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技术

合集下载

检测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

检测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

检测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1、检测病毒技术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判定出特定计算机病毒的一种技术。

它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计算机病毒的关键字、特征程序段内容、病毒特征及传染方式、文件长度的变化,在特征分类的基础上建立的病毒检测技术。

另一种是不针对具体病毒程序的自身校验技术。

即对某个文件或数据段进行检验和计算并保存其结果,以后定期或不定期地以保存的结果对该文件或数据段进行检验,若出现差异,即表示该文件或数据段完整性已遭到破坏,感染上了病毒,从而检测到病毒的存在。

2、清除病毒技术计算机病毒的清除技术是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计算机病毒传染程序的一种逆过程。

目前,清除病毒大都是在某种病毒出现后,通过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而研制出来的具有相应解毒功能的软件。

这类软件技术发展往往是被动的,带有滞后性。

而且由于计算机软件所要求的精确性,解毒软件有其局限性,对有些变种病毒的清除无能为力。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Intel公司的PC_CILLIN、CentralPoint公司的CPA V,及我国的LANClear和Kill89等产品均采用上述三种防病毒技术。

3、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技术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技术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防止计算机病毒对系统的传染和破坏。

实际上这是一种动态判定技术,即一种行为规则判定技术。

也就是说,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是采用对病毒的规则进行分类处理,而后在程序运作中凡有类似的规则出现则认定是计算机病毒。

具体来说,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是通过阻止计算机病毒进入系统内存或阻止计算机病毒对磁盘的操作,尤其是写操作。

预防病毒技术包括:磁盘引导区保护、加密可执行程序、读写控制技术、系统监控技术等。

例如,大家所熟悉的防病毒卡,其主要功能是对磁盘提供写保护,监视在计算机和驱动器之间产生的信号。

以及可能造成危害的写命令,并且判断磁盘当前所处的状态:哪一个磁盘将要进行写操作,是否正在进行写操作,磁盘是否处于写保护等,来确定病毒是否将要发作。

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

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

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计算机病毒检测第一:智能广谱扫描技术。

这一技术是为了躲避杀毒软件的查杀,通过对非连续性和转变性较大的病毒的所有字节进行分析,并且进行整合的一种高变种的病毒,被称为智能广谱扫描技术,这一技术是按照目前病毒的类型和形式的千变万化的情况研发而出的。

由于传统的病毒在目前一些杀毒软件中都有一定的资料,检测技术也就相对比较简单,那么为了使用杀毒软件找出病毒,必须要对进行改革,智能广谱扫描技术能够对病毒的每一个字节进行分析,在发现程序代码中的字节出现相同或者是相近的两个病毒编码就可以确定其为病毒。

这一技术的优点有准确性高,查找病毒速度快等优点,但是需要收集较多的信息,针对于新的病毒并没有杀毒功能,主要是针对已经存在的病毒进行杀毒。

计算机病毒检测第二:虚拟机技术。

虚拟机技术也就是用软件先虚拟一套运转环境,让病毒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以此来分析病毒的执行行为,并且由于加密的病毒在执行的时候需要解密,那么就可以在解密之后通过特征码来查杀病毒,在虚拟的环境中病毒的运转情况都被监控那么在实际的环境中就可以有效的检测出计算机病毒。

虚拟机技术主要针对的是一些新生代的木马、蠕虫病毒等,这一技术具有提前预知性,识别速度较快等优点。

计算机病毒检测第三:特征码过滤技术。

在病毒样本中选择特征码,特征码在一般情况下选得较长,甚至可以达到数十字节,通过特征码对各个文件进行扫描,在发现这一特征码的时候就说明该文件感染了病毒。

一般在选择特征码的时候可以根据病毒程序的长度将文件分成几份,这能够有效的避开采用单一特征码误报病毒现象的发生,此外在选择特征码的时候要避开选出的信息是通用信息,应该具有一定的特征,还要避开选取出来的信息都是零字节的最后需要将选取出来的几段特征码,以及特征码的偏移量存入病毒库,再表示出病毒的名称也就可以。

特征码过滤技术具有检测准确快速,误报警率低,可识别病毒名称等优点,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例如:速度慢,不能够对付隐蔽性的病毒等,主要是针对已知病毒进行分析和记忆贮存。

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范-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

