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一轮讲义:第39讲-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含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9讲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一、宗教改革

1.背景

(1)文艺复兴在欧洲的影响有限。

(2)罗马天主教教廷对德国的剥削与压迫最多。

(3)教皇出售“赎罪券”激起德国民众愤慨,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

2.主张

(1)因信称义:靠自己虔诚信仰即可得救。

(2)直通上帝:人人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直接与上帝沟通和对话。

(3)思想自由:自由是上帝最神圣的话,是基督的福音。

3.影响

(1)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2)将西欧人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启蒙运动

1.启蒙运动的背景

(1)经济上: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

(2)政治上: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形成。

(3)思想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

(4)文化上:近代科学的兴起,科学与知识的进步。

2.启蒙运动的概况

(1)性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2)思想武器:理性主义。

(3)内容

①崇尚理性,肯定客观世界的规律性。

②提倡科学,重视知识、反对愚昧。

③提倡“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

3.启蒙运动的代表

思想

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有必

4.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1)从对人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崇拜。

(2)提出人类社会应该满足人对自由和平等的要求。

(3)崇尚理性,肯定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提倡科学,重视知识,反对愚昧;提倡“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

5.启蒙运动的意义

(1)为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为人的解放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2)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人本身的彻底解放。

(3)使人文精神得到了深刻圆满的体现。

(4)对欧洲和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考点一“与上帝的直接对话”——宗教改革

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相同点

(1)背景:都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2)目标:两者都将矛头指向封建教会。

(3)性质:两者都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运动,都体现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4)范围:都波及西欧的广大地区。

(5)结果: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的繁荣。

2.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不同点

要求:分析材料,指出加尔文教派的思想相比马丁·路德思想的发展之处。

材料加尔文是宗教改革的重要人物。其思想核心是将“因信称义”发展为“先定论”(或“预定论”)。他认为成功者得救,成为选民;失败者不得救,成为“弃民”。这种预定论是加尔文神学体系的基石。他批驳教会“财富使人陷于罪恶,不能得救”的说教,认为财富是上帝恩赐的,是人获得成功——得救的标志。他为资产阶级发家致富作辩护,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他在瑞士创立了长老制的教会组织体制——民主教会:首先全体信徒选出教会长老,再由长老选举或聘请牧师,然后长老监督牧师,共同管理教会;从各地区到全国进行分层选举,组成地区教会和国家教会。加尔文的长老制为西方民主国家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主要信息:

答案加尔文与马丁·路德都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代表人物,加尔文继承和发展了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其发展之处体现在:发展了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思想,提出先定论(“其思想核心是将‘因信称义’发展为‘先定论’”);论证世俗生活的合理性;创立了长老制的教会体制,确立民主教会组织形式(“他创立了长老制的教会组织体制——民主教会”)。

1.宗教改革时期新教徒的世俗观

天主教徒……保有着尽可能谨小慎微、不冒风险的生活态度,宁可收入微薄地过活也不愿投身于更加危险而富于挑战的活动——即使这样会名利双收。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德国俏皮话说得好:“要么吃好,要么睡好。”显然,新教徒吃得高兴,而天主教徒则乐于睡得安稳。

——奥芬巴赫尔发现问题通过天主教徒和新教徒“要么吃好,要么睡好”的对比,肯定了新教徒对现世幸福的追求。

命题角度新教徒的商业竞争意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2.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家,还是革命者?

“宗教改革”这个词一样有误导作用,路德一开始是一个改革家,但最终却成为了一个革命者,这是他与罗马教会坚定抗争导致的结果。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解释为对教会某些腐败落后现象作出的反应,其中包括:部分牧师包括教皇的放荡生活、不受教会法律约束的特权和豁免。尽管这些很能激起人们的抗议,但它们仅是清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发现问题作者对宗教改革的实质与对马丁·路德的身份的看法与传统观念存在差异。

命题角度宗教改革的双重性;宗教改革的实质目的;马丁·路德的社会地位。

考点二理性的辉煌——启蒙运动

1.启蒙运动的突出特点

(1)从批判对象看,矛头指向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2)从批判方式看,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对封建制度进行理性的批判,是科学进步与资产阶级壮大的反映。

(3)从批判领域看,集中于政治、思想领域,即使是百科全书派,宣扬科学和理性的目的也是为了反对专制、教权和迷信。

(4)从历史作用看,主要是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做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

2.启蒙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推动作用

(1)对近代世界的影响:“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君主立宪制和三权分立不仅提供了依法治国的理论,还为资产阶级的政权组织形式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启蒙思想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的批判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设政权的强大思想武器。

(2)对各国政体的影响

①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和君主立宪制,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权力,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实践了启蒙思想家的分权思想和人民主权思想。

②对美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制定了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启蒙运动中的人民主权思想和三权分立思想。

③对法国:在19世纪70年代制定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3)欧洲启蒙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①19世纪末,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进化论思想,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②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③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并按照三权分立原则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④新文化运动时期,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要求:明清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落后的吗?据史料论证其受到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追捧的原因。史料17世纪末叶以后,一批开明的思想家开始对《圣经》和天主教神甫的著作表示怀疑,甚至对希腊罗马古典文明的优越性也提出异议。在这个新旧思想交替的时期,恰好传来了中国文化的信息,使一些学者加强了摆脱传统观念的信心和依据。……孟德斯鸠承认中国的专制君主比较有节制,承认传教士和伏尔泰交口称赞的皇帝提倡耕织、兴修水利、实行科举考试、设置谏官具有限制暴政的作用。伏尔泰对中国政治几乎完全持推崇态度。他提倡以农为本,宣称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贬低货币和商业资本的作用,盛赞中国君主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的政策与措施,建议法王也效法中国皇帝举行春耕“籍田”的仪式。

提示:先分析材料观点,再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与启蒙运动思想家的需求去论证。

论证:

答案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认为古代中国对各种宗教采取容忍态度,崇尚自然,主要是针对天主教会推行的精神独裁;推崇中国实行开明君主专制、实行科举考试、设置谏官,主要是针对君主专制的强化;肯定中国提倡耕织、兴修水利、以农为本,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狂热追求财富的期望。启蒙运动思想家并非完全肯定当时中国制度的先进性,而是出于自身反封建,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随着西欧反封建进程的推进,他们对中国的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