,人们踏青观赏美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调查绿杨的种群密度时,样方越多,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值9.(2022·河北衡水高三模拟预测)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网眼细密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下列有关生态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使用“数罟”捕鱼,利于鱼鳖的种群年龄结构较长时间处于增长型B.“食谷”、“食鱼鳖”、“用林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价值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D.工农业生产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10.(2022·江苏徐州高三期末)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的一篇论文介绍,中国最大淡水鱼长江白鲟被科学家证实已灭绝。

农业农村部在官网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禁渔可显著改善长江中濒危动物的生存环境,增加它们的环境容纳量B.十年禁渔有利于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C.长江白鲟灭绝与过度捕捞及人类拦河筑坝等导致种群规模减小、繁殖困难有关D.在禁渔的同时,还可以把一些濒危动物集中到与长江相连的湖泊中进行迁地保护11.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

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鼠更易被鼬捕食,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小B.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3%C.该耕地的碳(C)循环在植物、田鼠、鼬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完成D.若某营养级生物数量增加时,一定能增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2.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农田生态系统中需要施加氮肥,是因为N元素不能循环C.生物的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D.平衡的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保持不变二、非选择题13.红树林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招潮蟹和野鸭是其中两种常见的动物。

近年来,广东省通过围垦养殖整治、城市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清理、加强立法保护等措施,成为全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

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王同学于寒假清晨在某红树林湿地公园跑步时,拍了一张红树林的照片发到网络上,并用刘禹锡的诗句“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配文。

这说明自然美景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2)招潮蟹的爬行对野鸭来说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后者据此进行捕食,这说明信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通过建立红树林湿地保护区等多种保护措施,一段时间后,之前因水污染等导致红树林死亡的滩涂重新长出红树林,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演替,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使红树林被划为保护区,林中野鸭的种群数量也会出现K值,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圳红树林湿地越冬的候鸟越来越多,它们的食物主要是湿地中的底栖动物(贝壳类等)。

为了评估红树林湿地对鸟类的承载力,研究团队通过采样估算出湿地底栖动物的鲜重总量(M,单位kg),据此推算出底栖动物所含的总能量(G,单位kJ),结果如下图。

①据图可知,深圳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的总能量在冬季最低,请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每只候鸟每天代谢消耗能量平均为500 kJ,在红树林湿地停留时间约为100天,且均以底栖动物为食,则理论上计算,湿地在秋季时能承载的候鸟总数最多约为________只。

③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创建于1984年,这种保护方式属于________保护。

为了进一步提升鸟类的环境容纳量,加强对__________________(填“红树林植被”“滩涂”或“基围鱼塘”)的保护最为有效。

(4)为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人提出今后红树林的扩大种植工程应适当控制引进树种规模,扩大本土树种的种植。

该建议遵循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________原理。

14.西藏位于中国青藏高原西南部,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

虽然地处高原,但西藏的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生态系统有森林、草原、湖泊等。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森林、草原、湖泊都属于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的。

(2)西藏那曲地区降雨少,蒸发量大,气候寒冷、干燥,分布着广阔的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那曲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藏林芝地区降雨较多,气候湿润,森林生态系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森林中的云杉、松树上常常挂满“松萝”,“松萝”吸附在这些植物上并从中吸取汁液,“松萝”与这些植物的关系为____________,“松萝”还具有很强的抗菌和抗原虫的功效,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