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范-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
• 检查系统内存高端的内容,来判断其中的 代码是否可疑
校验和法
• 特点 • 方法 • 优缺点
行为监测法(实时监控法)
• 监测病毒的行为特征 • 病毒防火墙 • 优缺点
软件模拟法
• 变形病毒类型
– 第一类变形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具备普通计算机病毒所具有的基本特性 – 第二类变形计算机病毒的特性:除了具备一维变形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外,
病毒分析法
• (1)确认被观察的磁盘引导区和程序中是 否含有计算机病毒。
• (2)确认计算机病毒的类型和种类,判定 其是否是一种新计算机病毒。
• (3)搞清楚计算机病毒体的大致结构,提 取特征识别用的字符串或特征字,用于增 添到计算机病毒代码库以供计算机病毒扫 描和识别程序用。
• (4)详细分析计算机病毒代码,为制定相 应的反计算机病毒措施制定方案。
感染实验法
• 检测未知引导型计算机病毒的感染实验法 • 检测未知文件型计算机病毒的感染实验法
算法扫描法
• 针对多形态的计算机病毒的算法部分进行 扫描
语义分析法
• 恶意代码的语义分析 • 语义反洗方法
虚拟机分析法
• 虚拟机的类型 • 虚拟执行 • 反计算机病毒的虚拟机运行流程 • 反虚拟机技拟技术又称为解密引擎、虚拟机技术、虚拟执行技术或软件仿真
技术 – 新型病毒检测工具
启发式代码扫描技术
• 启发式扫描通常应设立的标志 • 误报/漏报 • 如何处理虚警谎报 • 传统扫描技术与启发式代码分析扫描技术
的结合运用 • 其他扫描技术 • 启发式反毒技术的未来展望
4.4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检测
• 计算机病毒入侵检测 • 智能引导技术 • 嵌入式杀毒技术 • 未知病毒查杀技术
4.5 计算机病毒检测的作用

《计算机病毒技术及其防御》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病毒技术及其防御》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病毒技术及其防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计算机病毒技术及其防御》(或《恶意代码原理与防范》)是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中专业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后续学习的多门课程皆有关联。

本课程主要研究恶意代码(计算机病毒)的分类、恶意代码的原理、恶意代码的行为、恶意代码静态与动态的分析方法以及恶意代码的防御技术,对构建学生网络安全类知识体系进而进行恶意代码攻防实践有重要作用。

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掌握恶意代码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掌握常见恶意代码的防御方法,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恶意代码分析能力与常见恶意代码的防范能力,提高自身对相关领域的安全意识与职业素养,从而为今后从事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通过对相关实操案例的分析,对恶意代码的种类、危害、应急、防御处理都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具备一定的分析研究能力,能够将本课程的相关知识与防御技术的思路和技巧用于解决恶意代码所带来的问题。

三、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一)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理解恶意代码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能够描述恶意代码的基本特性以及恶意代码的发展趋势。

课程目标2:掌握恶意代码的基本技术,能够自觉运用基本知识认识恶意代码,并对常见的恶意代码的进行逆向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3:掌握恶意代码防御技术,能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恶意代码防御处理,并对其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培养学生研究和分析问题、工程部署与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四、教学方法本课程课堂教学和上机实验并重,结合作业、练习及实验报告等教学手段和形式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讲授、提问、实验、练习、演示等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了解恶意代码,掌握恶意代码攻防的基本应用。

在实验、练习教学环节中,通过任务布置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病毒入侵检测技术研究

计算机病毒入侵检测技术研究

计算机病毒入侵检测技术研究一、现实背景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病毒的威胁也日益严重,病毒的入侵给用户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如丢失重要数据、系统崩溃等。

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病毒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二、计算机病毒概述计算机病毒是指程序或代码,通过复制自己,并将其插入到本地计算机或网络机器中,并可以在系统上全盘运行的程序,其主要功能是破坏计算机系统,盗取用户隐私信息等。

计算机病毒的种类繁多,包括蠕虫、木马、恶意软件等。

三、计算机病毒入侵检测技术分类1. 基于特征的检测技术基于特征的检测技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毒检测技术,它是检查计算机系统的文件和程序是否存在病毒特征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将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与已知的病毒库进行比较,如果匹配,则可以确定计算机中存在病毒。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检测的准确度比较高,但是不足之处就是检测速度可能较慢,同时也存在着漏报和误报的可能性。

2. 基于行为的检测技术基于行为的检测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查计算机系统被感染时的行为来检测计算机病毒的方法。

这种技术通常通过监视计算机系统的系统调用、记录网络传输和文件访问等行为来检测病毒威胁。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检测到未知的病毒,但是它也存在着误报和漏报的问题,同时还需要不断地更新病毒数据库才能达到更高的检测准确度。

3. 基于特征和行为的综合检测技术基于特征和行为的综合检测技术是基于前两种技术的优点发展而来的一种方法,综合了这两种技术的优点。

通过比较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行为,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和识别病毒软件。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准确地检测到各种类型的病毒,但是它对计算机系统的资源消耗比较大。

四、计算机病毒入侵检测技术应用计算机病毒入侵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机系统中。

例如,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在企业内网中被广泛利用,许多公司采取基于特征的检测技术来保护自己的网络环境。

在互联网上,众多的防病毒软件也都采用了这种技术,以保护用户计算机不受病毒的侵害。

计算机病毒防护技术介绍

计算机病毒防护技术介绍

计算机病毒防护技术介绍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病毒成为威胁计算机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恶意软件,它会侵入计算机系统,破坏正常的操作和功能。

为了保护计算机系统免受计算机病毒的侵害,人们开发了各种计算机病毒防护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防护技术。

1. 防病毒软件防病毒软件是最常见和广泛使用的计算机病毒防护技术之一。

它通过扫描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和程序,识别和删除潜在的病毒。

防病毒软件通常具有病毒数据库,其中包含了已知病毒的特征信息。

当扫描程序发现与数据库中的特征匹配的文件时,它将标记为病毒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防病毒软件还可以在实时监控模式下持续监测系统中的活动,以及向用户提供强大的实时保护。

2. 防火墙防火墙是计算机网络中保护主机免受未经授权访问的关键组件。

它可以通过检查传入和传出的网络流量来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防火墙可配置为允许或阻止特定类型的确切网络流量。

这样,它可以有效防止病毒通过网络进入并攻击计算机系统。

防火墙还可以监视网络流量,并对可疑的活动进行警告或拦截。

3. 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计算机系统和常用软件的更新也是防治计算机病毒的重要措施之一。

操作系统和软件的开发者经常发布更新和补丁,以修复已知漏洞和安全问题。

这些漏洞往往是病毒利用的入口。

通过及时更新系统和软件,可以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为了自动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可以激活自动更新功能。

4. 定期备份数据数据备份是防治计算机病毒的重要方法之一。

计算机病毒可能导致数据损坏、删除或加密。

定期备份数据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丢失的风险,并提供了一种恢复已受损数据的方法。

备份数据应保存在安全、脱机的位置,以防止病毒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5. 用户教育和网络安全意识培训最后,用户教育和网络安全意识培训是预防计算机病毒的重要环节。

许多计算机病毒是通过欺骗用户或利用他们的疏忽而传播的。

通过进行网络安全意识培训,提高用户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和了解,教育用户如何判断和避免潜在的威胁。

信息技术《计算机病毒知识》

信息技术《计算机病毒知识》

信息技术《计算机病毒知识》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病毒也成为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计算机病毒就像隐藏在数字世界里的“恶魔”,给我们的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威胁。

那么,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它们又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我们又该如何防范它们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

计算机病毒,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并且能够对计算机系统造成损害的程序或代码。

它可以像生物病毒一样,在计算机系统中“繁殖”和传播,感染其他正常的程序和文件,从而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有着多种原因。

有些是出于恶作剧的目的,一些人仅仅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技术能力或者寻求刺激,编写并传播了病毒。

还有一些则是出于恶意的商业竞争,某些不法分子为了打击竞争对手,通过病毒攻击对方的计算机系统,窃取商业机密或者破坏对方的业务运营。

另外,也有一些是出于政治目的,试图通过破坏特定国家或组织的计算机系统来达到某种政治诉求。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

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网络传播。

当我们在网上下载文件、浏览网页或者接收电子邮件时,如果不小心点击了带有病毒的链接或者下载了被感染的文件,病毒就可能会趁机进入我们的计算机。

此外,使用未经授权的盗版软件或者移动存储设备(如 U 盘、移动硬盘等)也是病毒传播的常见途径。

如果这些盗版软件或者移动存储设备中带有病毒,一旦我们在计算机上使用,病毒就会迅速传播开来。

计算机病毒的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病毒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危害。

其中,文件型病毒主要感染计算机中的可执行文件,如exe、com 等文件。

当这些文件被运行时,病毒就会被激活并开始传播。

宏病毒则主要寄生在文档文件(如 Word、Excel 等)中的宏代码中,一旦打开带有宏病毒的文档,病毒就会自动运行并感染计算机。

还有引导型病毒,它会感染计算机的启动扇区,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启动。

小学信息技术《计算机病毒》逐字稿

小学信息技术《计算机病毒》逐字稿

小学《计算机病毒》逐字稿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正式讲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片段,视频看完了,谁能说一说你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男孩,你来说,他说视频中的QQ软件突然不能正常使用,也没办法重新登录。

你观察的真仔细,请坐。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视频中的电脑会出现这种问题吗?我看大家都露出了困惑的表情,没关系,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去一探究竟。

二、新课讲授任务一: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点同学们,其实刚刚视频中的电脑之所以出现QQ软件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是因为感染了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指的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编写的对计算机有害的程序(板书:一、概念:有害的程序),其实从本质来看计算机病毒与常用的“记事本”“画图”程序没什么不同。

而且计算机病毒只能在计算机上运行,它只会对计算机造成危害,并不会像生物病毒一样对人体产生危害。

可能有的同学会有疑问说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为什么要叫计算机病毒呢?这是因为普通的程序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方便,但计算机病毒程序却给人们使用计算机带来许多麻烦。

通过不断的探索人们总结出了它的一些特点,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课本中的内容利用五分钟的时间展开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计算机病毒有什么特点,一会老师找小组代表来回答(板书:二、特点:)。

好,时间到,哪个小组想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三组代表你来,她说结合课本中的内容找到了计算机具有会传染的特点(板书:会传染),因为一些病毒会进行自我复制,感染正常计算机文件,还会通过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途径传播到其他计算机上。

你找的很准确请坐。

还有哪个小组想分享?二组代表你来,他还找到计算机病毒会隐蔽和会破坏的特点(板书:会隐蔽、会破坏),因为病毒编写着在编写时会采取多种方法让病毒隐藏起来,而计算机一旦感染计算机病毒就会让计算机运行速度变慢,甚至会修改浏览器主页、使文件丢失、盗取账号和密码,破坏操作系统等等。

阐述的很详细,请坐。

任务二:病毒的传播途径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那它又是如何进行传染的呢?传播的途径有什么呢?请大家利用5分钟的时间,前后4人为一小组,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合作探究病毒传染的途径有哪些?开始吧(板书:三、传播途径),好,时间到,刚刚老师在巡视的时候,发现大家讨论的很激烈,哪位小组代表想来分享你们小组的成果呢?一组代表,你来吧,这位同学说他们通过阅读课本知识了解到计算机病毒是利用计算机之间交换数据的途径来进行传播的。

计算机病毒与防御技术

计算机病毒与防御技术

计算机病毒与防御技术1. 病毒的种类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能够自我复制、传播以及破坏计算机系统和数据文件的程序。

根据传播方式和破坏程度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一、文件病毒:通过复制自身到文件中传播,感染文件类型包括exe、com、doc、xls等。

二、宏病毒:宏病毒根据其感染对象的不同分为文档宏病毒和模板宏病毒。

前者感染Word、Excel等文档,后者感染Word、Excel等模板文件。

三、蠕虫病毒:蠕虫病毒是通过网络传播的,感染计算机后会自我复制,不停地尝试感染其他计算机,这种病毒的效果十分可怕。

四、木马病毒:木马病毒指那些通过给用户提供一些华而不实的功能而骗取用户信任,然后偷偷地在其电脑后台进行一些非法操作的病毒。

五、广告病毒:这种病毒广泛存在于软件下载包等资源文件中,会自动下载其他软件到用户电脑中,真正危害的是占用宝贵的系统资源和带宽。

六、间谍病毒:间谍病毒会收集用户在计算机上的个人信息和机密文件,上传到远程服务器,泄露用户的隐私。

2. 病毒的危害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和数据文件的破坏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病毒会破坏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性,使得系统运行变得不稳定,程序经常出现异常。

二、病毒会大量占用计算机的硬盘空间和内存资源,造成计算机系统运行缓慢,导致计算机死机、蓝屏等故障。

三、病毒会通过Internet网络传输,当感染数量较多时,会造成网络拥塞,使得网络带宽被大量占用。

四、某些病毒具备窃取计算机上数据的能力,这意味着用户的个人隐私和机密文件都有被窃取的危险。

五、病毒还可能给我们的计算机带来其它形式的损害,例如恶意修改注册表、擅自删除文件等。

3. 病毒的防御技术为了保护我们的计算机免受病毒侵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御技术。

一、安装杀毒软件:目前有很多种杀毒软件,我们可以挑选一款信誉好、口碑好的杀毒软件进行安装,然后及时进行病毒库升级。

二、使用防火墙:防火墙可以限制外部恶意程序或病毒的访问,保护我们计算机的安全。

(2024年)信息技术计算机病毒ppt课件

(2024年)信息技术计算机病毒ppt课件

2024/3/26
不随意打开未知来源的邮 件和附件,不访问可疑网 站。
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和防 火墙,定期进行全面扫描 和实时监控。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以防 数据被加密或破坏。
22
06
未来趋势预测与挑战应对
2024/3/26
23
新型威胁形态预测
2024/3/26
高级持续性威胁(APT)
利用零日漏洞,长期潜伏并窃取敏感信息,难以被传统安全软件 发现。
9
宏病毒和脚本病毒
宏病毒
利用宏语言编写的病毒,寄生于文档 或模板的宏中,在打开或关闭文档时 运行。
脚本病毒
通过脚本语言(如VBScript、 JavaScript等)编写的病毒,在浏览 网页或执行脚本时运行。
传播方式
通过文档交换、电子邮件附件、恶意 网站等途径传播。
典型代表
Melissa病毒、ILOVEYOU病毒等。
区块链技术
提供不可篡改的数据记录和分布式信任机制,增强系统安全性。
2024/3/26
25
行业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2024/3/26
跨行业合作
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计算机病毒威胁。
信息共享与威胁情报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分享威胁情报和最佳实践,提高整体防御 水平。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跨国界的计算机病毒威胁。
Nimda蠕虫、灰鸽子木马等。
2024/3/26
11
03
传播途径与防范措施
2024/3/26
12
传播途径分析
01
02
03
网络传播
通过电子邮件、恶意网站 、下载的文件等方式进行 传播。

新型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及特点和技术

新型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及特点和技术
• 计算机病毒采用的另一项技术是专门对抗 计算机病毒防范系统的。
• 当这类计算机病毒在传染的过程中发现磁 盘上有某些著名的计算机病毒防范软件或 在文件中查找到出版这些软件的公司名时, 就删除这些文件或使计算机死锁。
技术的遗传与结合
• 计算机病毒技术的发展,也就是计算机最 新技术的发展。
• 当一种最新的技术或者计算机系统出现的 时候,计算机病毒总会找到这些技术的薄 弱点进行利用。
• 1 利用系统漏洞将成为计算机病毒有力的传播方 式
• 2.局域网内快速传播 • 3.以多种方式快速传播 • 4.欺骗性增强 • 5.大量消耗系统与网络资源 • 6.更广泛的混合性特征 • 7.计算机病毒与黑客技术的融合 • 8.计算机病毒出现频度高,计算机病毒生成工具
多,计算机病毒的变种多 • 9.难于控制和彻底根治,容易引起多次疫情
• 计算机病毒制造者们还不断吸取已经发现 的计算机病毒技术,试图将这些技术融合 在一起,制造更加具有破坏力的新计算机 病毒。
3.4 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探讨
• 网络成为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 计算机病毒变形的速度极快 • 运行方式和传播方式的隐蔽性 • 利用操作系统漏洞 • 计算机病毒技术与黑客技术的结合 • 物质利益将成为计算机病毒发展的最大动
静态隐藏技术
• (1)秘密行动法 • (2)自加密技术 • (3)Mutation Engine多态技术 • (4)插入性病毒技术
动态隐藏技术
• (1)反Debug跟踪技术 • (2)检测系统调试寄存器,防止计算机病
毒被动态跟踪调试 • (3)进程注入技术 • (4)超级计算机病毒技术
对抗计算机病毒防范系统技术
实验一
• 实验: PE文件格式的分析和构造, 要求了解 PE结构;分析PE结构中每个部分的作用和 特征, 能用特定的工具手工构造一个基于 PE结构的可执行文件. 用WINHEX工具, 按照PE文件个格式自己生成一个PE格式 EXE文件。(实验的过程参见附录1)

2024年信息技术计算机病毒

2024年信息技术计算机病毒

信息技术计算机病毒1.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病毒也逐渐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它可以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自我复制和传播,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破坏和损失。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传播方式以及预防和应对措施。

2.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点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它可以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自我复制和传播。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包括:自我复制: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复制自身到其他程序或文件中,从而感染更多的计算机系统。

隐蔽性:计算机病毒通常会隐藏在其他程序或文件中,不易被发现。

破坏性:计算机病毒可以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删除文件、损坏系统、窃取敏感信息等。

传播性: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网络、移动存储设备等途径传播。

3.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传播方式包括:电子邮件附件:病毒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附件的形式传播,用户在打开附件时,病毒会自动运行并感染计算机系统。

网络:病毒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传播,用户在文件时,病毒会附着在文件中,并在用户打开文件时感染计算机系统。

移动存储设备:病毒可以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播,如U盘、移动硬盘等,用户在插入移动存储设备时,病毒会自动运行并感染计算机系统。

软件漏洞:病毒可以利用软件漏洞传播,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病毒会利用这些漏洞感染计算机系统。

4.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安装杀毒软件:安装杀毒软件可以有效检测和清除计算机病毒。

用户应该定期更新杀毒软件,以确保其能够识别最新的病毒。

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可以修复软件漏洞,防止病毒利用漏洞传播。

不打开不明来源的邮件附件:用户应该谨慎打开来自不明来源的邮件附件,避免感染病毒。

不随意软件:用户应该从官方网站或可信的渠道软件,避免带有病毒的软件。

定期备份重要文件:定期备份重要文件可以防止病毒损坏文件,用户可以在病毒感染后恢复文件。

第8章 计算机病毒常用技术综述

第8章  计算机病毒常用技术综述

8.2
8.2.2 使用改变可执行代码技术 的多态病毒
病毒的加密与多态(变形)技术
• 由于在运行过程中改变机器语言的指令是非常困难的,所 以这种技术主要使用在宏病毒中。在运行过程中,病毒可 以随机的改变变量名,指令的顺序等,但是不影响病毒所 实现的功能 • 一些复杂的引导型病毒也采用了这种技术,在引导区或者 分区表中,包含了一小段代码来加载实际的病毒代码,这 段代码在运行的过程中是可以改变的 • 由于动态修改机器语言代码的复杂性,完成在文件型病毒 中使用动态代码修改技术有相当的难度,但是已发现存在 病毒使用了这种技术
8.2
病毒的加密与多态(变形)技术
(续) EncryptStart: call GetKBase call GetAPIz call InfectThread Ret2Host: push HostEntry[ebx] ret
8.2.4 多态病毒的原理
;此后便是获取基地址等常规操作
• 这段代码的工作流程是:
8.2.1 加密解密技术与病毒的多 态性
病毒的加密与多态(变形)技术
8.2
8.2.1 加密解密技术与病毒的多 态性
– 每条解密指令都不是固定的,上面的固定代码 实际上只是一种可能,病毒每次复制自身的时 候,这些代码都会随机改变 – 密钥在复制自身时,也要重新生成 – 宏I3、I2使得每条指令占用10个字节的空间 (之所以选择10个字节,是因为几乎所有指令, 特别是病毒常用的,都小于10个字节,保证了 有剩余空间,又不会造成太大浪费,是一种折 衷),在10个字节的剩余空间中插入随机生成 的垃圾代码,这些垃圾代码也是随机选择的
病毒的加密与多态(变形)技术
MOV reg_1, count MOV reg_2, key MOV reg_3, offset

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范技术

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范技术

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范技术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可以自我复制并传播到其他计算机上,从而破坏、篡改或者删除被感染计算机上的数据。

病毒利用计算机系统的漏洞以及用户的不注意来传播和感染。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计算机病毒的原理以及预防技术。

计算机病毒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自我复制:病毒通过感染其他可执行文件或文档来自我复制,以便传播到更多的计算机上。

2. 伪装性:病毒会伪装成合法的文件、程序或链接以骗取用户的点击和运行,从而感染计算机。

3. 隐蔽性:病毒会试图隐藏自己的存在,以免被发现并移除。

为了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感染,可以采取以下一些防范技术:
1. 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并进行系统全盘扫描,以便及时发现和清除病毒。

2. 谨慎打开附件和链接:不要随意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附件,尤其是.exe、.bat、.vbs等可执行文件,也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3. 定期更新系统和软件:及时安装操作系统和软件的安全补丁,以修补已知的漏洞,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4. 使用强密码:使用复杂、包含大小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的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以增加病毒感染的难度。

5. 增强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不随意下载和安装未知来源的软件,不随意分享个人信息,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6.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配置有效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可以监控和阻止病毒的入侵。

综上所述,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工作原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技术,可以有效地保护计算机安全,避免病毒感染。

计算机病毒发展趋势及防范技术

计算机病毒发展趋势及防范技术

计算机病毒发展趋势及防范技术计算机病毒从诞生至今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的时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各种恶意软件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给网络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本文将就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防范技术,以期为大家提供更好的网络安全保障。

1. 病毒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病毒的传播途径也越来越多样化,早期主要通过感染软盘等外部存储介质传播,而现在则更多通过网络传播,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恶意网站等。

同时,计算机病毒的伪装技术也越来越高超,很多病毒会伪装成系统文件或其他常见文件,难以被用户察觉。

2. 病毒的危害计算机病毒对用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现为信息泄露、系统瘫痪、数据丢失等。

信息泄露可能导致用户的隐私暴露,系统瘫痪会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使用计算机,数据丢失则可能对用户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此外,一些高级的病毒还可能窃取用户的银行账号、信用卡信息等敏感数据,给用户带来财产损失。

3. 病毒的防范技术针对计算机病毒的威胁,用户可以采取以下一些防范技术:(1)安装杀毒软件:及时更新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增强对病毒的识别和清除能力。

(2)定期检查系统安全: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杀毒扫描、漏洞修复等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问题。

(3)备份重要数据: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数据丢失或被篡改。

(4)谨慎网络行为:不轻易点击未知链接、下载未知附件,避免访问恶意网站,保持谨慎的网络行为可以减少感染病毒的风险。

综上所述,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日益复杂多样,对用户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范病毒的威胁,用户应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了解,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护自己的计算机和数据安全。

希望本文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计算机病毒防范的参考,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环境。

计算机病毒技术知识及蠕虫病毒的查杀

计算机病毒技术知识及蠕虫病毒的查杀
电脑病毒的概念其实源起相当早,在第一部商用电脑 出现之前好几年时,电脑的先驱者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在他的一篇论文《复杂自动装置的 理论及组识的进行》里,已经勾勒出病毒程序的蓝图 。
2020/12/9 徐汇区教育局培训教材
4
上海三零卫士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30wish Information Security
历史的预见
1977年夏天,托马斯·捷·瑞安(Thomas.J.Ryan) 的科幻小说《P-1的春天》(The Adolescence of P-1)成为美国的畅销书,作者在这本书中描写了一 种可以在计算机中互相传染的病毒,病毒最后控制了 7,000 台计算机,造成了一场灾难。
2020/12/9 徐汇区教育局培训教材
一个引导病毒传染的实例
假定用硬盘启动,且该硬盘已染上了小球病毒,那么加电自检 以后,小球病毒的引导模块就把全部病毒代码1024字节保护到 了内存的最高段,即97C0:7C00处;然后修改INT 13H的中断 向量,使之指向病毒的传染模块。以后,一旦读写软磁盘的操 作通过INT 13H的作用,计算机病毒的传染块便率先取得控制权 ,它就进行如下操作:
2020/12/9 徐汇区教育局培训教材
6
上海三零卫士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30wish Information Security
“巴基斯坦”病毒
1986 年初,在巴基斯坦的拉合尔 (Lahore),巴锡 特 (Basit) 和阿姆杰德(Amjad) 两兄弟经营着一家 IBM-PC 机及其兼容机的小商店。他们编写了 Pakistan 病毒,即Brain。在一年内流传到了世界各 地。
登陆某个网站后,机器莫名其妙地死机;重新启动后你会看到一 个奇怪的提示:“欢迎你来万花谷,你中了“万花谷病毒”请与 QQ:4040465联系”。进入 Windows 后,你会发现 C: 盘不能 使用了,“开始”菜单上的“运行”、“注销”和“关机”项都 不见了。打开 IE 浏览器你会发现窗口的标题也变成了“欢迎来 到万花谷!请与OICQ:4040465联系!”。这时,你已经感染了一个 俗称“万花谷”的 JS.On888 脚本病毒!

计算机病毒发展趋势及防范技术

计算机病毒发展趋势及防范技术

计算机病毒发展趋势及防范技术在许多人眼中,计算机病毒是一个陌生而令人畏惧的概念。

然而,在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病毒已经成为网络安全领域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它们的发展趋势和防范技术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以及一些常见的防范技术。

一、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 多样化:随着计算机系统的普及和技术的日益发展,病毒的种类也日趋繁多。

从最早的文件传播型病毒到如今的网络蠕虫、特洛伊木马、恶意软件等,病毒的形式和类型越来越多样化。

2. 智能化:现代计算机病毒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病毒可以自我学习和进化,使其更加难以被检测和清除。

3. 隐蔽性强:计算机病毒的隐蔽性也在不断增强。

病毒制作者利用加密、隐蔽的传播方式,使病毒更难被发现和分析,从而增加了清除病毒的难度。

4. 社交化: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计算机病毒也开始借助社交网络进行传播。

通过伪装成友好链接或者分享的文件,病毒可以更有效地传播到更多的用户之间。

5. 跨平台:计算机病毒也开始跨越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平台。

从最初的针对Windows系统的病毒到如今的Mac OS、Linux甚至移动设备平台的病毒,跨平台感染的能力让病毒变得愈发具有威胁性。

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技术为了应对不断发展的计算机病毒威胁,人们提出了许多防范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范技术:1. 防火墙:防火墙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基础的安全设备之一。

它可以监控网络流量,识别并拦截疑似病毒的数据包,从而防止病毒进入内部网络。

2. 杀毒软件:杀毒软件是目前最主流的病毒防范手段之一。

它通过对文件和系统进行扫描,识别并清除已感染的文件和病毒,保护计算机免受病毒的侵害。

3. 定期更新:病毒库的定期更新是保持杀毒软件有效的关键。

由于新病毒的不断出现,及时更新病毒库可以提高杀毒软件的识别能力,保持对新病毒的防范。

4. 软件补丁:软件厂商会定期发布安全补丁,修补已知漏洞。

精品课件- 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技术

精品课件- 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技术

三、计算机病毒的类型
7、按病毒特有的算法不同分类 (1)伴随型病毒:根据算法产生和原执行文件名字相同、扩展 名不同的执行文件,病毒将自身写入伴随文件中,而不改变原执 行文件,当执行时优先执行伴随文件,后再由伴随体加载执行原 文件。
三、计算机病毒的类型
• (2)蠕虫型病毒:通过网络传播,一般除了占用内存,不改变 文件。
一、计算机病毒的发展
3、计算机病毒发展的趋势 (1)网络化:病毒的传播与网络紧密结合 (2)功能的综合化:集合文件传染、蠕虫、木马和黑客程序特 点 (3)传播渠道多样化:通过网络共享、网络漏洞、网络浏览、 电子邮件等传播 (4)病毒的多平台化:出现跨操作系统平台的病毒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 1、传染性 • 2、潜伏性 • 3、触发性 • 4、破坏性 • 5、非授权性 • 6、隐蔽性 • 7、衍生性
三、计算机病毒的类型
1、按计算机病毒攻击的操作系统不同分类 (1)攻击DOS系统的病毒 (2)攻击Windows系统的病毒 (3)攻击Unix系统的病毒 (4)攻击OS/2系统的病毒 (5)攻击NetWare系统的病毒 (6)攻击Linux系统的病毒
三、计算机病毒的类型
2、按病毒的攻击机型不同分类 (1)攻击微型计算机的病毒 (2)攻击小型机的病毒 (3)攻击工作站的病毒
• (4)启动触发:对主机的启动次数计数,将此作为触发条件。
四、计算机病毒的工作方式
• (5)访问磁盘次数触发:对磁盘I/O访问的次数进行计数,以预 定次数作为触发条件。
• (6)调用中断功能触发:以中断调用次数达到预定次数作为触 发条件。
• (7)CPU型号/主板型号触发:以预定的CPU型号/主板型号为触 发条件。
一、国内典型杀毒软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病毒技术
一、背景
1983年11月3日,美国人Fred.Cohen博士研制一种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复制自身的破坏程序,美国计算机专家Len.Adleman将它命名为计算机病毒,并且在国际计算机安全学术研讨会上,将该病毒程序在vax/750计算机上进行了实验,从而世界上第一例被证实的计算机病毒诞生了。

1988年11月2日下午5时1分59秒,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研究生,23岁的Morris将其编写的蠕虫程序输入计算机网络。

在几个小时内导致因特网堵塞,运行迟缓。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九千多万美元,引起了人们对计算机病毒的关注,也使更多的计算机专业重视和致力于计算机病毒研究。

计算机病毒的具体定义是什么呢?从广义上说,凡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数据的程序统称为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为:“指编制活着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

二、研究意义
计算机病毒造成的计算机损坏及资料丢失,不但会造成资源、财富的巨大浪费,并且有可能造成社会的的灾难,现在是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网络遍布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对计算机的依赖日益加深,计算机病毒的威胁也越加显得严重,反病毒的任务也更加艰巨了。

随着Morris的蠕虫病毒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其造成的损失,使计算机界来了一次打地震,使人们充分的认识到病毒的危害,引起了人们对病毒的恐慌,继而吸引了更多的计算机专家对计算机病毒的重视,和研究,发展了现在病毒变得更加复杂隐蔽,越来越多公司的办公自动化,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也使得病毒对人类社会照成的危害更加严重,网络出现了很多黑客,他们利用对病毒的了解,编写出了更多更具有威胁的病毒木马,来窃取重要的资料,以及破坏计算机,瘫痪网络等。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病毒可以作为一种武器,攻击敌人的网络或者计算机设备,可以给敌人带来巨大的损失。

同时更加了解病毒也可以更好的防御病毒。

很多国家已经有网军的存在,他们专门从事互联网攻击,窃取资料,使敌人网络瘫痪、混乱。

三、研究内容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
计算机病毒,因为其具有传染性的本质所以被称为病毒。

计算机病毒通常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传播:
(1)通过光盘:大多数的软件公司,以及电影游戏等都会通过光盘来进行发售,光盘的容量大,内部可以存储海量的可执行文件,病毒就可能隐藏在光盘中,因为多数光盘都是只读的,所以并不能清楚光盘上的病毒,市面上有很多的盗版游戏光盘、影视光盘、软件光盘等等,这些盗版光盘时以牟利为目的的,盗版软件中可能就隐含着木马,病毒。

(2)通过硬盘:通过硬盘传染也是重要的渠道, 由于带有病毒机器移到其它地方使用、维修等, 将干净的软盘传染并再扩散。

(3)通过可移动存储设备:例如U盘、移动硬盘、MP3、存储卡等等,例如我们在使用U盘去打印室打印的时候,就可能染上病毒,病毒将感染U盘中的文件,当你将U盘插入另一台电脑时,打开你的U盘就会自动运行病毒,从而感染者一台计算机,这台计算就会成为另一个病毒源,通过网络,或感染其他可移动存储设备进行病毒的传播。

(4)通过网络:一台计算机感染病毒后,该计算机就会通过网络,感染其这个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甚至瘫痪网络。

(5)通过Internet传播: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病毒将导致更大灾难,病毒在感染了一台计算机后,如果该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那么就自动通过email、ICQ 、OICQ (qq)等向你的亲朋好友发送病毒,由一台计算机向四周辐射,将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感染一大批计算机,造成严重的后果。

网络使用的简易性和开放性使得这种威胁越来越严重。

一些病毒在传染过程中, 在被传染的系统中的特定位置上打上自己特有的示志。

这一病毒在再次攻击这一系统时, 发现有自己的标志则不再进行传染, 如果是一个新的系统或软件, 首先读特定位置的值, 并进行判断, 如果发现读出的值与自己标识不一致, 则对这一系统或应用程序, 或数据盘进行传染, 这是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 有的病毒通过对文件的类型来判断是否进行传染, 如黑色星期五病毒只感染.COM或.EXE文件等等;还有一种情况有的病毒是以计算机系统的某些设备为判断条件来决定是否感染。

例如大麻病毒可以感染硬盘, 又可以感染软盘, 但对B驱动器的软盘进行读写操作时不传染。

但我们也发现有的病毒对传染对象反复传染。

例如黑色星期五病毒只要发现.EXE文件就进行一次传染, 再运行再进行传染反复进行下去。

三、学习体会
计算机病毒可以造成非常大的破坏,尤其是目前计算机病毒种类繁多,病毒木马层出不穷。

所以我们更应该有一个安全防范意识。

如将计算机设置上密码。

安装杀毒软件,不要随便运行未知软件源的软件,在讲可移动存储设备连接到计算机时应该注意查杀病毒木马,以防病毒入侵,对计算机造成破坏,或者资料被盗取。

所以我们的计算机应该第一时间安装系统补丁,和安装一些防病毒木马的软件,如360安全卫士,卡巴斯反病毒软件,瑞星杀毒软件等等,为计算提供防护。

四、参考文献
《计算机实用基础教程》中国铁道出版社王婧高洪志主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